酒吧空間設計范文

時間:2023-04-07 13:30: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酒吧空間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酒吧空間設計

篇1

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是酒的故鄉,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中國有著悠久的釀酒歷史,釀酒十分講究,并釀出了享譽國內外的名酒:五糧液、劍南春、茅臺、汾酒、洋河大曲、滬州老窖、董酒、古井貢酒。酒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各種酒禮酒德十分復雜。酒,在人類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不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也是一種文化象征。被奉為治國安邦正統觀點的儒家的學說,就深深的影響著中國的飲酒習俗,酒德和酒禮正是儒家傳統飲酒文化的根基。飲酒作為一種禮節,早在遠古時代就已形成。從茶道和酒禮、酒德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傳統的飲文化其核心仍舊是中國傳統儒家精神的體現。下面我具體分析酒文化對于儒家思想的體現。

1.1中式酒禮簡述

正如茶文化的中的茶道一樣,酒文化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酒禮。中國古代飲酒要講究禮數,比如在不同場合飲酒,行不同的禮,長幼行的禮數也不同等。如《小雅•瓠葉》的詩中講到了宴飲時一整套的基本禮節:“嘗”“獻”“酢”“醻”合稱為“獻。它的大致過程為主人先品嘗酒的味道,然后主人獻于客人,客人飲完酒后在還于主人,主人在斟滿自飲,然后再勸客人飲酒等一系的禮節。古人飲酒也特別講究酒德,主張在飲酒的時候要適可而止,要內外兼修。小酒怡情,大酒傷身,更甚至因嗜酒導致誤國得皇帝也不少,最著名的就是殷紂王。至周朝以后,周初時期一列的飲酒制度,最著名的就是立法之一的禁酒令——《酒詁》。從這些遺留下來的長幼有序,不同場合行不通的酒禮,我們不難看出正是儒家文化所提出的禮儀廉恥,孝悌忠信等的文化內核。總之,酒禮是中國餐飲文化禮文化的重要體現。

1.2中式酒文化的載體——書畫藝術

醇酒之嗜,激活了千余年不少書畫藝術家的靈感,為后人留下了為數眾多的書畫藝術精品。酒能助談興、添樂趣、活躍氣氛,這是因為在酒的刺激下,內心一些壓抑和控制的因素消失了,人的本性被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了。于是,很多書畫家借著酒興,以高漲的情致創作出很多優秀的作品。東晉時期,大書法家王羲之和好友在蘭亭雅集,曲水流觴之中,他于微醉中揮毫書寫了《蘭亭集序》,成為千古佳作。后來,他在清醒時又試寫了數百次,都不能達到那種上乘的效果。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極喜歡喝酒,他的草書連綿回繞,起伏跌榮,線條厚實飽滿,極盡提案頓挫之妙。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對此有描述: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三公前,揮毫落筆如云煙。中國歷代名畫很多也與酒相關,可以說,繪畫和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唐代“畫圣”吳道子每次揮毫前都必須酣飲一番,用酒來活躍思緒。據說皇帝命他畫嘉陵江三百里山水,他為人瘋癲,并且是個酒狂,常放縱于江湖之間,然后以墨潑酒,墨色或淡或濃,隨其自然形狀,為山為石,為云為煙,變化萬千。

2中式酒文化形成的意識形態對酒吧空間設計的影響

在經濟高速發達,生活節奏變的越來越快的今天,人們釋放心靈、緩解情緒的渴望呼聲越來越高,大家都在尋求一種共鳴,使心靈與心靈能得到理解與溝通。酒吧,恰逢這時就為現代壓力重重的生活開啟了一扇心靈慰藉之窗,為人們的心靈提供了一個放松與自由的休閑空間。設計師在設計酒吧空間時一定要注意酒吧是否能帶給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舒適,能否緩解人們的壓力。設計的酒吧空間要有形更要有神,而且還可以結合歷史上的各個典故,設計出具有中國古典特色、有故事、有韻味的飲酒空間。

2.1酒吧文化的發展

酒吧一詞為“Bar”,原意為柵欄或障礙物,相傳早期的酒吧經營者為了防止意外,減少酒吧財產的損失,一般不在殿堂內設桌椅,而在吧臺設一橫欄。久而久之,人們把“有橫欄的地方”專指飲酒的酒吧。早期的酒吧誕生于鄉村,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進步,酒吧由鄉村進了城市并在城市進一步的發展。19世紀中葉,旅游業開始發展,隨之而來的是酒吧作為一項特殊的服務項目也隨之進入酒店服務業,并在服務中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目前幾乎所有的酒店都設有酒吧,有的酒店設置有幾個酒吧,而酒吧正朝著多功能、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酒吧的設備也越來越先進,酒水的品種也越來越多。不過任何酒吧,其經營目的都是相似的:為客人提供飲料和服務,并贏得利潤。

2.2中式酒吧的設計元素

在酒吧空間的設計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材質、色彩、燈光等設計元素的運用。在酒吧空間的設計中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材料的運用,材料會給人帶來第一直觀的質感美,空間材料質感的對比會給環境中的人起到重要的心理暗示作用。人往往會通過材料的視覺、肌理的感知,將這種感知再延伸到心理的感受,來品位整個空間。其中工業元素的材料質感對比就淋漓盡致的展現著酒吧不羈的特色。其次色彩在酒吧的運用,一般而言,暖色和圓形圖案表達一種寧靜;亮色和粗的模型顯得刺激;高的天花板給人以寬闊的感覺;柔和的光線和燭光富于幻想、浪漫、溫和、具有誘惑力,而強烈的燈光使人覺得沖動、興奮。對于色彩的處理,我們要根據酒吧的特色、酒吧的地域位置、經營時段等因素進行協調,在變化中求得和諧統一。再次著重注意的是燈光的運用,燈光設計要新穎、柔和,設計師只有在吧臺內外局部面積的照明度稍增大,才便于調酒人員工作,同時也可以吸引客人對吧臺的注意力。

最后要特別注意的是各個元素的提取與運用,尤其是中式元素的運用。比如酒吧設計成優雅奢華的風格,可以通過中式貴重的設備如:青銅、瓷器、發光的銀器、輕柔的音樂和筆墨書畫、名貴的酒品、穿著講究的侍者以及理想的服務來體現。總之,酒吧的裝飾不應該是太簡單的模仿,酒吧的裝飾應以顧客為中心,創造一個溫暖、充滿人性的環境。酒吧的氣氛將決定著人們是否來酒吧飲酒,哪一類人來,停留多久,花多少錢,是否再來等等問題。顧客來酒吧的目的為了放松和社交的需要,如果酒吧能滿足顧客的這一需求,便擁有了成功的第一因素。酒吧空間的設計對氣氛的渲染有著重要的作用,中式元素對酒吧品位的提升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酒吧雖為西式餐飲空間,但對酒吧空間要中西結合,西為中用。例如杭州的荷喜酒吧弱化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對中式元素加以借鑒、取舍和改造,從而創造出了有創意的圖案。所以在今后的設計中,我們要注意把傳統裝飾圖案作為基礎,對其進行“深加工”,使用不同的材料恰當的運用到現代的室內設計中,從而使設計本身的內容更加豐富,更有文化內涵。

2.3酒吧的設計原則

酒吧是非常講究情調和氣氛的消費場所,一個經營上乘的酒吧,它不僅提供的酒水和酒水服務是上乘的,其形象和格調也往往別具一格的。酒吧的設計有著三方面的設計原則。

第一、酒吧的設計主題一定要鮮明,這就要求設計者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定位酒吧的文化主題,例如位于北京的書店酒吧,就是以書香酒香主題為文化定位,在酒吧風格中獨樹一幟,與眾不同,正是這種求同變異的特色確立這家酒吧獨特的價值觀。

第二、酒吧的銷售對象要有針對性。設計師要根據市場的針對性,確定軟裝和硬裝相互配套,酒吧的服務人員也要和整體的酒吧風格相符合。第三、要有文化活動的參與原則。參與性原則,包括兩方面:一是適應性。無論形式和內容都要讓客人樂意接受。二是多樣性,能有多樣的文化娛樂活動,在娛樂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快樂。這種文化參與活動是多種多樣的,也可以是顧客自發組織的酒吧提供場所;也可以是酒吧組織顧客參與。設計師在做酒吧設計時一定要考慮這方面的需求,建立合適的裝飾空間。

3酒吧的發展趨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活動休閑的方式也越來越多。酒吧開始慢慢的進入家居生活,酒吧的樣式開始縮小化、簡單化,家庭式酒吧逐漸成為風靡中國大江南北的設計風格。雖然家庭式酒吧的樣式被簡化,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家庭式酒吧的功能一點也不少,煮咖啡、調酒、沏茶、配果汁汽水等。家庭式酒吧成了居室的視覺重點,在家庭式酒吧中加入新中式元素無疑更是對家庭式酒吧品味的提升。第二種流行趨勢是主體性酒吧,主題性酒吧就好像文章的主線一樣。在做這種風格的酒吧設計時,我們要緊緊地抓住主題性這條主線,主題就好像是開啟風格的鑰匙。一個鮮明的主題酒吧設計應主題明確,但又不能過度運用這種元素,要若因若無的引導顧客去細細的品味酒吧的主題韻味。主題酒吧設計對于酒吧的品牌樹立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主題鮮明,韻味十足的主題酒吧會使酒吧在各個酒吧空間中獨樹一幟。

篇2

喬全生早年先是去加州伯克利大學攻讀建筑學碩士,但是他卻發現由一群建筑構筑出來的空間帶給他的感動遠遠超過單一的建筑造型,于是轉學去了哈佛大學的城市設計專業, “一個精彩的空間會帶動一種氛圍,這種氛圍加上一點人文,再加上一些軟件,空間就變得更為動人。” 喬全生說。

一路在世界各國行走觀察,喬全生漸漸地對“人文”二字有了自己的理解。“對我來說,‘人文’其實是一種社會文化的累積,一方面是歷史的沉淀所呈現出來的氛圍,另一方面是這個場所中人們的狀態:可能日趨都市化,可能成為另類,也可能變得市井。其實市井之間有很多動人的風貌和人文,但是新城的建設太多著重硬件而忽略了軟件氛圍的營造。”

喬全生常常看到國內的設計師在做設計時只看模型。可畢竟人不是鳥,生活在地面上就無法看到空間設計的全貌。他們往往忽略了對軟件環境的營造,即人該如何使用這個空間。“所謂‘營造’的概念就是塑造出一種氛圍,讓人有一種沖動,在那里停留、互動、發生故事,這才是一個空間設計師的魅力所在。”

對此,香港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香港半山的電動扶梯。以往半山人口密集,山路彎彎折折的,只靠巴士運輸很難負載這么多人。1995年電動扶梯的建成解決了香港人從半山到中環上班、購物的交通往來。十點以前電梯往下,十點以后往上,旁邊還配有人行階梯。當時看了以后喬全生就跟朋友說:“電梯旁邊的空間很有商機,大量人流上上下下,在這邊開餐廳酒吧肯定生意非常好。”如今半山酒吧、商店、餐飲各種商業形態星羅棋布。半山的電動扶梯不僅扮演了交通的功能,而且創造了一種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所以營造一個城市的風貌很多時候不是單從一幢建筑來看,應該從一群建筑塑造出的氛圍和空間來看。

“一座城市不是純粹只以工程、基礎設施或者交通設施為出發點來進行設計,所以開放空間不一定大就好。”紐約有很多口袋式的公園,“口袋式”是指走到一個街口突然出現一片別有洞天的一小塊城市開放空間,安靜、簡單、精致地展示在你面前。

篇3

它注意時間和空間層次的流動性,在少量的時間里體會著豐富變化的空間審美,景物與周圍環境或開或合,或虛或實,不必強求整體設計的定式,依環境造空間,依時空求變化。在設計中選材經濟、樸素、雅致、格調清新,直接觸發人們心靈的本質。當代空間設計中很多案例都試圖追求這是空間布局的意境美。例如,劉家琨設計的《何多苓工作室》。他在建筑的中間安置了天井,這看似簡單的小小天井積聚文人山水園林的特質。“天井四壁封閉,特意拔高,對外成為物質性的主體,對內則強化了空無,這個天井是為空間的存在性和東方精神而置的。”在這個天井中人們不能直面天空,但可以透過四周形態各異的窗看到天井內不同的景致。陽光也由于墻面的反射變得柔和了起來。人隨著時間變化體會自然地微妙變化,怡景怡情。

二、在造園手段上運用以小見大的方法。

這種方法十分適用于當今寸土寸金的城市。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關注到園林設計中“小”的問題。文人園林中既有“仰則觀象于天,俯則取法于地”的上下動態把握,也有“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遠近打量把握。例如,王澎主持設計的上海頂層畫廊,在不大的面積內營造出一個極富動態的空間,利用開合墻面和可以移動的方形空間形成空間的復雜和變化。坐在可以移動的方形空間,周圍是一片黑暗,穿過一扇透出微亮光線的門窗,使人感覺自己是坐在一個室外的庭院,產生矛盾的虛幻空間感。在王澎的作品中充分體現出小空間復雜時空的設計思維。

三、在美學觀點上文人園林強調“形”,而不是“型”。

關于“形”,蕭啟宏先生的解釋為影子,“影”因輪廓形成形狀,而“型”是人為之物“,形”卻是物我合一。所以文人園林中門窗、隔扇、剪紙花窗、透漏的假山,無不因影子而產生致幻致虛的意境。影與形互為關系,不斷重構,形與無形相互交替極具現代感。所以被當代空間設計借鑒。例如,王暉先生設計的“左右間酒吧”,酒吧利用鏡子和鏡面不銹鋼的折射和反射所表現出來影的“無形之形”,引起觀者新奇的感受和有趣的遐想。

四、在空間功能上文人園林不單是滿足簡單的私密性,而是同時要滿足可游、可居、可觀、可行的觀點。

一些建筑如:臺、樓、閣、亭、廊,皆朝四面有不同程序的開敞,稱“廳空間”。這種“廳空間”成為文人園林的主導形式,滿足了文人看與被看的審美情趣。所以,這樣的一種“廳空間”被當代設計師所借鑒。房屋的中間有庭院,建筑繞庭而作。人生活于園中與自然融合,是獨立精神的放松,使建筑在自然面前甘當配角,使自然成為審美主體。

五、結語

篇4

建筑面積15,895m2

主要材料黑檀木、石材、鋼構、玻璃、混凝土、烤漆等施工單位十方圓國際設計工程公司、SABICO SDN,BHD Horizon Herel(豪麗勝大酒店)坐落于馬來西亞以美麗金色沙灘而聞名的K.K沙巴島,該島處于臺風地帶,素有“風下之鄉”的美譽。當地政府提出城市BOT發展策略,引入商業及文化活動藉以打造旅游圣地。

飯店旁的步行天橋便是其中一個重點建設,同樣由本案設計團隊負責建造。橋墩的靈感取自于“風帆與海浪”,因而衍生“乘風破浪、萬物匯集”的概念。流暢的弧線不但增加了透視效果,也保持人行廣場、地面、城市之間的視覺連通性,并承攬了連接市中心與Gaya Street Sunday Market(加雅街周日市集)的中軸線。加雅街市集內有商務中心、名牌購物商場、餐廳、夜市、酒吧及娛樂場所等,因此該座天橋在交通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角色。設計師在設計該酒店時,以步行天橋為節點,并與人行橫道做連結,再將天橋的盡頭與飯店二樓做銜接,以提供游客在觀光旅途中有一個愜意的休憩之處。

設計師以非常規的手法,利用裝置藝術的概念,將“懸浮箱體”置于視覺焦點中心,利用空間的“無”讓周邊環境相互滲透,也讓光影環抱的廊橋與空間完美融合,制造出人與空間“對話”的可能性,并借此歸納出行走動線的秩序,不僅呈現一種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律動,也讓形式的美感與建筑本身和諧共融。

除了在前衛、摩登的空間中注入體貼人心的本質,設計師更著眼于內部空間與外在環境的融合。在空間設計上,為強調人文及空間的精致感,設計師特運用現代設計手法以及融入當地藝術來提升精品酒店的內在文化。大堂接待柜臺線條利落,帶給人輕松愉快的感受。夸張的雕塑、考究的工藝,再配合量身定制的實木家具,整體風格既簡單又時尚,同時更兼具趣味及功能性。不但讓空間的生命力得以綻放,更讓來此度假的賓客有一個嶄新而深刻的體驗。

篇5

關鍵詞:城市;濱水區;商業空間設計

Abstract: Significance of urban waterfront commercial spa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front commercial space on waterfront commercial space shape and facade morphology of analysis, planning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Waterfront, integrated use of practice, design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some of the city's waterfront commercial space.

Key words: Urban;waterfront;commercial space design

中圖分類號:K91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研究意義

城市濱水區向來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地段,泛指毗鄰河流、湖泊、以及海洋等地段,即在城市中的水路接壤區域,受水域界面的影響,大都呈帶狀分布且有一定的縱深。城市濱水區是城市生態和生活相結合的最敏感的區域之一,具有自然、開放、生態、宜居、活躍、業態豐富、功能復雜、空間多樣等特征。

鑒于城市濱水區的特殊性,商業空間也就應運而生。城市濱水區商業空間,即在城市濱水區域內建造的、旨在進行綜合商務辦公、商業服務、休閑娛樂等空間類型。憑借濱水區優越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這類空間具吸引力強,開發前景好。基于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做好濱水區商業空間設計的研究,利用好這些濱水空間的特征來創造生態、宜居、活力、健康的商業空間,對于城市商業空間設計的進展和完善作用甚大。

2. 濱水商業區規劃

2.1 濱水區商業業態策劃

一般來講,商業業態可以分為兩大類:單體商業業態和混合商業業態,兩者的區分主要在于銷售商品或服務的單一性和混合性。其中單體商業業態可分為零售購物、餐飲服務、文化娛樂三大類;混合商業業態主要包括購物中心和特色商業街。

根據城市濱水空間的不同特色,總結濱水區各板塊的商業業態需求類型:

(1)服務于濱水旅游景區的零售購物、餐飲服務和文化娛樂業,具體說來,就是具有城市特色的精品服飾專賣店、旅游商品專賣店、工藝美術專賣店等單體零售購物店;還有自助餐廳、休閑餐廳、江鮮海鮮餐廳、咖啡屋、茶社、酒吧等餐飲店;還有分時度假、產權式度假、特色度假酒店等旅游度假服務;還有多功能的書店、畫廊、各類藝術館、電影院、劇院、體驗園、歡樂城等文化娛樂業。

(2)服務于城市的創意研發、商務辦公業態,具體說來,就是基于城市文化背景的特色文化創意產業園,以商業服務和研發設計為核心生產力;基于湖濱區特色區位優勢的商務辦公,集金融、保險、教育培訓、美容健身、咨詢等業態為一體。

(3)服務于濱水居住區的社區商業中心或商業街,集購物、餐飲及其他服務等多業態為一體。以購物中心為標志,以購物街為羽翼,服務周邊住區居民,主要業態為:餐飲店(包括各種酒家、酒樓、飯店、飯館、餐館、面館、早餐店、糕點店、咖啡店、休閑吧、酒吧、茶樓、燒烤店等)、大型超市(食品超市、綜合超市等)、便利店(小超市、糖煙酒等)、維修店(家電、交通工具等)、美容美發店、書店、打印店、藥店、回收站等。

2.2濱水區商業空間形態

平面形態――大中小、點線面,圍合與開敞,幾何形和有機形

設計要點一:

根據濱水區各商業板塊的功能不同,著重研究空間尺度以及建筑輪廓形態。尺度方面,建筑體塊以大中小三個等級區別對待,具體說來,主要是從建筑進深和面寬兩方面控制,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分為大進深小面寬或是小進深大面寬。輪廓形態方面,構思角度之一,零售購物、餐飲、創意產業、商務辦公等功能的空間以方圓等幾何形為主,且單個地塊的規劃范圍盡量方正,娛樂、休閑、游樂等功能的空間以有機形為主;構思角度之二,建筑密度比較大的商業區,主要以建筑圍合空間,空間相對規整些,密度小的區域,以水體、植被、景觀設施等環境要素圍合空間,空間相對比較有機、靈動。

設計要點二:

設計根據周邊景觀條件,將街區的建筑空間組合方式劃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全圍合式街區:以商業購物、高級酒店為主,位于規劃用地,周邊可利用景觀條件有限,以建筑圍合成完整的院落空間,塑造良好的院內景觀。

(2)半圍合式街區:以商務、綜合商業、餐飲業為主,位于規劃用地中間圈層,單方向景觀條件良好,建筑呈三面圍合,面向主要景觀方向敞開,將景觀引入街區內部。

(3)通透式街區:以創意創智產業為主,位于規劃用地中間圈層,南北方向景觀良好,建筑呈局部圍合,留出景觀視廊,保證景觀的通透。

(4)全開敞式街區:以會館、游樂設施為主,位于規劃用地的核心處,各個方向均有良好的景觀,建筑呈點式布置,充分利用周邊的景觀條件。

設計要點三:

從平面構圖來說,每個商業板塊都是“點線面”式的空間形態。所謂的點線面是相對來說的。

(1)點狀空間,視野開朗,與外部環境接觸面積大,景觀效果好,主要適用于可獨立開發利用的,對空間私密性和環境品質要求高的商業功能區。比如會館、酒吧、茶社、咖啡屋、音樂劇場、游艇俱樂部、五星級賓館以及歡樂城的游樂設施等。

(2)線狀空間,帶狀內街式布置,一則能形成產業集聚效益,帶動產業條帶狀發展;二則能形成完好的空間界面,對內形成特色產業街,對外便于服務外界;三則,利用建筑體的排列布置,形成韻律空間,增強空間的可識別性;四則,通過線形內街的建筑咬合交錯,形成趣味性空間,保證空間的活力和吸引力。比如餐飲美食街、創意產業園、社區商業街等。

(3)面狀空間,大都呈組團狀分布,有多條內街和內院組成。所承載的功能復雜多樣,所表現的空間歸屬感強。這種組團式的的空間布局便于塑造內部景觀,便于不同尺度和不同形態的空間類型相互聯系、協同發展。適合區域比如景區主入口的綜合商業街和旅游服務中心。

3.立面形態

3.1豎向高低形態

天際線是凸顯規劃用地內建筑風貌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既勾勒出城市建筑形式的特征,也反映出建筑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之間的“圖-底”關系。自然生長的城市天際線大都比較豐富,但是有時也會略顯冗雜。因而在規劃設計過程中,要想追求一種有序的完整有特色的天際線,就需要著力分析并提出理念來規范。

就濱水區的商業空間來說,為營造整體完整有序,局部視覺焦點突出,現代商業建筑外輪廓與居住建筑外輪廓相得益彰的天際線,設計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

一方面強調“眾星拱月”,突出視覺焦點――湖面。圍繞湖心島,由近及遠,建筑高度依次增加,天際線呈U形,既保持湖面區與周邊建筑的協調,又突出了視覺焦點。

另一方面則要求“錯落有致”,注重建筑設計的合理布點與體量設置。加強多、低層建筑高度與體量在視覺上的水平延續性,高層建筑則在以縱向拔升的豎向特征與多、低層建筑的水平延續態勢形成對比,營造空間序列,達到建筑輪廓高低起伏、疏密相間的景觀效果。

3.2橫向空間界面

空間界面是相對于某一對象而來的,就濱水區來說,橫向空間界面指的就是沿路和朝湖兩個界面。依照各商業板塊建筑群立面的長度和高度,無論是沿路還是朝湖,其橫向界面的變化也應有章可循。

整體上,同一個區塊內部,各建筑主立面要有相協調的同一元素,每個立面都是一張景觀壁紙,都是用“點線面”三元素來構成。點式平面布局的空間,其界面要有韻律感,沿路要求完整統一,朝湖要求層次豐富而又統一協調。線式平面布局的空間,其界面主要是長邊立面,無論是沿路還是朝湖,都是由“點線面”其中的某一元素來主導,然后以其他兩種元素來點綴。面式平面布局的空間,其四個朝向的界面都要有序有重點,設計要點如同線式平面空間。

長度上,以人眼可識別的常規距離來劃分界面變化等級。

高度上,以常規建筑的層高為標準,簡單說就是以低層、多層、高層的三段式來劃分界面空間。低層界面是人們最易直接感受的空間,在設計時注意與街道間的高寬比。高寬比【H/D】≤1時,空間比較有親和性且舒適;1<【H/D】≤2,空間比較緊湊;【H/D】>2時,空間就比較壓抑。因而設計過程根據對界面空間的所要表達的效果來確定建筑體的高度。對于高、低層建筑兼有的空間,高層建筑退讓沿街道路紅線距離里依然根據高寬比和最終街區立面的空間感受來確定。

從審美認知角度,每個界面首先有三個層面的大層次變化,然后每個小層次又有三個小層次變化。由遠及近、有大到小,界面變化和認知感受都有章可循。

參考文獻

[1]丁輝,謝振宇.城市濱水區商業空間設計研究[J].規劃、園林及建筑,2005(4):第23卷.

[2]張庭偉. 濱水地區的規劃和開發[J].城市規劃,1999(2).

[3]黃翼.城市濱水空間的設計要素[J].規劃設計,2002(10).

[4]吳雅平,高竣.城市中心區濱水濱水空間形態設計模式探討[J].規劃設計,2002(12).

篇6

“舊鼓樓大街、張旺胡同,一直往里走,往里走別回頭,床吧的旁邊,和其他的門面都不一樣,到這你就看見了。”8月底依舊炎熱的北京傍晚,跟隨著前臺女孩電話里并不是很流利的國語的指引,我好不容易找到了這個深藏在胡同里的3+1 BEDROOMS酒店――這間只有4間客房、開業短短1年卻已大名在外的設計酒店。

曹長毅,熟悉他的人叫他老曹,1957年生于馬來西亞,華裔,處女座。2000年來到北京,在胡同里開酒吧,在老城區做有意思的店。以鼓樓為中心、1公里為半徑,是曹長毅最喜愛也最熟悉的地方。10年來,這里四散的胡同里散落著曹長毅一家家有意思的酒吧與小店,也彌漫著他對北京老胡同的眷戀。

曹長毅恰到好處地利用了北京老胡同的優勢,讓人們意猶未盡徜徉在胡同里的時候,就如探寶般一家家發現了他的這4家店,住在3+1 BEDROOMS的客人是最幸福的――既有好吃好喝的,也有酒吧泡。

酒店的設計完全由曹長毅親自完成,完全顛覆四合院印象的超簡約白色是設計的主旨。曹長毅的作品大家并不陌生,有媒體就稱他為“白色極端分子先鋒藝術家”,似乎他的作品更接近藝術,而不單單是功能性的設計。

3+1 BEDROOMS也不例外,如果用“胡同”、“四合院”來描述它就大錯特錯了。進入這個空間,第一感覺這是住宿版的“佩斯北京”:挑高的廠房空間;露在外面滿是斑駁之感的水泥橫梁;大面積的純白色塊(主體白墻面、白色大床、家具);打破格局的水泥墻面;引入綠色和空氣的落地大窗――整個空間如同一個鮮活的藝術品。酒店位于胡同內,原先的建筑也是廠房加四合院,但曹長毅的設計完全跳出傳統建筑的局限,胡同老房子加上現代空間設計,極簡的白色和水泥配上厚重感的明清家具,落地窗的通透結合四合院的天井采光方式,帶來完全出乎意料的另一種胡同風景。現代建筑與胡同的自相矛盾在曹長毅手里變成了一流的私享酒店。

酒店開業時間不長,3+1 BEDROOMS已經被《New York Times》、《Wallpaper》等多家權威媒體報道采訪,所以手拿雜志不遠千里來此體驗的顧客不少。可惜酒店只有4個房間,曹長毅不得不經常推掉一些看著雜志慕名而來的外國旅行團。

現在的3+1 BEDROOMS,看不到一點四合院的影子。曹長毅看到這個胡同老廠房的第一眼,就產生了就地建一個高檔私密的胡同居住理念。與高檔相對的是市井,與私密相對的就是胡同的雜亂。這樣,就有了今天的3+1 BEDROOMS。尤其值得一提的是,4個房間分別以曹長毅四個女兒的名字――馨、雋、瑾、潔來命名,住客每每羨慕驚呼之余,也增添了不少的親情氣氛。

TIPS

3+1 BEDROOMS

地址:北京東城區舊鼓樓大街張旺胡同 17 號

電話:010-64047030

網址:

房價:豪華房為200美元,套房為350美元

Design highlights

招牌設計

房梁:改造的時候,曹長毅在每一間房間內都留了一塊老房子的房梁做紀念,讓身處現代臥室的人不忘自己依舊人在胡同。

私人庭院:每間房都有著讓曹長毅自豪的私人庭院,庭園里種滿了竹子、果樹以及他多年收藏的老家具和老擺件,被客人稱為“會思考的院子”。

Must try

不得不試

篇7

[關鍵詞] 體驗經濟 酒店設計 人性化

一、體驗經濟由來

1998年PineⅡ和Gilmore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體驗經濟時代的來臨》。提出體驗是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圍繞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1999年他們又在《體驗經濟》中進一步提出:作為體驗策劃者的企業將不再僅僅提供商品和服務,而是為消費者創造體驗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消費者開始自己的、惟一的表演,即消費,當表演結束時,這種體驗將給消費者留下難忘的愉悅的記憶。

二、體驗經濟時代酒店設計的特征

體驗經濟時代,現代酒店設計具有以下特征:

1.體驗化

體驗化是體驗經濟時代酒店設計所具有的主要特點。酒店設計的體驗是在一定時間內,以審美和愉悅為核心,為顧客差異化的體驗和消費提供的價值綜合體。本質是在酒店功能基礎上給消費者帶來美好愉悅的消費體驗和感受。因此,要明確酒店設計產品、酒店產品的體驗核心價值所在,強調差異化體驗,還要突出價值的意義。

2.情感化

顧客在注重酒店設計產品質量同時,更加注重情感愉悅和滿足,偏好那些能與自我心理需求產生共鳴的感性產品。酒店產品體驗化設計創新恰好與顧客的這一需求相吻合,讓顧客能夠主動地參與各項自己感興趣的體驗活動,使他們得到愉悅的感受。

3.個性化

體驗經濟時代是個性化時代,體驗經濟要遵循“以顧客為核心”原則,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因此,酒店設計要圍繞顧客需求,通過明確主題來突出酒店設計產品的特色。經過體驗化設計創新、具有個性化特點的酒店設計產品,可使酒店個性化產品不易被模仿復制,保持酒店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

4.顧客高度參與化

酒店產品體驗化設計創新,使顧客不是被動接受服務,而是在接受服務同時更多地參與到產品的設計、生產過程中。換句話說,在服務的“戲劇表演”中,顧客是觀眾,也是演員。因此,顧客是決定酒店設計體驗化產品質量的關鍵因素。

三、現代酒店室內空間設計的要素

1.建筑酒店室內空間設計的基礎

(1)了解顧客的目的。酒店要滿足顧客的特殊需求和目的。人是酒店的主體,人的本性和經歷決定了一個酒店能否在經營上取得成功。因此離開了顧客及其消費目的來設計酒店是沒有生命力的。

(2)了解顧客的生活習慣和風俗禁忌。酒店設計應該努力使酒店成為顧客的第二個“家”,因為最微小細節設計也能影響到顧客的心情。如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寫字辦公、衛生間是否有足夠空間來放置洗浴用品、是否能輕而易舉地從房間走入大堂、墻上掛的裝飾品是否侵犯顧客等。所有這些人性化細節設計,都是為那些洞察力豐富的顧客設計酒店產品時必須考慮的。

(3)了解顧客的身體功能。現代酒店面臨著消費群體多元化發展情況。隨著老年人和女性在酒店顧客中比率上升,酒店設計需要迎合他們的需求。酒店設計要適應老年人生理、心理機能衰退的特點,空間布局要有助于提高其自信心、增進其機體活動愿望和保持獨立生活能力;娛樂休閑方面則提供一些低強度運動項目。同時,酒店設計要以一定柔美含蓄設計和服務方式來滿足女性顧客的需求,如講究的衛生用品、在餐廳和衛生間提供嬰幼兒座凳、更加私密的客房空間、輕快柔和的色彩材質設計等。

2.設計要點

(1)室內空間規劃。一個酒店,不管規模大小,都必須確保擁有工作、生活、娛樂所需的一系列空間:大堂、歌舞中心、會議室、商務中心、多功能廳、客房、各類餐廳、酒吧、洗浴中心等。在酒店設計過程中,某種特定結構也許會決定工程的人性要素,規劃的空間類型甚至會影響更加微妙的方面。高效的空間規劃則可能提供更多的空間種類、更有趣的空間排列、更短的步行距離,以及會影響顧客對整個酒店評價的其他優點。

(2)確保安全。所有建筑,尤其是酒店,都要貫徹實行防災防盜、保護人身安全規定和設置安全標志。如在濕度較大和人流較集中的區域,地面、墻面要采用防滑材料,排除地面的高低差,設置扶手和警示標志;在色彩和照明方面要能夠喚起注意力;在使用家具、器具、設備時,即使操作失誤也能確保安全;采用綠色環保建材,減少輻射和污染;設置足夠防火警報和滅火等消防設備和安全通道。

(3)確保私密性。現代酒店對客人私密性的關注與日俱增。酒店設計要創造出讓顧客感到安全的環境場所。如監控通往室內各處,以及建筑入口并減少入口,使用墻、柵欄、電視錄像、移動監控以及防止闖入者感應燈等手段來設計功能分區。同時采用新科技和材料,如隔音材料,保證顧客的隱私權。

(4)設計的可適應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設計的要求和眼界的提高變得越來越快,而酒店的裝飾材料翻新期限少則五年,多則十年,這就產生了設計語言和使用要求的矛盾。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求設計師應充分考慮其發展的可能性,多使用適應性與可變性較大的建筑和裝飾材料等。

3.設計形式的結果

酒店室內空間設計不僅要滿足經營和發展需要,還要締造酒店的生命。在“人性化”基礎進行酒店室內整體功能規劃及流程設計。設計要適應社會人口、消費結構和地方特色,在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融洽關系上,構建設計酒店室內空間。通過隔斷、燈光、材質、設施、音響系統等設計手段,一定程度上調整或改變空間的布局、大小和功能,滿足顧客的各類要求。

在確保健康、環保的狀態下盡可能地塑造酒店室內空間設計的屬于“人”的性格和生命。這是為酒店創造品牌、創造酒店精神力量和資產價值的設計,是可以抓住更多客源從而創造更好經濟效益的方法。

四、酒店設計要注意考慮設施問題

酒店設施的科學與完善體現了酒店所有者、經營者、設計師對人性的高度肯定,能使顧客獲得高層次的酒店生活體驗,代表著一個酒店的物質外在和精神內涵的綜合形象。

對于酒店設施的規模設計,需要根據各類顧客總數的一定比例加以分析,以此數據作為使用各類室內空間的人數,確定相應的建設規模;一定規模和星級的現代酒店的室內空間設施,需要考慮相應規模的管理及相應服務;應該根據實際調研和有關數據資料做仔細的分析研究,確定分層次相適應的建筑室內空間規模及布局,使得既便于靈活管理,又具有良好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B.JosephPine Ⅱand Ja

篇8

關鍵詞:人性化視域;城市;商業綜合體;空間設計

Pick to: urban commercial complex to effective play to meet shopping consumption main body function, must be reasonable design of commercial complex. As the advocate of people-oriented concept, humanized design is one of the design to conform to the commercial complex development purposes, above the city complex commercial space design also requires a lot of introduced human elements to guide consumers happy shopping, especially in the traffic space, the shopping space and external space, the space of commercial building design fully consider human factors, this article will analysis from all aspects of humanized space design in these urban commercial complex.

Key words: human vision; City; Business combination; Space design

中途分類號:B834.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城市商業綜合體是現代化商業建筑發展的產物,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物質文化需求不斷提高而為適應現代消費方式而衍生出來的。社會在發展,商業綜合體服務、面對消費對象日趨多元化。伴隨城市與建筑之間關系的越來越緊密,商業綜合體空間為城市形象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這些因素都使得商業綜合體空間環境的設計與其它城市公共建筑相比更具復雜性。此外,人們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的進步,要求商業綜合體空間不光在物質方面滿足需求而且要在精神、情感等人性化方面上也要跟得上需要,這使得在商業綜合體空間設計上有了更新的要求和發展方向。

1 城市商業綜合體空間概述

城市商業綜合體是一個公共、開放、功能多元化的城市建筑群體,是城市建設的構成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經濟發展和消費活動進行的主要平臺。隨著區域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都要求商業綜合體具備高效率、多功能綜合性,在這一需求下,集購物、酒店、辦公、酒吧、公館和休閑娛樂于一身的商業綜合體空間設計成為了城市商業建筑發展必然趨勢。超大建筑規模為起點的大型商業綜合體充根據各自的作用將辦公、購物、餐飲、娛樂等功能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可以為不同行業、不同階層消費群體提供色彩豐富的現代都市環境,以滿足城市消費者日常需求。商業綜合體空間一般由展示、購物、休閑等功能空間有構成,通過人性化設計與各種功能空間的組合,使其成為以人性化建設為基點,給消費者服務的多元化商業綜合主體。

2 城市商業綜合體人性化空間設計要點

1.商業空間總體設計要點

在現代化商業綜合體空間設計中為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現代設計強調顧客消費空間與服務者工作空間多樣化有機的結合。以最常見的中庭結構為例,各層營業廳環繞中庭展開,豐富了空間的層次,通過中庭把光、影、色彩、扶梯、樓梯、綠化等巧妙地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動靜交織、形態各異、極富藝術魅力的空間環境[2]。在內部設計上可利用地板或頂棚的形式差異、燈光照明、色調對比、空間結構變化,對消費者起到引導作用,消費區域內應該有明顯的標識通達的徑路,可以讓消費者能夠輕易到達欲往區域。

2.功能與風格定位設計要點

現代城市商業綜合體多元化功能囊括了休憩、辦公、娛樂等多種消費功能,自身建筑非常龐大,人流密集,還由于各個經濟發展狀況、消費水平的差異、人性化設計認識的不同,商業空間的設計也不盡相同。隨著城市消費水平快速發展,商業化形態多樣的今天,綜合體商業空間的設計首先要著眼于準確定位建筑在城市建筑群中的主體功能,并使建筑形態之間、建筑與外部社區、環境之間呈現出和諧、共生和互補的狀態。

3.商業建筑交通設計要點

為了使得商業建筑外部交通順暢便捷,設計上應該盡量在建筑周圍設置足夠的人流、車流集散空間和緩沖空間,使其作為室內外的一種過渡,避免同城市道路發生沖突。出入口的設置處理,也是交通組織的主要內容之一,由于商業建筑往往靠近城市干道,因此就涉及到其出入口與城市干道交通相協調的問題,否則將影響到商業綜合體自身的正常運轉和城市干道交通的運行。出入口的流線組織,應做到交通與流線設計的合理性,盡量減少和避免人流的不合理交叉。流線主要劃分為人員流線和貨運流線,兩者出入口位置應臨近各自的功能區段,且相互間有一定的間隔,顧客人流較大,流動頻率高時,可分設多個出入口,引導人群有序地流動,而卸貨停車處,通常設置在較隱蔽處,以免影響交通和環境美感。

3城市商業綜合體空間人性化設計分析

3.1購物空間人性化設計

商業空間中的購物空間主要功能是提供服務者與消費者交換貨幣與物品的空間平臺,是商業空間的主體。對購物空間進行人性化設計主要是為了給消費者選購商品提供方便舒適的環境,提高商業效率。通常,商業空間中的購物空間可以分為敞開式空間與封閉式空間,其中敞開式空間又可以分成半敞開式空間與全敞開式空間[2]。敞開式空間主要側重于商品展出和陳列,這樣消費者方便直觀的看到欲購買的物品。封閉式空間相對于傳統的商業空間利用方式上來講,不方便消費比選商品,現在開始慢慢被淘汰掉了。在設計敞開式空間時,應充分根據物流情況合理布局以免造成商品在某區域內產生堆積。另外,還應該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售后服務、娛樂等功能于購物空間中。在購物空間通道內設置座椅或專用休息場所等方便消費者休息,這樣可以使購物空間更加顯得人性化。

3.2交通空間人性化設計

商業空間相關交通空間應當便捷、通暢利于消費者進行消費活動。商業內部的交通空間一般情況下可以分成垂直交通空間與水平交通空間兩種。交通空間實行人性化設計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3]:

1.消費者通道寬度。消費者通道是供消費者通行的空間,應當具有足夠的寬度,確保交通順暢,同時又要避免通道過寬而導致的面積浪費現象。

2.空間出入口。空間出入口設計對消費者流線組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位置必須合理布置,選擇適宜的形式,在出入口應當設置引導提示牌。根據消費者的流線和人流大小,確定出入口的寬度、數量、分布位置。

3.垂直交通布置。自動扶梯、電梯與樓梯是垂直交通的主要聯系方式。在具體設計中,可以根據城市綜合體的規模合理利用幾種不同形式的垂直交通方式,確保能夠迅速地疏散、引導消費者人流。自動扶梯應當設置在較明顯的出入口位置,方便消費者利用便捷的豎向交通,增強上下空間的串聯性。

4.商業區步行空間也是整體商業交通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得商業區與商業區相互連通。基于人性化商業區步行空間的設計應該是舒適的、相互交通的,以人為本的內涵就是給人以人文關懷,設計人性化的商業區步行空間,對于一個城市商業的發展和對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發展需求。對商業區步行空間中環境和路徑的設計研究出具體可操作的方案,充分體現出人性化的重要意義。

3.3商業建筑外部空間人性化設計

隨著人們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人們商業建筑的外部空間也有了新的要求。以構建人性化的空間研究為目標,將人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作為研究對象,結合現代化建筑美學和我國歷史文化背景對商業建筑外部空間中人性化因素進行分析,根據人們消費心理學的特點,充分考慮與周圍建筑物協調化和景觀保持一致性,構建出與人的生理與心理兩方面都相符的人性化空間環境。研究人性化視域下商業外部空間設計的有效方法和實現途徑,構建出切合人性化原則的商業外部景觀。從而提高人們視覺舒適感,給人們購物帶來愉悅。同時可以促進人們在該空間中進行各種消費活動,最終構成一個舒適有現代化美感的商業外部空間,引導人們消費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城市增添了一份美麗的景色,形成標志性的商業群體。

3.4輔助空間人性化設計

將商業空間中的輔助空間采用人性化設計后,比如:咨詢臺、綜合服務臺、洗手間、休息區等可以在整體上增強商業空間的人性化指數,從而提高消費者的舒適度、滿意度。在設計綜合服務空間時,我們更應該側重于空間構成的識別性,可以運用不同的外形、標識等指引消費者使其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的服務空間位置。此外,在這些輔助空間中可以添置小的雕塑、魚缸、盆景等營造景觀氛圍,提高人們購物美感,同時也提升了整體輔助空間的使用質量,從而滿足了消費者身心需求,增加人們的消費欲望,無形中提高商業效益。

4結語

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倡導下,為了增強城市綜合體為人民服務的功能,就必須在城市綜合體的各個空間的設計上都充分考慮人性化因素。人性化設計也是現代化建筑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當遵循開放性、多樣性、可識別性等多項人性化原則,構建和諧唯美的城市商業建筑群,為人們營造美好的生活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胡啟鵬,現代城市城市綜合體商業空間設計[J].城市規劃與發展,2011

[2]王云,現代商業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篇9

伴隨著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從本世紀初到目前這幾年一直是建筑及室內外環藝設計職業教育的黃金期,以培養周期短、就業率高、擇業范圍廣為特點的藝術設計教育成為市場的關注點,三年制專科環藝設計專業迎頭之勢不減,以輸出既能在裝飾公司從事設計工作,又具有適應多種職業能力的通才型、復合型技術人才為培養目標的環藝設計專業在職業教育中方興未艾,但文化課基礎薄弱的藝術生對課堂教學的叛逆在速成的環藝設計專業蔚然成風,藝術生冷落基礎教學課程讓教師深感尷尬之余,也對即將迎來人口拐點的廣東環藝設計教育的發展趨勢深感困惑。

導入以案例為工具的啟發式教學

羅素(Bertrand Russell)在《西方的智慧》一書中指出:“教師的作用就是一種引導,引導學生自己領會知識……這就是我們今天高校里的那種有指導的教學方法。由此可見,教育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由思考。”羅素的提醒對于我們環藝專業的《酒店空間設計》課程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酒店空間設計》在室內設計專業方向中屬于核心課程,教師從課程一開始就應該通過介紹或者以師生互動方式讓學生了解該課程的意義。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意識到:酒店是具有居住功能但又不同于以往所設計的住宅、小型別墅等居住空間的模式,而是人們在住宅中的居住方式在商業空間中的一種短期釋放。而這種帶有居住性質的商業空間的結合性設計將從尋找學生設計的問題開始,熟悉和完善具備社會需求的設計者能力。另外,《酒店空間設計》的教學在室內設計專業這樣一個對文理科分析能力并重的專業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好的或者合理的教學方法很重要,尤其對于工科知識相對貧乏但以叛逆個性自居的藝術生來說,根據知識及專業要求出發,在授課過程中采用講授、問答、討論、引導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尤顯重要。

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在本課程的教學中嘗試了一些新的方式方法。首先是每次上課前都要在黑板上擬定3-5道思考或選擇題讓學生回答,由于這種方式以前不曾經歷,學生有比較大的抗拒心理,但還是能夠調動其思維朝課程預定的教學目標發展。

其次根據學生對基礎知識教學的叛逆態度,采用案例引導的方式,把案例編入教案并在課前6周上傳到學院的校園資源計劃平臺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學習,減少課堂上照本宣科的說教,把課堂時間集中到目前流行的酒店設計案例中,比如廣州美院的集美組主創力量設計的番禺長隆酒店、貝聿銘設計的北京香山飯店等經典案例,讓學生始終被鮮活的前沿資訊吸引,使得被好奇與叛逆所激發的原創力在課堂討論中碰撞出靈感,教師在必要的時候根據學生的狀態適時拋出課程作業,按照教學計劃的預期,《酒店空間設計》課程采取任務書驅動設計模式,把課題設計的要求與期限提前釋放給學生,而且把課題設計的條件限定、設計對象做了充分說明,以期讓學生在課程集中的下半段期限內能夠自主完成。這樣的安排促使學生去發現課題設計中的問題,讓每個學生針對自己發現的與目前相關的酒店案例以及這些酒店存在的利弊等不明白的地方能夠主動來求教老師,引導學生從設計的被動式轉變為主動需求和設計沖動。

這種率先提出課題的任務驅動型設計,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針對每個學生的個人情況和觀點的梳理,對學生提出符合個人能力的任務,在隨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自身的見解去尋找設計素材并制作相應的PPT作課題進展匯報,以此展現課程設計進度的同時也是對學生觀察和把握設計能力的一次整理。筆者針對每個學生的ppt做分析點評,對每個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和期許,而學生會針對老師的提問做出相應的回應。這樣的方式對于課題設計的推進起到信息和能力的雙向互動,期盼能成為一種良好的循環。

引導學生逆向利用案例

西班牙建筑師阿勒(AlelondrodeloSoto)在馬德里高等建筑技術學院任教時為畢業典禮上的學生作過一次致辭。演講中他把學生的“叛逆”個性和資深設計師身上特有的“經驗”并列起來,這種對等其實是設計教育中所要關注的問題之一,叛逆與“經驗”看似對立,其實它們也有共同關注的對象,那就是對實踐案例的分析。事實上“經驗或知識”很大程度上就是對案例的總結、消化和積累,所以對優秀的設計案例進行模仿與借鑒是持有知識中“叛逆”精神的前提,設計教育既要保護藝術生不羈的個性空間,又要顧及基礎知識的傳遞,因為學生的設計創作很大程度上依賴知識的積聚與沉淀,課堂教學中同樣面臨這兩方面的選擇問題,偏向叛逆精神的設計教育所顧慮的是缺乏評價的標準,偏向設計“經驗”的教育考量的則是推動知識的更新動力。如何把這兩方面在酒店空間設計課程中有效的結合起來,是我們課程教學努力的目標,筆者希望能夠利用案例工具來嫁接基礎知識教學與實踐設計之間的矛盾。

在眾多的酒店實際案例中,筆者精選了集美組的長隆酒店和貝聿銘的香山飯店作為課程教學案例,并積極鼓勵學生順著設計師的邏輯倒推其設計思維的原始過程,空中課堂里的課程教案中已包含教學案例,上課前就要求學生對它們進行綜合分析,對案例全面深入的討論也在課堂教學中展開,教案中著重強調的是酒店空間設計中的創意來源、空間界面、平面布局和結構關系幾個環節。其他涉及到的環節包括酒店的類型、設計的表達和表現、設計手段和使用材質的關聯。

課堂討論中首先推出的長隆酒店案例側重于對撒法理(SAFARI)風格的設計,集美組針對長隆酒店的功能問題基本解決后,通過對國內外的綜合考察,確定以非洲撒法理風格為裝飾設計的中心,撒法理風格是19世紀英國殖民者在東非發展起來的,是第一個與非洲野生動物發生關系的時尚風格,集美組在設計時努力創造一個國際特定的旅游氛圍,室內大量采用天然材質,比如天然的石塊、木料等,為突出撒法理的特征,集美組在酒店餐廳的頂部用帆布或者亞麻布帆營造非洲氣息,各種共享空間及娛樂場所等界面還用羚羊角交錯組成壁燈,有跳躍的羚羊雕塑布置在大堂的中央底座,低矮并帶有非洲部落特色的總服務臺和大堂酒吧形成游客視線的中心。

為增強長隆酒店的旅游消費功能,集美組還特意在庭院的設計中組織了動物景觀,恰當地凸顯了野生動物在整個酒店空間中的強勢地位。集美組的長隆酒店案例幫助學生思考怎樣建立形式與功能的合理關系并把這種理解落實到酒店空間的設計中。比集美組的長隆酒店案例更早的是貝聿銘設計的北京香山飯店,適合在課程早期的場地空間討論中引用,香山飯店案例是場地關系、地方文脈以及裝飾空間綜合關系的絕佳案例,貝聿銘創造出一種改良的中國式合院平面布局模式,既有中國古典裝飾的傳統特色,又涵蓋了現代主義的韻味。整個飯店依憑山勢,蛇蜒曲折,院落相間。建筑面積35000平方米,飯店中心面積780平方米,仿北京四合院天井式設計。飯店在1982年開業后,又在2007年重新裝修,共有客房總數283間,標間面積36平米。

經典案例倒推獲取設計的一般程序及立意思想后,接下來要求學生開始課程作業的構思與設計,盡管“酒店空間設計”的課時較短,本課程的教學依然按照方案設計的概念階段、方案設計深化階段、方案設計表達階段三個方面有序推進。鑒于時間限制,課題設計中的模型制作更改為設計草圖或3D建模替代,在方案設計初期,讓學生通過草圖體驗和分析空間功能、布局,筆者通過學生的完成情況指出利弊,提出新的要求;在方案深化階段,學生會通過透視圖等輔助手段進一步完善,同時發現新的空間設計形式;在設計最終的表達階段,學生會用效果圖來說明和展現個人的理念和成果。

課程作業及教學總結

本次課程作業要求學生設計一個廣州五星級酒店的首層空間,一層總面積約2800平方米,首層的功能需求:接待大堂(含總服務臺及休息區等),行李房及貴重物品寄存處,大堂吧、西餐廳(自助早餐、西餐正餐)、商務中心、購物中心、美發美容室、旅行服務社及電話室、現場辦公室及行政辦公室等。

設計要求:

(1)繪制平、天、主要立面圖2個及節點大樣圖若干

(2)接待大堂手繪圖

(3)功能劃分合理、設施設計方便、配套齊全、室內裝修高檔、選材豪華、具有突出的裝飾風格或具有地域特色的裝飾風格。

(4)平面布局要考慮到消防分區或符合消防規范

(5)天花中要考慮到中央空調的風口定位。

(6)繪制效果圖4-6個(可以是電腦或手繪效果圖)

(7)施工圖一套。

本文選取了2份作業在這里作簡單的介紹,這些作業是學生不斷改進的結果,也是多輪設計方案中的最終一輪。它們也可以被理解為一個中間階段,陳偉亨同學的方案設計是混合風格,在設計中呈多元化展示的狀態。以中西柔合建筑環境藝術為主要特征,其室內裝飾陳設既實用,又具有傳統特征。孫雷同學的設計為構成風格,融合了現代設計的前沿元素。兩位學生在首層設計中除了要處理環境關系外還要把握對不同使用空間進行合理配置的技巧,其平面布局上均采用了相對對稱的軸線,教學案例為他們的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設計沒有停留在平面布局的關系上,而是在功能空間配置和內部空間感受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深化,整個作業展示出設計通過不斷更改與推演后所獲得的良好品質。

總結起來本課程的教學動機源于教師對藝術生叛逆個性的理解并試圖通過編制實踐案例引起他們的興趣,為了實現這個動機,筆者在課堂中應用以適合引起學生思考及課堂討論的啟發式教學,通過各種生動的案例在教學過程反復出現,強化學生的思維按既定模式推進,讓他們自然而然地學會欣賞和思考案例中內在的邏輯,避免對案例某些手法的簡單模仿。

最后,本課程的教學采用問題導向教學流程。課程流程從提出問題、分析講解、實際操作、教師點評,再到提出新的問題、引出新的教學內容。環環相扣,讓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在螺旋型的課程流程中自然累積,整個課程教學目的從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到引發設計程序的思維方式建立。

從本課程的教學中,筆者發現2個問題:

(1)課程的屬性與藝術生知識結構的巨大落差造成上課質量的完整性,本課程以建筑學、人體工程學、環境行為學、社會學等為基礎,對這些知識的欠缺使學生對課題設計的表述乏力。

(2)在以高職強調技師培養的前提下,對課程的精簡影響到對學生設計思維的訓練,諸如前期的社會調研,實地考察等都未有時間具體實施,影響到學生對酒店的具體認識與設計定位。

篇10

項目地址意大利利維尼奧

項目面積21.000m2

竣工日期2010.1 2

設計單位S Jmone Micheli Architectural Hero

Smone Mlcheli新近完成了歐洲最大的保健中心Aquag randa Livgno Wellness Park的室內設計及重新整合。室內充斥肴強烈的視覺美感,置身其中猶如進入了一個自述式的小說世界。

無論從形態還是功能,室內主要圍繞平衡和美感兩大設計理念展開。古羅馬浴場的選址通常考慮到人們的心靈和身體的重塑和新生,這樣的設計理念同樣影響了現代的設計師,尤其是在面對個面積如此之大的空間設計時,這考慮因素尤其值得借鑒。在此項目中,與保健相關的各種功能設施的完善已經使改造后的保健中心與原來古老浴場真正的設計常規大大不同。

新建的保健中心旨在為顧客提供片重塑身心的凈土,喚起人們內心的寧靜與和諧,達到身心平衡的效果。在這里,設計師通過各類充滿美感的空間喚醒人們沉睡多時的感官體驗,讓人們遠離日常的生活瑣碎,步入了一個全新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