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車范文
時間:2023-04-01 15:18: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混凝土泵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乙方:
經甲乙雙方協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有關規定,就甲方向乙方提供混凝土輸送泵車租賃一事達成一致,為明確甲乙雙方責任、權利和義務,簽訂以下合同條款:
一、 租賃標的物:
租賃標的物:號牌為e__________號___________ 型混凝土輸送泵車壹臺及其配屬零部件、附屬設備、工具。
二、 租賃期和租賃結算方式:
1、租賃期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合同有效期________年。超過約定使用期仍繼續使用的,自動視為按本合同約定條件續約。
2、租賃結算方式以泵送方量為準,以乙方《發貨單》為結算依據。雙方約定保底方量為_____立方米/月。不到此標準的以此標準計算,超過此標準的按實際輸送量計算。
3、結算單價:_____元/立方。
4、結算時間:每月25日結算當月泵送量,雙方簽認生效,作為有效結算依據。乙方以租金方式按月支付給甲方。
三、 雙方責任和義務:
1、甲方出租車輛時負責提供泵車的相關手續,包括證、牌、保險、車輛相關稅費手續。
2、 乙方負責在租賃期內對泵車的維修、保養、輔油及燃油等的其相關費用支出。按泵車使用規程執行,保證泵車的技術狀態良好。
3、乙方提供泵車操作工,負責操作工的所有相關費用和支出。保證操作人員培訓到位,保證泵車行駛和施工安全,不違章操作、野蠻駕駛。
4、未經甲方同意,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將甲方泵車作抵押轉租或轉交他人使用,由此造成的損失由乙方全部承擔。
5、若因乙方所提供的安全設施及防護力不強,或違章指揮和駕駛造成的泵車及操作人員的安全事故由乙方付全責。
6、在合同終止前,乙方必須提前一個月告知甲方,以便雙方作好續約或終止合同的相應準備,并且依據本合同條款雙方做好租金結算工作。
四、 違約責任
1、乙方必須按約定支付租賃費,延遲支付按_____元/天計算違約金,租賃費仍按實際發生量計收。
2、因乙方維護、使用和維修不當,造成甲方車輛損失或損壞的,甲方有權要求乙方賠償。
甲方: 乙方: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委托人: 委托人:
篇2
關鍵詞:混凝土泵車 臂架 運動仿真 Matlab/Simulink
中圖分類號:TU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1(c)-0038-02
混凝土泵車臂架系統是混凝土泵車輸送混凝土的關鍵部件,也是混凝土泵車研究的熱點。現在,混凝土泵車臂架系統正朝著更長、更輕、更靈活、更智能的方向發展。然而由于目前技術的限制,臂架系統研發,尤其是超長臂架系統的研發,周期長,費用高,效果差。對臂架系統三維數字設計模型進行仿真和分析,可以大大減少在實際工況下進行試驗的代價,實現高效的系統設計,縮短研發周期。
1 系統設計
1.1 系統結構
仿真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1)系統通過泵車遙控器發送臂架動作指令,遙控接收器收到指令,發送到CAN總線。
(2)運動控制器通過CAN總線,收到各臂架動作手柄信號,將其轉化為臂架動作指令(轉臺旋轉和各臂架油缸長度變化速度值),發送到CAN總線。
(3)工控機CAN接收卡通過CAN總線,收到臂架選擇和各臂架油缸長度變化速度值,經過CAN數據接口,傳遞給Matlab仿真系統。
(4)Matlab系統采用Simulink仿真工具包,對臂架系統三維模型進行仿真和分析,模擬真實環境中臂架系統的工作狀況,顯示臂架運動三維仿真動畫,和轉臺旋轉角度、各臂架夾角、臂架末端點位置變化曲線,并將這些數值輸出到CAN數據接口程序。
(5)運動控制器通過CAN總線,接收仿真值,并利用其進行其它程序的運算處理。
1.2 臂架系統建模
泵車臂架系統是由臂架、連桿、臂架油缸和連桿件等鉸接而成的可折疊和展開的平面連桿機構,其結構見圖2。
該系統采用Pro/Engineer建立臂架系統的三維模型,然后轉化到Matlab系統中進行仿真,其過程見圖3。
為了提高仿真速度和方便添加約束條件,仿真系統忽略了臂架和油缸的質量、形變和慣性,將其簡化成剛體模型。
1.3 CAN數據接口
CAN數據接口功能就是通過Can數據接收卡和CAN總線,實現運動控制器和Matlab仿真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其結構圖見圖4。
該CAN數據接口程序采用VC++編寫,與Matlab之間的數據交換采用DDE方式。接口程序將轉臺轉速和各臂架油缸長度變化速度值發送給Matlab仿真系統,又將仿真結果:轉臺轉角、各臂架夾角、臂架末端點坐標,返回給運動控制器。
2 Matlab仿真
該系統采用Matlab軟件仿真,因為Matlab仿真軟件具有強大的矩陣運算功能、可靠的容錯能力和廣泛的符號運算能力。Simulink是Matlab軟件的擴展,用來對動態系統進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軟件包,它支持連續、離散及兩者混合的線性和非線性系統。
其中,“SimMechanics Model”模塊是從Pro/E中建立的臂架系統機械模型,可以通過Simulink直接調用。“jiaodu1”模塊為S函數,實現Matlab與CAN數據接口之間數據交換:即獲取轉臺旋轉速度和各臂架油缸長度變化速度,并通過DDE客戶端返回仿真結果。另外,該S函數也可以添加臂架動作約束條件,比如轉臺旋轉角度-359°~359°,1臂最大角度90°,一臂和二臂最大夾角180°。
Matlab作為DDE客戶機的工作過程如下:
(1)調用ddeinit函數與服務器建立對話,建立成功后返回一個通道號。以后的操作就是基于這個通道進行。
(2)調用ddadv函數請求建立熱鏈。
(3)調用ddereq函數向服務器請求發送數據,返回值存為數矩陣;或者調用ddepoke函數向服務器發送數據。
(4)傳輸結束后,調用ddeterm函數請求撤銷與服務器建立的熱鏈接。
3 仿真效果
在計算機上運行CAN數據接口程序和Matlab仿真程序后,就可以看到臂架的三維模型,臂架旋轉角度、曲線窗口。當撥動泵車遙控器手柄時,臂架的三維模型開始按照指令開始動作,各曲線窗口開始顯示數值變化曲線。
臂架三維動畫窗口如圖5所示,通過窗口工具欄按鈕,可以選擇不同視角。
4 結語
(1)利用Matlab/Simulink動態仿真技術,根據混凝土泵車臂架系統的物理參數、形狀特征、運動特點等真實地模擬了其三維運動過程,避免了大量的編程和計算工作,無須制造物理樣機,用實體實驗的方法來觀察。它為混凝土泵車臂架系統提供了一個高效的研發途徑,可以大大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2)該仿真技術較傳統設計方法更快捷、更高效,為臂架系統結構優化、應力分析、油缸受力分析、智能臂架、臂架防干涉、防傾翻等研究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新思路,對混凝土泵車虛擬化樣機研發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3)該仿真系統把臂架系統作為一個剛體,沒有考慮到臂架和油缸的質量、形變、慣性和振動等因素的影響,因而和實際臂架運動還有一定差距,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易秀明,王尤毅.混凝土泵車[Z].三一學校培訓教材,2011.
篇3
關鍵詞:模板臺車斜井混凝土支護
1、工程概況
李家壩礦井回風斜井工程,位于寧夏鹽池縣馮記溝鄉,該
李家壩礦井回風斜井斷面圖圖1
礦井設計年生產能力0.9Mt/a,回風斜井斜長349.2m,傾角24°,0~112m段為鋼筋混凝土結構,120m~349.2m為素混凝土結構,襯砌厚度450mm,回風斜井斷面設計為直墻半圓拱形,砼襯砌后標準斷面半徑2500mm,直墻高1500mm,模板總高度4000mm,整個工程全部采用砼襯砌鋼模臺車進行全斷面襯砌施工。(斜井斷面見附圖圖1)
2、施工機械化配備作業線
①開挖:采用長臺階法施工,表土段原則上采用CX-55B挖掘機配合G-10或G30風鎬挖掘,穩定基巖段采用EBZ-160綜掘機進行下行施工。
②矸石運輸:EBZ160綜掘機配合SSJ-800/2×75伸縮式膠帶輸送機將矸石輸送至地面,地面配備ZL-50C裝載機和8t自卸汽車將矸石排放至指定地點。
③初次支護:原則上采用錨網噴支護方案(詳細根據圍巖條件調整初次支護方案),開挖后立即對圍巖進行打設錨桿、掛鋼筋網、初噴厚度不小于50mm,噴射砼分2次復噴達到設計要求,并覆蓋鋼筋網和錨桿露頭。
④硐口、軟巖段和斷層帶等圍巖條件差段初次支護:縮小錨桿間排距或采用20b槽鋼支架+錨網噴進行初次支護;圍巖差時,可選擇小管棚法和小導管棚注漿法施工,輔以錨網噴進行支護。
⑤混凝土攪拌及輸送系統:采用膠帶輸送機輸送水泥;袋裝計量;PID80-Ⅲ配料機配合SP1520雙向皮帶機配料;兩臺方圓JS-500/2.7攪拌機進行混凝土攪拌;地面設2臺轉-Ⅶ混凝土噴射機,采用遠距離輸料系統輸送噴射混凝土;永久砌碹地面設1臺HBTD40-07-75型砼輸送泵通過φ125mm鋼管輸送C30砼至工作面。
⑥永久支護澆筑:使用液壓伸縮整體金屬模板臺車附2mm聚乙稀塑料板作胎模,以保證斷面成型和平整度、提高混凝土質量和澆筑速度,具體根據量測情況確定永久支護距工作面距離。
⑦測量控制系統:采用兩臺YHJ-800A -EX型遠距離充電式激光指向儀控制斜井中、腰線指向。
⑧通風系統:采用FD-Ⅰ-No6/2×22型防爆壓入式對旋軸流風機(全風壓:1600-5000Pa、風量:520-380m3/min)、φ600mm抗靜電阻燃風筒,壓入式通風。
⑨壓風系統:三臺MLG2-21/8.5螺桿移動空壓機,一臺備用,通過φ108鋼管輸送至工作面。
⑩對工作面少量涌水,采取“探、堵、截、排、封、引”等綜合治理措施,改善作業環境,加快施工速度。
監控量測,及時掌握圍巖的應力、應變狀態。為工作面至永久砌碹的距離和具體砌碹的最佳時間提供依據,并量測信息應及時反饋,施工、監理、設計單位隨時掌握圍巖和結構的工作狀態,以便及時調整設計參數,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和支護手段,以節約工程費用,保證施工安全。
2、鋼模臺車設計技術要求
2.1 斜井襯砌鋼模臺車設計技術要求:
1、臺車每模襯砌長度:L=6000 mm
2、凈空尺寸:B×H=3000 mm ×2000 mm
3、臺車行走速度:8m/min
4、單邊最大脫模量:90mm
5、水平調整量:100mm(單邊)
6、系統流量:Q=23L/min
7、系統工作壓力 P=12MPa
8、軌中心距:3300mm±10mm
9、油缸最大行程:豎向油缸: 250mm
側向油缸: 250mm
水平油缸: 200mm(詳見襯砌模板臺車斷面圖 圖2)
2.2 設計襯砌尺寸和厚度:襯砌模板尺寸比設計斷面尺寸放大30mm,確保斷面尺寸符合規范要求。設計襯砌厚度0.45~1.0m,以1.0m襯砌厚度作臺車設計的基本荷載;允許超挖及局部軟巖坍落超挖量,按0. 5m計算加荷載;
2.3 臺車型式:提升穩車牽引液壓鋼模臺車,行走應靈活,行走速度≥6m/min;澆筑程序:全斷面一次成型;標準澆筑段長:6.0m,臺車過車凈寬3000mm,高2000mm;
2.4 臺車整體結構合理,承載性能良好,無整體或局部變形扭曲缺陷; 鋼模板接合嚴密(錯臺≤1mm),板面平整光潔(用2m直尺檢查≤3mm);
2.5 保證門架支撐及模板的剛度,避免門架支撐及模板出現疲勞變形;保證液壓系統的同步性及密封性;鋼模封口窗數量、位置合理,定位良好,拆模后密封良好,無漏漿、錯臺現象
3、鋼模襯砌臺車的構造、運行原理
李家壩礦井回風斜井工程砼襯砌所選用了穩車牽引行走液壓襯砌鋼模臺車。襯砌鋼模臺車由鋼模、門架、電氣液壓系統、支撐四部分組成;確保模板的穩定性和剛性。
鋼模板是10mm鋼板制作,鋼模長為9.0m,由4組1.5m長的模板組成,每組模板由頂模、左及右邊模三塊組成,模板之間用鉸耳銷軸聯接。鋼模拱頂兩端各安裝了2組螺旋升降油缸,可完成拱頂立模、拆模工作,在頂模和邊模的對應位置上安裝液壓伸縮油缸,油缸伸出,鋼模定位后,旋緊絲杠,這樣保證了襯砌尺寸的準確性,同時減輕油缸載荷。脫模時,先脫頂模,再脫右邊模,然后脫左邊模,最后底座豎向油缸向上略頂50mm,使整個臺車向上運動,底模便于混凝土脫離。底板上設有軌道和枕木,供模板臺車行走用。
篇4
【關鍵詞】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藝;防止措施
0.工程概況
某工程為一棟獨立別墅,建筑高度為12.30m,層數為地下1層,地上4層,建筑面積821.66m2,其中基底面積為179.58m2。
根據同類建筑物相關施工經驗,初步擬定選用混凝土輸送泵采用HBT50-13-90S型號。該型號最大理論輸送量為66m3/h,可以滿足現場的樓面澆筑需要。
1.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和方法
1.1泵送混凝土拌和
泵送混凝土所用各種原材料的質量應符合配合比要求,并根據原材料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配合比。泵送混凝土需用合格的拌和樓拌制,拌制時要嚴格控制骨料粒徑和級配,防止混入超徑顆粒,以免在后期泵送過程中發生管道堵塞。為減少運輸中坍落度損失,應盡可能與攪拌站放在同一處直接供料,拌和樓與混凝土泵的生產效率要相匹配。混凝土的計量精度和拌合時間要符合有關規定。
1.2泵送混凝土運輸
泵送混凝土宜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運輸能力要大于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以便保證混凝土供應不中斷,滿足施工要求。
混凝土運輸攪拌車裝料前應用水沖洗滾筒,并排凈滾筒中的多余水;為避免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凝結,攪拌車在行進途中,攪拌筒應保持慢速轉動。攪拌車在卸料前應先高速運轉20s~30s,然后再反轉卸料,以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滿足要求。如果中斷卸料作業,應使攪拌筒低速攪拌混凝土。在混凝土泵進料斗上,應安置網篩并設專人監視卸料。避免粒徑過大的骨料或異物進入混凝土泵造成堵塞。如果出現混凝土坍落度損失過大,可在保持水灰比不變的條件下同時加入水和水泥,攪拌后澆筑,除此之外,嚴禁往攪拌筒內隨意加水。
1.3混凝土壓送
開始壓送混凝土時,應使混凝土泵低速運轉,注意觀察混凝土泵的輸送壓力和各部位的工作情況,在確認混凝土泵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再提高混凝土泵的運轉速度,加大行干,轉入正常壓送。正常壓送時,要保持連續壓送,盡量避免壓送中斷。泵送時,受料斗內應經常有足夠的混凝土,防止吸人空氣造成阻塞。發現進入料斗的混凝土有離析狀況時要暫停泵送,待攪拌均勻后再泵送。若骨料分離比較嚴重,料斗內灰漿明顯不足時,應將分離的骨料清除或另外加砂漿,必要時可打開料斗底部閘門,把料斗內混凝土料全部排除。澆灌停歇壓送中斷期內,應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防止輸送管內混凝土離析或凝結而引起管路的堵塞。壓送中斷期內混凝土泵必須進行間隔推動,每隔 4min~5min一次,每次進行不少于4個行程的正、反轉推動,以防止輸送管的混凝土離析或凝結。如泵機停機時間超過 45min,應將存留在導管內的混凝土排出,并加以清洗。
1.4泵送混凝土澆筑、振搗、養護與拆模
泵送混凝土澆筑時,應根據工程結構特點、平面形狀和幾何尺寸、混凝土供應和泵送設備能力、勞動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圍場地大小等條件 ,預先劃分好混凝土澆筑區。澆筑順序:對同一區域的混凝土,應按先豎向結構后水平結構的順序分層連續澆筑;當采用輸送管輸送混凝土時,應由遠而近澆筑;當不允許留施工縫時,區域之間、上下層之間的混凝土澆筑間歇時間不得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當下層混凝土初凝后,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應先按留施工縫的規定處理。在實際應用時可根據泵送能力、倉面大小、周圍施工場地情況等條件,采用水平分層法、推移澆筑法或分層推移澆筑法鋪料,并合理確定澆筑順序。水平分層澆筑是在一次澆筑區段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整個混凝土澆筑大致在一個水平面上,一層澆筑完成后,再澆筑上一層,每個澆筑層厚一般40cm~50cm,這種方法適用于澆筑能力較大的中小倉面。推移澆筑法是從澆筑區段的一段開始,一直澆筑到頂部,然后按順序向鄰近推移直至完成整個澆筑倉面,這種方法適用于高度不大于2m的澆筑倉號。分層推移澆筑法綜合上述兩種方法而成,先在一個澆筑層中采用推移澆筑法,完成一定區域后,再向上一層發展,進而完成整個倉號澆筑。
這種分層澆筑便于振搗密實,也可避免一次澆到頂流淌較大的現象;同時減少澆筑過程中混凝土輸送管道裝拆工作量和泵車移動次數。泵送混凝土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搗固,振搗時間在15S~30S,間隔20min~30min后,進行第二次復振,且振動棒移動間距宜為400mm左右。泵送混凝土的養護方式與普通混凝土相同。
混凝土拆模:混凝土結構澆筑后,達到一定強度,方可拆模。模板拆卸日期,應按結構特點和混凝土所達到的強度來確定。現澆混凝土結構的拆模期限如下:
(1)不承重的側面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破壞,方可拆除。
(2)承重的模板應在混凝土達到下列強度以后,始能拆除。
底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要求
(3)鋼筋混凝土結構如在混凝土未達到第二條所規定的強度時進行拆模及承受荷載,應經過計算,復核結構在實際荷載作用下的強度。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結構,應在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計算荷載。施工中不得超載使用,嚴禁堆放過量建筑材料。當承受施工荷載大于計算荷載時,必須經過核算加設臨時支撐。
1.5混凝土泵和輸送管道的清洗
混凝土壓送完畢后,對混凝土泵及輸送管道要及時清洗 ,洗管前應先進行反轉,以降低管內壓力。清洗方法如下
(1)水洗。用高壓水清洗的方法。S閥式的混凝土泵可泵水“自洗”,其他閥型的泵要另配高壓水泵或專用的清洗泵附件,這時需要一個進水接頭,與高壓水泵連接的水管上有一個水閥,進水接頭內要塞進一個海綿球和一個橡膠塞,橡膠塞在前與混凝土接觸,海綿球在后與高壓水接觸。
水洗時,混凝土泵應采用大行程、低轉速運轉,放入的海綿球與混凝土之間不得有孔隙,以防止壓力水越過海綿球混入混凝土中。清洗水應 由預先準備好的排漿管排走,不得將洗管殘漿灌人已澆好的混凝土中。冬季施工時,應將全部水排清,將泵機活塞擦洗拭干,防止凍壞活塞環。
(2)氣洗。用壓縮空氣吹洗。氣洗步驟:如果是垂直向上泵送的管道布置,垂直管道下部又裝有止流管者,應將止流插板插入,以防止垂直管中的混凝土倒流;拆去錐管,把與錐管連接的第一根直管管口的混凝土掏出一些,將管口清理干凈,接上氣洗接頭,氣洗接頭內事先塞進一個浸透水的海綿球;在氣洗接頭上裝有進、排氣閥,并用軟管與壓縮空氣管接通;在管道末端接上安全蓋,安全蓋孔口應朝下。如果管道末端是垂直向下或用 90。彎頭朝下卸料者,可以不接安全蓋;由于安全孔口朝下,壓縮空氣的反作用力可能將安全蓋連同幾節管子向上抬起而發生事故,故應將末端管道固定好;打開氣閥,使壓縮空氣推動海綿球將混凝土壓出。
氣洗時,混凝土泵應采用大行程高速運轉,壓縮空氣的壓力采用 1 MVa;所使用的輸送管的管壁厚度應在1.5nlrn以上,并在輸送管出口處裝防噴設備,施工人員要離開出口方向,防止骨料后海綿清洗時飛出傷人;在氣洗過程 中,如果發生堵管,應先放氣,將壓力減至正常氣壓后,才能拆管進行排除工作。
2.結語
通過對泵送混凝土的現場質量的嚴格控制,采用必要防治措施,完全可以達到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參考文獻】
[1]劉道南.混凝土工藝[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133.
篇5
關鍵詞:框架剪力墻;混凝土泵送;剪力墻施工;混凝土施工
Abstract: this article by combining the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examples, from the concrete pumping, different members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links to a detailed study frame shear wall structure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ces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frame shear wall; Concrete pumping; Shear wall construction; Concrete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 TU398+.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工程概況
本項目為中山萬科城市風景花園三期A區,建筑面積為57050m2,框架剪力墻結構,包括3棟17層高層建筑,建筑物最高55.1米。現針對該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環節來進行深入探討,以總結出切實可行的混凝土施工技術措施。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
為了有效地適應高層建筑施工的需要,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穩定可靠,本工程基礎與主體混凝土均使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高層建筑施工要求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好、工效高、速度快,經過對輸送泵性能的比較,決定施工時選用1臺汽車泵和上1臺HBT-60混凝土泵、1臺HG13B混凝土布料機。
HBT-60混凝土泵根據施工現場情況選定布置彎頭少、輸送距離短、混凝土車進料方便的最佳位置停放。配管采用管徑125mm、長度3m的直管,管段之間采用裝拆迅速的雙蓋扣式防震密封接頭。由于彎管的曲率半徑越小,管內阻力越大,故采用曲率半徑1m的彎管。長度為1m的錐形管與混凝土泵出口采用過渡連接,輸送管末端選用5m長軟管。將錐形管、彎管、直管、軟管、向上的垂直管按流動阻力相等的原則換算成水平管長度,換算后的水平輸送距離不能大于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輸送距離。根據經驗將《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中的輸送管水平換算長度做了適當的加大。經計算,在水平距離80m、垂直泵送高度60m、有4個彎管的情況下,其計算水平輸送距離為遠遠小于所選用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輸送距離700m,完全能滿足混凝土澆筑的要求。
混凝土泵管的固定非常重要,為了盡量減少混凝土泵工作時的振動傳遞給垂直管,在地面的彎管處澆筑臨時混凝土墩臺,將彎管緊緊固定以減少振動。垂直段泵管采用穿過樓板的預留孔洞,同時為減少因泵送時管道振動造成的壓力損失,垂直管道在每層設一個專用附加固卡,并用木楔填塞緊管道與預留孔洞間空隙,將管道與樓層結構緊緊結合在一起。通過這些措施,在樓層澆筑面可將管道的振動減少到最小,使出料均勻穩定。
混凝土泵送和布料
商品混凝土到場時,必須核查隨車混凝土合格證和出廠證明,檢查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滿足泵送和施工要求方能使用。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較大、澆筑速度快,新澆筑的混凝土側壓力較大,因此必須對柱和剪力墻模板支撐采取合理的加強措施。本項目的柱剪力墻模板采用上下每500mm間距布置一道對拉螺栓,同時墻內加設預制砼內撐。
本項目樓板上布置布料桿,施工時應考慮布料機增加的重量,在布料機計劃安放位置對模板和支撐體系進行適當的加強。同時為了有效地減少模板出現漏漿現象,模板要求拼縫嚴密、安裝牢固,模板與樓板接觸處先抹一層砂漿找平,防止變形。
在混凝土泵送之前,先泵送水泥漿或水泥砂漿濕潤泵體和輸送管線。泵送過程中盡量避免中斷,必須保證混凝土泵機械性能良好,有效地保證混凝土連續供應。泵送結束后應清洗干凈泵機和泵管。
本工程采用混凝土布料桿布料,樓板混凝土澆筑按順序有節奏地進行布料,防止出料口混凝土堆積。
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澆筑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墻柱等部位澆筑高度超過2m的采用溜管,防止離析。在澆筑混凝土時應當采取連續施工作業,如必須間歇,必須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下層混凝土澆筑完畢。
對于框架柱的混凝土澆筑,應當注意混凝土澆筑前底部澆水潤濕,并在柱根部填以50m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無石子砂漿,與混凝土澆筑同步進行,不得一次性鋪完或不鋪設。
框架柱和剪力墻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400mm左右,采用紅白相間標尺桿控制分層澆筑厚度。
梁、板混凝土澆筑方向應順著次梁方向推進,高度超600mm的梁采用分層澆筑。標高控制采用水準儀抄平,用紅膠帶粘貼在墻柱鋼筋上做標記,拉線控制,刮杠找平標高,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再用木抹子搓平,防止表面干縮裂縫。
對混凝土采取振搗施工時,振動棒采取快插慢拔方式,以有效地確保混凝土的振搗密實。澆筑樓板混凝土還同時配上平板振動器,平板振動器可保證樓板混凝土攤布均勻、密實。
混凝土的養護技術
本工程的基礎及樓板結構部分混凝土采用澆水自然養護,對于框架柱采用塑料薄膜包裹加澆水養護的方法進行。高溫天氣施工時應搭設遮陽棚,養護時在混凝土結構上部加蓋一層草墊子或麻袋濕水進行養護。在混凝土終凝前,必須用鐵抹子把非結構性表面裂縫修整壓平。
對已成型的混凝土,在澆筑完畢后12h內及時覆蓋和養護,本項目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加緩凝型外加劑配置,混凝土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樓板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
混凝土試塊留置以及拆模強度應當得到保證,結合工程實踐,筆者總結了混凝土試塊的留置及其拆模強度,見表1、表2所示。
對于不承重的側面模板,則要求應當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損壞情況下方可拆除。
混凝土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通過結合本工程實踐經驗,筆者總結關于混凝土施工經驗,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以供同類工程借鑒:
(1)商品混凝土質量: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必須由取得資質的試驗室出具配比單方可使用。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建立有關材料使用、拌制的各項臺帳,以便于進行質量跟蹤管理查對。對電子秤的定期核查記錄和每次混凝土澆筑前砂石含水率的測定、換算,也應重點進行檢查。
(2)混凝土泵送:到場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必須嚴格做到一車一檢,檢驗合格方準使用。在混凝土泵送前,要全面檢查泵管固定是否牢固,并且應攪拌砂漿充分濕潤泵管管壁;在泵送過程中,高溫日曬時要在泵管上定時澆水降溫。
(3)混凝土澆灌:混凝土澆灌前必須經項目部和監理工程師隱蔽工程驗收合格簽證,接到澆灌通知書后方可實施混凝土澆灌,不同部位采用相應的澆灌方法。派專人負責振搗,振搗應密實,做到混凝土內實外光。
(4)混凝土養護:可以采取自然養護法,主要防止干縮,保證混凝土水化所需水分。高溫天氣施工時防止暴曬,冬期干燥天氣施工時注意保濕,可采用加蓋一層草墊子或麻袋澆濕進行養護,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干裂。
(5)混凝土工程質量檢驗。對混凝土采取外觀檢查:主要是在構件拆模后,應檢查其外表面有無麻面、蜂窩、孔洞、裂紋、爛根等質量缺陷,各部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并做好檢查記錄。對混凝土采取強度檢驗:對于在澆灌現場隨機取樣的混凝土試塊,應進行標準養護至28天,其試驗結果作為評定混凝土構件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依據。重要結構部位的混凝土試件還需進行同條件養護,試件應放置在靠近相應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的適當位置,同結構采取相同的養護方法,達到等效齡期時進行強度試驗,其結果作為結構實體檢驗的依據。
結論
文章通過結合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實例,針對該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環節進行深入探討,從混凝土泵送施工要求、對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施工以及混凝土的質量檢驗等環節來提出混凝土施工實踐經驗,旨在能為同類工程提供參考指導。
參考文獻:
[1] 封國軍,吳綜澤,喻正信.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建筑施工,2008,25(12):36-38.
[2] 周俊.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方法[J].施工工人,2007,21(02):74-75.
篇6
關鍵詞:泵送混凝土 故障 分析 處理
1.引言
泵送砼作為一項全新的施工工藝,日益顯示出其高質高效的特點,但是,由于有的施工人員對該工藝的一些要求缺乏系統了解,而應用一些傳統操作方法,致使施工中時常發生泵送故障和砼質量問題,影響了泵送工藝的推廣。在砼中,水、水泥和砂形成水泥砂漿,均勻包在粗骨料表面,并攜帶粗骨料在輸送管中以懸浮狀態運動。混凝土泵是通過管道依靠壓力輸送混凝土的施工設備,混凝土泵液壓系統為高壓大流量系統,正常泵送的混凝土在輸送缸、S閥和輸送管組成的管道中流動,形成柱狀流體,呈懸浮狀態,泵送過程中由于壓力作用,一部分水泥砂漿被擠向外層,在粗骨料與管壁之間形成一個層,表面包有一層水泥漿,作為劑與管壁接觸,骨料之間基本不產生相對運動。砼只有保持這種狀態,泵送才能順利進行。隨著建筑工期的不斷縮短與建筑物的高度逐漸增高,泵送混凝土用量劇增。在泵送施工中,經常會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混凝土泵輸送故障,通過分析原因采取預防措施,保證混凝土的正常泵送。
2.泵送混凝土常見故障
應用混凝土輸送泵澆筑混凝土已經逐漸成為施工單位的主要澆筑方法,但在輸送泵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往往由于多種原因,經常造成混凝土輸送泵堵泵或堵管,從而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和施工進度,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惡劣影響。堵泵指泵的吸入流道被堵塞無法輸入混凝土。堵泵的征兆與堵管相反,堵泵時主油路泵送油壓會明顯降低,砼輸出量明顯減少,攪拌也往往發生困難,最后泵送油壓降低到零,砼輸出完全停止,推送機構空載循環,有時泵機會發出“嗤嗤”聲。當某些骨料運動受阻時,后面的骨料受其影響運動滯緩,形成粗骨料集結,附近的砂漿被擠走,余下的間隙由小骨料填充,水泥漿層被破壞,混凝土運動阻力加大,速度變慢,直至運動停止而堵管。當粗骨料中的某些骨料運動受阻,后面的骨料運動速度因受影響而漸漸滯緩,致使管道內粗骨料形成集結,支撐粗骨料的砂漿被擠走,余下來的間隙由小骨料填補,水泥漿層被破壞,混凝土運動阻力加大,速度變慢,直至運動停止而堵管。
3.人為方面原因及應對措施
(1)混凝土泵選型、輸送管尺寸選擇不當。在安排泵送前,應到現場觀察地形、水平距離以及垂直高度等泵送條件,選擇合適混凝土泵,以免選用泵送壓力達不到要求的混凝土泵,造成泵送過程中堵泵與堵管。輸送管尺寸要根據粗集料等要求選取規格,輸送管尺寸與粗集,以免選擇不當造成堵管。
(2)管道的連接、布置不合理。管道布置應盡可能短,彎、錐管盡可能少,彎管角度盡可能大,以減小輸送阻力;保證各管卡接頭處的可靠密封,以免砂漿外泄造成堵管;水平管路長度應不少于垂直管路長度的15%,當垂直高度較高時,應在靠近泵機水平管路處加裝通止閻,防止停機倒流造成堵管;未端軟管彎曲不得超過70°,不得強制扭曲;當采用二次布管法時,應預先鋪設好要連接的輸送管,并要保持新的管道經過潤濕且不宜過長。
(3)管道內壁未清洗干凈。在上次輸送管用完后,沒有徹底清洗干凈,每回用完應對輸送管特別是一些彎管認真清洗,以免越積越厚造成堵管。
(4)泵送前不到位。泵送前先用一定量水潤濕管道內壁,再泵送適量砂漿,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泵送砂漿前一定要將管道內的水全部放掉或用一海綿球將砂漿與水分開,否則在泵送砂漿時會使砂漿離析而堵管。
(4.混凝土泵方面原因及處理
(1)混凝土缸與活塞磨損嚴重隨著設備工作時間的加長,活塞的唇邊逐漸磨損,當達到一定程度時,部分砂漿會滲漏在混凝土缸壁上,與水箱中水接觸后,水在短期內迅速變渾,應更換活塞,否則漏漿嚴重會造成堵管;混凝土缸出口部位磨損較快,水箱中水也會因漏漿立即變渾,應更換輸送缸。
(2)切割環與眼睛板磨損嚴重(僅適用于S閥泵) 切割環和眼睛板磨損嚴重時,使s閥與眼睛板間隙過大,漏漿嚴重,泵送壓力損失而減少,易造成堵泵或堵管。間隙過大應調節擺臂上的調節螺母,使橡膠彈簧保持一定的預緊力,磨損嚴重時應更換切割環和眼睛板。
(3) 閥窗未關緊、漏氣(僅適用于蝶閥泵) 閥窗未關緊、閻窗的密封圈損壞,輸送泵在吸料時吸入空氣,導致氣阻、吸入效率急劇下降,造成堵泵或堵管,應定時檢查閥窗的情況,關緊閥窗及更換密封圈。
5.其它原因及措施
(1)環境溫度。環境溫度32℃以上時,因太陽光直射,輸送管管壁溫度最高可達70℃以上,使混凝土極易出現水分蒸發,特別是管壁的膜,托浮力逐漸下降,造成堵管。應用草袋、布袋等吸水后將輸送管覆蓋起來,并及時澆水降溫,保持泵送的連續性,停歇時間不得超出30min。環境溫度-12℃以下時,部分水泥顆粒表面水膜超出防凍劑作用范圍,形成結晶狀態,混凝土流動性變差,造成堵管。
(2)配料機混倉。粗集料儲備量超過倉位上限,滑入旁邊的砂倉與砂混合在一起,在投料時將混合物作為砂用量,泵送時由于粗集料過多造成堵泵或堵管。要加強上料人員的責任心,避免此類情況的出現。
(3)攪拌車攪拌葉片損壞。當采用攪拌車運送混凝土時,由于攪拌車滾筒內攪拌葉片磨損造成部分粗集料下沉到底部,在泵送到此部分混凝土時,混凝土中粗集料過多,易發生堵泵或堵管。應定期檢查攪拌葉片,磨損嚴重時要予以更換。
6.嚴格操作規程的管理
(1)每次澆注前最好使用同強度的砂漿對泵管進行。混凝土泵啟動后,先泵送適量水以濕潤混凝土泵的料斗、網片及輸送管的內壁等直接與混凝土接觸部分。
(2)適當調整泵送砼的塌落度。適當添加泵送劑等添加劑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流動性。如果需要暫停施工的,可以添加緩凝劑(如果溫度和施工可以)。混凝土運送到施工現場,可能由于坍落度損失過大而在輸送過程中引起泵管堵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在8~18cm范圍內,對于長距離和大高度的泵送一般需嚴格控制在15cm左右。坍落度過小,不利于泵送混凝土施工。
(3)合理排列各個泵管的位置。布管時盡量按最短距離布管,盡量減少彎頭的數量,以減少堵管的可能性。若泵管一個方向磨損程度較大,及時將管倒換位置使用,若泵管厚度太薄時應及時更換新管,以防在工作過程中泵管打爆或因更換泵管時間較長而導致的堵管現象。
(4)掌握好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離析、和易性差,在泵送時極易引起堵管。混凝土砂率過小,也不利于泵送混凝土;因此,必須掌握好混凝土的良好配比,以避免堵管造成麻煩。
6.結語
泵送故障和造成的原因遠不止這些,但只要我們掌握好每一個細節,從每一次故障中不斷總結經驗,一定可以降低其發生的可能性。泵送混凝土施工中如能按應對措施進行預防、分析和處理,將可避免由于輸送管道堵塞等故障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在這一施工工藝中,除應正確掌握施工技術外,更應強化施工中各個環節的管理,協調一致,把好質量關。
參考文獻
[1] 尹增良;;高層建筑砼泵送施工的幾點施工技巧[J];科技傳播;2011年13期
篇7
關鍵詞: 建筑工程混凝土泵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建筑工程開發和建設的重要性
建筑是我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場所,對于城市建筑工程的開發和建設是我們多年來,引為關注的重要方面。城市已建成的建筑工程項目,正在為我們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巨大貢獻。正在建設中的項目也即將為我們現代化生產和生活帶來更大的益處。加快建筑工程的開發和建設,將為我們解決人口增多,資源緊張,基礎設施落后等諸多問題,為我們的子孫造福。在建筑工程項目的開發建設中,要重點突破,協調發展,以城市建設大型骨干項目為紐帶,帶動建筑工程開發建設的發展。建筑工程開發項目不能只搞單一的某一項用途,或只考慮單一的某一項功能,而是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需要,建成多功能的綜合體,建筑工程和城市建設協調一致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建筑工程開發與城市總體建設相呼應、相銜接,以此帶動其他單體工程的開發。城市建筑工程開發利用都屬于重要建筑,它與其他建設項目有有較大的不同,它一旦建成,將長期地保存著。建筑工程建設周期較長,投資額相對要大,施工技術高,必須依靠科學技術,按照基本建設的規律和程序進行。
2.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機械的應用
隨著我國高層建筑業的發展,高層建筑的不斷增多,泵送混凝土輸送的方法越來越多地被采用。混凝土泵是在壓力推動下沿著管道輸送混凝土的一種新型設備,能一次連續完成水平和垂直運輸,配以布料設備還可進行澆筑,具有輸送混凝土能力大、速度快、效率高、縮短工期、降低費用的特點,尤其對于混凝土量大的高層建筑施工,更能顯示它的優越性。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泵的技術分析
目前,混凝土施工機械成為建筑業不可缺少的施工設備。在混凝土結構的高層建筑中,混凝土的運輸量非常大,因此在建筑施工中正確的選擇混凝土運輸機械就尤為重要。現在高層建筑中普遍應用的有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混凝土泵和混凝土泵車。混凝土泵最容易引起施工停頓。最容易發生堵管的是S閥。閘板閥發生堵管的概率也不大。堵管混凝土一般都是逐漸形成的。如果前一次使用后,未能對工作缸及S閥進行徹底清洗,第二次工作時,如果泵道作業不十分連續,中間停頓時間過長,或天氣較熱,混凝土質量不好,則在S閥有殘留混凝土處混凝土可能逐漸干結、加厚以致最終造成堵管。此刻能解決問題的較為可靠的辦法是在判斷正確的基礎上,先將料斗內的混凝土從底閥下排出,同時解開向外輸送的管卡,用手錘在S閥下方與兩側用力敲擊,再用鐵釬通搗。在多數情況下,后來凝結的混凝土會被敲擊破碎或被搗碎。早先硬結的混凝土雖然不一定被擊碎,但由于S管內通徑加大,混凝土泵仍可繼續工作。對于單泵單獨工作的施工點,應及時排除故障繼續施工。如果用上述方法仍然不能將堵管打通,惟一的途徑就是將S管拆開,破碎堵管混凝土。要使泵送混凝土施工能順利進行,混凝土必須具有一定的可泵性,即要有一定的流動性、和易性,泌水小,不易分離。可泵性好的混土,其與管壁的摩阻力小,在泵送過程中就不會發生離析,不會出現堵塞現象。因此泵送混凝土對混凝土的原料及配合比都有比較高的要求。
混凝土泵在正常工作時,液壓泵始終在高壓大流量狀態下工作,雙缸切換頻繁,在這種狀態下,除去液壓件本身的損壞可能引起故障外,造成液壓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油溫過高。造成油溫過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決的具體辦法可用外循環水降低油溫。這種降低油溫的辦法是非常有效的,只是施工現場要具備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的條件。此外液壓油要保持一定的清潔度。油液中所含細金屬顆粒若夾在滑閥芯中滑動,會很快引起閥芯的磨損。為有效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可將回油過濾器的過濾精度提高(相應濾芯面積要加大),這樣成本加大且更容易堵塞;或者按使用說明書更換濾芯。液壓油的濾芯就好比人體的腎臟,對整個機器的正常運轉是極其重要的。至今,許多使用者仍未重視這種問題,結果油的污染大大縮短了機器的壽命。在泵送混凝土施工中,一旦出現擺閥的故障,處理是相當困難的。這就要求施工人員在工作前認真檢查,在工作中勤加脂,始終保持軸頸轉動副腔內充滿脂,使料斗中的水泥砂漿無法滲人。另一個擺閥故障為切割環與眼睛板磨損導致的故障。目前國外生產混凝土泵的眼睛板是由硬質合金制成的。這類眼睛板硬度大,抗磨性能好,同時還有一定的韌性,不易在切割環的運動中崩壞。由于這些良好的特性,這種眼睛板特別適用于高層樓房的施工。國內大部分混凝土泵的眼睛板為堆焊制成,硬度與抗磨性能遠不及國外同類產品,使用周期要短得多。
一般混凝土缸的材料是相當硬且耐磨的,安裝時,先將唇邊內壓通過缸端部的斜口滑人缸內。這種尺寸的配合可以保證活塞頭與缸的密封性。隨著工作時間加長,活塞頭的唇邊逐漸磨損。當唇邊磨損到一定程度后,活塞向前推進時,部分混凝土砂漿液就會留在混凝土缸中,造成混凝土缸與活塞頭磨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由液壓缸與混凝土缸之間的封水腔中的水沖,洗去混凝土砂漿液,以防止這種含有很細固體微粒的漿液,滲漏到液壓缸的油液中。因此,使用者應經常注意封水的混濁程度。若發現封水在短時間內迅速變渾,這表明活塞已磨到極限,應在下次使用前將活塞更換。根據使用工況的不同,在排送3-5萬立方米混凝土后,混凝土缸的磨損將達到極限,此時應更換混凝土缸。
參考文獻:
[1] 建筑施工與機械 楊澄宇 周和榮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 現代建筑施工技術 李大華 楊博 合肥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年
[3] 高層建筑施工 趙志縉 趙帆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5年
篇8
關鍵詞:汽車泵拖泵對接改造設計
Abstract: In order to save the equipment purchasing cost, make old assets, two old 32 meter auto pump with two idle pump docking transformation. Through concrete pipe line design, connecting the hook and the tensioner design, the counterweight iron production work, achieved while using pump pump body and pump distributing mechanism,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construction of C50 type concrete pumping.
Keywords: Automobile pump trailing concrete pumpConnection reformationDesign
中圖分類號: TH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項目概況
背景:2012年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第十六項目部預制構件需泵送C50混凝土,該混凝土粘度大,現有汽車泵的泵送壓力達不到要求,如采用拖泵泵送需配備布料機,而公司當時并無閑置布料機,且采用布料機施工過程中需要頻繁布管,工作量大,效率難以保證。而分公司現有兩臺1989年出廠的32米混凝土汽車泵,臂桿操作靈活可滿足布料需求,另有兩臺長期停置的拖泵,泵送技術性能尚可,需要進行恢復保養,更換必要的密封件、油、濾芯等即可使用。
改造內容:將兩臺老舊32米汽車泵分別與現有的兩臺拖泵連接,同時利用拖泵的泵送系統和汽車泵的臂桿以完成砼泵送任務。主要進行了拖泵與汽車泵連接的砼管管路重新設計布置;為保證連接緊固穩定,將二者用張緊器進行連接,其連接方案需要設計確定;為了方便二者的連接和分開,設計了掛鉤裝置;另外,拖泵在加裝砼管后有后傾的危險,故重新設計加裝了配重鐵等工作。
實施情況:經使用運轉狀況良好。此次兩汽車泵與兩拖泵的對接改造方案充分挖掘了設備潛力,兩車聯合作業,做到了功能互補,節省了設備采購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此外,兩車對接作業在分公司也是第一次進行嘗試,積累了寶貴的施工技術經驗,為以后進行類似改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技術內容:
拖泵的改造設計
汽車泵的主要技術參數
總體設計如圖所示
總體布置圖
泵車的布管設計:
從拖泵出料口至汽車泵轉塔下的砼泵管的布置依次為:
90°大彎頭――350――2號彎頭――變徑(150-125)――300――1290――3000――540――45°彎頭――1000――45°彎頭――3000――1520----90°――1290――90°。至泵塔后使用汽車泵臂桿及管路進行布料作業。
布管的計算
混凝土輸送管的水平換算長度表
注:(1)R―曲率半徑;
(2)彎管的彎曲角度小于90°時,需將表列數值乘以該角度與90°角的比值;
(3)向下垂直管,其水平換算長度等于其自身長度;
(4)斜向配管時,根據其水平及垂直投影長度,分別按水平、垂直配管計算混凝土泵最大水平輸送距離計算公式
式中
―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輸送距離(m);
―混凝土泵的最大出口壓力(Pa);
―混凝土在水平輸送管內流動每米產生的壓力損失,(Pa/m);
―混凝土輸送管半徑(m);
―粘著系數(Pa);
―速度系數(Pa/m/s);―混凝土塌落度( cm ),選擇20cm;
―混凝土泵分配閥切換時間與活塞推壓混凝土時間之比,一般取0.3;
―混凝土拌合物在輸送管內的平均流速(m/s);取1m/s(40/h)―徑向壓力與軸向壓力之比,對普通混凝土取0.90。
當泵車臂管全部豎中向上時,根據混凝土輸送管的水平換算長度表泵管的水平換算長度為:314.5m,泵車的最大泵送距離大于泵管的水平換算長度,故滿足泵送壓力要求。
張緊器設計
為了使泵管在打砼時牢固,防止其顫動,在泵車大梁上用槽鋼焊接支架,在槽鋼上鉆孔后,用帶膠墊的U型管卡進行固定。在泵車原來料斗座上,利用其原來的螺栓孔,固定兩塊拉板,拉板末端焊接高強螺栓,連接張緊器的一端。在地泵大梁上,通過鋼板焊接兩個卡環,連接張緊器的另一端,張緊器選用規格為M30、OO型。
張緊器抗拉強度校核:張緊器選用兩套OO型,規格為M30,許用壓力為30KN,支腿與水泥路面的摩擦系數取0.6,地泵改造后取8T,則張緊器所受拉力為:
緊張時兩邊同時張拉,滿足需用拉力要求。
掛鉤設計
在泵車出料口,利用原來具有的螺孔,加工一連接盤,連接盤選用M26的高強螺栓連接在泵車上。掛鉤選用口徑大于50的掛鉤,通過對掛鉤進行改裝,將掛鉤焊接在連接盤上。
掛鉤盤圖紙
焊接部位要求
焊縫表面應清理干凈,保持光滑。不得有漏焊、飛濺、焊疤、凹坑等缺陷。焊接件接合處的錯位必須打磨、過渡。焊縫表面不應有裂紋、氣孔、固體夾渣、未融合和未焊透、燒穿等缺陷。焊接母材上不得有電弧擦傷。對于電弧擦傷、弧坑、磕碰及切割缺口,必須補焊、打磨。
配重選擇
地泵在家裝泵管后料斗端重量變大,支腿撤掉后有后傾的危險,故選用一塊600mm直徑,60mm厚,重約140公斤的實心鐵塊,固定在地泵大梁前段,并做蓋子蓋好。
泵車接管操作
1.地泵運送到施工現場后再與車泵進行連接拖行施工,掛車后,將地泵拖直,使兩車泵管處在同一個直線平面上,以便接管。注意:在拖行過程中,地泵后支腿要放下一個孔(支腿上有用于定位的孔)的距離,以保護地泵在失重情況下的后翻。
2.將地泵拖至施工位置后,先將地泵后支腿完全放下鎖好,然后拔掉掛鉤銷子,擰松掛鉤螺栓(擰松到掛鉤能打開位置即可,擰松太多,會限制掛鉤的打開開度)。
3.用油缸頂起地泵前端,放下地泵支腿,使地泵輪胎完全離地。
4.頂升車泵支腿,在頂升過程中,注意觀察泵管接頭處高度變化,當泵車管與地泵管接頭處同一高度時,即停止頂升,先將短管一端接好。
5.連接好張緊器,使張緊器一端連接于地泵上固定的卡環上,另一端用螺母壓靠在車泵的連接板上,通過松緊張緊器來增大或減小泵管接頭間的距離。注意:在張拉張緊器過程中,兩邊要同時進行,以免因兩側張拉距離不均而使管接頭產生側斜。
6.當距離調整好后,接上另一端泵管接頭。注意:在上卡子時,一個卡子先不要上緊,當兩卡子都裝好后再完全緊牢。(注最后連接的卡子用螺絲卡子為好)
7.接好管后,即可施打其它事項按地泵、車泵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8.在施打過程中為保證兩車的連接穩固,不要把張緊器拆掉,如需要拖動設備,必需先拆掉泵管短節及張緊器。
9.利用地泵液壓頂先收起地泵前支腿。
10.再把車泵前后腿收起。
11.收起地泵液壓頂,把地泵掛在車泵掛鉤上鎖牢,再把地泵后腿收起不要全收(留有一孔距離),便可托行。
以上是此設備托行連接注意事項,必須嚴格按照執行。
效益分析:
新汽車泵一臺約210萬,拖泵約60元/臺,布料桿約18萬/臺,另外,如采用布料桿還需考慮砼管等附件費用,約20余萬元;本次改造的兩臺汽車泵購置時間為1988年,拖泵購置時間為2007年。兩臺拖泵費用:60*2=120萬;兩臺布料桿費用:18*2=36萬;施工中用砼管等附件費用約24萬元,共計費用180萬元。改造共花費費用1.26萬元,而新購設備所需費用約在180萬元;改造后利用這兩套汽車泵與拖泵連接裝置,并輔助其他設備順利完成了第十六項目部的砼泵送任務,節省了設備采購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該改造項目充分挖掘了現有設備的生產潛力,為以后類似改造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該改造項目是基于該項工程的施工特殊性,并結合我公司保有設備現狀所進行的,有類型施工任務和設備條件的可參照進行改造;該泵送任務完成后已將兩汽車泵與兩拖泵分離,進行獨立作業。
參考文獻:
1:王洪光主編. 《實用焊接工藝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篇9
關鍵詞:水電站;隧洞施工;技術應用
1工程概況
某電站是一座具有日調節性能的引水式電站。電站設計水頭312m,設計引用流量306m3/s,裝機容量80MW,年發電量397億kW?h。工程樞紐主要建筑物,包括取水樞紐、自動調節無壓引水隧洞、壓力前池及壓力鋼管、電站主、副廠房、安裝間、戶外主變開關場地及副廠房頂出線場地等。
電站引水隧洞為自動調節無壓隧洞,設計引用流量306m3/s。隧洞總長度5638.787m,底坡i=1/2000。進口底板高程1527.00m,至前池漸變段處底板高程1524.18m。引水隧洞設計斷面為城門洞型,底部為直角,采用混凝土襯砌和掛網噴混凝土兩種形式,混凝土襯砌后斷面為4.2mх5.91m--8.73m。其中,在樁號3+0.31m--5+350m處,寬度修改為5.2m。采用混凝土襯砌,混凝土分段長12m,襯砌厚度55cm。隧洞標準斷面見圖1。
圖1隧洞標準斷面(單位:mm)
2 施工工藝
混凝土襯砌施工分底板和邊頂拱兩次進行。其中,底板混凝土厚0.55m,澆筑分縫在隧洞底板位置。為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和加快工程進度,邊頂拱混凝土襯砌,采用邊頂拱混凝土鋼模臺車一次澆筑成型。混凝土水平運輸用3m3/6m3混凝土攪拌車,到達工作面后由混凝土泵泵送入倉。倉內主要采用混凝土泵鋼絲軟管配合溜槽(溜筒)進行分料,振搗器和人工平倉。振搗器為手提式軟軸振搗棒,鋼模臺車上安裝附著式振搗器進行輔助振搗。
3 底板混凝土施工
3.1 斷面測量和基面處理
隧洞開挖完成后,先要對混凝土澆筑部位體形進行全斷面檢查。如發現有少量欠挖,采用手風鉆造孔,淺孔小藥量爆破,局部薄層采用風鎬、人工進行鑿除。處理結束后,再對斷面進行復核,復核結果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3.2 基礎驗收
基巖面的浮碴、水垢及松動巖石等,采用人工清撬和高壓水沖洗。基礎清洗干凈后,由施工各方聯合驗收,作地質素描。對存在地質缺陷的部位,布置隨機錨桿,并對松動巖石進行清撬。
3.3 架立筋布設和測量放線
在施工結構塊的分縫線內側用手風鉆造孔,孔深30cm--50cm,孔徑Ф42mm,用Ф25mm鋼筋插入孔內做立筋,立筋間排距為1.5m。立筋和邊墻錨桿間焊接水平鋼筋,用以標記測量放線點。根據測量給出的放線點,用水平管人工放出結構鋼筋底部高程,焊接水平架立筋,用以支承結構鋼筋。
3.4 鋼筋安裝
根據施工圖紙和設計通知單或其他設計要求布設鋼筋。鋼筋安裝采用綁扎法,受力筋搭接采用單面焊,焊接長度不小于20D。底板面層鋼筋應特別控制其保護層厚度,鋼筋網大面平整。鋼筋的其他安裝要求按設計要求進行。
3.5 止水、堵頭模板安裝
引水隧洞在混凝土結構縫位置安裝有止水,采用橡膠止水帶,厚度為8mm,寬28cm,接頭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
堵頭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拼裝,局部采用木模補縫,模板利用拉筋固定。當堵頭模板安裝到止水高度時安裝止水,將橡膠止水帶鋪到模板上,用Ф16mm鋼筋掛鉤和Ф22mm鋼筋托架固定止水帶,再進行上部模板支立。止水安裝時,加固鋼筋不能穿過結構縫,止水上部伸出混凝土澆筑面以上至少50cm,以滿足止水接頭需要。
3.6 澆筑前準備和驗倉
底板混凝土澆筑準備,主要有刮軌安裝、施工平臺搭設、清倉沖洗、振搗設備和混凝土泵車就位等。
3.6.1 刮軌設置
為保證抹面的平整度,底板混凝土抹面設置刮軌進行找平。刮軌采用Ф25mm圓鋼水平放置。安裝時按照測量放線點,在隧洞底板面安裝兩條與底板設計高程水平的刮軌,用Ф18mm鋼筋支撐。
3.6.2 施工平臺搭設
底板混凝土施工需要搭設施工抹面平臺,利用底板鋼筋的架立筋作為下部支承,上部焊接牢固,然后搭設縱橫鋼管。橫向鋼管順水流方向間距為1.5m,離邊墻混凝土面的高度為0.15m,順水流方向用三排長鋼管連接。橫向鋼管上部搭設木板,形成受力平臺,抹面及振搗等作業均在平臺上進行。平臺搭設時,注意鋼管絕對不能與內層結構鋼筋或模板相連,以免擾動鋼筋,使模板松動,造成混凝土質量事故。施工抹面平臺的搭設見圖2。
圖2施工平臺搭設示意
3.6.3 混凝土泵管布置
泵管從混凝土泵車接至吊腳平臺,在過平臺時,下方適當墊上方木或鋼筋架子,使混凝土泵管保持水平狀態。泵管連接鋼絲軟管,軟管端頭距待澆混凝土面距離不大于1.5m,使混凝土能盡量到達澆筑地點,減少混凝土平倉工作量。混凝土澆筑時,逐節拆除混凝土泵管,以滿足鋼絲軟管的下料范圍。
3.6.4 倉面清洗
采用高壓水沖洗倉面,倉內沖洗積水用小潛水泵抽出或用高壓風吹出倉外。沖洗干凈后,用棉紗將倉面內局部積水蘸干。堵頭模兩側要采取堵水和排水,防止外水進入倉內。
3.6.5振搗設備和泵車就位
振搗設備為手提式振搗棒,在開倉前按振搗區域放置6--8臺振搗棒,并準備好2臺備用,配電盤在附近設置。倉面照明用隧洞低壓照明系統并輔以碘鎢燈,加設漏電保護器。在混凝土澆筑時,倉面與泵車送料用對講機聯系。
以上準備工作完成后,將混凝土泵車安裝就位,將泵管和泵車出料管連接,在泵車接料口后搭設上料平臺。
3.6.6 開倉驗收
混凝土澆筑前必須進行驗收,要搞好模板堵縫、支撐加固系統檢查、模板平整度檢查以及施工人員的準備等。各施工工序完成后,由質檢員報監理工程師申請驗收。各工序驗收通過,混凝土倉驗收完成,由監理工程師簽發混凝土澆筑開倉證。
3.7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時首先用混凝土泵送2m3--3m3砂漿,倉內滿鋪2cm--3cm厚,砂漿與混凝土同標號。混凝土澆筑采用平鋪分層法,澆筑時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4cm--18cm之間,由實驗室人員現場監測混凝土塌落度并隨時調整。在澆筑時如停料時間過長,但尚未初凝,在征得監理同意后,可向混凝土內加同標號砂漿后繼續澆筑。混凝土澆筑層厚控制在30cm--40cm以內。
3.7.1 下料
先將混凝土澆筑至底板內層鋼筋以下10cm,然后改從兩側邊墻位置下料,當混凝土在邊墻鋼筋部位達到底板高度后,將鋼絲軟管從邊墻拖至底板正中,將混凝土鋪至高出底板面設計高程2cm,最后向外逐步推進。
3.7.2 振搗
混凝土振搗時先從隧洞兩邊開始,振搗密實后再振搗底板中部。底板混凝土振搗要注意振搗棒插入的深度,振搗時要求 “快插慢撥”,有序振搗,振搗工分區域負責,保證不漏振、不過振。振搗棒插入間距在40cm以內,振搗時間為50s--60s,以混凝土不再冒氣泡且表面泛漿為止。振搗棒要求插入下層混凝土5cm,使上下層混凝土良好結合,確保混凝土振搗密實。
3.7.3 底板混凝土表面平整
當底板面混凝土澆筑到高于設計高程2cm時,先進行混凝土振搗及平倉處理,對高出設計高程的混凝土鏟入邊墻,用平鏟初步找平。待澆筑收倉后,利用刮軌用刮尺平面再次找平,最后用抹鏟局部收平。
3.8 抹面、養護
3.8.1 抹面
混凝土抹面由專人負責,底板面用刮尺放在刮軌上沿水流方向反復找平,從邊墻鏟入混凝土原漿填平表面凹處,直到整個表面大致平整。完成后用三米直尺檢查表面平整度,合格后用抹鏟壓漿抹面,直到表面無氣孔、光潔和平滑后結束。混凝土初凝前,要及時拆除刮軌及表面混凝土下的支架,用倉內混凝土填平刮軌留下的局部坑槽,然后找平和抹面,再經多次壓光,直至和其他表面相同。
3.8.2 養護
底板混凝土抹面壓光結束后,及時覆蓋彩條布,以保護新澆混凝土面。混凝土終凝后,即開始不間斷灑水養護28天。
4 邊頂拱混凝土施工
4.1 縫面處理、測量放線和排水槽施工在底板混凝土終凝前,用高壓水對邊墻混凝土斷面沖毛,局部輔以人工鑿毛。沖毛時注意保護好底板混凝土面。測量在現場放出設計高程和邊線,測量點標記在架立鋼筋上,架立筋焊接固定在結構鋼筋和邊墻錨桿上。
排水槽施工。在兩邊墻底板混凝土縫面,沿巖壁側鑿10cmх35cm(寬度∃深度)的方槽,槽內沖洗干凈后,用干凈的小石填滿,上蓋土工布,并用Ф12mm的鋼筋加固。排水槽通過伸出邊墻結構混凝土的PVC管,將巖壁滲水排出倉外。
4.2 鋼模臺車就位
鋼模臺車的第一次組裝要在底板混凝土澆筑2--4塊后進行,在施工后的底板混凝土面上鋪設軌道,鋼模臺車組裝利用回車道部位空間,用預設在頂拱的錨桿和手拉葫蘆將分體的鋼模臺車吊運到位后進行組裝。鋼模臺車行走機構就位,必要時輔以5t葫蘆牽引。鋼模臺車定位主要依靠葫蘆和卡軌器固定,其運行應嚴格按照(鋼模臺車使用說明書)進行。鋼模臺車結構見圖3。
圖3邊頂拱鋼模臺車示意(單位:mm)
4.3 鋼筋安裝
鋼筋安裝可在鋼模臺車就位前進行,并且與混凝土澆筑施工同步。為不影響混凝土澆筑,鋼筋安裝應提前至少2個澆筑段,以形成隧洞襯砌流水施工。鋼筋安裝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設計要求進行。由于混凝土襯砌厚度較小,鋼筋安裝位置正確是重點要求,以避免出現鋼筋保護層不足導致臺車無法就位等問題。
4.4 止水及灌漿管安裝
鋼模臺車經測量校核調整到位后安裝止水帶,用Ф16mm鋼筋掛鉤和Ф22mm鋼筋托架將止水固定在已綁扎好的鋼筋網上,加固鋼筋不過縫,止水接頭采用搭接焊,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堵頭模采用鋼木組合模,利用拉筋固定,拉筋焊接在架立筋腳上。
灌漿管安裝和止水同步作業。邊墻灌漿管固定在內外層結構鋼筋上,管口一側貼緊巖石,另一側貼緊模板;頂拱灌漿管上口可適當調整,使上口位于頂拱巖壁最高處。灌漿管口兩側要封堵,防止混凝土堵塞管口。
4.5 澆筑準備及驗倉
澆筑前準備工作主要有施工平臺搭設、混凝土泵管、溜槽(筒)架設、清倉沖洗、振搗設備和混凝土泵車就位等。
4.5.1 施工平臺搭設
在堵頭模板頂拱最高處內層鋼筋上方,開一個寬60cm、高度不小于40cm的通道孔,主要作為澆筑用材料設備和人員等進出倉面的施工通道,在澆筑到頂拱封倉后,再封堵。混凝土泵管從臺車側接入,并進行加固,端頭采用鋼絲軟管,臺車頂部模板上焊接有圓形進料管,可方便地與鋼絲軟管相接。
4.5.2 溜槽、溜筒鋪設
倉面內泵管由于要經常拆裝,故采用1m--2m的短泵管。架設要盡量縮短泵送距離,靠近泵車的導管要盡量用新管,減少爆管和堵管的可能。為方便邊拱部位混凝土澆筑,泵管要安裝在最高處,然后以彎管配合溜槽及溜筒向臺車上各進料窗下料。進料窗在臺車上預留,并裝有活動門,當澆筑到該高程時關閉。
4.5.3 倉號沖洗與倉面驗收
倉號驗收前做好仔細沖洗,注意清理里面的木屑、鋼筋頭等雜物,還要注意對模板堵縫、支撐加固系統的檢查,對模板平整度的檢查以及施工人員的準備等。各施工工序完成后,均應由質檢員報監理工程師申請驗收。
4.6 混凝土澆筑
4.6.1 混凝土下料及平倉
混凝土澆筑層厚不大于30cm--40cm,混凝土澆筑時兩邊墻和上下游之間上升速度要均勻,墻混凝土上升高差不超過一層澆筑厚度。分料時要多注意按情況改變進料窗,使混凝土層厚盡量均勻,減少用振搗器平倉,防止過振。澆筑過程中如有骨料堆積,用人工均勻散料。
4.6.2 混凝土澆筑方法
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表面泌水要安排專人清排,同時清除沾附在鋼筋上的松散混凝土。在混凝土上拱前,安排專人清理拱頂上散落的雜物,保證頂拱成型后光滑密實。混凝土澆筑期間安排專人對堵頭模板、支撐變形情況進行巡視,并適時加固處理。混凝土澆筑分區域設專人進行振搗,洞頂拱混凝土施工時嚴格控制澆滿程度,減少頂拱回填灌漿量,保證混凝土和巖石部位能夠很好的緊密結合,必要時可以將混凝土泵管埋入混凝土內。
4.6.3 混凝土振搗
混凝土振搗是邊頂拱澆筑質量保證的最重要工序。隧洞邊墻振搗主要使用插入式振搗棒,每攤鋪05m就振搗一層,當一邊振搗時,混凝土換到另一邊卸料,穿行,保證持續供料。當兩邊混凝土到達一定高度(一般為2m以上),利用安裝在臺車上的附著式振搗器配合插入式振搗棒振搗,以加強振搗效果。混凝土上拱后振搗主要利用附著式振搗器進行,振搗時應關閉邊墻部位的附著式振搗器,以避免出現邊墻淌漿現象。
4.7 拆模養護
根據試驗室提供的混凝土強度資料,混凝土鋼模臺車一般在混凝土澆筑后3--5d進行脫模,堵頭模可在澆筑完成24h后拆除。拆模后立即由專人負責對混凝土不間斷灑水養護28d。
5 混凝土溫控
夏季施工時洞內溫度較高,混凝土澆筑溫度須控制在18º--28 º以內,高溫時段的澆筑應盡量安排在夜間進行。每段混凝土澆筑完畢,立即在模板上灑水降溫,直到開始進行養護。冬季施工時,混凝土澆筑溫度控制在58 º以上,同時盡量保證洞內溫度穩定。對新澆筑混凝土可適當延長拆模時間,如洞內氣溫過低,可在新澆混凝土面上覆蓋保溫被保溫,防止出現裂縫。
6 質量及安全控制
6.1 質量控制
6.1.1 混凝土施工堅持質量 “三檢制”和“聯檢制”,即施工班組進行一檢,施工隊進行二檢,施工項目部進行三檢。檢查驗收合格后申請監理工程師驗收,保證施工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經過嚴格檢查,有效控制施工質量。
6.1.2模板工序是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模板驗收應重點檢查模板的潔凈度,脫模劑涂刷,與周邊老混凝土接縫處理等內容。
6.1.3澆筑時,安排專人對邊模、堵頭模等進行監控,發現模板變形或移位,要采取停澆、緩澆、放慢澆筑速度等措施,并及時進行加固處理。
6.1.4地下隧洞混凝土施工時,必須做好地下水的排除措施。本工程采用導管引排法對地下水進行引排降壓處理,有效降低了地下水對施工質量的影響。
6.2 安全控制
6.2.1作業隊應配置一名專職安全員,對本隊所有作業面的安全負責。每個作業面由班長和技術員兼職安全員,負責作業面的施工安全。
6.2.2每天上班前召開班前安全會,由兼職安全員(或班長)對上一班作業情況進行安全回顧,根據本班作業內容開展預知危險的活動,使每個人對工作的安全狀況心中有數。
6.2.3鋼模臺車施工時,要可靠固定鋼模臺車,并定期檢修維護其液壓系統和行走結構。
6.2.4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按照電站工程對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進行。
7.結語
篇10
[關鍵詞]合裕線01標;模袋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TV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8-0160-01
1 工程概況
合裕線航道改造工程01標預制砼護坡全長約為1260米,航道底邊線至6.0米高程采用模袋砼護岸,待本段航道疏浚完成驗收后進行模袋混凝土的施工。
2 模袋混凝土施工
本施工段共有C20模袋混凝土3000m3,厚度20cm,工期為3個月,月平均施工強度1000m3。因此,必須制定快速有效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完成。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現場施工條件,采用集中拌和、泵送混凝土入模袋的施工方法。
2.1 施工準備
(1)測定裕溪河河道基面高程,并利用船只打深土樁進行測量定位。進一步了解水文地質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
(2)組織機械設備進場,并進行維修保養,使之保持完好性能。
(3)組織專門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在施工組織設計方面,請有關專家進行技術論證。
(4)備足施工材料,確保材料供應。
2.2 施工方法
2.2.1 水下坡面修整
由于施工區域一般水深3.7m,最大水深7.3m,因此如何選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合適的施工機具,對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進度、施工質量乃至經濟效益均會帶來直接的影響。
2.2.2 模袋的制作和鋪設
本工程模袋采用400g/cm2雙層機織模袋,其主要參數均滿足設計要求,見表1。
模袋按設計要求在工廠進行整片制作,每個模袋尺寸16m×28m,由4個4m×28m的隔離體組成,每個隔離體之間互不相通。鋪設前須注意沿水流方向為施工方向,然后沿岸線施工方向鋪設土工模袋單元,鋪設中對個別鋪設不到的部位采用異型單元,對號入座,施工程序方向與單元搭接同向。
模袋下放時,潛水員先對其四角進行固定,固定前必須按照測量成果進行定位,以確保鋪設準確。模袋鋪設完成后,及時進行混凝土的灌注。
2.2.3 混凝土的生產
由于工程工期緊、戰線長,所以在河道兩邊共布置2套拌和系統來進行混凝土的生產。每個混凝土拌和系統配備JF750拌和機1臺,混凝土的拌制按混凝土設計配合比采用自動配料機進行骨料、水泥、黃砂的配料,并按次序進入拌和機,然后自動加水攪拌,外加劑人工摻入。
該工程混凝土級配與一般泵送混凝土有一定的區別,因為模袋只有15cm厚,其混凝土流動性要好,塌落度要大,一般控制在23~24之間。在這么大的塌落度下要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經過反復試驗,在增加水泥用量的同時,摻用了15%的粉煤灰。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42.5;黃砂采用中砂;骨料采用5~15統料;粉煤灰采用Ⅱ級粉煤灰,密度為2.20t/m3,水灰比0.51。具體配合比見表2。
2.2.4 混凝土的灌注
混凝土輸送采用HBT-60型混凝土泵進行,輸送距離可達500m,輸送混凝土速度為50m3/h。工程配備2臺混凝土泵分別對應河道兩邊布置的2個拌和系統,混凝土泵根據輸送距離在完成一段模袋混凝土后,進行移位。
混凝土泵置于河道兩岸的二級平臺上,混凝土泵出口用鋼管連接,一直延伸至待澆筑模袋的中間位置,在河道上的鋼管與浮簡綁扎浮于水面上。然后接一段足夠長的高壓軟管,高壓軟管的長度必須能滿足不用移動鋼管而能與所有的混凝土灌注口連通,同時在其他混凝土灌注口也事先連接好幾個高壓軟管,用浮筒浮在水面上。等前一個混凝土灌注口結束后直接把鋼管連接到另外的軟管上繼續灌注混凝土,從而節約時間。在河道中間接拆混凝土管有一定難度,浮橋容易晃動造成速度減慢,施工中將兩只船用槽鋼焊接,并在船上裝一個扒桿用于升降混凝土管。保證了接拆混凝土管的順利進行。
混凝土泵的布置盡可能與待澆注的模袋在同一直線上,避免彎管太多影響輸送能力,減少產生堵管的可能性。
拌好的混凝土由機動翻動車運送至二級平臺上的混凝土泵上。混凝土的拌制和運輸必須跟上混凝土泵的輸送能力,盡可能加快澆注速度,縮短澆注時間,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
混凝土泵的出口軟管由潛水員伸入模袋上的混凝土灌注口,綁扎好后,即可灌注混凝土。輸送管在灌注前,必須用水沖洗、潤濕,先灌注一車砂漿。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潛水員必須經常進行觀察,并在下面進行不停的踩動使混凝土能夠順暢的流動,從而保證模袋中混凝土的充盈。待灌注口的混凝土灌注量滿足要求,及時更換灌注口。在最后一個灌注口進行灌注時,應同時對實際灌注量與理論方量進行比較,避免灌注不足或超灌。灌注結束后的混凝土面高程應控制在要求的范圍內。
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中,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①在下設模袋的同時,必須用細繩將每個灌注口用活結扎好,細繩的另一端懸掛在用浮標浮在水面上,以減少潛水員在水下尋找灌注口的時間;②混凝土灌注前應用清水沖洗濕潤管道,然后用水泥砂漿管道;③灌注將近飽滿時,應暫停5~10min,待模袋中的水分析出后,再灌注至飽滿;④每個灌注口灌注結束后,必須用繩子將灌注口扎死;⑤在更換灌注口時,水上安排人員協助潛水員工作;⑥必須保證混凝土泵的運行可靠性,一旦產生堵管現象,應及時處理。
3 質量控制與檢驗
(1)模袋。模袋生產廠家應按批提供出廠合格證、國家認可的質量檢測單位出具的技術性能鑒定書或試驗報告。模袋出廠前,到廠家對模袋的規格尺寸、縫制質量和外觀等進行檢查,并在到場后按有關規定抽檢,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施工。
(2)模袋混凝土。模袋混凝土強度采用在充灌口按有關規定取樣,先灌入相同材質的小模袋(15cm×150cm)中,吊置10~20min,取出再裝入標準試模成型的方式檢驗。模袋護坡護底的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和檢驗方法按有關規定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