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炷练段?/h1>
時間:2023-03-15 23:00: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陶?;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混凝土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主要用于承重與受力部位。
陶?;炷辆哂斜?、耐火、防震、抗滲等優點,不過強度自然會比普通混凝土低,屬于輕混凝土,適用范圍雖然逐漸擴大但較多作用于填充與保暖層。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1 試驗目的
主要研究陶粒是否滿足瀝青用粗集料質量要求,以及陶粒應用于瀝青混凝土時各種集料的摻配比例,瀝青的用量,混合料的馬歇爾以及動穩定度性等技術指標,陶粒瀝青混凝土生產技術參數以及質量控制等技術要點。
2 陶粒瀝青用粗集料質量要求檢測結果
陶粒從外觀上區分有兩種,一種為燒制出的天然形狀圓球形,一種為經過破碎的塊狀陶粒。從路用性能上,塊狀型教適宜為道路瀝青混凝土用粗集料。因此我們選取塊狀作為這次試驗用陶粒。從陶粒與花崗巖的技術指標比較,可以看出來陶粒較花崗巖密度小,強度較接近,但耐磨性能較好。
3 陶粒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陶粒瀝青混凝土選用5-20mm陶粒,花崗巖石屑、中砂,礦粉,瀝青油采用泰普克改性瀝青,ac-20i作為配合比設計目標。瀝青原材料質量:采用的是泰普克改性瀝青。經檢驗各項性能指標符合《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6-98)要求,檢驗結果如下:
在室內將各種集料按照上面確定的配合比進行試拌,初步估計瀝青最佳用量為6.2%,0.5%用油量為間隔試拌5組不同瀝青用量的瀝青混合料用于確定最佳瀝青用量。
從結果來看,陶粒瀝青混凝土確實表現出密度小的特點,相比較普通石料瀝青混凝土密度減小20%。陶粒瀝青混凝土馬歇爾穩定度以及流值等力學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說明陶粒瀝青混凝土的高溫穩定性能良好,同時車轍試驗以及浸水馬歇爾試驗結果同時也證明了陶粒瀝青混凝土的高溫抗車轍能力以及水穩定性能都良好。與普通石料相比較,高強度陶粒瀝青混凝土在各項性能上與普通花崗巖石料瀝青混凝土無明顯差異。
篇3
關鍵詞:輕質混凝土;減輕結構恒載;強度高、抗震、抗壓耐磨;更換橋面鋪裝施工
中圖分類號:TV331 文獻標識碼:A
1.頁巖陶?;炷翍酶攀?/p>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交通運輸的需求,交通建設快速發展,新建了大量公路橋梁。目前,由于使用時間長、交通量迅速增長、嚴重超載等多種原因,橋面鋪裝層損壞較多,有的嚴重損壞,不能滿足目前的使用要求,對其正常運行構成了安全隱患,必須對現有橋面鋪裝拆除更換。橋面加固改造中減輕二期恒載顯得非常重要,由于橋梁使用時間長,產生結構疲勞,如果能大幅減輕二期恒載,就能更加保證結構安全。輕質陶粒混凝土的應用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2.項目概況及加固方案
2.1 加固工程概況
漢北河大橋位于隨岳高速公路湖北省中段天門市,它是荷沙連接線上的一座跨越人工河漢北河的橋梁,主橋上部結構為55+80+55m三跨一聯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單箱單室連續箱梁,主橋箱梁為三向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主橋橋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過度墩為雙柱式橋墩,主墩為花瓶式實體橋墩,主橋墩臺基礎為樁基礎。橋臺為肋板式橋臺。
該橋于2009年底建成通車。2012年對該橋進行了第4次健康監測,監測報告顯示,主橋邊跨箱梁現澆段外部底板存在較多的縱向裂縫,主跨箱梁內部頂板存在一定數量的縱向裂縫和斜向裂縫,橋面鋪裝破壞嚴重,必須鑿出重新鋪裝。
2.2 加固方案
首先進行施工前測量,對原橋面鋪裝進行定位測量;然后拆除原橋面鋪裝,橋面鋪裝層拆除應按照對稱卸載原理進行。先中跨、后邊跨的順序,從橋跨跨中開始,縱向對稱分層刨銑鑿除;再涂刷防水層:基層處理,基層表面不得有浮塵、污物、油脂、積水等達到清潔干燥。噴涂第一遍橋面專用防水涂料前應適當加稀釋劑,使其具有一定的滲透性。表干后噴涂第二遍橋面專用防水涂料,表面實干后再噴涂第三遍防水涂料,直到達到理想厚度。自然養護24小時,避免行人車輛通過,最后植筋并澆筑LC50陶粒混凝土。
3. LC50陶粒混凝土更換橋面鋪裝施工工藝
3.1 施工工藝流程圖
3.2 施工技術要點
3.2.1 原材料選用:根據工程特點和設計要求選擇原材料
陶粒:900級高強頁巖陶粒,由頁巖為主要原料經破碎、篩分、燒脹而成的一種人造輕集料。本產品質量輕,同比石料輕1/3,強度高,同時具有熱穩定性好、粘附性強、抗凍、抗滲、吸音等特點。
膠凝材料:三峽牌普通硅酸鹽水泥P.052.5,由硅酸鹽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適量石膏磨細制成的水硬性膠泥凝材料,色彩淺灰色、質量穩定,早期強度高,耐磨性、耐久性、和易性、外加劑適應性、抗凍性、搞滲性、穩定性等性能好,后期增進率穩定。
粉煤灰:F類Ⅱ級干粉煤灰,通過粉煤灰的滾珠效應,增大混凝土的流動性,抵制陶粒上浮。加入適量粉煤灰還可以減少水利用量,降低水化熱,增強混凝土可泵性,粉煤灰控制摻量為10%~15%,見表2。
外加劑:SP010-R緩凝型聚羧酸高效減水劑,淺黃色至黃色液體;無毒、無味、不燃。pH值:6~7;硫酸鈉含量≤5.0%;氯離子含量≤0.2%;總堿量≤10.0%。聚羧酸系減水劑分子結構呈梳型,主鏈帶有多個活性基因、極性強;側鏈帶有親水性聚醚鏈段,因而具備對水泥顆粒的靜電排斥作用和位阻作用,大大提高了水泥的分散性,減少了流態混凝土的需水量。
質量指標:檢驗評定依據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劑》。
推薦摻量為膠凝材料的1.2%~1.6%。
3.2.2 設計配合比
配合比設計按照《輕骨料混凝土技術規程》(JGJ 51-2002)進行。采用松散體積法進行配合比計算,在設計過程中,通過調整陶粒的用量來控制混凝土的干表觀密度,同時增減一定摻量的水泥量達到強度要求,一般采用以計算的混凝土配合比為基礎,再選取與之相關±10%的相鄰兩個水泥用量進行試配,制作混凝土抗壓強度試塊,標準養護28d后,測定混凝土抗壓強度和干密度,既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混凝土配制強度和干表觀密度又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配合比作為選定的配合比。最終確定的生產配合比。
3.2.3 陶粒混凝土生產
對混凝土生產過程及施工過程按攪拌樓出機下料檢查、出廠攪拌車檢查、及施工現場檢查等3個環節進行控制。攪拌機出料的陶粒混凝土應保證良好的均質性,不離析,陶粒不上浮。出廠混凝土坍落度和現場混凝土坍落度分別控制在150mm~170mm和130mm~150mm。
3.2.4 陶?;炷翝仓椒?/p>
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將箱梁頂面充分濕潤,避免其在攤鋪混凝土過程中吸收大量混凝土水分,確保陶粒混凝土到施工部位時具有較大的流動性。橋面鋪裝混凝土澆筑順序按照多工點,先邊跨、后中跨的順序,從箱梁根部開始對稱向跨中方向進行?;炷敛捎眯呛粕袒煺镜腖C50商品混凝土,砼卸料后攤鋪要均勻,砼卸料時要預留1cm~2cm的沉降高度。采用振動橫梁或表面振動器振動成型。并輔以插入式振動器對振動橫梁不能到位的地方進行補振。由于陶粒的密度小于砂漿,陶粒混凝土在振動過程中無法看到普通混凝土達到振動密實時出現的如砂漿泛起,停止下沉等表觀現象。陶粒混凝土的振動時間應控制10s為宜,采用振動棒振搗時應快插慢拔,插點均勻,同時應增加插點,振點距離應縮小至振動作用半徑的1倍,從而保證振搗充分。陶?;炷翝仓戤?,表面會有上浮的陶粒,首先用長刮尺刮平,待表面收干后,必須用木抹刀搓壓表面,將表面壓實收平,以防止表面裂縫出現和上浮的陶粒造成的表面不平整現象,抹壓3遍,最后一遍抹壓時間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可用手按壓方法控制。
養護:陶?;炷磷詈笠槐槟▔汉螅⒓锤采w塑料薄膜,表面混凝土終凝或能上人后,立即用土工布等進行覆蓋,并派專人經常灑水養護,每天4~6次,保證砼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嚴禁出現干濕循環,養護期為28天。
結語
頁巖陶粒砼與普通砼性能比較,頁巖陶粒砼具有保溫隔熱、吸音隔熱、防潮抗滲、耐酸堿、耐火不燃、耐候、耐磨、輕質高強的特點。保溫性能好,導熱系數0.187~0.51W/m?k,是普通砼導熱系數的1/6~1/3;抗磨性能好,陶粒砼相對抗震系數109,普通砼為84,磚砌體為64;抗滲性好,以LC20砼為例,優于普通砼P8>P6;抗火性好,普通砼耐火2小時,陶粒砼耐火大于4小時;耐候性好,對寒冬與潮濕:不敏感、不發霉、不生銹、無味;耐酸堿性能好,不論是有機或無機酸及堿液都無法侵蝕;陶粒砼的線脹系數為5.83×10-6/℃,遠小于普通砼。
頁巖陶?;炷潦且环N輕質混凝土,它是由膠凝材料和頁巖陶粒配置而成的,容重不大于1950kg/m3。特點是自重輕、強度高、抗震、抗碳化、抗壓耐磨、耐腐蝕,保溫、防凍,體積穩定,與同強度等級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可降低自重20%~25%,大大減輕結構的恒載,更加保證結構安全。隨著科技的進步,頁巖陶?;炷帘貙⒌玫礁訌V泛地運用。
參考文獻
[1]曹中杰,童營營,紀軼來,等.陶?;炷猎谂f橋加固橋面鋪裝中的應用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7(5):701-704.
[2]王喜,李鼎,許筠,等.高廟子大橋橋面鋪裝維修設計的探討[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3,103(7):72-73.
[3]劉陽杰.碎石型頁巖陶粒混凝土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2.
[4]李文斌.陶粒輕集料高性能混凝土的實驗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篇4
關鍵詞:陶?;炷?試驗 比較 結果
一、試驗目的
主要研究陶粒是否滿足瀝青用粗集料質量要求,以及陶粒應用于瀝青混凝土時各種集料的摻配比例,瀝青的用量,混合料的馬歇爾以及動穩定度性等技術指標,陶粒瀝青混凝土生產技術參數以及質量控制等技術要點。
二、陶粒瀝青用粗集料質量要求檢測結果
陶粒從外觀上區分有兩種,一種為燒制出的天然形狀圓球形,一種為經過破碎的塊狀陶粒。從路用性能上,塊狀型教適宜為道路瀝青混凝土用粗集料。因此我們選取塊狀作為這次試驗用陶粒。
從陶粒與花崗巖的技術指標比較,可以看出來陶粒較花崗巖密度小,強度較接近,但耐磨性能較好。
三、陶粒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陶粒瀝青混凝土選用5-20mm陶粒,花崗巖石屑、中砂,礦粉,瀝青油采用泰普克改性瀝青,AC-20I作為配合比設計目標,
瀝青原材料質量:采用的是泰普克改性瀝青。經檢驗各項性能指標符合《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6-98)要求,檢驗結果如下:
在室內將各種集料按照上面確定的配合比進行試拌,初步估計瀝青最佳用量為6.2%,0.5%用油量為間隔試拌5組不同瀝青用量的瀝青混合料用于確定最佳瀝青用量。
從結果來看,陶粒瀝青混凝土確實表現出密度小的特點,相比較普通石料瀝青混凝土密度減小20%。陶粒瀝青混凝土馬歇爾穩定度以及流值等力學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說明陶粒瀝青混凝土的高溫穩定性能良好,同時車轍試驗以及浸水馬歇爾試驗結果同時也證明了陶粒瀝青混凝土的高溫抗車轍能力以及水穩定性能都良好。與普通石料相比較,高強度陶粒瀝青混凝土在各項性能上與普通花崗巖石料瀝青混凝土無明顯差異。
高強度陶粒瀝青混凝土生產和施工技術與普通石料瀝青混凝土基本相同,但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
篇5
可低估的作用。
關鍵詞:再生利用;回收;
中圖分類號:TV33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目前,進入21世紀,城市化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經途徑,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城市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作為城市化最主要的物質基礎——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日與俱增。當前,全世界混凝土的年生產量約28×108m3,中國混凝土的年產量占世界總量的45% ,已達13×108~14×108m3。在這些混凝土原材料中,粗細骨料約占混凝土總量的四分之三。對于這么大的消耗量,對于地球的天然原生粗細骨料將殆盡,因此從資源合理開發使用及可持
續發展的角度,尋求原生集料的替代品非常重要。
1.與混凝土粗細骨料的巨大需求量相對應是數量龐大的廢舊混凝土。世界上每年拆除的廢舊混凝土、新建建筑產生的廢棄混凝土以及混凝土工廠、預制構件廠的廢舊混凝土的數量是驚人的。2006年年4月在廈門召開的“建筑垃圾綜合利用與新技術推廣研討交流會”上有最新資料顯示我國每年因拆出建筑產生的固體廢棄物2億噸以上,新建建筑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大約1億噸,兩項合計約3億噸。然而,對于這些廢舊混凝土的處理方法目前顯然不多,傳統的處理方法主要是運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這種方法產生的巨大處理費用和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十分突出。廢棄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石骨料,如果能將它們合理地回收利用,生產再生混凝土用到新的建筑物上,不僅能降低成本,節省天然資源,緩解骨料供求矛盾,還能減輕廢棄混凝土對環境的污染,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如何充分、高效、經濟的利用建筑垃圾,特別是廢棄混凝土已經成為許多
國家共同研究的一個課題。
2.再生骨料是將廢棄混凝土經過破碎、清洗、分級和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得到的骨料。而利用再生骨料作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稱為再生骨料混凝土,簡稱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按尺寸大小可分為再生粗骨料、再生細骨料;按來源可分為道路再生骨料、建筑再生骨料;按用途可分為混凝土再生骨料、砂漿再生骨料、砌塊再生骨料。通過再生骨料混凝土技術可實現對廢棄混凝土的再加工,使其恢復原有的性能,形成新的建材產品,從而既能使有限的資源得以再利用,又解決了部分環保問題。這是發展綠色混凝土,實現建筑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之一,為將
來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財富。
3.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現狀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對廢棄混凝土的再利用研究得較早,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日本等國對廢棄混凝土進行了開發研究和再生利用,已經召開過三次有關廢混凝土再利用的專題國際會議,提出混凝土必須綠色化?;炷恋睦靡殉蔀榘l達國家所共同研究的課題,有些國家還采用立法形式來保證專項研究和應用的發展。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大量運用到
實際工程中。
(一)日本由于國土面積小,資源相對匱乏,因此將建筑垃圾視為建筑副產品,日本非常重視將廢棄混凝土作為可再生資源而重新開發利用。早在1977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規范》,并相繼在各地建立了以處理混凝土廢棄物為主的再生加工廠,并制定了多項法規來保證再生混凝土的發展。此外,日本還對再生混凝土的吸水性、強度、配合比、收縮、耐凍性等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二)美國美國政府制定的《超基金法》給再生混凝土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美國除鼓勵應用再生混凝土外,還對其性能進行了研究。如根據密歇根州的兩條用再生混凝土鋪筑的公路進行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縮性能的試驗研究,試驗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收縮率大于天然骨料混凝土。美國的公司采用微波技術,做出回收的再生瀝青混凝土路面,其質量與新拌瀝青混凝土路面料相同,而成本降低了1/3,同時節約了垃圾清運和處理等費用,大大減輕了城市的環境污
染。
(三)歐洲各國歐洲國家如德國目前將再生混凝土主要用于公路路面。德國鋼筋委員會1998年8月提出“在混凝土中采用再生骨料的應用指南”,要求采用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必須完全符合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國家標準;奧地利的有關試驗表明,采用50%的再生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其強度值可達到奧地利標準,而且發現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彈性模量降低;法國還利用碎混凝土和碎磚塊生產了磚石混凝土砌塊,所獲得的混凝土砌塊已被測定,符合與磚石混凝土材料有關
的標準。
4.我國對再生混凝土的利用現狀中國雖然在短期內混凝土的原材料危機不會突現,但是將來我國肯定也會面對原材料短缺的問題,而且我國建筑業的發展遠遠超過一些發達國家,同時對再生混凝土的開發研究晚于工業發達國家,因此我國政府也鼓勵廢棄物的研究和應用,同時國內的一些專家學者在這方面進行已加緊對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利用進行立項研究。像上海市建筑構件制品公司利用建筑工地爆破拆除的基坑支護等廢棄混凝土制作混凝土空心砌塊,其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完全符合上海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工程規范。將廢棄混凝土破碎或粉碎后的碎塊用作新拌混凝土的骨料,
在一些改建或重建工程項目中也有所應用。
我國再生混凝土不僅運用到建筑業,而且很多再生混凝土運用在在交通行業中,當混凝土道路的混凝土路面到達其使用年限,或者重物碾壓等原因破損,則需要修補或者重建時,現在的一般做法是破除并廢棄舊的水泥混凝土面層,修補基層后,重新進行鋪筑。目前,在我國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術中主要應用的是現場再生技術,即破碎或粉碎現有路面,然后將破碎或粉碎后的路面用作新路面結構中的基層或底基層,這一種做法在我國公路養護維修中普遍采用。例如,合肥至南京的高速公路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作為新拌混凝土的集料來澆注混凝土路面。合肥至南京的高速公路,路面為水泥混凝土,于1991年建成通車,隨著交通量的增長、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出現了不同類型的病害,每年路面維修工程量很大,每年維修產生大量的舊混凝土。為此,在養護維修過程中,根據高速公路快速通行的特點,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并加入早強劑,達到快速通行的目的。施工前測試了再生混凝土骨料的表觀密度、吸水率、壓碎值、堅固性和沖擊值,并且充分注意了集料的最大粒徑和級配。用再生混凝土骨料代替天然集料,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利用率可以達到80% ,每年還可以節約大量骨料的運輸費用。同時,節省了廢棄的混凝土占用的土地費用。這樣既節省了大量的養護資金,又有利于環境保護,獲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小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全世界每年需要粗細骨料量之大,而我國建筑行業也正在全面地發展,對于粗細骨料的需求量很大,隨著發展,將來還將越來越多。對于這么大的消耗量,
尋求天然集料的替代品非常重要。
篇6
關鍵詞:混凝土;現澆;裂縫;質量
混凝土,簡寫為“砼”,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加或不加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成型、養護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按使用功能分主要有:結構混凝土、保溫混凝土、裝飾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輻射混凝土等。按施工工藝分主要有。離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漿混凝土、噴射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擠壓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按配筋方式分有:素(即無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絲網水泥、纖維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分有;干硬性混凝土、半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動性混凝土、高流動性混凝土、流態混凝土等。
1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
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有多種,但根本原因是混凝土中的拉應力超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具體可歸結為溫度和濕度變化、外荷載產生的變形過大和施工方法不當這三種原因。具體類型有;
(1)水泥干縮產生的裂縫。這種裂縫出現在混凝土的表面,比較細小。水泥是水硬性材料,具有干縮性,在硬化初期如果養護不當造成水份不足則可能產生裂縫。
(2)溫差變化,由熱脹冷縮效應引起的裂縫。這種裂縫一般出現在溫差變化較大的環境及面積或長度較大,而又未在適當的部位留設伸縮縫的構件或結構上。
(3)應力集中引起的裂縫。這種裂縫一般出現在混凝土板的陰陽轉角處或支座處。是由于板面負彎矩鋼筋配筋不足或鋼筋粗而間距過大造成的。
(4)使用不當造成過載,變形過大引起的裂縫。這種裂縫通常出現在混凝土受彎構件的受拉區。
(5)張拉力引起的裂縫。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件張拉后的放張過程中,如控制不好則可能造成裂縫。這種裂縫一般出現預應力構件的端部或板的上表面角部。
(6)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由于地基的不均勻沉降造成基礎或圈梁、大粱及其它構件拉力過大而出現裂縫。
(7)施工中,在混凝土初凝階段因模板振動、變形或移位會使結構產生裂縫。
(8)加荷過早產生的裂縫。施工時因拆模過早,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而提前加荷。使構件過載而出現裂縫。
(9)施工縫處理不好則可能在施工縫部位出現裂縫。
(10)混凝土預制構件,在脫模、運輸、堆放、起吊過程中因各種原因使構件受壓區處于受拉狀態,都可能使構件產生裂縫。
2 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危害
混凝土是多組分復合材料,在溫度和濕度變化的條件下。硬化并產生體積變形。由于各種材料變形不一致,互相約束而產生初始應力,造成骨料與水泥粘結面或水泥本身之間出現肉眼看不見的微細裂縫,我們一般稱微裂。這種微細裂縫的分布是不規則的,互不連貫,但在荷載作用下或進一步產生溫度變化,養護不到位失水干縮的情況下,裂縫開始擴展,并逐漸互相連通,從而出現較大的肉眼可見裂縫,成為宏觀裂縫,嚴重的形成樓板上下貫通縫,這就成為有害裂縫。這樣的裂縫將對結構的承載力,防火性、抗滲性、抗鋼筋銹蝕性、抗化學侵蝕性等耐久性能產生嚴重的危害。
化學侵蝕,凍融循環、碳化、鋼筋銹蝕、堿集料反應等,都會對混凝土結構體產生破壞作用。這些破壞作用的發生或進行的快慢,除了受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質的影響外,裂縫就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一般從結構拆模到裝修完成,要經過2~3個月的時間,有的大型工程還要跨年施工。這時空氣中的CO2、SO2氣體及雨水等就會順著裂縫進入混凝土內部,促成鋼筋銹蝕的加快,堿集料反應及碳化速度的加快進行;從而引起耐久性的下降和縮短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3 混凝土裂縫裂縫處理措施
混凝土裂縫的修補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補法,灌漿、嵌逢封堵法,結構加固法?;炷林脫Q法,電化學防護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
3.1 表面修補法
表面修補法是一種簡單、常見的修補方法,它主要適用于穩定和對結構承載能力沒有影響的表面裂縫以及深進裂縫的處理。通常的處理措施是在裂縫的表面涂抹水泥漿、環氧膠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瀝青等防腐材料,在防護的同時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種作用的影響繼續開裂,通??梢圆捎迷诹芽p的表面粘貼玻璃纖維布等措施。
3.2 灌漿、嵌逢封堵法
灌漿法主要適用于對結構整體性有影響或有防滲要求的混凝土裂縫的修補,它是利用壓力設備將膠結材料壓人混凝土的裂縫中,膠結材料硬化后與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從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常用的膠結材料有水泥漿、環氧樹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學材料。
嵌縫法是裂縫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通常是沿裂縫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剛性止水材料,以達到封閉裂縫的目的。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膠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膠等等;常用的剛性止水材料為聚合物水泥砂漿。
3.3 結構加固法
當裂縫影響到混凝土結構的性能時,就要考慮采取加固法對混凝土結構進行處理。結構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加大混凝土結構的截面面積。在構件的角部外包型鋼、采用預應力法加固、粘貼鋼板加固、增設支點加固以及噴射混凝土補強加固。
3.4 混凝土置換法
混凝土置換法是處理嚴重損壞混凝土的一種有效方法,此方法是先將損壞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換人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換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漿、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漿。
3.5 電化學防護法
電化學防腐是利用施加電場在介質中的電化學作用,改變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所處的環境狀態。鈍化鋼筋,以達到防腐的目的。陰極防護法、氯鹽提取法、堿性復原法是化學防護法中常用而有效的三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防護方法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小,適用鋼筋、混凝土的長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結構也可用于新建結構。
篇7
關鍵詞:水利;工程; 施工; 混凝土
Abstract: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rom the national unity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to diversificatio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joint venture (stock) enterprise, priva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way, each construction project enterprise of engineering project quality control is uneven,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not strictly implement the project three system, not according to the country active construction regulations, standard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ten for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requirement is not very strict, sometimes from save the Angle reduce investment, reduc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means to reduce cos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f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of many factors, we will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method and the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point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oncrete control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oints, and analyse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to control method.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concrete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1混凝土組成材料
1)水泥。水泥在混凝土中起到膠結作用,同時又是四種組成材料中價格最貴的材料。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組成材料。正確地選用水泥品種及標號,是影響混凝土強度、耐久性及經濟性的重要因素。做好水泥入場的檢驗、檢查,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水泥必須按規定進行抽檢,對水泥進行試驗的項目有水泥的標準稠度、凝結時間、抗壓和抗折強度及細度、體積安定性等,通過對水泥材料的檢驗,使得所用的水泥均符合本工程的質量要求。施工中如將無出廠合格證或復試報告的水泥用于混凝土中,會造成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或混凝土產生膨脹裂縫的質量事故。
2)細骨料。細骨料是指粒徑小于5mm的巖石顆粒,通常分為天然砂和人工砂兩大類。天然砂是由巖石經風化等自然條件作用后在天然水域中或山間適當地形中形成和堆積的巖石碎屑,人工砂是由巖石破碎而成。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是河砂,其分布較廣,表面圓滑,比較潔凈,質量優于山砂、海砂。人工砂是由巖破碎而成,人工砂有棱角,比較潔凈,但含片狀顆粒及石粉較多,由于人工砂要經過機器破碎,成本較高,只有在缺乏合格天然砂的地區才考慮采用。為保證混凝土質量,對砂中各種有害雜質必須加以限制。當砂中有害雜質較多,但又必須使用時,可用清水或石灰水(有機質含量多時)加以沖洗,沖洗后試驗合格,方可使用。
3)粗骨料?;炷脸S玫拇止橇嫌刑烊宦咽腿斯に槭瘍纱箢悾酱笥诨虻扔?mm,質量要求指標見表4:一般合格品用于強度等級小于C30的混凝土,一等品用于強度等級在C30~C60之間的混凝土,優等品適用于高強度混凝土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4)水。施工用水也應符合混凝土質量澆筑要求,要對施工用水進行檢驗,符合施工用水要求的方可用于工程。先對原材料進行外觀檢驗,其次對進場的材料砂、石、水泥按規定進行取樣。對砂、石的檢驗項目有顆粒的級配、實際密度、堆積密度、空隙率、含水率、含泥量等,通過對原材料的檢驗,使企業掌握當地材料質量數據,并與材料質量標準相比較,借以判斷材料質量能否用于本工程中。通過細致認真分析,在施工現場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保證用于本工程的混凝土原材料均符合質量要求,避免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
1.2 澆筑前對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
混凝土標號配合比的合理性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參數,也是施工企業對混凝土成本控制和工程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依據。在進行混凝土施工前首先進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驗是十分必要的,根據當地的混凝土原材料,通過試驗,調整出適合于本工程的最優混凝土標號配合比,為企業原材料采購計劃提供可靠依據,為混凝土的澆筑做準備。
1.3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
1)混凝土澆筑前的準備。基礎面處理,對于砂樂地基,應清除雜物,整平建基面,再澆10~20cm低標號混凝土作墊層,以防漏漿,對于土基應先鋪碎石,蓋上濕沙,壓實后再澆混凝土;對于巖基,在爆破后,用人工清除表面松軟巖石、棱角和反坡,并用高壓水槍沖洗,刷洗油污和雜物,最后用壓風吹至巖面無積水,經質檢合格,才能開倉澆筑;
2)混凝土的攪拌與運輸。按照原來試驗配合比進行混凝土的攪拌,嚴格控制各種原材料用量的準確度,混凝土的澆拌要均勻,控制好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水利工程一般不設拌和樓或專門拌和站,主要是使用鼓筒式澆拌機拌和,要求控制好攪拌時間,一般為3到5分鐘??刂苹炷吝\輸時間,避免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出現離析、泌水、流漿等現象。
3)混凝土的入倉、平倉、振搗。采用適宜的入倉方法,限制卸料高度,防止產生離析。按照定好的澆筑路線組織施工,避免出現冷縫,采用斜層法澆筑時,高度不能超過1.5m,采用階梯澆筑法時,混凝土厚度為50cm,有規律的振搗整個倉面,振點均勻排列,振點間距為影響半徑的1~1.5倍,并應使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約5cm,以利上下層結合。振搗過程中不應使振搗器碰到鋼筋,還應和模板保持1/2影響半徑的距離,嚴禁漏振和過量振搗。
4)混凝土的養護?;炷恋酿B護也是混凝土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內容,養護是保證混凝土強度增長、不發生開裂的必要措施,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及時進行養護,通常采用的養護方式有灑水、安管噴霧等。對于已經拆模的混凝土表面,應用草墊或鋸末覆蓋,正常和養護時間約為2到3周,有時更長,碰到冬夏季施工作業時還應制定專門的養護措施計劃。
2混凝土施工質量監督控制
2.1多種檢查方法共用
見證、旁站監督、巡視、平行檢驗,具體視工程項目的重要程度和施工現場情況確定采用的方式。目前,對于水利工程,主要的檢查方法是對工程上關鍵的部位進行旁站監督,并對工程的重點部位、易產生質量通病的工序等可設置質量控制點或待檢點。目測法、量測法、測量法(借助測量儀器設備進行測量檢查)、試驗法(通過試件、取樣進行試驗檢查)等。通過對混凝土質量進行取樣、試件及時掌握現場
施工質量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質量要求。
2.2 三檢制質量檢驗制度
建設單位同時充分了解和掌握承包單位現場“三員”(即調度員、施工員和質檢員)的到位和工作情況,根據各人弱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以防發生重大過失,給工程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促使施工過程中承建單位現場調度員、施工員、質檢員到位,逐步強化以承包單位自身三檢制為基礎工程質量檢驗制度,提高工程質量一次報驗合格率。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監理部門)對混凝土質量的實施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動態控制,以事前、事中控制為主,事后處理為輔相結合的控制方法,以此來保證混凝土質量,有效的控制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
2.3 利用科學手段掌握混凝土施工質量
充分利用目前先進的科學手段,選用適宜的數理統計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混凝土施工質量數據,找出混凝土質量問題,及時掌握混凝土施工質量情況,能及時采取有效對策、措施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目前,國家已執行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三項制”,增加了監理部門按照國家各種相關的法律、法規、施工技術規范進行工程質量監督,大大提高了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監控。
3 結語
總之,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先要調整好適用于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從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入手,直至混凝土的攪拌、運輸、入倉振搗、養護等各個環節。通過對混凝土澆筑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監控,混凝土工程質量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質量得到保證,無論是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都從水利工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角度出發,做好混凝土工程質量各自職責的管理工作,使得水利工程成為真正造福子孫后代的光榮事業。
參考文獻:
[1]葉榮芳.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問題的若干思考[J].中國科技財富,2010,""(10)
[2]陳松堯,宋柏宏,范金娥.水利船閘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8(8)
篇8
關鍵詞: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 A
一、瀝青混凝土施工準備階段
1、熟悉設計圖紙等相關文件
在施工之前,要對施工設計圖紙進行詳細的了解,熟悉施工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有項目部的負責任向施工主管進行講解,同時還要了解業主的意圖,以便在施工中能夠更好的執行。對于與工程有關的相關文件都要有所了解,以便在施工中能夠更好的履行項目合同,維護各方的利益。
2、人員配置
合理的人員配置是保證工程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保證,尤其是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因為是連續的施工作業,各個工序之間連接的比較緊密,所以在人員配置上基本都是雙班制。這就要求在關鍵的工作崗位中要多安排幾位責任心比較強的人員,能夠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
3、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瀝青混凝土需要按照科學的比例進行配比,由業主指定的實驗室進行配比試驗,在完成后再進行各種原料的準備,在施工之前,做好瀝青混凝土的配比工作。
4、拌和場設置
拌合場應盡量設置在施工現場附近,減少運輸的距離。拌合場的場地要寬闊平整,利于運輸車輛的掉頭,各個車輛之間互不干擾。拌合場選擇的位置,要避免對居民和環境的影響,且不會受到洪水的侵害。
5、設備的安裝調試
機械設備的使用對于工程質量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對各種施工設備做好安裝調試工作,保證設備能夠正常的運行。拌和機、攤鋪機以及壓路機等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基本設備,要保證這些設備的正常穩定運行,所以施工之前要進行一次調試。
6、工作面的提供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在基層的基礎上進行的,而基層的強度、平整度以及彎沉的大小等都對路面的施工質量有直接的影響。為了提高路面的施工質量,要為其提供一個干凈整潔、平整的基層。
二、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階段施工技術
1、瀝青混合料的拌合
瀝青混合料的拌合這一工作是在瀝青混合料拌制場進行的,通過前期準備工作中的拌制場電子設備檢查無誤以及原材料的檢測滿足要求的前提下,開始進行瀝青混合料的拌合。在拌合的過程中,要嚴格的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拌制時間以及控制好拌制時的溫度,嚴格按照配合比進行拌制。
2、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瀝青混合料在拌制完成以后需要運送至攤鋪現場投入工程建設。在運送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方面:在前期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準備工作中已經確定了料場運料機械,通常情況下是采用噸位比較大的自卸汽車,在往自卸汽車上面裝料的過程中,沒裝一下都要移動一下機械的位置,從而降低離析率。裝料完畢之后,為了保證瀝青混合料的溫度,需要使用油布將自卸汽車上部進行覆蓋。
3、瀝青混凝土的攤鋪
瀝青混凝土攤鋪的方式為采用二臺攤鋪機組成梯形隊聯合鋪筑,相鄰兩幅的攤鋪留5-10cm左右寬度的攤鋪重疊,梯隊間距為10-30m。主路底面層施工的時候,攤鋪機應該外側走鋼絲,里側控制好底面層的高程,在主路頂面施工的時候,應該注意控制好面層的高程及橫坡。鋼絲基準線最大緊線長度控制在200m以內,鋼絲線直徑控制使用0.2-0.3cm,高程以設計高程、橫坡計算得出,提前放置在已調制完畢的可調節器支座上,保證攤鋪機攤鋪前已調好。
攤鋪開始的第一車瀝青混合料應是剛剛運到工地的時間最短或最后面的一車(即溫度最高的一車)。在接茬處均勻地涂刷好粘層油,將已預熱的熨平板直接壓放在接茬油面20-50cm部位的合格鋪筑面上,然后用預熱后的攤鋪機布料,用熱料將冷卻接頭預熱時間長一些,一般不少于30min或使瀝青砼達到或超過70℃以上為宜,攤鋪機平穩緩慢啟動進行攤鋪,由最有經驗的推耙工人來負責橫接縫的找細推平,用3m直尺檢測橫接縫平整度,以保證起步位置2-3m左右距離的虛鋪變化段接縫處理質量。
攤鋪機在行駛的過程中,應該控制好速度,不得隨意變換速度,避免速度的變化而引起施工的質量,本項目攤鋪機的行駛速度控制在3m/min左右,如果遇到下雨天或者工作面積水的時候,不得攤鋪,被雨淋過的瀝青混凝土料也不得使用,施工中若出現離析現象,也應該及時找補,對于大油量混合料、焦糊料等嚴禁使用,若已經攤鋪了應該立即清除。攤鋪時,不得用人工反復修整,確實需人工修整時,工程技術人員現場跟蹤檢測攤鋪溫度并詳細記錄,力爭使每一個混合料滿足攤鋪溫度。
4、瀝青混凝土的碾壓
碾壓設專人測試攤鋪后的油面溫度,標出初壓、復壓、終壓施工段以插小旗方式控制,前方以跨越小旗半個壓路機身為控制線,后方以重疊5-8m為原則,以便指揮碾壓合理全面均勻的壓實。瀝青混合料在攤鋪刮平后必須及時進行碾壓,碾壓設備組合及程序應該有實驗路段確定。碾壓分三個階段:初壓、復壓、終壓。通常采用的壓實機械有輪胎壓路機、鋼輪壓路機、振動壓路機三種。初壓要求的是平整、穩定,因此,采用6-8t的雙驅雙鋼輪壓路機靜壓,初壓應該緊跟攤鋪機,初壓的溫度應該在130℃-140℃;復壓要求的是穩定、密實、成型,因此,可以采用11-13t振動壓路機及20-25t輪胎壓路機,使得瀝青混凝土的壓實度達到要求,復壓的溫度應該在100℃左右;終壓的目的是消除輪跡,一般采用寬幅重型壓路機。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階段應該嚴格按照試驗階段的相關數據確定碾壓的溫度、碾壓的遍數以及碾壓的密度。碾壓的過程比較繁瑣,主要分為初壓、復壓以及終壓三個環節。初壓的碾壓溫度最好控制在140℃左右,使用雙輪雙振進行正反向碾壓。復壓的溫度最好控制在130℃左右,一般情況下復壓的碾壓次數不能小于4次,同時根據實際需要采用多種型號的壓路機,比如輪胎壓路機和雙輪雙振的壓路機都可以采用,從而確保路面的平整度。終壓一般采用雙輪雙振壓路機進行2次左右的靜壓。
5、瀝青混凝土的接縫施工
接縫是高速公里瀝青路面施工中必然存在的一種施工現象,如果不進行一定的施工處理,對于交通運輸將會帶來嚴重的危害。瀝青路面接縫主要有縱向接縫和橫向接縫兩種,為了保證路面的完整性,必須要對接縫進行嚴格的施工處理。
(1)橫縫的處理
橫向接縫的碾壓采用雙輪振動壓路機橫向碾壓。壓路機輪寬的10-20cm置于新鋪的瀝青混合料上碾壓,壓路機位于壓過的鋪層上。然后每壓一遍逐漸橫向移向新鋪的混合料移動15-20cm,直到整個滾輪全部在新鋪層上為止,再改為縱向碾壓。開始時先用壓路機靜壓,然后振動碾壓。當相鄰攤鋪層已經成型,同時又有縱縫時,可先用壓路機沿縱縫碾壓一遍,其碾壓寬度為15-20cm,然后再沿橫縫作橫向碾壓最后進行正常的縱向碾壓。
(2)縱縫的處理
縱縫一般采用熱接縫處理,壓實方法如下,先壓實兩邊20cm以外的地方,最后跨縫壓實中間剩下來20cm的窄條,從而形成良好的結合。每天攤鋪結束后,都應該根據存料的情況縮短攤鋪機停機的位置,方便第二天的施工,減少裂縫的產生。
結束語
瀝青混凝土路面在道路工程建設中逐漸占據主置,其施工工藝也在不斷完善與優化。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只有把握好其施工技術,才能控制好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為人民的行車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載體。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橋梁預應力施工;施工工序;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TU378文獻標識碼:A
一、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流程
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流程:錨具及鋼絞線檢驗合格預應力梁底模安裝非預應力鋼筋安裝按設計坐標及高程焊接波紋管定位支架安裝波紋管及排氣管安裝錨墊板及螺旋筋預應力工程隱蔽驗收澆筑混凝土并養護鋼絞線下料編束預應力鋼絞線穿束拆除模板張拉設備及儀表配套校驗安裝錨板及夾片安裝千斤頂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張拉質量檢驗預應力孔道壓漿切除多余長度鋼絞線封堵錨具孔轉入下道工序施工。
二、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及影響因素
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的施工控制包括結構線形控制、結構應力控制和結構穩定性控制。線形控制就是嚴格控制每一節段的豎向撓度及其橫向位移,保證成橋后的線形趨于設計線形;結構應力控制則是控制主梁在施工過程中以及成橋后的應力,尤其是合攏時的控制,使其不致過大而偏于不安全,并符合設計要求;橋梁的穩定性不僅包括橋梁的穩定性計算,還包括施工各階段結構構件的局部和整體穩定。
(一)預應力張拉前的準備工作
對鋼筋施加預應力之前,應對構件進行檢驗,外觀尺寸應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張拉時,構件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等級值的75%。當塊體拼裝構件的豎縫采用砂漿接縫時,砂漿強度不低于15Mpa。對預留孔道應用通孔器或壓氣、壓水等方法進行檢查。端部預埋鐵板與錨具和墊板接觸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殘渣等應清除干凈。應采用先穿束的方法時用壓氣、壓水較好。鋼筋穿束前,螺絲端桿的絲扣部分應用水泥袋紙等包纏2-3層,并用細鐵絲扎牢;鋼絲束、鋼絞線束、鋼筋束等穿束前,將一端找齊平,順序編號。
(二)施工控制影響要素
橋梁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施工實際狀態最大限度地與理想設計狀態(線性和受力)相吻合。要實現上述目的,就必須全面了解可能使施工狀態偏離理論設計狀態的因素,以便施工實際有的放矢的有效控制。
三、施工注意事項
(一)注意預應力管道的保護,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由于振搗,擠壓等原因很可能造成預應力管道的移位變形,甚至破裂,造成漏漿,影響張拉工作,這就要在張拉過程中注意預應力管道的加固和保護,制定詳細的振搗方案(澆筑方案),在預應力管道位置振搗時,一定要注意管道的保護。
(二)梁體鋼筋在預應力鋼絞線附近焊接時,一定要注意預應力鋼絞線的保護,不能讓焊接時的高溫灼燒預應力鋼絞線,以免發生預應力鋼絞線回火,在張拉時發生斷裂。
(三)預應力鋼絞線在下料時,首先要符合設計要求長度,其次考慮張拉設備應用情況,最后還要考慮施工現場存在的特殊情況等,通過綜合分析,最終確定下料長度,以免盲目下料,造成浪費。
(四)鋼絞線的定位一定更要準確,符合設計要求,如果鋼絞線安裝時的坐標與設計有出入,那么在張拉時的張拉力很難保證滿足要求,因為坐標發生變化時,張拉力的合成也會發生變化。
(五)張拉前對張拉設備的配套情況進行詳細的試驗,尤其是工具錨和工作錨孔洞的同心是否精確,如果不精確2個錨板勢必造成對鋼絞線的切割,削弱鋼絞線的受力截面,造成斷絲等質量問題。
(六)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張拉前對張拉端外露鋼絞線做好保護工作。
四、預應力鋼筋張拉過程中所出現的質量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問題1:后張預應力結構孔道壓漿不實后張預應力孔道壓漿密實與否, 直接關系到預應力構件永存內力的穩定性及耐久性。
(一)孔道壓漿不密實有如下幾種表現:
1、多波曲線孔道,特別是豎向多波曲線孔道波峰頂排氣孔未冒漿。
2、壓漿增壓時,不能保證恒定的壓力。
3、壓漿初凝后,從進漿孔或排氣孔用探測棒可探測到不飽滿,有空洞。
4、計算漿體壓進孔道總量小于孔道總空隙量。
5、上下或左右孔道串孔。這些壓漿不飽滿,不密實的質量隱患,如未被及時發現并進行妥善處理,將直接影響結構物的使用壽命。
6、梁體因蜂窩., 孔洞, 裂縫等內部隱蔽缺陷而漏漿。
7、封錨不嚴而漏漿。
(二)預防及處理措施治理孔道壓漿不密實的措施:
1、優選配合比。水泥漿配合比是壓漿質量的關鍵。優良的配合比設計是控制孔道壓漿質量的前提, 優化組合的水泥漿配合比,既能有效地控制泌水率及有效膨脹系數。
2、慎用膨脹劑。在水泥漿凝固過程中,膨脹劑和水泥發生反應,產生氣體,使水泥體積產生微膨脹。
3、適當提高壓漿穩壓持荷壓力。壓漿過程中,壓力一般應保持在0.4—0.6MPa之間, 穩壓持荷時間不少于5min,穩壓壓力應保持在0.6—0.8MPa之間。
4、采用后期加壓補漿法補充密實。對于豎曲線錨固點處在上部的孔道,因泌水無法排出而占據孔道空間,水干后此處形成空洞 (此缺陷在封錨前可從進漿孔用探條探測到),可用高壓黃油槍或按此原則制手動壓力補壓充實。 對于長線連續結構豎向多波孔,不論錨固點在什么位置,其波峰處(孔道最高點)都有可能因泌水、漿體收縮而形成局部空洞。排除這種隱蔽缺陷的方法是,在孔道波峰處事先設一排氣、壓漿兩用管, 壓漿時排氣, 壓完漿后, 可以此管用探條檢測,發現不密實,可從此管接上手動補漿泵進行后期補漿,效果較好。
5、采用真空壓漿。
問題2:滑絲和斷絲鋼筋張拉過程中出現滑絲和斷絲現象, 其結果會使預應力鋼筋受力不均,甚至使空心板不能達到足夠的預應力。
(一)產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1、錨圈放樣不準,支承墊板傾斜,千斤頂安裝不正。
2、鋼絲編束時,由于沒有認真梳理,造成鋼絲束交叉混亂。
3、鋼絲束存放不好,表面存在油污、銹斑等。
4、錨具加工尺寸不準確,錐度誤差大。
(二)預防及處理措施
1、在施工中要加強材料的檢驗,選擇較好的錨具類型,施工時遵守操作規程。
2、滑絲和斷絲現象如果發生在頂錨之前,應立即停止張拉,并使千斤頂回油,認真檢查滑絲和斷絲的原因,更換已斷的鋼絲或更換已損傷的夾片,再重新進行張拉。
(三)滑絲和斷絲現象如果發生在頂錨之后,其處理程序如下:
1、將千斤頂按張拉狀態安裝好;
2、張拉鋼絲。當鋼絲受力伸長時,夾片稍被帶出,這時立即用鋼纖卡住夾片,同時千斤頂回油,鋼絲回縮,夾片因被卡住而不能與鋼絲同時回縮。千斤頂再次進油,如此反復的進行,直至夾片退出為止。在退夾片時,鋼絲的張拉應力不得超過鋼絲的極限張拉應力的0.8 倍。
3、如鋼絲已斷,應更換鋼絲束,重新張拉并錨固。
五、結束語
橋梁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充分利用材料的高強度性能,有防止混凝土裂縫,減輕結構自重,增大橋梁跨徑、剛度,同時有行車舒適等優點,為了確保橋梁安全可靠,橋梁的施工控制將變得非常重要,因此在預應力施工中,一定要按技術規范操作,以確保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馬華堂編著.公路工程質量問題分析與防治技術.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
[2]徐犇編著.橋梁檢測與維修加固.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顏海主編.公路工程質量事故分析.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4]蕭紹統編著.工程質量事故分析與預防.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5]劉效堯,朱新實.預應力技術及材料設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篇10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術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F41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1-0169-01
混凝土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極其廣泛,并對工程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施工中技術人員要做好混凝土的檢測工作,保障混凝土的質量以及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安全使用。施工中采取各種有效的預防措施來預防裂縫的出現,以保證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構件的安全、穩定、經久、耐用。
一、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的拌和以及運輸方法
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要求,將混凝土的各種原材料均勻拌和成為可供澆筑的混凝土料即為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拌和
將配好的一次拌和用料送入混凝土攪拌機內進行均勻拌和,制成新鮮的混凝土料即為混凝土的拌和。機械拌和和人工拌和是混凝土拌和的兩種方法。
1.機械拌和
采用機械拌和混凝土能提高拌和的質量以及生產率,可以節省人力費用,制備混凝土的基本設備是混凝土攪拌機,它也是混凝土攪拌樓和攪拌站的主要組成部分。
2.人工拌和
人工拌和是在小規模的混凝土工程或施工初期缺乏攪拌機械時才需要的。人工拌和具有勞動強度大,混凝土質量不容易保證的特點。
(二)混凝土運輸
連接拌和與澆筑的中間環節是混凝土運輸。將混凝土拌和物從攪拌機出口運送至澆筑倉位的工序即是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運輸通常由兩個過程組成:從建筑物前到澆筑倉位的運輸為垂直運輸;從出料口到建筑物前的運輸為水平運輸。
1.混凝土運輸一般要求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混凝土運輸,為了增強混凝土質量并保證澆筑工作順利進行,對混凝土運輸有下列幾點的要求:
(1)防止水泥砂漿的損失。運輸混凝土的工具應做到嚴密不漏漿,在運輸過程中,裝料不要過滿,防止漿液外溢,轉彎速度不要過快。
(2)要盡量減少運輸時間,防止混凝土出現初凝現象。混凝土初凝會使漿體變稠,降低可塑性,影響上下層的結合并且無法振搗密實。
防止混凝土拌和物發生離析的現象。所謂離析就是粗骨料與水泥漿分開,失去了均勻性,難以振搗密實;或粗骨料下沉,水泥漿和水上浮。
2.混凝土的垂直運輸
混凝土的垂直運輸又叫人倉運輸。可選用快速提升斗、井架、各種起重機及混凝土泵等進行垂直運輸,主要用起重機械完成。
3.混凝土的水平運輸
可選用手推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自卸汽車、機動翻斗車、皮帶機、輕軌斗車等的水平運輸。
(1)人工運輸。常用手推車、架子車和斗車等人工運輸混凝土。使用手推車或架子車要求運輸道路路面平整,并隨時保持干凈。以免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強烈的振動。一般要求道路的縱坡水平,局部應小于15%,一次爬高不宜超過23 m。運輸距離應小于200m。
(2)混凝土運輸車。混凝土運輸車分無軌和有軌兩種類型。無軌混凝土運輸車中的小容量者為3~4,是用卡車底盤改裝而成的;大容量者為6~9,是用鉸接轉向底盤單軸牽引車牽引的。有軌混凝土運輸車的罐體容量為6~9。
二、混凝土澆筑和養護
(一)澆筑前的準備作業
1.基礎處理
對于巖基而言,首先要清除巖面的軟弱、松動、尖峭和反坡部分,然后用高壓水和泥土、風將油污及雜物等沖去,使巖面保持潔凈,以保證巖面與混凝土結合緊密;對于土基而言,應該先挖除開挖基礎時預留下來的保護層,清除里面的雜物,然后再用碎石墊底,蓋上濕砂并加以夯實,然后才可以澆筑混凝土。
2.施工縫的處理
施工縫處理是指在已凝固的混凝土面上澆筑時,應清除混凝土表面的乳皮并形成粗糙的表面。它的目的是使新老混凝土結合緊密,方法有沖毛、鑿毛、噴毛和刷毛等。
3.鋼筋、模板及預埋件的檢查
除了用風水槍將縫面沖洗干凈外,在開始澆筑混凝土之前還應對模板、鋼筋及預埋件等進行檢查,使其達到合格的規格、尺寸、數量、位置與穩固程度。
4.澆筑倉面布置
主要檢查倉面布置,腳手架是否牢固,機具設備是否完善齊全,風、電、水是否可靠供應,是否恰當進行照明布置以及勞動力的組合等。
5.振搗和平倉
1)振搗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影響質量的關鍵作業是振搗。它可以使混凝土密實,并使混凝土與鋼筋、模板及預埋件緊密的結合,保證混凝土的最大密實性。
2)平倉
將卸入倉內的成堆混凝土,均勻鋪平到要求的厚度是平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平倉,混凝土的骨料架空、分離和漏振等質量事故將會因平倉不好而造成。一般使用插人式振搗器垂直插人料堆頂部,借振動作用鋪平混凝土。但使用振搗器平倉是不能代替下一個工序的振搗密實的。
(三)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是指為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硬化條件,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在一定時間內,對外露面保持足夠的濕度以及適當的溫度所采取的相應措施。養護時間一般是從澆筑完畢后12~18小時開始的,持續養護 14.28天,具體要求根據當地的天氣、水泥品種和結構部位的重要性而定。
三、水利水電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
內部均勺密實,外表光滑平整,符合規定的強度保證率,滿足設計強度及耐久性,達到強度均勻性的指標是混凝土施工質量的要求。因此,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各個工序及硬化質混凝土質量在施工時應進行控制與檢查。
(一)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1、水泥
水泥混凝土施工中是最為主要膠凝材料,混凝土性質的穩定性和混凝土的強度直接受水泥的質量的影響,因此,應對進場施工的水泥原料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杜絕劣質水泥的進場,另外,工地技術管理人員在使用水泥進行施工前還應將其樣板送到試驗室進行復驗,檢驗的內容包括水泥標號、 凝結時間、細度、稠度、體積安定性、密度和水化熱試驗等。
2、砂石骨料
水利混凝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是砂石骨料,在進行檢查時,要在拌和廠檢查砂石的含水量、砂子的細度模數以及骨料的含水量等方面的系數是否達到合格。
3、外加劑
外加劑應該經過試驗才可以得到認可并要加有出廠合格證。
(二)拌和過程的質量控制
在進行拌制混凝土的時侯,配料必須嚴格遵守試驗室簽發的配料單進行,嚴禁擅自更改??刂茩z查的項目有:
1、拌和物的均勻性:混凝土拌和物應保持均勻,需要經常檢查其均勻性;
2、定期進行取樣檢查:按規定在現場取混凝土試樣進行抗壓試驗,檢查混凝土強度。
3、拌和時間:每班至少抽查兩次拌和時間,充分拌和混凝土,拌和時間應該符合要求;
(三)混凝土澆搗的質量控制檢查
1.混凝土的運輸
在混凝土的運輸過程中,技術人員要定是不定時的查看混凝土拌和物是否發生分離、漏漿、嚴重滲水及過多降低坍落度等不良現象。
2.施工縫、基礎面的處理及模板、鋼筋、預埋件安裝
技術管理人員在開倉前要對模板、鋼筋、預埋件安裝作最后一次檢查,復查基礎面、施工縫的處理,保證施工技術符合規范要求。
3.混凝土澆筑
按規范要求嚴格控制檢查接縫砂漿的鋪設、平倉、振搗、混凝土人倉鋪料、養護等內容。
(四)混凝土外觀質量和內部質量缺陷檢查
表面平整度、碰損掉角、麻面、露筋 、空洞、蜂窩、表面裂縫等是混凝土外觀質量主要檢查的對象,如果是大型的水利水電工程,還要檢查內部質量缺陷,如用回彈儀檢查混凝土表面強度、用超聲儀檢查裂縫、鉆孔取芯檢查各項力學指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