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氣范文
時間:2023-03-25 08:54: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工業廢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為目的,以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為抓手,在全面摸清工業區(鎮)廢氣污染源產生情況的前提下,借助和依靠法律、行政、經濟和科技等手段,以企業為單位按照“三個一批”(即轉型一批、整改一批、淘汰一批)思路,有針對性、分階段開展工業廢氣污染專項整治,盡可能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整治效果。
(二)工作原則
1、突出重點、講求實效。按照“重點突出、分清主次”的原則,著重整治影響工業區(鎮)空氣質量的重點企業和居民集中區周邊的企業。
2、因企制宜、多策并舉。按照“改造、提升、治理、淘汰并舉”的原則,從產品提升、工藝改進和廢氣治理入手,制定并開展“一企一整治”。
3、分步實施、穩中求進。按照“先易后難、以點帶面”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分類排出企業,分階段、梯度式推進工業廢氣污染防治。
二、整治目標和工作重點
(一)實施目標
1、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總體得到有效改善,環保(廢氣)投訴數量有所下降。
2、完成縣下達工業區(鎮)2012年大氣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
3、因廢氣污染對工業區(鎮)外界形象和園區品位影響有所減小。
(二)實施重點
目前工業區(鎮)工業廢氣源主要有五類(具體詳見附表),一是石化類企業;二是生產染料、中間體及其它類化工企業;三是飼料企業;四是三廢集中處理處置企業;五是印染企業定型廢氣。在前幾年已對印染企業定型廢氣進行整治并取得實質性成效的基礎上,今年重點主要三方面:
1、生產染料、中間體及其它類化工企業,特別是染料及部分精細化工企業產生刺激性無機氣體和特殊有機污染氣體。
2、三廢集中處置企業,尤其是群眾反響的污水、污泥處理產生惡臭氣體。
3、繼續抓好印染企業定型廢氣處理裝置的督促運行工作,切實做到裝置安裝率、運行率、有效率三個100%。
三、具體方法
1、對摸排確定的重點整治企業,企業對照各自環評要求,開展廢氣治理設施安裝運行情況的自查自糾。
2、在企業自查自糾的基礎上,聘請專家對企業“三廢”治理設施配套及運行情況進行現場檢查,提出整改“一廠一策”。管委會配套相應激勵政策和監督機制,促使企業配套完善“三廢”治理設施并確保正常運行。對一些工藝落后、過期設備,結合安全生產“五個強制”政策,采取強制淘汰措施。
3、加大對小化工、小熔煉、小皮革、小塑料造粒、小電鍍等“五小”行業的治理力度。對一些無證無照且廢氣污染嚴重的企業堅決予以取締。
4、對未開展清潔生產的重點整治企業,列入2012年清潔生產審核計劃,強制開展清潔生產審核。
5、積極推進循環經濟項目。按照濱海工業區循環經濟試點方案要求,有序推進相關循環經濟項目,特別是PTA高壓尾氣中有機物回收再利用項目、三家皮塑企業的DMF回收項目、印染定型機廢油回收項目等既能減少廢氣排放,又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重點項目。
6、加強對企業廢氣治理設施的運行監督。定期不定期的檢查企業廢氣治理設施運行情況,運行臺帳的記錄和試劑購買情況;聯合上級主管部門加大夜間執法檢查,嚴肅處理無故不開啟廢氣處理和吸收裝置的偷排行為。完善監督制度,在區內開設投訴信箱,公開24小時投訴受理電話等。
四、實施步驟
1、啟動階段(2012年4月底前)。根據前期調查確定的大氣污染排放清單和相應企業,按照整治原則,召開動員大會,布置企業廢氣治理設施配套運行情況自查自糾工作。
2、推進階段(2012年5月——2012年11月底)。在企業自查自糾的基礎上,聘請專家對企業自查自糾情況進行現場核查,對整改不力的企業由專家制定專門的整改方案,管委會采取法律、行政、經濟和科技等綜合手段抓好整改落實工作。尤其對一些工藝落后、過期的設備,結合安全生產“五個強制”政策,采取強制淘汰措施。對未通過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強制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對一些無證無照的小化工、小冶煉、小塑料造粒等行業集中整治取締。
3、深化階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底)。會同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抽查,未完成整改的,進行全區通報并予以執法查處。
五、整治要求
(一)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工業廢氣污染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群眾反映最強烈、社會關注度最高的民生問題。開展工業廢氣污染整治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和完成減排任務的具體措施,工業區(鎮)將專門成立整治工作組,各村(居)、企業要切實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堅持按照“政府督促、企業主體、綜合聯動”的思路,切實落實各項整治措施,確保取得實效。
篇2
[關鍵詞]工業廢氣;氯化氫;含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U4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4-0025-01
引言: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硝酸銀容量法、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和離子色譜法測定氯離子。其中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方法靈敏、顯色液穩定、操作簡便,但選擇性差,且方法不易掌握;后者方法準確靈敏、選擇性好、能同時測定多種陰離子,但是操作復雜,且儀器昂貴,不少地方監測站無此儀器。經過長期摸索研究出測量車間工業廢氣中氯化氫含量的方法。此法簡單容易操作,能測定和檢查工廠廢氣排放情況,為生產的正常運行提供信息。工業廢氣氯化氫同時也污染環境,對設備和建筑物都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氯化氫氣體易揮發,水溶性強,不易被顆粒吸附,因而擴散性較強,能與空氣任意混和,其危害范圍廣,對氯化氫廢氣的回收及治理已引起了人們的重視。2015年1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公布并實施,可見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按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污染物采樣方法》,國家對工業向大氣中排放氯化氫廢氣含量有明確的要求。
1.關于工業廢氣的危害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稱,2012年空氣污染造成約700萬人死亡(部分人死亡原因與室內/外空氣污染均有關),也就是全球每八位死者中就有一位。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是呼吸道疾病與生理機能障礙,以及眼鼻等粘膜組織受到刺激而患病。
對植物的危害: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么危害癥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
2.實驗部分
2.1 主要儀器
反應管50mL三支;酸式滴定管50mL一支;堿式滴定管50mL一支;真空泵一臺;氣體流量計一臺;移動電源插座一個。
2.2 試劑及溶液
硫酸標準滴定溶液:0.5mol/L;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0.5mol/L;酚酞指示劑;甲基紅―亞甲基蘭混合指示劑。
2.3 實驗前準備
向反應管中裝入硫酸標準溶液和甲基紅―亞甲基蘭混合指示劑,在尾氣中檢測成分濃度未知的情況下,均接50.0mL硫酸標準溶液作為吸收液。三支反應管串連在一起作為接收器,第一個反應管和第三個反應管為緩沖瓶,第二個反應管為接有吸收溶液的吸收瓶。(如果尾氣溫度較高,可適當的在第一個緩沖瓶前增加緩沖瓶接收冷凝的液體)。
3.檢測步驟
3.1 樣品采集
向真空泵和氣體流量計中注適量蒸餾水,在檢測現場就近接通電源,檢查尾氣管道是否連接正常。按照尾氣管道反應管流量計真空泵的順序用橡膠管連接在一起,記下流量計的讀數A1作為起始讀數,開啟電源開始尾氣檢測。完成抽氣檢測后,關閉真空泵開關,同時拆除連接設備的橡膠管,防止由于管道負壓將吸收瓶內的吸收溶液反抽入管道。記下流量計的讀數A2作為結束讀數,放掉真空泵和氣體流量計中的水并沖洗干凈,收起移動電源線。第四是取下吸收瓶和第三個反應管洗入三角瓶中,用硫酸標準溶液來中和滴定剩余的吸收溶液。以此求得吸收溶液的耗量。
3.2 尾氣中氯化氫含量的計算方法
式中:V1為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mL;
V2為中和滴定的硫酸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m ;
C1為氫氧化鈉標準滴定溶液的濃度,mol/L;
C2為中和滴定的硫酸標準滴定溶液的濃度,mol/L;
M為氯化氫的摩爾質量36.5,g/mol;
V3為流量計記錄的抽取尾氣體積,L;
V3=A2-A1。
3.3 實驗數據
取同一點的工業廢氣做樣品(在生產設備、生產過程正常運行下進行),按GB/T16109-1995《車間空氣中氯化氫及鹽酸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測定方法》進行氯化氫含量測定,檢測數據如表1。
4.討論
檢測應在生產設備、生產過程正常運行下進行,確保能真實反映各工廠尾氣中氯化氫含量的排放情況。向真空泵和氣體流量計中注適量蒸餾水,在檢測現場就近接通電源,檢查尾氣管道是否連接正常。按照尾氣管道流量計真空泵的順序用橡膠管將設備連接,接通電源抽尾氣2min,目的是:檢查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并將尾氣管道中的氣體替換成煙囪中正在排放的氣體,以減少檢測誤差。再去抽尾氣管道中的氣體5-10min以置換尾氣管道的氣體。氣體流量計指針為勻速轉動。第五是抽取氣體至反應管指示劑變色,或在反應管指示劑沒有變色的情況下抽取100-300 L尾氣,控制抽氣量盡量不使指示劑變色(根據尾氣中待測物質含量的不同可減少或增加尾氣抽取體積)。完成抽氣檢測后,關閉真空泵開關,同時拆除連接設備的橡膠管,防止由于管道負壓將吸收瓶內的吸收溶液反抽入管道。用一根橡膠管將反應管的出口和入口連接在一起,避免空氣進入。如果樣品采集不能當天測量,應將樣品放入冰箱二攝氏度到五攝氏度保存,保存不得超過四十八個小時。
總結: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廢氣氯化氫給我們的健康和生存環境都帶來了很大的威脅。提高環保意識、減少未處理工業氯化氫的排放、對工業排放氯化氫進行檢測、完善工業廢氣氯化氫的治理技術和設備是防治工業廢氣的重要措施。本實驗建立了測定工業廢氣中氯化氫含量的測定方法,該方法操作簡便、準確、快速,可用于工廠對工業廢氣中氯化氫含量的測定,從而控制廢氣中的氯化氫含量不要超出標準排放量,適合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控制。
參考文獻
[1] 《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 16157-1996.
[2] 《固定污染源廢氣氯化氫的測定 硝酸銀容量法》 HJ 548-2009.
[3] 《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補法).
[4] 張金鳳,馬艷寧,徐淼,李銘.水解氧化工藝治理制藥工業有機廢氣的設計[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14,06:32-34.
[5] 王祥生.氯化氫的純化方法[J].低溫與特氣,1983,04:20-22.
[6] 劉自珍.填料塔處理化工廢氣中的氯化氫制鹽酸[J].氯堿工業,1990,06:47-48.
篇3
【關鍵詞】 工業 廢氣排放強度 完全分解模型
一、引言
近年來,盡管我國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各地頻繁出現的霧霾天氣卻令節能減排壓力倍增。空氣污染不僅影響了生態環境和公眾的身體健康,也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實現節能減排,許多權威機構對大氣污染源進行了研究。2011年12月由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其他15家NGO組織和個人的我國首份大氣污染源定位報告《中國大氣污染源定位報告》指出,工業廢氣排放是多種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于是,我國工業廢氣排放情況再次受到空前關注。
那么,究竟我國工業的節能減排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是什么因素導致了近年來我國更為嚴重的工業廢氣排放?弄清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對其進行深入地研究,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這更是制定政策的基礎。
二、我國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變化
欲研究我國工業的廢氣排放情況,有價值的考察指標之一是工業的廢氣排放強度,它等于工業廢氣排放量與工業產出的比率。一般來說,工業的廢氣排放強度越高,說明工業的節能減排效率越低,反之則相反。
從圖1可以看到,我國的工業廢氣排放強度在1995―2000年呈現出下降的良好趨勢,但此后我國工業廢氣排放強度則呈現出波動上升的態勢。2000―2007年期間我國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穩步上升,2000年成為一個轉折點。2007―2009年再次下降,2007年成為另一個轉折點。但工業廢氣排放強度再次下降的態勢并沒有保持很長時間,2009年以后又重新出現了上升的跡象,2009年成為第三個轉折點。
三、工業廢氣排放強度變化的分解:節能環節和減排環節
為了研究影響我國工業廢氣排放強度變動的原因,我們首先給出工業廢氣排放總量的計算公式:
Ct=Yt■ (1)
其中,Ct表示t期工業廢氣的排放量,Yt表示t期工業產出,Et表示t期工業能源消費量。在上式中,影響工業廢氣排放的因素分為如下幾個:一是工業產出Yt;二是工業能源強度Yt;三是工業單位能源消費產生的廢氣排放Ct/Et(以下稱之為工業廢氣能耗比)。通過(1)式,我們就可以得到工業廢氣排放強度:
■=■■ (2)
其中,Ct/Yt是工業廢氣排放強度。上式說明,工業廢氣排放強度取決于工業能源強度與工業廢氣能耗比。由(2)式可知,一個經濟體欲降低工業廢氣排放強度,必須通過降低工業能源強度和工業廢氣能耗比來實現。從國際權威機構,如世界能源委員會1979年提出的節能定義來看,節能和能源效率的含義是一致的。因此,工業能源強度的高低取決于工業節能的效率。工業廢氣能耗比不僅體現了能源利用效率,更體現減排效率的高低。因此,可以將工業廢氣能耗比的變化視為減排環節效率的變化。
那么,究竟工業節能減排系統中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影響了我國的節能減排效率呢?下面,我們通過完全分解模型來分析我國的工業能源強度Et/Yt變化和工業廢氣能耗比Ct/Et變化對工業廢氣排放強度Ct/Yt變化的影響。為了計算方便,我們令Ct=Ct/Yt,xt=,Et/Yt,yt=Ct/Et,根據(1)式得到Ct=xtyt。那么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變化c為:
c=ct-c0=xtyt-x0y0
=y0(xt-x0)+x0(yt-y0)+(xt-x0)+(yt-y0)
或者
=y0x+x0y+xy (3)
我們將(3)式中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總變化c分解成節能和減排兩個環節的效應cX和cY之和,即cX=cX+cY。其中:
cX=y0X+■xy (4)
cY=x0y+■xy (5)
其中,節能環節的效應cX表示工業能源強度變化導致的工業整體廢氣排放強度的變化量,減排環節cY表示工業廢氣能耗比變化導致的工業整體廢氣排放強度的變化量。
上面的(4)式和(5)式中平均分配了(3)式中的xy,這正體現了完全分解模型“共同導致,平等分配”的思想。根據完全分解模型,我們運用我國1995―2010年的數據計算了工業能源強度變化和工業廢氣能耗比變化對工業廢氣排放強度變化的效應,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其中,所用的工業GDP是以2000年價格計算,所用原始數據均來源于各年《中國統計年鑒》和《環境統計數據》。
首先,分析節能環節。這需要觀察工業能源強度變化的效應CX。我們知道,工業能源強度越高,意味著工業能源利用效率越低,越不利于降低工業廢氣排放強度,反之則相反。表1的數據給出了四個時間段內CX對C的影響。數據顯示,在四個時間段內,工業能源強度變化的效應CX的值為負,這表明工業能源強度變化對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上升起到了抑制作用。
上述結論通過(2)式中工業能源強度與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關系也能得到證實。圖2顯示,盡管我國的工業能源強度在2003―2005年期間出現輕微的波動,但在整個考察期內,工業能源強度總體上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因此,根據(2)式,工業節能環節的確起到了降低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作用。
但從表1中的數據也應該看到,節能環節降低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作用正在逐漸減弱。究其原因在于,進入21世紀,特別是近年來,我國電力、煤氣及水生產供應業的能源強度高且處于上升的態勢,以及大幅度降低制造業能源強度似乎變得越來越困難了,由此導致了我國工業能源強度的下降速度趨于減緩(見圖2)。
其次,分析減排環節。這需要觀察工業廢氣能耗比變化的效應CY。如上所述,工業廢氣能耗比體現了工業減排效率的高低。工業廢氣能耗比越高,意味著工業減排效率越低,反之則相反。表1的數據顯示,在四個時間段內,工業廢氣能耗比變化的效應CY大于零,這表明工業廢氣能耗比變化起到了提高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作用。
上述結論同樣可以通過(2)式中工業廢氣能耗比與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關系得到證實。根據(2)式,工業廢氣能耗比的上升提高了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由此推斷,對于我國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上升,減排環節難辭其咎。
綜合上述工業節能和減排兩個環節的分析,從總體上講,節能環節的較高效率降低了我國工業廢氣排放強度,而減排環節的低效率卻導致了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上升。但是在不同的時期,二者所處的地位并不相同。在1995―2000年和2007―2009年期間,具有負值的工業能源強度變化的效應(即節能環節的效應)在總效應中占主導地位,因而工業廢氣排放強度是下降的;而2000―2007年和2009―2010年期間,具有正值的工業廢氣能耗比變化的效應(即減排環節的效應)在總效應中占了主導地位,因此工業廢氣排放強度是上升的。
四、主要結論
從工業節能和減排兩個環節對工業廢氣排放強度變化的影響來看,節能環節的較高效率減緩了工業廢氣排放的上升速度,而減排環節的低效率卻導致了工業廢氣排放強度的上升。但二者在不同時期所處的地位并不相同。在1995―2000年和2007―2009年期間,占主導地位的是節能環節的高效率,因此工業廢氣排放強度是下降的,而在2000―2007年和2009―2010年期間,占主導地位的是減排環節的低效率,因此工業廢氣排放強度是上升的。
綜合考慮影響我國工業廢氣排放強度變化的原因后發現,要降低工業廢氣排放強度,在節能和減排環節上,除了要繼續加大節能力度以外,應特別重視減排環節效率的提高;在影響因素層面上,除了要繼續加快結構調整外,更應加快技術進步及推進管理創新以促進節能減排。
(注:基金項目: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山東省發展低碳經濟的技術進步路徑選擇研究(12CJJJ08)”;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低碳經濟約束下青島市的技術選擇與路徑轉換研究(QDSKL110213)”。)
【參考文獻】
[1] 向書堅、吳淑麗:中國工業廢氣治理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2012(6).
[2] 邱壽豐:中國能源強度變化的區域影響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12).
[3] 陳六君、王大輝、方福康:中國污染變化的主要因素――分解模型與實證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
篇4
關鍵詞:水泥;廢氣污染物;自行監測
1 概述
2013年以來,我國開始推行重點企業自行監測,水泥工業作為先行先試的排污許可制度覆蓋行業,需要對其主要污染物-廢氣污染物自行監測提出明確監測要求。目前監測技術標準與規范對水泥工業廢氣的監測內容做出了規定,但發現在監測項目和監測頻次等問題上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對水泥工業廢氣污染物自行監測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探討,為制定自行監測方案提供參考。
2 水泥工業自行監測必要性
水泥工業是主要的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業之一[1]。水泥工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這些污染物與霧霾、光化學煙霧、酸雨等現象密切相關[2]。為更好掌握污染物排放狀況及其對周邊環境質量的影響等情況,水泥企業應按照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要求組織開展自行監測活動。自行監測是企業自證守法的基礎,企業自行監測方案是排污許可證的重要載明事項,水泥工業作為先行先試的排污許可制度覆蓋行業,需要對水泥工業企業提出明確的監測要求,作為自證守法的重要依據。
3 水泥工業主要廢氣污染物來源
我國水泥生產線主要是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3]。廢氣污染物主要產生于水泥生料燒制成熟料的過程,水泥窯、窯尾余熱利用系統及無組織排放是各類污染物的主要來源[4]。粉塵主要由水泥生產過程中原料、燃料和水泥成品儲運,物料的破碎、烘干、粉磨、煅燒等工序產生的廢氣排放或外逸而引起。水泥回轉窯的窯頭、窯尾是水泥廠最大的粉塵污染源。二氧化硫主要來自煅燒窯與烘干機,主要是燃料煤中的硫分在高溫氧化條件下所生產的,還有一部分來源于水泥原料中的含硫化合物在煅燒條件下的高溫氧化[5]。回轉窯是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6]。水泥行I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國排放量的
10.79%[7]。
4 廢氣污染物自行監測中存在的幾點問題
結合水泥工業廢氣污染物來源、執行標準及企業自行監測辦法的相關要求,通過查閱全國各地區水泥工業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平臺及現場調研發現,部分水泥企業廢氣自行監測存在一些問題。
4.1 自行監測方案不夠完善
《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8](以下簡稱辦法)第四條規定,自行監測方案內容應包括企業基本情況、監測點位、監測頻次、監測指標、執行排放標準及其限值等。通過查閱及調研發現部分企業自行監測方案包含內容多少不一,存在廢氣監測點位缺失及廢氣排放的執行標準錯誤等問題。
4.2 監測指標不夠全面
《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9]要求水泥工業企業廢氣監測項目包括6項: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NO2計)、氟化物(以總F計)、汞及其化合物和氨。目前大部分水泥企業監測了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而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和氨監測因子缺失嚴重,只有很少部分企業采取手工方式監測氟化物和汞及其化合物。
4.3 監測頻次不夠清晰
《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10]對水泥窯協同處置危險廢物應當每個季度至少開展1次,但《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指南 總則》[11](以下簡稱總則)中提及主要污染物的監測頻次高于主要污染物以外的監測頻次,同時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復監測。通過調研發現自行監測中未考慮到協同處置非危險廢物和危險廢物的差異性,在監測頻次上未進行區分,混淆監測頻次。
5 廢氣污染源自行監測的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一是完善自行監測方案。辦法中第四條規定,企業應按照國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及其批復、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制定自行監測方案。所以水泥工業企業按照辦法要求并結合自身工藝特點,分析產排污節點、確定各污染物排污口及特征污染物的基礎上制定完善的自行監測方案。
二是監測指標要全面且突出重點。總則要求應針對監測點位特點確定每個點位的監測指標。例如對于采用了SNCR脫銷工藝的水泥項目窯尾廢氣有組織排放和廠界無組織排放監測因子還應考慮氨氣。辦法中也規定企業應當按照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要求,加強對其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的監測。但在確定廢氣監測指標時不能生搬硬套,應該結合環評和項目生產特點充分考慮特征因子。例如協同處置固體廢物的水泥工業企業要考慮監測氯化氫、氟化氫、總有機碳、砷及其化合物、臭氣及二 英類等特征指標。
三是監測頻次要反映特征避免重復。在水泥企業制定監測頻次時參照總則,重點排污單位及其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應增加監測頻次。例如對水泥窯的窯尾和窯頭產生的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建議采用自動監測,氟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監測頻次為季度;對于烘干機、烘干磨、煤磨排氣筒的廢氣污染物量少也相對簡單,建議按季度監測;例如對于主要來自廠區內、外物料揚塵以及排放源管線、閥門等的“跑、冒、滴、漏”的無組織排放廢氣建議監測頻次為每季度一次。
6 結束語
針對水泥工業產生的廢氣污染物,結合執行排放標準、自行監測辦法及總則的要求,對水泥工業廢氣污染物自行監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幾點建議,旨在為編制水泥工業廢氣污染物自行監測技術指南提供參考,對企業開展自行監測起到規范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冬梅.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和新設備介紹[J].硅谷,2008,22:99.
[2]謝慶裕.火電脫硝,為PM2.5降壓[N].南方日報,2012-5-18.
[3]高坤龍.新型干法水泥廠大氣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5,7.
[4]薛亦峰,曲松,閆靜,等.北京市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及污染特征[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4,37(1):201-204.
[5]李春艷,施壽芬.水泥工業環境保護概論[M].2015.
[6]祝百東.SNCR煙氣脫硝技術的實驗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6,7.
[7]Energy U O.CDIAC[R].2012.
[8]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環發[2013]81號)[Z].
[9]GB 4915-2013.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S].
[10]GB 30485-2013.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S].
篇5
關鍵詞:紡織印染;揮發性有機物;標準;廢氣排放
中圖分類號:X51 文獻標志碼:A
A Comparison of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on Exhaust Emissions of Textile Printing & Dyeing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Abstract: Textile printing & dyeing industry, as one of the major industries that generate exhaust gas 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of governments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relevant standards, the pollution control lists, limit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aw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gives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textile printing and dye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standard; exhaust emissions
中國是自古以來的紡織大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家,紡織印染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2015年上半年全國各省的印染布產量如表 1 所示,可看到紡織印染企業分布集中,沿海五省的產量占全國總量的95%以上。
印染行業高溫、高耗水、使用多種助劑等特性,對周邊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印染廢水標準對廢水排放加以控制,然而我國現階段紡織印染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仍執行GB 16297 ― 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和GB 14554 ― 19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有關規定,其針對性不強,且頒布時間較早,與紡織印染防治工作的實際不符。自2013年起,我國開始制定《紡織印染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其也將作為國家強制性標準對印染工業的廢氣嚴格管控。
對于大氣污染的控制與研究國外相對較早,美國等發達國家在上世紀50年代就頒布了相關法律,并經過多次修正。其中典型的法規有美國的《國家有害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紡織工業面料以及其他紡織品生產中的印花、涂層、染整》、日本的廢氣固定源和移動源排放標準、英國的《紡織面料整理和涂層的法定指南》等。目前,以上標準中,美國、英國和世界銀行有針對紡織印染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而日本、歐盟與我國一樣,執行的是(類)綜合排放標準。
1 國內外標準主要污染因子及限值的對比
表 2 為具體的污染因子及其限值對比,其中苯系物、氯乙烯、顆粒物、甲醛等主要污染因子需重點關注。根據對比,美國的標準主要是針對紡織染整行業的涂層、印花、染色、整理等工序,對其使用、排放的HAP(有害大氣污染物)總量進行控制,但對于單項的特征污染物并沒有進行限制,同時采用了排放濃度和削減率相結合的控制方式,并對車間工藝廢氣收集做了明確的規定。
日本目前并沒有專門的紡織印染行業廢氣排放標準,所以在這一類行業的廢氣排放問題上,執行的是《固定源排放標準》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綜合類的排放標準,對其中列出的氣體種類中的鹵代烴類、苯系物類、揮發性有機物以及硫化物(H2S、甲硫醇、甲硫醚)有明確的限值規定,但其單位并未統一,有mg/kg及mg/m3兩種形式,為相關人員的執法及監測帶來了一定不便。
英國的紡織印染行業主要在歐洲范圍內,且主要從事高檔服裝面料的_發,故在英國并沒有出臺專門針對紡織印染行業的大氣污染排放標準法規,只出臺了針對紡織面料整理及涂層整理的指南 ―― 《紡織面料整理和涂層的法定指南》。該指南主要針對紡織印染生產工藝中的涂層工藝進行有效控制和說明,該工藝的主要污染因子為甲醛、顆粒物、NOx、NH3等,排放的要求是30 min內濃度限值不超過一定數值。這對我國涂層工藝標準的污染限值有一定積極作用。
世界銀行的紡織印染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由《污染預防和消減手冊》和《紡織品制造業環境、健康與安全指南》共同規定。其中,前者規定了排放標準污染參數和最大值,且該限值用濃度來表示,同時不可使用稀釋的辦法使廢氣達到要求。在工廠或裝置的正常操作中,應當至少有95%的時間不超過限值的最大值。后者主要列出了揮發性有機物(VOCs)、氯氣、甲醛、顆粒物等主要污染因子的限值,這與我國紡織廢氣排放種類基本相同,但缺少了芳香類揮發性有機氣體,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可以作為惡臭氣體標準限量值的一個技術參考。
2 我國標準現存問題
2.1 缺乏紡織印染行業大氣污染物控制清單
我國沒有針對紡織印染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目前該行業執行的大氣綜合排污控制污染物種類為33種,惡臭排放標準控制污染物種類為 8 種,其中包括的污染物種類并不都適用于紡織印染行業。美國標準中估算了135個主要點位會產生污染物,其中有害氣體污染物主要包括甲苯、甲基乙基酮、甲醇、二甲苯以及甲醛等;日本標準規定的固定源大氣污染物分為 5 類,即煙氣、揮發性有機物(VOC)、粉塵、特定物質(28種)和有害大氣污染物(234種);英國標準中規定了各項污染因子指標;世界銀行也規定了紡織工業廢氣污染物種類及排放標準限值。
2.2 缺乏對污染物控制技術要求
我國紡織印染行業目前執行的標準中,對產生污染物的工序、設備沒有提出防治措施。而美國標準中對設備裝置針對各工序(染色、印花及整理等)具體要求的安裝、運行、操作、處理效率及維護等方面也做出了具體的規定,除此之外,美國標準還針對安裝有廢氣處理設施的污染源,做出了一些操作規范以便進行正確規范操作,對于HAP排放削減的最大程度的控制水平即最佳可行控制技術作了規定,采用了排放濃度與削減率相結合的控制方式,并對車間工藝廢氣進行收集。
2.3 在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指標方面與其他國家不同
工業生產排放顆粒物、惡臭氣體、硫氧化物以及污染更重的揮發性有機物。除了對各種有機物進行識別外,各國還規定了排放氣體中的有機物含量,但各國所用指標并不完全統一。我國采用的是非甲烷總烴,《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非甲烷總烴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香烴和含氧烴等組分,實際上是指具有C2 ~ C12的烴類物質;美國標準中規定的是TOC(Total organic HAP),美國聯邦環保署(EPA)對VOCs定義為“除CO、CO2、H2CO3、金屬碳化物、金屬碳酸鹽和碳酸銨外,任何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碳化合物”;世界衛生組織對VOCs的定義為“熔點低于室溫而沸點在50 ~ 260℃之間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從非甲烷總烴、VOCs的定義可以看出,非甲烷總烴主要指C2 ~ C12之間的烴類物質,VOCs的范圍相對較廣,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的揮發性有機污染物。
3 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制訂方向
3.1 提出可以指導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大氣污染物控制的污染物清單
結合我國紡織印染行業目前遵循的《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及該行業地區分布、產生大氣污染物種類、濃度、工藝技術等情況,參考國外相關標準及政策,劃出我國紡織印染行業標準包括的行業范圍,根據不同工序制定出相應污染物清單。并針對不同工藝產生的不同污染物分別制定相應的排放限值,分別為紡織印染工藝(選擇其中產生污染物比較多的燒毛、印花烘干、涂層、定形蒸化等工序,分別列出各工序主要污染物)、粘膠纖維工藝和污水處理站。
3.2 對總量控制要求,無組織和有組織廢氣排放分別制定限值
據我國《2011 ― 2020年非常規性控制污染物排放清單分析與預測研究報告》中關于紡織皮革制鞋工業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紡織工業VOCs排放總量占工業VOCs排放總量的30%左右,在不同來源VOCs排放總量中的分擔比例為8.8%,對整個大氣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制定的紡織印染標準在總量上也要進行要求控制。由于紡織印染行業無組織廢氣的逸散對于廠區環境、人體健康等各方面存在影響,因此在制定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過程中對于無組織排放也要規定相應限值,并規定指標為無組織排放監控點濃度限值。基于目前的環境空氣惡化現狀,同時參照日本、英國及世界銀行的方法,采用的是TVOC(總揮發性有機物)作為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限值指標。
3.3 對污染物控制設備及處理效率提出要求
以美國在《國家有害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對設備裝置提出的具體要求為參考,在紡織印染大氣標準中規定新建及現有企業必須安裝廢氣收集及處理設施,對具體的處理效率做出規定,給出廢氣處理設施最低處理效率要求。對于無組織排放超過一定限值時,同樣需要建設廢氣收集及處理設施,除此之外對于其他廢氣處理設施系統的控制要求也要做出規定。
4 結論
苯系物、氯乙烯、顆粒物、甲醛等是當今各國紡織行業廢氣排放標準中的主要污染因子,需重點關注。我國現有的標準還存在著些許問題,如缺乏控制清單、缺乏技術要求、VOCs的定義指標與國際不一致等。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創建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大氣污染物控制的污染物清單,提出總量控制要求,對有組織和無組織廢氣分別限值排放,以TVOC作為控制揮發性有機物的指標,對污染物控制設備及處理效率提出要求等。
參考文獻
[1]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2014/2015年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
[2] 楊波,汪旭明.日本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及其內容探析[A].環境安全與生態學基準/標準國際研討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標準與基準專業委員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中國毒理學會環境與生態毒理學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二)[C].南京: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標準與基準專業委員會,中國毒理學會環境與生態毒理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2013:129-138.
篇6
中圖分類號:P618.130.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925X(2012)11-0120-02
摘 要 如何優化油氣企業污水處理工藝,降低污水處理成本,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對于污水處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必須指出的是,油氣廢水處理系統的優化改造是一個非常錯綜復雜的問題,從目的上它不僅要基于污水水質分析,按照技術和經濟的要求,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利用各種方法,找出最佳的設計工藝方案,并在設計工況條件下,找出最佳的設施組合和最佳工藝參數。
關鍵詞 油氣企業;廢水處理; 方法
隨著石化企業和各項工業的不斷深入發展,全球性的環境污染日益破壞著地球生物圈幾億年來形成的生態平衡,并對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存在威脅。由于逐漸加重的環境壓力,當前世界各國紛紛制定嚴格的環保法律、法規和各項有力的措施,我國作為世界大國,對環境保護也越來越重視,并向國際社會全球性環境保護公約作出了自己的承諾。
1 廢水處理方法分類
根據使用技術措施的作用原理和去除對象,廢水處理法可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三類。具體如下:
1.1 廢水的物理處理法:
利用物理作用進行廢水處理,主要目的是分離去除廢水中不溶性的懸浮顆粒物。主要工藝有:
1.1.1 格柵和篩網 格柵是一組平行金屬柵條制成的有一定間隔的框架。把它豎直或傾斜放置在廢水渠道上,用來去除廢水里粗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以免后面裝置堵塞。
1.1.2 沉淀法:利用重力作用,使廢水中比水重的固體物質下沉,與廢水分離。主要用于(a)在塵砂池中除去無機砂粒(b)在初見沉淀中去除比水重的懸浮狀有機物(c)在二次沉淀中去除生物處理出水中的生物污泥(d)在混凝工藝以后去除混凝形成的絮狀物(e)在污泥濃縮池中分離污泥中的水分,濃縮污泥。此法簡單易行而且效果好。
1.1.3 氣浮法:在廢水中通入空氣,產生細小氣泡,附著在細微顆粒污染物上,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浮體,上浮到水面。主要用來分離密度與水接近或比水小,靠重力無法沉淀的細微顆粒污染物。
1.1.4 離心分離:利用離心作用,使質量不同的懸浮物和水體分離。分離設備有施流分離器和離心機。
1.2 廢水的化學處理法
1.2.1 酸性廢水的中和處理:
酸性廢水處理可以用投藥中和法、天然水體及土壤堿度中和法、堿性廢水和廢渣中和法等。藥劑有石灰乳、苛性鈉、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等。他的優點是:可處理任何濃度、任何性質的廢水。
1.2.2 堿性廢水和廢渣中和法
投酸中和法可用藥劑:硫酸、鹽酸、及壓縮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做中和劑,由于PH值低于6,因此不需要PH值控制裝置)酸性廢水及廢氣中有高達24%的二氧化碳,可用來中和堿性廢水。其優點可把廢水處理與廢水沉淀結合起來,缺點是處理后的廢水中硫化物、耗氧量均有顯著增加。
1.3 生物處理法:
利用微生物可以把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穩定的無機物的這一功能,經常采用一定人工措施大量繁殖微生物。
1.3.1 好氧生物處理法: 應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環境下,把廢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方法,主要處理工藝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等,這種方法處理效率高,應用面廣。
1.3.2 厭氧生物處理法: 應用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在無氧條件下降解有機污物,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質的方法。主要用于有機污泥、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的處理。如啤酒廠、屠宰廠。
1.3.3 自然生物處理法: 應用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繁殖的微生物處理廢水的方法。工藝簡單,建設費用和運行成本都比較低,但其凈化功能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處理技術有穩定塘和土地處理法。
2 油氣污水處理系統的工藝設計
在油氣污水處理系統的工藝設計中往往遇到以下問題:
2.1 工程設計人員大都是僅僅了解廢水水質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工程經驗和直覺進行設計,這樣往往造成工程缺陷,使建成的處理系統處理廢水不能達標排放。
2.2 在有些設計中,因為對出水的達標要求嚴格,使設計出的工藝建設費用和運行費用偏高。
2.3 在許多現有的處理系統中,由于所要處理的水質發生改變,原有工藝不能針對目前的水質進行有效的處理。
如何優化污水處理工藝,降低污水處理成本,提高污水處理效果,對于污水處理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3 系統工藝改造的總體思路
污水處理單位廢水的水質為含有一定量難生物降解物質和油氣的有機廢水,各油氣行業排放的廢水所含污染物質不同,其相應的治理工藝流程也不同。生物處理因具有處理成本較低,并能大幅度去處有機污物和一定特性使得油氣廢水治理采用生物治理作為主要治理單元己成為共識。
但結合企業污水處理目前的運行現狀及操作工人素質,為確保污水處理廠處理出水的穩定達標排放,因此改造擴建工藝的設計思想以強化物化處理的原則,以生物處理工藝為重心,盡量提高強化生物處理的作用。鑒于污水處理單位接受的油氣廢水綜合性廢水,是典型的難生化降解的有機廢水,水質性質有其特殊性,而且各有關企業生產廢水排放的水質水量的不穩定性,以及污水處理廠的運行成本及運行負荷。因此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廢水處理工藝,才能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在選擇處理工藝前,應在分析廢水水質及其組成及對廢水所要求的處理程度的基礎上,確定各單元處理方法和改造工藝流程,以驗證改造工藝的有效性。
篇7
關鍵詞:工藝品;揮發性有機廢氣;處理工藝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031
0 引言
仙居縣位于浙江東南部,其工藝美術行業擁有工藝品企業723家,是全國最大的工藝品出口基地縣,榮獲“中國工藝禮品之都”和“中國工藝禮品城”稱號[1]。工藝品制作過程中大部分產品需要噴漆,在噴漆過程中會產生漆霧及揮發性有機廢氣。本文就針對工藝品行業水性漆廢氣處理提出了初步設計方案,供業主及有關部門決策用。
1 設計參數和依據
1.1 污染源分析
根據調查,企業工藝品噴漆主要使用水性漆、硝基漆、聚氨酯漆(PU漆)。按基料的品種來分析水性木器漆大致有以下幾類:丙烯酸酯型、聚氨酯分散體、水性氨酯油等[2]。本文針對生產工藝使用水性漆的企業進行設計,其油漆廢氣主要污染物為非甲烷總烴等。
1.2 設計參數和設計排放標準
本文確定設計處理風量為10000N m3/h,廢氣非甲烷總烴濃度120-200 mg/m3。U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96)表2中的二級標準,具體見表1所示。
1.3 設計原則
遵守有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必須保證設備的處理能力和有效達標排放;針對有機廢氣產生的特點,選擇先進性、可靠性強的技術,降低廢氣處理投資和運行成本;設備選型和材質方面考慮污染物的腐蝕及耐用性的新材料。
2 有機廢氣處理工藝設計
2.1 有機廢氣處理工藝介紹
目前處理有機廢氣的方法種類繁多,特點各異,因此相應采用的治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有冷凝法、吸收法、燃燒法、催化燃燒法、活性炭吸附法、光催化氧化法、低溫等離子法、生物法等[3];常用有機廢氣處理工藝比較如表2所示。
2.2 水性漆廢氣處理工藝選擇
考慮廢氣處理設施的直接投資、運行費用、長期穩定運行等因素,針對廢氣處理風量大、有機物濃度較低等特點,結合同行業中的成功實踐經驗,本文推出節約型和先進型兩種治理方案。處理流程如下:
2.3 水性漆廢氣處理工藝說明
水性漆廢氣(節約型)處理工藝:噴漆廢氣在風機負壓下經收集管道進入漆霧過濾器,在過濾器中廢氣以2.0m/s左右的緩慢速度通過和過濾器中過濾網和過濾棉碰撞、接觸過程中截留廢氣中的漆粉和漆霧后進入活性炭吸附裝置,經過合理的布風,廢氣以0.5m/s左右風速通過吸附床內的活性炭層的過流斷面,活性炭和廢氣中有機分子相互吸引產生物理吸附從而凈化廢氣,處理后廢氣再經排空管高空達標排放。
水性漆廢氣(先進型)處理工藝:噴漆廢氣在風機動力下經收集管道進入漆霧過濾器,在過濾器中廢氣以2.0m/s左右的緩慢速度通過和過濾器中過濾網和過濾棉碰撞、接觸過程中截留廢氣中的漆粉和漆霧后進入光催化裝置,通過三重處理凈化廢氣中的大部分有機污染物,廢氣進入活性炭吸附裝置,經過合理的布風,廢氣以0.5m/s左右風速通過吸附床內的活性炭層的過流斷面,活性炭和廢氣中有機分子相互吸引產生物理吸附從而凈化廢氣,處理后廢氣再經排空管高空達標排放。
3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水性漆廢氣(節約型)處理工藝和水性漆廢氣(先進型)處理工藝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表3所示。
4 結論
本研究通過對仙居縣工藝美術行業的工藝品企業的廢氣特征分析,結合同行業中的成功實踐經驗提出了水性漆廢氣節約型和先進型兩種廢氣處理工藝,并對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作了比較,供業主及有關部門決策用。
參考文獻:
[1]仙居文化志[M].仙居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郭淑靜,張秀梅.國內外涂料助劑品種手冊(精第二版)[K].2005,04,05(11):1-5.
篇8
【關鍵詞】工業元素 建筑改造 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F287.2] 文獻標識碼:A
工業元素的定義與分類
工業建筑中最能體現其自身特性的一類元素被我們稱為工業元素,它是指那些在原有的工業建筑有的與工業生產相關的元素,包括舊工業建筑的結構框架,生產時的標語口號,生產設備,運輸工具,甚至工業半成品等等。工業元素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它與原有工業建筑的工業生產相關,其二它是工業建筑所特有的。需要指明的是工業元素概念的產生的目的并不只是要對舊工業建筑中體現工業建筑特性的那類建筑元素給予定義,而更是為了指明本文的研究范圍。工業元素按不同的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以工業元素的大小為標準,可以分為大型工業元素,中型工業元素,小型工業元素;以工業元素的動靜為標準,可以分為動態的工業元素,靜態的工業元素;以工業元素的存在狀態為標準,可以分為物質的工業元素和非物質的工業元素;以工業元素發揮的功能為標準,可以分為生產性工業元素和非生產性工業元素等等。
工業元素與改造建筑整合共生
舊建筑的改擴建對于建筑師來說一直是一個富有挑戰意義的命題,在這個設計命題中,新舊元素發生直接的碰撞,如何處理這兩者的關系,是舊建筑改擴建設計成功的關鍵。新舊關系的處理手法不勝繁多,但歸納其思路不外乎三種:“修舊如舊”、“修舊如新”和“新舊對比”,前二者強調整體的統一協調;后者強調新舊的對比與可識別性。但無論是何種思路,舊建筑改擴建設計的本質都應是通過新舊二者的整合而獲得共生,二者的“整合”是設計的手段,雙方的“共生”才是設計的目的。工業元素的再利用過程是舊工業建筑改造過程的一部分,工業元素在其再利用的過程中也承擔著對舊工業建筑整體進行整合和共生的使命。
2.1 工業元素再利用中整合共生的設計方法
1以工業元素為主體
這種處理手法主要是針對大型的工業美學特征強烈的工業元素而言。許多工業元素如水塔、煙囪、煤氣堡等,由于其外觀特征十分醒目,具有很強的視覺可識別性,往往能夠成為一個區域的標志和象征。對于這種類型的工業元素,通過保留、美化這些原本為人們所熟悉的特征,可以在很大程度地保留城市記憶的基礎上,給人們帶來嶄新的建筑體驗。因此,以工業元素為主體的設計手法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將原有工業元素作為新的建筑形態的主要組成部分
2 以新建筑為主體
以新建筑為主體,是指在工業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中,將保留的工業元素視為新建筑的微量元素,使其成為新建筑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工業元素在新建筑中獲得保存并成為其中一景。這種設計手法的特點是:以新系統涵蓋舊元素,兩者先離析后疊映,共同展現場所的歷史層系,在表現新建筑的同時也保護了歷史。位于巴黎的法國文化與傳媒部辦公大樓由一座 1920 年的工業建筑以及其1950 年的加建部分改造而成。工程又建筑師索雷負責,并于 2004 年完工。設計的基本概念是表達文化與傳媒部是一個傳播文化多樣性的公共機構,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原來的兩個獨立的機構。新建筑的最突出的特點是建筑外部包裹的由不銹鋼材料制成的格柵,它將兩個彼此獨立的建筑統一成一個整體。格柵通過簡化、變形與原有建筑的層高以及開間相對應,表達了建筑的內在邏輯。在這個例子中,新加建的格柵成為了新建筑的主體,其后面的原有建筑成為了格柵的背景,其若隱若現的效果增加了建筑的趣味性。
3 新舊并置
新舊部分并置是指將保留的工業元素和新建部分以近乎相同的比例并列設置,二者通過某種關系相連接,使之形成整體的一種處理手法。在這種手法中,舊的工業元素與新加建的部分在整體關系中呈現同等重要的關系,二者相互映襯而相得益彰。諾伊斯爾雀巢公司總部是有鑒于19世紀末的巧克力工廠改造而成的,在設計中,設計師精心保留和恢復了原有的外墻磚結構和內部的鑄鐵構件,重現了 19 世紀末的工業建筑風采,同時將現代建筑材料玻璃和鋼結構與原有工業元素結合,營造出新舊輝映的環境氛圍。在這個例子中,新元素與舊工業元素的比例相當,但是二者之間還是呈現出了一種和諧的關系。在這里,人們既可以通過新的元素來感知現代技術手段帶來的美感,又可以體會到舊的工業元素所體現的歷史的變遷,新與舊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工業元素與新建筑關系處理的幾個原則
尊重的原則
尊重原有元素的歷史和邏輯關系是利用工業元素進行改擴建設計應遵循的首要原則。對于任何一個改擴建工程,工業元素的既有條件是改擴建的基礎,任何對既存條件的疏忽與漠視,都會對設計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在對舊有工業元素進行取舍之前,必須對它們進行全面深入地探究,具體而言,對于那些具備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的工業元素,尊重的原則應體現在維持原有元素的歷史文化氣息、形態以及風格;而對于一般性的工業元素,尊重的原則多體現在對原有工業元素所體現出的冷峻的工業精神的尊重,盡量使其以原有的姿態適應新的發展需求。
匹配的原則
匹配原則如同所有的生命體都具有一種自我保護性的排異反應一樣,它要求在生命過程中新成分與原有成分之間,特別是與舊成分自身潛在的有利條件之間存在一種內在的聯系。對于工業元素的再利用過程來說,這種聯系就是新建的元素與原有的工業元素之間的相容性,它是新舊元素整合共生的關鍵。由于工業元素是場所中已經存在的“現狀”,所以在對待一個具體的改造項目的時候,應該首先對工業元素進行功能與形式關系的分析,探尋現有工業元素的規律,挖掘其潛在用途,進而確定再利用設計的基本意向,然后考慮新的元素以何種方式與舊的工業元素進行匹配,從而創造和諧統一的建筑效果。
共生的原則
在舊建筑的改擴建過程中,各種新舊元素通過整合而成為一體。在這個過程中,并非是新的元素與工業元素的簡單疊加,也不是一味地遷就工業元素,而是通過新舊元素的重組與彌合,為新生體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發展的可能性與自由度。與此同時,新元素的加入并不帶有任何文化畏縮心理,它以與生俱來的新鮮氣息融入到原有的空間環境中,與工業元素一唱一和,相得益彰。新元素由于工業元素的存在而誕生,同時,工業元素又由于新元素的介入而得以新生和發展。在這過程中,無論是工業元素的更新,新舊元素的結合,還是新舊元素與城市環境之間,都應遵循共生的原則。
3 結語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未來的十幾乃至幾十年中,舊工業建筑的改造都將會是國內的一項大規模的建筑活動。工業元素作為工業建筑中最能體現其性格特征的一部分元素,肩負著延續建筑的場所精神,發揚城市文脈的重要作用。只有加強對該領域的研究,才能從本質上充分把握工業建筑的基本特征,并在改造設計中有所側重的對待,充分把握其發展的方向,促進我國舊工業建筑改造事業的發展和城市的更新。
參考文獻:
[1]殷文慧,國內舊工業建筑改造現狀與分析,沿海企業與科技,2005.
[2]張艷鋒,陳伯超,張明皓,國外舊工業建筑的再利用與再創造,建筑設
計管理,2004.
篇9
1.樹立全方位、全過程成本費用控制觀念
公路項目離不開政府部門、勘察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金融機構等的參與,具有涉及面廣、周期長的特點,其成本費用的發生滲透于方方面面,貫穿于建設,維護和收費的始終。因此,公路經營企業的成本費用控制必須樹立全過程控制和全方位控制觀念。
2.進行科學的長期投資決策分析
對收費經營公路進行科學的長期投資決策分析是公路經營企業的成本費用控制的重要工作。依據分析結果對項目進行優化的本身就為了對項目的總體成本費用進行預先控制。
收費經營公路項目是典型的長期投資項目,對項目進行長期投資決策分析是立項建設中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內容,也是控制項目成本費用的基本方法。從資金的時間價值看,長期投資項目的收支發生于較長時間內的不同時間點,不同時間點的相同收支具有不同的價值(既不同的貨幣標準內涵)。因此,對長期投資項目應采用客觀存在的利率標準進行折算,使項目期內的收支信息統一化,并據此實施成本費用控制,最終以項目的總體盈虧為依據進行優化,決定取合。
公路經營企業的成本費用控制必須從“源頭”抓起,從一開始就對項目的成本費用和收入水平進行綜合測算,科學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化建設等級、建設里程、建設進度、資金結構等,為其成本費用控制的良性運轉奠定基礎。
3.拓寬融資渠道,把握融資進度,尋求最低融資成本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資金市場日趨發展,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國外銀行等均對公路各項目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公路建設項目資金需要量較大,公路經營企業一般必須在自身注入的資本金之外向金融機構等資金市場融通資金。在融資過程中,公路經營企業要努力拓寬信息渠道,以尋求最低的融資成本。
在融資過程中,融資進度與建設進度的協調一致對籌資成本的降低是至關重要的。公路項目資金量大,建設周期長,建設資金的供給必然是依照建設進度分期分批進行。如果一次性注入或過早注入,必然形成資金的無效囤積,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沒有作用的資金囤積導致資金占用費用的非正常發生,本身就是一種資金的浪費。
4.樹立時間觀念,加速還貸進度,降低利息成本
具體方式主要有:縮短建設周期,及早交付使用:盡快報批設站收費,做好收費籌備、組織工作。公路項目的建設涉及到勘察設計、征地拆遷、施工、竣工驗收等諸多環節,需要諸多部門的參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且受到天氣變化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如何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就成為縮短建設周期的關鍵。建設資金一般是從建設開始就引入,也就是其利息計付和資金回報的起算點,從資金的時間價值看,其建設周期越長,利息負擔或要求的資金回報就越大,成為一種成本費用的累積。
按照現行政策規定,機動車輛收費站的設置必須由省級交通、財政、物價等部門聯合審核,并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涉及的政府部門和環節較多。公路經營企業必須在項目竣工通車前積極報批,確保通車之時批復文件的及時到位,收費按時進行,以避免不必要的費收損失,增加項目利息成本。
從收費工作的具體組織看,收費矛盾在設站初期顯得尤其突出,有時甚至產生收費糾紛,影響收費的正常進行。因此,充分做好籌備組織工作也就成為收費工作順利進行的突破點。收費工作能否正常進行是影響收費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將影響費收額度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將直接影響收費成本的高低。
5.加強項目日常運營管理,提高成本費用收入水平
篇10
法定代表人:職務:
地址:電話:
乙方:
年齡:性別:
戶籍所在地:身份證號碼:
甲乙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規定,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本合同。
第一條合同期限
本合同的期限自____年__月__日起至____年__月__日止。
第二條工作崗位
乙方在__________崗位工作,乙方應完成甲方合理分配的生產任務。
第三條工資報酬
甲方按工作時間支付乙方工資報酬。小時工資報酬不低于本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工資具體支付辦法約定如下:_______________。
第四條工作時間
乙方在甲方每天工作___小時,具體工作時間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條福利待遇約定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條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一、甲方根據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對乙方進行安全生產和操作規程培訓,為乙方提供勞動安全和衛生設施,根據所從事工種的需要向乙方發放勞動防護用品,保障乙方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
二、乙方應遵守甲方安全衛生和生產操作規程,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
三、乙方因工負傷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本合同的變更、解除和終止
一、經甲乙雙方協商同意,本合同的內容可以變更或解除。
二、本合同期滿,自行終止。
三、雙方就本合同的解除條件約定如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雙方就解除本合同有關經濟補償的約定如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雙方就本合同的終止條件約定如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八條違反本合同的責任
一、由于甲乙雙方任何一方的過錯行為造成解除本合同的,有過錯一方應承擔違約責任。違約金約定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乙雙方任何一方違反本合同約定的,給對方造成損害的,具體賠償辦法按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因不可抗拒原因造成不能履行本合同或一方受損害的,可不承擔違約責任。
第九條雙方需約定其它事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條其他事項
一、本合同未盡事宜或條款與法律、法規有抵觸的,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甲方(蓋章):乙方(簽字):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