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范文
時間:2023-03-25 12:27: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子元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簡介
電子元件概念:電子元件也稱為被動元件,主要包括電容濾波器、電感鎮流器、電阻變壓器等等,屬于電子類產品的范疇。電子器件與電子元件一起組成電路板的核心部件,是組成各種電子產品設備的基礎。在當今,TDK公司生產的電子元件幾乎占國際全部電子市場零部件的46.1%,可以看出,TDK公司電子元件已經基本上占據了國際市場的壟斷地位。
1.2電子元件市場現狀
據TDK公司統計,當前世界電子元件的需求量總額約在6000億美元左右,預計到201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8000億美元。TDK公司生產的電子元件在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生產領域中的占比都非常高,占比高達到二分之一。高性能電子元件的成本占電子設備整機總成本的約1/3左右。隨著TDK公司生產的高性能電子產品功能的逐漸增多,市場電子設備整機對TDK電子元件的需求數量也逐年增加。隨著全球電子產業向中國的大規模遷移,TDK公司生產的高性能電子元件在我國電子市場的占比也成逐年上升態勢。
2TDK高性能電子元件在電子設備中的應用
2.1陶瓷電容器
陶瓷電容器是國際上技術發展最快、需求數量最大的高性能電子元件之一。TDK公司生產的陶瓷電容器主要配備于各類民用設備和軍用設備的集成電路中,使用領域現在也已經拓展到電腦設備、多功能控制儀表、白色家電、智能手機、汽車電子等行業。當前,TDK公司生產陶瓷電容器已成為國際電容器市場的主體,在大容量市場中,陶瓷電容器也已占據絕對優勢。全球市場的需求量從2010年的7070億個,增至2014年21000億個,市場需求量非常巨大,TDK陶瓷電容器的產業化市場前景廣闊。
2.2電感類元件
TDK公司生產的多層電感類元件是鎮流線圈型結構的新型高性能電子元件,是當今世界電感類元件發展的方向標。這類電感元件的生產已經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利潤產業,擁有近千億美元的國際大市場。多層電感器的使用領域主要包括影音數碼產品、智能通信、辦公自動化設備等。多層電感器,市場的年需求量大約在3000億個左右,年增幅約37%。
2.3微波頻率元件
TDK公司生產的微波諧慮器和震波電子元件是一種軍民雙用的新型電子器件,它是在火箭動力制導、空間安全技術和微波處理系統的推動下研發起來的[2]。這種元件典型的使用領域包括:軍事上用的雷達、航空航天技術的空間應用技術、移動通信系統等等。近些年來,移動通信行業的飛速發展,大大推動了高性能電子元件向小型集約化和多頻化發展的進程,微波頻率元件也正朝著這個方向大踏步發展。為了滿足WLAN網絡、通信移動技術和集成電子電路生產的需要,TDK公司生產的一大批微波頻率元件不斷在市場上出現,包括片式雙工器、片式禍合器、收發模塊、禍合器、平衡功分器等。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微波頻率元件及所需材料的市場前景大好。
3TDK公司高性能電子元件的未來機遇
TDK公司電子元件產品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更新換代的時期。其主要表現是插裝向內部組配、數字模擬化、移動式數據平臺、電子集成化趨勢轉變。從技術層面的角度來看,高性能電子元件的多層片式化、片式集成化和集成多功能化成為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基于多層片式陶瓷技術和高溫片式陶瓷技術的新一代電子元件已成為當今電子元件的主流,而電子集成化則是電子元件的發展主方向。新一代電子元件已經成為電子產業的新的增長點。此外,在國際化的大趨勢下,國際電子行業中心逐漸向中國市場轉移,電子元件的本土化采購將成為大勢所趨。未來幾年,TDK公司的電子元件市場必將出現高速增長規模[3]。TDK公司電子元件產業的利潤增長點在于高端產品的研發。片式電子元件的全面升級換代,電子電路集成技術的飛速發展,為TDK公司提供了一系列電子技術跨越式發展的技術平臺。抓住歷史機遇,增加資本投放力度,研究開發具有TDK公司自主技術產權的新一代電子元件集成系統,是TDK公司未來的發展大趨勢,市場前景廣闊。
4結論
篇2
一、電氣元件
電氣設計規范符合相應標準。電子設備的設計、制造符合EN 50155標準,其中溫度等級為T3以上。
1.1 電容器
一般使用干式鉭電容或陶瓷電容。對于高電容值電容,采用長壽命等級的鋁電解電容或紙質電容。電力電容使用壽命大于100,000小時的電容器,并使用無毒浸漬劑。
1.2 電阻
牽引、制動和輔助系統的功率電阻(大于300W)的選用符合標準IEC 60322,其他電阻減低額定值的50%使用。制動電阻的設計要便于拆卸和清潔。
1.3 變壓器和電感器
變壓器和電感器的選用符合標準IEC 60310。
1.4 半導體
不使用鍺(Ge)半導體。分離式半導體根據不同用途設置相應的保護。不使用靠元件“迭配”來使電路具有正確、有效功能的電路。
1.5 印刷電路板
元器件的固定方式,能經得起在長期的地鐵運營環境中反復沖擊和振動;裝配好的印刷電路板,兩邊涂絕緣、保護涂料,該涂料能被熱的電烙鐵燙穿,涂料的溶媒對元器件無不利影響;接插件采用標準型號,選擇時考慮車輛運營所在地的環境條件和列車壽命期內所需的插/拔次數;印刷電路板和模塊用適當的方式保持固定;不采用加“飛線”的方法來糾正設計錯誤;所有電子元件需經過老化處理,滿足EN50155標準。
1.6 微處理器和運算/邏輯單元集成電路
設計要點:電路系統提供大于牽引控制軟件所需存儲容量20%擴充量;單元封裝在易于更換模塊的金屬殼體內;整個單元由標準的包裝系統機箱來支撐。
電路中的PROM均是可拆卸的,便于編程。
I/O信號借助于控制裝置上專用的I/O模塊來傳送。
輸入/輸出模塊的要求:進行過/欠電壓、電壓突變、短路和開路的保護;進行必要的電壓變換;減少噪聲和干擾信號。
編程
需結構清晰,易于識別。系統包括Watch-dog的功能。
1.7 干擾要求
設計和布線考慮避免在運行中產生相互干擾。
瞬變過程抑制的要求:對于產生EMI的設備的設計均考慮其EMI的發射;電磁閥和操作器件的線圈裝續流二極管或電弧抑制設備;在發生源抑制瞬變過程;電子設備的設計能經受車輛運行環境所能遇到的EMI或瞬變過程。
二、控制和保護電氣
2.1 接觸器
接觸器定義為功率≥5KW的任何開關設備。
接觸器能方便地進行檢查、拆卸和更換。
觸點電流值大于10mA,防止觸點發生氧化的現象。
所有接觸器上都安裝滅弧罩:
觸頭均消除彈跳,以防止發生金屬熔敷和電蝕。
各種接觸器繞組均使用固態抑制裝置,以防沿低壓網絡產生的瞬變電壓。
2.2 繼電器
繼電器限定為開關功率
觸點計算準確,避免低電平負載;對不同性質的負載進行合理的換算。關鍵回路的控制繼電器采用高可靠性安全性繼電器。
各種繼電器的繞組使用固態抑制裝置,以防沿低壓網絡產生的瞬變電壓。
觸點電流值大于10mA,防止觸點發生氧化的現象。
所有延時繼電器優先R-C延時或固態延時式的。
絕緣材料具有阻燃性能;達到耐溫等級溫度上限。觸點過負載能力能100次成功(交流為200次)切換兩倍額定負載電流。
所有繼電器的電氣壽命不少于106次,且電路的設計將使這些繼電器至少滿足1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2.3 開關
不并聯使用觸點開關以傳輸等于或大于制造廠規定的電流額定值。
開關上配置一個“定位鍵”,作用是當開關安裝以后,使開關體在開關機械轉動時能受制約而固定不動。
觸點電流值大于10mA,防止觸點發生氧化的現象。
開關每個端子上最多接二根導線。
2.4 保護電路斷路器和高速斷路器
保護斷路器要求非常堅固,能充分地滿足預期的運行要求; 所有電路斷路器的通和斷位置永久性刻在斷路器的手柄或外殼上;每個斷路器只保護一個回路,任何回路只用一個斷路器保護;每對斷路器的觸頭都有相適應的滅弧裝置,以防飛弧;斷路器額定電流值在斷路器安裝之后清晰和永久可見;
高速斷路器
適用于牽引電路;采用單觸點串聯連接;由低壓控制;獨立安裝或安置在高壓箱內。
保護斷路器板的布置
保護斷路器的布置按安全原則設計;在保護斷路器旁有一條線槽,放置每條斷路器的導線;底座易于拆卸,便于維護和保養。
2.5 熔斷器
熔斷器僅用在絕對需要的地方且均有熔斷指示。空氣隙和漏電距離按相應國際標準的要求。每個熔斷器的額定值清晰、持久地印刻在其表面。
三、綜合
除以上所述,電氣電子元件材料和設計應符合地鐵運用環境條件,符合國際國內相關電氣和防火及沖擊振動的標準規定,所選擇的電氣裝置(繼電器、接觸器、斷路器、接插件、熔斷器)的技術數據和說明書(產品樣本)應歸檔保存,以便追蹤校核。車輛用所有各類電氣配件在裝車前均經試驗、檢查,并驗收合格。
參考文獻
[1]EN 50155-機車車輛上使用的電子設備
篇3
目前,采用光控全控型電力器件,利用LED或LD光源通過耦合器啟動安全電壓控制無觸點開關在復雜條件礦井中的應用,可大大降低和避免瓦斯事故,為煤礦井下安全生產提供了先進設備資源。
一、應用背景探討
現有隔爆電氣設備還不能從根本上杜絕二次重燃引起的躥火,從而引發更大的災害。災害氣體、煤塵和電氣設備的使用時刻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安全。據有關部門統計,近幾年國內發生的礦井災害近30%是由電氣設備二次重燃引發的。因此,電氣設備也是降低煤礦災害的重要物質條件。但是目前國內對于解決電氣設備二次重燃尚無有效對策。
二、利用光控全控隔爆
1.可關斷晶閘管(GateTurn-OffThyristor)簡稱GTO,亦稱門控晶閘管。其主要特點為,當門極加負向觸發信號時,晶閘管能自行關斷。如果普通晶閘管靠門極正信號觸發以后,撤掉信號時也能維持連通狀態。要將它關斷,必須切斷電源,使其正向電流低于維持電流IH,或者施以反向電壓強迫關斷。這需要增加換向電路,不僅使得設備體積和重量增大,而且會大大降低效率,產生噪聲和波形失真。關斷晶閘管能避免上述缺陷,不僅保留了普通晶閘管耐壓高、電流大的優點,又保證能自動關斷,使用方便,是理想的高壓、大電流開關器件。目前,GTO已達到8000A、12000V的容量,導通6微秒、關斷30微秒的速度。大功率可關斷晶閘管已廣泛用于礦山斬波調速、變頻調速、逆變電源等領域。尤其是采用光耦合器啟動控制技術,實現了光電隔離,避免因高壓竄入低壓可能帶來的事故,增加了控制回路安全的可靠性。將GTO作為井下饋電高壓開關或高壓電機的控制設備,其主要優點是徹底消除了二次重燃。就安全性能來講,是目前使用的真空高壓防爆開關無法比擬的,為高瓦斯礦井安全用電提供了先決條件。
2.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簡稱IGBT,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新型復合器件。既有輸入阻抗高、工作速度快、熱穩定性好和驅動電路簡單等特點,又有通態電壓低、耐壓高和承受電流大等優點。在電機控制、中頻和開關電源以及要求快速、低損耗的領域大受歡迎。目前,IGBT的生產水平為2500V、1000A,而研制水平可達4500V、2500A。IGBT的發展趨勢是高電壓、低損耗,趨向于將控制和數控邏輯集成于一體,散熱器也引入功率模塊。IGBT和GTO的相同之處,都是光控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都是無觸點開關,從原理上杜絕了二次重燃。采用光電耦合器開啟電壓2~6V,導通時間1~2微秒,關斷時間1~1.5微秒,能實現輸入電流正弦無波,電壓、電流過零切換。IGBT優良的技術性能完全能夠滿足井下低壓電氣設備控制需要。
篇4
關鍵詞: 焊接質量; 霍夫變換; 圖像定位; 自動檢測
中圖分類號: TN08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7)05?0042?03
Abstract: The PCB image localization problem is studied for the welding quality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ow accuracy and long operation time of the traditional localization algorithm, the traditional setting circle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algorithm was improved, and the improved fast Hough transform was used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precision and shorten the testing time. The test experiment of the algorithm was contracted with that of the practical PCB circuit board. It is found that the algorithm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ircle center detection of the setting circle and shorten the computation time effectively, and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fect automatic detection algorithm of the practical electronic components.
Keywords: welding quality; Hough transform; image location; automatic detection
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和功能的增加,電路板的體積越來越小,貼片元件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了保證產品的性能,需要在組裝前檢驗電子元件的焊接質量,當前主要的檢測方法是利用自動光學檢測系統(AOI),該系統檢測的基本原理是通過ccd攝像頭獲取被檢測的PCB電路板的圖像,然后和數據庫中的標準圖像對比,從而檢測、發現質量缺陷,在檢測過程中圖像的定位是重要的一步,如果圖像定位不準確,對比出來的缺陷是沒有意義的。
1 圖像定位
基于數字圖像處理的電子元件焊接質量檢測過程中,需要獲得電子元件的精確位置,后續才能檢測電子元件的焊接缺陷。一般在PCB的制造設計階段,在PCB板的邊緣設置基點(定位圓),為后續光學檢測定位提供基準。定位孔一般用于機械定位,如圖1所示。
要將定位圓孔從PCB圖像中識別出來,必須合理提取其圓形特征,常用的檢測算法有:維納濾波法、曲線擬合法、模板匹配法、Hough(霍夫)變換法等。維納濾波是基于最小方差理論,視采集圖像為退化圖像,運算時間較長;曲線擬合法和模板匹配法采集的圖像要求較高,一旦原始圖像存在瑕疵,難以保證結果;Hough變換檢測定位圓孔的精度高,但存在計算量大的缺點,在速度上不能滿足實時檢測的要求,為此必須對Hough算法進行改進。
2 Hough變換圓檢測算法的基本原理及性能分析
2.1 Hough變換圓檢測算法的基本原理
Hough變換主要利用圖像空間和參數空間點線的對偶關系,實現對點、線、圓的檢測。
設Hough變換用的解析函數的基本方程為:
[f(x,a)=0] (1)
式中:[x]和[a]分別表示圖像空間和參數空間的矢量點,目標圓的方程可以表示為:
[(x-a)2+(y-b)2=r2] (2)
該方程在參數空間中表示三維圓錐面,如圖2所示。在檢測過程中,將目標圓上的每一個點都映射到參數空間,對參數空間的每一個[(a,b,r),]對應圖像空間的一個圓,若邊界點[(x,y)]在圓上,則累加器加1,累加器峰值即為圓的半徑和圓心的信息。由于圓變換三S參數空間為三維錐面,所以只是在理論上可行,實時檢測過程中因計算量太大,幾乎不可能實現。
2.2 Hough圓檢測算法的性能分析
為了克服Hough變換圓檢測計算量大、無法實時檢測的缺點,從減少選取點的數目和累加數組的維數出發,提出了幾種圓檢測的改進算法:
(1) 利用邊緣梯度
在進行數據累加時,利用圖像邊緣點的梯度值大大降低獲取圓心的計算量。在實際應用中,因圖像質量的下降,提取的圖像邊緣點會出現偏差,使得最后確定的圓心誤差較大。
(2) 快速 Hough變換
為減少計算量,采用幾何方法對三維參數空間進行降級分解,利用三個不共線點確定一個圓的逆運算,降至二維空間求取圓心,半徑可以在一維空間確定,而且還能避免一對多映射的不確定性。在實際應用中,因圖像噪聲的存在,隨機選取的點有很多是無效的噪聲點,后續的累積也是無用的。
(3) 利用內接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根據幾何定理可以知道,圓內接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過圓心,即斜邊為直徑,其中點為圓心,長度的一般為半徑。同樣,由于噪聲和圖像質量下降,提取的三個點有時無法構成直角三角形,進而使確定的圓心和半徑誤差增大。
3 改進的快速Hough變換
3.1 算法改進原理
針對快速Hough的缺陷,為了減少無效點和無效累積,需要對其算法進行改進。改進的思路是:
(1) 對圖像的邊緣增強處理,降低邊緣無效點,減少無效累積;
(2) 改進累加點的判斷算法,減少無效累加的次數。
將圓的方程變換為:
[x2+y2+2ax+2by+c=0] (3)
利用圓周上的任意三點,代入式(3),可以解出[a,b,c]的值,把可能是圓心、半徑的點用兩個累加器統計,如圖3所示。任意三點的選取方法是:在圖像邊緣點集中隨機確定第一個像素點[pa,]其在相對另一側圓弧的點為第二個像素點[pb,]在這兩點連成弦的另一側圓周區域確定第三個點[pc。]
對于上述選擇出的圓周上的三點,可以構成兩條圓的弦,利用“圓內任意兩弦垂直平分線的交點為圓心”的性質,結合[pa(xa,ya),][pb(xb,yb),][pc(xc,yc)]三點坐標可以求出中點坐標和相應的直線方程:
在待測圖像的邊緣像素集中,選取[N]個邊緣點,連接相鄰的點可以得到[N-1]條弦,求出弦的垂直平分線的方程,并求得交點坐標,加以統計,二維存儲器中數量最大的值即為圓心坐標[(x0,y0)],而半徑可以通過圓心到各邊緣點的距離的平均值求得。
為了減小計算量,在選取點的過程中,可以使前一個點和后一個點的一個坐標相同,即1點和2點的縱坐標相同,2點和3點的橫坐標相同,如圖4所示。
具體算法是:首先隨機選取圖像邊緣一點[p1][(x1,y1);]然后搜索邊緣點中縱坐標相同的點為[p2][(x2,y1);]再搜索與橫坐標相同的點為[p3][(x2,y2)],這時圓心坐標的計算公式變為:
[xa=(x1+x2)2, xb=(y1+y2)2] (7)
3.2 算法流程
改進的Hough變換圓檢測的算法如圖5所示,其中圖像的邊緣檢測采用檢測邊緣能力和定位精度都比較好的canny算子,并且采用分段線性變換實現邊緣圖像的增強,這樣提取出的邊緣點精確而且數目少。為進一步利用Hough變換進行圓檢測提供了良好的信息點。
算法流程圖中,[pc]為候選圓的參數集合(含半徑、圓心、累加次數等信息),[T]為閾值。
4 改進的快速Hough算法在PCB檢測中的仿真應用
把上述的檢測算法,應用于實際的PCB電路板定位圓的檢測,基本步驟如下:
(1) 利用攝像機或ccd攝像頭采集PCB板的原始圖像。
(2) 對采集的PCB圖像進行降噪等預處理,利用canny邊緣檢測算子檢測圖像的邊緣,并增強圖像邊緣的對比度,如圖6所示。
對采集到的電子元件焊點圖像分別用傳統Hough變換,快速Hough變換和改進的Hough變換,程序的執行時間和檢測精度如表1所示。
通過表1可以看到,三種檢測方法的精度基本差不多,改進的快速Hough的精度更高;運算時間上,因為減少了無效點的累積,改進的快速Hough變換檢測時間明顯縮短。
5 結 語
在電子元件焊接質量缺陷自動檢測中,電子元件的定位是缺陷檢測的關鍵一步。本文分析了PCB定位圓檢測的方法和原理,并且對快速Hough變換圓檢測進行了改進,改進算法清晰,在保持Hough精度高,抗噪聲能力的同時,提高了電路板的檢測效率。通過實際電路板的檢測實驗,改進的快速Hough變換圓檢測算法明顯縮短了檢測時間,同時也提高了檢測精度。該方法對于提升電子元件質量自動檢測系統的性能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更寅.PCB的檢測技術綜述[J].科技信息,2007(15):71?72.
[2] 孫增國,韓崇昭.基于Laplacian算子的圖像增強[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7(1):222?223.
[3] 劉尚軍,程憲平.PCB瑕疵圖象實時視覺檢測方法的研究[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16):71?74.
[4] 段汝嬌,趙偉,黃松嶺,等.一種基于改進Hough變換的直線快速檢測算法[J].儀器儀表學報,2010,31(12):2774?2780.
[5] 蔡茂蓉.PCB缺陷檢測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信息系統工程,2009(6):98?100
[6] 周封,楊超,王晨光,等.基于隨機Hough變換的復雜條件下圓檢測與數目辨識[J].儀器儀表學報,2013,34(3):622?628.
[7] 王世允.印刷圖像質量直接檢測:被測圖像定位與網點識別方法的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2.
[8] 劉國峰.基于邊緣檢測和Hough變換的車牌定位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2007.
篇5
英文名稱:Electronic Component & Device Applications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中國電子學會元件分會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陜西省西安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563-4795
國內刊號: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9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6
不能用來測量電子元件,用來測量電路中某個節點的電信號波形。
示波器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電子測量儀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見的電信號變換成看得見的圖像,便于人們研究各種電現象的變化過程。示波器利用狹窄的、由高速電子組成的電子束,打在涂有熒光物質的屏面上,就可產生細小的光點。在被測信號的作用下,電子束就好像一支筆的筆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繪出被測信號的瞬時值的變化曲線。利用示波器能觀察各種不同信號幅度隨時間變化的波形曲線,還可以用它測試各種不同的電量,如電壓、電流、頻率、相位差、調幅度等。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關鍵詞 資源整合 職教集團 深度建設 發展機遇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1專業培養目標、崗位方向與能力要求
1.1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電子整機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一般電子產品的裝配、調試與維修人員。
1.2專業崗位方向
畢業生主要面向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和經營單位,從事一般電子設備的裝配、調試、維修和檢驗等技術工作,以及電子產品、電子元器件的生產、采購和銷售工作。
1.3畢業生崗位能力要求
1.3.1專業能力要求
(1)電子產品營銷崗位:要求熟悉電路基本理論,掌握電子元器件、材料、電子產品的主要技術指標和相關標準以及應用領域。
(2)電子產品裝配、調試崗位:熟悉電路基本理論,掌握常用電子元件的識別辦法、技術參數和裝配要求,掌握電子元件的安裝工藝與焊接工藝,熟悉電子產品的裝配工藝過程,掌握常用電子測量儀表儀器的使用和操作,掌握電子產品的調試技術,能熟練使用各種常用焊接工具與焊接材料,具有較強的PCB板圖和元件裝配圖的識圖能力以及編寫裝配工藝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設備與裝配工藝的能力。
(3)電子產品技術維修崗位:熟悉電路基本理論,掌握單片機的工作原理及應用技術,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技術參數和使用要求,熟練分析電子產品的工作原理,具備運用常用電子測量儀器去測量、分析與判斷電路故障的能力,掌握元器件的替換與焊接技巧和電子產品的運行操作能力與調試技巧,具備良好電子產品維修技能。
(4)電子產品一線生產、質量檢驗、調試、管理生產崗位:熟悉電路基本理論,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技術性能和裝配要求和電子產品的加工工藝和生產過程,具有較強組織、溝通與協調能力和現代化的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較強的生產安排與調配能力、自學能力,適應現代化生產的管理要求。
1.3.2關健能力和綜合素質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具有敬業奉獻的吃苦精神。
(2)具有良好溝通協調能力,具有與人合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工作態度與責任心,穩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4)具有良好的學習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
(5)具有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具有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自理、自律能力,刻苦耐挫能力,應急應變能力。
2專業建設目標、內容與措施
2.1專業建設目標
(1)以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為重點,深化專業課程改革,建立人才培養目標鮮明的課程體系。
(2)完善“校企融合、教產一體”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人才培養與用人需求對接。
(3)改革傳統的結果評價機制,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過程評價機制。
(4)培養一支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和骨干教師團隊。
2.2專業建設的主要內容
(1)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
(2)工學結合模式的有效實施辦法
2.3 專業建設措施
2.3.1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
(1)理實一體化課程結構設置
通過對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畢業生就業的近40家電子企業走訪和調研,同時深入研究分析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現狀,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是,中職教育的發展走理實一體化和工學結合的道路勢在必行。
通過對用人企業的調研和畢業生反饋信息分析,結合本專業畢業生崗位發展分析,確定了本專業的兩個培養方向:一個是電子產品的裝配、調試及生產管理方向;一個是家用電子產品的維修方向(平板電視維修);圍繞專業培養目標確定課程結構,采用專業主干課程+專業化方向課程+專業拓展課程(選修)的課程結構模式。
圍繞兩個培養方向,開設三年制電子產品的裝配、調試及生產管理班和四年制(3+1)家用電子產品的維修(平板電視維修)班(兩個方向的課程結構圖略)。
(2)理實一體化項目教材開發
項目教材的文本格式反映了編寫者的教學理念,能否跳出原來的學科型教學框架的束縛是成功編寫項目教材的關鍵。在專業基礎課程和部分專業課程教學中采用項目教學改革試點,組織骨干教師編寫項目教學校本教材,其中已經運用到實際教學中的校本教材有《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項目教程》、《電子技能與實訓項目教程》、《電視機原理與維修實用項目教程》。在做好以上項目教材開發的同時,繼續組織專業骨干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完成《平板電視維修手冊》校本項目教材的開發編寫工作。
(3)雙師型教師培養
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根據專業培養方向,制定了專業教師培訓計劃:一是選派骨干教師參加國家級、省級骨干教師培訓;二是選派骨干教師深入企業參加為期半年或一年的學習與鍛煉,其中選派兩名骨干教師到長虹公司和海信公司參加平板電視的維修學習;三是聘請典型電子企業的資深專家定期到校對專業教師進行培訓;四是制定校內教師培訓方案,采用師傅帶徒弟“傳幫帶”的方式培訓。
(4)理實一體化實驗實訓室的建設
依托職教園整合優勢,建設滿足理實一體化教學需要的現代化實驗實訓室如下表:
(5)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
“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關鍵在于理論與實踐穿行,將兩者有機的融合,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穿插投影、掛圖、實物拆卸、板書、講述,形成“教、學、做、考”四位一體化教學新模式,它包括教學環境的創設、教學項目及內容的設計、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形式和方法的設計。
教學環境的創設:創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多媒體教學于一體,集演示、講授、操作等多功能融于一體的多媒體實訓教室。
教學項目和內容的設計:一是設計合適的教學項目,以最大限度地負載課程的知識與技能要求;二是做好教學項目與企業實際工作任務的對接;三是調整項目內容,以確保項目及時體現企業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
教學目標的設計:以綜合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培養目標。重點加強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道德素質的培養。
教學形式和方法的設計:堅持以活動為中心,以實踐為主線,進行實踐能力導向的一體化教學,學生以行動為導向,以完成工作任務為基礎,在項目任務的引領下完成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以“做”促“學”,以“體驗”促進“思維”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教學方式轉變,創設合適的職業活動情境來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6)理實一體化教學效果的評價
改變傳統的結果評價方式,建立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過程評價方式。建立了教師、學生、家長和企業用人單位共同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重視學習過程評價,強化綜合實踐能力考核,逐步建立了以能力為本位、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2.3.2工學結合模式的有效實施辦法
(1)引入生產性實訓項目,形成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以職教園整合為契機,與光寶電子(咸寧)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在校內建成一條電源轉換器裝配生產線,企業主要提供生產設備和材料,包含生產原材料、耗材、檢測設備等,學校提高場地和操作人員,生產線的技術和管理工作由企業調派人員和校內專業教師共同承擔。電子專業學生每周以二天為一個單元進行生產性實習,每個單元中融入了理論教學、工藝編排、上線生產、產品檢測、產品返修等多個環節,促進了學校與企業間的技術(生產)對接。
(2)建立企業中間實習制度,積累學生社會活動經驗。全面落實中間生產性實習制度。從第二學期開始,每個學期均安排專業教師帶領學生深入企業頂崗實習四周(一個月)時間,教師主要一方面配合企業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還要深入企業學習與鍛煉,學校按企業生產方式,組織學生參與生產性實習,企業按計件工資標準向學生發放勞動報酬。目前已經與咸寧奕東電子、咸寧光寶電子科技、咸寧能一郎電子三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定崗實習協議,學生通過參與中間實習的實踐鍛煉,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人合作等職業能力形成,養成吃苦耐勞和爭先奉獻的敬業精神。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中職 電子專業 教學改革 教學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07-0190-02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精密的電子產品已經完全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各大公司對于一線操作工人的需求量及技術水平都有所提升。中等職業院校電子專業畢業生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必須能夠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相關專業技能,所以,對于課程的教學實踐新方法探索和改革勢在必行。
一 目前電子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中職院校電子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理論教材不適宜中職學生、實訓教學方法單一、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不完善和缺乏考評機制等方面。
由于中職院校普遍面臨生源壓力,學生主要是由初中畢業生組成,甚至有部分學生尚未完成初中學習,因此其理論文化程度水平普遍較弱,面對枯燥抽象的電子類理論課程,例如電子技術基礎,進入學習過程較難。但中職院校學生比較活躍,動手操作能力和學習模仿能力較強,所以如何解決上述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 電子專業教學實踐新方法
1.理論與實訓教學改革
電子專業課程新的教學方法首先要進行理論教學改革,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中心,培養學生掌握適量而且夠用的專業理論知識,對于抽象較復雜的課程內容,尤其是現如今部分中職院校電子專業教科書中后幾章較難部分,可以舍棄不再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理論教學新教學方法的應用要從第一堂課開始,如何使得學生在一堂課的開始部分就產生濃烈的興趣,激發出自身的求知欲,是理論教學新方法的核心部分,這對教學效果會產生深刻的影響。例如在講授三極管課程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演示出電流放大的分配過程,這種直觀的教學不僅可以把中職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在實訓教學改革中,可以在上一節課結束前把這節課的實訓內容提前布置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在課下進行準備,調動學習熱情。有時,中職院校學生由于各方面情況,在課下沒有完成教學準備工作,可以由教師利用上課的前半個小時引導大家進行準備。在實際操作中,指導教師只負責安全和紀律,由學生自己進行操作,最后老師再做點評,重點講解各難點和關鍵點。寧肯在一堂課中少講,也要讓學生都能夠把聽到的知識都學會,這樣可以突出他們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習電子專業知識的興趣。
2.使用先進教學手段
隨著高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中職院校的硬件設施也越來越先進,這可以明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它有效解決了課堂教學枯燥的模式,克服了傳統教學只有教師在講臺用板書授課的單一化模式,而且還大大節約了教學時間。例如,在進行二極管輸出特性曲線教學時,使用多媒體教學,既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又能夠給學生展示更多更充分的電子器件相關資源;在進行電子實訓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專門開發的《電子技能仿真教學系統》軟件,在計算機上讓學生模擬使用萬用表對三極管進行測量,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模擬系統中一邊掌握操作技能,一邊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對于電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也能夠有更為充分的理解。人機交互能力既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創造力。
3.項目教學法的應用
電子專業的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新方法。它是由指導老師安排給學生一個大的工作任務,然后拆解為幾個獨立的項目,讓學生獨立組織、完成、安排學習的行為。在解決項目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電子專業教學過程中,通過下達“收音機的組裝與調試”任務,然后分解為查詢各電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如何使用萬用表測量電子元件等子項目。學生在項目實踐的過程中,充分理解了項目所需的理論知識,掌握了必備的操作技能,體驗到了創作的艱辛與樂趣,培養了團隊合作能力。
因此,通過項目教學法對于學生掌握識讀電路圖、設計電路等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方面,具有深遠的意義。
4.編寫適用于中職電子專業教學的專用教材
篇9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電工電子;建設;教學資源庫
一、引言
21世紀我們處于“互聯網+”的背景下,一切的資源都可以從網絡上獲取,而且獲取的渠道多種多樣,也非常便捷。不僅如此,各種資源也是相當豐富。尤其是教學資源,我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爭取為學生們打造一個知識體系完整且豐富的資源庫,方便學生們隨時學習,查詢資料,盡可能地滿足他們所有的教學需求。如今社會需要大量的技術型人才,所有高職院校也傾盡一切為學生們打造一個完整的基礎設施,提供有效的教學資源,以便學生們學習。
二、建設網上虛擬實驗室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利用“互聯網+”網絡技術建設網上虛擬實驗室。電工電子技術是一門技術型學科,它不僅考驗我們的專業知識水平,而且對我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要求也極其嚴格。畢竟我們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走出校園,服務社會,服務于民眾。所以我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必需要加強,而實驗室就是提供給學生的一個動手實踐的平臺,在這里學生們可以獲得親手實驗的機會,增加實戰經驗。如果我們只是學習課本上的內容,而缺少了讓學生們實際操作的機會,那么我們就是紙上談兵,學生們在走向社會時最終是要考驗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的,所以實驗室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與我們平常普通的實驗室相比,虛擬實驗室要具備更多優點。它是將傳統的實驗室數字化和模擬化,提供給學生們虛擬的實驗平臺,實驗器材等豐富的教學資源。首先虛擬實驗室就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而且學生可以自由調制設備,根據原有的器材任意搭配合理的器材,這也是虛擬實驗室有別于普通實驗室的一點。在虛擬實驗室里,學生們的學習資源更豐富,既能鍛煉他們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也能培養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
三、“互聯網+”背景下教學資源庫建設措施
(一)合作開發電工電子網絡資源庫的建設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我們一切的資源都是互通的。互聯網就像一個巨大的交流平臺,我們都可以在這里暢聊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無論你來自哪里,距離有多遠,我們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流,這也是互聯網的一大特點。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合作方式,增加網絡資源應用。例如,高職院校可以和一些學校合作,學校之間可以互通資源,互相交流。培養電工電子相關技術型人才,不僅需要學生們具備扎實的基礎,還要有足夠強、足夠熟練的動手操作能力。一來可以節省開支,二來可以彰顯兩校友誼,互惠互利。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和一些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可以將企業規劃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增加學生們的實戰經驗,讓他們提前適應這些先進技術,為以后的學習或是工作打下基礎。企業可以讓相關技術人員帶領學生們學習,教導他們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他們都是經過實戰的老員工,一定有很多的切身經驗,這些都是課本上沒有的,每一位學生都要珍惜這些機會,好好學習,認真聽取經驗知識,努力提高自身電工電子綜合能力[1]。
(二)加強電工電子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加強電工電子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是響應時代要求,跟隨時代步伐和號召。如今是信息化的時代,我們要充分利用好“互聯網+”的技術,將傳統文化結合“互聯網+”技術,實施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數字化建設可以豐富完善教學內容,而且運用網絡技術,使教學資源的整合速度大大加快,節省了許多勞動力。不僅如此,數字化建設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當然實施電工電子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建設,最重要的是能夠正確地應用到教學當中。所以我們要多鼓勵老師和學生應用“互聯網+”技術,豐富網絡教學資源平臺。例如,學生可以自己創造一些電子產品,然后到教學資源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將電子產品生產的過程詳細寫出來,還有它的功能,制作時應用了什么工作原理,以及它的應用價值,包括涉及什么領域,將來會有什么發展方向等。這不僅豐富了教學資源,而且在這里所有的學生、老師甚至一些電工電子愛好者都可以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大家共同努力一起進步,為創造出更優秀,更先進的電子產品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推進并實施電工電子網絡教學資源的交換使用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我們可以從網絡上獲取來自天南海北的教學資源,可以互相交流學習資源分享經驗。高職院校可以和海外的一些學校簽訂合作協議,兩校之間實現資源互通,取長補短。兩校師生可以在網上通過網絡技術相互交流分享教學資源,而且以網絡的形式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但是這需要學校為師生提供一個互相交流學習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師生可以一些自己創作的電子產品,或是自己認為很有探討價值,很有意義的電子產品。所以師生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看到,然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大家都可以進行討論。也可以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對現有產品進行改造。當然在你改造的過程中若是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留言,看看大家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法。你也可以時實更新自己的創意,大家可以隨時共享[2]。
四、提高電工電子網絡教學資源下載速度
在線上網絡教學平臺中我們最注重的就是內容和速度。首先內容一定是豐富完整,而且對我們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其次就是網絡下載速度,這也是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我們在下載一些資源時,下載速度非常緩慢,需要花費我們幾個小時,甚至有些軟件下到一半就不動了,這對于我們現在處于快節奏生活的人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有的時候師生等得不耐煩就會直接放棄,這樣一來就嚴重影響了師生們使用電工電子網絡教學資源的積極性。所以我們要改善網絡教學資源的下載速度,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可以讓學生們放心大膽地使用,能夠在短時間內就獲取相應的資源,避免浪費時間。不僅如此,還要提高教學質量,使我們接觸到的教學資源都是最先進最優質的內容。
五、大力推廣電工電子教學資源庫以提高資源利用率
學校和要大力在老師和學生之間推廣電工電子教學資源庫的應用。讓他們了解網絡資源庫的便利性,對我們的幫助有多大。網絡資源庫的內容要遠比課本上的內容更豐富,在這里你可以接觸一些更先進更專業的技術,還有一些專業技術型人才的經驗之談。除此之外,在這里你可以大膽發表自己意見與建議,如果有任何問題你也可以向他們尋求幫助,而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知識。在這里你也可以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能力,這里有最先進的電工技術,有專業性人才,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篇10
關鍵詞:電子設備;電磁兼容性;干擾源;有效抑制
隨著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現代的電子設備已廣泛地應用于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當前,電子設備已處速發展的時期,并且這個發展過程仍以日益增長的速度持續著。電子設備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必然導致它們在其周圍空間產生的電磁場電平的不斷增加。也就是說,電子設備不可避免地在電磁環境(EME)中工作。因此,必須解決電子設備在電磁環境中的適應能力。電磁兼容性(EMC)是一門關于抗電磁干擾(EMI)影響的科學。
一、電磁干擾源的分類
各種形式的電磁干擾是影響電子設備電磁兼容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它是電磁兼容性設計中需要研究的重要內容。電磁干擾源可分為內部干擾和外部干擾。內部干擾是指電子設備內部各元部件之間的相互干擾,包括工作電源通過線路的分布電容和絕緣電阻產生漏電造成的干擾(與工作頻率有關);信號通過地線、電源和傳輸導線的阻抗互相耦合,或導線之間的互感造成的干擾;設備或系統內部某些元件發熱,影響元件本身或其它元件的穩定性造成的干擾;大功率和高電壓部件產生的磁場、電場通過耦合影響其它部件造成的干擾。外部干擾是指電子設備或系統以外的因素對線路、設備或系統的干擾,包括外部的高電壓、電源通過絕緣漏電而干擾電子線路、設備或系統;外部大功率的設備在空間產生很強的磁場,通過互感耦合干擾電子線路、設備或系統;空間電磁波對電子線路或系統產生的干擾;工作環境溫度不穩定,引起電子線路、設備或系統內部元器件參數改變造成的干擾;由工業電網供電的設備和由電網電壓通過電源變壓器所產生的干擾。
二、干擾的傳遞途徑
1、當干擾源的頻率較高、干擾信號的波長又比擾的對象結構尺寸小,或者干擾源與擾者之間的距離r>>λ/2π時,則干擾信號可以認為是輻射場,它以平面電磁波形式向外副射電磁場能量進入擾對象的通路。
2、干擾信號以漏電和耦合形式,通過絕緣支承物等(包括空氣)為媒介,經公共阻抗的耦合進入擾的線路、設備或系統。如果干擾源的頻率較低,干擾信號的波長λ比擾對象的結構尺寸長,或者干擾源與干擾對象之間的距離r
3、干擾信號可以通過直接傳導方式引入線路、設備或系統。
三、電磁兼容性設計的基本原理
首先是接地。接地目的包括:保證電路系統能穩定地干作;防止外界電磁場的干擾;保證安全工作。其次是屏蔽。屏蔽就是對兩個空間區域之間進行金屬的隔離,以控制電場、磁場和電磁波由一個區域對另一個區域的感應和輻射。屏蔽體材料選擇的原則是:當干擾電磁場的頻率較高時,利用低電阻率的金屬材料;當干擾電磁波的頻率較低時,要采用高導磁率的材料;在某些場合下,如果要求對高頻和低頻電磁場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時,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屬材料組成多層屏蔽體。另外還有其它抑制干擾方法,包括濾波、正確選用無源元件和電路技術。濾波是抑制和防止干擾的一項重要措施。濾波器可以顯著地減小傳導干擾的電平,對高頻電路可采用兩個電容器和一個電感器(高頻扼流圈)組成的CLCMπ型濾波器。濾波器的種類很多,選擇適當的濾波器能消除不希望的耦合。實用的無源元件并不是“理想”的,其特性與理想的特性是有差異的。實用的元件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干擾源,因此正確選用無源元件非常重要。有時也可以利用元件具有的特性進行抑制和防止干擾。有時候采用屏蔽后仍不能滿足抑制和防止干擾的要求,可以結合屏蔽,采取平衡措施等電路技術。平衡電路是指雙線電路中的兩根導線與連接到這兩根導線的所有電路,對地或對其它導線都具有相同的阻抗。
四、電磁兼容性問題的規范和標準
干擾特別委員會(CISPR),主要研究無線電系統中干擾噪聲的測量。1976年,CISPR開始制訂電磁干擾的EMI標準。1900年10月在幾經修訂基礎上公布再版標準,隨后該委員會還與國際無線通信資詢委員會一起審議,為電子產品電磁兼容性的檢測制訂數據要求及具體方法。制訂了以信息技術裝置噪聲為對象的“工業、科學及醫療用無線電儀器的干擾特性允許值及其測量方法”(標準11號);“車輛、機動船和火花點火發動驅動裝置無線電干擾特性的測量方法及允許值”(標準12號);“無線電和電視接收機的無線電干擾特性的測量方法及允許值”(標準13號)等。直至1992年中期,國際EMI標準才最終完善起來。CISPR推薦的容限已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采納,并作為其國家條例的基礎。
五、一些典型電磁兼容性問題的解決
由于電子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廣泛應用,在人類活動的空間無處不充斥著電磁波,因此,電子設備不解決電磁波干擾問題,就不能兼容工作。在實際應用中,人們在研究抗干擾技術方面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不斷地研究出許多實用的方法來消除電磁干擾。微機設備的軟件抗干擾主要是穩定內存數據和保證程序指針。微機是一個可編程控制裝置,軟件可以支持和加強硬件的抗干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