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調控范文
時間:2023-03-21 08:15: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花期調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蝴蝶蘭特性及栽培條件
蝴蝶蘭屬于單莖類的蘭花,原生于熱帶雨林地區,喜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最適宜的栽培溫度為白天25~28℃,夜間18~20℃濕度65~85%。光照1.0~30萬Lx。夏季35℃以上、冬季低于12℃停止生長并容易產生傷害。蝴蝶蘭花芽分化需低溫刺激,最佳溫度為白天25℃,夜溫18~20℃。蝴蝶蘭種植栽培需要具備抗自然災害性能良好的標準溫室大棚,需配備濕簾排風扇等降溫設備、溫度控制裝置的加溫設備、雙層活動遮陽系統、氣體內循環設備、雙層薄膜保溫設備,平地催花基地還需配備有空調降溫系統。
低溫催花前期管理
一般在應市前110~140天進行低溫催花。催花前一個月應做好準備工作,成熟大苗按對溫度敏感度的不同進行分類分區擺放。在日常管理中,應逐步增加光照強度至2.0~3.0萬Lx,增至日夜溫度32~28℃,使其進入低溫催花時能有驟然變化的溫差。催花前15—20天應適量減少氮肥而增加磷鉀肥的使用量,噴施1000倍液葉面追肥磷酸二氫鉀1~2次,澆灌N:P:K=9:45:15水溶性肥液2D00~2500倍液1次,促進植株從營養生長轉入生殖生長狀態。
花芽分化期管理
適宜的日夜溫度為27~16℃,濕度為70%~90%,光照強度為1.5~3.0萬Lx。一般須經過25~40天涼溫處理可完成花芽分化。促成抽梗期間先用N:P:K=9:45:15水溶性肥液2000~2500倍液澆灌1~2次,20~25天后,改用N:P:K=10:30:20水溶性肥液2000~2500倍澆灌,約7~10天1次,促進花芽繼續分化和抽梗。
花梗生長期管理
適宜的日夜溫度28~17℃,濕度70%~85%,光照強度1.0~2.5萬Lx,肥水要充足,當盆中基質微干時,用N:P:K=15:20:25的水溶性肥液2000~2500倍澆灌,約7~10天1次。如是利用高山基地催花栽培,當花梗生長至10~15cm時,運至山下基地栽培,花梗生長期間為花期調節的敏感時期,溫度、光照等環境因子的變化對蝴蝶蘭開花速度起關鍵作用,可根據發育進程及時調節溫度以控制花期。當花梗生長至25~30cm時,將鐵絲從花梗的后面直立的插入花盆中,用扎線或塑料夾子固定花梗,使花梗豎直向上生長。
開花期管理
適宜的日夜溫度為28~18℃,如溫度較高,會導致花瓣較薄,縮短花期:如溫度長期低于16℃,則花朵較小,也易引起花苞脫落。濕度需保持65%~80%,濕度過高易感染花瓣灰霉病。光照強度宜1.2~2萬Lx,光照過強會縮短花期,光照過低花朵色澤較差。當盆中基質微干時,用N:P:K=15:20:25與N:P:K=20:20:20的水溶性肥液2500~3500倍交替澆灌,肥水不宜過多,保持基質半濕潤狀態為宣。開花期應保持溫室內環境相對穩定,及時調整花梗方向使花朵有良好的向光性。不穩定的光照和溫度、空氣不流通及過多的搬動植株等都易引起花苞脫落和花朵早謝。影響商品價值。此外,蝴蝶蘭屬于無限總狀花序,植株在養分充足,生長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可不斷地分化生長,當花序即將停止分化時可在花梗末端涂抹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花梗不斷分化增加花朵數。
篇2
關鍵詞:郁金香;花期調控;研究進展;展望
中圖分類號 S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6-73-03
Advances in Control Technology of Tulip Florescence
Mo Baoying
(Nanhai Bureau of Agriculture & Forest & Fishing,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key technology of tulip flowering regulation,and summarized recent researches about temperature,illumination and hormonetulip controling tulip flowering regulation,then clarified the research overview of tulip blooming control technology. Finally discussed problems in tulip flowering regulation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own research.
Key words:Tulip;Flowering regulation;Research advance;Prospect
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L)屬百合科郁金香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為國際著名的球根花卉。因其花色豐富、花型典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我國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從國外馴化引種,90年代后開始大面積栽培,已成為休閑觀賞和綠地花卉的首選。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郁金香自然花期開花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觀賞需要,尤其是在元旦、春節和“五一”等重要節假日,常常出現花期錯位和開花期過短等問題。另外,郁金香的花期影響著郁金香育種工作的進程。因此,郁金香花期調控研究意義重大。筆者從溫度控制、光照控制、激素處理和栽培技術等方面對近年來郁金香花期調控技術研究進行了綜述,并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前景,以期為郁金香花期調控技術研究及其開發應用提供參考。
1 生物學特性
郁金香具卵形鱗莖草本,橫莖約2cm,紙質外層鱗莖皮,在里面莖部和頂端有少數伏貼毛。葉3~5片,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花莖高20~60cm,常頂生大花,花色極其艷麗,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復色。花型優美,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鐘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
2 生態習性
郁金香原產中東地區,適應夏季干熱、冬季濕潤的地中海氣候。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后翌年2月上旬左右開始形成莖葉,3~4月開花,開花適溫為15~20℃,單朵花能開放10~15天。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可耐零下14℃低溫,適宜溫度為11~15℃,6月中下旬開始收獲,鱗莖在挖起貯藏期間完成花芽分化。花芽分化的適宜溫度范圍為20~25℃。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砂質土壤等條件,忌堿土和連作。
3 郁金香花期調控的途徑與技術
3.1 溫度控制 溫度是影響郁金香花期最主要因素。調節溫度可以使同一品種在不同時間開花,也可使不同品種在同一時間開花。目前郁金香低溫處理主要有5℃、9℃以及冷凍處理。通過控制處理的溫度和處理的時間,可以有效的調控郁金香提前或延后開花。
3.1.1 花期提前控制 提前低溫處理郁金香種球,促使其花芽提早分化,提前打破休眠,使其花期提前,這種處理技術稱為“促成栽培”。低溫處理時間長短決定郁金香開花早晚。處理時間越長,開花越早[1]。可以通過延長低溫處理時間來縮短溫室生長時間,降低生產成本。郁金香種球在20~25℃條件下風干,于7月底在13~15℃條件下預冷處理4~5周,然后5℃冷藏40~50d,11月中旬種植,花期平均可提前約40d[2]。郁金香“阿普多美”經過5℃處理后,在12月初栽植于15~18℃條件下,可提前在春節開花[3]。張輝等研究得出,5℃低溫處理+冬季覆蓋+生長期施肥的處理方式可使郁金香“紅色印象”花期提前9d,為郁金香“紅色印象”最佳的短期花期調控方式[4]。趙春艷等則提出,郁金香栽培溫室溫度應分段管理[5]。
3.1.2 花期延后控制 郁金香延后栽培有生根階段、抑制生長階段和生長階段3個階段。抑制生長階段決定花期延后的時間。抑制生長階段越長,延后的時間就越長。抑制生長的時間和溫度是郁金香延后栽培的2個重要問題[6]。August將在9℃生根后的箱栽郁金香,放在-2℃條件下抑制生長[7]。閆杰和羅慶熙將經9℃預冷處理過的郁金香鱗莖,11月種植于9℃條件下2~4周。待根系生長發育后,再置于-1.5~-2℃的冷凍室抑制其生長[3]。龐長民等試驗結果表明,箱栽露地生根、發芽+冷藏是較好的延后栽培辦法。在4月中旬,每隔3d出庫一批,可確保在“五一”開花。若有提前開花現象,可先移回冷庫低溫保藏;若生長慢,可用薄膜覆蓋來促進生長。并推薦阿波羅、阿波羅美人、金色阿波羅、阿波羅精華為適宜延后栽培品種。郁金香“阿普多美”經過5℃處理后,在12初定植于2~5℃以下的低溫條件下,到3月初再移入15~18℃條件就能延后到“五一”開花[8]。
3.2 光照控制 郁金香對光需求不是很嚴格,溫室各個角落均能生長,但是花期受光強、光周期和光質影響顯著[9]。在生根期用遮陽網覆蓋和在發芽剛出土時用膜覆蓋均具有明顯的花期調控作用[10]。遮光對郁金香的生長有延緩作用[6],遮蔭處理的郁金香花期較對照組延后了3~4d[11];劉云認為,每30m2懸掛1盞200W高壓鈉燈,從2葉期開始每天補光3~5h,可以提前花期[12]。沈紅香等補光研究得出,除白光外,UVA、UVB、紅光和藍光等不同光質均不同程度提前郁金香的初花期,延長盛花期的持續時間,且能提高開花的整齊度。其中,藍光補光處理使郁金香花期顯著提前,這可能和植物體內有一種藍光受體有關。此外,光照處理時要確保材料受光均勻[13-14]。
3.3 激素處理 內源激素對植物花期起決定作用,而外源激素可以影響內源激素[15]。因此,施用外源激素可以打破花芽的休眠,達到調控花期的作用[16]。目前研究常用的外源激素有6-BA、萘乙酸、B9、乙烯利和赤霉素等。郁金香為溫度敏感型植物,露地栽植的大環境溫度很難控制,因此通過外源激素來調控郁金香的花期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以6-BA和KH2PO4為主要成分的復合化學制劑能顯著提高郁金香衰老期POD、CAT和SOD 3種抗氧化酶的相對活性,從而延長開花期[17]。CEPA 100mg/L+GA3 100mg/L+KT 100mg/L激素組合處理對打破休眠、促進花期效果顯著[18]。在郁金香株高為7~10cm時用GA3進行處理,可使郁金香花期提前10~15d[19]。將GA3和6-BA混合液滴入葉叢中,能夠彌補低溫的不足,并能在郁金香促成栽培中有效防止盲花[20]。可見,赤霉素可以部分地代替低溫處理的作用[21]。
外源激素可以直接起作用,同時還可以引起內源激素發生改變,加上多種激素與其他外界條件的混合效應,因此,外源激素的花期調控效應是很復雜的。另外,激素調控郁金香花期的研究多是通過作用于植株生長來間接調控花期,這是因為郁金香很快完成花芽分化,很難用外源激素控制,致使應用外源激素直接作用于花芽分化來調控郁金香花期作用并不顯著。
3.4 其他 郁金香去皮處理比對照開花提早了5d[22];微量元素B、Mg、Mn均可使郁金香花期增長,有利于克服花期短的缺點,Mn能提前郁金香花期,B能使郁金香開花時間延后[23]。澆水可以降低土壤和地表溫度,推遲花期[24];郁金香品種不同,花期也不同。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種的郁金香,再加上遮蔭和澆水等措施,可以更加有效地延長花期,達到漸次開放,此起彼伏的效果。可見,品種選擇、去皮和水肥管理等栽培管理技術對郁金香花期影響顯著。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溫度、光照和激素等主要影響因子的過程,要做好栽培、病蟲害防治以及保鮮運輸等工作。
4 結語
目前關于郁金香花期調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多為通過環境條件來控制花期,比較粗放,多半局限于生產實踐經驗。郁金香開花所需要的有效積溫、有效光照、最佳激素配比及其與其他影響因子的交互效應,尤其是對影響郁金香花芽分化及花器官發育的基礎研究很少。另外,常見的郁金香盲花是郁金香花期調控研究中急需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因此,后續研究應在郁金香成花基礎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溫度、光照、激素和栽培技術等的交互研究以及分子基因方面的深入研究,最終實現郁金香花期的精準調控,更好地應用于生產。郁金香花期調控技術的深入研究,將大大推動郁金香在園林中的應用及其產業化進程,同時對其他花卉花期控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也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琳琳,史益敏.郁金香種球冷藏與花期調控[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6,01:30-33.
[2]王甜甜,劉雯,余展深.郁金香促成栽培初步研究[J].現代園藝,2012,02:5-8.
[3]閆杰,羅慶熙.郁金香的促成栽培及采收保鮮[J].農村實用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04,08:42-44.
[4]張輝,劉娜,魏鈺.郁金香露地促成栽培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20:143-144+152.
[5]趙春艷,劉亭亭,李勇,等.5℃郁金香日光溫室栽培技術[J].遼寧農業科學,2012,05:84-86.
[6]龐長民,劉安成,楊玉秀,等.部分郁金香品種的花期延后栽培技術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9:152-156.
[7]August D H.Holland bulb forcer’s guide.5th edition.The Netherlands:The International Flower Bulb Centre:1996,54,10.
[8]龐長民,楊玉秀,劉安成,等.“五一”黃金周郁金香延后栽培技術的研究[C].中國測繪學會,2003.
[9]吳麗萱.郁金香促成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2000,09:13.
[10]趙統利,朱朋波,邵小斌.不同覆蓋處理對切花郁金香生長發育和品質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07,01:94-95.
[11]王曉冬,張華艷,韓紅娟.光照強度對郁金香生長和開花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0,23:87-89.
[12]劉云.郁金香促成栽培技術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5,03:70-71.
[13]沈紅香,沈漫,程繼鴻,等.不同光質補光處理對郁金香生長和開花的影響[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7,01:16-18.
[14]徐景智,李同鍇.溫室大棚作物生長發育對光色選擇性吸收的研究進展[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2(2):202-207.
[15]魏鈺,張輝,孟昕,等.外源GA_3和6-BA對郁金香鱗莖內3種激素含量變化的影響[J].植物生理學報,2013,02:161-166.
[16]孫自喜,張波,韋廷春.花卉花期的科學調控技術[J].吉林蔬菜,2007,(4):68.
[17]楊玉秀,孫群,李學俊,等.復合化學制劑對郁金香花期生長和衰老的影響[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01:102-106.
[18]韓昊君,孫曉梅.激素處理對郁金香花期調控及切花品質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08,05:5.
[19]于淑玲,李瑞國.郁金香切花栽培新技術[J].北方園藝,2005,(2):31.
[20]彭子模,李進,尤努斯居瑪.植物生長物質與花卉花期的控制[J].生物學通報,1996,31(10):7-8.
[21]張克中,趙祥云,王樹棟,等.低溫及赤霉素GA3處理對郁金香促成開花的作用[J].北京農學院學報,1999,03:22-25.
[22]孫其文,徐暄,左文中.切花郁金香的生育特性與植物學性狀及花期調控研究[J].北京農業,2012,30:12-13.
[23]曹玉梅.微量元素對郁金香切花品質的影響[J].青海農技推廣,2008,03:24-26.
篇3
對于具備空氣凈化功能的空調是否有效,業內主流空調企業對此觀點非常鮮明。
美的空調事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具備空氣凈化功能的空調應該屬于空氣凈化行業的一個分支,與空氣凈化器互不影響。
廣州松下空調器有限公司營業本部商品企畫課課長吳志勇告訴《電器》記者,松下空調采用的nanoe技術,可以實現全方位凈化功能,包括對室內空間、空調濾網以及空調內部除菌,同時可以高效去除PM2.5可吸入顆粒物,經第三方權威機構監測,對于流感病毒除菌率為96%,去除PM2.5可吸入顆粒物可達99%。特別是針對空調濾網以及空調內部,例如熱交換器、風道等均可除菌。
剛剛于1月推出新款蘋果云系列新品的海信空調,其產品上便采用了松下的nanoe空氣凈化技術。但海信空調首席科學家王志剛也承認,受限于濾網面積、風道等原因,空調目前還無法真正取代空氣凈化器。
專業空氣凈化器廠家認為,具備空氣凈化功能只是空調的賣點之一,專業凈化空氣還得依靠空氣凈化器。三菱重工空調市場企劃部部長戴梅表示,空氣凈化器的功能不僅僅是去除PM2.5可吸入顆粒物,空調是可以具備空氣處理功能的,但它的功能還相對基礎,不能夠達到空氣凈化器專業凈化空氣的能力。此外,空調與空氣凈化器在濾網、風道設計、容積、阻力等方面的設計均有不同,雖然說空調可以在濾網上增加溶菌酶達到除菌殺菌的作用,但一方面受各種原因限制,置于濾網的溶菌酶的量不夠多,另一方面僅依靠溶菌酶也不能夠全面去除空氣中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化學污染。
對此,北京亞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監張遠林表示認同,并將具備空氣凈化功能的空調視為廠家的炒作。他認為,當下空氣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三大類,一是化學污染,例如甲醛等;二是物理顆粒物污染,即為大家熟知的PM2.5可吸入顆粒物等;三是生物污染,例如病毒、細菌等,具備凈化功能的空調不可能同時去除上述三種污染物。
據《電器》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具備空氣凈化功能的空調大多采用IFD技術。
該技術正是靜電集塵技術的延伸,與靜電集塵技術相比,該技術的單次過濾效率可以達到78%,但是制約IFD技術的最大敵人是濕度。北京安泰尚品電器有限公司產品總監曾濤表示,特別是在南方梅雨季以及夏季“桑拿天”時,由于空氣中濕度較大,采用IFD技術的空調單次過濾效率接近0,也就是說,具備凈化功能的空調在使用上是受到環境因素影響的。
篇4
關鍵詞:電算化;企業內部控制
一、前言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內部的管理控制系統,即為保證經濟活動正常進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僅包括企業高層用來授權與指揮經濟活動的各種方式方法,還包括企業的一些經濟活動的綜合計劃等各項規章制度。一般來說企業的內部控制包括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兩大塊,會計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控制屬于內部會計控制的范疇。隨著電子信息技術手段的飛速發展,會計電算化的有效實施能夠減少和消除一些會計的人為操控行為,而這同時也給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帶來新的問題和挑戰。
二、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
會計電算化是信息時代計算機電子技術應用到會計專業領域的產物,這種電算化方式一般將一系列會計流程比如:記賬、算賬等全部交由計算機來完成。與傳統的手工記賬相比較這種核算方式具有信息查詢容易、制作報表簡易、數據分析準確等特征。然而,這種形式的會計操作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也會對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產生較大的影響。
1.內部控制的內容發生了變化
以前傳統的會計操作工作基本上是在賬簿、憑證等紙質環境下完成的,采用了計算機以后所有的工作都必須在計算機的軟件上操作,包括系統維護、編程等內容。這時候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的安全,內部控制可能要設置系統維護、計算機管理等工作崗位。
2.內部控制的對象變化了
傳統方式中內部控制的對象主要是會計信息處理的相關憑證、會計工作的程序方法等,很多工作事務都跟書面數據的會計原件有關系,一旦有錯誤,這些材料容易被發現,而且對于會計資料所做的手腳等造假現象也容易找到責任人。電算化以后,這些書面材料所起到的控制作用弱化了。這時候相應的內部控制機制就要增強了,因為一旦有機會造假,就不太可能留下痕跡。
3.內部控制的安全系數加大了
由于計算機的工作環境是在一個開放的網絡環境下進行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內部系統安全系數不夠高的話,很多數據就將被訪問到,有時候難免受到非法訪問甚至黑客或者病毒的侵擾。因此,會計人員和內部控制工作人員對于計算機的專業知識就要知道的更多了,有的時候甚至要達到專業的編程水平。
4.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使得控制制度的穩定性受到影響
信息社會的今天,網絡技術的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基于信息技術的電算化也不免受到影響了。一般財務軟件的網絡功能包括:遠程報賬、遠程報表、遠程審計、網上支付、網上報稅、網上采購、網上銀行等,要實現這些功能就要有相應的控制機制,而信息的實時更新導致會計信息系統下內部控制不斷會出現新問題。
三、當前企業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存在的突出問題
1.財務軟件兼容性不高,各個財務子系統和企業的整體系統銜接性差,導致內部控制的難度增大
當前我國國內市場上的財務軟件品種較多,這些軟件很多都是財務軟件公司自己開發的,所以往往各個軟件適用的操作平臺和支持軟件會存在差異。又由于各個財務公司為了競爭市場,保持其市場占有量,所以他們經常各自保留其專有技術,導致不同財務軟件公司間缺乏溝通和交流,進而使得不同品牌的財務軟件之間沒有統一的數據接口,很難和企業的ERP等一體化系統融合以實現數據共享。所以企業監管人員不得不根據不同軟件的要求,設定自身的內部控制機制,進而使得內部控制的操作性和適用性大大降低。比如:用友財務軟件一般要求在年終前要有強制性備份,而有的財務軟件有反結賬操作,類似于這樣的功能性差異,都會導致內部控制缺乏共性,從而使得內部控制的難度加大。
2.對于一次性數據的輸入要求準確性較高
在電算化條件下,企業的一切內部財務工作基本上都是無紙化的辦公條件,而會計數據的輸入經常是一次性的,即后續的記賬、分析和編制會計財務報表基本上都是由計算機程序自動完成的。在這種情況低下,如果初始輸入數據的工作沒有做好,就會導致后面的一系列自動完成的計算工作全部都是在錯的前提下完成的,其影響的后果可想而知。而當前我國的很多企業對于防止這樣的問題出現還沒有足夠的重視,更沒有制定相關有效的防范機制了。
3.有效控制會計舞弊、會計犯罪的難度加大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日益普及,計算機本身的虛擬性和難以控制性的缺點也日益體現在會計工作中。由于儲存在計算機上的數據可以被修改,同時又不會留下什么痕跡,當前越來越多的經濟犯罪數量的增大給我們提供了前車之鑒。另外,由于數據庫技術的提高相應地使得數據的集中程度提高,進而有些未授權的人員就有可能通過網絡瀏覽有關的財務數據文件,甚至偽造、銷毀一些重要的數據。這種形式的違法犯罪行為,由于其本身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和危害性,而且被發現的難度和傳統的審計控制又不太一樣。因此,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關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大損失。
4.會計從業人員對于電算化系統的了解程度不夠,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會計從業人員本身不是計算機專業出身,因此在掌握和應用電算化操作系統的時候一開始就必須有專業的財務軟件人員教。然而由于會計從業人員本身對系統的了解有限使得其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沒有辦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故障,當碰到問題的時候又不得不請財務軟件專業人員過來維修指導,這無形之中就增大了企業的管理成本。雖然目前我國很多使用會計電算化的企業、各個政府部門的財務會計部門、高校研究機構等都對這個問題比較重視,對很多會計從業人員進行了大量的電算化培訓,然而這些基礎性的工作還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會計財務人員工作后只能夠進行簡單的基本操作,對于會計電算化的維護和管理等高層次工作經常是無能為力。因此,我國會計人員電算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高級的電算化財務人才繼續培養。
四、完善電算化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1.明確各個崗位職責,強化計算機軟件技術控制
使用了新的財務軟件以后,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對于各個會計崗位重新定崗,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制定科學的工作規范流程,以提高電算化會計工作的效率,防止會計舞弊或者會計造假等各種會計工作風險的產生。要適當選擇和結合各自財務軟件的優點,充分應用其每個程序模塊的功能,實行權限管理、相互監督,建立事后監督和實時監督相結合的內部控制機制。此外,為了強化電算化環境下計算機軟件的技術控制,有條件的話應該建立和開發一些適合于企業自身的安全網絡軟件例如“防火墻”等,以防
止會計信息數據庫的數據信息泄露。對于財務處理程序無關的人員嚴格拒絕其使用和操作和電算化有關的計算機。總之,就是要建立一個和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相適應的電算化信息系統,保證會計人員相對獨立地行使自身的權限已達到內部監控的目的。
2.強化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工作準確性控制能力
為了有效地防范出現數據輸入的失誤等基本性工作問題,企業應該在電算化的條件下建立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機制。即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工作人員進行明確分工,使之嚴格執行和管理規章相配套的工作規范。在此基礎上要建立一種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機制以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減少發生錯誤和舞弊的可能性。例如在執行操作中可以將數據的輸入輸出和數據的審核相分離、程序和數據文件的保管和計算機的操作相分離,從而可以實現工作人員的權責和內部控制機制的配套相明確。
3.拓展內部控制的審計監督作用,完善電算化下的內部控制機制
由前面的分析知道電算化條件下企業的會計內部控制存在較大的會計舞弊和造假風險。所以會計系統沒有控制的話,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對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而很多時候內部控制機制的設計只能為企業提供一種合理而不是絕對的保證。因此,企業應該充分重視內部控制中審計監督的作用,利用內部的審計監督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進行有效的監控。企業應該保證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獨立性。內審人員要定期檢測電算化系統的工作情況,對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性、適用性、可靠性進行評價和考核,看其是否能夠有效發揮控制作用,并針對其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意見,使之得以不斷完善。
4.加強會計從業人員在電算化環境下工作的職業技能培訓
內部控制機制主要是由人來設計和操作的,如果沒有高水平的會計從業人員,這種制度的執行就是形同虛設。因而會計主管部門和企業單位在新形勢下應該注重培養會計從業人員在電算化環境下工作的能力,尤其應該加強計算機方面的學習,提高計算機的應用和操作維護水平。與此同時,要注重職業道德方面的熏陶,新環境下對于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更高。
總之,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體制和企業制度改革的關鍵轉折期,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也正受到愈來愈多的重視。會計的電算化給企業帶來了機遇,使得企業能夠在更高的平臺上運作和完成內部控制的工作;同時電算化也帶來了挑戰,如何克服困難把握機遇正是本文討論的核心所在。
參考文獻:
[1]支明園.電算化信息系統給會計內部控制帶來的變化[J].會計與統計,2007(9).
[2]李萍.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方法[J].時代經貿,2008(8).
[3]楊文敏.淺談會計電算化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J].經營與管理,2008(7).
[4]張發紅.淺談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J].財會管理,2008(8).
篇5
【關鍵詞】除氧器水位;調節閥;自動控制
在大型機組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統中,通常配備兩個調節閥,采用主、副兩個調節閥控制控制同一水位。兩個調節閥應可自動手動雙向無擾切換,兩個調節閥開度可多種組合,并且盡量減小系統的節流損失及凝結水系統管道振動。滄東電廠二期凝結水控制站由于主、副閥邏輯設計以及凝結水管道布置不合理,導致管道及閥門有較大的振動,嚴重影響設備的穩定運行,3號機組投產初期就發生了由于管路振動大,主凝結水調節門后手動門門桿脫落導致的停機事件,為了減小凝結水系統管路振動,對控制邏輯進行了研究及優化。
1.優化前除氧器上水主副閥控制方案
滄東公司二期除氧器水位調節閥采用主、副閥并聯進行調節的方式,在機組啟動初期,凝結水流量低于750t/h,除氧器水位為單沖量控制,由副閥自動調節,除氧器水位設定與實際水位偏差作為調節器的輸入,主閥此時不參與調節,處于跟蹤狀態,跟蹤當前指令。當凝結水流量達到750t/h后,除氧器水位進入三沖量階段,副閥切為跟蹤當前閥門指令,升負荷過程中處于保持狀態,除氧器水位由主閥三沖量方式調節,即給水流量作為主調節器的前饋,除氧器水位偏差作為主調節器的輸入,主調節器輸出與凝結水流量的偏差作為副調節器的輸入,控制邏輯見圖1。
為了減少兩個閥門來回切換,單沖量和三沖量的切換按照凝結水流量大小進行判斷并帶有滯環,即凝結水流量大于750t/h時切換為三沖量控制,小于500t/h時切換為單沖量控制,單沖量方式是用小閥調節,大閥處于跟蹤,三沖量方式是用大閥調節,小閥處于跟蹤,另外,為了實現除氧器水位全程自動調節,跟蹤條件中加入了兩個調節閥的自動信號,即當其中一臺調節閥故障切為手動狀態時,另一臺調節閥自動切除跟蹤方式參與自動調節。
這種控制方式,雖避免了主閥在小開度下的長期運行,減小了主閥的磨損和節流損失,但是副閥在初期開啟后長期處于保持開度在40%左右,并且閥門后管段有90o的直角彎,管道與閥門存在較大的振動,大大增加了閥門和管道的事故幾率。
2.優化后除氧器上水主副閥控制方案
控制邏輯修改后,主閥和副閥分別設計了兩個調節回路,即一路為單沖量方式回路,一路為三沖量方式回路,單沖量和三沖量的判斷條件未做改變。兩個回路交叉跟蹤,實現無擾切換,見圖2。
邏輯中修改了主閥和副閥的跟蹤條件,在機組啟動及帶負荷過程中,調換了閥門開啟順序,控制系統修改為先開主閥,副閥處于跟蹤狀態,保持關閉,當凝結水流量高于1450t/h后,副閥切除跟蹤狀態,參與自動調節,主閥切換到跟蹤,保持當前開度,此時除氧器水位由副閥調節。當機組負荷下降,凝結水流量小于1450t/h,副閥持續關閉到0%后重新投入到跟蹤狀態,主、副閥跟蹤條件見圖3。
優化后的邏輯同樣可以實現機組任何情況下,一個凝結水調節閥故障需切為手動,另一個調節閥自動切除跟蹤條件投入水位調節。
這種控制方式,副閥參與調節的范圍較小,大大縮短了介質流過副閥產生較大振動的時間,減小了閥門及管道的損壞幾率,并且兩個調節閥在單沖量和三沖量時,都可以自動調節,3號機組C修后啟動過程表明,主閥在機組啟動初期的調節精度也能滿足系統要求,啟動后機組負荷一般在50%以上,主閥比邏輯優化前有一個較大的開度,減小節流損失,很好的實現了調節與凝結水流量之間的線性關系。
3.結論
邏輯優化后,凝結水上水主閥、副閥可以實現多種手/自動及開度組合方式,并且可以滿足機組在啟動及升降負荷過程中除氧器水位的自動調節要求,減小了凝結水上水管路的振動,降低了上水調閥的節流損失,提高機組運行效率。 [科]
【參考文獻】
篇6
火鍋餐廳是較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的一種餐飲場所,它價格實惠、用餐隨意,然而在就餐過程中由于燃料使用等因素會產生一氧化碳(CO)等有害物質,近年來常有因此而發生CO中毒的報道[1,2]。我們調查了20家不同類型的火鍋店,對營業場所空氣中CO濃度進行了檢測,并就如何控制營業場所空氣中CO濃度,減少其對人體的危害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1 材料與方法
選擇轄區內木炭、電爐、石油液化氣3種類型火鍋餐廳共20家為調查對象,除加熱源不同外,各種類型火鍋餐廳的基本情況相似。
1.1 基本情況調查
包括餐廳體積、火鍋燃料、自然通風情況、機械通風情況。
1.2 現場檢測
在營業高峰,按GB/T17220-1998《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對營業場所空氣中CO濃度進行檢測,并模擬測定通常情況下木炭火鍋餐飲過程CO濃度變化情況。
1.3 儀器設備
用GXH--3011A型便攜式紅外線分析器測定CO; 用ZRQF-D智能熱球風速計測定風速。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20家各類火鍋就餐場所的燃料分別是木炭火鍋8家、電爐火鍋7家及石油液化氣火鍋5家。不論餐廳類型或大小都以排風扇或排風管道加風機形式的機械通風為餐廳通風換氣的基本設施。
2.2 不同類型的火鍋場所空氣中CO濃度檢測
經統計學顯著性檢驗,木炭火鍋與電爐、石油液化氣火鍋兩兩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7.62和7.75,P<0.01),而電爐型與石油液化氣型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t=0.98,P>0.05),見表1。
表1 不同類型的火鍋場所空氣中CO濃度比較
*:以GB16153-1996《飯館(餐廳)衛生標準》為判定依據
2.3 同一營業場所木炭和電為熱源時空氣中CO濃度檢測
在使用木炭燃料火鍋CO濃度較高的場所,由電爐替代木炭燃料火鍋,檢測空氣中CO濃度有明顯下降,經統計學檢驗,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82,P<0.01)(表2)。
表2 同一場所使用木炭火鍋與電爐火鍋空氣中CO濃度比較
2.4 模擬檢測通常情況下一次木炭火鍋就餐空氣中CO濃度變化情況
為了解通常情況下一次火鍋餐飲過程的CO濃度變化情況,選擇了一處空間狹小,有機械通風的包間,其換氣率達到36次/h,進行了150 min的連續檢測,CO濃度變化如圖1。
圖1 一次木炭火鍋就餐過程空氣中CO濃度變化情況
3 討論
目前市場上火鍋的加熱方式以電爐火鍋、石油液化氣火鍋、木炭火鍋3種為主,而近年來木炭火鍋比例有上升趨勢,在質量、價格、環境等同等條件下,不少消費者在上述3類火鍋餐飲方式中會首選木炭火鍋,究其原因是消費者追求就餐氛圍的享受。因此探討并發現火鍋餐飲的衛生問題,宣傳和指導消費者正確消費觀念十分必要。
對于餐飲場所空氣中CO濃度的衛生要求,國家《飯館(餐廳)衛生標準》(GB16153-1996)有限值規定。本次調查結果,木炭火鍋、電爐火鍋、石油液化氣火鍋三者CO的合格率分別為0.00%、85.71%、100.00%,由于火鍋餐飲使用木炭作燃料,必定會產生大量的CO氣體,相似的餐飲方式還有燒烤店等,鑒于這些場所的特殊性,應有別于其他的餐飲方式,有必要在《飯館(餐廳)衛生標準》中加以說明,并制定相應的衛生評價方法。
本次調查結果,無論木炭火鍋與電爐火鍋、石油液化氣火鍋的比較或是同一營業場所使用木炭火鍋、電爐火鍋不同加熱源后的比較,CO濃度檢測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本次調查發現缺少自然通風的木炭火鍋場所CO平均濃度達到113.29 mg/m3,已是職業接觸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的5.66倍、職業接觸短時間容許濃度(PC-STEL)的3.78倍。此濃度雖然與常見生活中煤氣灶、淋浴器及取暖設備造成的急性CO中毒的濃度有較大差異,但仍不可忽視。有研究表明[3],當空氣中CO濃度達到58.5 mg/m3 時接觸150 min,人體會出現輕度頭痛,117 mg/m3時接觸150 min則產生中度頭痛、眩暈,這已屬“CO接觸反應”表現[4]。由于近年來常有火鍋餐飲發生“CO中毒”的報道,故在目前木炭火鍋有越加興旺的狀況下提出木炭火鍋餐飲CO對健康影響的警示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調查模擬檢測了通常情況下一次木炭火鍋就餐的CO濃度變化情況,選擇一個面積僅10 m2,體積21 m3的包間,無自然通風,墻上裝有排氣扇2個,換氣率達到36次/h,在150 min的餐飲過程中,10 min就達到65.1 mg/m3,隨后有100 min時段CO濃度維持在100 mg/m3以上,只是在140 min木炭燃料將盡時,CO濃度才快速下降。由此可見,雖然包房裝有排氣風扇換氣率較高,但由于圍爐餐飲方式,就餐者始終呼吸著含較高CO濃度的氣體,應當使用具有有效控制風速的上吸式排氣設施,使CO氣體在溢向就餐者呼吸帶前就排出室外才是最安全有效的,目前本市某些韓式燒烤店在烤爐上連接安裝排風管道的做法值得借鑒。為此筆者建議:
3.1 應修訂相關公共場所衛生標準
對火鍋、燒烤等存在燃料現燒現制的餐飲方式,其空氣中CO濃度的限值應適當合理,其設施也需提出特殊要求,要保證良好空氣質量必須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專營木炭火鍋店不應設包間,就餐場所應有可開啟的窗戶,需安裝機械通風設施,通過排風扇或排風系統保證室內的通風換氣。在炭爐上方安裝排氣罩,使CO氣體在溢向就餐者呼吸帶前就排出室外是最安全的方法。
3.2 加強對消費者宣傳指導
提倡選擇電爐、石油液化氣等非炭燒加熱方式的火鍋餐飲方式。如使用木炭火鍋應該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不要在空間狹小的、通風不良的環境就餐。
4 參考文獻
[1]于穎欣.一起食用火鍋時致一氧化碳中毒的調查[J].職業與健康雜志,2008,24(1):30.
[2]陳和周.餐飲店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5,21(4):492.[3]工業毒理學編寫組.工業毒理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274.
篇7
1.普遍的是通過調整空氣比例來實現,即混合比螺絲順時針濃,逆時針稀。
2.還有一種通過調整汽油比例來實現,即混合比螺絲順時針稀,逆時針濃。
2、一般的車都是第一種調節空氣,建議找又經驗的修理工調整,非專業人士容易導致混合比失常嚴重影響車輛性能。
3、化油器是在發動機工作產生的真空作用下,將一定比例的汽油與空氣混合的機械裝置。
4、化油器作為一種精密的機械裝置,它利用吸入空氣流的動能實現汽油的霧化的。它對發動機的重要作用可以稱之為發動機的“心臟”。
5、其完整的裝置應包括起動裝置、怠速裝置、中等負荷裝置、全負荷裝置、加速裝置。
篇8
關鍵詞:信息化 校辦企業 內部控制
一、信息化條件下強化高校校辦企業內部控制的意義
我國校辦企業資產規模龐大,《2012年度中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統計報告》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年末,全國489所高校3478個校辦企業的資產總額達到3190.26億元,必須發揮包括內部控制在內工具的作用保障資產安全。信息化條件下校辦企業內部控制是要保證企業的資產安全、會計信息真實可信且完整,推動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因而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有助于建立適應信息化要求的內部控制體系
信息化對內部控制帶來了諸多影響,如企業的會計信息可能更為容易被未獲得授權的人員接觸,企業內部控制決策流程發生變化等等,這就要求校辦企業根據信息化的新形勢,對現行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調整和完善,以達到利用信息化帶來的便利,規避信息化帶來風險的目標。
(二)有助于建立適應集團化發展的內部控制體系
當前,校辦企業集團化、規模化發展趨勢較為明顯,如浙江大學校辦企業圓正控股集團下轄合眾機電、浙大網新等上市公司,還有其他非上市公司,這些企業業務多元化,多元化的業務取向不僅使得企業的地域范圍分布更廣,而且使得企業的業務范圍也更廣,這就使得內部控制出現新的特征如會計核算的異地性,必須充分利用信息化優勢,構建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更好的發揮內控作用。
(三)有助于建立適應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內部控制體系
當前,我國校辦企業既處于科學發展時期,又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校辦企業必須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有效的推動公司發展戰略的實施,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轉型發展與加快發展的目標。
二、信息化條件下校辦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多所高校暴露出校辦企業腐敗等問題,表明當前的內部控制體系還存在問題,難以適應信息化條件下的校辦發展需要,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組織建設滯后,配套體系不完善等方面。
(一)內部控制組織建設滯后
首先,從組織結構來看,在信息化條件下,內部控制機構可以通過信息手段獲取企業運營的信息,而并不一定要遵循基層管理人員-中層干部-公司匯總-內部控制機構這樣一種層級結構進行信息傳遞,但當前的內部控制仍然按照這種模式進行運行,降低了內控效率。其次,從信息傳遞的渠道來看,信息化使得信息由單向溝通轉變為雙向協調,即內控部門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內部與外部信息之間即時交流,但當前這種自動化的信息溝通系統在內部控制中應用相對較少。
(二)內部控制配套管理體系建設落后
首先,從會計信息安全制度來看,由于信息化條件下的信息處理多為通過口令的方式授權,這就使得信息安全成為內部控制的一個重大問題,但校辦企業未制定細化的、可操作的會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容易出現信息泄露問題。其次,從內部控制人才支持來看,信息化條件下內部控制除需要完善的專業知識外,還要能夠熟練的操作財務系統,但部分內部控制人員僅能進行基本操作,無法利用Excel等辦公軟件輔助進行數據挖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內部控制水平。
(三)內部控制難以落實到位
內部控制落實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從財務風險控制來看,校辦企業部分項目、部分環節風險控制不力,沒有建立起有效發現風險-識別風險-管理風險的體系。其次,從財務內部控制來看,存在會計信息處理失真等問題,特別是部分非上市公司,由于財務信息公開需求不大,信息失真現象更為普遍。再次,監督機制不完善,表現在監督的獨立性不夠,監督部門的定位不明確,職權受到限制等方面。實踐中,高校審計部門、校辦企業內控部門由于人事關系、升遷調任都與高校、企業管理息息相關,獨立性難以得到保障。
三、信息化條件下完善校辦內部控制的建議
信息化條件下的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可以從組織構架、制度完善、執行能力等方面著手,通過多管齊下構建相互支持的內部控制體系。
(一)建立扁平化的內部控制組織體系
按照信息化的要求,校辦企業要積極推進流程重組,建立扁平化的內部控制組織體系。首先,要強化橫向關系,適當弱化縱向管理,內部控制部門要完善與企業內部各部門溝通聯系渠道,如審計部門要與財務部門進行實時信息溝通,并動態的開展審計工作,盡量避免事后審計,再如,審計部門要加強與業務部門之間的合作,對投資項目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審計等,以此提高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其次,要進一步明確內部控制部門的職責,明確內部分工,避免一人多崗等問題產生。實踐中,高校可以通過委派審計人員到校辦企業工作等方式提升內部控制部門的獨立性。
(二)完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
首先,要建立適應信息化要求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要以信息化條件下的會計信息安全、真實準確等為目標,積極構建口令管理、會計信息更改等制度,形成完整的、可操作的制度體系。其次,要根據時展的需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要根據校辦企業發展戰略、業務拓展等方面的需要,構建符合企業需要的內部控制制度。如針對重大項目投資,要建立審計部門動態跟進的內部控制制度,將審計活動前移,提高內部控制能力。
(三)不斷提高內部控制能力
首先,要加強對內部控制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整體素質。要根據信息化系統的特征進行針對性的操作訓練,幫助內控人員掌握相應的技能。要根據內部控制發展的需要不斷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內控人員業務能力。其次,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輔助信息系統,要積極開發包容性更強的財務系統,開發具有強大財務數據處理能力的信息系統,便于審計等內控人員進行數據處理,降低審計難度,提高審計能力。
篇9
1、原因分析
由于早期空調功能簡單,線路板線路設計間距比較寬,發生電化學遷移故障的幾率比較小,這一故障沒有引起重視;但隨著近些年來空調功能的復雜化,線路板線路設計越來越密,逸一故障發生的幾率也越來越高,引起了各廠家的重視。電化學遷移典型的故障現象見圖1,在控制器兩個相鄰焊點之間長出了“樹狀”微小金屬顆粒,其相互連接之后具有導電性。一般情況下會使控制器的絕緣性能下降,控制器部分功能失效,嚴重時會造成線路短路甚至于引起火災。
通過實驗分析。電化學遷移故障是控制器上的銅、銀、錫等金屬及其表面帶有的可以形成電解質的污染物,在潮濕環境下當絕緣體兩端的金屬之間有直流電場時,這兩邊的金屬就成為兩個電極,其中作為陽極的一方發生電化學化并在電場作用下通過絕緣體向另一邊的金屬(陰極)遷移,長時間遷移作用會使絕緣體處于離子導電狀態。
2、方案探討
根據電化學遷移產生的原因,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主要由三個因素相互作用促使其產生:直流電壓(最低1.5V),潮濕環境,離子污染物。所以,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也很簡單,只要可以有效控制問題產生的三個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電化學遷移現象就會得到有效控制。結合空調控制器的生產工藝特點以及實際使用環境,具體分析如下:
a.去除直流電壓:去除控制器上的直流電壓,控制器將無法工作,不可行;
b.去除潮濕環境:空調的作用就是調節空間的溫濕度,工作時空調內部會經常進行冷熱交換,在控制器周圍形成潮濕環境,可以通過對控制器涂覆防潮材料來控制,但不能完全避免;
c.去除離子污染:可以通過控制印制線路板(PCB)生產過程的離子殘留與控制器組裝過程的助焊劑殘留,控制難度較大。
通過分析,為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大多數空調控制器生產企業采用兩種防護措施相互配,具體闡述如下
2.1 控制器潮氣防護
由于目前市場上控制器涂覆用防潮材料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如何合理選擇空調控制器的防潮材料是比較困難地。為此,通過設計一個簡單的加速實驗,并根據其結果選取合適的防潮材料。
實驗方案及結果:
準備J-STD-004要求的標準梳極電路板Spcs(下圖2),在每塊PCB板上均勻涂覆
現使用的助焊劑,并在100℃烤箱中烘烤3分鐘;每4pcs為一組分為A、B兩組,分別涂覆不同型號的防潮材料,本實驗選取:508P三防膠,1-2577硅膠,3421硅膠,A組的樣品采用巳在批量使用洗板水清洗助焊劑殘留并晾干,B組的樣品不進行處理;在實驗板兩極之間通50V直流偏壓,分別放入蒸氣試驗箱(可直接放在產生水蒸氣的沸水上方20cm處)10分鐘,晾干后用40倍放大鏡對表面進行觀察,具體見表1
故障樣品如下圖3:
試驗結論:
空調控制器組裝工藝流程必須實施清洗工藝,根據使用環境,涂覆硅膠類防潮劑以有效防止電化學遷移。
2.2 控制器離子污染防護
由于PCB生產加工過程多次引入化學品,所以其生產廠家必須清洗干凈才能確保PCB板的電性能要求及不被腐蝕。,目前IPC-6102B規定PCB板的離子污染濃度小于1.56ugNaCl/cm2方可滿足耐久性電子產品的要求。PCB板離子污染可以采用Ionograph500M進行方便檢測,具體測試方法參考IPC-TM-650。
圖4美國SCS廠家IonographSOOM
由于目前我國電子行業對組裝后的產品未形成統一的清洗質量規范,組裝后離子污染濃度測試數值缺乏指導性,所以目前主要對控制器生產過程中助焊劑殘留的影響進行評估。我國電子行業標準《SJ/T11273-2002免清洗液態助焊劑》對助焊劑焊后離子污染濃度等級規定見表2,要減少控制器助焊劑的離子污染殘留,主要措施就是選用合適的助焊劑類型,具體對應關系見表3,助焊劑的性能測試方法參考IPCJ-STD-004A。
篇10
當前企業普遍運用會計電算化進行會計核算、會計監督,傳統的內部控制制度已無法適應新的會計環境,必須根據行的環境去設計和再造內部控制制度以應形勢,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單位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
二、會計電算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
會計電算化的應用發展使企業的內部控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先進的會計軟件和相應的計算機硬件設備的配置使傳統會計處理方式收到沖擊,同時對于維護財務會計電子信息系統、數據輸入與輸出、文件儲存與保管、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對建筑企業提出挑戰。
會計電算化將替代手工記賬傳統的會計核算通過人工記賬、算賬和報賬,程序復雜。而會計電算化替代手工記賬賬務處理程序發生改變,傳統的內部控制制度由人作為主要責任體轉變為人與軟件相結合的財務管理過程,這也是企業內部控制向科學管理轉變的表現。
會計電算化將改變會計資料,企業實行會計電算化后,大量的傳統紙質會計資料被有關電子數據、會計軟件資料等取代,因此企業對使用會計軟件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化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符合財政部關于電算化的有關規定。
三、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實施內部控制的措施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應當結合部門或系統的內部會計控制規定,建立健全、規范的適合本單位業務特點和管理要求的電子信息技術控制制度,并組織實施。同時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會計控制應隨著行業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業務職能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
1.加強對賬務處理程序的控制。根據企業管理和核算要求設置的各種分類業務核算,在實現網絡化會計信息系統時,它的主要職能是網上稽核、生成記賬憑證、網上傳送審批。初始化工作完成后,開始進行軟件操作:輸入原始憑證和記帳憑證等會計數據,輸出記帳憑證、會計帳簿、報表,和進行部分會計數據處理工作,這些要求具備會計軟件操作知識,達到會計電算化初級知識培訓的水平就可以進入日常賬務處理工作。
2.嚴格對機構的管理與控制。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要求開展會計電算化和管理會計的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相應工作崗位,也可以與其他工作崗位相結合。企業進行電子信息技術控制,由于數據處理的精度高和速度快,可以采用一種統一的核算形式,要求建筑企業配備如下具備會計和計算機知識,以及相關的會計電算化組織管理經驗的工作人員,并建立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要明確各個工作崗位的職責范圍,切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要求,工作有檢查。
3.嚴格對人員的管理與控制。在現代企業中,管理人員、內部審計人員或其他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富有責任,而會計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會計人員是最好的內部控制執行者。在建筑企業內部,會計工作同樣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做好內部牽制的內部控制制度必須根據會計法律法規的規定,從職業道德建設和財務工作制度兩方面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的管理和監督。
4.會計信息系統安全的內部控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操作管理制度,規定操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權限,預防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等會計數據未經審核而輸入計算機的措施;預防已輸入計算機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等會計數據未經核對而登記機內的賬簿上的措施。其次系統軟件的安全保密至關重要不容忽視,要設置用戶權限。從系統的安全性和財務人員具體業務范圍出發,可以將系統的用戶進行分級管理,不同的操作權限只授予相應級別的員工;同時建立系統日志,對用戶使用財務軟件系統的運行記錄起始號、登錄時間、退出系統時間等及時跟蹤所形成的記錄,其閱讀權只授予具有最高權限的系統管理員,不允許任何人擅自刪除自身對日志中的操作記錄。
5.網絡安全的防范。企業應該做到系統隔離,從網絡安全級別考慮劃分合理的網絡安全邊界,使不同安全級別的網絡或信息媒介不能相互訪問,從而達到安全運行的目的。健全必要的防治計算機病毒的措施,設置網絡防火墻,保證網絡的安全性,注意網絡病毒的防范,企業通過安裝殺毒軟件,通過系統掃描,進行預防性檢查;通過入侵檢測,檢測網絡中是否有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和遭受攻擊的跡象,同時還應提高工作人員的計算機防毒意識以保障會計信息系統免受互聯網的傷害。
6.備份系統設計。備份的目的是為了防備突發的意外事故,如自然災害、病毒侵入、人為的破壞等。由于這些意外事故發生的不確定性,企業應當靈活確定備份方案,最佳備份方案是自動化備份方案,能夠做到對數據庫進行在線備份、自動備份以保證數據完整性,同時備份過程中出現問題能夠自動報告,以便能方便的管理備份設備。
采用磁性介質保存會計檔案,要定期進行檢查,定期進行復制,會計檔案數據要保存雙備份防止由于磁性介質損壞,而使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