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化學范文

時間:2023-03-20 00:25: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物化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藥物化學

篇1

[關鍵詞]藥學;藥理化學;分析化學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飛速發展與進步,藥學研究水平越來越高。其發展主要依賴于藥物分析技術,藥學研究對我國醫藥事業開發、創新、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促進意義,能夠間接提升我國經濟水平,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健康保障水平。

一、藥物化學和分析化學的基本概念

(一)藥物化學概念

所謂藥物化學主要是將化學分子原理應用于藥物研發,從科學角度分析化學藥物的基本構成、生物效應及相應藥性原理等相關內容,用于新類型藥物研發。藥物化學研究需要兩方面來共同促成,其一是生物學,另外一方面是化學,其在藥物研發中主要明確藥物的活性物質或藥性機制,分析患者用藥治療后,藥效對機體的代謝作用,及機體對藥物的適應情況及吸收情況等。

(二)分析化學概念

所謂分析化學主要是指對物質中相關藥物成分、不同結構含量等進行測量,將測量的物質指標進行化學分析,其屬于物質化學分析的一門科學,除此之外,有關于物質成分測量所用儀器也包含在內,屬于分析化學的一部分。分析化學中對藥物成分進行測量分析的方法被稱為化學分析法,這種方法在測量過程中主要應用天平和所要測量的物質及試劑,將其用玻璃器皿盛放,將所測量的物質成分計量指標與測量過程中出現的化學反應兩者相互對應分析,以此得出結論。另外一種分析方法即儀器分析,這種方法在滿足上述作用的同時還能夠進行微量分析及形態、結構分析等。

二、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的發展及作用

(一)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的發展

早在19世紀,物理化學這一概念被提出,并且于30年代和40年代蓬勃發展。物理化學概念被提出后科研人員研制出了磺胺類藥物,投放于臨床治療,響應效果較好,對患者的預防感染及臨床治療均具有一定促進作用,在投放應用的10年內,β內酰胺類抗生素研發技術逐漸完善。于19世紀40年代有相關研究人員研究出了抗菌藥物的藥性、活性及藥物機理等,將其與藥物成分及結構等相關內容相互融合,用于新藥的研制,就此不同種類藥物越來越多。于19世紀末時,通過研究人員的努力,對于新藥的研制不再僅依靠藥物活性機理及其成分結構方面入手,新藥的不斷研制也是物理化學逐漸認識的過程,研究人員能夠明確大部分種類藥物在機體中出現的生化效應,能夠明確不同類藥物應用于人體其活性及產生的藥效,就此于19世紀末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病癥患者的實際患病情況入手,分析患病原因,實現新類型藥物研發,對癥下藥治療。于20世紀分析化學理念被提出。分析化學除了分析方法以外,其能夠用于新藥研制主要依賴于分析儀器,在不斷探索發展的過程中,儀器分析方法逐漸占據主要地位。在整個20世紀中,40年代至80年代之間,出現了三大重要學科領域,即材料學、環境學和生命學科,這三大學科通過與儀器分析方法聯合應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成就、完善了分析化學,促進其發展進步。從當今環境來看,儀器分析方法又與計算機信息科技相互聯系到一起,以計算機為載體、以網絡信息為媒介,將分析化學中測量的數據、信息進行整理、收納,最終錄入電腦,實現信息傳輸及智能分析。目前,信息化儀器分析中最具代表性的即為傳感器的發現及圖譜快速檢索和實驗室自動化等。

(二)物理化學及分析化學的作用

從不同角度來講,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的作用存在一定差異,是不同的。物理化學更偏向于藥物活性、機理及藥性和機構的研究,極大促進了早期藥學的研究與發展,為后續的新類型藥物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20世紀內的分析化學主要是用于藥物成分、劑量的測量及化學實驗反應研究,其屬于實驗方法的一種,并且在儀器分析發展進程中,挖掘了與藥學有關的不同學科,為藥學研究提供更全面、系統的理論支持,促進藥學研究。當前,儀器分析法融合計算機信息技術,實現了儀器分析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其具有測量分析數據準確可靠、操作迅速等優勢,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儀器設備購置昂貴并且對儀器操作者要求較高,操作繁瑣,這些都是局限性。從大方面來講,物理化學和分析化學的豐富及發展對于我國藥學研究均具有一定促進作用,通過對不同藥物運作機制的研究和不同藥物成分實驗研究,研發了不同類型的新藥物,將其用于臨床治療。綜上所述,藥物化學和分析化學是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在不斷發展中融合不同新技術,為藥物研發、臨床治療及醫療事業的發展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巧峰,王全軍,劉雪英.藥學專業無機化學教學實踐與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7):507-508.

[2]杜利月.高職高專藥物化學教學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5):54-55.

[3]彭婷婷,安蕓,董曉輝.高職高專藥物分析專業課程改革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8):3010-3011.

篇2

基于以上兩方面的原因,考到技工院校的學生學習成績和各方面的素質和學習習慣總體都不如普通高中生。由于從小成績就不好,他們也就自然成了所在各班中的那一小部分后進生。不可否認,某些學校為抓升學率,只注重那些成績好的學生,而早把他們淡忘了。這部分學生在初中時,已經漸漸形成了在家沒有父母管、在校沒有老師抓學習的現象,自然而然成績是越來越差了。同時技工院校的學生學習方法也不太得當,他們喜歡死記硬背,尤其是習慣于在考前突擊死記硬背。大部分學生的基礎化學知識非常貧乏我們發現技工院校新生的化學知識普遍都非常貧乏。主要是因為這些學生以前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都不是很好,而化學知識。大多要花時間去理解去記憶,所以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比起其他學科來往往少得可憐。就連苯環、羥基這些最基本的結構知識一個班級中往往都有很多學生回答不上來。

二、技工院校藥物化學教學如何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

1.針對學生性格特點,先育人再教書英國思想家歐文說過:“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學校不僅對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進行政治思想教育,還促進學生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由此可見,學校在人的性格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教師的教育態度、師生關系和學生在集體中的地位等都將對學生的性格產生影響。學生在學校形成良好的品行,就能順利地走向社會。因此無論學校還是教師,育人的重擔都將超過授業解惑。既如此,我們承擔學生教育任務的廣大技工院校的老師就不能只教書、不育人,也要像班主任那樣,在學生的性格改造和習慣養成方面下一番工夫,多與學生談心,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更好地幫助他們改造不良習性,養成良好習慣。這樣讓學生真心喜歡與老師交往、交流,從而慢慢喜歡上藥物化學這門學科。

2.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讓他們不僅會學而且會巧學如構效關系是藥物化學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中應用口訣教學法可以增加趣味性,方便學生記憶。同時通過口訣可以讓學生了解結構改造后的衍生物,拓寬學生知識面。學生在學習構效關系的時候經常會混淆,如果讓學生自己對照結構比較簡單的構效關系,把幾個知識點可以聯想烏龜的左手、右手和尾巴進行分類,可以增加學習興趣,消除藥化學習的恐懼心理。比如在學習嗎啡的構效關系時,筆者編了口訣:三位甲基變聯邦,鎮痛成癮均降低;六位乙酰海洛因,鎮痛增加變;七八還原六成酮,鎮痛成癮均增加;十七取代大改變,納洛酮是拮抗劑。在前期的教學中可以給學生編好口訣,后期的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己編口訣。

3.培養興趣,開發教材,探索藥化教學新模式我校學生是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學生,沒有經過高中階段的學習,對理論內容的理解能力比較弱。如果教師一味地講,忽視學生課堂上的反饋,會使學生陷入茫然狀態,打擊他們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又會使學生陷入學習藥物化學課程是為了應付藥物化學考試的被動學習中去。針對當前技校生普遍化學基礎知識差的現狀和藥物化學的學科教學特點,重點應從兩個方面改進技工院校藥化課的教學。(1)不斷提高化學知識較差的學生學習藥化的興趣。首先通過多與學生交流,讓學生從喜歡藥化老師到喜歡藥化學科,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長效途徑。我們每位教師都應該特別重視,力爭做得更出色。其次可以通過圖片、資料、投影、電影等多媒體教具和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將藥化課上得生動有趣。第三,不斷提高我們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藝術,用風趣幽默而且動聽的語言去講解枯燥無味的藥化知識。第四,從以教師為主體、單向知識傳授的教學型教學,轉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互動式研究型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此外,藥物化學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僅是先進設備的使用、軟件程序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思想意識上的轉變。傳統的“滿堂灌”只會使學生疲于應付、死記硬背,無暇積極主動的思考,久而久之扼殺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所以要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余地,鼓勵學生的懷疑精神。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一個數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問題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分析舊的問題,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新的進步”。教師的責任在于作為學習的推動者和導向者而不是知識的權威人士,去努力營造民主、平等和探討的學習氣氛。(2)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和藥化教學側重點加快教材的開發。技工院校要結合學校的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方向重點,力爭盡快編寫出與專業和人才培養方向結合緊密的本校藥化課教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技工院校藥化教材的編寫,不能比照普通高校的藥化教材對知識點面面俱到,而要結合技校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降低難度和深度,在知識的趣味性上多下功夫,把藥化課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編寫出一本教師容易教,學生喜歡學的好教材。

三、小結

篇3

【關鍵詞】艾司佐匹;克隆;藥物化學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09)08-0021-02

Esopiclon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JIANG Wenjing

(Shihezi medical schools,Shihezi,Xinjiang,832000)

【Abstract】 Insomnia drug therapy has a barbiturate, benzodiazepine class (BZ) and the three-stage non-BZ short-acting drugs. Zopiclone belongs to the nonbenzodiazepine class. Eszopiclone the (S)-enantiomer of the chiral hypnotic drug zopiclone, belongs to the cyclopyrrolone class of hypnotic drugs and acts as agonist at the type A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receptor(ω1subtype) to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It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with benzodiazepin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uctur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the discovery process,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pharmacological and pharmacokinetics characteristics of Eszopiclone.

【Keywords】Esopiclone;Medicinal ;Chemistry

艾司佐匹克隆(Esopiclone)化學名為(+)-(5S)-6-(氯吡啶2-甲酰基)-7-氧-6,7-二氫-5氫-吡咯[3,4-b]吡嗪-5-甲酰基4-甲基哌嗪-1-羧酸鹽[(5S)-6-(5-chloropyridin-2-y1)-7-oxo-6,7-dihydro-5H-pyrrolo(3,4-b)pyrazin-5-yl4-melhylpiperazine-1-carboxylate]。結構式見圖1。

本品為環吡咯的吡咯嗪衍生物,是市售佐匹克隆的右旋異構體。外觀呈白色至淺黃色粉末,微溶于水、乙醇和磷酸鹽緩沖液(pH3.2),pKa為6.79±0.42。20世紀初以來,巴比妥類藥物是主要使用的鎮靜催眠藥;自20世紀60年代以后,各種苯二氮卓的藥物問世,因其成癮性小,安全范圍大,逐漸替代了巴比妥類藥物[1]。在苯二氮卓類藥物的使用過程中,逐漸發現這類藥物的不良后果,如用藥后白天發現宿醉現象、記憶損害、對認知和精神運動功能的損害,大劑量使用可能出現戒斷癥狀和反跳性失眠,長期使用出現藥物耐受的風險等[2,3]。于是在之后人們又開發了非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并稱為新型結構的鎮靜催眠藥。如咪唑吡啶類唑吡坦、扎萊普隆,環吡啶酮類艾司佐匹克隆等。

艾司佐匹克隆最早是由美國Sepracor公司開發的快速短效非苯二氮卓類鎮靜安眠藥,為佐匹克隆的右旋單一異構體,其父藥佐匹克隆目前已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市。2004年12月16日,美國FDA批準艾司佐匹克隆治療失眠癥。本品可用于改善起始睡眠和(或)維持睡眠質量[4]。

對于艾司佐匹克隆的單獨的構效關系未見報道,僅有其消旋體佐匹克隆的構效關系的報道,如左代姝等1996年發表的藥理實驗結果指出:“哌嗪環在發揮催眠藥效上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5]。

1988年,Langar等將這類非BZ化合物受體命名為ω受體,并將其分為3類,即對BZ受體親和性高的ω1受體,親和性低的ω2受體,外周型的ω3受體。現認為,ω1受體與GABAA受體的α1亞基對應,ω2受體與α2、α3、α5亞基對應,α4和α6受體與BZ缺乏親和性。傳統的抗焦慮催眠藥多為BZ誘導體,且幾乎是與ω1和ω2受體非選擇性地結合。如地西泮對α1、α2、α3、α5受體都具有同等親和性,因此也同時具有鎮靜催眠、抗驚厥、抗焦慮、松弛肌肉等作用。而抗癲癇藥氯巴西泮(clobzam)之所以較少引起困倦,就是因為對ω2較ω1受體親和性更強的緣故[6]。所以開發具有選擇性作用的藥物在臨床中就相當有意義,附表例舉了動物各亞基與BZ受體激動劑的作用譜。艾司佐匹克隆等一些非BZ化合物同樣對BZ受體有較高親和性,艾司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是手性藥物,是立體選擇性異構體,研究顯示艾司佐匹克隆對中樞BZ受體的親和力比佐匹克隆強50倍[7]。臨床前研究表明艾司佐匹克隆的LD50為1500mg/kg,左旋體為300mg/kg,而消旋體為850mg/kg,所以開發單一對映體具有療效強、毒性低等優勢。艾司佐匹克隆已經在歐洲和加拿大上市,進行過60多項臨床前試驗和24項臨床試驗,超過2700例受試者服用該藥。幾個研究評估了該藥長期治療慢性失眠癥患者療效和安全性,均顯示有穩定的療效,能使失眠癥患者易于入睡,并且睡眠質量明顯提高,沒有宿醉現象,不良反應輕微,最長研究期12個月[8,9]。本品有較好的耐受性,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味覺異常[10]、頭暈[11.12]胸痛、偏頭痛。服藥后,唾液中的藥物濃度超過血漿濃度,因此服藥后會出現口苦[13]。不產生依賴性,很少引起記憶損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睡眠障礙可能因潛在的體內疾病和(或)精神疾病所致,因此失眠癥的對癥療法應在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后使用。

艾司佐匹克隆口服吸收迅速,食物不影響本品的吸收,達峰濃度時間(tmax)約1 h,消除半衰期約6 h,血漿蛋白結合率較低(45%),主要代謝產物為弱活性的(S)-佐匹克隆-N-氧化物和無活性的(S)-N-去甲基佐匹克隆,前者與GABA受體的結合力比艾司佐匹克隆弱,后者與GABA受體無結合力。肝臟CYP3A4和CYP2E1酶參與本品的代謝,且本品不改變由CYP450酶系統代謝的藥物的清除率[14]。7%~10%以原形藥從尿液和糞便排泄,50% 以上經肺排泄。如果與利福平合用,可能會降低佐匹克隆的血漿濃度和鎮靜效果[15]。用“數字符號替換測驗(DSST)”評估受試者的精神運動性損害,和Sanford睡眠量表(SSS)評估白天的睡眠狀況,觀察藥動學特點與藥效學的關系,單次口服藥物6 h后,3個劑量組均未發現有精神運動性損害,或者白天嗜睡[16]。艾司佐匹克隆的合成如下[17],合成的第一步是(±)-6-(5-氯-3-吡啶基)-5-羥基-6,7-二氫-5H-吡咯[3,4-b]吡嗪-5-酮(I)的酯化。有兩種方法,其一是用乙烯基氯甲酸酯(II)在吡啶中進行酯化;得到消旋的碳酸酯再用SP 435L進行對映體選擇的水解,得到e.e值為95%的(S)-對映體IV。第二種酯化的方法是將I在吡啶中用氯甲酸氯甲酯進行酯化,得到消旋的碳酸酯VI,VI用Chirazyme-L2進行選擇性水解,得到e.e值為96%的(S)-對映體VII。(S)-對映體IV和(S)-對映體VII都可以與1-甲基哌嗪在丙酮中縮合得到產品艾司佐匹克隆。

艾司佐匹克隆也可以直接用佐匹克隆通過幾種不同的方法得到。①將其的D-(+)-O,O’-二苯基酒石酸鹽在乙腈中結晶,之后用NaOH的二氯甲烷/水溶液處理;②將其的(+)-蘋果酸鹽在甲醇/丙酮中結晶,之后用K2CO3的甲醇/水溶液處理,然后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提取;③通過手性色譜柱分離得到;④在8-(2,3,6-三-O-甲基)-γ-環糊精中用毛細管電泳方法得到。總結:艾司佐匹克隆是一種治療慢性失眠癥的有效而安全的新型非BZ類鎮靜催眠藥。但相關的研究報道卻不多,因此對該藥進行深入的研究,確定其臨床使用特征,將有助于更合理地指導臨床用藥。

參考文獻

[1]ZORUMSKI CF,ISENBERG KE.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ABA-benzodiazepine receptors:Ion channels and psychiatry[J]. Am J Peychiatry,1991,148(2):162-173.

[2]RUSH CR,GRIFFITHS RR .Zolpidem,triazolam,and temazepam:behavioral and subject-rated effects in normal volunteers [J].J Clin psyhopharmacol,1996,16(1):146-157.

[3]JUDD LL , ELLINWOOD E, MCADAMS LA.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moo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insomoia during 14 day useof flurazepam and midazolam [J].J ClinPsychopharmacol,1990,10(4):56S-67S.

[4]世界臨床藥物,2005; 26(2): 66-67.

[5]左代姝,李以杰:新型催眠鎮靜藥物佐匹克隆類似物的合成 [J].中國藥物化學雜志,1996;6(1): 27-30.

[6]童建明,楊正春.氨基丁酸結構與抗焦慮催眠藥的作用機理[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5,(2):76.

[7]DAVIES M,GLEN NJ,DERRY JMC,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zopiclone with 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s[J].Mol Pharmacol,2000,58(4):756-762.

[8]WAGER J,WAGNER ML. Non-benzodiazep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J].Sleep Med Rev,2000,4(6):551-581.

[9]蔣琴.三辰(佐匹克隆)[J].中國新藥雜志,2001,10(增刊):64-65.

[10]KRYSTAL A,WALSH J,ROTH T,et al.The sustained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zopiclone over six months of nightly treatment:a placebo controlled stud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J].Sleep,2003,26(Suppl 7):S779-S786.

[11]ROSENBERGR,CARON J,ROTH T,et al An 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 szopic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n somnia in healthy adults[J].Sleep Med,2005,6(1):15-22.

[12]張鴻燕,原巖波,黃蘭,等.艾司佐匹克隆Ⅰ期耐受性試驗[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4,20(4):258-260.

[13]ROSENBERG R,CARON J,ROTH T,et al. An assessment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zopic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ient insomnia in healthy adults[J].Sleep Med,2005,6(1):15-22.

[14]王來海,趙惠芳:治療失眠癥新藥--艾司佐匹克隆.中國藥學雜志,2005;40(20): 1597 -1598.

[15]NOBLE S, LANGTRY HD, LAMB HM. Zopiclone,An update of its pharmaccology, clinic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lity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nmnia[J]. Drugs,1998,55(2):277-302.

[16]LEESE P,MAIER G,VALCKUS L,et al.Eszopiclone;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namic effects of a novel,sedative hypnotic after daytiam administration in healthy subjects[J].Sleep,2002,25(Suppl 1):A45.

篇4

關鍵詞:藥物化學;教學;改革

一、引言

藥物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等互相滲透,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于生物學科與化學學科之上,并且是一門藥學專業最基礎課程,但是其課程涵蓋內容頗多、知識非常廣泛,且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自成體系,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到相當困難。怎樣才能激勵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變過去機械的“上課記、下課抄、考試之前背知識點、考完什么都不記得”的狀況,讓學生主動樂于學習,并提高學生學習和應用能力,這是藥物化學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的關鍵。

二、教學的現狀

第一,中國目前施行九年義務教育,學生在初中畢業,學習較好的學生一般會選擇讀普通高中,而成績較差的學生一般會選擇讀職業學校或者輟學。例如,某省中考的成績總分是800分,但中考成績是200—399這個分數段的占了絕大多數,這表現出目前中職衛校的生源基本上是初中時成績較差的學生,且在學校中厭學情緒彌漫,學習的動力也不足。第二,現行教材是沿用了很多年的老教材,知識早已跟不上更新速度,以《中國藥典》上的知識為例,最新版本的《中國藥典》是2015年版,但是其內容上主要仍是2010年版本的內容,教學的內容更不上藥學相關專業知識的更新速度,學生需要最前沿的知識,這樣才能適應將來就業崗位和各種專業資格類的考試。第三,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只“重視理論,但是輕視實踐”,在現在的實踐教學中仍然根深蒂固。教材之中有很多藥物化學相關的實驗是驗證類的實驗,上課之前教師把試液調配好后,讓學生上課時將試劑添加進相關的藥品溶液里,然后觀察化學反應。在這一過程里,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因為這一過程基本上沒有過多的機會進行儀器的操作實踐。

三、教學的改革措施

教學的大綱是依據教學計劃進行編寫的指導性的教學文件,其中規定了學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等相關具體內容。就業是職業教育的根本,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向藥學類(士、師)等相關的資格考試靠攏、最根本的要加強學生能力培養,進行技能的提升,并結合學生們的認知規律進行教學目標的確定。第一,吸引性的導入語,激起學生學習好奇心。在課堂的教學當中,吸引人的導入語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鎮痛藥物時,可以先講述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如關于鴉片的歷史,播放一些與鴉片相關的視頻和圖片,達到激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目標。第二,運用類比與橫向的聯系性教學方法。因為藥物化學的涵蓋內容很多,其中藥品的種類繁多,這使得知識的記憶量很大、并且有很多的化學結構,這很容易讓學生從心理上畏懼。教師可以在教學的時候把握藥品的性質決定于其結構,并突出其中的重點藥物。基于此,在教學當中可以進行精簡講述,例如教授阿司匹林的時候,可以結合起來提問解熱并鎮痛類的抗炎藥物中還有類似性狀的藥物有哪些,最后教師進行簡要的小結。第三,適當地增加相關藥學知識,拓展學生視野。例如,在講鎮痛藥物時,還可以聯系相關麻醉類藥品的相關管理方面的知識。在講解過程中,可以使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到嗎啡等相關鎮痛藥,既能夠拓展學生視野,激起學習興趣,又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第四,穿插人文教育,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人文教育的實質是一種人文教育,其核心培養合格的人才,不僅能夠提升一個人的人性境界,塑造健全人格,還可以幫助一個人人生價值的實現。在教學實踐中,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并引入相關的藥事管理與藥品法規,進行只是拓展,使學生更為了解國家的政策法規,能夠認識到藥品是特殊的物品,培養起質量第一的觀念。第五,結合資格考試與就業的崗位進行教學。針對就業的崗位,進行適當的教學內容方面的調整。教學內容要跟上時展,以彌補教材內容的滯后性,來滿足就業的崗位需求。例如,喹諾酮類的藥物是最常用一種抗感染藥物,在教授它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增加相關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在藥品說明書中禁止未成年使用的相關內容。第六,應用相關多媒體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效果。藥物化學內容較為抽象,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用語言和板書進行講解,而沒有更加直觀的形象展示,很難調動起學生興趣,學生不僅很難理解,而且教學的效果不好。鑒于此,如果把多媒體的技術運用在相關藥物化學的教學之中,不僅能使其生動化,還能使其形象化,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加強自身修養,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

一位教師的自身人格魅力主要是由其業務能力和專業的知識水平等組成、最重要的還有道德修養。人格魅力擁有很強大的感召力與凝聚力,可以使一個學生在心底產生情感認同。教師必須擁有超出常人的事業心與責任感,并且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具備情操高尚、樂觀積極的特質。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強化,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并注意課堂上的儀表著裝,用個人魅力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對教師能夠認同并敬佩。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學的改革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在藥物化學領域的教學改革亦是如此,如果想構建起中職衛校藥劑專業藥物化學的教學改革的新模式,只有利用不同的方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并啟發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教學改革亦是一個需要長期進行的工作,只有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并且向其他優秀教師取經,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邱琳,王建浩.《藥物化學》的教學改革心得[J].廣州化工,2014(10):230.

[2]俞書仁.中職衛校藥劑專業藥物化學的教學改革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5(10).

[3]濮一明.讓人文教育走進中專護理課堂[J].衛生職業教育,2014(3):85.

篇5

經過教師的分析講解,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往往能很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有則新聞報道:某技術學院的9名大學生誤把用“斷腸草”當成“金銀花”煲涼茶,結果喝下肚里全部中毒,并導致1名大學生死亡。有同學聯系到有機酸章節中的天然藥材金銀花,問到“斷腸草”和“金銀花”的區別。金銀花又名雙花、銀花、忍冬花等,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蓄及初開的花,其主要活性成分為綠原酸,另外還有黃酮類、揮發油等活性成分,味甘、性寒、清熱解毒、涼散風熱,幾千年傳統經驗及臨床應用都證明金銀花具有抗菌作用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作用。但是“斷腸草”并不是一種植物的學名,而是一組植物的通稱。在各地都有不同的斷腸草———那些具有劇毒,能引起嘔吐等消化道反應,并且可以讓人斃命的植物似乎都被扣上了“斷腸草”的大名。比如,瑞香科的狼毒,毛茛科的烏頭以及衛矛科的雷公藤都是“斷腸草”家族的成員。在這些毒物之中,名氣最大的當屬馬錢科鉤吻屬的鉤吻了,外形與金銀花酷似,全株劇毒,尤以嫩葉和根最毒,極少量即可致人死亡,其成分主要為鉤吻素甲、乙、丙、丁、戊、子、寅、已及鉤吻定、N-甲氧鉤吻素甲、鉤吻綠堿、胡蔓藤堿丙等劇毒生物堿。通過結合現實案例的實際問題,不僅能很好地解決學生的疑問,還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開闊學生視野,擴大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引入生活細節,增加親近感《天然藥物化學》內容

雖然紛繁復雜,但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除了煎中藥、泡藥酒之外,還可開動腦筋,多聯系身邊的事物,生動活潑的介紹天然藥物化學中的各種分子結構。比如問學生:為什么俗話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是因為黃連中含有異喹啉類原小檗堿型生物堿,味極苦,從而引出生物堿類化合物的學習。再如問為什么蘋果削皮放置后會變成棕色?原來是蘋果中的一種叫縮合鞣質的成分在空氣中放置時間較長后,縮合成高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紅棕色產物所致,以此導出縮合鞣質的概念。再如:為什么有人說女性多飲豆漿可以延緩衰老?因為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而大豆異黃酮是天然植物雌激素,可以調節女性內分泌,延緩衰老,而異黃酮是黃酮中的一種結構類型,由此導入黃酮類化合物的學習。另外還可以問:為什么蘆薈可以美白肌膚?原來蘆薈含有五環三萜和糖形成的熊果苷,它能抑制黑色素產生,從而引入三萜皂苷類化合物的學習。通過生動生活實例講授,使學生感覺到天然藥物不再是一個個枯燥、抽象、復雜的化合物,而是實實在在存在于我們生活中,影響著我們的起居飲食、身體健康,從而對本課程產生了親切感,增強了學習天然藥物化學的熱情。

開動腦筋,豐富教學手段

在短時間內,深入淺出地講授給學生。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時,可綜合運用圖片、實物演示、現場操作、多媒體、網絡等手段,使教學內容立體化,增強課堂的生動性、活潑性和趣味性。如當遇到重要且比較煩瑣的問題時,如《天然藥物化學》涉及到的很多像提取分離流程、天然化合物的復雜結構、動態的色譜分離過程和化學反應過程等內容,采用傳統的板書浪費時間、容易出錯、難以講清,如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影視等各種信息傳輸,直觀而清晰的演示后,學生就非常容易理解,節省時間并且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此外,還可在課堂上為學生放一些實際生產的錄像,因為工廠中的工業生產儀器與實驗室的實驗儀器在構造和操作方式上往往大相徑庭,放錄像可以讓學生更明確實驗室操作和工廠操作有哪些異同,為日后快速熟悉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多種教學手段能夠從多方位刺激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接受,顯著提高學生的興趣性和參與性。

小結

篇6

關鍵詞:藥物化學;教學方法;教育;學生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創新人才的培養是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養體系中難度最大的部分。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指出,人才培養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適應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探索多種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各類人才輩出、創新型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1]。《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把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內容,增強教育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貢獻能力,促進經濟增長從主要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向勞動力價值創造優勢轉變。這充分體現了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高等教育的本質體現。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藥學領域中的帶頭學科。藥物化學是以化學為基礎,結合生命科學的藥學綜合叉學科,其涉及范圍廣泛,包括藥物合成、新藥開發、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藥物作用機制和構效關系等,是一門綜合性學科[2]。同時,藥物化學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并且覆蓋面廣、內容繁多、更新快,各知識點自成體系,藥物的化學結構式復雜不易識記。面對如此繁雜的內容,在過去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往往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采用灌輸式教學,將所有基礎知識托盤而出;而學生對于各種藥物的化學結構式、化學性質及合成步驟常常感到學習困難,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長久的挫敗感使學生失去學習藥物化學的興趣。這不僅影響該門課程的學習,對藥劑學、藥物分析學等相關學科的學習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藥學綜合素質。因此,對藥物化學的教學改革顯得尤為突出。作者通過幾個學期的摸索與實踐,現總結藥物化學教學工作中的幾點經驗和體會。

1優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趣味性

藥物化學涉及的內容是以化學為基礎,融合了生命科學的藥學知識。目前藥物化學教材普遍注重理論,教學過程中應把理論性強的內容盡量化繁為簡、由淺入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失去對藥物化學的學習興趣。為改進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作者從藥物數據庫中挖掘藥物的發現史、藥物最新研究前沿、藥物的社會價值及藥物的臨床應用等信息,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對藥物化學的學習興趣[3]。例如在抗瘧藥物的學習中,介紹屠呦呦等科學家在青蒿素的發現過程中所做的貢獻。同時也可以通過科學家對科學的嚴謹態度,教育學生對待科學研究應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敏銳的觀察力。在講解降血壓藥物時,介紹了苯磺酸氨氯地平(絡活喜)的臨床試驗結果,以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最新證明,絡活喜適用于高血壓的治療,對成人高血壓患者,降低血壓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主要是卒中、心肌梗死的風險。通過臨床應用,使學生能夠掌握藥物在臨床上的使用進展,為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藥師奠定基礎。在抗生素藥物的學習中,列舉了近幾年市面暢銷藥物的排行,以及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讓學生了解藥物的最新動態。在教學過程中,作者發現學生對與藥物相關的科普知識感興趣,通過生動的藥物發現史、臨床應用、最新的科學研究,以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藥物的性質由藥物的化學結構所決定,同一類藥物中不同的化學結構決定了藥物所針對的靶向不同,給藥方式也有差異。這部分知識對于化學基礎知識相對薄弱的學生常常采用被動接受,疲于記憶,效果較差。例如在講解β-內酰胺類抗生素時,根據β-內酰胺環合并其他雜換不同,將β-內酰胺類抗生素分為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及非經典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各種類型的抗生素結構類似,但用于臨床的藥物卻很多。傳統教學采用PPT和板書講解,學生很難記憶理解。作者制作了Flas,對每一類骨架結構相同,改造不同的修飾基團得到不同特點的抗生素,并通過化學反應式清晰地在課堂上呈現出來,這種方式既生動形象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便于學生理解記憶。新藥設計與開發是藥物化學學科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難點內容。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藥物的設計思路和合成路線,作者著重引導學生思考藥物的設計思路及合成路線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手段。帶領學生從本質分析藥物的化學結構與受體之間的作用關系,再引入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利用計算機快速計算功能、全方位的邏輯判斷功能和一目了然的圖形顯示功能,借助AutoDock、Sybyl、DiscoveryStudio等軟件,從小分子數據庫中篩選與靶酶或受體結合的新配體[4-6]。最后在引入先導化合物的發現與優化。在教學實踐中,作者對抗生素類藥物開展了一次藥物設計課程,將學生分成四組,借助Drugbank、Chembl、Scifinder等數據庫分別根據抗生素殺菌作用的不同機制查找相應的作用靶點、藥物合成方法、臨床應用及目前研究前沿進行查找,再通過藥物化學教研室所搭建的CADD,對查找的相關藥物與靶點進行對接,直觀地展示藥物與靶點的作用情況。通過這次課程的開展,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地思考藥物的設計思路、合成路線和藥物與靶點的作用機制。同時,學生也從中體驗了科學家是如何對新藥進行設計與研發的過程。探究科學家成功的原因,有益于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樹立學生創新的信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開發新藥可能的途徑,開闊思路,活躍思想[7]。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使得臨床藥物更新換代很快,因此,作者會從大數據中查找最新藥物信息,在授課時及時補充每章節相應的內容。市面上部分藥物在臨床應用中也會發現許多問題。例如,由于藥物的各種不良反應使藥物退出市場或者被結構修飾改造的新藥物所代替。這些都不能在高校藥物化學教材中得到及時的更新。在授課過程中及時地讓學生了解到這些新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藥學素質,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執業藥師奠定基礎。

2改變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由于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存在種種問題,導致學生在學科概念、學習方法、獨立思考能力、學術觀念等方面存在較多缺陷,因此,作者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把批判性思維和質疑精神作為學生教育學術型轉換的重點內容[8]。再布置下一個任務,把學生分成4個小組,借助Scifinder、Drugbank和Pubmed等數據庫查找前列腺素的不同合成路線,嘗試闡述合成策略,在課堂上小組之間相互交流討論,分析不同合成路線的優缺點,并嘗試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一條兼并經濟效益與綠色化學的最優合成策略。通過這種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來理解藥物的研究過程,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體會,大家相互分享自己的體會,從而更深入地學習藥物化學的相關知識。討論式教學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和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和查找相關知識,論述和闡明對某一知識點的理解,既培養了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還通過愉快的討論方式讓學生掌握了藥物化學重點知識[9]。同時,加強對學科性質和課程體系、結構的介紹和選課指導服務也非常重要。

3調整考核方案,強化獲取藥物化學信息的能力

當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加快了新藥研發的進度,同時在研究已上市藥物的新應用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使得藥物信息服務為臨床用藥及解決綜合用藥問題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一名合格的執業藥師必須對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經濟性有所認識,同時還要借助藥物大數據收集化學結構類似的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進行研究和比較,提高執業藥師在臨床用藥中對藥物使用的服務水平和質量[10]。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藥學素質,在傳統的筆試考核外,新增了學期論文作為考核內容。學期論文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所學藥學知識和方法,借助現有數據庫、藥學信息網站等網絡途徑,收集相關文獻,分析解決實踐中的某一具體問題。在授課時,作者穿插講授科學研究過程中如何借助醫藥化學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怎樣合理開發新藥、進行藥物評價等。課后布置論文,要求學生自行借助醫藥數據庫和其他電子資源進行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撰寫相關藥物的綜述論文。通過撰寫學期論文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同時使學生受到比較全面的從事科學研究、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訓練,也是作為全面提高本科生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綜上所述,藥物化學作為藥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在學生能否運用掌握藥學綜合知識的能力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針對目前教師在藥物化學課程教學中所吸取的經驗及存在的問題,應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標準,營造良好的氛圍,鼓勵學生自主思維、自由探索、大膽創新,努力尋找藥物化學教學改革的創新點和突破口。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還需要廣大教學工作者不斷努力地探索和創新。

作者:袁懿 歐陽勤 劉天渝 單位:第三軍醫大學藥學院

參考文獻:

[1]孫鐵民,趙臨襄,郭春.藥物化學創新性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探究[J].藥學教育,2005,31(4):1-3.

篇7

藥物化學是藥物研究領域的帶頭學科,是藥學專業學生的必修專業課程。傳統以有機化學為中心的藥物化學教育已經越來越多地融合了系統生物學、化學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結構生物學等內容,藥物化學與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的滲透和融合越來越強,已經形成了藥物設計學、藥物化學、化學生物學、化學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大藥學背景。在這種背景之下,培養基本功扎實、素質全面且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是藥物化學教學的主要目標。這要求每位藥物化學的任課教師既是本領域的專家,又要是通曉多學科的雜家。可是在授課時數不變的情況下,教師會面臨在有限的時間內難以有效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

二、藥物化學如何順應慕課時代的發展

1應對慕課發展的策略

慕課的出現可以對現有藥物化學教學進行很好地補充。它的精品化的特征,使得一般學校可以享受到名校名師的資源,從一定程度上縮小了不同高校之間教學水平上的差距,基本的淺顯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通過慕課進行學習。教師則可以利用課堂時間,結合慕課資源,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培養他們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等。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側重點制作相應的教學視頻資源,以供學生自學使用。

2翻轉課堂在藥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是一種可以和慕課互補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在課下通過網絡視頻進行學習,然后教師重點講解知識的結構、重點和難點,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師生互動活動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能力。通過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學習時間,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對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做好演講者的角色,還身兼主持人、活動組織者的角色。這種授課模式非常適合像藥物化學這樣學科交叉廣、難點多且知識點分散的課程。翻轉課堂在藥物化學教學中可以分成4個環節:教學視頻制作、課堂活動組織、課后輔導和學習評價。

2.1教學視頻制作

借鑒網絡上已有的教學資源,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的側重點制作精美的教學視頻,該步驟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每節課的視頻最好控制在25分鐘,包括本節的基本知識點,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點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提前在課下時間學習,通過這種自學模式,掌握本節的基本知識點和知識脈絡。

2.2課堂組織

這個是翻轉課堂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所在。課堂組織形式的選擇考驗著任課教師的智慧,首先是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的準確把握,其次是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課前預習情況,然后才是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課堂組織形式。針對藥物化學本身的特點,教師可以采用的組織形式包括如下4種。

(1)角色互換法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暫時充當教師的角色,而教師則暫時充當學生的角色,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比如第十四章“藥物代謝反應”,知識點多但較淺顯,所涉及的代謝反應大部分在前面章節已經介紹了,且基本原理在先修課程有機化學中均已講授。教師可以提前把本章節分成幾個題目,讓學生分組進行自行選擇并預先準備。每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15分鐘左右的講解,學生之間進行互評,教師則充當點評員的角色,及時糾正和補充,最后再作總結點評。

(2)案例講解法

這種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為目的。藥物化學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很強,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通過舉例分析,增強藥物化學學習的趣味性、針對性和實踐性]。比如在講授“消化系統藥物”時可以選用如下案例:“患者,男性,36歲,常年患有胃痛癥狀,有胃潰瘍病史。服用埃索美拉唑鎂(減少胃酸分泌藥物)治療無效后,自行購買止痛藥。他認為嗎啡類藥物容易上癮,因此購買了阿司匹林并服用,但是癥狀沒有緩解反而引發急性胃潰瘍。問題:為什么患者服用了阿司匹林后沒有緩解疼痛,反而引起急性胃潰瘍,作為藥師,你對患者的建議是什么?”這個案例要求學生要熟悉本章中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清楚它們之間的差異,復習了阿片類藥物的藥理作用,預先了解阿司匹林的基本性質。讓學生學以致用,將知識前后關聯,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3)藥物史話介紹法

藥物化學的迷人之處在于幾乎每個藥物的發現過程都是引人入勝的科學故事,比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地西泮、氟西汀、西咪替丁等等。在講述這些藥物的發現歷程時,注意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的思維方法,發展的基本理論以及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的重大貢獻。這種方式除了增加學習趣味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枯燥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變得鮮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引導他們立志從事新藥研發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安妥沙星、青蒿素、雙環醇等藥物的發現過程則包含了我國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和不畏艱難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通過介紹它們的發現歷程,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為祖國的新藥研發貢獻力量的信心。

(4)課堂討論法

這種方法在國外稱為seminar。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已有的知識變得觸手可及,培養具有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夠尋找合理方法解決的能力的藥學工作者,對于一個國家的新藥研發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課堂討論可以在期中和期末各安排一次,選題范圍可以非常廣泛,結合已講授的知識,教師可以設定一些備選題目,比如對于某個藥物性質改進的設計(包括生理活性、降低毒副作用、改善溶解性等等)或是某個藥物合成方法的改進(包括試劑的改進、路線的優化或純化步驟的簡化)等。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從中選題,也可以自行設計和本課程相關的題目。學生預先分成若干學習小組,一旦題目確定,各組學生要廣泛地查閱資料,之后和教師進行探討確定討論的思路和使用的主要資料,然后把自己的方案做成PPT文件。課堂上闡述和討論的時間根據具體情況來分配。教師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必要的引導。這種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適合于大藥學背景下對于人才培養的需求。總之,在翻轉課堂上,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變成輔助角色,但是教師的重要性絲毫沒有減弱。除了要注重課前的合理規劃和課上的適當引導,還要做好歸納總結,發現學生在知識結構上的薄弱點,有針對性地發現學習難點,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重點講解。

2.3課后輔導

翻轉課堂強調學生的課下自主學習和課上主動參與。對于學習積極性低、知識基礎薄弱、或性格內向的學生,必要的課后輔導對于保證他們完成學習目標非常重要。

(1)建立學習小組(5~6人/組)

分配一些學習任務,小組課后協作完成,通過成員互相討論,互相幫助來完成。

(2)利用網絡資源

建立藥化學習的討論群。通過這個平臺,學生之間可以互助學習,教師對于反應較集中的問題可以統一解惑。討論群可以幫助教師收集學生的教學反饋,同時教師可以將此平臺建成教學資料共享庫。

(3)一對一的輔導

主要是針對于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發現他們的知識缺陷,給予相應的補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可以跟上全班的學習步伐。

2.4教學評價

評價體系是否合理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課堂參與性。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業成績=期末考試成績(~80%)+平時成績(~20%)。平時成績主要衡量指標是學生的出勤率和作業情況。在翻轉課堂的學習模式中,主要是圍繞學生自主學習和學生課堂活動的組織來展開的,學生的課堂表現尤為重要。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業考評中應該增加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課堂表現的評價比例。一方面,期末考試的題型中在保持應有的基本知識點考查的基礎上,適當加大考查運用知識能力的題目。另一方面,學生的平時表現成績所占比例要提高,可以適當提高到40%左右。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業成績=期末考試成績(~60%)+平時成績(~40%)。這樣的考核模式要求教師要秉著公正客觀的原則,對每一位學生的平時表現要及時反饋,而且要合情合理,否則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總結

篇8

[關鍵詞]Seminar教學模式;藥物化學;教學改革;藥學教育

藥物化學在藥學本科生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藥學領域重要的帶頭學科。傳統的藥物化學本科生授課為單向的“傳授知識-接受知識”模式,該模式側重3個中心(以教師授課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未充分調動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忽略了綜合性的知識獲取渠道,使得教學效果不理想[1-2]。基于此,對傳統的藥物化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深化提高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已成為每一名藥學高等教育者關注的熱點問題。對此,筆者在藥學本科生的藥物化學教學中引入Seminar教學,并評價該模式的教學效果。

1、Seminar教學模式簡介

Seminar源于拉丁文“seminarium”,有“苗圃”“發源”之意。該教學模式是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基本形式,可解釋為討論課、講習會或研討式教學[3]。該教學模式強調以師生為主體,以學術交流互動為基本特征,以相互啟發為進步動力,兼具教學和研究雙重職能[4]。較傳統的教學模式,Seminar教學的目的性更加明確,任務更加多元化,能夠充分調動師生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認知互動,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實現最佳教學效果,達到“學有所獲,教學相長,日學日進”的教育目的[1,5]。同時,Seminar教學在實踐中滲透著研究的理念,彌補了傳統填鴨式教學的不足,具有以下鮮明的特點[6]:①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②有利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互動;③有利于師生培養民主、平等的良好關系。目前,Seminar教學在歐美的本科生與研究生教育中廣泛流行,而我國Seminar教學多用于研究生階段的科研匯報總結,在本科生教學中尚處于探索階段。

2、Seminar教學的組成部分

藥物化學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理論知識的框架為“總論-各分章節”結構,筆者設計在各分章節的后段進行Seminar授課,一方面利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層次的討論,獲得更科學的見解;另一方面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創造性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調動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內部的交流互動,實現“學有所獲,教學相長,日學日進”的教育目的[7]。典型的Seminar教學包括以下幾部分[8-9]:(1)課前準備工作。首先教師緊貼教學內容設計多個討論的主題,并推薦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和相應的數據庫。學生自主選擇題目,并用2~3周的時間查閱資料準備Seminar課程。(2)Seminar課程具體實施:①教師首先簡要介紹討論主題,提出側重點及注意事項(3~5min);②主講學生以文獻資料和課本知識為基礎,借助Pow-erpoint幻燈詳細闡述討論的主題,并提出對主題的理解(15~20min);③參與同學圍繞主題提出自己的理解與疑問,與主講學生進行深入討論(10~15min);④教師對本次Seminar教學進行評價與總結,指出本課所取得的收獲并分析可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同時向學生提出修改要求。(3)課后學生對授課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完成整個Seminar報告。(4)Seminar成績評估[9-12]。依據評分細則(授課內容完整深入,20分;PPT制作規范性和藝術性,20分;主講者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與流暢性,20分;回答參與者提出疑問的準確性,20分;團隊中其他成員的表現,20分),Seminar成績包括學生評分(占50%)和老師評分(占50%)兩部分,占總成績的15%。

3、Seminar教學應用實例

探討新藥開發的基本途徑與方法。針對《藥物化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十三章“新藥設計與開發”,設計討論的主題為“探討新藥開發的基本途徑與方法”,需要重點討論的問題包括:①先導化合物的發現途徑有哪些?各自的特點和代表性案例?②“Metoo”藥物設計原則有哪些?③組合化學和高通量篩選在先導化合物發現中的應用?④先導化合物的優化方法有哪些?⑤何為前藥設計?其代表性案例有哪些?⑥何為軟藥設計?其代表性案例有哪些?⑦生物電子等排體替換的原則有哪些?⑧經典的和非經典的生物電子等排體各有哪些?⑨結合文獻資料講述一個“重磅炸彈式”新藥研發的歷程。

4、Seminar教學效果調研

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Seminar教學效果進行研究,分析該教學的優勢與不足[13-15]。調研內容及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每一個問題有認同、不認同和放棄3個選項,共有50名學生參與。

5、Seminar教學效果討論

以往的藥物化學本科生授課多為單向的“傳授知識-接受知識”的模式。該模式由教師安排一切,學生處于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不利于調動其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使教學效果不理想。采用Seminar教學有優點也有不足[15-22],具體討論如下:

5.1Seminar教學增強了“師-生”“生-生”之間交流互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調查發現,有94%的學生認同Seminar教學能夠調動學習的主動性,98%的學生認同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Seminar教學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通過課前查閱相關資料、課中辯論研討、課后歸納整理,學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

5.2Seminar教學側重師生為教學主體,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通過Seminar教學,實現由傳統的“傳授知識-接受知識”單向教學模式向“講授-討論”的二元結構模式轉變。教師是引導者和組織者,通過與學生共同討論專業知識,實現思維和靈感的碰撞,教師的知識水平及教學經驗也不斷積淀和提高,提高了教學效率。而學生不再是單一的知識接受者,通過課前主動學習與課中積極討論,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全面理解。

5.3Seminar教學提高了團隊合作意識,培養了集體榮譽感

調查發現,96%的學生認同Seminar教學能增強團隊合作意識。Seminar教學以4~6人為一組,組成員針對探討主題共同查閱文獻資料,設計研究方案,課堂宣講時互相協作,共同探討問題,并完成書面報告。教學實施中,學生互相協作、互相啟發,揚長避短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了團隊合作意識,培養了集體榮譽感。

5.4Seminar教學有利于學生擴大知識面和鍛煉綜合能力

調查表明,98%的學生認同Seminar教學能夠啟發思維和拓寬學術視野。在Seminar教學中,學生通過課前認真準備、課中激烈討論和課后歸納總結三個階段,提高了自主閱讀、搜集資料、分析問題和歸納整理等能力,加深了對藥物化學這門課程的理解與認知,提高了“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得到全面鍛煉。

5.5Seminar教學強調師生關系平等、討論自由民主,塑造了寬松、融洽的教學氣氛

Seminar教學以教師和學生角色平等、討論民主為特點,圍繞討論的主題每名參與者都享有充分的表達權。調查發現,有96%的學生認同Seminar教學能夠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廣泛開展專業知識討論,基于所學知識進行思維的碰撞,尋求真理,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營造出寬松、融洽又不缺乏激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全面掌握。

5.6Seminar教學在藥物化學課程具體實施中的不足

篇9

在治療學及藥理學研究體系形成和發展的數千年前,人類就開始使用化學合成藥品。但使之成為學科卻是近兩百年的事。19世紀初,人們就從植物中尋到了具有藥用價值的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從阿片中提純的嗎啡、從古柯葉中得到了可卡因。他們在驗證了自然界存在有醫療作用的物質的同時,也為“藥物化學”的形成提供了基礎。19世紀中期以后,化學工業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化學物質和原料,人們也著手對這些物質進行藥理活性研究。手術中,醫生開始使用氯仿和乙醚作為麻醉劑。1899年,阿司匹林(aspirin)作為解熱鎮痛藥上市,標志著人們已開創了用化學方法改變天然化合物化學結構的先河。

化學與生物的交叉學科

從學科的角度看,化學學科是闡明藥物內在本質的科學。無論是天然藥物(植物藥、抗生素、生化藥物)、合成藥物還是基因工程藥物,對于化學而言,它們都是一些由C、H、O、N、S等化學元素組成的化學品。化學品是否能成為藥品,則需要生命學科來驗證,生命學科(包括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學、藥理學、細胞學、遺傳學、免疫學等)是解釋這些化學品作用的理論及臨床應用的科學。而連接化學與生命科學并使其融合為一體的就是藥物化學。因此可以說“藥物化學”是一門發現與發明新藥、合成化學藥物、闡明藥物化學性質、研究藥物分子與機體細胞(生物大分子)之間相互作用規律的綜合性學科。

藥物化學的研究及應用

目前合成藥物化學在研究開發新藥上占很重要的地位,一般的開發程序是:

我們的藥物化學工作者,主要在藥廠或藥劑科等單位從事新化合物的設計合成以及對先導化合物進行結構修飾的工作。

設計合成很好理解,就是通過參考天然配體或底物的結構特征,設計藥物新分子,以期讓其能選擇性地作用于靶點。而藥物的結構修飾就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了。藥物還需要修飾?是加糖還是將藥的形狀設計得好看些?都不是,結構修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藥物對靶部位的選擇性;二是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三是增強藥物的吸收能力;四是改善藥物的溶解性;五是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六是發揮藥物配伍作用。

篇10

關鍵詞:動物藥學教學改革藥物化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1)02(c)-0182-01中國

藥物化學是以尋找和發現先導化合物,設計和創制新藥為其主要目的學科,也是動物藥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以無機、分析、物化、有機化學的理論為基礎,結合生理、藥理、病理知識,為藥物合成、新藥開發、藥物分析等實踐性學科服務。藥物化學本身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所涉及的藥物結構多樣、理化性質各異、內容繁雜,學生普遍反映難記難學。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對藥物化學理論課程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對藥物化學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在藥物化學教學中尤為重要[1]。

目前動物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學生普遍存在重理論課,輕實驗課的觀念,對藥物化學實驗課不能給予足夠的重視。此外本課程教學課時少,內容多,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通常采取與理論課相同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樣的教學方法嚴重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達不到實驗教學的初衷[2]。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對動物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驗課的教學進行了改革和初步探索。

1 精選實驗內容,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

由于動物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驗課程學時不夠,無法開設大量的實驗課程,我們根據動物藥學專業特點,結合獸醫學院實際情況,選擇了兩個實驗周期相對較短,實驗操作面寬的藥物合成實驗,作為藥物化學理論課程的補充,從而使學生做到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對藥物化學實驗及藥物化學課程的興趣。

2 強化實驗準備工作

動物藥學專業學生對于藥物化學實驗課并未給予充分重視,對于實驗課往往是被動應付,為了實驗而實驗。主要表現在,課前不預習,實驗課中邊看講義邊操作,實驗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打破實驗儀器,加錯試劑導致實驗不成功,從而使實驗課教學達不到初始的目的和意義。我們認真分析總結了藥物化學實驗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未被充分的調動起來。

我們在實驗準備階段,著重強調并要求學生對所做實驗進行充分了解,要求學生查閱實驗相關資料。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實驗原理及實驗目的,還要對反應中涉及到的原料、溶劑及產物的物理化學性質有充分的了解;對藥物化學實驗涉及到的反應、分離純化操作的原理能完全掌握。教師在實驗前的講解中,除了給學生講述實驗原理,關鍵步驟的注意事項外,還在實驗操作的重難點部分進行提問,并引導學生對重難點部分進行講解,以鞏固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如此,能使學生在實驗課前對實驗操作的順序及原理充分掌握,使學生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不易范加錯試劑等錯誤。課前的預習及講解則能充分調動學生對實驗課的積極性,誘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3 延伸實驗教學工作

學生在藥物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操作不規范,動手能力差等問題。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工作時往往容易參照理論課的教學模式,側重實驗內容的講授及實驗操作中注意事項的強調,容易忽視進行實驗操作的示范及對實驗過程的督促。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對理論課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對實驗中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強調的同時,將基本操作的訓練作為實驗教學的重點,要求學生在進行藥物化學實驗課程學習時一定要掌握正確規范的操作。進行實驗課程講解時,強調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對實驗的關鍵步驟進行詳細說明。講解結束后學生開始實驗前,教師親自示范藥物合成反應裝置的安裝及實驗中所涉及分離純化步驟的操作,在關鍵及易犯錯誤的實驗步驟處著重給學生強調,以此加深學生對實驗操作的印象,使學生更充分的掌握實驗技巧和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實驗進行的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教師在實驗室中巡視,一旦發現學生實驗操作不規范,實驗步驟不正確,及時予以糾正。針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誘導學生積極思考異常的實驗現象,找出異常現象出現的原因,以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成績以實驗態度及實驗操作作為主要評分標準,向學生聲明產品的產量并非評分的主要標準,要求學生如實填寫實驗數據,以此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若是能在藥物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上予以適當延伸,講解與示范并重,輔以耐心的指導,確實能極大的提升學生對藥物化學實驗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多數學生也會受教師對實驗基本操作嚴格要求的影響,變得愈發嚴謹。

4 注重實驗后的歸納總結工作

實驗結束后,針對實驗中的現象及同學們遇到的問題,由教師對實驗進行全面的總結。通過對實驗中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加深同學們對實驗步驟及正確實驗操作的印象;同時布置適當的思考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在課后獨立完成,進一步鞏固實驗效果。如“鹽酸普魯卡因的合成”中的一道思考題是“在實驗中為何不先將苯環上的硝基還原為氨基再進行酯化?”,同學們都能準確回答出因為氨基的活性高于羥基,若是先還原再酯化會導致苯環上的羧基優先成酰胺而不是成酯。能準確回答這道思考題,表明同學們通過實驗課的學習,不僅掌握了整個實驗的操作流程,還深化了實驗現象與理論知識的聯系。這個過程也使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強化。

動物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還要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的改革,是培養動物藥學專業優秀人才的必要條件。作為教師,我們只有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加強對實驗教學工作的重視,結合動物藥學的專業特點,扎扎實實做好實驗教學各環節的工作。在此基礎上努力提高自身的實驗教學水平,以自身不懈的努力推動動物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驗教學的發展,如此方能培養出合格的動物藥學人才。

中國

參考文獻

[1] 周有駿,朱駒,李科,呂加國,王小燕.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體會[j].藥學教育,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