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計劃方案范文

時間:2023-04-10 18:52: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產計劃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產計劃方案

篇1

關鍵詞:生產計劃計劃采購結合實施方案供應鏈

一、當前企業生產計劃和計劃采購中存在的問題

生產計劃和計劃采購雖然在企業內部屬于不用的部門工作,但是總的來說都是為了企業的整體盈利而奮斗的。在企業的管理實踐中,需要對兩項工作進行協調管理,單獨的重視其中的一項工作,沒有考慮到兩者之間的聯系的工作方式是錯誤的。在我國目前的企業生產計劃和采購中,還存在有一些問題

1、需求預測的浮動性

計劃部門通常是根據需求預測來指定一定時間段內的生產計劃以及采購計劃,在以后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如果需求的預測量過多,會導致企業生產的產品庫存積壓,從而導致客戶服務方面的質量下降。在通常情況下,企業都會根據往年的歷史銷售記錄來預測來年的市場需求,從而確定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然而我國相當部分的企業缺乏對市場的掌控,信息化程度低,數據信息存儲不夠,使得不能夠正確的預測市場需求。

2、采購的提前期較長

如果采購工作并不存在有提前期,那么企業單位的預測工作會變得輕松許多。但是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中,許多企業的小配件、零件都需要提前進行預訂,而且價格偏高。對于國際產品,我國的企業單位進行采購的提前期為兩個月距離市場的時間越長,預測就越容易出現偏差,所面臨的風險也會越大。

3、庫存的安全度計算不準確

安全的庫存能夠為企業維持一定的客戶滿意度,保證他們的服務水平,在企業產品的供應方面能夠實現緩沖的作用。企業單位通常根據自身的運營能力以及庫存的成本投入來制定了安全庫存的標準。然而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安全庫存經常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當市場比較繁榮火熱的時候,沒有充足的貨源來保證產品供應,在市場比較冷清的時候,庫存又顯得過量,這些都是由預測不準所帶來的。

4、采購部門和生產部門的沖突

當生產部門考慮到市場需求的不穩定性,在一項短期計劃內提高生產量的時候,可能會使得產生多余的物料進入到生產制作的流程,從而生產多剩余的產品。而企業并不將多余的產品計算到安全庫存的容量之中,庫存的成本相對較高。而采購部門了解生產部門的計劃和情況的時候,為了降低企業庫存的成本就會重新考慮物料的采購,這樣就形成了采購部門和生產部門之間的矛盾。

二、生產計劃和計劃采購的供應鏈方法

我國目前的大部門企業都是采用營銷流程重組的方法來制定自身的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但是營銷流程重組的方法并不能夠切實的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將供應鏈的方法引入到企業的生產和采購流程中,能夠更好地實現需求、計劃、采購、生產之間的協調。

1、提高預測的準確度

市場信息的預測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各項決策,如果預測的信息出現了偏差不準確,那么企業所制定的計劃就會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要提高企業預測的準確度,需要提高完善企業的預測方法,對于市場的需求進行滾動預測。同時還需要做好對于共用件的預測工作。采用滾動預測能夠保證需求分析的結果能夠更加貼近市場的走向和發展趨勢,它是根據一定的預測方式,結合行業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根據相關的市場理論進行信息預測。而共用件指的是用于多個產品而且會被每個產品進行多次使用的部件,對于共用件如果僅僅是采用普通的均值方差方法進行預測,會直接影響到結果的準確性。要預測共用件,一種方法是假設所采用的共用件是獨立存在的,那么總得預測均值就是每一個產品的預測誤差的綜合,因此也就能夠確定了相應的方差,不過這種方法的假設太嚴格,如果共用件產品不是獨立的就并不適用。第二種方法則是通過確定部件的需求以及不確定性,將產品的需求逐步的分解成為小部件的需求從而進行直接預測。

2、減小計劃采購的不確定性,合理設計安全庫存

在計劃采購的環節,主要存在的問題就是不能夠做到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協同管理,真正的將采購計劃和生產計劃有機的結合起來。根據企業自身的規模、技術支持能力采用最適合的合作模式,同多家的供應商之間建立起合理的戰略協同關系。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協作也需要根據規模、層次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經營模式。要實現兩者的合作關系,企業需要實現先進的業務實踐,在信息技術建設方面加大成本投入,達到雙方的計劃系統一體化。要設計合理的安全庫存,需要確定需求的不確定性測量方法和服務水平的具體設計,通過對于企業物質材料的計劃性消耗和實際的消耗的差距,以及真實的需求和預測之間的差距,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計算方式。

3、加強采購部門和計劃部門的溝通

企業內部應該加強采購部門同計劃部門之間的溝通,及時的調節兩者間的矛盾。企業的供應鏈成功是所有部門共同努力的成果,也依賴于系統信息數據輸入的準確性。所有的數據輸入都是以系統中的預測信息作為基礎的,如果其中任何一個過程出現了偏差,都將影響到企業系統的性能。

三、總結

需求預測的準確度一直都是困擾著企業計劃的重要因素,也是生產計劃和采購計劃問題的來源。如何根據不同企業不同行業的特點來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信息預測的精度仍然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黨麥玲,王娟娟.供應鏈集成下的企業采購管理[J].物流科技,2005;04

[2]熊峰.供應鏈協同調度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

篇2

關鍵詞:光機電一體化;PLC;設計

一、微生產線的基本結構設計

自動化生產線最初是在機械制造業中實現的,其中最早出現的是機床自動化生產線。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和用戶的不同需求,微生產線的發展近幾年來也嶄露頭角。它相對于大型的自動化生產線有著諸多的優點,如體積小、成本較低、生產效率高、易操作、易檢修、技術定向等等。筆者以設計一條基于光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微生產線為主要內容,綜合闡述了整個生產線各個獨立單元的設計內容和設計方法。這條微生產線系統以工業生產和工程應用為背景,有較高的集成度和開放性,各個單元可拆分獨立使用,也可綜合整體使用。它可以對工件進行送料檢測、加工、搬運、裝配及分類存儲。系統中應用多種傳感器實現對工件材料的檢測識別,然后通過模擬打孔裝置對工件進行加工,再由搬運單元搬至裝配單元,再將裝配好的工件搬運至存儲單元,最終由機械手對到位的工件完成分類存儲。

二、微生產線中基本單元的設計

1.供料單元的設計

它是整個系統的第一個單元,也是整個工作中最基礎的模塊。供料過程中,供料氣缸從料倉中推出工件,推料氣缸推出工件。供料單元有三種傳感器,可檢測區分材質、顏色,供后面單元分類操作。送料檢測單元主要完成對工件的檢測任務,它的主要組成及用途如下。(1)料倉裝置:用于存儲要加工的工料。(2)送料氣缸:把工料送至顏色檢測位置。(3)推料氣缸:把檢測完畢的工料送至加工轉盤。(4)電磁閥及氣動元件:用于控制氣缸伸縮。(5)光電傳感器:用于檢測輸送臺上工件。使用傳感器上面的旋鈕調節需要的檢測距離,檢測范圍為1~9cm。(6)光纖傳感器:一對對射式光纖傳感器為料倉傳感器,感應料倉中是否有工件。(7)電感式傳感:用于檢測金屬,檢測的距離一般是有要求的,設計時規定5mm。

2.加工檢測單元的設計

首先由傳感器來檢測待加工工件是否到達旋轉圓盤上。若已經到達,那么旋轉圓盤則執行接下來的動作,通過90°的旋轉把待加工的工件送到工件要進行加工的正確位置上。鉆孔裝置對工件進行打孔加工,接下來旋轉圓盤再旋轉90°進行接下來的動作。這一動作的執行是利用氣缸來檢測已加工工件的深度,如果氣缸已經推到底那么就說明加工工件的孔是符合要求的,不然的話不符合要求。加工檢測單元由四工位轉盤、模擬鉆孔加工裝置、深度檢測裝置、傳感器、電磁閥及氣動元件、三相380V交流電動機、并勵直流電動機、渦輪蝸桿減速機、電磁離合器等組成,主要完成對工件內徑的鉆孔加工。

3.裝配單元的設計

將搬運單元傳送來的工件進行裝配成形后,搬運到分類存儲單元。當放料口有工件,拖料氣缸開始執行動作,把鉆完孔的工件移動到對應的位置,該位置的頂料氣缸就會縮回,這樣就實現了裝配任務,此時裝配完成的工件被拖料氣缸推出,已進行下一步的執行動作:搬運單元來搬運。裝配單元主要由配件料筒、裝配臺、抵料氣缸、拖料氣缸、光纖傳感器、電磁閥及氣動元件等組成,主要完成將搬運單元傳送來的工件進行裝配成形。

4.搬運單元的設計

上一單元的合格工件到位,伸縮氣缸、提升氣缸、旋轉氣缸相互配合,測工件到位后,由傳送機構傳送到位。

5.分類存儲單元的設計

把不同的工件經過檢測,分類放置,可檢測材質顏色等。該單元可以按行進行分類存儲,也可以按列進行分類存儲,用戶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進行設定;從下到上或者從左至右是工件的入庫順序。

三、微生產線的機械設計

1.氣缸的選型

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工作原理及不同的應用范圍來選擇合適的氣缸。系統中使用氣缸的機構及相應的氣缸選型如下。(1)送料檢測單元共使用了2個單作用類型的氣缸:一個是用于將料倉中的待測工件推至檢測位置的圓柱形氣缸,另一個是用于將檢測完畢的工件從檢測位置推至加工轉盤的圓柱形氣缸。(2)加工檢測單元共使用了3個單作用類型的氣缸:一個是用于固定加工轉盤上待加工工件的圓柱形氣缸,另一個是用于提升鉆孔電動機的圓柱形氣缸,再一個是用于檢測加工工件深度(檢測加工元件是否為合格品)的圓柱形氣缸。(3)搬運單元。共使用了三種類型的四個氣缸:一是用于機械手升降的單作用圓柱形氣缸,一是用于機械手伸縮的單作用圓柱形氣缸,一是用于抓夾工件的氣手指,一是用于使機械手旋轉至抓夾位置的雙作用氣缸。(4)裝配單元共使用了2個單作用類型的氣缸:一個是用于拖動裝配臺至裝配位置的圓柱形氣缸,另一個是用于抵住配件料筒中工件的圓柱形氣缸。(5)分類存儲單元共使用了2個類型的氣缸:一是用于機械手伸縮的單作用圓柱形氣缸,另一個是用于抓住工件的氣動手指。

2.電磁閥的選型

在微生產線的設計中,氣動電磁閥是控制氣缸的樞紐部件,在進行氣動電磁閥的選型時,需要根據選用的氣缸的種類進行電磁閥的選擇。系統中大部分選用了的單作用氣缸(機械臂也為單作用氣缸),統一采用型號為4V110-06-DC24-2.5W的氣動電磁閥。它是一個二位五通單電控電磁閥,可以良好的配合該系統使用的氣缸的工作。此外,在搬運單元中,用于控制機械手旋轉的雙作用擺缸,采用型號為4V120-06-DC24-2.5W的氣動電磁閥。

3.機械傳動的設計

由于每一種機械傳送方式都有各自的特點,需要根據不同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機械傳動方式,在加工轉盤的旋轉過程中,使用了渦輪蝸桿對旋轉位置進行精確定位,在分類存儲單元機械手的伸縮、提升使用了滾珠絲杠進行平穩放置工件,搬運單元使用了帶傳送進行工件的水平傳送。

四、PLC控制系統的設計

在微生產線系統中,根據系統中多單元協同工作,要求PLC之間實現網絡通訊,多傳感器、氣動元件動作,要求具有數字量、模擬量擴展功能;能夠控制步進、變頻、伺服電動機的工作,要求PLC具有較強的運動控制的功能;根據國內的電壓等級為220V/380V,要求電源可以在該范圍工作;由于系統需要拆裝和移動,要求PLC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參考市售PLC產品的價格,最終選定西門子公司生產的S7-200系列PLC。

五、人機界面的設計

人機界面又叫HMI,是用戶對自動化控制系統的一種檢測、控制手段。本條微生產線采用了MT4404T系列的觸摸屏,進行系統的操作和基本狀態的監控。該觸摸屏具有方便的接口、簡捷的開發系統、良好的用戶體驗等特性,適合用戶的基本需求。

六、設計方案的預期和不足

篇3

提高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是增強鎮水稻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迫切需要;是穩定全鎮水稻生產、增加農民收入迫切需要;是發展我鎮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全鎮各村要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的重要意義,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準確判斷,順應趨勢,抓住機遇,開拓創新,扎實工作,不失時機地推動水稻生產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全鎮水稻實種面積為19268畝,實現水稻機插秧面積16378畝,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達85%以上。

三、工作安排

開展基礎調研,制定初步方案;進行指標分解,明確目標任務;各村開展全面的宣傳推介,組織全鎮機插秧育秧技術骨干培訓、插秧機維修服務人員技術培訓,并做好老機維修保養。

由農技站牽頭組織育秧技術培訓,各村民委員會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確保所有應用機插秧的農戶至少參加1次育秧培訓或大田管理技術培訓,落實育秧物資(秧盤、無紡布、壯秧劑、薄膜等)、資金,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指導,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繼續開展機具操作維護技術培訓,確保所有插秧機操作手至少參加1次操作培訓和1次維修培訓。

制定大忙插秧機技術服務方案,做好機器保養服務工作;做好育秧田頭指導、檢查等工作。

年7月份:開展插秧機清洗入庫和保養工作;做好機插秧前期肥、水、藥等田間管理指導工作;做好迎接全鎮水稻種植機械化成果驗收考核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水稻種植機械化推進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全鎮水稻種植機械化推進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督查、指導服務,確保基本實現水稻種植機械化目標。各村也要成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水稻種植機械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運用經濟杠桿和行政手段,強勢推進,確保下達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二)強化職責考核。要繼續把發展水稻種植機械化工作列入對各村的考核內容,作為年農技重點工作之一;各村要將此項工作納入本地區農業和農村工作目標,分解落實任務,強化職責考核,并將其列入年度村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對水稻種植機械化先進村、合作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典型繼續給予表彰獎勵。

(三)加大扶持力度。本鎮財政將按一定比例重點安排機插秧物資補貼和推廣培訓經費,每畝機插秧補貼40元。

(四)創新機制體制。要充分利用發展水稻產業化的契機,繼續探索和推行“標準化育秧、機械化插秧、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新路子,加快提高種糧大戶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繼續組建扶持農機專業合作社,增加農機經營活力,提高農機作業效益。

篇4

    首先,我們要切實轉變實訓基地只是一種教學消費的觀念,變消耗型實訓基地為生產型實踐場所。實訓基地追求高仿真性,越真實的職場環境,越能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職業技能,形成應有的職業素養。根據高職實訓基地建設的發展趨勢和我校實踐教學的具體需要,我們積極籌建辦公自動化生產型實訓基地。

    我們擬組建的辦公自動化生產型實訓基地,包括影視制作實訓室、現代辦公技術實訓室和現代辦公設備實訓室,本實訓基地能全方位為學院各部門的日常辦公、宣傳服務;為全院師生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為校外有辦公服務需求的單位或個人提供相關服務。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些服務項目,成立相應的實體公司更便于管理,可以通過科學、規范的管理,將服務意識、改革意識、責任意識和經營意識融入到各經營項目中,在節省學院相關開支的同時,也是對高職院校校內實訓模式的有益探索,從仿真教學逐步走向真實操作環境,使消耗型實訓逐步轉變為創收型經營。實體公司還能為學生提供豐富、有益的實習、實踐機會,定期提供貧困生勤工儉學機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經過專業教師的多次集體探討,擬分期組建公司,實現實體經營,具體方案如下:

    1.一期建設——以制作類為主

    A.主要經營項目

    相片沖印;布標制作;海報制作;KT板制作;視頻制作。

    B.主要服務對象

    總院相關職能處室及各二級院系;全院師生;其他有需求的單位或個人。

    C.運作思路

    根據學院各職能處室及各二級院系日常辦公及宣傳的實際需要,在“計算機文化基礎”和“辦公自動化”的課程中融入相關教學內容,利用實訓中心設備完成布標、海報、KT板制作及視頻制作服務;分批次完成學院全體學生的學生照沖印工作;為學院教師提供照片沖印服務。這些服務項目均可對外經營,既方便了周邊企業又能增加學校收入,一舉兩得。

    我們認為,實體公司初期的經營項目不宜過多,可以逐個項目進行探索。如:

    a.相片沖印:新生學生照拍攝及沖印;學生報名參加相關考試的證件照沖印;學生個人畢業照和全班合影照沖印;師生的個人照沖印。

    b.布標、海報(小圖冊)、KT板的制作、視頻制作;用于學院日常辦公;用于對外宣傳;用于學生活動;資源交流,實現多贏以上的生產型實訓,均由主管教師指導優秀學生完成。

    D.資金運轉

    可以采用校園卡或其他磁卡的形式進行收費,考慮以上制作服務所需設備成本較高,可以采取先行售卡(卡的面值不同)的方式獲取前期投入資金,待設備購買后,再進行相關服務。經營的收、支均由校財務部門主導管理。

    2.二期建設——服務外包為主

篇5

關鍵詞:效益測算;方案優化;挖潛增效

一、背景

2016年是某石化公司的“精細化管理年”,年初制定的本年度效益預算奮斗指標是盈利6億元。開年以來,集團公司為有效扭轉效益增長下滑趨勢,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大“工效掛鉤”力度的同時,并提出了“開源節流、降本增效”要求,為超額完成2016年奮斗目標,實現公司職工收入水平增長,某石化公司在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企業內部挖潛增效方面做了大量深入而細致的工作。

二、面臨的困境

2016年伊始,國際原油價格延續去年的頹勢持續低位徘徊,為穩定市場國家出臺了成品油“地板價”政策,即當國際原油價格低于40美元/桶時,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再下調。煉油毛利空間擴大,刺激地煉、進口等其它渠道增加原油資源供應,加劇了市場競爭。受經濟持續深度調整、春節長假柴油消費低迷以及多渠道低價資源沖擊等疊加因素影響,柴油銷售異常困難,庫存快速上漲。3月份開始,集團總部開始實行柴油基礎量、額外量出廠價格不同政策(柴油額外量含稅售價在基礎量價格基礎上下降700元/噸),進一步限制柴油生產,造成公司成品油效益損失。

受油價低迷影響,化工產品價格持續低迷,公司化工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下跌。大芳烴受原料不足影響,產能優勢無法發揮制約公司一體化利潤提升。化肥產品價格低迷,價格跌破企業成本線,市場后路銷售不暢,同時,受天然氣價格高影響,化肥生產虧損嚴重。受整體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某公司化工產品業務處于虧損狀態。如何提高煉油產品效益,減少化工業務虧損是擺在公司全體人員面前的一道亟需解決的難題。

三、基于效益測算優化加工方案

面對虧損態勢,該公司全面組織制定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作方案,為確保實現全年奮斗目標,提出“抓大摳細、精細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力爭實現全年效益奮斗目標。

按照思路和要求,公司變月度經濟活動分析會為周經濟活動分析會,組織公司生產、計劃、財務、銷售等各相關專業部門對公司生產經營進行每周一次的定期“會診”,依靠APS等系統模型工具,結合企業煉油化工一體化工藝路線實際,為實現整體效益最大化,對公司煉油加工路線和芳烴加工路線效益進行了測試對比分析,分析認為按照該單位目前的原油配置資源在當前市場形勢下煉油加工方案要優于芳烴加工路線,每多產一萬噸汽油公司累計少虧損618萬元。

經過測算對比,當前煉油產品中以汽油產品效益最好,同樣加工62萬噸原油條件下,每多產0.5萬噸汽油比多產0.5萬噸柴油多創造效益380萬元,比多產0.5萬噸航煤多創造效益42萬元,提高煉油業務效益重在增加汽油產品產量。增產汽油依據自身現有裝置條件,一種方法是適當降低煉油加氫裂化裝置負荷,增加煉油蠟催、重催兩套催化裝置負荷;二是減少芳烴抽余油互供和外賣,用于調和汽油。

由于該公司加工原油偏重質化,石腦油、石油焦、液化氣等低附加值產品產量偏高,每月石腦油產量約2.4萬噸,銷路基本靠互供集團內部其他煉廠,受銷售后路影響長期保持高庫存,加之今年蘭州石化檢修,獨山子石化乙烯裝置原料由石油輕烴替代,該公司芳烴抽余油大量富余,庫存持續高漲,在當前情況下為保證裝置正常運行,對抽余油的處置措施一是外賣,但外賣價格要比互供價格每噸低940元(不含稅),二是用于調和93#汽油,用于調和汽油需要一比一外購甲苯配調,經過測算對比將抽余油用于調和汽油銷售效益要遠高于對外互供或直接出售,對外直接出售1噸抽余油收入4,186元,將1噸抽余油調和成汽油需消耗1噸甲苯,調和成兩噸汽油的成本約10,811元,實現收益12,346元,比對外直接出售增加效益約767.5元/噸。

四、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增產創收

基于效益測算及時對加工方案進行優化,適當降低芳烴裝置負荷,提高煉油加工負荷的同時,有效利用富余芳烴抽余油調和高附加值產品汽油,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共消耗芳烴抽余油3.2萬噸,調和汽油產品6.4萬噸,實現效益4,936萬元。(見下表1)

參考文獻:

[1]國家發展改革委.石油價格管理辦法,2016.

[2]中石油煉化分公司.關于“地板價”及“額外量”事宜的通知,2016.

[3]中石油煉化分公司.關于下_2016年奮斗目標的通知.油煉化函〔2016〕22號,2016.

[4]中石油煉化分公司.關于印發煉油與化工分公司2016年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油煉化〔2016〕24號,2016.

篇6

關鍵詞:化工企業 ;事故隱患 ;預防措施

Common Hazard of Safety Production Accidents in ChemicalEnterpri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Hao Yong,Yang Di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chemical companies are often faced with many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based on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dden dangers of safety accidents,several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provide reference for safe production of chemical companies.

Key words:chemical industry ; hidden dangers of accident ;preventive measures

化工企業在提品的同時,往往面臨著很多安全事故隱患,只有在了解安全事故隱患,分析其影響因素和產生原因的基礎上,才能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將化工企業生產維持在安全可控的狀態。

1.化工企業安全事故隱患

引起安全事故隱患的因素有很多,如:對車輛的阻火帽、滅火器與拖地鏈進行嚴格的檢查與記錄 ;在規定必須空置的區域擺放物品,使安全距離無法達到要求 ;配電箱未可靠接地 ;用于存儲易燃易爆物料的場所,其梁、柱等重要結構的耐火等級較低 ;未能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設置安全標志 ;危險品沒有加貼警告標簽,或 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缺失;個別氣瓶沒有設置防震圈和安全標簽;插座未可靠接地 ;用于實時監測可燃氣體實際濃度的自動報警器和地面之間的距離未達到 30cm,無法滿足基本的探測要求 ;在卸貨點處沒有安裝必要的防護裝置 ;未安裝濃度報警裝置或安裝后始終沒有開啟 ;安全責任落實不清,事故發生后互相推諉,無法立即展開補救 ;現有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人員安全意識薄弱 ;未建立安全臺賬,專款挪作他用 ;人員未能按照要求佩戴勞保用品,或企業勞保用品準備不齊全[1]。

2.化工企業安全事故隱患預防措施

2.1 嚴格落實安全管理,實行安全責任到人

目前,很多安全問題是因為未能嚴格落實安全管理造成的,而且安全問題發生后,各方互相推諉,耽誤了最佳的處理時機,造成較大的損失。因此,保證企業安全,避免問題與隱患發生的前提就是完善制度并嚴格落實,實行安全責任到人。這樣不僅能減少或避免問題發生,而且一旦出現問題,還能直接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保證了問題處理的及時性。

2.2 加大安全投入,嚴格執行專款專用

很多企業為促進自身發展,將大部分資金都用于科研與建設等方面,為保證企業安全設立的安全專項資金流于形式,最先被其他方面挪用,導致安全工作因缺乏資金而停滯。事實上,企業的發展與安全是離不開的,如果安全工作不到位,發生安全事故,則會嚴重阻礙企業后續發展,所以要將安全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大投入,并執行好專款專用,因為安全水平的提高有賴于引進一系列安全技術和裝備設施,這些都需要得到資金的支持。

2.3 做好物料管理

化工企業生產所用物料一般都具有危險性,如易燃易爆和腐蝕性等。從物料進場開始,企業就應該加強物料管理,根作者簡介:郝勇(1982—),男,青海民和人,工程師,主要從事化

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166·據物料的性質、特點進行存儲,在使用物料前,對設施、工藝及防護措施進行全面排查,消除所有潛在安全隱患。現以物料的傳輸管道為例進行分析,在管道設計中,應根據傳輸物料的類型選擇合適的材質,做好管道連接處等重點部位的加強,檢查管道內是否存在漏點,如果存在漏點而未被檢查出,輕則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嚴重時將引發火災與爆炸等事故,因此必須重視漏點檢查。此外,管道轉角處應做必要的處理,并確保管道支架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避免倒塌。

2.4 危險品存放場所特別處理

如前所述,化工企業生產大部分物料都具有易燃易爆性,所以存儲這些物料的場所也應區別對待。實際工作中,提高存放易燃易爆物料場所的梁、柱等結構的耐火等級,使其避免在火災發生時迅速倒塌,為應急處理提供時間,以減少企業損失。

2.5 設立安全標志

為正確區分安全設備技術等級,應對各類設備配以相應的標志,其內容應包括安全等級、基本說明與注意事項,以便于工作人員掌握設備用途和操作要點,避免違規操作引起安全問題。比如,在進場后的危險品上黏貼安全標簽;運輸危險品時,需帶有明確的安全標示 ;易散發有毒有害氣體的物品應在其存放處設立安全標志,必要時還應拉警戒線,告誡無關人員禁止入內,以防止人員中毒等事件的發生。此外,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要求佩戴勞保用品,設專人對佩戴情況進行檢查,未佩戴勞保用品及佩戴不全者一律禁止進入危險作業區。

2.6 加裝報警裝置

如果化學物品大量泄漏,則會在一定范圍內迅速擴散,而且很多化學物品無色無味,泄漏后很難被發現,當發現時,已有很高的濃度,或已演變成危害與事故。因此,應在重點位置安裝濃度監測報警裝置,利用這一裝置,可在剛發生泄漏時立即監測到濃度超標,進而發出報警信號,控制室接收信號后立即派出人員進行實地檢查,確認報警無誤后,立即查找漏點,并對其進行處理,將隱患控制到最小。報警裝置的安裝應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控制好安全距離,以發揮裝置最大化作用。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引起化工企業安全事故隱患的因素有很多,包含物料、設備、人和工藝等各個方面,因此,為保證企業生產安全,必須從不同角度入手,在了解安全問題產生原因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防范,以此將安全問題與事故發生率控制到最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篇7

一、任務目標

1、培訓對象及人員范圍:

鎮級培訓:各基地村負責人、技術服務員、監督管理員、水稻規模種植大戶。

村級培訓:至基地各戶。

2、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使鎮村兩級領導、相關管理人員、產業化對接經營主體的生產管理人員能夠掌握綠色食品生產技術及相關知識,認識到發展綠色食品生產的重要性,熟悉綠色食品原料基地體系建設的基本內容及基地檔案管理、各項管理制度的運用。使基地每個農戶至少有一人能熟練掌握綠色食品生產技術。

二、培訓內容

圍繞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設要求、綠色食品基本知識和生產技術、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及監督管理,重點開展綠色食品生產技術培訓,兼顧政策法規、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知識。

1、綠色食品水稻生產技術;

2、綠色食品基本知識;

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

5、綠色食品基地體系建設;

6、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各項管理制度及管理辦法;

7、相關政策法規和法律常識。

三、培訓方式

采取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并結合田間技術指導開展咨詢服務活動。

四、培訓時間安排

1、鎮及村級培訓:3-5月份完成;

2、田間生產管理檔案及生產記錄培訓:7-8月份完成。

五、組織機構

為確保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鎮綠色食品原料基地管理辦公室成立培訓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設在鎮綠色食品辦公室:

組長:

副組長: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evaluates Qinba Biological Sci-Tech Park by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iming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membership degree in fuzzy mathematics to the evaluation of architecture plan and design, and quantify the evaluation process and results. The adoption of this method can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and therefore benefits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s in developing regions.

關鍵詞:秦巴生物科技產業園規劃;模糊評價;規劃方案評價

Key words: the plan of Qinba Biological Sci-Tech Industrial Park;fuzzy evaluation;plan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TU9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6-0083-02

0引言

漢中的經濟發展方向早在陜西“十一五”規劃就提出:“陜南要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優美、生物資源和水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建設綠色產業基地為重點,突破發展。”并且在《關于陜南突破發展的若干意見》(陜辦發〔2006〕33號)中也提出,陜南要“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綠色產業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中藥、食品、水電、旅游等綠色產業”[1]。城市要發展,產業優勢一定要體現出來,發揮產業優勢的平臺――工業區建設也要跟上,這樣以來工業區的規劃建設方案的優劣就成了工業區建設能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前提,選擇合理的方案評價方法就成為了規劃方案評價的關鍵。

1秦巴生物科技產業園基本規劃構想和園區規劃設計簡述

陜西秦巴生物科技園的用地位于漢中市南鄭縣龍崗路附近,環境優美、基礎設施良好,有較為寬裕的建設預留地。該產業園是一個以傳統中藥材研發、生產、銷售為基礎平臺,集特色生態旅游、民俗展覽、地產開發、高級商務、專業培訓、休閑購物為一體的大型科技園區,其建設目的旨在加快發展漢中中藥產業現代化、國際化的同時,填補陜南地區傳統中藥加工、中藥文化特色旅游、高級休閑和大型商務接待等方面的空白。整個園區以高速公路為分隔線,構建北工業南旅游的用地模式,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的天然優勢,巧妙構筑建筑景觀并起到廣告宣傳效應。園區內規劃了兩莊――炎帝神龍山莊、藥王孫思邈山莊;六園――李時珍園、蘇軾園、白居易園、陸羽園、華佗園、張仲景園;兩館――傳統秦巴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館和秦巴中藥材資源館;一街――中藥及秦巴地區土特產商業步行街;一場――中藥材種植區的園區整體格局。

2秦巴生物科技產業園規劃方案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是在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下,運用模糊數學工具對某事物做出綜合評價[2]。因為規劃方案的優劣是相對而言的,因此規劃方案的優劣可以作為一個模糊問題來處理,采用模糊數學建立規劃方案優劣評價模型是可行的。規劃方案評價的影響因素較多,且各因素間又相互影響,多目標會同時影響評價結果,這使得評價規劃方案有很大的難度。怎樣對規劃方案評價指標進行合理篩選,將各指標作為一個整體來對規劃方案評價,是本次規劃方案評價中的重點。

2.1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秦巴生物科技園規劃方案評價因素復雜,我們14位專家評議和1000份群眾問卷調查,并廣泛地吸收有關專家的研究成果,經過歸納、分析、篩選后確定。根據當地建設基礎條件、經濟基礎,建立規劃方案評價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2.2 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如果單純應用模糊綜合評判法評判規劃方案優劣,雖然可以為指標體系的選取提供一種易行的量化工具,但存在不足:對指標權重的確定缺乏有效的手段,只能憑人們的主觀意志而定[3]。因此,可以將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判法結合起來解決上述問題[4]。

2.2.1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利用層次分析法和專家問卷法確定秦巴生物科技園規劃方案評價指標的權重。將復雜問題分解成遞階層次結構,然后將下一層次的各因素相對于上一層次的各因素進行兩兩比較判斷,構造判斷矩陣,通過對判斷矩陣的計算,進行層次單排序和一致性檢驗,最后進行層次總排序,得到各因素的組合權重,并通過排序結果分析和解決問題[5]。評審組組織14位規劃管理部門、生物制藥專家、城市規劃和城市經濟研究方面的專家,參考單個專家對指標賦予的權重值并結合1000份問卷調查,確定了秦巴生物科技園規劃方案評價所確定的評價指標及權重(如表1所示)。

2.2.2 方案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的構建構建秦巴生物科技園規劃方案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的步驟為:

(1)確定因素集U=(U1,U2,U3,U4)=(秦巴生物科技園所在城市相關評價,秦巴生物科技園規劃方案評價,秦巴生物科技園規劃對環境影響評價,秦巴生物科技園規劃對城市經濟的影響)其中:U1=(U11,U12,U13,U14)=(城市經濟發展基礎,城市生物資源狀況,城市相關產業規模,城市對外交通狀況);U2=(U21,U22,U23,U24)=(規劃方案的功能結構,規劃方案交通組織,規劃方案產業布局,規劃方案的景觀設計);U3=(U31,U32,U33)=(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中草藥資源開發與保護的影響,對城市環境改善的影響);U4=(U41,U42,U43)=(帶動當地中草藥產業鏈的能力,預期經濟效益,預期社會效應)

(2)確定評判集V=(V1,V2,V3,V4)=(優秀,良好,中等,及格)

(3)通過14位專家和1000份問卷調查對指標的打分,通過篩選計算,對以上指標建立單因素評判矩陣R=(rij)n×m

R1=0.180.400.270.150.220.380.260.1400.450.370.180.050.420.210.32R2=0.240.340.250.170.210.370.320.100.110.320.450.120.230.450.210.11

R3=0.270.320.240.170.290.500.160.050.370.430.20 0R4=0.240.440.290.030.430.320.200.050.150.450.270.13

(4)根據各因素的權重,構成指標層權向量Ai=(a1,a2,…,an),準則層A′=(a1,a2,…,as)這里,ai=1,ai?叟0,i=1,2,…n

A1=(0.273,0.340,0.215,0.172);A2=(0.267,0.237,0.327,0.169)

A3=(0.356,0.527,0.117);A4=(0.324,0.465,0.211)

準則層權重矩陣為A′=(0.125,0.423,0.236,0.216)

(5)做出綜合評判。評判向量B=A?B=(b1,b2,…bn),如果評判結果bj≠1,應將它歸一化。

B1=A1?R1=(0.133,0.407,0.278,0.182);B2=A2?R2=(0.189,0.359,0.325,0.127)

B3=A3?R3=(0.292,0.428,0.193,0.087);B4=A4?R4=(0.311,0.391,0.247,0.061)

(6)構造準則層評判矩陣

R′=(B1,B2,B3,B4)T=0.1330.4070.2780.1820.1890.3590.3250.1270.2920.4280.1930.0870.3110.3910.2470.061

(7)計算U的二級綜合評判向量為B′=A′?R′,此評判集為評價指標體系最終模糊綜合評判集。

B′=A′?R′=(0.233,0.387,0.272,0.110)

(8)得出結論。通過對評判集V中的元素賦予相應分值,計算出秦巴生物科技園規劃方案的最終得分S。計算公式為:S=B′×T。其中T為四個評語等級的分數所構成的列向量。對秦巴生物科技園規劃方案采用百分制進行定量評價,該評價指標體系給定各評語等級的分數(如表2所示),即:T=(90,80,70,60)T

S=B′×T=(0.233,0.387,0.272,0.110)?(90,80,70,60)T=77.57∈[70,80]

參照規劃方案專家評價和有關原則,對評價等級進行界定(如表3所示)。

綜上所述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和傳統規劃方案評價由專家和主管部門指定學者及管理者進行項目評議相比,模糊綜合評價法有著能大大降低個人主觀因素,增加評價理性和注重客觀量化分析的優點,本案例將模糊數學中的隸屬度概念納入規劃方案評價中,把影響秦巴生物科技產業園的因素通過一系列分析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通過數學的計算方法,給出相對理性的得分,這樣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為評判的主觀性,又增強了規劃方案評價的量化標準和可信度,最終判定秦巴生物科技產業園規劃方案為中等接近良好。本案例的分析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能給予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開發區規劃方案評價提供一種相對量化和確切化的評價方法,更好的為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做出服務。

參考文獻:

[1]《關于陜南突破發展的若干意見》(陜辦發〔2006〕33號).

[2]楊倫標,高英儀.模糊數學原理及應用[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3]黃顯勇,毛明海.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水利旅游資源進行定量評價[J].浙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28 (3): 327-332.

篇9

【關鍵詞】 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實施人才培養工作的根本性指導文件,是一所學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體現[1],反映了學校在人才培養工作上的指導思想和整體思路,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導向作用。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讀制度[2]是當代高職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工學結合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和總結、工學結合機制的探索與制訂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3]。以“工學六融合”[4]為導向重構人才培養方案,可以說既是高職院校所有改革與建設工作的“總綱”,也是專業建設能否取得實效的基礎性工作和能否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根本保證[4]。

原有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以教學計劃形式經過5年的實際運行,暴露出學科式課程體系與高職教育目的相矛盾,教育過程與就業現實脫軌等弊端,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育人機制是當代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必然趨勢。我校通過成立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建設與指導委員會,根據職業教育目的和用人單位需求,突出“工學結合”,借鑒發達地區優秀高職學院積極交流建設經驗,經過多次討論,我系建設委員會確定了切實可行、符合實際,又利于培養出與國家專業培養目標要求一致的“石油化工生產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該人才方案特點鮮明,優點突出,現就該方案的構建與探索作一分析。

(1)創建“兩段雙軌制”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的本質特征是“工學結合”,校企兩個育人主體,在兩個育人環境培養學生做人做事,使培養的人才盡可能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讓學生在實際生產、科技推廣和技術開發崗位上接受教訓,寓教學于實際生產、科研之中,達到學有所長、一技多能、畢業即能上崗工作的職業教學目標。在校企合作方面,也使得職業教育對工作和技術產生影響,發展到對企業組織設計產生影響,強化了緊密合作關系。

(2)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明確。過去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存在不調研,課程體系和授課方式的確立跟著經驗和感覺走的錯誤。現方案的制訂我們先細致調研,汲取先進職教理念和方法,認真與一線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充分交流,清楚認識石油化工生產技術過程,確立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載體的基本原則,清楚理解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新增了石化職業崗位分析、工作范圍分析、核心職業能力分析、專業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分析、專業的能力結構、專業素質結構等內容,并分別細致分析一級培養目標和二級培養目標。例如:工作范圍調研結果,畢業生主要面向石油化工企業或相關部門的生產、技術、管理等領域,從事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生產操作、石油化工設備的運行和維護、過程控制、石油化工產品質量檢測控制、生產技術管理等工作,具體有:1)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環境保護工作;2)石油化工煉制與油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原料和產品的儲運工作;3)石油化工原輔料和產品檢驗工作;4)單元裝置的設備操作工作;5)石油化工裝置日常維護及檢修工作;6)石油化工反應器的操作工作;7)石油化工管路與閥門日常維護及檢修工作;8)儀表使用及維護工作;9)化工DCS中控系統操作控制工作;10)石油化工產品采購與營銷工作。原人才培養方案只是指出了學習、能力要達到的目標而缺少細致分析,對學生需要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沒有考慮,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往往喜歡套用固定的教學步驟和教學法,不考慮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條件、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教學過程不僅生硬、呆板,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而且教學效果不會理想,許多學生并沒有被教會或者說學生并沒有學會老師教給他的東西。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模式極大抑制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中的建立。在新的方案中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變革,特別是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應該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教學組織圍繞“學生”的需要進行設置,使學生真正成為實踐教學的活動人和受益人。

(3)課程設置更加合理。因為經過充分的企業調研,掌握了生產崗位要求技能和素質的第一手需求資料,強化核心的課程設置。而原方案中不存在對崗位的具體描述和分析,很容易造成學習與目標的背離。

(4)采用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的六步法進行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方案的構建,重難點突出,教學手段多樣。現行新的方案多門課程進行了適合高職形式和我院實際的課程開發,通過企業調研,對生產過程進行任務分解,確定石化裝置操作、油品檢驗、工業自動化儀器儀表與裝置裝配、生產管理與產品營銷等四大職業崗位群及化工工藝操作等12項典型工作任務。根據典型工作任務能力要求,參照相關職業資格標準,重組教學內容。而在原來方案中對于課程僅停留在主要內容描述上,對學習目標、學習手段與方式等均沒有設計,內容、方法單一。

(5)實訓基地建設內容詳實。加強校企合作與交流,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校內實訓基地,使得專業教學軟硬件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校外基地建設目標明確,同時為畢業生就業市場開拓奠定了良好基礎。

(6)教學保障體系更加完善。改進有如下三點:一方面,建立了以過程管理為核心,建立管理以學院為主體、考核以企業為主導的頂崗實習管理機制。制訂頂崗實習管理辦法、頂崗實習成績評定辦法、頂崗實習手冊。第二方面,進一步完善教學了督導機制。落實學院領導、教學督導、教師三級聽課制度,完善教學事故處理辦法;成立教學督導小組、校外頂崗實習管理小組,明確職責,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制、課程改革與建設、教學設計與實施等各個教學環節進行全方位記錄和監控。第三方面,建立起教學信息反饋系統和質量評估系統。學院、企業、社會和家長共同參與對教學結果的分析評價,及時反饋信息。通過積累和分析,建立和完善包括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課程評價等內容的教學體系,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以上各方面的改革,實踐教學環節得到實質性的加強,“工學結合”的培養要求能夠落到實處。理論指導實踐,真正從教學實施的角度去以任務為導向的人才培養要求[5],特別注意對實踐教學效果的評測,避免“工學結合”偏離方向、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鄧志輝,趙居禮,王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重構人才培養方案[J].中國大學教學,2010(04).

[2]曹曄,邵建強.職業教育工學結合制度的宏觀探究[J].職教論壇,2006(17).

[3]鐘建珍,李桂霞.關于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研制的思考[J].幸福生活指南:高等職業教育,2010(07).

篇10

一、及時做好社會調研

(一)生產的前提

對于任何企業,其生產的前提都是需要深思熟慮的,如何進行人員的分配,市場調研之后就需要進行生產設備的監測,是否符合生產要求、是否需要更新、是否需要檢修等,都要根據當前的公司情況以及市場需求與生產價值而斷定。以運營管理為中心的一些成熟軟件和優化技術成果在諸多企業中得到了推廣應用并在不斷的發展,結合實際提出了企業系統集成整體結構模型,并對模型中涉及的模塊進行了基礎分析,[2]生產分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這就需要相關領導平時的仔細觀察以便于關鍵時刻及時進行分析而選擇最適合的人員進行相關產品的營銷、運輸、宣傳。適當時候要利用當前社會當中的現代化手段以及軟件進行模式分析。

(二)生產計劃的開展

生產計劃是公司生產經營當中非常重要的活動之一,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公司的直接效益,甚至公司的存亡,市場目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更加細致的生產計劃的開展便非常值得注意,而且生產計劃并不能單純的只靠一套,還要進行多套方案進行備案以便出現突發事件的時候的應急之需。生產計劃是公司的活動計劃、組織工作等的總稱,包含著成長過程組織、成產能力的核定以及資源的平衡等。對于狹隘的概括來說是指對公司整體系統的管理,包括原材料的采購、廣義的生產計劃是指對一個公司整個體系的管理,是對所有與產品的制造過程密切相關的各方面工作的管理,包括從原材料采購開始,經過生產組織,直到產品產出交到用戶手中相關的生產、技術、質量、產品研發、設備、人力、銷售、運輸、信息化建設等等所有相關專業。

二、生產計劃

(一)生產計劃的具體實施

生產計劃的開展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為了使計劃更加合理和操作需要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提高公司的競爭力,結合市場的情況進行分析也是十分關鍵的,安排最適合公司的發展計劃和方案。計劃制定之后還要根據實時信息進行計劃的時刻改進,不能計劃制定之后就不管了。要時刻根據當前的社會情況不斷進行分析和方案的跟進,要進行預知問題的斷定,以防出現緊急情況而不知所措。

(二)效益型與戰略性同步

在市場經濟背景之下,公司的效益與戰略同時進行著。如果想提升公司的經濟效益就應該時刻進行戰略安排,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還要進行市場調研。制定最佳的采購計劃,制定最適應當前公司的生產方案。生產計劃是公司日常生活的依據,對公司全體員工的工作計劃以及人力設備等的妥善安排。生產計劃可以讓公司更加均衡并且有節奏的進行生產,而且要對公司員工的技術含量以及公司產品研發專員進行學習安排。

(三)合同的效果

對于部分企業會有合同的制定和安排,會有相關的合作廠商進行合同的安排與簽訂。對于合同的簽訂需要進行相關細則的仔細擬定,銷售合同是制約企業內部人員的準則又可以與其他企業進行銷售合同的簽訂以確保銷售的有序進行,采取合同的擬定對公司的發展是很有利的保障,所以公司相關負責人對于合同的問題要仔細斟酌。

三、生產計劃與經營管理

(一)經營方案

生產計劃是保障公司正常運行的首要前提,而經營管理是與之相配套的方案。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確保公司的穩定發展。在公司的發展當中會有很多個部門與生產環節相關,各部門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進行各部門之間的良好溝通與融洽的交流工作會更加順利。分析項目的各種參與者在各個階段對項目進度控制的影響,[3]制定出最全面的計劃。

(二)企業員工之間的溝通

各個環節之間的部門應該進行適當的溝通,加深員工的感情基礎會讓工作氛圍更加輕松,輕松愉快的工作環境是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作為公司的管理層,可以定期舉行員工聚餐、集體活動、定期的旅游等讓同事之間的陌生感越來越少。加強員工的溝通,加深員工的情感基礎,是作為一種心理經營模式,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心理問題作為一個嚴肅的問題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三)心理管理

作為企業的員工,不僅要做到業務熟練,還要做到心理健康,目前的生活壓力大,很多人都處于亞健康,對于工作有很嚴重的影響,所以定期釋放員工的壓力,并且定期的進行員工的娛樂活動的開展,既可以加深員工的感情又可以舒緩心情,一舉兩得。作為新時期的企業經營管理方案來講,心理管理也應該提到日程上。國外的公司就有把員工的生日以及員工愛人的生日都標記清楚,并在當天進行禮物與卡片的發放并寫上溫暖的話語,這就會收服員工的心,讓員工體會到公司的關愛,從而更加發奮的工作。

四、結語

生產計劃是公司生產管理的依據,它對公司的生產任務做出統籌安排,規定著公司在計劃期內產品生產的品種、質量、數量和進度等指標,是公司在計劃期內完成生產目標的行動綱領,是公司編制其它計劃的重要依據,是提高公司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要使公司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且使公司生產的產品與市場需求相適應,使公司能引導和開發潛在的市場需求,就必須加強公司的生產計劃管理。

參考文獻:

[1]張煥蛟;青島特銳德電氣有限公司生產計劃管理系統優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