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養護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23:46: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綠化養護管理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綠化養護管理論文

篇1

1.1在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中寶潔措施不到位

我國的園林養護安全管理中一直對自身的寶潔缺乏正確的理解和端正的態度,這致使園林養護安全的寶潔力度還有待提高。

1.2對于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的關注度不高

在我國的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們最容易被察覺和發現的表層上,并不對深層次的東西進行研究和分析,一般只是用眼觀,目測一下園林綠化的外觀狀況,以此來判斷其是否需要養護。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所謂的養護也是最表層和最基本的,如修剪、灌溉、施肥,而并不注重對雜草、土壤硬化和土壤流失等情況的觀察。

1.3缺乏先進、科學的園林養護安全管理方法和技術

目前,我們的園林養護安全管理仍舊采用傳統的方法,沒有先進的技術,這使得園林養護安全管理工作不能達到相應的標準,難以滿足時下社會對園林養護的總體要求,致使我國的園林養護工作進度緩慢,時效性和成果性很差。

1.4欠缺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的意識

在進行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中園林綠化人員沒有正確的園林養護意識,也沒有專業的園林養護知識,往往認為只要對其進行定期的澆水、施肥即是對其進行了養護,這在很大程度上會降低園林綠化的效果,使園林綠化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得不到充分的體現,進而使我國的園林綠化管理陷入困境。

2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強園林綠化安全管理中的保潔力度

在園林養護安全管理中應提高對寶潔工作的重視,加強寶潔力度,充分發揮園林綠化對環境的保護作用,在實際中從自身做起,清除生活中的白色垃圾、清除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污染物,對園林綠化進行及時有效的養護,從而發揮園林綠化改善環境的基本作用;另外,摒棄傳統只注重園林綠化整體效果的觀念,大膽實行一體化管理,注重環境衛生的保護,保持園林綠化的原有本色。

2.2提高園林綠化安全管理的關注度

在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中不應只將目光或注意力集中在表面現象上,而應進行更加深層次的關注和挖掘,以此來及時掌握土壤硬化、土壤流失等情況,從而避免因上述情況而引發的更加嚴重問題的產生。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中,在對園林綠化進行簡單的灌溉、修剪、施肥的基礎上,還應對其進行及時的除草、松土和培土等方面的養護安全管理,這樣才能為生態園林創造更好的生存條件,以此來確保綠化植被更好的生長,從而實現綠化園林養護安全管理工作的升華,使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工作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更加深入、科學、合理和規范。

2.3改變觀念,更新傳統的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改變傳統觀念,對我國的園林綠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及時有效的更新。首先,可以將科學技術應用與園林綠化的養護工作中去,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科學技術思想的指導下對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進行改革,從而使之能夠體現科技的魅力,促進其更好的發展和完善;其次,可以進行大型機械化作業,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園林綠化的養護范圍,使得越來越多的園林養護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的落實,從而使園林綠化養護的整體效果得以提升;最后,利用科學信息化技術對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可靠的監督、控制和協調,這樣即使是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對園林綠化的長勢情況和養護情況了如指掌,從而便于園林綠化管理工作和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2.4增強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意識

要想提高園林綠化植被的成活率,使園林綠化目標得以實現,就必須將園林綠化的養護理念貫穿于整個園林綠化的施工過程之中。例如,在施工過程中要確保移栽樹木的水分平衡,做好在起挖、運輸、移植過程中樹木的養護工作,防止對樹木的根系造成的人為損害;在運輸的途中還應適時、適度的對樹木進行養分和水分的補給,避免因水分或養分流失太快而造成的樹冠失水或樹木枯死的現象等。以上種種養護措施實施的首要條件是,園林綠化施工人必須具備較強的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意識,這樣才能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對園林植被進行科學、正規的養護,以此來增加園林苗木的成活率,使得園林綠化的發揮應有的效能。另外,增強園林綠化養護安全管理意識,也可以使園林綠化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得以充分的體現和理解,從而淋漓盡致地體現園林養護對園林綠化作品的促進作用。

3結束語

篇2

忽略綠化工程養護管理工作林業綠化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需要加強養護管理的工作,這項工作具有長久性、持續性的特點。但是從目前開展的工作來看,并沒有得到應該擁有的重視。例如:局部綠化建設等城市、鄉鎮地區林業發展重點工程把養護作為整個綠化工程建設的重要元素,加強養護,但是這些如果作為長期的養護管理卻不能實現預期需要的標準。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苗木出現保存率低的情況,養護管理工作也不能落實,更談不上養護質量,從而讓城市、鄉鎮地區綠化景觀的效果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資金因素的影響導致養護效果不佳綠化養護工程是一項長久而遠大的工程,這個過程需要投資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養護過程屬于后期工程,以管理為主的工程,沒有進行單獨立項,也沒有相關資金的支持。很多臨時性林業發展綠化工程在完工以后,沒有資金進行養護保障。資金在申請程序過程中不夠規范、不具備確定性。[2]因此,林業綠化養護管理單位則需要大量的資金,這樣的現象是只有付出沒有收入,直接導致養護效果不佳。不夠健全的養護管理體系在林業綠化養護管理實際工作中,沒有具備以生態為主導地位的良好意識,沒有堅持養護與生態必須相結合的理念,管理體系發展緩慢,不能系統科學的進行指導,從而無法更好的付之于行動。林業綠化養護管理過程中科技發展慢,管理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持。而且在工作人員素質上、專業知識上、市場化運作中資格認證等等都不夠規范,也影響到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強林業發展綠化工程養護管理的認識

改善觀念,必須充分的認識加強林業綠化養護工程的重要系與必要性要重建設也要重管理、重養護,對于林業綠養護工程要認識到“三分種,七分養”的基本規律。綠化養護不能單純的以為只是除除草、澆澆水而已的瑣事,它也是整個林業工程的關鍵組成部分,是林業綠化的后期工程,具有長久性、長效性、持續性的特點,必須堅持長期實施。通過養護讓景觀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林業綠化工程在竣工以后,達到了預期的設計標準,從而才能在各方面的條件下呈現出理想的、完美的綠化景觀效果。同時,林業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作為林業工程的后期工程,必須做到精細科學的進行養護,不僅可以更好的保障景觀原有的效果,而且還能在此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讓城市、鄉鎮地區這類基礎綠化設施在設計上得到更好的優化,然后在進行加強施工的工作,再優化的良好循環體系。要重視林業綠化養護工程與城市、鄉鎮地區的文化相結合基層林業綠化養護工程要加強與區域文化相結合,從而才能呈現整齊生態效果,這樣才能形成基層區域文化所蘊含的特色綠化綠風效果。景觀效果的提升可以以養護為基礎,重視區域歷史、人文、習慣等特征,實現整體改造和提高,加強文化方面的創意,形成具有時代精神,符合社會大眾需要的風景園林文化,使其林業綠化景觀的效果提到質的提升,讓基層林業綠化效果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