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布線設計方案范文
時間:2023-03-26 16:52: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綜合布線設計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實現上述目標,本系統將按以下原則予以設計:
1.采用先進、成熟、實用的技術;
2.考慮21世紀的客戶對辦公環境及舒適性的需求;
3.采用的系統和設備是標準化的、具有開放性、可擴性和靈活性;
4.構成的系統必須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錯性。
為了滿足用戶未來對網絡的需求,本方案主干采用室內、多模12芯光纖,計算機系統采用光纖到桌面(FTTD)―使用4芯室內光纜。語音系統主干采用大對數電纜,水平采用六類非屏蔽線纜。整個布線系統采用機柜結構。所有語音跳線和數據點開通所需的跳線作為可選配件,供業主根據實際需要選配。
需求分析
該大樓是具有當代先進水準的信息化、自動化、安全化、便捷化和舒適化的綜合辦公智能建筑,為了使之具有內外信息暢通、快捷、準確和實時的通信條件,能適應現代信息化的辦公功能及符合現代的工作環境要求,保證通信系統和計算機系統能夠安全、可靠、靈活地運行,滿足用戶靈活多變的使用要求,選擇采用羅森伯格HDCS全系列布線解決方案。
1.系統的構成
綜合布線系統可劃分為: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干線子系統;樓層配線管理子系統;主配線管理子系統。
2.基本要求
綜合布線系統要求能支持語音、靜態或動態圖像及多種計算機數據系統。
本大樓的綜合布線系統要求滿足以下性能:
■支持10BASE-T(10M以太網)和100BASE-T、100BAESE-F(100M高速以太網);
■支持1000BASE-SX;1000BASE-LX 千兆以太網;
■支持ISO 8802.5(令牌環網);
■支持FDDI和CDDI(100M Hz);
■支持155M及622M ATM網;
■支持語音系統。
3.系統結構分析
(一)工作區子系統
計算機系統信息點為四芯室內光纖、語音系統信息點為六類非屏蔽銅纜,信息插座全部使用86型底盒;工作區子系統中的信息插座為:RJ45信息插座:全部采用非屏蔽RJ-45模塊。光纖信息點支持ST,SC雙工,LC雙工,MT-RJ。
光纖信息插座采用45度角插座,有利于盤纖。雙絞線的插座和插頭必須能防塵和避免意外損壞。
在各種用戶使用的終端插座上應采用不同的顏色和圖標來標示不同用途的信息插座,為了便于使用者理解插座的性質,在插座上均安裝了繪有計算機符號和語音符號的標志條,該標志條可由管理人員根據使用需求的改變隨時更換。
(二)水平布線子系統
水平計算機信息點采用四芯室內光纖、語音信息點采用銅纜雙絞線――六類非屏蔽雙絞線,水平布線系統使用的所有線纜要求使用阻燃材料。水平布線從各層配線機房經過橋架進入各個房間后,轉入暗管進入墻面上的插座面板。
水平線路銅纜最長不超過90M。水平跳線之和(工作區跳線、配線面板跳線)不超過10M。
(三)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有以下要求:
(1)配線間內所有數據和語音跳配線模塊必須整合入19”標準機柜;
(2)信息系統光纖模塊采用LC雙工模塊;
(3)語音系統配線模塊采用端接式模塊;
(4)雙絞線和光纜的插座和插頭必須能防塵和避免意外損壞;
(5)配線架和配線面板的設計應具有模塊化、配置靈活、安裝牢固和易于辨認管理的特點;
(6)各樓層配線機房與主機房之間數據采用光纜連接。語音采用大對電纜直接從中心機房交接箱引出。
(四)垂直主干子系統
垂直主干有以下要求:
(1)語音主干使用100對電纜;
(2)數據主干使用12芯多模室內光纜;
(3)大對數電纜和多模光纜要求使用阻燃材料。
(五)接地系統的設計
計算機系統的接地電阻:≤1Ω;在機柜內設接地排;使用網狀編織導線以星型方式將接地配件連接到接地排上;使用網狀編織導線以星型方式將機柜連接到弱電間內接地排上。
本工程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垂直子系統構成。在本方案中充分考慮了布線系統的高度可靠性、高速率傳輸特性及可擴充性。
主配線間中安裝有語音主配線架、數據主配線機柜,還有語音交換系統和所有樓層匯接配架。
所有計算機系統采用光纖產品,語音系統水平布線采用六類非屏蔽材料(UTP)。
1.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設在各辦公室內的信息插座、面板、跳線(連接信息插座至終端設備之間的線纜)構成。
為了保證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正常運轉,工作區計算機信息點是一個標準的LC雙工光纖口,語音信息點是一個標準的RJ45六類信息插口。
2.水平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由各大樓內部樓層配線間至各個工作區之間的電纜或光纜構成。信息系統中計算機信息點采用四芯室內光纖、語音部分則采用六類非屏蔽阻燃雙絞線電纜。因此具有很強的抗干擾性,具備很高的備用冗余,使系統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及靈活性。語音信息點可以通過配線間的跳線跳接成六類計算機信息點。
根據實際情況,水平電纜或光纜從樓層配線、天花板線槽引向工作區各信息點,配線間內接線端子與信息插座之間均為點到點端接,任何改變系統的操作(如增減用戶、用戶地址改變等)都不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為系統的重新配置和故障檢修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3.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由各層分設的樓層配線系統及主機房中的主配線系統構成,負責樓層內及信息通道的統一管理。主要由跳線面板、跳線管理器、跳線、光纜端接面板、機柜(或機架)等組成。
全部采用先進的機柜型結構,布線系統將在各配線機房安裝若干個19英寸工業標準機柜,各配線間均應設有活動地板,線纜可以從地板下進入機柜,這樣既方便了走線,也有利于室內的造型安排。各樓層配線間內的話音主干采用了110插接式配線架。
在機柜內,所有的信息點均通過一定的編號規則和顏色規則,以方便用戶的使用。配線架上的面板紙均可更換,因此可隨著信息點性質的變化,隨時調整面板上的標識。
本方案所采用的機柜均為19”標準機柜,高42U。
樓層配線架均設有光端箱。光端箱用來連接12芯光纜,它安裝在19”標準機柜內。它可以用于目前極為普遍的計算機網絡設備,如果需要使用具有其他光纖頭的網絡設備,只要更換跳線即可。
配線間分為幾種:
(一)樓層配線間
各樓層配線間設在大樓中的弱電配線間內,每個配線間均設有若干個19”工業標準機柜(根據布線系統和網絡系統的實際需要確定)。機柜上安裝著若干羅森伯格的、六類非屏蔽配線面板和光纖配線面板,用來跳接數據線,并留有足夠的空間,以安裝用戶網絡集線器設備。
(二)主配線間
大樓垂直主干語音主配線架采用3類110插接式配線架。大樓語音進線的主配線架采用通用的市話配線架(墻面型或機柜型),這樣既節約投資,又利用了語音交換設備附帶的配線架,有利于語音系統的維護。
數據主配線機柜內安裝有垂直光纜用的光纖配線面板,與樓內的樓層配線機柜連接。計算機網絡可以通過光纖跳線可以組成結構上的線路連接,并通過各種網絡協議支持著各種計算機網絡。
光纖配線面板用來連接12芯光纜,它安裝在19”標準機柜內。每個配線機柜均有光纖通往主數據機柜,它可以用于目前極為普遍的計算機網絡設備,如果需要使用具有其他光纖頭的網絡設備,只要更換跳線即可。
4.垂直主干系統
垂直干線子系統由連接大樓主配線架至各樓層配線架之間的線纜構成。其功能主要是把各樓層配線系統與主配線系統相連。主要使用光纜或銅纜,以提供樓層之間的傳輸通道,也提供大樓與外界通訊的通道,使整個布線系統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主配線間與匯接配線間之間的計算機網絡系統采用12芯室內多模光纜。12芯多模光纜可以提供極大的傳輸帶寬和無與倫比的傳輸質量,同時可以考慮了充分的容錯冗余,又保證了主干網上的數據傳輸的質量和速率,而且為將來其他高速傳輸應用提供了實用的傳輸連接這對于業務開展和辦公一定會帶來極大的方便。
由于采用光纖構成數據主干,將可以利用光電隔離原理,形成對各樓層實現電磁隔離,即所謂的“電磁孤島”。這將大大提高系統的電磁干擾抑制能力。
語音語音主干全部使用50、100大對數電纜。每臺語音一對線,并根據郵電部的規定,留有20%的電纜作為備用。
本方案所用的垂直線纜均為阻燃型線纜。
篇2
該項目是由深圳某知名上市公司興建的甲級智能化辦公大樓。大樓東西長達125m,總建筑面積65600平方米,27層板式樓,供該企業行政辦公使用;為適應該企業集團信息業務發展的需要,為提高大樓的高技術含量和辦公效率,該大樓采用結構化綜合布線,并在大樓內設置先進的樓宇監控、安保監控,背景音樂,閉路電視系統等。
本大樓的結構化綜合布線,旨在建立一個具備開放性、靈活性、實用性、擴充性、經濟性及安全性的高品質的集語音通信,數據通信于一體的綜合布線系統,能支持數據、語音,視頻傳輸的要求。
設計原則
該項目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方案具備以下幾個原則:
■符合最新國際標準ISO IEC IS11801:1995及ANSI TIA EIA 568A等標準。充分保證高速、可靠的信息傳輸要求;
■能在現在和將來若干年內適應技術的發展。實現數據、語音,視頻的傳遞;
■能夠支持100MHz的數據傳輸。支持以太網、高速以太網,令牌網、ATM、FDDI、ISDN等網絡及應用。
設計方案
根據該企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信息辦的技術人員經過多次商討。擬定整棟大樓安排語音點和數據點各1 300個。綜合布線工程設計采用星形的物理結構。
中心機房(MDF)設置在大樓2層約200平方米房間內。分配線間(TC)共8個。位置設置在弱電豎井內或樓梯半層側墻上。MDF到TC的語音主干為大對數三類非屏數雙絞線(UTP)。數據主干選用多模光纖。
終端信息點根據各樓層辦公室的布置設計施工至辦公桌上。
整個綜合布線系統由工作區子系統、水平配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和設備之間子系統等五個系統構成。其中:
1、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子系統由各個辦公區域的信息插座及與終端連接電纜構成,針對該辦公樓的具體情況。所有信息點均統一設計為標準的Cat,5e信息接口。連線方式為TIA568B。支持1OOMHz的信息傳輸。離地15cm處安裝雙口面板,內預留15cm線長,終端做模塊。
2、水平配線子系統
水平子系統是整個綜合布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主干系統線路延伸到用戶工作區。傳輸介質一般采用銅纜和光纜。
為了配合整個辦公區間對網絡的要求,該項目水平線纜采用采用超五類(Cat.5e)非屏蔽雙絞線(UTP)電纜。支持100MHz的傳輸速率。
水平電纜從配線間沿電纜橋架分別引向工作區各信息點,水平布線距離不超過90m,信息孔到終端設備連線不超過10m。工作區端電纜布放到位后。在設備間端將電纜剪斷。工作區端電纜預留20―50cm。設備間端電纜預留2m,以便安裝信息插座和跳線盤。
3、垂直干線子系統
垂直主干子系統是綜合布線系統重要組成部分,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線線纜的路由。垂直干線子系統由主機房內的主配線架至建筑物各樓層配線架之間的室內十二芯多模光纖和Cat.3大對數語音骨干電纜組成。一端端接于中心機房(MDF)的主配線架上,另一端端接于分配線間(TC)的分配線架上,采用十二芯多模光纖。傳輸速率可達1 Gbps以上,可為高速數據傳輸提供高品質的數據傳輸通道。
垂直主干電纜布放在大樓弱電豎井內進行。兩端電纜均應預留2m。以便安裝跳線盤。光纜布放過程中。最大拉力小于50 daN,轉彎半徑大于30mm。垂直主干電纜牢固綁扎在金屬橋架上,綁扎間距小于1m。
4、管理子系統
管理子系統是整個綜合布線系統靈活性得以充分體現的關鍵部分。所有的水平線及垂直干纜均端接于此處;管理子系統由銅纜,光纖配線架及軟跳線等接插件組成。
每個分配線間均設19"工業標準機柜。機柜上安裝24口UTP配線架和24口光纖配線架,并預留足夠的空間,以安裝網絡設備。
每層分配線間的位置,為了方便布線并節省投資。設置在大樓中間位置的弱電豎井內,部分設置在弱電豎井旁。所有分配線間的電源供應,統一采用從中心機房UPS處拉至各個分配線間供電。
5、中心機房
中心機房由二層計算機中心機房內的主配線架等組成,提供連接網絡設備、數據中繼線,大樓垂直主干線電纜的系統連接設備。
系統測試
本工程整體施工特點:建筑面積大。作業面廣,需要統籌安排、交叉作業,協調施工。
綜合布線系統測試是綜合布線系統實施的重要內容。是保證系統性能達到設計要求的重要措施。需對系統的水平銅纜和垂直干線光纜進行端對端測試,必須在系統測試完畢。確保性能優良后,才能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
1、銅纜系統測試
為確保綜合布線系統的性能,確保布線系統的元器件性能及安裝。工程完工后按TIA EIA568-A規定的CAT.3及超CAT.5標準對三類主干系統、五類水平系統的銅纜線路進行了測試。
包括以下幾項內容:極性,連續性、短路、斷路測試及長度;信號全程衰減測試;信號近端串音衰耗測試;結構回轉衰耗SRL;特性阻抗,ACR測試。
2、光纖系統測試
采用專用光纖測試儀,按ISO IEC11801測試標準,逐條對光纖進行了測試,測試連通性、全程衰減及ST SC連接頭衰減等,測試出來的結果符合以下標準:
篇3
該長途通信大樓是由主樓和裙房兩部分組成。主樓地下二層,地上三十三層,裙房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建筑面積為5.8萬多平方米,高達168米。其各系統的復雜性和重要性,對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設計目標
根據國家有關規范和建設單位對該長途通信大樓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的要求,本系統服從于計算機和多媒體通信發展的需要,采用標準化和結構化的開放式架構,遵循傳輸兼容性和連接無關性的設計原則,對樓內相應弱電系統的傳輸線路進行集成,以期提供統一和靈活高效的預布管線,滿足各種智能化功能模塊、組網和升級擴容的需求。
本系統支持的應用應包括語音、數據、視頻、監控等類型。
設計原則
真正的線到墻的一次性解決方案
開放式模塊化結構構成開放式布線系統
支持多用戶、多平臺環境應用
支持客戶/服務器模式
符合EIA/TIA568標準
符合5類規范,電腦網絡系統主干速率1000Mbps,并可靈活切換到速率更高的622M ATM網絡
高度靈活、可管理性
可平衡非平衡轉換
優良的連接性
系統設計
本系統采用分級星形拓撲結構,除主樓地下一層、地下二層包含在一層外,每層均由一級獨立的星形拓撲結構組成。本系統同時包含保安監控系統、有線電視系統同軸電纜的布放,但不包含其設備的設計,有待以后這部分項目實施時再行設計。本系統包括以下幾個子系統:
1、工作區子系統
工作區密度安排協調考慮了一定的冗余量,總體使用系數為0.3,共設置工作區2471個,其中超五類雙孔信息插座961個,單孔信息插座4個,集合點204個,攝像機視頻線204條,有線電視插座78個,總計4656個信息點。工作區接口類型按應用和連接選擇了RJ45插座、75Q標準有線電視插座、75Ω視頻電纜甩空。集合點服務范圍為6個工作區,可以連接12個標準RJ45應用。
2、水平布線子系統
配置方案采用每個RJ45插座由1條超五類4對UTP電纜提供服務;每個有線電視插座和每個攝像機由1條SYV-75-5同軸電纜提供服務;每個集合點由12條超五類4對UTP電纜提供服務。路由方案采用水平電纜由配線小間內的樓層配線架引出,沿防火金屬橋架敷設到各個房間附近,再通過金屬軟管和金屬線槽進入各個房間,端接在工作區插座或集合點交接箱上。
該通信大樓對消防要求很高,根據建設單位提議,水平橋架全部設計為金屬防火橋架。該橋架沿外筒內側連成一圈,并沿內筒兩側各引伸一段,以滿足不同位置工作區的布線需要。
3、垂直布線子系統
配置方案采用點到點的端接方式敷設垂直干纜。各樓層配線架采用五類25對UTP粗纜若干條,6芯多模戶內光纜1條連接建筑物配線架;各樓層配線架之間采用1條五類25對粗纜,1條SYV-75-9同軸電纜互連,作為BUS干線用于串聯網絡和特定的應用連接,同時也作為冗余和迂回路由。
各樓層配線架至建筑物總配線架的25對粗纜配置原則為:每個語言類應用占用2對雙絞線,以作為語音備份和將來可視電話、多功能電話的應用;每個監控類應用占用2對雙絞線;再按10%的冗余量進行預留。之所以設計采用五類粗纜,是考慮到在該通信大樓的使用初期,光纜網絡設備造價較高可能不配,可以暫且使用五類粗纜作為主干傳輸數據。
路由方案在主樓設計1000×300和300×300兩個垂直豎井,分別安裝800×200和250×200的金屬梯架,分開布放UTP粗纜、光纜和視頻電纜。在裙房設計400×200的垂直豎井,安裝300×100的金屬梯架,隔開布放UTP粗纜、光纜和視頻電纜。
4、管理子系統
樓層配線架(FD)的管理區實行單點雙交接管理方式,主樓各層(地下一層、地下二層除外)和裙房各層均設樓層配線架,共設38個,設置在專用配線小間內(面積>3米×2米),采用落地式安裝,個別點位較少的樓房配線架也可采用壁掛式安裝。
配線模塊分為超五類2 5對UTP帶色標配線模塊、超五類24口跳線盤、6芯光纜接續盒,配合使用RJ45-RJ45專用跳線以實現快速跳接功能。配線模塊上應使用插入標記條加以注釋。樓層配線架上預留25%的冗余空間供系統擴容備用。
5、設備間子系統
設備區采用集中式管理,建筑物配線架設置在主樓一層的大樓管理中心內,與光纜配線架放置在一起,距墻1米落地式安裝,選型為不帶機殼帶防塵罩的配線機架,便于打線和跳接。大樓管理中心內還放置一層樓層配線柜、保安監控系統、樓宇自控系統和電梯監控系統的中央監視和管理主機、共享外設等其他設備。本系統的市話進線采用6條400對O.51mm的市話通信電纜,數據進線采用4條五類25對粗纜和4條12芯光纜,有線電視系統進線采用1條sYV-75-9的同軸電纜,均由設在主樓一層南側的測量臺引至大樓配線架。
篇4
關鍵詞:智能建筑;弱電設計;綜合布線
中圖分類號:TU85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1-0000-01
Problem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Weak Power Design and Cabling Applications
Chen Xianghua
(Hebei Guantao Housing and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Bureau,Handan057750,China)
Abstract:The only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cabl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is related to intelligent buildings and intelligent level.Cabling system within the building between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which enables the building's internal voice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information exchange equipment,buildings,property management and building auto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but also make the building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quipment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eywords:Intelligent building;Weak power design;Cabling
一、引言
對于現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辦公樓宇的弱電設計,采用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已成為共識。綜合布線應用將建筑物內的電力、照明、空調、給排水、防災、保安、車庫管理等設備或系統以集中監視、控制和管理為目的,構成綜合系統。本文對分析了智能建筑設計中弱電系統設計方案以及結構綜合布線的應用,根據我國國情進行建筑設計,并對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探討。
二、問題的提出
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是多少,已是一個國家和一個城市科學技術和經濟水平的體現,建設智能城市與智能化建筑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建筑采用的布線系統一定要有超前性,力求高標準,并且有很強的適應性、擴展性、可靠性和長遠效益。布線技術是從電話預布線技術發展起來的,經歷了非結構化布線系統到結構化布線系統的過程。作為智能建筑的基礎,綜合布線系統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滿足建筑物內部及建筑物之間的所有計算機、通信以及建筑物自動化系統設備的配線要求。
三、智能弱電結構化綜合布線的優點
(一)先進性。結構化綜合布線的擴展能力強,因為對于五類非屏蔽雙絞線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傳輸能力,除了滿足當前各種網絡的需要外,還能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二)兼容性。結構化綜合布線是一套綜合式的全開放式系統,因此它可以使用相同的電纜與配線端子排,以及相同的插頭與模塊化插孔及適配器,可以將不同廠商設備的不同傳輸介質全部轉換成相同的屏蔽或非屏蔽雙絞線。(三)靈活性。傳統布線方式由于各個系統是封閉的,其體系結構是固定的,若要遷移或增加設備是相當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而綜合布線系統采用相同的傳輸介質、物理星形拓撲結構,因此所有信息通道都是通用的,信息通道可支持電話、傳真、多用戶終端、ATM、10BASET工作站。所有設備的開通及更改均不需改變布線系統,只需增減相應的網絡設備以及進行必要的跳線管理即可。(四)可靠性。系統采用高品質的標準材料和組合壓接的方式構成一套高標準的信息通道。每條通道都采用專用儀器校核線路衰減、串音、信噪比,以保證其電氣性能。(五)經濟性。綜合布線系統與傳統布線方式相比,綜合布線是一種既具有良好的初期投資特性,又具有極高的性能價格比的高科技產品。
綜上所述,一般都在弱電設計中把電話系統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配線統一納入結構化綜合布線,而對其他弱電系統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仍采用傳統的配線方式。所以,采用上述方法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如當前大多數弱電設備廠家的系統與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不兼容。要想使這些弱電系統在結構化綜合布線平臺上運行,則必須增加轉換設備。這樣做既麻煩又不經濟。
四、綜合布線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產品品種單一與我國國情結合不夠,難以適應不同需要。目前,國內智能化小區存在高低不同的檔次,不同的類型的現實,但智能化系統卻越來越趨于雷同,家居布線系統的配置,基本上是大同小異,品種比較單一,其系統功能和信息服務卻毫無特色,這就很難適應不同層次居住用戶的需要。(二)標準不符合國內實情,國內標準制定工作相對滯后。目前,國內外生產廠商的智能化住宅建筑綜合布線系統產品,基本上都按國外標準ANSI/TIA/EIA570A(以下簡稱570A標準)進行生產。但它與我國智能化住宅建筑發展的現狀并不符合,近期,國內智能化居住小區的建設蓬勃發展,在工程中選用大量國內外生產的智能化系統產品(包括智能家居布線系統),由于是各個生產廠商各自開發生產,往往會出現接口協議不規范,或開發時無標準可依。因此產品之間存在難以協調和配合的諸多問題,給系統集成帶來困難,造成建設投資大、效果不理想,甚至不能使用的后果。(三)產品應符合住宅建筑用戶真正的信息需要。國內智能化小區或智能化住宅建筑中采用的有關智能化系統產品,主要來源于國外,少數由國內供應。總體看來,開發生產的產品品種少,水平低,有些性能還不能滿足各類智能化小區的要求。這一方面急需加強研究開發,積極生產適合用戶需要的產品。智能化住宅建筑應該面向廣大人民群眾,實事求是地研究他們的需要,建設成符合國情民意、功能實用、物美價廉的住宅。
五、小結
綜上所述,目前智能建筑內,一些弱電子系統還不能完全融合于結構化綜合布線內。這既有規范條件的限制,也有產品技術規格單一的制約,以及性能價格比的因素存在。建議有關研究和生產單位,盡快研究和生產出能滿足各種線徑和不同傳輸信號要求的綜合布線系統產品,使所有弱電系統均納入結構化綜合布線。
參考文獻:
[1]袁世琪.大型建筑中強弱電系統的接地問題[J].建筑安全,2003,6
篇5
隨著21世紀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地步,在這個信息全球化的時代中,計算機網絡在社會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給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信息的傳遞等帶來了許多的便利,那么隨著人們對計算機網絡的需求越來越多,就應該對計算機技術進行不斷地提升與完善。因此,本文對計算機局域網綜合布線技術方面的知識進行了簡要研究并且探索了如何完善計算機技術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局域網 網絡綜合布線 設計原則
1 計算機局域網綜合布線的目的
網絡線是計算機網絡傳輸數據信息的重要載體,因此一個合理的網絡線布局是保證計算機網絡能夠有一個好質量的重要基礎,網絡線可以將全世界各地的信息以飛快的速度傳給要接收的對象,不僅有效地節省了信息傳遞的時間,還保證了接受者能夠在第一時間接收到信息的內容,因此,網絡線對于計算機網絡來講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隨著信息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各家各戶以及各種企業當中,成為了人們賴以生存的一種信息傳遞以及溝通交流的工具,正是因此計算機網絡的重要性,所以才要將計算機網絡更加完善,通過尋找出一個更加簡潔、更加合理網絡線布局,來將計算機信息的傳輸更加快速,同時也使計算機網絡布線的設計更加規范標準,來確保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從而達到更好地控制計算機網絡的目的。
2 計算機局域網綜合布線的設計原則和方案
2.1 網絡拓撲結構的設計
就目前來講,如果計算機網絡出現問題,計算機IP 網絡是主要的解決方案,而在所采用拓撲結構中,分層的星型結構可以說是效果最好的一種結構,特別針對于大型的網絡,分層的星型結構有其明顯的優勢,然而,對于計算機局域網的布線而言,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優化布線的距離和速度,并且要盡量減小拓撲結構額復雜性,從而使計算機網絡能夠更快地傳輸數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網絡需求。
除此之外,分層的星型結構也有著其自身的缺點,在分層的星型結構中,網絡系統中的單節點連接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環節,那么一旦由于一時的疏忽從而使單節點出現故障,那么整個網絡系統就會整體癱瘓,帶來不可設想的后果。因此,為了防止這一問題的出現,在對大型的局域網進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對網絡的主干網進行備份,主要備份的內容有光線的數量以及光纜路由兩個部分,而對于光纜傳輸的主干網主要分為單模和多模兩大類,他們有著自身不同的優點。對于單模主干網來講,由于其光纖的價格較低,在進行布局的時候大大地縮減了成本,從而具有相對較高的性價比,而且單模主干網所傳輸的范圍十分廣,而且當想要擴充網絡的時候也是十分容易的。而對于多模主干網來講,由于它的網絡布局是多層次式的 ,因此在維護方面具有十分便利的條件,而網絡成本也相對較低。通過對以上兩種主干網的優點進行說明可以看出:單模主干網與多模主干網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優點,因此要想使局域網更加完善就應該將單模主干網與多模主干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兩種主干網的各自優勢結合起來,從而使局域網具有更多的優勢,從而使其局域網絡既能低成本高速運行于大型的復雜網絡,又能簡化網絡的擴充,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網絡用戶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得到了滿足。
2.2 水平布線的選擇
水平布線是網絡布線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為了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就應該將計算機的水平布線設計出最佳的布局,從而是計算機網絡的運行速度以及運行質量得到提升,而對于計算機的水平布線來講主要分為兩個類型:同軸電纜和雙絞線,在使用方面來講應該針對不同的網絡拓撲結構與網絡運行速度的具體特點來選擇適合的水平布線。在實際的計算機網絡布局中,相比于同軸電纜,雙絞線的制造成本角度,而且安裝起來十分方便,擁有很好的適用性,因此綜合來看雙絞線的性價比較高,從而被廣泛地應用到計算機網絡的線路布局中。
2.3 工作區的設計
在計算機網絡中,工作區是網絡與用戶之間的連接體,因此工作區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網絡用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整個網絡系統的好壞,從而對工作區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要引起其相關人員高度的重視,在具體的工作區的設計中主要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區的外觀與建筑物的整體風格的搭配以及跳線的適合性與合理性,具體說明主要由下:
2.3.1 接口模塊的確定
在接口模塊的確定方面,因為是與網絡客戶直接連接的,所以要充分考慮接口模塊的外觀的美觀性,開始網絡用戶更加滿意,因此在接口模塊的確定上應該與網絡用戶的內部房屋的裝修風格以及接口模塊周圍的布局以及建筑物等相協調,向匹配,從而來使網絡用戶的接口模塊的安裝更加美觀。
2.3.2 接口面塊的選擇
在目前的網絡綜合布線上,采用的面快種類很多,而應用到實際中的種類主要有兩種:歐洲風格面板和北美風格面板,其各自所擁有的優點也各具特色。對于歐洲風格面板來講,整體是屬于一種高端大氣的類型,讓人看起來比較有藝術感,這種面板的底座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活動并且可以更換的,而且配備了防塵彈簧拉門在一定程度上給用戶帶來了一定的方便性。而對于北美風格面板來講,它不像歐洲風格面板那樣有著華麗的外觀與視覺效果,也沒有配備防塵彈簧拉門,但是總體來講這種面板的實用性很強,也擁有很好的性能與質量。總之兩種面板各自有各自的優點,究竟在實際中選擇哪一種面板,主要是根據用戶自己所喜歡的來選擇,,另外在這里要注意的是:為了使整體的布局更加協調與美觀,選擇的面板應該與室內裝修的風格相一致從而增加房屋的整體美觀感。
2.3.3 用戶跳線的選擇
在跳線方面,主要分為為專用跳線與自制跳線兩大類,其各自的特點各不相同。對于專用跳線來講,它的生產是有專門的廠家的,優點主要是可以適用于各種不同的網絡,就有通用的功能,因此可以說專用跳線是一種萬能的跳線。而對于自制跳線來講,它是根據不同計算機網絡布線的特定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針對其需求所特地制定的,而且是臨時手工制作,因此它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求而產生的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網絡,它的主要優點有抗匹配性較強,擁有一個良好的電氣性能。根據其優點看起看好像專用跳線更具有優勢,可以適用于與不同的網絡,,但是也有其相應的缺點:價格較高、規格難以控制,因此在實際的計算機網絡應用中,專用跳線的應用率并不是很高。
3 結語
總之,為了滿足網絡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應該對計算機局域網的綜合布線技術進行不斷地完善與提高,從而使整個計算機網絡的性能與質量得到很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淑娟.計算機局域網綜合布線技術的研究[J].硅谷,2013(21):63-64.
[2]何寧.關于計算機局域網綜合布線技術的研究[J].信息通信,2014(04):99-99.
[3]劉致遠.基于局域網的計算機網絡集成問題及對策[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1):275-275,277.
篇6
關鍵詞:計算機校園網;通信設施;綜合布線;管理經驗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1)30-7411-02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局域網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這些都是以信息傳輸為基礎,依靠光纖和電纜來實現信息的傳送,這就離不開網絡布線系統。2006年我院校園網工程啟動,我都實時參與,幾年來的實踐和應用,我對布線系統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此有幾點粗淺的認識。
1 我院計算機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的建設
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內或建筑群之間為計算機、通信設施與監控系統預先設置的信息傳輸通道。它將語音、數據、圖像等設備彼此相連,同時能使上述設備與外部通信數據網絡相連接。計算機校園網絡綜合布線是計算機校園網絡的重要基礎,是計算機網絡的生命線。采用符合國際標準的計算機網絡結構化布線,可以使計算機校園網絡滿足結構化、標準化、模塊化要求,達到易于控制、擴展和管理的目標。
1)校園網布線系統設計目標和原則。2006年,我院校園網絡布線系統開始建設,為適應能支持綜合樓內的話音和數據系統,實現局域網資源共享。布線系統采用國際標準(ISO/IEC 11801)建議的星型拓撲結構,滿足ISDN的要求,采用美國PLEACH六類布線產品,本著滿足當前通訊實用性,具有適應未來技術的先進性,投資經濟型等原則進行建設。
2)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建設說明。系統將主教學樓十樓設置中心機房,設置校園網絡總配線間,網絡綜合布線系統共分為三級。校園中心機房總配線間至樓層配線間為一級主干,采用12芯多模室外光纖;從樓內總配線間至樓層配線間為二級主干,采用12芯室內多模光纖;從樓層配線間到樓層信息點為三級主干,采用六類非屏蔽雙絞線。
3)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參考ISO/IEC11801標準,綜合布線系統分為六個子系統,包括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區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及建筑群子系統。1)工作區子系統:即最終用戶的辦公區域,工作區子系統是一個可以獨立設置終端設備的區域,該子系統包括水平配線系統的信息插座、連接信息插座和終端設備的跳線以及適配器。本方案選用了PLEACH Cat 6非屏蔽六類信息插座。2)水平區子系統:水平布線子系統將垂直干線子系統線路延伸到用戶工作區。水平子布線系統大部分處于一個樓層或相鄰樓層上,一端節接到信息插座上,另一端接在分配線間的管理配線架上。本方案選用了PLEACH Cat 6非屏蔽4對雙絞線、RJ45信息插座、樓層配線設備和跳線。3)管理間子系統 :為滿足線纜的長度要求,在每層設1-2個管理配線間,配線間采用標準配線架、跳線架、理線架、光纖配線箱進行靈活的配線和跳接。4)垂直干線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應由設備間的配線設備和跳線以及設備間至各樓層分配線間的連接電纜組成。本方案用一根12芯的多模光纖到機房,保證了主干網上的數據傳輸質量和速度。5)設備間子系統: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進線設備,進行網絡管理以及管理人員值班的場所,是結構化配線的核心。它管理計算機網絡的垂直線纜和水平線纜的進線。設備間內的所有進線終端設備應采用色標區別各類用途的配線區。6)建筑群子系統:是將一個建筑物的光纖延伸到另一個建筑物的設備上,連接各建筑物之間的纜線和配線設備,組成建筑群子系統。
4)本方案綜合布線系統的特點。采用星型拓撲結構、模塊化設計的綜合布線系統,系統具有開放性、靈活性、模塊化、擴展性及獨立性等特點。這樣設計思路簡潔,施工簡單,施工費用降低,充分適應通訊和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今后辦公自動化打下堅實的線路基礎。
2 計算機校園網布線系統建設過程的經驗總結
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工程,建設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得到的經驗教訓也很多。在此,就幾方面談談。
1)設計科學合理的綜合布線方案。只有符合國際標準的,設計合理的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才能滿足當前校園網的需求,對布線方案的設計要多論證、多考察。
2)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應以實用性為主。一定要從實際出發,不可脫離學校的實際情況。盲目的追求過高的標準,會造成嚴重的浪費。特別是學生宿舍信息點數的布設,學校一定要科學考察,綜合分析,因為學生宿舍的信息點占得比重很大,假如學校有10000學生,僅宿舍信息點數就要達到基本的1250個,才能滿足每個房間的需求。其布線系統采用的交換機、線纜等設備投入就會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投入。
3)校園網布線系統一定要選擇優質的綜合布線產品。因為優質的布線產品,完善的技術支持,有保證的售后服務是信息傳輸的長遠需求。綜合布線的硬件產品也一定要通過專用的智能網管軟件來實現管理。
4)對綜合布線系統的實施過程要有充分的認識。(1)一個優秀的設計方案最終能夠在智能建筑中完滿實現,工程組織和工程實施十分重要,這就需要一支懂技術、會管理的施工隊伍。(2)布線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施工會遇到一些不可預知的阻力。主要來源于建筑物工程,特別是建筑工程設計、施工造成的線路管直徑達不到穿線的要求,導致雙絞線電纜無法穿線,給施工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因此,弱電工程的施工與土建施工的協作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
5)電磁輻射和遭受外部電磁干擾的認識要提高。建筑物內的弱電布線和強電布線往往是一起的。若強電的電壓很高,勢必對弱電線路有超強的電磁輻射,影響和衰減弱電信號。采用屏蔽度高的雙絞線電纜以及與強電系統保持一定的距離是非常有效地手段。
6)校園網用戶每天都在使用布線系統,用戶變更網絡連接或跳接的頻率很高,更換粘貼新標簽成為一項必然的工作。同時,舊標簽脫落現象嚴重。因此,認識到近幾年新技術應用的必要性,對已有網絡布線升級也成為一種可能。當然,新上項目一定要結合自身實際,考慮新技術的科學性、經濟型和必要性。
計算機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的建設,不僅要科學的設計方案、優秀的布線產品,更要加強對成本、進度、質量的控制;加強甲方、監理、設計院、施工方的協調工作;加強施工過程中對用戶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培訓。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 綜合布線 設計方案 具體施工
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科技的不斷進步,21世紀已經成為一個網絡信息技術占據主導地位的全新時期,計算機網絡不僅完成了對數據的傳遞以及對諸多資源的合理化管理,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工作以及辦事效率,在滿足了人們各種生活需要的基礎上,還更好地促進了經濟向前發展。
一、綜合布線的設計
1、設計主干網
計算機網絡涉及到的內容包含了各個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幾個功能就是:利用網絡進行辦公、利用網絡觀看視頻、進行網絡信息的查詢等。
一般來說,選擇將光纖作為網絡的傳輸媒介,包含的主要品種有多模以及單模,前者的主要特點是:使用的范圍十分廣泛,成本低,便于維護和管理;后者的優勢則體現在傳播的路徑比較遠,十分經濟實惠。在選擇光線的時候,綜合目前的局域網所具有的特征,在架設主干網的時候,一般會同時選用這兩種光纖,具體的來說就是在某一個特定單位內部選用多模光纖,在各個單位之間則是選用單模光纖,這種設計方案的選用很好的節約了經濟成本,同時還充分利用到了兩種光纖的特點,便于長期使用和安全維護,提高經濟效益還保障了網絡的順利運行。
2、設計拓撲結構
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局域網在計算機網絡中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一系列的計算機網絡協議則是構成局域網的核心部分,那么在設計網絡結構時,星型的網絡結構就是拓撲結構設計的首選。一般來說,在設計一個計算機網絡結構時,拓撲結構的選擇通常采用多級作為核心,其中包括了核心層、接入層、匯聚層以及邊緣部分。在進行拓撲結構的設計時要盡可能的減少其復雜程度,但是同時也要滿足網絡所需要的速度、距離以及便于管理等。在具體進行網絡結構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星型結構的具體特點,但也不要忽略了單點之間連接多帶來的危害。這就要求在設計拓撲結構的時候要考慮到網絡備份問題,這不僅僅指的是備份數量,還包含了對路由的備份,網絡結構的設計要避免單點出現故障進而引發整個網絡系統的崩潰。一般來說,利用到的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
3、選擇合理的水平布線
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用到比較多的就是水平布線,設計水平布線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機網絡工作水平質量的高低。根據主干網的結構以及拓撲結構的不同,在設計水平布線的時候要考慮到整個網絡系統所具備的網絡速度以及結構特征,一般選用的水平布線材料包括了:同軸電纜、雙絞線電纜等。因為雙絞線電纜成本較前者低,因此,在諸多網絡布線設計中得到了大范圍的使用,在進行配置的時候也比較方便,拓撲結構中使用的星型結構也與其相輔相成。這種材質電纜所展現出的潛力十分巨大,可以為計算機網絡提供更快的網絡運行速度,當然,在具體運用的時候要因地制宜,考慮到周圍使用單位的具體情況,一般來說,學生居住區、寫字樓等對于網絡的需求相對較小,在進行水平布線的設計時選用合適的電纜即可。對于網絡需求量比較大的地區,一般選用六類布線系統,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居民對于網絡的需求,促進網絡結構更快發展。
4、設計網絡的工作區
計算機網絡結構的質量高低與工作區的設計密不可分,工作區位于網絡與用戶的連接部位,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優選跳線以及結構的設計要與建筑物本身相協調。第一個需要做的就是選擇合適的接口,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以及周圍建筑單位的特征,綜合考慮接口模塊,對于辦公單位,接口一般選擇設計在外部,住宅區以及居民區的接口模塊一般選擇在房間內部和其他電器的接口部位。第二個需要做的就是科學選擇用戶的跳線,跳線一般分為人工和機器生產這兩種,從綜合考慮的角度上說,機器生產的跳線在質量和使用頻率上都遠遠的超過了人工制造。當然,在具體選擇的時候要結合實際的情況考慮,不能以偏概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具體的施工過程
1、布線系統的選擇。一般來說,網絡綜合布線系統分為以下三種:增強性的布線系統、綜合性的布線系統、基本的布線系統。綜合性的布線系統的網絡比較穩定,但是施工的難度比較大,不僅需要配置一定數量的電纜線,還要求在施工的時候了解建筑物內部的網絡使用情況,只有確定了可行性之后才會選擇該種布線系統。增強性的布線系統比較支持數據以及語音的傳輸,要求在施工的過程中包括三個以上的信息插座,每個插座還要求有自己的水平布線。基本的布線系統則是難度較低、成本較低的布線系統,一般場所都采用該種布線系統,對于硬件的要求較高。選擇何種布線系統要充分考慮到建筑物的網絡需求,合理選擇,不浪費、不蒙混過關。
2、信息點、材料數量確定。根據詳細的設計方案,對于選用的布線系統所需要的原材料進行合理的采購,還要做一個比較詳細的匯總,制定一個物資使用登記表格,避免浪費。同時,信息點的數量以及位置確定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選定信息點的位置要符合建筑物對于網絡的需求,還不能影響到了其他電子設備的正常運轉,這就要求對于半徑的控制要合理,在選擇硬件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其干擾影響。其次就是在確定位置之后合理選擇信息點的數量,一般選用線槽支撐保護的方法,還會架設橋架,在具體施工時,多種技術的結合會帶來更好的效果。施工的時候還要注意盡量避免弱電管道之間的相互接觸,干線強點要遠離干線弱點,否則就容易出現信號之間的相互干擾,造成不穩定。
3、做好相對應的防雷措施。近些年來,因為雷擊造成網絡信號癱瘓的現象越來越多,頻率逐年上升,因此,在考慮到這些自然事故的影響,要做好相對應的防雷措施,一般要求從兩個方面去做:一是建筑物外部進行布線防雷,建筑物內部做好設備的防雷措施。通常來說,雷擊都是由戶外進入戶內的。因此,戶外的布線防雷極其重要,電力保護裝置的安裝十分必要,做好相對應的保護措施,才能保障網絡信號的正常運轉,避免設備出現崩潰。
三、總結
計算機網絡的綜合布線一直以來都是計算機網絡工作的核心部分,對于一個正處于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來說,這種布線的設計與施工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設計方案,在施工的時候也要做好相對應的準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綜合布線工作的有效完成。
參 考 文 獻
[1] 陶國芳. 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系統實驗室的設計和實現[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6(03):234-235
篇8
關鍵詞:儀器室 火災 綜合布線
中圖分類號:TU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b)-0245-02
隨著“十二五”觀測設備的不斷增加和更新,多手段觀測保證了觀測資料的準確、連續、可靠,與此同時,給臺站觀測室的供電系統、防雷系統、消防系統、線路布設以及儀器維護增加了負擔。
若觀測設備只是簡單擺放,不作長遠規化,合理安放儀器、布設線路,那么,日積月累,靜電地板下的所有線路將交織在一起,既凌亂,又不安全,更難維護,一旦出現問題,將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
為避免以后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現在就得結合臺站儀器室實際情況,研究設計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合理布局方案,重新擺放各類儀器,架設線路,貼上標簽,解決靜電地板下通風防防潮問題,優化臺站供電系統,做好消防報警系統,集成接地防雷系統,并繪制相應的示意圖方便檢查維護,這樣,儀器室既整齊美觀,又干凈利落,消除了安全隱患,儀器維護起來更加簡捷、方便、迅速,還便于以后擴充。
1 需求分析
地震臺站大多處于農村山處,雨水充足,雷電頻繁,如何做好儀器室設備線路防潮、防火、防雷工作便是綜合布線優化設計方案首要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觀測資料連續可靠的基礎保障。儀器室綜合布線工程不僅集建筑、電氣、安裝、網絡等多個專業技術于一體,更是需要豐富的工程實施和管理經驗。線路設計與施工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觀測系統是否能穩定可靠地運行,各類信息通訊是否能暢通無阻。
儀器室既要保障觀測設備和電器設備安全可靠運行,又要為觀測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能夠滿足觀測人員對溫度、濕度、潔凈度、噪音干擾、防電、防雷和接地等要求。因此,一個合格的現代化儀器室,應該是一個安全可靠、舒適實用、節能高效和具有可擴充性的機房。
2 綜合布線優化方案概述
綜合布線優化方案是結合地震臺站機房實際情況,將計算機、通信設施、觀測設備、消防報警,接地避雷集結于一體的布線方案。它將語音、數據、圖像等設備彼此相連,同時能使上述設備與外部通信數據網絡相連接。它的核心就是“綜合”,也就是各個弱電系統均可用綜合布線系統進行信息傳輸。綜合布線的硬件包括傳輸介質、配線架、標準信息插座、避雷設備、消防報警器、適配器、光電轉換設備、系統保護設備等。
2.1 機房走線方式的選擇
機房布線形式包括上走線、下走線和上下結合的走線形式,在不同標準的機房中各有應用。其中,上走線是指在設備高度以上、吊頂以下的橋架中鋪設線纜;下走線是指在架空地板下的線槽中鋪設線纜。按照國家標準,機房分為A、B、C三類,A類機房是指主要是指涉及國計民生的機房,如國家氣象臺、國家級信息中心等,他們一般采用上走線形式,B類機房是指為電子信息系統運行中斷將造成一定的社會秩序混亂和一定的經濟損失的機房,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三級醫院等,他們一般采用上走線形式或上下結合的走線形式,A和B類機房以外的機房都稱為C類機房,一般采用下走線形式(圖1)。臺站儀器室面積一般較小,只有十來個平方,選擇下走線方式較好,方便維護和管理,靜電活動地板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選用高度為400 mm的架空型地板,以便放置適當數量的線槽(圖2)和空調地板下送風,其次,將電源線和數據線分別放入不同的線槽,同一線槽中的線纜間要留有適當的空隙,便于空調送風和散熱。線槽的應用對線纜起到了一定的隔潮和防火作用。
2.2 供電和接地避雷設計
要求觀測資料的連續可靠,就必須先保證24 h不間斷供電和設備正常運轉,不能遭受任何雷擊。見圖3儀器室綜合布線優化設計圖。220 V市電進入儀器室前必須先做一級防雷,經過用電器,再做二級防雷接入UPS,再通過UPS給觀測設備供電,當UPS通過較長的輸電線給室外設備供電時,需再做三級防雷,如給遠外山洞類的設備供電。同時每個設備都要將其金屬外殼進行接地,接地地網必須小于4歐姆。機柜是所有標準設備存放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發熱起火的地方,因此在機柜是放煙霧報警器最理想的地方。
2.3 空調下送風系統
機柜的散熱是通過空調下送風系統來實現的。空調將冷空氣以較大壓力壓入靜電地板,再通過地板下線槽流到機柜正下方的線纜開孔處壓出、上升,進入機柜。機柜里的設備從前面吸入冷空氣,從后面排除熱空氣,以達到驅熱降溫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線槽中鋪線時應盡量寬松,防止形成風阻,不利于冷空氣流動。
3 綜合布線優化方案優點
臺站儀器室綜合布線優化方案的優點:(1)線路清晰,便于管理和維護。(2)先進的材料,適應今后發展需要。綜合布線可采用先進的材料,如UPS可采用模塊化熱插拔冗余并聯電源,方便的擴容,高可用性,維護簡單,運行成本低;雙絞線可采用六類非屏蔽型,傳輸速率在1000Mbps以上,完全滿足以后發展需要。(3)采取標準化的統一設計、統一材料、統一布線、統一安裝施工,做到結構清晰,便于集中管理和維護。(4)靈活性強,適應各種不同的需求,使用起來非常靈活。(5)地下線槽布線和送風系統,既解決了靜電地板下線纜受潮問題,又解決了機柜散熱不良問題。(6)三級避雷和接地系統,有效地地降低了設備遭受雷擊的機率。(7)便于擴充,既節約費用又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采用星型拓撲結構的布線方式,統一安排線路走向,統 一施工可以減少用料和施工費用,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設備與系統的可靠性,還便于機房今后的發展與擴充。
4 結語
在計算機大力普及之前,地震臺站儀器室內的觀測手段較單一,觀測設備較少,維護管理較方面,設備任意擺放都無傷大雅,但是隨著數字化網絡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新的觀測手段和觀測設備日益增多,儀器室內空間就顯得越來越狹小,若再像以往那樣任意擺放設備,各種數據線和電源線將會絞織在一起,凌亂不堪,既不美觀又不安全,更難以維護管理。結合地震臺站實際情況,研究設計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合理布局方案,重新擺放各類儀器,架設線路,優化臺站供電、接地避雷和消防報警系統,繪制出相應的示意圖方便檢查維護,這樣,儀器室既整齊美觀,又干凈利落,消除了安全隱患,儀器維護起來更加簡捷、方便、迅速,還便于以后擴充。
參考文獻
[1] 黃波.機房中的綜合布線[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1,180(11):49-51.
[2] 戴新華.機房布線的幾點思考[J].中國金融電腦,2010,12(3):61-62.
篇9
關鍵詞智能建筑弱電子系統結構化綜合布線
對于現代化智能建筑,尤其是辦公樓宇的弱電設計,采用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已成為共識。但是,目前還存在著兩種看法(或做法):一是主張將所有的弱電系統都建立在結構化綜合布線所搭起的平臺上,也就是用結構化布線代替所有的傳統弱電布線;另一則主張將計算機網絡布線、電話配線納入到結構化綜合布線中,而其他的弱電系統仍采用其特有的傳統布線。究竟采取哪種布線方式較為合理,作者認為應結合具體項目,從所用方案的先進性、合理性、經濟性等方面綜合考慮方能得出結論。
1智能建筑弱電方案確定基本思路
首先分析一下結構化綜合布線的優點:
(1)結構化綜合布線使用了標準化的線纜和接插頭模塊,非常便于各樓層及本樓層間的信息點管理,使得因辦公室搬遷等因素造成的大量終端設備、電話機移位時,只需將插頭拔出、插入新的位置,然后在弱電設備間內做跳線處理或僅僅作些軟件上的更改,即可重新投入使用,而不像傳統布線那樣無統一標準。當設備需要移位時,會帶來許多管理上的不方便或需要重新布線,對建筑裝璜造成較大的破壞。
(2)結構化綜合布線的擴展能力強,因為對于五類非屏蔽雙絞線可以提供155Mb/s信息的傳輸能力,除了滿足當前各種網絡的需要外,還能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
根據上述結構化綜合布線的兩個優點,結合建筑物實際的各弱電系統,具有發展性和不穩定性的只有電話系統和計算機網絡系統。而對于其他弱電系統,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保安監視系統、廣播系統、電纜電視系統等設備,具有很好的固定性,且位置一般不會移動,對于一個固定的建筑物,這些系統的設備一經選定,頻繁更新換代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均很低。
根據以上所述,一般都在弱電設計中把電話系統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配線統一納入結構化綜合布線,而對其他弱電系統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仍采用傳統的配線方式。
然而,采用上述方法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如當前大多數弱電設備廠家的系統與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不兼容。要想使這些弱電系統在結構化綜合布線平臺上運行,則必須增加轉換設備。例如保安監控系統的攝像機,其輸出的視頻信號通常以同軸電纜傳輸,如果將其納入結構化結合布線系統中,需在線路兩端增加信號轉換設備。顯然,這樣做既麻煩又不經濟。
2綜合布線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應用中發現有的綜合布線產品,如三類、五類非屏蔽雙絞線其截面均為0.5mm2(美國線規AWG24),與之相配套的配線架,出線座都只能適用于截面為0.5mm2的線纜。因此,它在支持如下幾個弱電子系統時,就存在局限性或不足。
2.1廣播系統(PAS)
根據我國電氣規范,一般將電氣設備工作電壓為220/380V(交流50Hz)、有效值24V以下的交流信號確定為弱電信號。而在廣播系統中,如采用定壓輸出,線路電壓可分為70V、100V、120V三檔。故在廣播系統中采用綜合布線,會對線纜產生過電壓,長期使用會對線纜的壽命產生不良影響。另外,廣播系統的線路用線截面一般為1.0~2.5mm2,而非屏蔽雙絞線的線芯截面只有0.5mm2,相差甚遠。
2.2火災報警及控制系統(FAS)
根據我國現行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規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信號傳輸線路的芯線截面,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不應小于1.0mm2,線槽內敷設的絕緣導線不應小于0.75mm2。而作為綜合布線系統的非屏蔽雙絞線其截面積為0.5mm2。顯然不能滿足我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要求。另外,在總線制的火災報警系統中,電源線與控制線多采用1.5~2.5mm2的導線,綜合布線系統也不能滿足要求。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現行消防規范要求所有消防信號線、通訊線均不可與非消防線路共管敷設。因而要用綜合布線產品支持火災報警與控制系統,必須先獲得當地消防主管部門的特許。
2.3共用天線電視系統(CATV)
用綜合布線產品支持CATV一般都采用光纖,因此,在線路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的兩端要加裝適配器,這無疑增加投資,而且因中間環節增多,系統的可靠性也降低了。
以上闡述了綜合布線系統在我國支持各弱電子系統目前仍在的一些問題,那么是不是說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不能支持上述各個弱電系統?答案是否定的。對于一座智能化程度要求很高的建筑物,在規范允許和獲得特許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綜合布線產品的光纖和各種對數非屏蔽雙絞線纜支持計算機網絡和電話通訊系統,用同軸電纜支持CATV和CCTV(監視電視),采用截面為1.0~1.5mm2的特殊定貨的非屏蔽雙絞線支持FAS、PAS。
篇10
【關鍵詞】智能建筑;弱電系統;設計
1.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對于智能建筑中的弱電系統的設計,可以說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因為在弱電系統中還存在很多的子系統,其牽扯到的技術也是非常廣泛的,加上現在很多設計師很難擁有較為全面的知識面,這就給設計造成了更多的困擾。所以下面首先來探討一下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設計的基本原則。
1.1前期的設計準備工作
對智能建筑中弱電系統設計的前期準備工作是一個很重要,但是現在又經常被忽略的工作。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首先就是針對建筑物業主的需求的分析,對于初步的規劃和設計方法的確定以及對于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的分析。對于業主需求向的分析,建筑弱電系統的設計者應該根據業主對于弱電系統的需求進行整理以及分析,要對業主的需求進行定量化的分析,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形成更為科學的具體設計目標。初步的設計方案,就是在對業主需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整體上對建筑弱電系統進行設計,然后對于系統中各個子系統的規模以及性能進行論證。最后就是可行性的分析,在出臺了初步的設計方案之后,就要對于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和討論,也就是說對于弱電系統建設的必須性以及技術性的要求等作出科學性的分析。
1.2總體設計
其次就是總體設計,需要設計者充分的從業主需求的角度出發來綜合性的考慮設計方案,結合實際的條件以及經濟因素等確定最后的總體設計方案。設計者應該結合各種技術手段以及方法等來進行設計和分析,盡量的提高建筑弱電系統的實用性。
1.3施工過程中注意事項
第一就是設計要符合有關技術標準以及規范需求,第二就是設計符合要符合系統平面布置的具體要求,第三就是根據合理性的原則等,要讓建筑面積達到最為經濟性的效果,第四就是系統集成度較好。
2.弱電系統中較為關鍵的幾個部分的設計
2.1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是智能建筑內由計算機網絡通信、語音通信、及其他弱電監控系統等通訊傳輸設備組成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中心機房到各建筑物內主設備間的主干光纜系統、各建筑物內主設備間到各子設備間的匯接光纜系統以及各建筑物內弱電布線系統。這是智能建筑系統中最為核心的中樞系統,也是智能建筑中必備的一個基礎性的措施。在通常的情況下,智能建筑物內的弱電系統都是由不同的單位來進行設計,然后由不同的施工單位來進行施工,在系統之間是互相獨立的,所以說當建筑物內的業主需要進行搬遷或者改變位置的時候,就一定要重新對線纜等進行布置,或者需要裝備不同型號的插座以及接頭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出現了綜合布線系統,經過國外的發展等,綜合布線系統已經有了非常標準的具體規范等,并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中。綜合布線系統,具體來說就是建筑物內部的信息傳輸網絡系統,是使用了高質量的標準化材料,用模塊化的組合形式來把語音和信息等進行綜合的處理,來更為方便的在建筑物內進行傳輸。其主要優點就是具有綜合性和靈活性。
在綜合布線系統設計中需要全面的考慮工程需求,盡可能的提供更為科學化以及合理的方案,一定不要盲目的攀比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現代很多建筑都是多功能的,針對不同的業主,就要根據不同的使用目的來讓系統具有靈活性。一般比較常用的做法就是先進行主干線的布線,在設計過程中要預留好垂直通道和水平通道有關的布線。在必要時可以在進行二次裝修的時候再進行對子系統進行布線的方式。
在智能建筑中進行綜合布線時,計算機的主干網絡等,都應該采用光纜作為傳輸介質,也就是說數據的通信設備等的垂直干線都應該采用光纜并且在建設期完成。竣工后認真完成驗收工作。
2.2安全防范系統的設計
智能建筑系統內安全防范系統的設計主要包括了攝像頭的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門禁系統以及電子監視系統等。其中攝像監控系統以及防盜報警系統是最為主要的兩個系統,也是本文探討的重點。攝像頭的監控系統設計,其主要是用在對于建筑物內的各個公共場所以及建筑出入口和通道以及較為重要的辦公室和電梯等地方進行視頻監視。在設計中要根據不同監視空間的不同特點來選擇不同的攝像機進行監控。對于系統錄像等最好是采用數字硬盤刻錄機來進行24 小時不間斷的錄像,同時要求設備可以進行回放以及巡邏顯示等,還要具備計算機的網絡接口,軟件一定要具備報警聯動以及圖像的檢索功能,對于錄像的儲存要長于30天。在控制中心進行監視的時候,在畫面上要顯示有攝像機的編號以及日期和時間等,對于電梯內的監視等還要顯示正處于哪一層等信息。防盜報警系統的設計,對于智能建筑來講要采用輻射式,要采用最少四條光束以上的對射,還要在建筑周圍安裝無聲的燈光系統,用電子地圖來進行隨時的顯示。對于報警裝置的安裝等,要考慮到報警時間以及區域,原則上每50米為一個防區,在每個區域內設置報警的警示燈以及復位裝置,并且要把裝置都跟監控中心進行聯網。
2.3建筑自控系統
建筑自控系統通常來說主要包括了空調系統、供電系統、照明系統以及電梯系統和保安監控系統等幾個部分。其自控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以及節省建筑物的運營成本。這方面設計的關鍵點就是穩定可靠,把發生故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時應該提供最為精確的模式來為建筑物提供最可靠的保證。
(1)公共廣播系統的功能包括背景音樂廣播、公共廣播以及火災事故的消防廣播。廣播主機在一旦有緊急情況出現時,不論其分區線路上各輸出是否處于切除或音量最低位置,都將自動切換到緊急廣播狀態。系統中相關區域配置音量控制器,可在相應區域調節音量大小,音量控制器具有消防強切功能,火災廣播時音量不受控制。在廣播中心裝有呼叫站,用于播放業務/緊急廣播,以廣播主機的消防廣播最高優先控制級。
緊急廣播系統:系統同時設置緊急廣播播放功能,平時處于一般背景音樂狀態,一旦發生火災等異常情況,即可受控于消防聯動信號,控制器強行把指定區域的廣播切換至緊急廣播信號,自動放送預先錄制的緊急疏散廣播,或通過話筒廣播現場疏散指令。針對演播室設置單路廣播,當發生消防報警,呼叫站可先電話通知演播室確認不影響播出時,立即發放消防廣播。
(2)系統具備綜合檢查及自檢功能,不間斷對系統主機設備及揚聲器回路的狀態進行監測。
(3)廣播系統的線路敷設按防火要求,采用耐火線,穿鍍鋅鋼管暗敷。
2.4防雷系統
由于智能建筑的出現并被廣泛應用,從雷擊災害的新特點考慮,設計者在施工設計前必須全方位地層層設防,既要通過泄流、攔截,還要均衡電位、屏蔽隔離、過電壓過電流保護等,實現綜合防御雷擊的目的。由單一防護轉變為系統防護,站在新的高度來熟悉和研究當代防雷技術,提高人們防御雷擊災害的綜合能力。智能建筑在一、二類建筑物中采用較多,防雷等級通常為一、二級,一級防雷的沖擊接地電阻小于10 歐姆,二級防雷的沖擊接地電阻不大于20 歐姆,公用接地系統的接地電阻應小于或等于1 歐姆。在施工中,將屋面接閃帶、接閃網、避雷針或混合組成的接閃器作為接閃裝置,利用建筑物的結構柱內鋼筋作為引下線,以建筑物基礎地梁鋼筋、承臺鋼筋或樁基主筋為接地裝置,并用接地線將它們良好焊接。屋面金屬管道、金屬構件、金屬設備外殼等與接閃裝置進行連接,將建筑物外墻金屬構件或鋼架、建筑物外圈梁與引下線進行連接,從而形成閉合可靠的“法拉第籠”。在智能建筑物內,將智能系統中的設備外殼、金屬配線架、敷線橋架、穿線金屬管道等與總等電位或局部等電位相逢在配電系統中的高壓柜、低壓柜安裝避雷器的同時在智能系統電源箱及信號線箱中安裝電涌保護器(S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