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志愿者工作經驗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2 20:04: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長志愿者工作經驗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家長志愿者工作經驗總結

篇1

一、基 本 情 況

云南省殘聯黨組、理事會重視專門協會工作,近幾年來,省殘聯都將專門協會工作納入了省、地、縣各級殘聯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各級殘聯也對如何活躍專門協會工作進行了積極而大膽的探索,專門協會的作用逐漸顯現。截至2004年12月,全省16個地、州、市中已有15個建立了各類殘疾人專門協會(還有1個正在籌建之中),129個縣、市區中已有90多個建立健全了五類專門協會。其中昆明市五華區殘聯、玉溪市澄江縣殘聯、紅河州蒙自縣殘聯被確定為中國殘聯專門協會工作試點單位。

二、協會工作開展情況和經驗總結

云南省的殘疾人工作有一個良好的社會大環境:云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關心、重視殘疾人工作,社會“扶殘助殘”氛圍濃厚。在這種有利條件下,加上殘聯的有力支持,云南省各級專門協會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基層殘疾人的積極性被廣泛調動起來。

1.各級政府關心、支持殘疾人工作

這次調研,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級政府對殘疾人事業重視與支持。從殘聯同志口口相傳的李漢柏副省長,到我們親自接觸的昆明市五華區和昭通市的領導,對我們的事業都是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尤其是昭通一行更是讓我們頗受感動。經濟、社會發展滯后的昭通市,在云南省還屬經濟欠發達地區,可謂“西部中的西部”,而他們的殘疾人工作能夠取得非常理想的成績,專門協會工作能開全省之先河,離開了政府的重視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2.殘聯重視、支持專門協會工作,較好地解決了場地、人員、經費的“三落實”問題

省級五類協會有一名組聯處的工作人員專門負責,每年每個協會有5萬元活動經費。地、市、州級專門協會工作由辦公室負責或確定一名理事長具體負責。我們調研所到的4區、縣殘聯都有專門協會辦公室或活動場所(云南省其他建有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的殘聯也都有專門的活動場所),并保證協會一定數目的活動經費。如昆明市五華區殘聯按每個協會5000元的標準,撥出專款25000元用于協會活動;玉溪市澄江縣殘聯每年給專門協會安排2萬元的活動經費,并給予各專門協會主席、副主席每月50元的工作補貼。

3。專門協會工作納入各級殘聯的目標考核責任制

專門協會的組織建設情況、開展活動情況是云南省各級殘聯工作的考核標準之一。各地、市、州殘聯在年初都要與省殘聯簽訂《云南省殘疾人工作47目標考核責任制》,同時結合本地實際,層層簽訂目標責任制度,以目標激勵、以責任督促各級殘聯重視專門協會工作,支持各專門協會開展活動。如昭通市殘聯與所轄各縣(區)殘聯簽訂的《昭通市殘疾人工作目標考核責任制》中,有一個《昭通市殘疾人工作目標責任制量化考核標準表》,其“考核內容”中就有一項是專門協會工作,規定“按照專門協會規則,建立五個專門協會,開展工作”,“有工作計劃,開展各項活動,發揮協會‘代表、服務、維權’職責”,“落實專門協會經費、人員、場地”。

4.“殘疾人之家”與各專門協會相互促進的工作模式

為探索專門協會工作的新路子,從2001年開始,云南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昭陽區的以建立“殘疾人之家”開展專門協會工作的新模式,迄今為止,全省各市、縣(區)均建立了“殘疾人之家”。“殘疾人之家”內設視力殘疾人、聽力語言殘疾人、肢體殘疾人、智力殘疾人親友、精神殘疾人親友等專門小組。“家長”由殘聯理事長擔任,設副家長若干名,通常由上述5類小組的組長(骨干)擔任,具體負責聯系本小組成員,組織開展活動。五個小組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也可分開來單獨開展活動。

現在,云南省15個地、州、市,90多個縣、區殘聯在保留“殘疾人之家”的同時,建立健全了五類專門協會。各類專門協會成立后,與“殘疾人之家”并存,相互依托,互為促進,形成了活躍專門協會工作的全新互動模式。在具體運作中,“殘疾人之家”與專門協會發揮合力,共同推動殘聯和政府各部門切實為殘疾人辦實事。如昭通市昭陽區“殘疾人之家”與區肢協共同呼吁政府建起了老年公寓,產權歸昭陽區政府,使用權歸區肢殘人協會,現在已有一名聾啞、肢殘多重殘疾的老人入住。

5.專門協會工作與“社區建設”相結合,與志愿者助殘相結合,與殘聯各階段的中心工作相結合

專門協會工作與社區建設相結合。云南省各級殘聯抓住國家大力開展“社區建設”的契機,將殘疾人活動融入社區,使殘疾人就近就地參與各種活動。以昆明市五華區為例,全區65個社區都已將社區殘疾人活動設施、無障礙環境建設與社區殘疾人協會、“星光工程”等納入社區建設的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管理之中。

專門協會活動與志愿者助殘相結合。協會活動經常邀請志愿者參加,加深了殘疾人與志愿者之間的溝通、交流與理解,使殘疾人感受到了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增強了生活的信心,達到了殘疾人需求與志愿者助殘相結合的目的,促進了殘健融合。

專門協會工作與殘聯各階段的中心工作相結合。專門協會與本類殘疾人一起,積極參與、配合殘聯的各項工作,包括殘疾人節日的慶祝活動、殘聯的大型活動以及相關的殘疾人調查、技能培訓等。例如,昆明市五華區各專門協會的主席參加了《殘疾人保障法》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第107號令《云南省殘疾人優待規定》的聯合行政執法檢查,并將廣大殘疾人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檢查組反映,使部分問題得到當場解決。玉溪市澄江縣盲人協會受殘聯委托開展無障礙設施建設的專項課題調研,調研報告寫出后,由協會中的政協委員提交審議。此提案立即得到了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使澄江縣成為玉溪市無障礙設施建設的試點單位,推動了澄江縣的無障礙設施建設。

6.各專門協會主席工作積極熱情,因地制宜地開展了各項富有實效的活動

專門協會主席都是本類殘疾人中自強不息的代表,他們在自己創業、艱難融入社會生活的同時,堅持做好協會的兼職工作,充分發揮骨干的表率、帶動作用,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如玉溪市澄江縣肢殘人協會主席徐彥國是農業技術專家,副主席李祥是家電維修能手,他們結合市場需求,舉辦了多期實用技術培訓班。2003年,徐彥國與縣農業局協調,從縣種子站、經果站、產業辦聘請多位專家,依托“殘疾人之家”舉辦了蔬菜、大蒜和肉雞養殖等實用技術培訓班,755位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屬參加了培訓。通過培訓,使殘疾人掌握了一技之長,拓展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他們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三、問 題 和 建 議

通過此次調研,我們認為,云南省專門協會工作開展得比較扎實有效、很有特點,對如何實現樸方主席提出的“三個活躍”的目標、對專門協會工作的前進方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為西部地區如何開展專門協會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我們也發現基層殘聯和專門協會在開展工作中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專門協會的進一步活躍。

1.“經費、場地、人員”問題

基層專門協會每年雖然有一定數目的協會經費,但遠遠不夠(如昭通市昭陽區每年5個協會加起來只有3000元左右),許多工作因為沒有錢而無法開展,一些活動甚至是協會主席和殘疾人自掏腰包。另外,兼職的專門協會主席精力不夠、有協會辦公室卻無人值班也是限制專門協會工作進一步開展的普遍問題。

2.基層專門協會工作開展的不夠平衡,有的殘聯對專門協會概念模糊,對專門協會工作沒有十分清楚、明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