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安全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3 14:37: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護理安全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護理安全總結

篇1

護理安全工作總結

20xx年,護理部在醫院董事會的領導下,在各級部門的共同配合下,在全院護士長大力工作支持下,按照國家衛生部《二級醫院護理安全審核標準》認真抓好各項護理安全工作,落實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努力保證護理工作安全進行,2012年未發生重大護理安全事故,但是存在不少護理安全隱患,現將2012年存在的護理安全問題總結如下:

一、20xx年發生護理安全問題

全年共發生不安全事件33起,其中投訴1起:骨一科護士為患者拔輸液針時,扎到病人腿上。未佩戴腕帶6起,腕帶填寫不全5起,搶救車內物品過期4起,口頭醫囑未及時登記3起,未執行一人一止血帶10起,防墜標識未掛2起,科室之間交接病人護士未簽字1起,吸痰器未處于備用狀態1起。以上護理不安全隱患未造成病人嚴重后果,但是也給我們護理工作敲響了警鐘。

二、護理不安全原因分析

1、為患者拔針扎到病人腿上,護士工作中動作粗魯,沒執行在工作動作輕的要求,造成病人痛苦。

2、腕帶佩戴情況,護士工作責任心不強,腕帶不能及時帶上,沒造成后果,但是給工作帶來不便。

3、搶救物品過期及吸痰器沒處于備用狀態,責任護士沒有定期查看,護士長監管不到位。

4、一人一帶治療操作,部分科室沒做到,護士在工作中操作麻煩,不方便。

5、病房搶救患者后,口頭醫囑未及時補填,值班護士下班后忘記填寫,科護士長第二天未檢查搶救物品情況,造成急救物品不能補充到位。

三、整改措施

1、20xx年對全院護理人員加強護理安全教育,護理部及科室加強管理,提高護理安全防范意識,加強重點環節的監控。

2、規范全院護理人員服務行為,提高有效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能力,減少或避免服務投訴事件。

3、護士在各項護理操作中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各項防范措施落實到位,防范于未然。

4、新上崗護士、實習護士嚴格進行崗前培訓,增加法律意識與護理安全意識。

5、護理部定期不定期督查,發現問題并提出及時整改。護理安全是醫院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加強護理安全防范,杜絕安全隱患發生。

安全問題是永恒的問題,我們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會更加細心,堅決做到零失誤。

護理安全工作總結二

在醫院各級領導幫助及門診護理工作人員的積極努力下,門診護理工作得以安全順利進行,半年來無任何差錯及醫療事故發生,現將安全工作總結如下。

1、定期組織各科護理人員認真學習醫院相關文件及各項核心制度,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保證了安全生產。

2、堅持護士長節假日查房制度,強化了慎獨精神,保證了護理工作質量。

3、每天下各科檢查工作,要求各科經常學習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特別是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搶救工作制度、健康教育制度、消毒隔離制度、職工待下崗制度。利用一切機會向護理人員進行安全生產的教育工作,逐級強化責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防患于未然。

4、各科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分析,及不良事件登記。發現不安全苗頭認真進行分析處理,將不安全因素消滅在了萌芽狀態。

5、及時傳達醫院質管委員會會議精神,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傳遞有關護理差錯事故的案例警示,分析原因,吸取經驗教訓,確保了護理安全。

篇2

2017年耳鼻喉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以及下半年工作計劃【1】 一、 2xxx年工作總結: 取得的成績

1、2xxx年1-10月各項醫療指標:

門診量XX人次、出院人數XX人 、手術例XX數例、平均XX住院日XX天,各項指標處于良好態勢。比較2xxx門診量上升XX人、出院人數上升XX人、手術例數上升XX例。平均住院日XX天。 醫保患者住院費用, 1-9月均控制在定額范圍內。

2、人才培養、科研及教學工作

注重 人才建設,年輕醫生多,以老帶新,形成階梯式的醫療人才隊伍。王永良主任再次榮獲遼寧省醫學會嗓音分會常務委員資格。范彬彬、錢坤 參加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比賽二等獎。 王秀榮醫生被聘為技術骨干。

3、開展慢性中耳炎,慢性鼻-鼻竇炎兩個臨床路徑,規范診療護理程序。

4、門診管理

門診患者量明顯增加,今年開始加強門診管理,周一到周五保證 至少兩位專家出診,平診一名醫生出診,使門診病人能夠井然有 序就診。另外,周六、周日上午增加一名值班醫生,保證病房、 會診、手術等工作順利進行并且不影響門診病人正常就診。

5、對科室發生的不良事件積極上報,并組織討論,分析原因,并實施改進措施。每月分別進行醫療護理安全總結與討論,并提出整改措施,明確下月的工作方向,將安全隱患完全消滅在萌芽狀態。

6、繼續開展部分喉,近全喉切除發聲重建手術、鼻內鏡下下鼻道入路上頜竇囊腫摘除術、顯微鏡下聲帶病變手術治療、鼻內鏡下鼓膜置管術.

7、開展電視監視下鼻內鏡手術。

8、創新護理項目氣管套管帽在氣管切開患者家庭護理中的應用 已在臨床試用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及評價。

存在問題:

1、服務態度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今后不斷提升科室服務質量,做好與患者的溝通,認真貫徹院里優質服務的要求,做好醫護人員素質的提高,提升科室形象。

2、加強業務學習,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外出學習,不斷吸收先進治療手段。

3、手術器械不足、老化。

二 2xxx工作計劃:

1、 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加強科室管理,抓好環節質量控制,分析

終末質量,整改措施督促到位,注重細節服務,不斷提升醫療護理質量。在保證安全醫療前提下,完成技術、經濟效益的提高。技術上需要院里支持,引進新的設備。

2、 加強本科系橫向溝通和聯系,分會委員年度內至少出去一次學習了解本專業技術發展動態。學習后在學會內進行學術交流。不斷提高本學科專業技術水平。

3、 引進門診電子喉鏡、手術室鼻內鏡電視監視設備、鼻內鏡手術器械、支撐喉鏡手術器械。申請引進聽覺腦干誘發電位,耳內鏡設備,避免耳聾,耳外傷鼓膜穿孔鑒定患者外流。

4、 繼續加強臨床路徑,及抗生素合理應用工作。

5、 學習國內先進經驗,加強鼻部疾病規范治療。也包括圍手術期以及手術后規范治療。使鼻部多發病,常見病得到減輕或治愈。

6、 進一步開展喉Ca發聲重建手術。

7、遼寧省醫學會嗓音分會帶動下陸續開展嗓音外科手術。

8、 積極與其他科室心內科,呼吸科,腎內科等聯系,協同治療伴有OSAS疾病的內科疾病。

9、 加強門診病志書寫質量,要求規范化、標準化,及時化。

10、不斷優化電子病歷模板,提高電子病歷質量。

11、加強法制觀念,提高服務意識,樹立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病人第一的理念,激發工作熱情,引導醫生、護士善于思考,有創新意識,提高工作效率,共同構建和諧科室。

2017年耳鼻喉科護士上半年工作總結以及下半年工作計劃【2】 20XX年已悄然過去,回顧20XX年的工作,我科在院領導及護理部的關心和支持下,以醫院工作計劃為指南,針對年初的工作計劃和目標,逐步完成了本年度的護理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以病人為中心,夯實基礎護理,提高了病人滿意度。

以創優質護理示范醫院為目標,組織開展學習《護士條例》﹑《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明確臨床護士應當負責的基礎護理項目及工作規范并履行到位.同時加強了健康宣教力度,正確選擇和運用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患者的滿意度,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

二.嚴格安全管理,確保護理安全。

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制度與規范,認真落實新的分級護理制度,藥品管理制度,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加強護理風險教育和培訓,對重點環節加以監控,針對出現的護理不良事件進行討論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杜絕了差錯事故的發生.

三.注重??谱o士的培養,體現了耳鼻喉??谱o理特點。 科內繼續教育常抓不懈,定期組織崗位培訓,強化耳鼻喉??苹A理論學習和專科實踐技術操作培訓,護患溝通技術培訓,新技術,新項目的專業護理培訓,使每一位在崗人員的新業務,新技術和操作技術水平得到提高,從而也提高了護士的綜合素質,促進護理質量提高,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好評.

四.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計劃。

全年收治住院病人546人,手術病人389人,全年業務收入一百二十多萬,基礎護理合格率為90%以上,病人滿意度95%以上,急救器械完好率和常規器械消毒合格率100%,而褥瘡發生為0,護理差錯事故為0,在護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的情況下,護理工作順利完成.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篇3

【關鍵詞】 供應室; 工作人員; 職業危害; 防護措施

供應室醫護人員長期處于職業污染的危險因素中,對于工作人員加強醫院污染知識的培訓、教育和宣傳,建立并遵守規范化操作程序、加強檢查,督促工作人員堅持自我防護措施,防止工作中發生針刺傷及銳器損傷,可有效地降低職業危害。

1 危險因素

1.1 工作人員自身因素 工作人員的自身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員在操作中無菌觀念不強,根據自己的習慣隨意改變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護用具來很好的保護自己,沒有形成很好的防護意識和行為習慣,都有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如刺傷、灼傷,甚至是病毒感染。

1.2 生物因素 即經過血液傳播性疾病的感染機會。主要發生在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環節,被污染過的玻璃注射器、枕頭、穿刺針頭、手術器械及沾有血跡、液體的器具、布類,穿透工作人員皮膚黏膜而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等經血液傳播性疾病。

1.3 化學因素 供應室在消毒滅菌過程中,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接觸到多種化學消毒劑,如果使用不慎,可造成皮膚粗糙、皮膚過敏及毒性反應。

1.4 消毒滅菌器具 醫院滅菌經常以高壓蒸汽滅菌為首選,對于蒸汽不能或不宜穿透的,則選用煮沸或干熱滅菌。在滅菌過程中,稍有不慎,即有被灼傷或燙傷的可能。使用滅菌壓力鍋不正確或設備出現故障還有爆炸的危險。常用的紫外線輻射燈消毒,接受光源直接照射會對人的皮膚和眼睛造成損傷,還可以引起呼吸加速、胸悶、咳嗽等中毒癥狀。

1.5 工作環境及噪音 空氣是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供應室污染區工作人員每天接觸被污染用品。如不注意防護,將成為直接感染者。環境的高溫、高熱、濕、噪聲、空氣閉塞及電器使用等對工作人員的身體也有危害。長期受噪聲刺激可造成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平衡失調,條件反射異常,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和脈率加快[1]。

2 安全防護措施

2.1 加強安全知識的學習 進行醫院內感染知識教育,提高理論水平,學習有關經血液傳播性疾病的傳播途徑、危害、預防措施,提高防護意識。進行損傷后急救處理措施的教育。培養普遍預防意識,對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傳染性物品對待,防患于未然。嚴格遵守《醫院消毒技術規范》的各項操作規程,加強自身防護,避免血液傳播性疾病,給工作人員造成院內感染。收集有關安全防護信息,每月組織供應室人員學習,并做安全總結,加強自我防護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2.2 供應室人員穿戴及操作注意事項 嚴禁戴首飾及留長指甲,嚴格洗手或戴手套及手消毒,注重個體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嚴格執行消毒及隔離制度。注意皮膚的防護,操作時做到忙而不亂,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污染物,提高技術操作水平,改革護士不安全的操作行為,使用改良的醫療器材,規范醫療廢物的處理[2]。

2.3 工作人員防護用品的配備 配備防護用品,根據醫院的條件及危害因素制定計劃,從預防出發,儲備足夠防護用品并單獨存放。配備的常用防護用品有塑膠手套、防水圍裙、套袖、套靴、口罩、面罩、防水衣、洗滌用品及皮膚消毒劑等,同時增加備用呼吸道防護器及預防意外的急救藥品及用品。

2.4 預防器械傷害 供應室所回收的物品應在臨床科室先進行初步處理。在回收及處理前要穿戴好防護用品,工作中要謹慎、小心,動作要輕、慢,嚴防尖銳物品刺傷、劃傷。如出現意外,應立即用肥皂、流水沖洗傷口,做消毒處理并包扎。還應做預防注射,并報告相關部門,以做相應感染的追蹤調查。

2.5 預防化學制劑致人損傷 常用化學消毒劑對人體都有一定的刺激及毒性。在配制、消毒、浸泡前,需穿戴好防護用品。操作過程中宜謹慎,防止漏濺及吸入人體內。存放處要做到陰涼、避光、加蓋保存、容器表面有明確標志,使用中輕拿輕放。操作完畢,對所在區域及物品用流水沖洗干凈,必要時用中和劑,打開通風設備。如被化學消毒劑刺激眼睛、皮膚黏膜等,立即用清水沖洗,嚴重者立即就診。

2.6 預防高壓電器傷害 經常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用電知識講座,機械及線路要安裝良好,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用畢應切斷電源,再進行整理,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漏電。定期檢查與維護,確保機械性能良好。供應室工作人員要經過正規培訓并考核,合格后上崗。使用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使用前后要例行檢查,專人負責,避免事故的發生。

2.7 預防保健 制定工作人員健康檔案,每半年對工作人員進行健康檢查,接種乙肝疫苗,提高機體抵抗力[3]。應不斷改善供應室高溫、高熱、潮濕的工作環境來預防其對工作人員的傷害。

3 小結

通過對供應室工作人員職業安全與防護有關知識的學習,從而增強供應室工作人員責任感和成就感,提高自我防護意識,既保證工作質量,又保證供應室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使全院醫療護理工作井然有序。

參 考 文 獻

[1] 黃子杰,徐志峰.施瓊等職業性物理因素與疾病.預防醫學,2001,1(4):15-16.

[2] 胡敏.護士發生針刺傷的原意及注射安全防護措施.職業和健康,2004,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