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2 17:35:4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城市公交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城市公交

交通局城市公交管理指導方案

為實在處理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改動市民出行方法,緩解交通壓力,完成節能、低碳、低排放目的,施行“公交優先”開展計謀,依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立部等部分關于優先開展城市公共交通定見的告訴》、《人民當局辦公室轉發市建委等部分關于優先開展城市公共交通施行定見的告訴》精力,連系我市實踐,制訂本方案。

一、指點思維和任務目的

(一)指點思維。對峙以報酬本的開展理念,依照“統籌規劃、當局主導、政策攙扶、行業推進、優先開展”的總體要求,盡快樹立起構造合理,高效快捷,與城市規劃、生齒和經濟社會開展程度相順應的公交系統。

(二)任務目的。到2015年,市區萬人擁有公交車到達10標臺,中間城區公交站點掩蓋率大于80%,乘客候車工夫縮短到3—4分鐘,公交出行分管率到達25%以上,建成區恣意兩點間公共交通可達工夫不超越50分鐘,力爭全市60%—80%的公交車、出租車完成電動化,根本構成以公共汽車為主體、出租汽車為增補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二、任務義務及責任單元

(一)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含公共交通規劃)編制任務,確定公交近期和遠期開展方案,合力結構公交收集和樞紐站、首末站、半途站、泊車場、保護場等根底設備,科學測算公交車輛需求。搜檢舊城革新、新建寓居小區和公共設備的公交配套規劃,未按規則配套公共交通設備的建立項目一概不予審批。(責任單元:市城鄉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

查看全文

小議城市公交站的規劃設計

1.場站規劃的原則

場站設置是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場站建設是城市公用事業方面的重大投資建設項目,對城市各方面影響較大。我國人口眾多,能源土地資源緊張,環境污染較嚴重。所以,場站建設應充分考慮節約用地;營運維修應減少各種能源消耗,加強環境保護和安全衛生。

根據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要求,場站建設應與公共交通發展規模相匹配,用地有保證,時間有保障。

2.場站規模發展的特征

城市公共交通物質基礎的主體-運營車輛和為保證運營生產必須的場站設施在建設發展過程中具有完全不同的特點。運營車輛以滿足城市居民的公共交通方式行業需要為目標,車輛逐年增置更新,不斷擴大規模。場站設施以保證車輛正常運營生產為目標,一次性建成投產。場站設施一旦形成保養維修生產規模則不能因車輛的增加而隨之隨意擴展規模,只能按階梯式地發展建設。

由于城市公共交通能夠實現正常運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場站設施功能保障上,所以場站設施建設必須與車輛發展規模相協調。然而根據場站規模發展的特征,車輛與場站設施的建設必須統一規劃、系統建設的前提下,前者逐步實施,后者分步實施。

查看全文

公交都市與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研究

[摘要]公交都市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被確定是促進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方法。其原因主要是小汽車的增多影響了交通和加速了環境污染,對城市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負面影響。針對公交分擔率低和交通問題突出的現象,系統動力學模型是本文構建公交都市的有效模型,通過研究公交都市建設和分析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找到解決交通問題的措施,最后提出了一些針對公交都市建設的建議,希望能保證公共交通正點率,維持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公交都市建設;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系統動力學

1公交都市建設背景

“公交都市”是指為了緩解小汽車的快速增長和交通擁堵問題所采取的城市交通戰略。它以快速路引導人群,通過公交站來打造城市,從而建立一個公共交通、城市環境、城市空間規劃相互協調的以公共交通為主的公交都市。公交都市通常有幾個顯著特征:高達60%的公交分擔比率、比較緊湊的城市空間結構、一體化的城市交通網絡服務、公交都市規劃比較完善、公交優先政策是全方位的[1](如限制小汽車的快速發展、提倡公交優先等)。1.1公交都市的基本現狀。當今,世界上已經建立了的公交都市很多,但比較完善的屈指可數,其中包括東京、哈爾濱、哥本哈根、倫敦、香港、巴黎、新加坡等。這些城市公交都市建設基本成形,城市公交機動化的出行分擔率,通過調查確定大多超過60%,而且公交路線形成的公交快速走廊已經吸引大量居住人口和一些商業,實現了公交都市的發展格局。我國的公交都市建設這幾年一直在快速發展,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深圳、蘇州、鄭州等30多個公交都市示范城市。1.2公交都市現有的突出問題。首先,理想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和實際相比的差距較大,不能滿足公交都市的要求。其次,常規公交路權沒有明顯的優先保障,致使公交線網布局不合理,從而使公交車車速低,影響交通出行。此外,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基礎薄弱,公交出行吸引力較弱。1.3公交都市影響因素分析。目前,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我國的道路建設的局限性也不斷顯露,滿足不了大量小汽車的停車、掉頭等問題,而改建道路所需的費用同樣與日俱增,所以要改建成公交都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隨著公交都市概念普及,大部人能夠接受,但對于一些高薪人士,還是有一些抵觸。當然還有其他一些社會因素,如地區間的經濟發展會影響當地對公交的投資,而人口因素也是比較重要的,人口越多交通出行需求就更多;環境因素的影響雖然很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制約公交都市的發展。

2公交都市系統動力學模型

2.1系統動力學的含義。基礎是系統論,運用系統綜合的觀點和方法的獨立學科就是系統動力學。我們不是從外部的表面因素,來證明系統的性質,而是從系統的內部結構來尋找交通問題本質的解決辦法。無論是公共交通系統,還是城市交通系統,它都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相對的總體性、實質的目的性、變化的動態性以及環境適應性等特點。所以研究分析城市交通,可以用系統動力學模型來建模。2.2公交都市與城市交通因果關系圖。因果關系圖、反饋環與因果鏈是系統動力學關系的幾個主要關系圖[2],且采取了動態性復雜分析技術。同時,借助計算機的仿真技術來分析,從而找到解決交通問題的方法。繼而,我們通過模擬公交都市,并分析其中的因果關系,從而提供針對性建議給城市交通。系統動力學模型因果分析關系如圖1所示[3]。(1)城市常住人口和人均GDP會隨著城市經濟的增長而增加,從而機動車保有量也隨之增長,但增到一定程度,會對道路交通轉態、城市污染物的排放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結果對經濟起到反作用。(2)社會經濟隨著城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提升而增長,使得公交都市建設投資相應增長,進一步使公交都市建設的相關指標都有所增長,包括了公交專用車道的長度、公共汽車保有量、公交場車站的面積等,因而公共交通運輸能力得以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也會增長。(3)公交都市經濟發展使得投資增長,城市交通投資也相應增長,使得城市道路里程增加、道路級配結構優化,提升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促進城市經濟發展。(4)城市居民出行量也隨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加而增長,對道路負荷、路網平均速度起到反作用,使得城市道路網狀態變差,對城市常住人口數量有反作用。

查看全文

城市公交發展行動計劃

為切實推進《市政府關于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的落實,加快我市公共交通發展,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要,根據市委、市政府研究的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市區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確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導地位,從規劃建設、運營管理、財稅政策、基礎設施、路權優先等方面加強對公共交通資源配置的引導,強化政府調控,加大財政投入,建立權責明確、運轉高效的協調機制,為群眾出行提供便捷、安全、經濟、舒適的公交服務。

二、主要目標

“*”期末,全市建立起與城市規模、人口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結構合理、設施配套、高效快捷的城市常規公交體系,城市公交成為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便捷性、舒適性和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萬人公共交通車輛擁有率達到15標臺以上,公交分擔率達30%以上;城市公交線路總數達180條;實現公交“站運分離”,公交基礎設施公建公營,有償使用,完成公交10大場站、2大樞紐建設;實現市區公交一體化,市區內各公交企業按照按需、有序的原則實現跨區域經營,場站使用、站點設置和運價實現同城同價同標準;加大科技創新,推進公交信息化建設,實現公交調度、查詢、監管智能化。

20*年主要目標:新增、更新公交營運車輛430輛以上,新辟和調整公交線路22條以上,市區公共交通日客流量突破100萬人次,公共交通分擔率達到22%以上;推進站運分離,新建5個公交場站和9個鄉鎮公交首末站;進一步提高公交準點率和運營速度,減少候車時間和換乘次數,全面推行公交IC卡,改革公交票制,切實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最大限度的方便市民出行。具體要完成公交8件實事:(一)增加公交運力,優化公交線網。10月1日前,新增公交營運車輛380輛以上,更新150輛;新辟公交線路11條以上,優化調整線路12條;(二)實現公交車輛IC卡全覆蓋。自10月1日起,普通卡刷卡乘車實行換乘優惠,第一次刷卡乘車1小時內換乘刷卡實行5折優惠;(三)推進市區公交一體化進程。10月1日前,錫山區和惠山區共開行不少于5條直達市中心區域的公交線路;(四)簡化公交票制,降低遠程公交線路票價,市區公交車實行兩類公交票制。自10月1日起,開往馬山、港下、甘露、玉祁、陽山等遠程公交線路豪華公交車票價4元(普通車2元);市區其他公交線路豪華公交車票價2元(普通車1元);(五)延長公交線路營運時間。10月1日前,實現經過中心城區的主干線路營運時間首班不晚于早上5:30的目標,末班車在21:00以后的公交線路增加15條,達到36條(節假日適當延長服務時間),線路初步連接成網;(六)加大公交班次密度。10月1日前,實現經過中心城區的主干線路高峰時段班次間隔小于5分鐘,平峰時段班次間隔小于10分鐘;錫山、惠山、新區主干線路達到每15分鐘一班,偏遠地區達到每30分鐘一班的目標;(七)年內完成905輛尾氣排放未達標公交車輛的環保化改造,消除“冒黑煙”現象;(八)年內新建*城等5個公交場站和*等9個鄉鎮公交首末站。

查看全文

城市公交活動實施方案

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經市政府研究決定,我市將參與第二屆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為了保證該項活動的順利開展,結合我市公交優先發展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引導市民合理選擇出行方式,自覺優先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以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切實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推動我市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把我市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由吳建選副市長任組長,周朝平副秘書長任副組長,市政府辦公室、市委宣傳部、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環保局、市建設局、市體育局、市城管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市交通產業集團及*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我市開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的意見,定期召開工作例會,部署各項主題活動,檢查督促各部門各項措施、任務的貫徹落實和完成情況。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市交通局,具體負責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周及無車日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負責編發文件、召集工作例會,協助領導小組做好各項工作。

三、活動時間

查看全文

城市公交管理工作總結

城市公交作為城市客運的主體,應該充分體現其公益性,是一項民生工程。我縣城市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已經于2013年11月9日全部到期。為了規范好公交車市場,更好的為廣大市民服務,體現公交車的公益性,我局根據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2014年1-9月的工作重心放在穩步推進城市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的重新配置工作上,截止目前我縣新的公交車已經全面上線經營,并獲得群眾一致好評,后續站點建設和公交公司管理工作在不斷完善中,現將近段時期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城市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重新配置工作安排部署

2012年10月9日,成立縣到期出租汽車和公交車經營權改制工作領導小組,做到早謀劃、早安排。按照領導小組安排,對城市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到期重新配置工作進行積極宣傳、考察學習、形成處置方案。根據領導小組安排,通過遴選確定中選企業,督促中選企業全面推進城市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重新配置工作。

二、城市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重新配置工作開展情況

(一)城市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處置方案形成

2013年3月14日,我局向縣交通運輸局上報《關于到期城市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處置方案的請示》,城市公交線路特許經營權重新配置工作拉開帷幕。

查看全文

城市公交事業政府規制探究論文

一、法律制度是城市公交事業政府規制改革的準則

市場經濟是一種法治經濟,任何社會經濟活動都應納入法治的軌道,城市公交事業也不例外,這就要求城市公交事業的政府規制要以立法為先導,按法定程序進行改革,以法律制度為規制依據。公交事業發達國家在進行政府規制改革之前,制定并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并以此為綱領指導政府規制改革的實踐。不言而喻,完善的法律體系對城市公交事業政府規制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我國對公共交通研究不深,城市公共交通立法已經跟不上城市公交事業發展的步伐。現行的規制依據是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一些政策和辦法,如《關于加強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若干規定》、《全民所有制城市公共交通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實施辦法》等,以及地方城市政府出臺的一些管理條例,如大連、濟南、武漢等城市制定的《城市公共客運交通管理條例》。這些規定、辦法和條例對于加強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促進城市公交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這些法律層級低、法律效用較差,因而在執行中打了不少折扣,對城市公交行業的約束力不一,既缺乏統一權威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也缺乏本行業的專門法律。

根據公交事業發達國家在政府規制法律制度方面可資借鑒的經驗,我國應建立城市公交政府規制體制的法律框架,作為政府規制體制改革的準則。當前,應盡快出臺一部具有權威性、全國性的《城市公共交通法》,為城市公交事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城市公共交通法》應對公共交通各方面的具體管理作出較為全面的法律規定,包括城市公共交通的性質、規劃、設施建設、線路經營、服務質量和安全責任、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然而我國地域遼闊,各城市之間的差異大,需要以《城市公共交通法》為指導,因地制宜,制定一部適合本地區特點的、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公共交通管理條例》。

二、政企分離是城市公交事業政府規制改革的關鍵

城市公交事業民營化之前,其政府規制體制的基本特征是高度政企合一,政府既是規制政策的制定者與監督執行者,又是具體業務的實際經營者。這種高度政企合一的政府規制體制,其主要弊端是國有公交企業壟斷經營,沒有生產經營的重大決策權,缺乏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的動力,因而也就缺乏競爭活力。因此,實行政企分離是城市公交事業政府規制體制改革的關鍵。城市公交事業民營化重構政企關系,政企分開,即政府社會經濟管理職能、公交企業所有者職能和公交企業經營者職能分離。

查看全文

城市公交車創新設計研究

摘要:在21世紀,人類的城市建筑史正在進入一個急劇發展變革的時期,信息革命正在改變建筑的功能意義,日益成熟的新型材料賦予建筑更加輕盈,明快的形式,正像工業化審美精神為主流的時代精神決定了現代建筑一樣,城市公交車設計在當代城市建筑特征的影響下產生了新的審美需求。城市公交車的發展已經關系和影響到我們未來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本文在綜合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通過對城市建筑特征及其發展方向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分析了現代城市建筑特征對城市公交車設計的影響,結合中國現代建筑發展自身情況對其公交車設計提出整改建議。

關鍵詞:工業化審美;城市建筑特征;公交車的創新設計

1引言

在現代社會經濟生活中,公交車不斷豐富和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社會交通面貌,設計師不斷開發新資源和采用新技術并按照美的規律進行創造。首先,在當代城市建筑風格的影響下,公交車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一件滿足我們出行的交通用具,城市公交車代表著城市風貌。設計公交車要遵循創新設計,即要求提供高質量和創新的公交車產品,促使不斷提出更高的改進和創新的設計方法,要求體現現代化、科學化和高速化。其次,產品語義學下的公交車設計讓城市公交車成為一種可以表達現代城市發展方向的一種符號,從而更好的被人們喜愛和接受。

2當代城市建筑設計風格的調查與現狀

2.1當代城市建筑設計風格——經典現代主義形式語言的繼承:純粹的幾何體構成。柯•布西耶在名著《走向新建筑》中指出:“由光加顯出的立方體、圓錐體、圓球體或金字塔型乃是偉大的基本型,它們不僅是美麗的形,而且是最美的形象。”我們生活的時代是幾何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思想是朝著幾何學的方向發展的[1]。這種抽象的幾何美學理想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新現代主義建筑風格的主要特征就是強調抽象的幾何構成。幾何美學在建筑上的體現如貝聿銘建筑風格的最主要特征。(貝聿銘1917年出生于中國廣東,曾師從格羅皮烏斯、布勞耶等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在處理功能與形式的關系時,將純粹的幾何形體作為建筑形態的天然屬性,以突出表現最具幾何特征的體量。其設計的中國銀行大廈,是一座采用現代主義抽象幾何形態的高層建筑,大廈的提醒看上去似乎很發雜,但標準層平面是一個簡單的正方形,這個正方形被兩條對角線劃分成四個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每個三角形上升到不同高度,最后形成大廈高度依次遞增的玻璃三棱柱造型。蘇州博物館的外觀在設計上更為特別,采用抽象的幾何圖形符號、玻璃和鋼的結合,完美地詮釋了現代化建筑風格,大面積采用新材料、新結構的運用的同時,更好的體現了現代化城市所強調的建構理論。即關注建造品質、人文情感和文化體現的理論。北京首都機場T3航空樓,采用空氣動力學曲線特征的三維屋面,覆蓋了其三個結構,形成了大的懸挑,大的挑檐使建筑不但可以遮擋陽光照射和雨水,也會讓游客有一個完美而難忘的視覺體驗,連續的玻璃幕墻能使乘客透過玻璃完整地欣賞外面的景色,同時可以緩解乘坐時的緊張感,更符合現代化設計強調的人文關懷。2.2現代城市公交車設計創新理念。在現代建筑特征的影響下,本文提出了城市公交車的創新設計理念,表達對現代城市審美與理解,工業化的逐漸發展同時也使城市交通也產生了進一步的革新,公交車在眾多陸上交通出行工具中逐漸獲得人們的青睞,公交車方便、快捷、環保的特點符合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發展要求,同時又能解決高密度城市人口發展的現狀,城市公交車發展不但代表著城市化的高速發展,更是代表著現代城市的自身特色和形象特征,現代城市建筑風格逐漸呈現出幾何化、一體化,這種設計風格也同樣要求體現在城市公交車設計上[2]。公交車的傳統造型已經不能滿足工業化城市發展的美學要求,所以對現代城市公交車的創新設計是有必要的。

查看全文

城市公交信息化建設對策

摘要:以信息化手段引領城市公交的健康發展,是公交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通過對沈陽公交信息化建設框架設計,借鑒國內相關城市公交信息化建設先進經驗,提出沈陽市公交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沈陽城市公交;信息化;對策

近年來,隨著沈陽市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市內交通擁堵日益嚴重,解決城市擁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實現城市交通的集約化發展,以較低的能耗,滿足居民的出行需求,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1.沈陽公交信息化建設的內容

公交信息化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公交行業智能調度、動態信息采集與、安全監控與管理等,沈陽市公交信息化發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以智能調度系統推進公交信息化的發展(2)以資源共享實現城市公交行業的資源整合(3)以標準化保障信息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2.國內公交信息化建設先進經驗

查看全文

城市公交車燃油補貼分配方案

據云南省財政廳云財建[2009]116號《云南省財政廳等8部門關于印發〈云南省成品油價格改革油價補貼實施辦法〉的通知》及普洱市財政局普財建[2009]34號《普洱市財政局關于下達2009年上半年石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的通知》精神,中央財政繼續對漁業、林業、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和城市出租車5行業給予石油價格改革補貼。2009年上半年全縣城市公交車燃油補貼金額為89600元。具體分配方案如下:

一、××縣公交車基本情況

××縣共有公交車20輛。于2002年投放,其中:一路公交車有10輛,二路公交車有5輛,三路公交車5輛。

二、分配原則

此次分配方案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為切實保障廣大公交車經營者的利益,確保分配公平,此次分配不考慮燃油消耗以及運營情況等不確定的因素,統一以公交車日行程作為分配依據。

三、具體分配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