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資源保護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7 08:02:3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淡水資源保護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淡水資源保護
1、水資源保護的含義
水資源保護是一個國家為了滿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維護水資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采取經濟、法律、行政科學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并影響水資源的經濟、生態屬性的各種行為進行干預的活動。
水資源保護從廣義上講包括水量保護與水質保護兩個方面,也就是通過行政、法律、技術、經濟等手段合理開發、管理和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質量和供應,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滿足社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應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展水資源的多種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過量開采。同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要求和生態改善的需要。在水質方面,應防治水污染,維持水質良好狀態,要養活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水環境,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和監督。
2、我國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2.1、我國水資源總量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相比,我國水資源問題比較嚴重,盡管我國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六位,僅低于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但是由于我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畝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畝均占有量僅為世界畝均占有量的3/4.據對149個國家和地區的最新統計,中國人均占有量已經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確處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兩方面的關系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艱巨復雜。
2.2、我國水資源在地區上分布不均,水土組合不平衡。
小議中國淡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減少水污染、改善水質、合理調控水量而保護水資源,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1、水資源保護的含義
水資源保護是一個國家為了滿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維護水資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采取經濟、法律、行政科學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并影響水資源的經濟、生態屬性的各種行為進行干預的活動。
水資源保護從廣義上講包括水量保護與水質保護兩個方面,也就是通過行政、法律、技術、經濟等手段合理開發、管理和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質量和供應,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滿足社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應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展水資源的多種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過量開采。同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要求和生態改善的需要。在水質方面,應防治水污染,維持水質良好狀態,要養活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水環境,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和監督。
2、我國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2.1、我國水資源總量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相比,我國水資源問題比較嚴重,盡管我國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六位,僅低于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但是由于我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畝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畝均占有量僅為世界畝均占有量的3/4.據對149個國家和地區的最新統計,中國人均占有量已經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確處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兩方面的關系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艱巨復雜。
淡水資源保護分析論文
摘要: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減少水污染、改善水質、合理調控水量而保護水資源,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水資源保護可持續發展水法
1、水資源保護的含義
水資源保護是一個國家為了滿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維護水資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采取經濟、法律、行政科學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并影響水資源的經濟、生態屬性的各種行為進行干預的活動。
水資源保護從廣義上講包括水量保護與水質保護兩個方面,也就是通過行政、法律、技術、經濟等手段合理開發、管理和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質量和供應,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滿足社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應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展水資源的多種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過量開采。同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要求和生態改善的需要。在水質方面,應防治水污染,維持水質良好狀態,要養活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水環境,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和監督。
2、我國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淡水資源保護論文
隨著經濟的不斷高速發展,世界經濟達到了空前繁榮的時代。同時,具有全球性影響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類對環境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也不斷加強,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水、土地、生物乃至外層空間不斷受到破壞。不僅發生了區域性的環境污染和大規模的生態破壞,而且出現了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全球氣候變化、酸雨、物種滅絕、土地沙漠化、森林銳減、越境污染、海洋污染、野生物種減少、熱帶雨林減少、土壤侵蝕、等大范圍的和全球性環境危機,嚴重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淡水資源短缺是個全球水危機的現實,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各界的重視。
一、全球淡水資源現狀
(一)地球水資源的概況
水乃生命之源,安全的淡水是維持地球上生命的基本要素。所有的生命都依賴于水,有水地球上的萬物才得以生存、生長。據統計地球表面2/3被水覆蓋,其中咸水占97.47%淡水僅占2.53%。冰川、積雪的淡水難以利用卻占淡水總量的87%,而可利用的淡水少之又少主要是分布于地球深部的淡地下水和河流、湖泊、大氣水,這些淡水僅占0.26%且最活躍更新最快。如果說缺少石油和其他燃料,我們可以用其他能源來替代,那么,如果沒有潔凈的淡水,沒有干凈的可飲用水,我們的未來將會是一個沒有未來的未來。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孟加拉代表愛農·尼沙特在研討會上說:“如果將世界上所有的水比喻為盛在一加侖罐子里的水,可供人使用的淡水量只相當于一湯匙——大約是總量的0.75%?!痹?1世紀的開端,地球上有10多億人根本喝不上干凈的水。大約24億人得不到足夠的可飲用水,每年大約還有340萬人死于與水有關的疾病。有關專業人士預言:人類面臨的下一個生態危機將是淡水資源短缺!
(二)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分配極不均衡
聯合國和斯德歌摩環境研究所報告1995年世界1/5的人得不到潔凈的水。2025年面臨缺水困境的人將增至2/3,2050年世界1/3的人得不到潔凈水。有些地區大水泛濫,而有的地區卻因干旱而導致居民死亡——或者淪落成難民而舉家遷移。加拿大有著與中國同樣多的水資源,然而加拿大的人口只有中國的2.5%,人均淡水量遠高于中國。中國淡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資源量居世界82位,不到世界水平的1/3。在干燥的博茨瓦納,水是如此寶貴以至于用“雨水(Pula)”命名自已的貨幣。
詮釋中國淡水資源保護
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減少水污染、改善水質、合理調控水量而保護水資源,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1、水資源保護的含義
水資源保護是一個國家為了滿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維護水資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采取經濟、法律、行政科學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并影響水資源的經濟、生態屬性的各種行為進行干預的活動。
水資源保護從廣義上講包括水量保護與水質保護兩個方面,也就是通過行政、法律、技術、經濟等手段合理開發、管理和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質量和供應,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滿足社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應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展水資源的多種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過量開采。同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要求和生態改善的需要。在水質方面,應防治水污染,維持水質良好狀態,要養活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水環境,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和監督。
2、我國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2.1、我國水資源總量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相比,我國水資源問題比較嚴重,盡管我國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六位,僅低于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但是由于我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畝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畝均占有量僅為世界畝均占有量的3/4.據對149個國家和地區的最新統計,中國人均占有量已經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確處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兩方面的關系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艱巨復雜。
淡水資源保護分析論文
1、水資源保護的含義
水資源保護是一個國家為了滿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維護水資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采取經濟、法律、行政科學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并影響水資源的經濟、生態屬性的各種行為進行干預的活動。
水資源保護從廣義上講包括水量保護與水質保護兩個方面,也就是通過行政、法律、技術、經濟等手段合理開發、管理和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質量和供應,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滿足社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應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展水資源的多種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過量開采。同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要求和生態改善的需要。在水質方面,應防治水污染,維持水質良好狀態,要養活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水環境,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和監督。
2、我國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2.1、我國水資源總量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相比,我國水資源問題比較嚴重,盡管我國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六位,僅低于巴西、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但是由于我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畝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畝均占有量僅為世界畝均占有量的3/4.據對149個國家和地區的最新統計,中國人均占有量已經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確處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兩方面的關系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艱巨復雜。
2.2、我國水資源在地區上分布不均,水土組合不平衡。
小議我國淡水資源保護的緊迫性
摘要: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減少水污染、改善水質、合理調控水量而保護水資源,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水資源保護可持續發展水法
1、水資源保護的含義
水資源保護是一個國家為了滿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維護水資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采取經濟、法律、行政科學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并影響水資源的經濟、生態屬性的各種行為進行干預的活動。
水資源保護從廣義上講包括水量保護與水質保護兩個方面,也就是通過行政、法律、技術、經濟等手段合理開發、管理和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質量和供應,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滿足社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應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展水資源的多種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過量開采。同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要求和生態改善的需要。在水質方面,應防治水污染,維持水質良好狀態,要養活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水環境,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和監督。
2、我國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探索中國淡水資源保護的緊急性
摘要: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減少水污染、改善水質、合理調控水量而保護水資源,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水資源保護可持續發展水法
一、水資源保護的含義
水資源保護是一個國家為了滿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維護水資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采取經濟、法律、行政科學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并影響水資源的經濟、生態屬性的各種行為進行干預的活動。
水資源保護從廣義上講包括水量保護與水質保護兩個方面,也就是通過行政、法律、技術、經濟等手段合理開發、管理和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質量和供應,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滿足社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應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展水資源的多種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過量開采。同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要求和生態改善的需要。在水質方面,應防治水污染,維持水質良好狀態,要養活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水環境,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和監督。
二、我國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淡水資源保護探討論文
摘要: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減少水污染、改善水質、合理調控水量而保護水資源,并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水資源保護可持續發展水法
1、水資源保護的含義
水資源保護是一個國家為了滿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需要,維護水資源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生態功能,采取經濟、法律、行政科學的手段合理地安排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并影響水資源的經濟、生態屬性的各種行為進行干預的活動。
水資源保護從廣義上講包括水量保護與水質保護兩個方面,也就是通過行政、法律、技術、經濟等手段合理開發、管理和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質量和供應,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滿足社會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淡水資源的需求。在水量方面應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展水資源的多種功能。注意避免水源枯竭、過量開采。同時,也要顧及環境保護要求和生態改善的需要。在水質方面,應防治水污染,維持水質良好狀態,要養活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水環境,加強水污染的防治和監督。
2、我國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的迫切性
循環經濟下淡水資源保護論文
論文摘要:水是萬物之源,然而,在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我國水污染日益嚴重,水資源嚴重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要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鹽須在循環經濟的理念下,改革、完善我國現行水資源保護制度,為水資源保護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類和其他一切生物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環境要素。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有222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特別是在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下。我國的水資源浪費和水污染十分嚴重,使得水資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國七大重點流域有機污染普遍,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斷面為三類水質,21,6,為四類水質,6,9,為五類水質,13,8,為五類以上水質,主要湖泊富養營化問題突出,城市地下水50,以上受到嚴重污染,流經城市的河流水質90,不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仍將是我國水環境面臨的突出問題,同時也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
要解決日益嚴峻的人水之爭,實現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除了要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法律的協凋、平衡與保障更是不可缺少,在新的形式下,改變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循環經濟的理念下,建立完善的水資源保護法律制度,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及其對水資源保護的意義
循環經濟是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提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之后,在少數發達國家中出現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此后為許多國家所接受和倡導。循環經濟是相對于傳統經濟而言,其基本內涵是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要求首先是在生產和生活的全過程中講求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以減少資源的投入,實現廢棄物的減量化,其次是對生產和消費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體現回收再使用和循環利用的原則,達到廢棄物的資源化,最后是對不能循環再生的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使其不對環境帶來污染。具體到水資源的保護,是指在生產和生活的全過程中。盡量減少水資源的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對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循環經濟將水資源保護從傳統的“末端治理”引向“源頭治理”、“污染預防”,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中國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要解決水資源日益短缺、水污染日益嚴重的這一迫在眉睫的重大難題,必須走循環經濟之路,建設節水型社會,目前,我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只有60,,發達國家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一般在90,以上,我國萬元GDP用水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國等先進國家的8倍。若2030年和2050年全國廢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80,和95,,則污水再生量將達到680億m3—850億m3和1000億一1450億m3,將大大緩解未來我國水資源緊張狀況并改善環境。因此,要有效保護水資源,應將循環經濟的理念貫穿于水資源保護立法,讓其成為被社會普遍接受、有效運轉的制度。為我國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我國水資源保護法律制度現狀及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