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8 15:45: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鉻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燃煤過程中鉻鉛分析論文

摘要:對煤炭燃燒后其中的鉛、鉻等危害環境的重金屬元素的轉化、遷移方向進行了分析研究,為電廠的環保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

關鍵詞:鉛、鉻元素;化學提取;分布規律

0前言

煤炭中含有眾多的微量元素,由于消耗量巨大,微量元素通過燃燒途徑的遷移、轉化,已成為其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分支之一。目前,我國煤炭消耗的大戶是火電廠。煤炭及燃燒后灰渣中微量元素含量對環境影響巨大,而有關煤中痕量重金屬在燃燒過程中的遷移轉化規律,特別是在燃燒產物中的分布、形態分配以及環境穩定性的系統研究更少。

1化學逐級提取法

本文采用的化學逐級提取法:將樣品研磨過100目篩,稱樣品1.0g(準確至0.0001g),放入聚乙烯離心管,同時做平行樣,進行逐級分離試驗。逐級提取的樣品經離心分離后取上清液測定,殘渣消化后測定,同時對樣品中各元素總量進行測定,以驗證形態分離數據的合理性。

查看全文

電鍍含鉻廢水處理探究論文

摘要:電鍍工業含鉻廢水的處理最常用的方法有還原法、電解法,工藝成熟,運行效果好。近來也有很多其他的新方法被研究出來。本文綜合比較這些方法,說明各自的優缺點。

關鍵詞:含鉻廢水處理還原

通過查資料,電鍍工業含鉻廢水的處理最常用的方法有還原法、電解法,工藝成熟,運行效果好。但是近來又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被研究出來,綜合比較會發現這些方法也各有優缺點。作為新方法,他們自有借鑒之處。

現將所查到的資料綜合總結如下:

一、還原沉淀法

化學還原法是利用硫酸亞鐵、亞硫酸鹽、二氧化硫等還原劑將廢水中六價鉻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加堿調整pH值,使三價鉻形成氫氧化鉻沉淀除去。這種方法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低,主要用于間歇處理。

查看全文

鉻污染對湟水水質影響論文

論文關鍵詞:水鉻水污染

論文摘要:目的分析涅水六價鉻(Cr6+)污染現狀及污染源。方法將涅水源頭區的哈勒澗河上游設為對照點,按涅水流向將A泉、涅海渠、哆吧水源地、扎馬降、酉鋼橋設為調查點,于1996-2003年采集上述地區的水樣并對Cr6+含錄進行分析、結果1999-2003年A泉Cr6+平均含錄為45.192mg/L,涅水上游涅海渠、下游扎馬降、酉鋼橋斷而水中Cr6+含錄逐年上升,哈勒澗河上游至2003年為i1一仍未檢出Cr6+,2003年哆吧水源地首次檢出Cr6+(0.007mg/L)、結論A泉附近的青海海北化下廠是涅水上游Cr6+污染的主要來源。

湟水作為黃河的一級支流,是青海省東部地區的主要河流之一。1996年以來環保、水利等部門在涅水的多個段而檢出六價鉻Cr6+,部分時間段其濃度超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2003年西寧哆吧水源地水井內又檢出Cr6+。為摸清Cr6+的污染來源,為下一步污染源治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消除飲用水源地的Cr6+污染威脅,我們對湟水上游主要段而及相關水源地水中Cr6+含量進行較長時間的監測和污染源分析工作。

1材料與方法

1.1調查范圍

根據涅水各段而歷年監測結果、湟水水系狀況分析和工業污染調查背景資料,將湟水上游的海晏縣、西海鎮和哈勒澗河上游段至涅水小峽口確定為木次調查的區域。按水流方向將A泉、湟海渠、扎馬隆和西鋼橋作為主要調查點,將位于湟水源頭區的哈勒澗河上游段作為對照點,見圖1.

查看全文

鉻鉬鋼焊接工藝選擇及質量控制

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延遲焦化裝置F4101B和F4101C爐子改造施工的爐體形式為單輻射室箱式爐,其中加熱爐F4101B總重109.205噸(包括襯里)。爐體外廓尺寸為長度14.65米×寬度6.255米×高度50米,煙囪高23.506米(頂標高為50m,底標高為26.494m),爐子分為單輻射室、對流室、空氣預熱器部分和煙囪,共四大部分組成。此次F4101B改造施工的主要工程量如下:爐管改造分輻射室爐管、對流室爐管兩部分,其中輻射段爐管(規格為Φ127×10,材質為P9)更換26根及相關聯的急轉彎頭26個(180°-Φ127×12-250,材質為Cr9Mo)。對流室急彎彎頭52個(180°-Φ127×10-250Cr5Mo)全部更換。F4101C改造施工的主要工程量如下:爐管改造分輻射室爐管、對流室爐管兩部分,其中輻射段爐管(規格為Φ127×10,材質為P9)更換26根及相關聯的急轉彎頭26個(180°-Φ127×12-250,材質為Cr9Mo)。對流室爐管50根(Φ127×8Cr5Mo的2根和Φ89×8Cr5Mo的48根)及相應的急轉彎頭109個(180°-Φ127×10-250,材質為Cr5Mo的45個;180°-Φ89×8-178;90°-Φ127×10-125,材質為Cr5Mo的4個)全部更換。

1焊接方案的編制及審核

(1)焊接工藝確定針對焦化爐改造所用鉻鉬鋼材料,主要是Cr9Mo180°-Φ127×12,以及Cr5Mo90°-Φ127×10,根據所用材料進行焊接工藝選擇。首先制定焊接工藝卡,選擇氬弧焊加手工電弧焊,選用H1Cr5Mo(TGS-5CM)焊絲,采用V形坡口,坡口去除毛刺及氧化物,坡口兩側(包括管內壁)20mm范圍內打磨至露出金屬光澤。其次,焊前對焊件進行預熱,預熱范圍為坡口中心兩側各不小于壁厚的5倍,且不小于100mm,預熱250~300℃,層間溫度≥250℃。再有,焊前對坡口按JB4730進行100%PT檢驗,Ⅱ級合格,焊縫內部充氬保護,焊后熱處理760℃×2h,熱處理后對焊縫進行硬度檢驗。經過實際焊接及無損檢測結果確認此焊接工藝可行。(2)焊接工藝方案的編制及審核按焊接工藝評定的要求,施工現場應具有符合焊接材料保管要求的儲存場所和烘干、保溫設施。施焊現場宜設焊接工作棚,以防止風、雨對焊接質量的影響。爐管兩端應采取措施進行封閉。爐管回裝前,爐管進行矯直,彎曲度不大于1/1000,且整根爐管長度不超過6m時,全長彎曲度不應大于4mm;超過6m時全長彎曲度不應大于8mm。焊在180°急彎彎管或焊接回彎頭上的兩根爐管的兩端應齊平,長短相差不應大于2mm。爐管組對時,作為焊縫組成部分的定位焊縫,應符合下列規定:①定位焊的焊接工藝與正式焊的焊接工藝相同;②定位焊縫的長度宜為10~20mm,高度為2~4mm;③嚴禁強力組對定位焊接;④定位焊縫應沿管周均勻分布。正式焊接時,起焊點應在兩定位焊縫之間;⑤定位焊縫應焊透且無焊瘤等焊接缺陷,發現裂紋等焊接缺陷時必須清除后重焊;⑥為確保底層焊道成形好,減少應力集中,定位焊縫的兩端應為緩坡狀,否則應進行打磨修整。當焊接環境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如無有效的防護措施則嚴禁施焊:①手工電弧焊風速大于或等于8m/s,氬弧焊時風速大于2m/s;②相對濕度大于90%;③下雨環境;焊條藥皮不得有脫落和裂紋等缺陷,使用前應按出廠說明書的規定進行烘干。烘干后放在保溫筒內的焊條不得超過4h,否則應按原烘干規定重新干操,重復烘干次數不得超過三次。焊絲使用前必須清除銹斑和油污,直到露出金屬光澤為止。爐管組對前必須仔細清除坡口表面及坡口邊緣內、外側不小于20mm范圍內的油、漆、垢、銹和毛刺.對鎳鉻奧氏體鋼爐管坡口的清理和修整應使用專用不銹鋼絲刷或剛玉砂輪爐管組對應符合下列規定:①爐管組對時,應做到內口平齊,對口內壁錯邊量不應大于1mm。②定位焊用的焊接材料應與正式焊接時所用的材料相同.并應執行相同的焊接工藝。定位焊應認真檢查,如有未焊透、裂紋等缺陷,應予清除,并重新進行焊接。③爐管焊接的引弧必須在坡口內進行,嚴禁在焊件表面引弧。④爐管對接焊縫采用氬弧焊打底,并在管內充氬氣保護。氬氣純度應在99.9%以上。⑤焊前預熱時的加熱范圍,應以對口中心線為基準,每側不小于80mm。焊后熱處理加熱范圍,每側不應小于爐管壁厚的六倍。⑥爐管焊接工藝參數見焊接工藝卡。焊后檢查及驗收:①焊縫外觀檢查a)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氣孔、夾渣和弧坑等缺陷,藥皮及飛濺在焊后應及時清除。b)對接焊縫的咬邊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邊的連續長度不得大于100mm,焊縫兩側咬邊總長不得超過該焊縫長度的10%。c)焊縫不得存在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焊縫的凹陷按咬邊標準處理。②焊縫內在質量檢查每條焊縫100%進行RT檢驗,按JB4730-94Ⅱ級合格。③不合格的爐管焊縫必須按如下規定返修:a)焊縫在返修前應進行質量分析,待找出原因并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返修方案后,方可進行返修;b)合金鋼爐管的同一部位焊縫返修次數不應超過兩次。最后一次返修方案應經施工單位技術總負責人批準。④爐管焊縫的外觀檢查應在無損檢測之前進行,焊縫表面質量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檢查不合格的焊縫不得進行其它項目的檢驗。⑤爐管焊縫的無損檢測應在耐壓試驗之前按設計文件的規定進行。焊縫無損檢測部位應做好標記和記錄。⑥爐管熱處理工藝見熱處理工藝卡,爐管焊接接頭經熱處理后應測試硬度。并做好標記和記錄,其焊縫和熱影響區的硬度值應小于母材的125%,如硬度值超過此值時,必須重新進行熱處理。熱處理后進行返修的焊縫,檢驗合格后必須重新進行熱處理。(3)爐管壓力試驗檢查①試驗用壓力表應經校驗合格,精度不低于1.5級,表的刻度值為最大被測壓力的1.5~2倍,壓力表不少于兩塊。②爐管的強度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的1.25倍。(4)工藝焊接方案審核經過技術人員及相關管理部門審核簽認,決定此焊接工藝方案可行,項目工藝焊接按此方案執行。

2實際焊接過程

在工藝焊接過程中首先對工藝焊接人員進行考試,經過考試合格者方可進行工藝焊接,并在遼陽石化質量監理站及項目監理部備案。同時,監理及施工技術人員嚴格按技術方案執行,每天對焊接作業進行檢查,每道焊口組對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均留有影像記錄,另外,焊后24小時后方可進行無損檢測,對每天的無損檢測進行跟蹤,不合格的焊口及時返修處理,實際一次焊接合格率達到98.7%。焊接過程中僅發生一次返修三次的焊口。同時,熱處理工序也嚴格按方案進行,熱處理后進行硬度檢測,均達到一次合格。另外,焊接及熱處理工序完成后進行水壓試驗檢查,均一次性通過驗收。

3存在問題及處理

查看全文

重金屬污染土壤腐植酸綠色原位分析

一、基本信息

1.申請號:CN201811501221.1。2.發明人:田原宇、喬英云、謝克昌、楊朝合。3.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4.授權時間:審中。5.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重金屬污染土壤腐植酸綠色原位固化修復工藝,涉及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凈化治理,尤其涉及受鉻污染土壤的修復。

二、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的不足而發明的一種重金屬污染土壤腐植酸綠色原位固化修復工藝,既能通過粉碎過程中加入腐植酸物質,降低劑土比,實現混合均勻和強化原位還原,避免突發浸出液的污染隱患;又能通過腐植酸團粒化造粒,包裹阻斷顆粒內重金屬的滲出與遷移,確保治理土壤達標、縮短還原反應和陳放時間,消除突發浸出液的污染隱患;還能通過半焦菌肥持續產生腐植酸,確保腐植酸土壤水穩性團粒體不被破壞,實現永久還原與固定,恢復土壤自我修復和種植綠化功能,實現安全、低成本的永久可持續綠色原位修復。本發明重金屬污染土壤腐植酸綠色原位固化修復工藝的技術方案:第一步,在粉碎機加入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同時,按照劑與重金屬的比例5~20∶1加入腐植酸物質進行原位還原和固化,在粉碎的同時強化混合與接觸反應,提高腐植酸物質利用率和氧化性重金屬離子(如六價鉻)的還原率,并陳化24h以上后,腐植酸促使土壤團粒化包裹阻斷顆粒內重金屬的滲出與遷移;第二步,還原后重金屬污染土壤中加入1%~3%的半焦菌肥混合均勻,持續產生活性腐植酸確保腐植酸土壤水穩性團粒體不被破壞,恢復土壤自我修復和種植綠化功能,實現重金屬持續還原與固定。其中,腐植酸物質為腐植酸、腐植酸鉀、腐植酸鈉或生物質熱解油等中的一種或多種,其中生物質熱解油為農林廢棄物快速熱解液體產品或氣化過程生成的生物油;粉碎機為球磨機、圓錐破碎機、齒輥式破碎機、反擊式破碎機、沖擊式破碎機、錘式破碎機、旋回式破碎機、復合式破碎機、液壓破碎機、深腔破碎機、輥式破碎機、西蒙斯圓錐破碎機、液壓圓錐破碎機、顎式破碎機等中的一種;半焦菌肥是將0.1%~2%的濕潤劑配成水溶液與生物半焦粉混合均勻后,再將3%~20%微生物菌肥均勻負載在改性生物半焦粉上,低溫干燥或晾干;濕潤劑為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和硅醇類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以及表面張力小并能與水混溶的溶劑,包括乙醇、丙二醇、甘油、二甲基亞砜等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微生物菌肥為芽孢桿菌、釀酒酵母、米曲霉菌、根瘤菌、自生固氮菌、磷細菌及活性酶、蛋白酶、植物激酶等中的一種或多種。按照上述方案進行實施、試驗,證明本發明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方法合理、操作簡便安全,生產成本低,質量好,效率高,實現原位還原、絡合固定和永久包裹阻斷,杜絕二次污染和治理反彈,改善自然環境,修復快,效果好,修復后的土壤能夠正常種樹養花、種植各種農作物,治理費用低,適用范圍廣泛,提高了經濟社會效益,很好地達到了預定目的。本發明將結合實施例來詳細敘述本發明的特點。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第一步,在圓錐破碎機加入鉻污染土壤的同時,按照劑鉻比10∶1加入50%的腐植酸鈉溶液預還原,在鉻污染土壤粉碎的同時強化與腐植酸鈉混合;由于粉碎產生的新鮮界面上六價鉻與腐植酸鈉充分接觸,強化原位還原反應,提高腐植酸物質利用率和六價鉻的還原率(>96%),并陳化24h后,腐植酸促使土壤團粒化包裹阻斷顆粒內六價鉻的滲出與遷移;第二步,還原后鉻污染土壤中加入1%~3%的半焦菌肥混合均勻,消除了揚塵,降低了劑土比,減少了鉻污染粉碎土壤的堆放量和陳化時間,實現永久還原與固定,恢復土壤種植功能,實現安全、低成本的永久可持續綠色原位修復。第一步中腐植酸鈉溶液濃度可根據鉻污染土壤的濕度調整,只要滿足粉碎機對粉碎原料的含水量要求即可。實施例2第一步,在圓錐破碎機加入鉻污染土壤的同時,按照劑鉻比10∶1加入生物質熱解油預還原,在鉻污染土壤粉碎的同時強化與生物質熱解油混合;由于粉碎產生的新鮮界面上六價鉻與生物質熱解油充分接觸,強化原位還原反應,提高生物質熱解油利用率和六價鉻的還原率(>96%),消除了揚塵,降低了劑土比和修復成本,減少了鉻污染粉碎土壤的堆放量和陳化時間;第二步,將小于3mm的還原后鉻污染土壤陳化36h后,加入1%~3%的半焦菌肥混合均勻,并噴入生物質熱解油團粒化造粒,包裹阻斷顆粒內六價鉻的滲出與遷移,確保治理土壤六價鉻和總鉻檢測達標,實現永久還原與固定,恢復土壤種植功能,實現安全、低成本的永久可持續綠色原位修復。進行試驗時,土壤中總鉻含量:3600mmg/kg,六價鉻含量:1680mmg/kg,pH值:10.2。采用本發明鉻污染土壤腐植酸綠色原位固化修復工藝,第一步采用劑鉻比10∶1的生物質熱解油預還原后,放置24h,然后對修復后的土壤進行了取樣測試。按照《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制備的浸出液中,總鉻含量:15.0mg/L,六價鉻含量:1.6mg/L,pH值:7.5。第二步加入1%~3%的半焦菌肥混合均勻,放置30天后,再次取樣測試,浸出液中總鉻含量和六價鉻含量小于測試檢測極限值(0.04mg/L)。修復后的土壤種植的花草、玉米等可正常生長。實施例3第一步,對于鎘污染農田,按照劑鎘比10∶1噴灑生物質熱解油,通過旋耕機粉碎混合,強化原位還原反應和固定絡合,提高生物質熱解油利用率和鎘離子的還原固定率(>96%),消除了揚塵,降低了劑土比和修復成本;第二步,1天后,再在農田表面拋灑1%~3%的半焦菌肥,通過旋耕機粉碎混合均勻,持續產生活性腐植酸確保農田土壤水穩性團粒體不被破壞,確保治理土壤鎘檢測達標,實現持續還原與固定,恢復土壤種植功能,實現安全、低成本的永久可持續綠色原位修復。

三、背景技術

土壤污染會對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近年來重金屬污染物導致的土壤污染尤為突出,其中受鉻污染的土壤更是重中之重。我國有近70個主要鉻渣污染場地,加上大量電鍍和皮革等企業,造成嚴重土壤鉻污染,威脅或危害著地下水及飲用水源。另外,城市固體廢物(污泥、粉煤灰、垃圾)和磷肥中含有鉻,由于對這些具有一定肥力的固體廢棄物實施農業再利用,使得土壤中的鉻含量高于背景值,成為鉻污染的來源之一。鉻污染場地的治理修復技術是國內外環保科技研究的重點與難點。鉻在自然界主要以六價鉻Cr(VI)和三價鉻Cr(Ⅲ)兩種穩定價態存在。三價鉻主要以Cr3+形式存在,活性低、毒性小;六價鉻主要以HCrO4-和CrO42-兩種形態存在,易溶于水,活性高、毒性強。目前鉻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主要有兩類:一是改變鉻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降低其在環境中的遷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從而降低鉻污染物的危害;二是將鉻從被污染土壤中徹底的清除。目前鉻污染的土壤修復技術主要有生物修復法、物理修復法、物理化學修復法、化學修復法。生物修復法包括植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微生物修復即利用原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或向污染環境補充經過馴化的高效微生物。在優化的操作條件下,通過生物還原反應,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從而修復被污染土壤。生物修復修復效果好、成本低、二次污染小,但修復周期漫長。物理修復法是比較經典的土壤鉻污染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換土和深耕翻土等措施,通過客土、換土和深耕翻土與污土混合,降低土壤中鉻的含量,減少鉻對土壤、植物系統產生的毒害。物理修復法具有方法簡單、花費時間少、徹底穩定的優點,但實施工程量大、投資費用高、污染土壤仍然存在,并且破壞土體結構,引起土壤肥力下降,還要對轉換出的污土進行堆放或處理。但對于小面積污染嚴重的土壤客土或換土還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物理化學修復法包括電動修復、電熱修復、土壤淋洗等方法。電動修復是在土壤中插入陰、陽電極,施加直流電,在電場作用下,使Cr6+遷移陰極,然后進行集中處理。電熱修復是利用高頻電壓產生磁波,對土壤進行加熱,使鉻從土壤中分離,從而達到修復的目的。土壤淋洗是利用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鉻轉移到土壤液相中去,再對含鉻的水作進一步處理。物理化學修復法盡管優點很多,但耗能比較大,修復的面積有限,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難以克服的缺點。化學修復法是向土壤中加入改良劑,進行吸附、氧化、還原或沉淀,改變了鉻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態,降低鉻的生物有效性。這種方法具有化學反應速度快、修復時間短(幾周至幾個月);反應強度大,對污染物性質和濃度不敏感;對某些難以用其他方法處理的有機物有效等優點,是最具有實用化潛力的鉻污染土壤治理技術。但由于還原劑發生反應有一定的條件,往往會產生二次污染或破壞土壤結構。如硫酸亞鐵還原法,與六價鉻反應需要pH3~4的酸性環境,目前采用反應前稀硫酸調pH值,反應后再用石灰調為中性,不可避免會引入二次污染,同時土壤團粒結構破壞,修復后土壤上植物無法生長。目前還沒有一種切實有效的還原改良劑。腐植酸是動、植物的殘骸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和轉化以及地球物理化學的一系列過程而形成的一類大分子有機弱酸混合物,保持了各種結構成分的自然狀態和生物活性及其豐富的官能團,如芳香環、共軛雙鍵、羥基、羧基、酚羥基、羰基等。腐植酸修復鉻污染土壤,不需要調節反應環境就可以高效地與污染土壤中的六價鉻發生吸附和還原反應,然后形成三價鉻的絡合體,阻斷氧化反應,防止三價鉻的二次氧化。另外腐植酸還能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具有包裹含鉻土壤的阻隔功能和改良土壤的功能,確保修復土壤恢復自我修復和種植綠化的功能,所以腐植酸是目前最有可能工業化和實用性的一種鉻污染土壤綠色原位修復劑。但腐植酸用量較大,成本高;粉碎時粉塵較大,腐植酸與土壤混合均勻困難,治理后土壤達標時間過長,中間存在產生二次污染的隱患,如土壤修復過程中,突然下雨造成浸出液六價鉻超標等。

查看全文

探析鋁制品行業廢水處理方案

摘要:在鋁制品加工過程中,產生大量含重金屬廢水,一直是困擾企業快速發展的環保瓶頸。含重金屬的鋁制品廢水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治理,一旦排入外環境,將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危害。

關鍵詞:含鉻廢水;污水處理;鋁制品

1設計原則

(1)根據鋁制品廢水水質特點,選用技術先進可靠、工藝成熟、處理效率高、運行成本低的廢水處理工藝,確保出水達到排放標準。(2)選用質量可靠、維修簡便、能耗低的設備,盡可能降低處理系統的運行費用。(3)考慮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污泥排放,力求在處理工藝中減少污泥的產量,并提出污泥處置的措施。(4)平面布置緊湊,占地面積少,與廠區整體建筑風格相協調,達到人性化的目的。

2設計標準及規范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53號文《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遼寧省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21/1627—2008。(3)《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4)《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T50062—2008。(5)《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7)《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

查看全文

重金屬廢水處理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一種利用泥土(以及其中的腐殖質)還原和吸附鉻的實驗方法,討論了這種方法在實驗室含鉻(VI)廢水的處理中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第二部分主要從綜合處理的角度,討論了實驗室中含鉻、汞、鉛等廢水的處理方法,提出一種綜合處理、反復利用的思路。

關鍵詞實驗室、廢水處理、無機化學、環境保護

一、導言在浦口校區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實驗中,含有重金屬離子及其配合物的廢水是最主要的污染物。目前,這些廢水未經任何處理即直接排放,對周邊環境造成了不小的損害。我們認為,在建立一套較為完善的廢水處理系統之前,嘗試以可行性強、操作簡單的化學方法降低重金屬污染是值得考慮的。對此,主要的思路有兩條,一是降低污染物毒性后排放,二是將金屬回收利用。本文從這兩個角度出發,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針對鉻這一最主要的污染物,嘗試了以含腐殖質的泥土還原并吸附鉻(VI),將其排放形式轉變為低毒的鉻(III)的實驗方法。第二部分則論述了具體的實施方法,希望能盡量減少排放物的污染,或者利用不同實驗的廢料廢水相互作用,創造各種金屬的回收條件。二、淤泥處理鉻(VI)廢水的實驗方法泥土中所含的腐殖質能將六價鉻還原為三價,并與之形成有機配合物而吸附[1]。為此我們設計了如下的實驗:目的:驗證泥土對含鉻(VI)的廢水中鉻(VI)的去除能力原理:(可能之原理)在酸性條件下,利用鉻(VI)的氧化性將泥土中的還原性有機物氧化,使之轉化為鉻(III)。鉻(III)又能與泥土中的某些成分絡合繼而被泥土吸附。最終排放的廢水中鉻(VI)含量顯著減少。原料:淤泥二份(分別取自明湖湖底以及運動館前水渠),實驗室重鉻酸鉀回收液(約0.016M),硫酸及氫氧化鈉溶液。儀器:722型分光光度計,實驗室常用無機玻璃儀器步驟:

淤泥在90℃下烘干4小時備用。把重鉻酸鉀回收液稀釋50倍左右備用。此時重鉻酸鉀濃度約為0.094mg/L。

取100mL稀釋液,置于250mL錐形瓶中,并用硫酸調整pH值至1左右。在不同的條件下還原吸附稀釋液中的鉻(VI),然后分析溶液中剩余的鉻(VI)的含量。

分析方法:濾出還原吸附后的溶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整pH值至8左右,過濾除去沉淀,然后以分光光度法,在366nm波長處測定鉻(VI)的含量。處理條件及測定結果見下表。

查看全文

燈盞花的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燈盞花中鎘、鉻和鎳的化學形態分布情況。方法用超聲連續浸提法提取燈盞花中鎘、鉻和鎳的不同化學形態,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各元素的總量及相關形態的濃度,并對測定方法進行方法學考察。結果云南產燈盞花中鎘、鉻和鎳的總量隨產地不同而存在較大差異。3種元素的形態分布情況相似,即:80%醇溶態<水溶態<1mol·L-1NaCl提取態<2%HAc提取態<0.6mol·L-1HCl提取態<殘渣態,殘渣態含量占總量57.6%~62.5%;醇溶態及水溶態含量很少。結論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適于測定燈盞花中鎘、鉻和鎳各元素形態含量;3種元素的形態分布情況相似,而且均主要以不活潑的殘渣形態存在,常規中藥提取過程可以除去大量鎘、鉻和鎳的影響,但元素總量及各形態比例隨產地不同仍存在差異。

【關鍵詞】形態鎘鉻鎳燈盞花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speciationdistributionofcadminum,chromiumandnickelinErigeronbreviscapusofYunnan.MethodsTheultrasonicsequentialextractionmethodwasappliedtoseparatethespeciesofcadmium,chromiumandnickelinErigeronbreviscapus.TotalamountsandtheconcentrationsofspeciesofCd,CrandNiweredeterminedbyflam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FAAS).MethodologicalinvestigationondeterminationbyFAASwasalsostudied.ResultsTheplaceofproductiondifferent,thetotalamountofthethreeelementswasdifferenttoo.Speciationdistributionofthethreeelementswassimilar,thatis80%alcoholsolublespecies<watersolublespecies<1mol/LNaClsolublespecies<2%HAcsolublespecies<0.6mol/LHClsolublespecies<residualspecies.Theratioofresidualspeciestototalamountwasintherangeof57.6%~62.5%.Theratiosofalcoholandwatersolublespecieswereless.ConclusionFAASisoneofthebestmethodsusedtodeterminetotalamountsandtheconcentrationsofspeciesofCd,CrandNi.Speciationdistributionofthethreeelementsissimilar.Andthemostmajorityaretheresidualspecies,whichrevealthatthetoxicityofthethreeelementsissmall.TheinfluenceofthethreeelementstohumanbodycanbereducedgreatlyinthetraditionaldosageformofChinesemedicine.Butthetotalamountsandtheratiosoftheextractablespeciesvaryindifferentplaces.

Keywords:Speciationanalysis;Cadmium;Chromium;Nickel;Erigeronbreviscapus;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

配合物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度,不同中藥中同一元素的活性不同與存在的形態有關。微量元素不僅以配合物形式存在于中藥內,而且是以配合物的形式在人體內起作用,因此,研究中藥中微量元素的作用,不僅要考慮其總量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研究它們的存在形態[1]。原子吸收光譜法由于其靈敏度高、選擇性強、分析范圍廣、抗干擾能力強,在中藥中微量元素形態分析中應用很廣泛[2~6]。

本實驗依次用5種化學浸提液:80%乙醇,亞沸重蒸水,1mol·L-1NaCl,2%HAc,0.6mol·L-1HCl[7],采用提取效率較高的超聲連續提取法,分離提取云南省制藥工業中生產多種制品的主要原料植物——燈盞花中潛在的致癌、有毒重金屬元素鎘、鉻和鎳的不同化學形態;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FAAS法)測定各元素總量及相關形態的濃度,并對測定方法進行方法學考察,從而獲取燈盞花中鎘、鉻和鎳的化學形態分布特征,為我省燈盞花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及制定合理的重金屬質量控制標準提供科學依據。

查看全文

清潔生產技術在鍍鋅生產線的應用

摘要:研究并設計實施了清潔生產技術在鍍鋅生產線各個工序上的應用,經實踐證明,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不僅大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出量,而且減少了原料耗費量,節約了能源,降低了生產成本,使資源利用率不斷提高,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并可推廣到其他電鍍生產線上。

關鍵詞:清潔生產;鍍鋅;環境保護

《中國21世紀議程》對清潔生產的定義是:既可滿足人們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并保護環境的實用生產方法和措施,其實質是一種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類生產活動的規劃和管理,將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或消滅于生產過程之中。清潔生產是一種新的污染防治戰略,它是一種工業與環保相結合的生產方式,著眼于利用源削減和再循環手段將先前的污染末端治理轉向,把污染降低或消除在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它包括清潔的能源、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

1某公司鍍鋅生產線改善前的狀況

某公司鍍鋅生產線建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相比現在的生產工藝落后,所使用的原材料對環境和人體健康存在危害,對產生的廢物進行的末端治理費用昂貴。

1.1電鍍液仍然使用氰化鍍鋅溶液

查看全文

電鍍廢水處理措施

1水質分析

某電鍍生產線產出4類廢水,即含鎳廢水、含鐵廢水、含鉻廢水和含鋅廢水。其中,含鉻廢水年產生量為9980t,含鋅廢水年產生量為4980t,含鐵廢水年產生量為495t,含鎳廢水年產生量為490t。

2治理措施

2.1治理工藝

某企業經過調研和對各方案的技術性、經濟性綜合比較后,了解了當前廢水中復雜的水質、繁多的污染物種類等特征后,決定對含金屬電鍍廢水做化學分質處理,再經反滲透處理后部分回用。其中,剩余廢水和膜的濃縮液做二效真空低壓蒸發處理,結晶鹽作為危險固廢處置。

2.2污水處理可行性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