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工作意見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03:08: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土工作意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土局信息化建設工作意見
為進一步推進系統信息化建設,形成順暢的國土資源運行體系,提高國土資源現代化管理水平,促進管理方式轉變,根據《江蘇省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一五”規劃》和《*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局信息化建設實際,特制定如下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支撐國土資源精細化管理、增強管理效能和全面提升國土資源管理現代化水平為宗旨。按照部、省廳以及常州市局信息化建設的總體部署,緊緊圍繞國土資源管理中心工作,結合我局實際,以系統工程的方式,全方位地加以推進,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關鍵性、迫切性問題,全面提升系統國土資源管理與服務水平,以信息化建設促進國土資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轉變。
二、建設目標
深化信息技術在國土資源工作各個環節的應用,形成較為完善的國土資源信息化體系,基本建成結構完整、功能齊全、資源共享、上下聯動、安全穩定、覆蓋全系統的國土資源信息系統,使我市國土資源監管和參與宏觀調控的能力顯著增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最終以業務管理的信息化,來推動國土資源管理的精細化。
三、工作內容
國土資源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講話
一、奮力拼搏,20*年國土資源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過去的一年,在遭受特大凝凍災害、汶川大地震及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市的經濟工作能夠取得這樣好的成績,和國土資源工作是分不開的。2009年,*市的經濟工作能夠取得這樣好的開端,與國土資源工作也是分不開的。正是由于國土資源部門工作出色,方法得當,老百姓對于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中央各有關部委和省國土資源廳也給予了我們*市史無前例的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對我市擴大內需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用李軍書記的話講,因為大家工作做的好,他才有底氣去中央各有關部委爭取支持。所以,去年的國土資源工作,我個人認為,應該給它打滿分。一句話,市委、市政府是滿意的。
(一)積極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去年,我市共有74個重點項目納入了跟蹤管理,這些項目的建設全都達到了預期目標。僅從11月起,新開工的項目就有60個,總投資近150億元,并且有40個涉及資金共67億元重大項目完成了竣工驗收工作。目前,*鐵路樞紐、貴廣快速鐵路、*環城高速公路、北京西路、花溪二道等重點建設項目土地報批、征地順利完成,提供了用地保障,項目才得以順利實施。特別是在貴廣快速鐵路的征地拆遷工作中,拆遷是各區、市、縣和市里面負責的,征地工作是由國土資源部門獨立負責的,由于這項工作做的非常出色,使得整個拆遷工作能在20天內完成,并且征地工作比拆遷工作還要提前完成。20*年,全市共上報建設用地1465.7439公頃,其中新增建設用地1251.1672公頃,我們是全國第一個向國土資源部上報20*年度城市建設批次用地的城市。通過“招、拍、掛”、協議出讓方式供應工業和經營性用地756.1960公頃,行政劃撥方式供應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項目用地2*.7137公頃。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在項目用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保證了重點建設項目的用地需求。
(二)有效保護耕地和礦產資源
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各項制度,認真落實國家、省有關精神,采取了各種措施,確保省下達我市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積極開展了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工作,超額完成了土地整理復墾的目標任務。積極開展了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回頭看”工作并通過部、省的驗收。全市各級政府和國土資源部門堅持依法行政,結合全市整臟治亂工作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嚴厲打擊各類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嚴肅查處各類違法案件。20*年全市共開展國土資源動態巡查6500余次,立案353宗,有效遏制了國土資源違法違紀現象。
國土局目標完成情工作總結
一、2009年國土資源管理目標完成情況
(一)切實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積極推進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了對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確保了規劃修編省下達我市行政區域內的耕地保有量及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減少。據統計,截至2009年底,我市耕地保有量為27.51萬公頃(412.65萬畝),高于規劃修編省下達的耕地保有量26.57萬公頃(398.55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為21.23萬公頃(318.45萬畝),高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21.04萬公頃(315.6萬畝)。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的有關規定,嚴控建設用地增量,盤活存量,多管齊下,保護耕地。為保護耕地,從建設項目用地報批上嚴格把關,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政策,2009年我市上報的每一宗建設用地均做到了非農建設項目占用耕地占補平衡。為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積極與其它市(州、地)聯系購置新增耕地指標,2009年共從銅仁地區流轉新增耕地指標9100余畝,黔東南州流轉新增耕地指標3500余畝,并與銅仁、黔東南州和畢節等地達成長期流轉耕地指標的合作意向。做好耕地指標報部備案和新驗收土地整治項目及時報部備案工作。截至2009年底,共完成新增耕地指標報部備案52宗,涉及面積593.676公頃。建立和完善了市、縣兩級新增耕地指標庫。
二是加大對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基本農田保護投入。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市局會同財政等部門,將2008年省分配的全部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費和市、縣兩級2008年土地出讓金純收益的20%以上用于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基本農田保護工作。2009年,省分配給我市的2008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9000萬元已全部投入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和基本農田保護專項工作。市、區(市、縣)兩級財政2009年安排用于農業土地開發和基本農田保護的資金達4441萬元,占2008年土地出讓純收益的35.61%。截至2009年底,全市累計新實施土地整理開發項目33個,共計65232.49畝,完成目標任務(58000畝)的112.46%;累計驗收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27個,共計35295.84畝(其中:土地整理項目16個,面積33037.66畝;土地開發項目11個,面積2258.18畝),完成目標任務(35000畝)的100.85%。
三是積極推進土地整理復墾開發工作。據統計,到目前全市累計新實施土地整理項目33個,共計65232.49畝,完成目標任務(58000畝)的112.47%;累計驗收新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28個,共計40995.64畝,完成目標任務(35000畝)的117.13%。按要求督促指導土地復墾義務人做好了生產建設項目用地的土地復墾工作。
環保局城區綠化工作意見
為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提高我市城市園林綠化水平,提升城市整體品位,加快國家級園林城市建設步伐,根據城市綠化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20*年城市綠化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圍繞建設中等城市總體目標,樹立“以人為本、方便高效,建筑精美、環境優雅,新區現代化、老區古文明”的發展理念。遵循“功能求完善、綠化擴總量、建筑鑄精品、城市創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構建經濟高效、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的人居環境為目標,以部門和有關鄉鎮、企業綠化為重點,在全市范圍內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綠化活動,擴大城區綠化總量,提高城市綠化檔次,為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加快建設中等城市做出應有貢獻。
二、任務目標
以賈莊公園、東山公園、白鶴公園、北崗林地、大洺遠水庫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城區四環路特別是xx公路綠色通道、重點企業防護林地、洺河源森林公園、城市周邊山崗溝坡、河流兩岸、城區周邊鄉鎮的環鄉鎮道路林帶、綠帶等綠化建設為重點,抓住植樹綠化的有利時機,迅速掀起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新高潮,利用一月半的時間(2月15日至3月31日),完成城區植樹32萬株,綠化覆蓋面積擴大2000畝,城市綠化覆蓋率增長4%,由2005年底的xx%上升到xx%。
三、職責分工
991行動計劃方案
“991行動計劃”是對我省發展循環經濟九大重點領域、落實循環經濟“九個一批”抓手、實施100個左右循環經濟重點項目的概括,是我省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載體。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循環經濟發展綱要的通知》(浙政發〔**〕39號)和《**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于建設節約型社會重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浙政發〔**〕40號)精神,為努力實現省政府確定的我省發展循環經濟的各項目標任務,特制定**省發展循環經濟“991行動計劃”工作方案。
一、發展循環經濟九大重點領域
圍繞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工業園區生態化改造、積極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生態城市和生態鄉鎮、努力倡導綠色消費、建立完善政策法規等九大重點領域,結合浙政發〔**〕39號、浙政發〔**〕40號文件的有關工作意見和要求,由省發改委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研究提出各領域的發展計劃、發展重點和發展舉措并組織落實。
二、落實循環經濟“九個一批”抓手
(一)建設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
1.工作目標。以冶金、電力、醫藥、石化、造紙、建材、輕紡等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量較大、污染較重的行業為重點,選擇100家企業作為省級工業循環經濟首批試點單位,全面推進清潔生產、能源節約、原材料節約和廢棄物綜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