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患者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8 00:39: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昏迷患者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昏迷患者護理
1快速反應
在接到120指揮調度電話后,值班醫護人員和司機迅速出車,要求救護車在2min內必須開出。醫護在出車途中即整理思路,根據120調度電話所述詳情對患者做出預測,檢查、準備所需醫療器械、藥物,合理計劃現場救護措施。
2迅速準確評估病情
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查看現場并詢問家屬或目擊者確定是外傷引起的昏迷還是自然發病引起的昏迷、昏迷發生的急緩、時間持續長短及其演變,讓病員立即脫離致傷環境,并對傷情迅速做出評估。根據傷員的神志、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口唇顏色、肢體溫度、迅
速判斷病情的輕重緩急。
3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
昏迷患者急救護理
1快速反應
在接到120指揮調度電話后,值班醫護人員和司機迅速出車,要求救護車在2min內必須開出。醫護在出車途中即整理思路,根據120調度電話所述詳情對患者做出預測,檢查、準備所需醫療器械、藥物,合理計劃現場救護措施。
2迅速準確評估病情
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查看現場并詢問家屬或目擊者確定是外傷引起的昏迷還是自然發病引起的昏迷、昏迷發生的急緩、時間持續長短及其演變,讓病員立即脫離致傷環境,并對傷情迅速做出評估。根據傷員的神志、瞳孔、血壓、脈搏、呼吸、口唇顏色、肢體溫度、迅
速判斷病情的輕重緩急。
3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
深究肝昏迷患者的護理感想
摘要:本文對54例肝炎后肝硬化出現昏迷前期癥狀和進入昏迷狀態的觀察和護理經驗進行了總結,認為對肝硬化患者通過嚴密的觀察,一旦出現昏迷前期癥狀及時發現和清除誘因,及早采取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對預防肝昏迷的發生及治療肝昏迷,降低病死率均有利。
關鍵詞:肝性腦病;肝昏迷;護理
肝昏迷又稱肝性腦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肝昏迷,如:急性肝衰竭所致的昏迷,病死率高。慢性肝昏迷主要與肝硬化有關,可通過早期診斷、優質護理和綜合治療而預后良好。肝昏迷根據意識障礙程度及神經系統表現分為四期,即:一期(前驅期):輕度性格改變和行為失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識錯亂、睡眠障礙和行為失常為主;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錯亂為主;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喪失,不能喚醒。如果我們在臨床護理中能及時發現昏迷前期癥狀,就為早期治療提供了最及時的信息,以便及早消除誘因,合理用藥,阻斷肝昏迷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療效,促進康復。現就我院收治的肝昏迷患者的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我院從2009年至2010年間總共收治54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慢性肝昏迷的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5例,年齡35歲~71歲,平均年齡57歲。其中34例經過精心護理和治療轉危為安,9例因肝昏迷死亡,11例死于其他并發癥。
2觀察及護理
氟馬西林在診斷及治療藥物中毒所致昏迷患者中的應用
關鍵詞:氟馬西林;苯二氮;藥物中毒;昏迷
摘要:為探討氟馬西林對診斷及治療藥物中毒所致昏迷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31例疑苯二氮類(BZs)藥物中毒昏迷患者以氟馬西林0.2mg靜脈注射,以后0.1mg·min-1至總劑量達1mg或患者有反應。注射前后測定鎮靜程度,改善(2級為有反應。結果有反應者23例(A組):均為苯二氮類中毒,除6例因吸入性肺炎需繼續治療外,余均24h內出院;無反應者8例(B組):僅有2例與苯二氮類中毒有關。全部病例均無明顯藥物不良反應。提示氟馬西林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診斷及治療藥物中毒所致昏迷。
UseofFlumazenil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omaPatientswithSuspectedDrugIntoxication
Abstract:Toevaluatetheefficacyandsafetyofflumazenil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omapatientswithsuspecteddrugintoxication.Atotalof31unconsciouspatientswereincluded.Intravenousbolusinjectionsof0.2mgflumazenilweregivenfollowedby0.1mgdoseseveryminuteuntilatotaldoseof1mgwasreachedorproduceda2gradesimprovementinsedationlevelgrades.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basedontheirresponsetoflumazenil:groupA,responders(n=23);groupB,nonresponders(n=8).AgoodresponseingroupAallowedustoretrievedruginformationfromthesepatientsoncementalstatushadreturnedtonormal:theyalladmittedtakingbenzodiazepines.Allpatientsweredischargedwithin24hrsexcept6whoneededfurthertreatmentforpneumonia.IngroupBonlytwobloodsamplesofthe8patientswhodidn——respondtoflumazeniltreatmentcontainedbenzodiazepines;theremainingsixwerenegative.Noadversereactionswereobservedinanypatientswhoreceivedflumazenil.Theseresultsindicatethatflumazenilissafeandeffective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drugintoxicationinducedcoma.
Keywords:flumazenil;benzodiazepine;poisoning
氟馬西林或氟馬西尼(flumazenil)又稱安易醒(anexate)即1,4-咪唑苯二氮,為水溶性苯二氮類藥,是第一個用于臨床的專一的競爭性苯二氮(BZ)受體拮抗劑。通過競爭性置換中樞神經系統的苯二氮類受體而拮抗苯二氮類的鎮靜、抗焦慮、肌肉松弛及抗驚厥作用[1]。
刺激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究四感聯合促醒刺激護理對高血壓腦出血(HICH)術后昏迷患者功能障礙評分及其并發癥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HICH術后昏迷患者82例為探究對象,依據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四感組與參照組,每組41例,其中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四感組實施四感聯合促醒刺激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昏迷指數評分(GCS)、功能障礙評分(DFS)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GCS評分顯著提高,DFS評分顯著降低,且四感組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感組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4.88%,低于參照組的24.3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248,P<0.05)。結論:四感聯合促醒刺激護理應用于HICH術后昏迷中可顯著改善患者昏迷程度,促進機體各項功能恢復正常,并發癥顯著減少。
關鍵詞:四感;促醒刺激護理;高血壓;腦出血;功能障礙;并發癥
高血壓腦出血(HICH)作為高血壓常見疾病之一,其病情進展快、病死率高,臨床表現為患者在激動情緒下伴劇烈疼痛、嘔吐等。HICH一般采用外科手術治療[1],術后患者處于昏迷狀態,因此對HICH術后昏迷患者采取護理干預能有效促進患者預后。但常規護理無法滿足患者康復需求。四感聯合促醒護理能有效促進患者從昏迷狀態中醒來[2],但該護理模式是否能顯著改善HICH術后昏迷患者功能障礙,目前學界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HICH患者為實驗對象,旨在探究四感促醒刺激護理對患者功能障礙評分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HICH術后昏迷患者82例為探究對象,依據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四感組與參照組,每組41例。其中四感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57.61±11.23)歲;參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57.71±11.13)歲。兩組患者上述數據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選擇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專業醫生及各項檢查明確確診為HICH;②腦出血部位為基底節區;③與HICH診斷標準相符[3];④格拉斯哥昏迷(GCS)<9分;⑤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⑥簽署手術同意書;⑦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2)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②其他臟器疾病;③腦血管畸形;④血管瘤;⑤血液疾病;⑥動脈瘤;⑦腦腫瘤卒中;⑧雙側瞳孔散大固定。1.3方法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護士需做好早晚的護理工作,保持病房及病床的干凈整潔,為患者定時進行翻身,并觀察皮膚狀態,清潔患者身體受壓部分,采用適宜的清洗液做好口腔護理,清潔眼部后涂抹眼膏,采用濕紗布覆蓋雙眼等。四感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四感促醒刺激護理:(1)聽覺:①語言促醒刺激:護士在實施各項護理措施時,對患者加以語言刺激,如呼喚患者姓名及床號,同時,指導患者親屬多和患者說話,以幽默的語氣向患者講述對家庭意義重大的往事及其生活趣事,將患者看作正常者,與其進行交流;另外,早中晚播放新聞節目,對患者形成語言刺激;②每天至少為患者播放3次音樂,播放的音樂可采用本院自行編曲的音樂,也可播放患者愛聽的其他音樂,每次播放15min。(2)視覺:①開關燈:護士在每天可固定2個時間段,為患者展示開關燈活動,每次開關燈各5次,在開燈與關燈之間各維持1min;②照射瞳孔:護士選取每日上午、下午兩個時間段,用手電筒照射患者瞳孔,雙側瞳孔各照射5次,每側瞳孔照射時長為30s/次。(3)觸覺:①清潔:護士采用溫生理鹽水于早中晚對患者進行面部清潔,注意清潔順序,清潔完一側,再換另一側,清潔方法相同(眼部環擦、單側額、面頰、鼻翼、耳后、頸),面部清潔完畢后,護士借助軟毛刷對患者的手掌及腳掌進行清潔,時長為10min;②運動:護士要定期為患者翻身、叩背,同時也要加入被動式肢體運動刺激,對患者進行觸覺按摩,動作需輕柔、溫和,注意重點刺激易痙攣的部位,各關節均需運動2遍,2次/d。(4)嗅覺:護士在100ml的蒸餾水中加入適量香草精油,在紗布中滴入10滴,將紗布置于患者頭部1cm處,左右兩側各擱置10s,1次/d。1.4觀察指標(1)昏迷評分:采用的量表為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量表(GCS)[4]評價兩組患者昏迷程度,總分3~15分,分數越低表示昏迷程度越嚴重。(2)功能障礙:采用功能障礙評分量表(DFS)對兩組患者的功能狀態進行判斷[5],總分0~3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礙程度越嚴重。(3)并發癥。1.5統計學方法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取SPSS22.0統計軟件展開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若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內科急救患者急救認識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的生命遭到急重癥、內部創傷或中毒等威脅時,醫生所采取的入院前急救治療的醫學行為[1]。有學者調查,隨著社會發展化學物品的應用,生活習慣的改變,急診發生率急劇增加,并急診死亡率也隨之不斷攀升,甚至高達5%-20%[2]。急診疾病的特點為,病情復雜難辨,發展速度迅猛,病發死亡率高。故而院前急救措施一定要迅速及時并且安全合理,如若不然則有可能造成患者病情惡化,甚至是患者死亡[3]。分析患者院前急救的方式方法,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就成了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恢復率的重要手段。本課題選取了620例內科急救患者進行論證分析,以期提高內科急救的成功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以往實施院前急救的患者620例,其中腦血管疾病患者178例,泌尿系統疾病患者234例,昏迷患者138例,其他疾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急救患者320例,女性急救患者32例,男女比例持平。由于患者病種不同,故而產生的臨床癥狀也不相同,在其患者家屬知曉并同意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臨床研究及觀察,以下將根據不同的病種進行急救分析。
1.2方法
根據觀察需要院方自行設計包括患者姓名、年齡、性別、病種等先關信息在內的院前急救觀察表。根據620例患者的不同情況進行登記,以便醫療研究。現以昏迷患者為例進行觀察分析。昏迷是一種意識障礙,患者意識水平下降,一般呈現睡眠狀態,生命體特征存在,但是對外界刺激并無反應,不能隨外界的召喚而蘇醒。在患者昏迷時對其進行立時救治,防止病情的惡化或因救治不及時而產生神經系統的后遺癥。保持患者的呼吸暢通,去除患者上呼吸道堵塞物,如食物殘渣及分泌物等,一避免患者窒息。如患者呼吸停止則給予患者使用簡易呼吸機,以保證患者的生命體特征。急救時要對患者進行血壓、血氧、以及呼吸、心率等常規項目的檢測,患者心跳停止則進行簡易治療以期心率復蘇。除昏迷患者外其他患者則根據病種的不同,進行不同急救方式。基本急救原則如下;快速掌握患者的病發原因,給予患者初步的病癥診斷,以便采用有效的急救方法。觀察患者的反應變化,并在鑒定患者病種時,同時為患者建立靜脈通路,以便進行相關的有效治療,以此維持患者的生命體特征。若患者心臟停止跳動,則可根據情況給予人工呼吸、心臟復蘇按壓或氣管插管等心臟急救措施。最后在移動患者時,要注意防止患者的管道脫落。
氟馬西林診斷研究管理論文
關鍵詞:氟馬西林;苯二氮;藥物中毒;昏迷
摘要:為探討氟馬西林對診斷及治療藥物中毒所致昏迷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31例疑苯二氮類(BZs)藥物中毒昏迷患者以氟馬西林0.2mg靜脈注射,以后0.1mg·min-1至總劑量達1mg或患者有反應。注射前后測定鎮靜程度,改善(2級為有反應。結果有反應者23例(A組):均為苯二氮類中毒,除6例因吸入性肺炎需繼續治療外,余均24h內出院;無反應者8例(B組):僅有2例與苯二氮類中毒有關。全部病例均無明顯藥物不良反應。提示氟馬西林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診斷及治療藥物中毒所致昏迷。
UseofFlumazenil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omaPatientswithSuspectedDrugIntoxication
Abstract:Toevaluatetheefficacyandsafetyofflumazenil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comapatientswithsuspecteddrugintoxication.Atotalof31unconsciouspatientswereincluded.Intravenousbolusinjectionsof0.2mgflumazenilweregivenfollowedby0.1mgdoseseveryminuteuntilatotaldoseof1mgwasreachedorproduceda2gradesimprovementinsedationlevelgrades.Thepatientsweredividedintotwogroupsbasedontheirresponsetoflumazenil:groupA,responders(n=23);groupB,nonresponders(n=8).AgoodresponseingroupAallowedustoretrievedruginformationfromthesepatientsoncementalstatushadreturnedtonormal:theyalladmittedtakingbenzodiazepines.Allpatientsweredischargedwithin24hrsexcept6whoneededfurthertreatmentforpneumonia.IngroupBonlytwobloodsamplesofthe8patientswhodidn——respondtoflumazeniltreatmentcontainedbenzodiazepines;theremainingsixwerenegative.Noadversereactionswereobservedinanypatientswhoreceivedflumazenil.Theseresultsindicatethatflumazenilissafeandeffectivein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drugintoxicationinducedcoma.
Keywords:flumazenil;benzodiazepine;poisoning
氟馬西林或氟馬西尼(flumazenil)又稱安易醒(anexate)即1,4-咪唑苯二氮,為水溶性苯二氮類藥,是第一個用于臨床的專一的競爭性苯二氮(BZ)受體拮抗劑。通過競爭性置換中樞神經系統的苯二氮類受體而拮抗苯二氮類的鎮靜、抗焦慮、肌肉松弛及抗驚厥作用[1]。
臨床藥師藥學實踐論文
不良反應監測是臨床藥師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發生不良反應后,臨床藥師如何在藥品不良反應處理中發揮作用,如何協助臨床醫生及時、快速地診斷和治療疾病,是體現臨床藥師價值的關鍵。本文對臨床藥師參與1例曲馬多導致昏迷的案例進行分析總結,探討臨床藥師如何深入臨床提供藥學服務,促進合理用藥。
1病例介紹
患者,男,51歲,主因“腰腿痛2周余,加重1天”于2017年5月5日上午來本院外科門診就診,患者既往體健,4月17日X光片示:腰2/3椎間盤病變,腰椎退行性病變。余無特殊,否認藥物過敏史。查體:腰椎棘突無明顯壓痛,坐骨神經行程無明顯壓痛,于11:55肌注曲馬多注射劑(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規格:100mg:2ml,批號:072160522)100mg,后自行返回外科診室,訴頭暈,12:15漸出現嗜睡,昏迷狀,呼之不應,壓框無反應,急將患者送入急診留觀室,予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低流量吸氧、心電監護。體檢:T36.3℃,P72次/min,R26次/min,BP154/84mmHg,血氧飽和度(SPO2)99%。患者淺昏迷狀,雙側瞳孔等圓等大,d>4mm,對光反射存在,頸軟,無抵抗,心肺功能未見異常,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引出。予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維持靜脈通道,完善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等相關檢查。12∶30患者頭部、四肢出現不自主顫動,2min后自行停止,考慮:意識障礙原因待查,不排除腦卒中或藥物所致昏迷。急查頭顱CT掃描排除了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血常規、凝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等指標均未見異常,確診曲馬多所致昏迷。13:15予納洛酮0.8mgiv,同時納洛酮2mg加入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ml,靜滴維持24h,醒腦靜注射液40ml+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mlivd促醒,呋塞米20mg+0.9%氯化鈉注射液10ml,iv利尿促進藥物排泄。經上述治療后,患者于17:00逐漸清醒,能正常交流對答,肢體活動正常,訴疲倦,送住院部繼續觀察對癥治療,于5月6日上午痊愈出院,繼續門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
2臨床藥師參與過程
因患者使用曲馬多后出現昏迷,可疑不良反應表現在臨床比較罕見,醫生邀請臨床藥師一起參與患者的救治。臨床藥師認真分析患者的病情:患者既往體健,本次腰腿痛就診前并未使用鎮靜劑、鎮痛藥以及其他中樞神經抑制的藥物,排除了其他藥物導致昏迷的可能。患者在肌注曲馬多5min即開始出現頭暈癥狀,20min后昏迷、意識喪失,約35min后出現頭部、四肢不自主顫動,鑒于患者的既往無癲癇病史,結合相關文獻資料,考慮曲馬多導致的癥狀性癲癇的可能,據文獻資料報道:靜脈和口服曲馬多可引起癥狀性癲癇[1,2],以初次使用曲馬多的人群較為多見[3],楊天德等[4]發現3253例硬膜外麻醉患者靜注曲馬多后,有11例出現了癲癇樣發作,發生率約為0.3%。本例患者給藥途徑為肌注,患者上述癥狀的發生時間與肌注曲馬多在體內的藥動學時間點基本吻合。曲馬多肌注后迅速吸收,45min左右達到血漿藥物濃度高峰,組織親和力高,表觀分布容積大,與血漿蛋白結合率低,僅為4%[5],說明曲馬多肌注后在血漿中的游離濃度逐漸升高,通過血液循環迅速到達中樞,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導致昏迷和癥狀性癲癇發作。雖然曲馬多導致癲癇的發作機制尚不明確,但為了安全起見,臨床藥師建議:如果患者癥狀性癲癇持續發作、癥狀加重時可先靜注地西泮治療,經過觀察后患者上述癲癇癥狀主要表現為頭部、四肢不自主顫動,發作程度較輕,持續約2min后自行停止,臨床醫生表示暫不用藥,繼續觀察。曲馬多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已有文獻報道,相關的表現也不盡相同,但引起昏迷的報道較罕見,通過檢索發現國內僅有2例曲馬多致昏迷的報道,楊莉等[7]報道1例80歲高齡患者骨折術后使用曲馬多800mg持續48h泵入導致昏迷,經高壓氧艙及營養神經藥物的治療后痊愈,考慮不良反應的發生與患者高齡因素及藥物劑量過大有關。林敏佳等[9]報道1例58歲患尿毒癥男性在透析后腰痛,肌注曲馬多100mg出現昏迷,考慮因患者存在腎功能不全時未能進行曲馬多劑量的調整有關。本例患者使用了100mg的劑量后出現昏迷,可能與患者體內的肝細胞色素P450的代謝能力降低有關,80%的曲馬多的主要經過P450家族中的CYP2D6代謝,個體間CYP基因的多態性使CYP2D6的效力和數量存在明顯差異,表現為代謝速度、積累和清除率不同[10],CYP2D6為低代謝型的患者曲馬多在體內代謝減慢,體內濃度增高,容易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綜合上述病例及文獻資料,臨床藥師考慮除外病理性因素,由曲馬多所致昏迷的可能性大。回報患者頭顱CT及各項生化指標均提示正常,也進一步確證了曲馬多所致昏迷診斷,臨床醫生表示同意,并接受藥師建議給予解毒藥納洛酮,以及醒腦靜注射液、呋塞米等藥物治療,經過上述治療后,17∶00患者逐漸清醒并恢復正常,繼續對癥治療后痊愈出院。臨床藥師將曲馬多導致上述不良反應的原因告知患者,提醒患者在以后的治療過程中避免使用曲馬多,以免發生嚴重藥品不良反應。
3討論
腦血管意外患者護理論文
【關鍵詞】腦血管意外
腦血管意外又稱中風,是急性腦部血液循環障礙所引起的腦功能紊亂總稱。主要包括:腦出血,常發生于高血壓或腦動脈硬化的基礎上,起病急驟,一般較為嚴重;腦血栓形成,因腦動脈硬化,血管較狹窄,血流緩慢引起,起病較為緩慢;腦栓塞,見于心臟病患者,起病突然;腦血管痙攣,多見于高血壓病,起病突然,但較易緩解。臨床表現隨腦部受血液循環障礙影響的部位和范圍而不同:有頭暈、頭痛、肢體癱瘓、言語障礙、視力損害、神志模糊、驚厥、昏迷等。在1~2天內腦部的損害可達到高峰,大多數在數月內可有明顯好轉而趨向穩定,但肢體活動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恢復,則需一個緩慢的過程。根據筆者多年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現將腦血管意外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患者心理特點
較輕者或由昏迷轉為清醒后,因偏癱或失語,患者常有急躁不安和恐懼的心理狀態。護士須從關心愛護出發,予以細心護理和耐心解釋,以取得患者及家屬的充分配合。
1.1急性期心理特點此期大部分患者表現為焦慮不安、恐懼、易激動,性格也由溫和變得急躁,急切需要知道病情,希望得到及時的治療和精心的護理。小部分患者由于突然發病,精神受到巨大打擊,失去戰勝疾病的勇氣,悲觀失望,性格也由剛強變得脆弱,暴露出絕望心理,個別甚至有輕生的念頭。
1.2恢復期心理特點患者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病情逐漸恢復,對康復充滿希望,急切盼望病情能盡快痊愈。當癱瘓的肢體功能恢復到一定程度,失語患者開始有含糊不清的言語時,但恢復速度開始減慢或停止,患者的情緒會再度低落,重新失去信心,表現為憂郁、急躁、自卑,甚至拒絕治療。
亞低溫治療出血性腦卒中研究論文
【關鍵詞】亞低溫;出血性腦卒中;護理體會
[關鍵詞]亞低溫;出血性腦卒中;護理體會
腦卒中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其病死率、致殘率極高,據估計我國年發病率為150萬,總存活者達600萬,75%殘廢,其中40%重殘,腦卒中一旦發生,目前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少人需終身護理,故有效防治腦卒中,是當前醫學研究與臨床的迫切而艱巨的任務,然而,出血性卒中占腦卒中的40%~50%,是我國腦卒中死亡率最高的臨床類型,根據整體化觀念,采取個體化治療原則,對卒中的危險因素及時給予預防性干預措施的同時給予亞低溫治療不失為一種值得關注和推廣的方法,現將我院用HCT200G亞低溫治療儀對16例出血性腦卒中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選擇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的16例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齡41歲~80歲,平均年齡65.4歲,其中蛛網膜下腔出血5例,腦出血11例(小腦出血2例、殼核出血6例、腦干出血2例、丘腦出血1例)。
1.2臨床表現意識障礙10例(嗜睡2例、淺昏迷5例、中度昏迷2例、重度昏迷1例),腦膜刺激征5例,發燒12例,偏癱9例,交叉癱2例,眩暈2例,頭痛嘔吐13例,心律失常4例,STT改變3例,視野缺損2例,巴氏征陽性8例,肺部感染7例,失語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