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1 02:38: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口蹄疫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牲畜口蹄疫應急預案
1.1編制目的
為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牲畜口蹄疫防控工作,確保我區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1.2工作原則
以人為本。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造成的損失,并保障應急人員的安全。
分級負責。根據其嚴重性、可控性、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分級設定和啟動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和指揮權限。
依法規范。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依法實施應急預案。
口蹄疫在豬牛養殖的防控
摘要:在我國的豬牛養殖中,口蹄疫是最常見的傳染性疫病之一,這種疫病對豬牛今后發育的影響是非常不利的,導致的結果就是豬牛很晚才能出欄,因此對于養殖這些豬牛的養殖戶,其經濟損失是非常大的。基于此,本文就口蹄疫在豬牛養殖中的防治進行了研究,一方面闡述了豬牛患口蹄疫時的癥狀;另一方面闡述了防控豬牛口蹄疫病的措施分析。
關鍵詞:口蹄疫;豬牛養殖;癥狀;措施
口蹄疫主要在偶蹄動物身上發生,如豬、牛等,發病率非常高,也很容易受到感染,養殖戶在豬牛養殖時都將很多豬牛圈養在一起,一旦其中某一頭豬牛感染了口蹄疫,而養殖戶又沒有及時進行防控,這樣口蹄疫很容易就在這些生活在一起的豬牛身上擴散,不利于豬牛的健康成長,口蹄疫主要存在于豬牛的排泄物以及患病后潰爛的水泡中,如果患病是在妊娠期間,并且沒有進行及時救治,那么乳汁中就會含有該種病毒,會傳染給幼崽,這將不利于幼崽今后的成長,嚴重時會導致幼崽死亡。所以,必須要對口蹄疫病進行有效防控。
1豬牛患口蹄疫時的癥狀
同樣是患口蹄疫的豬牛,它們雖然都是通過相同傳染源感染的,但是豬和牛在患病時的臨床癥狀還是有些不同的,具體的表現如下:1.1豬患口蹄疫病時的臨床癥狀。發病豬蹄趾間紅腫是最明顯的特征,如果沒有對這些紅腫進行及時的防控,病情就會加重,發展成為水泡,這時豬已經開始出現發抖現象,不能穩穩地站立了,而且豬也開始出現食欲下降的現象。根據豬口蹄疫的發病過程分析,患病癥狀在變的明顯之前,會潛伏1~7d左右,這期間最明顯的就是豬的體溫出現上升現象,可以達到41℃,然后在經過1~2d的發展,就會出現很明顯的癥狀,并且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水泡會破裂,之后會流出微黃色的液體。如果及時對這些癥狀明顯的豬進行相關防控,這些病豬就會逐漸的恢復健康,但是每只病豬的恢復速度是不同的,這與它們患病的發展階段有關,如果病豬患病程度比較深,豬蹄殼都已經脫落,那么這些病豬需要30d才能恢復;如果這些病豬的豬蹄殼沒有發生脫落現象,那么這些病豬只需要14d就可以恢復。有一點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成年的豬患病后很容易治愈不會死亡,但是仔豬通過母乳患病后,非常容易死亡,死亡率高達80%,因此,要加強防治待產母豬的口蹄疫病情,以此來減少仔豬的死亡率。1.2牛患口蹄疫病時的臨床癥狀。生豬與牛在感染口蹄疫之后,發病的過程是十分的相似的,但是牛得了口蹄疫之后體溫比豬只得了口蹄疫之后的體溫要高,一般為42℃,具體發病過程表現如下:第一,牛感染了口蹄疫之后會有3d的潛伏期;第二,到了明顯期之后的感染牛會在一些特定的部位比如口腔、臉頰等出現帶有黃色液體的水泡;第三,病牛在患有口蹄疫之后得到及時的防控,在1~2周的時間里就會恢復正常,但是在此之前,還會出現水泡破裂并且潰爛的現象。但是有一點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成年豬染上口蹄疫之后死亡率并不高,但是牛如果染上這個病,則會引起心肌受損,從而提高死亡率。
2防控豬牛口蹄疫病的措施分析
口蹄疫流行現狀防制論文
【關鍵詞】口蹄疫流行
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作為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廣泛流行。在國際貿易日趨繁榮、物資交流和旅游活動日益便捷的情況下,許多國家都有可能再度遭到口蹄疫的侵襲。口蹄疫嚴重危害畜牧業的發展,給牧區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也可使對外貿易和旅游業遭受慘重損失。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可達數百億美元,口蹄疫的暴發已經影響到國際關系、國家聲譽和經濟發展,在某些流行過程中病毒還可發生變異,也給防控和消滅口蹄疫帶來困難。進一步了解其病毒的本質和流行規律、病源及傳播方式、臨床表現及防制措施等對該病的控制有著現實意義。本文對其國內外的研究做一綜述,為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礎依據。
1口蹄疫流行狀況
口蹄疫俗稱口瘡、蹄潰、鵝口瘡。是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國際獸疫局(OIE)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國際動物衛生法典中將其列為18種A類家畜傳染病之首。該病以病毒為載體,傳播速度快,途徑廣,易感畜幾乎100%發病,死亡率雖然只有2%~3%,但除動物死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外,患病期間和患病后其肉、奶產量下降及種用價值喪失也可造成較大損失。口蹄疫于1514年首次在意大利發現,之后時有暴發流行,且多在冬春季節,夏季很少。最近幾年,口蹄疫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甚廣,歐、亞、非和南美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成為口蹄疫的重災區〔1〕。1999年全世界有近40個國家和地區發生了口蹄疫。2000年韓、俄、蒙、日、南非等國家和我國臺灣均發生口蹄疫。2001年,口蹄疫在英國卷土重來,并在歐洲廣泛蔓延,給英國造成約90億英鎊的經濟損失。我國是口蹄疫的老疫區,建國前的半個世紀口蹄疫總的流行情況是農區少發,牧區多發,沒有停止過,有時是大流行。建國后口蹄疫曾發生4次大流行。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口蹄疫暴發流行的危險性也相應增加。
2病原和傳播方式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該病毒屬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單股DNA病毒,等面體對稱,無包囊,是最早發現的引起人和動物發病的病毒。分為7個主型:O、A、C、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亞洲1型。其中以O型和A型分布最廣,危害最大。各型產生相似的癥狀,僅僅在實驗室能夠將其區分。型間不能交互免疫,即便是同一血清型的病毒,其不同分離株的抗原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各型內又可分為多個亞型,目前已鑒定的亞型有65個〔2〕。病畜發熱期,其糞尿、奶、眼淚、唾液和呼出氣體均帶有病毒,以后病毒主要存在于水皰和淋巴液中。病愈康復的動物可長時間攜帶病毒。口蹄疫病毒毒力很強,新鮮水皰液經500倍至50萬倍稀釋接種易感動物仍可致其發病。對外界抵抗力較強,耐干燥、寒冷;但怕酸、堿、熱,加熱85?℃以上100?min即可殺滅。口蹄疫病毒可通過接觸、空氣、食物等途徑進入易感畜損傷的皮膚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而引起發病。主要易感對象是豬、牛等大型偶蹄獸類,鼠和家兔也是高發種群。人因接觸口蹄疫病畜及其污染的毛皮或誤食病畜的奶、肉也可感染,但很少見到典型病例,且目前從人身上分離得到的病毒株多為O型,其次是C型。此外,人可把病毒傳染給畜類,而人與人之間極少相互傳染。這一點不同于豬水皰病(SVD),豬水皰病對人有較強的傳染性〔3〕。
農村防疫論文:小議農村口蹄疫防疫問題與措施
本文作者:孫全煜工作單位:臨夏州農業學校
存在的問題
農民防疫意識差受農村傳統意識影響,農民存在養殖“憑運氣”的觀念,真正懂得科技養殖知識養殖戶很少,沒有動物疫病防治意識,為疫情傳播帶來隱患。多數養殖戶對于病死畜采取多種渠道消化:隨意丟棄、變賣病死動物或急宰后不經過檢疫進行出售,或鄰居分食。自食動物肉不進行檢疫,傳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給人畜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與破壞。不重視動物疫病防治,畜禽一旦患病,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科學處置,導致損失加大。加之收費模式改變對防疫工作的影響很大,防疫有下滑趨勢。免疫失敗現象多發由于村級防疫隊伍組織松散,對分散的飼養戶缺乏強制約束力,使免疫接種密度在規定的時間內達不到一定指標,部分村組出現免疫失敗現象。加之口蹄疫免疫反應嚴重,對敏感動物和處于潛伏期的動物可能激發病情,甚至引起死亡,導致部分農民拒絕注射疫苗。農村動物防疫工作在鄉鎮環節鏈條無力,客觀上失去執法主體。村級動物防疫隊伍力量薄弱,《動物防疫法》在農村難以貫徹執行。動物防疫中口蹄疫“強制免疫”無強制手段,難以落實。如現在豬的育肥4~5個月,形成了一定的防疫漏洞,同時有些疫苗的免疫有效期在4~12個月不等,農村春秋季兩次防疫不能滿足現代養殖的需求,綜合防治效應低。
解決方法
加強防疫隊伍建設建議適當調配畜牧專業學生到畜牧業比較發達鄉鎮、村工作,進一步充實防疫力量。加大對獸醫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動物防疫人員業務素質。動物防疫人員要利用下鄉之機對群眾進行動物防疫法和動物防疫技術培訓,聘請有經驗有專業知識的畜牧獸醫專家對防疫員進行專業知識講座,或有條件的村級防疫員進學校進課堂,系統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動物防疫員。讓養殖畜禽的群眾成為專業防疫員,形成群防群測群治的良好局面。宣傳《動物防疫法》,轉變防疫觀念政府免費發放的疫苗無人問津,造成疫苗資源的極大浪費。通過鎮(街)畜牧獸醫站的檢查與指導,規范獸藥店對疫苗的進貨渠道與保管技術,增強養殖戶對國產疫苗的信心,加強對養殖戶的疫苗知識宣傳,樹立科學使用疫苗的正確觀念。要讓養殖戶懂得動物防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正確的防疫方法,防疫知識,創造出積極防疫的健康理念。改善基礎設施,提高防疫員待遇逐步推行畜禽防疫人員與養殖大戶聯合經營。建議鄉鎮防疫人員以技術入股到各養殖大戶,養殖大戶按適當比例補貼動物防疫人員用于基礎設施改善,從而提高動物疫病防治水平。通過提高農村防疫員待遇穩定防疫員隊伍,因地制宜配強養殖大村的防疫員數量,配齊并定期更換防疫器具,真正發揮來自一線最直接有效的農村防疫隊伍作用。采取國家、群眾各拿一點的辦法,解決防疫經費不足與動物防疫人員報酬低的現象,從而保證農村動物防疫工作的全面實施。探索設立畜禽防疫風險基金按各鄉鎮養殖量的多少進行分配,以解決由于防疫造成的動物死亡補償問題。建立養殖商業保險制度,在政府的引導下,通過養殖戶與商業保險公司相互協商投保范圍與項目,繳納一定保費并入養殖成本,在疫情發生造成畜禽死亡時,依據保險協議給予一定補償,從而降低養殖戶的損失正確選用消毒液消毒前要注意做好清潔衛生工作,才能使消毒更徹底、更有效。清洗能有效地減少微生物,因此在消毒前應徹底清除被消毒環境中的糞便、污物、墊草等有機物,以使消毒劑分子能與病原體充分接觸,保證消毒劑能充分發揮其殺菌能力。
疾病防治通知
鎮、場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辦公室:
冬季是牲畜口蹄疫疫情高發季節,近期國外部分地區口蹄疫疫情不斷發生,而且呈現擴大和蔓延趨勢,疫情形勢十分嚴峻。為進一步加強我區牲畜口蹄疫防治工作,鞏固成果,確保疫情穩定,我辦決定從即日起至2009年4月底為全市防五戒嚴期。在此期間,鎮場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要提高認識,嚴密組織,認真做好如下工作。
一、強化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要提高對牲畜口蹄疫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牲畜口蹄疫防治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區政府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的總體要求,成立由政府主管領導負責、有關成員單位參加的牲畜口蹄疫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口蹄疫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布置、監督檢查和考核驗收工作。指揮部各成員要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今冬明春口蹄疫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不發生口蹄疫疫情。
二、加強組織,提高免疫密度。
疫苗免疫注射是當前預防工作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鎮場要做好疫情普查,掌握免疫狀況,認真組織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接種工作,免疫密度確保到達100%。要求鎮場對防疫員開展疫苗保管、免疫操作、消毒常識等內容的技術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技術要領,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實施免疫,確保免疫接種安全,并做好登記造冊,認真填寫“動物免疫檔案”,做到記錄完整、內容清晰、溯源有據。同時本著“早、快、嚴、小”的原則,開展疑似疫情處置的技術培訓工作,把可能發生的疫情危害減少到最小。
動物防疫工作總結
2018年,我市嚴格按照全省無疫區建設要求進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無疫區及免疫無口蹄疫區緩沖區穩健運行,根據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維持運行總體目標要求,切實抓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完成情況
(一)安排部署情況
下發了《關于做好2018年春季動物防疫工作的通知》和《關于做好2018年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召開了部署會議。
(二)防疫開展情況
根據省市的部署,經過認真組織籌備,全市分別組織召開了春季秋季防疫動員大會,同時市疫控中心向全市各鄉鎮發放所需疫苗及防疫物資,積極組織安排春秋季動物集中免疫工作。
政府動物疫病防治預案
各村委會:
為及時、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撲滅牲畜口蹄疫、家禽禽流感疫情,確保全鎮禽畜業持續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實施<動物防疫法>辦法》,制定本規定。
一、應急指揮系統
鎮防治重大動物疫病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統一負責轄區內的牲畜口蹄疫、家禽禽流感應急防防控工作。指揮部由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政委、指揮長,副鎮長任副指揮長,成員由政府有關部門同志組成。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鎮為民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收集和分析預測疫情所需的資金和物資,按照指揮部的決策,組織、協調、監督各村組、各部門落實本預案,提出疫情應急防控措施建議等日常工作。
二、疫情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牲畜口蹄疫、禽流感等疑似疫情,應及時向鎮政府或縣動物防疫監督所報告。鎮動物防疫指揮部在接到疫情報告后,六小時內應立即派員到現場進行調查和臨床診斷,對確認為疑似的,應立即向縣儲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及縣人民政府報告,并在12個小時以內將情況報到上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
秋季動物防疫方案
為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情,實現“力爭不發生,確保不擴散”的防控目標,確保我縣畜牧業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方針,認真落實動物防疫雙軌目標責任制,以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為重點,做好“四個強化”(即:強化免疫、強化監測、強化消毒、強化監督),狠抓綜合防控措施的落實,實現“兩個確保”即確保秋季動物防疫工作取得圓滿成效,確保“力爭不發生、確保不擴散”防控目標的實現。
二、任務目標
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免疫密度達到100%,群體有效免疫保護率達到80%以上;豬瘟、雞新城疫免疫密度飼養場達到100%,散養戶達到95%以上,群體有效免疫保護率達到80%以上;牲畜免疫耳標佩帶率、免疫證持證率、防疫檔案建檔率均達到100%。飼養場動物產地檢疫率、定點屠宰檢疫率均達到100%,散養動物產地檢疫率達到95%以上。
三、保障措施
縣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預防為主、防檢監結合”的原則,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為重點,兼顧做好布病、狂犬病、炭疽、豬流感等其他主要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不斷完善技術服務體系,提高疫情預警、預報、預防控制和應急處理能力。狠抓強制免疫、疫情監測、檢疫監督等綜合防控措施,確保重大動物疫病有效防控,確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曹妃甸論壇期間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二、工作目標
㈠疫情控制目標。加大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等重大動物疫情控制,力爭無疫情,確保有疫不擴散。
㈡免疫密度目標。高致病性禽流感,對所有家禽實行強制免疫,群體免疫密度常年維持在90%以上,其中應免疫家禽免疫密度達到100%,存欄家禽的免疫抗體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口蹄疫,對所有生豬進行O型口蹄疫強制免疫,對所有牛、羊等進行O型-亞洲I型口蹄疫強制免疫,所有奶牛進行A型口蹄疫強制免疫,群體免疫密度常年維持在90%以上,其中應免動物免疫密度達到100%,存欄家畜的有效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對所有生豬使用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進行免疫,重點加強母豬配種前和仔豬斷奶前的免疫,免疫密度達到100%。豬瘟、雞新城疫,對所有豬、雞分別實施豬瘟、雞新城疫的全面免疫,應免動物免疫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達到70%以上。布病、狂犬病等其他主要動物疫病,對漏免、新進、新生和群體免疫合格率達不到要求的家畜及時實施布病補免工作;對所有犬實施強制免疫,免疫密度達到100%;對近3年之內曾發生過炭疽疫情的鎮易感牲畜進行免疫,做到應免盡免。
㈢疫病監測目標。按照《2009年*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動物疫病免疫方案》和《2009年*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動物疫病流行病學調查方案》要求執行,并按時完成任務。加強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雞新城疫的抗體監測。加大布病、結核病監測力度,對檢出陽性或疑似陽性的,按照有關政策和規定程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