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企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2 17:44:5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糧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糧企責任演講

尊敬的領導、朋友們,大家好!我叫,來自國儲庫,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責任,在我們心中永駐!》。

世界上有這么一種神奇的東西,它能使你在廣袤無垠的戈壁沙灘上看見希望的綠洲;它能使你在千年不化的冰山雪嶺中領略溫暖的春意;它能使你在霧海茫茫的人生旅途中撥正偏離的航向;它能使你在荒涼凄冷的孤寂里收獲歡樂的果實……它是無形的,卻有著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無聲的,卻鳴著神奇如春雷一般的回響!也許有人會問:是什么這么偉大?是什么這么神奇?我要說:它就是責任,是人類對美好生活和偉大事業執著追求的責任!

看:一棵松樹屹立在貧瘠的山坡上,風吹雨打摧不垮它挺拔的志向,雪壓霜欺它更加蓬勃向上。它那無畏的姿容,青翠的枝葉使人想起了兩個字:責任!

看:一株小草扎根在巖壁的石縫,干旱饑渴扼不斷它碧綠的生機,危崖絕峭泯不滅它生活的希望。它那堅強的信念,韌性的品格使人想起了兩個字:責任!

古希臘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說過:“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地球。”而我要說:責任就是撬動地球的支點。

不是嗎?在社會中我們崇尚這樣的責任:生兒育女是父母的責任;贍養高堂是兒女的責任;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靈魂工程師的責任;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白衣天使的責任。而我作為國儲庫的一名化驗員,把好糧食質量關,維護企業的利益,保證國家儲備糧的安全,就是我神圣的職責。

查看全文

糧企經理個人述職述廉

新的一年在漫天飛舞的白雪中已經到來,回顧遠去的2011年,在市糧食局的正確領導下,我帶領公司領導班子和廣大干部職工,抓改革,促發展,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實現了企業經濟跳躍式發展,全面完成了局黨委下達的全年目標任務。

一、以發展為目的,加快企業項目建設。

作為省政府重點扶持的十家小麥加工轉化龍頭企業之一,我們不僅在糧食加工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還要逐步涉足其他領域的發展,只有這樣,企業才更有活力。因此,在經過詳盡的市場調研和分析之后,我們上馬了高檔掛面生產線項目。該項目總投資萬元,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生產,并在逐步加大生產量和擴大市場占有率。該產品的全面上市,每年可為公司新增銷售收入億元,安排近人就業,在壯大企業實力的同時,也將帶動周邊農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力的推動了我市食品工業的發展。

二、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為使企業取得更好發展,我利用各種形式加強學習各種理論知識,在公司內部狠抓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經營管理、民主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等,用先進的管理理念經營管理企業,使企業發展實現良性循環,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截止2011年底,公司實現銷售收入億元,利稅萬元,公司“”牌面粉在獲得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放心面”、“河南省免檢產品”的基礎上,今年又榮獲“河南省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稱號,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出現了供不應求的良好局面。

三、實現民主決策,發揮班子整體優勢。

查看全文

糧企產權改革調查報告

××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因當時環境因素一直滯后,但從20××年開始,連續三年實現盈利,今年1-9月盈利額居全省之首。是什么原因使××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通過調研,我們發現××的變化在于改革徹底,管理規范,這是他們連續三年實現盈利的最大秘訣。

一、徹底改革,甩掉企業包袱

1、規范操作程序,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在第一輪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中,為妥善解決好“老人、老糧、老賬”問題,做好富余職工分流安置工作,××糧食局制定了可操作性強的改革方案,采取“三公開、七上墻”的辦法,做到政策透明,操作規范,職工放心。全系統1459名干部職工實行全體起立,全部轉換身份,內退、協保人員一次性解決,不留任何后遺癥。重新競聘上崗的企業法定代表人和職工,都要繳納一定數額的上崗風險金(企業法人交6萬元、職工交3萬元),存入銀行專戶。

2、撤并重組,整合企業優勢資源。20××年,××糧食局下決心將原有的33個獨立核算的鄉鎮糧站和糧庫合并為6個國有糧食購銷公司。縣局通過競爭上崗的辦法從原法定代表人中擇優選聘6位經理,原33個糧站法人資格保留,經理受縣局委托加強對所屬企業的統一協調和監管。管理費用由縣局統一支付,不增加企業負擔。這樣既將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從煩瑣的企業經營事務中解脫出來,全身心地投入全社會糧食流通的監管和服務上,又將原先因分散經營造成的經營成本降了下來。

3、由原來單向購銷變為政策性經營與市場化運作兩條腿走路,確保國家惠農政策的落實。在今年小麥最低價收購期間,××糧食系統將所有經營性業務全部甩開,把工作重點全部放在托市糧收購上,及時解決新問題,化解新矛盾,想方設法增加倉容,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踴躍售糧的需求。316名糧食職工在3個多月的時間里共收購糧食20.2萬噸,每個職工平均收購糧食600多噸。其中魯口鎮、半崗鎮、江店鎮三家糧站收購量均超過1萬噸。全縣托市小麥收購量占總產量的一半。全縣農民增收3000多萬元。國家惠農政策得到較好落實,既保護了種糧農民利益,也讓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重新樹立了糧食企業新形象,提升了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地位。

二、規范管理,增強企業活力

查看全文

銳意改革 攻堅破難 糧企改革結碩果

——沐川縣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先進事跡

沐川縣國有糧食企業改革于2001年3月開始至2003年12月結束,歷時2年零9個月,改制前,全縣有4戶國有糧食收儲企業,4戶國有糧食經營性企業,在職干部職工573人。由于糧食市場的全面開放和經營不善,企業負債累累。2001年,縣糧食局按照省、市、縣有關糧食體制改革的文件精神,深入扎實地進行了糧食體制改革工作。經過近三年的改革,全縣4個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全部注銷,4戶國有糧食經營性企業全部退出國有序列,新成立了1個國有糧食購銷公司,全系統573名職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實現了糧食系統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平穩過渡。轉制后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大力實施糧食產業化經營,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連續四年創收50多萬元,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加強宣傳、營造氛圍。為讓全縣糧食系統全體職工支持、參與改革。我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8個宣傳工作組深入國有糧食企業進行廣泛細致的宣傳,以召開企業負責人會議和職工會、職代會、離退休老同志座談會的形式,貫徹落實省、市、縣有關糧食體制改革的政策,幫助分析當前糧食企業發展形勢,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實行糧食企業改革重大意義,從而增強他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深入調查、弄清家底。在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實施前,糧企轉制領導小組抽調專人對全縣8戶國有糧食轉制企業進行系統、全面的調查摸底,通過查閱檔案、聽企業匯報和與職工座談等多種形式,對企業的經營效益、資產、債務、實物、人員構成,安置費用等進行了詳細了解,并登記造冊,準確翔實地掌握了企業的基本情況。針對原企業存在的各種經營負債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及各種應付而未付費用的實際問題,專門成立了清算小組,對帳務進行了徹底清理和認定,解決積壓多年的遺留問題。維護了企業干部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糧食企業改革的順利實施。

3、反復論證、優化方案。一是積極與兄弟區縣聯系,吸取他們改革中好的經驗,尋找適合我縣縣情的改革可行之路。二是加強與體改辦、人事和社會保障局、國土資源局、工商管理局、財政局、地稅局、房管局和金融等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妥善解決企業的負債、資產變現等難點問題。并征求他們的看法和意見,為細化改革方案提供了充實的依據。三是改革方案從起草到上報縣政府,先后召開了多次專題會議研究,進行反復推敲、反復論證,保證了國有糧食企業改革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查看全文

糧企改革和水庫除險工作講話

同志們:

這次全省糧食收購、糧企改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是省政府決定召開的。三項任務放在一個會議進行部署,主要考慮是:任務時間緊迫,市縣參會的領導基本一致,精簡會議的因素。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分析秋糧收購、糧企改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形勢,總結經驗,明確任務,部署工作。下面,我就做好秋糧收購、推進糧企改革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關于全省糧食收購工作

今年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在全省各地、各部門精心組織、合力工作;在基層廣大干部和農民群眾艱苦奮斗、積極努力下,加之良好的氣候條件,全省糧食總產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總產量可達570億斤以上,再創歷史最高水平。糧食豐收在握,能不能實現國家掌握更多糧源、企業搞好經營、農民增產增收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關鍵是搞好糧食收購工作。因此,我們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秋糧收購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搞好秋糧收購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需要。前一段時間,國際糧食價格持續攀升,一些國家出現了糧荒。近年來,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糧食庫存充裕,市場穩定,糧食安全總體形勢是好的。但是,必須看到影響我國糧食的因素仍然很多,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還不穩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效供給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搞好糧食生產,實現糧食豐收是我們的重要責任;搞好糧食收購,使國家掌握更多的糧源,也是我們的重要責任。因此,我們*作為國家糧食資源大省,重要商品糧產區,要增強責任意識,增強全局觀念,增強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糧食豐收的情況下,積極努力做好工作,使國家掌握更多糧源,尤其是今年7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準了《*省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應該積極努力,把秋糧收購工作搞好。

二是搞好秋糧收購是企業搞好經營的客觀要求。無論是糧食收儲企業,還是加工企業,其生產經營都必須以糧為本,掌握足夠的糧源,否則企業生產經營就會成為“無米之炊”。今年我省糧食獲得特大豐收,而且糧食品質好,籽粒飽滿,成熟度高,市場競爭力強,為企業生產經營奠定了較好的物質基礎。同時,國際市場糧源緊張,國內市場也處于緊平衡狀態,產需存在一定缺口,這為企業搞好生產經營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此外,國家出臺了玉米、水稻、大豆臨時儲存和儲備收購計劃,政策性收購任務下達早,含金量高,對農民和企業都十分有利,尤其是中央財政兜底,農業發展銀行全額保證收購貸款,我們必須把中央政策用足、用活、用好。

查看全文

糧企改革和扭虧增盈會上領導發言

同志們:

省局召開這次工作座談會議,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交流上半年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扭虧增盈工作情況,按照改革的總體目標和年初確定的全年工作任務對照檢查,總結經驗尋找差距,取長補短,研究制定措施,對下半年工作進一步作出安排部署。局黨組對開好這次會議高度重視,提出明確要求,姚局長參加今天的會議,下午還要做重要講話。現在,我代表省局對全省上半年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扭虧增盈工作情況和下半年工作的安排講幾點意見。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糧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工作,狠抓落實,總體情況良好。全省在圓滿完成清倉查庫工作的同時,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工作也有明顯進展,特別是產權制度改革和化解債務工作成績顯著;扭虧增盈工作力度很大,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各地采取了不少新的措施,國有糧食企業經營活動購銷兩旺,扭虧增盈情況良好,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完成全年工作目標任務打下了基礎。

(一)改革和扭虧增盈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

一是國有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繼續深化,企業歷史債務化解工作取得新的成績。第一,改革整體穩步推進。據統計,到6月底,全省原國有糧食企業962戶,已經完成改制849戶,占88.25%。從改制主要形式看,有股份制211戶、兼并重組93戶,承包租賃73戶,民營46戶,其他形式(國有獨資、國有民營、交政府處置、破產拍賣)427戶。其中原國有糧食購銷企業713戶,已經完成改制644戶,占90.32%;購銷企業改制的主要形式有,股份制149戶、兼并重組84戶、承包租賃50戶、實行民營41戶、其他形式307戶。第二,改革重點繼續深化。與上年同期比較,完成改制的國有糧食企業比上年同期增加73戶,其中購銷企業增加21戶;改制具體形式中股份制增加51戶、兼并重組增加43戶、承包租賃減少62戶,其中國有購銷企業股份制增加21戶,兼并重組增加7戶,承包租賃減少54戶。第三,改革階段性任務有重大進展。全省有84個縣(市區)完成了產權制度改革,占80.8%,與上年同期比較增加21個縣(市區),提前實現今年的奮斗目標,全省11個市區中有西安、寶雞、渭南、漢中、延安、榆林6個市和楊陵區產權改革已經完成或達到90%以上。國有糧食企業累計化解經營性歷史債務14.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7.7億元,全省有西安、咸陽、渭南、延安4個市化解經營性債務達到50%以上。按照每個縣組建1-2戶國有或國有控股糧食企業的要求,到今年6月底,104個有改革任務的縣(市區),有99個縣(市區)組建了350戶新企業,其中新組建國有或國有控股糧食企業231戶。

查看全文

國有糧企改革工作意見

按照省政府關于全面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的總體部署,以及《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糧食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企業改革和發展意見的通知》(豫政辦〔2007〕22號)、《市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實施意見》的意見和要求,為規范市糧食局直屬國有糧食非購銷企業的改革,特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以分流富余人員、資產變現妥善安置下崗職工、調整企業布局、改革產權制度為重點,以確保穩定、保護職工利益為前提,以創新機制、減員增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全面實施國有糧食非購銷企業的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因企制宜地推進企業改革和管理體制創新,使長期處于“留守型”的國有糧食非購銷企業平穩退出市場或實行資產重組。

二、總體目標任務

到2012年底,基本實現國有糧食非購銷企業的戰略性調整,全面完成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實現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和投資主體多元化,使企業真正成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市場主體。市糧食局直屬國有糧食非購銷企業重組為1—2個企業,所有人員全部進行身份置換。

三、程序和步驟

查看全文

糧企改革及農戶科學儲糧調研匯報

自從接到市農糧局關于開展企業改革資源整合、農戶科學儲糧調研提綱后,我中心高度重視此項調研工作,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深入糧食收儲企業、部分鄉鎮及農戶開展專項調研工作,現就這次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關于國有糧食企業1000噸以下庫點如何整合的問題

目前我市儲糧集中安排存放在、等五個庫點。根據全市儲糧庫點和倉儲設施的基本現狀,我中心制訂了倉庫建設五年發展規劃。重點在糧管所新建高大平房倉四座,總庫容達到25000噸。目前第一期工程3200噸倉容已竣工裝糧,第二期準備招投標工作,到時我市所有儲糧集中存放在一個庫點。

二、關于國有糧食企業近幾年經營量為零的庫點如何整合的問題

為盤活資產,促進企業加快發展。我市對偏遠山區及近幾年經營量為零的庫點,進行公開拍賣。近幾年已拍賣合龍、澤覃、崗面、大柏等庫點。對剩下的黃柏、九堡、萬田等庫點指定專人負責,倉庫實行招租,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關于推廣農戶科學儲糧倉存在什么困難和問題

查看全文

糧食局改革創新工作匯報

2014年以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實際,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奮力拼搏,綜合配套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4年改革進展情況

1、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

一是壯大企業實力。全縣的九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整合為公司和公司兩個企業,壯大了企業實力,提升了糧企形象。

二是搞好合作經營。在夏秋糧收購中,我們充分發揮倉容大、倉儲設施好的優勢,與中儲糧、集團等大型糧企開展合作收糧業務,經營量大增,經營效益有了明顯提高。

2、倉儲設施有了明顯改善

查看全文

糧食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安排

一、上半年糧食工作

1.及時啟動夏糧“托市”收購,切實保護農民利益。針對今年小麥赤霉病災害較為嚴重的狀況,午收前我們即開始產購調查,及時向上匯報,自6月12日起,我省首批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我縣同日啟動。截至6月底,全縣收購小麥54592噸,其中托市收購13682噸,同比增長153.8%。

2.圓滿完成全國糧食清倉查庫工作。3月份,實施全國糧食清倉查庫工作,涉及全縣9個國有企業、1個民營企業糧食檢查、11個民營企業糧食調查,配合長豐縣局開展互查。檢查結果顯示,我縣糧食庫存帳帳相符、帳實相符、質量良好。

3.認真落實地方儲備糧輪換工作。組織糧源,把握質量,認真抓好5000噸省儲糧輪入、2000噸市儲糧原糧輪入、1200噸市儲成品糧輪入工作,其中市儲糧成品糧管理工作經驗獲得全市推廣。縣級儲備糧2000噸早秈稻順利輪出,盈虧相抵,略有盈余。

4.積極開展第七期新農村科學儲糧工作。以“一套科學儲糧器、一本宣傳冊、一套宣傳光盤、一套儲糧藥劑”等“四個一”為載體,積極向廣大農民宣傳引導科學儲糧工作。到目前,已落實新農村科學儲糧器材2439戶,比前六期多出近800戶。

5.認真謀劃糧食產業化工作。編制了“十二五”發展規劃,今年計劃實現糧油工業產值28億元。以“三園三點”(城西糧油食品工業園、泥河食品釀造園、臺灣農民創業園,邱崗萬樂米業、兆河雙福油脂、湯池金谷糧食)為主要載體,推進糧食產業園集聚發展,雙福糧油、恩度食品、海神黃酒、重啤等項目推進較為順利。目前有1個項目入圍省糧食局支持項目,8個項目入圍市政府支持項目。今年又申報市級龍頭企業9家、縣級龍頭企業19家。糧食訂單工作取得新進展,今年全縣單季稻生產規劃36萬畝,落實核心訂單22.5萬畝,并從廬北向廬南拓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