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工程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2 18:41: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糧食工程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糧食工程管理工作報告
為深入貫徹實施《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8—2020年)》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省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2009—2020年)>的通知》精神,切實加強我市千億斤糧食工程項目建設管理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建設任務,全面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現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認識實施千億斤糧食工程建設的重要性
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工程,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糧食主產區改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機遇。此次,國家實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工程,投資規模之大、投資比例之高前所未有。我市是糧食生產大市,也是國家和省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全市九個縣區均被列入國家和省規劃,這為改變我市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較為薄弱的現狀,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帶來了難得機遇。各縣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好這項工程的重要性,積極爭取,主動工作,盡早、盡快、盡量多的爭取國家和省投資,全面實施好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工程。作為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要高度重視,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政府主要負責人要親自研究安排,分管領導要靠上抓落實,切實抓緊抓好,確保取得預期成效。
二、加強千億斤糧食工程的建設管理
(一)加強計劃管理。將項目落實到具體鄉鎮和縣區有關部門。項目建設單位要根據確定的建設內容、建設地點和建設數量,以縣區為單位委托有資質的機構編制實施方案,經省、市評審批復后按程序組織好實施。建設項目所在鄉鎮要以行政村為單位,將擬新建的項目建設內容,以圖表形式進行細化,上報備案,并向群眾公布,接受群眾監督。縣區工程建設項目,要做好工程設計、預算編制,按規定程序上報市有關部門備案。批復后的實施方案必須嚴格執行,不得擅自變更項目建設地點、規模、標準和主要建設內容;確需變更時,必須嚴格按規定程序報省批準,并報國家備案。
(二)加強招投標管理。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合同制和工程監理“四制”管理。工程招投標要以縣區為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機構進行,招投標方案要按照規定程序報省、市發展改革部門審批。為確保招投標工作的公開、公正、公平和標準統一,市千億斤糧食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按一定比例,從市、縣專家庫中選聘專家評委,統一招聘項目監理公司。中標單位要與各縣區千億斤糧食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簽訂合同,明確投資額度、工程數量、工程質量、建設工期和技術標準等。為加強對招投標工作的監督,市千億斤糧食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牽頭組建由市縣兩級監察、審計等有關部門參加的監督小組,對招投標過程進行全過程監督。
糧食局“幫扶工程”工作總結
根據*辦字(2009)67號文件精神,現在將我局2009年扶貧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況
××縣××鎮××村是全縣的貧困村之一,座落于××河與落澤河交界處的岔河山脈,距××鎮政府38公里,位于××鎮政府駐地的北方,東靠××鎮××村,南與本鎮××村相鄰,西與××鎮××村隔河相望,北與××鎮××村××村相接,山高坡陡,地勢險峻,聚高山、二半山、河谷為一體,是典型的立體氣候,最高海拔1816米,最低海拔600米,平均海拔1106米;春暖秋涼,冬冷夏熱,最高氣溫40度,最低溫度-1度,年降雨量1106毫米,平均日照265天。
全村有國土面積14.7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3470畝(水田365畝),主產稻谷、玉米、馬鈴薯、紅薯等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主要以花生為主,經濟林果主要以核桃、花椒、櫻桃、李子、蘋果等為主。
全村共有十八個村民小組,2008年全村有農戶717戶,人口2876人(其中男性人口1623人,女性人口1253人);文化結構大學文化11人,中專文化5人,高中文化16人,初中文化380人,小學文化以下(含已掃盲人員)2214人。居住著漢族、彝族兩種民族(其中彝族占4%)。全村經濟收入主要靠以種植業、養殖業和村民外出務工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村民2008年為660人(其中男性320人,女性340人),年人均務工純收入2159元。二00八年全村經濟總收入為621萬元,其中農業收入為233萬元,林業收入為2萬元,畜牧業收入331萬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5萬元。人均純收入1981元,人均有糧256公斤。
全村十八個村民小組有七個村民小組基本通公里,全村基本通電,全村有四個村民小組人畜飲水基本貫通,其余十四個村民小組都不通水。
糧食產業雙百工程實施意見
為加快糧食流通產業基本現代化進程,推進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省糧食局決定2013-2015年在全省糧食行業實施以“百強引領、百企升級”為主要內容的“雙百工程”。為貫徹落實省糧食局《關于實施糧食流通產業“雙百工程”的意見》,努力開創我市糧食流通產業發展新局面,特制定全市糧食流通產業“雙百工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認真學習、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深刻領會、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以加快推進糧食流通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創新爭先為動力,以整合資源、扶大做強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科技為支撐,在全面提高糧食流通產業發展質量、發展速度的基礎上,培育一批在省內有位置、國內有影響的糧食物流(產業)園區、糧油加工企業和糧食倉儲基地。
二、目標任務
根據省糧食局部署,到2015年,全省要培育出管理先進、效益明顯、市場競爭力強的引領和升級企業各100家,引領、帶動全省糧食流通產業跨越發展。根據省糧食局《關于實施糧食流通產業“雙百工程”的意見》,結合我市糧食產業實際狀況和發展要求,市糧食局研究制定的目標任務是:打造10個“百強引領”企業,培植10個“百強升級”企業,簡稱“雙十目標工程”。
“百強引領”企業方面:到2015年,全市要打造2個糧食物流產業園,引領全市糧食流通產業實行集中、集聚、集約發展;做大5個以倉儲貿易為主營的糧食企業,引領全市糧食倉儲貿易企業實現管理科學、儲糧技術先進、經濟效益提升;培植3個以加工制造為主糧油加工企業,引領全市糧油加工業科研開發、產品多元、人才匯集、特色鮮明的發展方向。具體目標任務為:
糧食工程建設標準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糧食工程建設標準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管理程序和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和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糧食工程建設的特點,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糧食工程建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糧食工程建設標準包括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第三條對需要在全國統一的糧食工程建設通用技術要求應制定國家標準,其范圍為:(一)《工程建設國家標準管理辦法》中規定的國家標準范圍;(二)重要的糧食工程建設技術要求。第四條對于沒有國家標準,而需要在糧食行業內統一的糧食工程建設專用技術要求應制定行業標準,其范圍為:(一)《工程建設行業標準管理辦法》中規定的行業標準范圍;(二)糧食工程建設的一般技術要求。第五條糧食工程建設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強制性標準是糧食工程建設中保障安全生產、人身財產安全、環境保護,以及保護資源、節約投資、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必須強制執行的標準。糧食工程建設中非強制執行的標準屬于推薦性標準。第六條下列標準屬于強制性標準:(一)糧食工程建設的勘察、測量、設計、施工(包括安裝)、驗收、維護等重要的技術標準;(二)糧食工程建設涉及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標準;(三)糧食工程建設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四)糧食工程建設需要強制執行的其他標準。第七條國家糧食局負責管理全國糧食工程建設的標準化工作。國家糧食局流通與科技發展司負責糧食工程建設標準的計劃、審批、、宣傳貫徹和日常管理,聯系國務院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待中國糧食工程建設協會成立后,在協會的基礎上設立全國糧食工程建設標準技術委員會,負責糧食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審核工作。第二章標準申報第八條糧食工程建設標準實行開放式申請。申請單位應編寫擬編標準的工作方案,在規定時間內連同申報文件報國家糧食局流通與科技發展司審查。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主編單位相關資質證明及主要成果、第一起草人的簡歷和業績;主要章節、條目內容提要;編制所需資料以及需要調查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各階段工作的進度安排;編制組成員組成及分工;所需工作經費預算;擬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及相關承諾等。國家糧食局根據申報情況,采取方案比選或招標的方式確定主編單位。第九條糧食工程建設標準編制工作的主編單位和編寫人員應具備下列條件:(一)主編單位1.承擔過與該標準項目相應的工程建設咨詢、設計、施工或科研任務;2.具有豐富的糧食工程建設經驗,在該領域能代表本行業的技術水平,并能組織解決標準編制中的重大技術問題;3.具有一定數量符合專業資質要求的編寫人員;4.具有承擔部分編制費用的能力。(二)編寫人員第一起草人一般應為主編單位人員,應當具有工程系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有制定相關標準規范的實際經驗以及良好的組織協調和文字表達能力。其他編寫人員應為從事相關專業、具有豐富的工程建設經驗和較高技術水平的工程技術或管理人員。第十條國家糧食局對申報的標準進行審核,提出編制計劃。其中,行業標準編制計劃由國家糧食局批準,國家標準編制計劃報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主編單位根據批準的編制計劃和工作方案在規定時間內組織開展標準的編寫工作。第十一條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和糧食工程需要編制標準的情況,國家糧食局負責向有關部門申請標準專項經費,用于補助糧食工程建設國家標準或重要行業標準的編制。第三章標準編制第十二條標準編制必須貫徹執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政策,適應工程建設和技術的發展,滿足綠色和安全儲糧的要求,體現環保、節能、安全、實用等原則。第十三條標準編制應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等方面的成果。同時,標準編制中涉及的關鍵技術問題應進行專題研究或測試驗證。專題研究和測試驗證的成果,經專家審定后,方可納入標準。第十四條標準的條文應嚴謹明確,文字精煉,其術語、符號、計量單位等應符合有關規定。標準的內容深度,應能滿足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設計文件的要求,以利于控制初步設計和項目的建設水平。第十五條糧食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編寫格式按照建設部《工程建設標準編寫規定》(建標〔1996〕626號)執行。第十六條標準編制分為四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征求意見階段、送審階段、報批階段。第十七條準備階段的工作包括:主編單位根據編制任務通知的要求,落實標準編制組成員和編制經費,制訂標準的工作大綱,組織召開編制組工作會議。第十八條征求意見階段的工作包括: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編寫征求意見稿及其有關文件、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應廣泛征求糧食企業、設計和施工單位、有關管理部門,以及監理、項目評審機構的意見。征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個月。第十九條送審階段的工作包括:主編單位應對所征求的意見進行歸納整理,分析研究,按有關要求編制“征求意見處理匯總表”,并據此修改征求意見稿,形成送審稿。主編單位負責組織有關專家對標準送審稿進行審查,形成會議紀要和對主要內容的審查意見、對送審稿的評價及處理意見等。第二十條報批階段的工作包括:主編單位對審查會議的意見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按有關要求編制“審查意見處理匯總表”,據此修改形成報批稿,以公文形式報國家糧食局審批。第四章標準第二十一條糧食工程建設國家標準按有關規定報建設部審批、編號、。第二十二條糧食工程建設行業標準由國家糧食局審批、編號、,并報建設部備案。編號由行業標準代號(LS8×××、LS9×××)、標準順序號及年號組成。第二十三條糧食工程建設國家標準的出版按照建設部有關要求組織。糧食工程建設行業標準的出版由國家糧食局負責組織,標準的出版印刷應符合建設部《工程建設標準出版印刷規定》(建標〔1996〕626號)的要求。第五章復審與修訂第二十四條標準實施五年后,應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情況和糧食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進行復審。糧食工程建設國家標準按有關規定報建設部復審;糧食工程建設行業標準由國家糧食局復審。第二十五條標準復審后應提出其繼續有效或予以修訂、廢止的意見。第二十六條對確認繼續有效的標準,當再版或匯編時,應在其封面或扉頁上標準編號下方增加“××××年×月確認繼續有效”字樣。第二十七條對于需要全面修訂的標準,其修訂工作應符合編制糧食工程建設標準的有關規定。第二十八條對于需要局部修訂的標準,按照建設部《工程建設標準局部修訂管理辦法》(建標〔1994〕219號)執行。第二十九條對于需要修訂的標準,其修訂工作由原主編單位優先承擔。第六章經費管理第三十條標準的編制經費主要由標準編制申報單位自籌落實,國家重點對強制性標準和基礎類、通用方法類、公益類推薦性標準給予一定補助,原則上國家標準補助50%,行業標準補助30%。標準補助經費的管理按照《國家標準制修訂經費管理辦法》(財行〔2007〕29號)的有關要求執行。第三十一條標準編制補助經費原則上分兩次撥付,在國家糧食局下達編制任務后撥付補助經費的40%,其余費用在標準完成后撥付。在國家補助資金撥付前,自籌資金應全部到位,單獨建賬并按承諾使用。若編制經費超出資金使用規模,由編制單位自籌解決。第三十二條各主編單位對標準編制費用要單獨記賬,??顚S?,標準編制完成后,按有關要求及時編制財務決算并報國家糧食局。第七章日常管理第三十三條對于沒有正當理由不能按時完成標準制定與修訂任務的主編單位,不予安排新的糧食工程建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工作,并將補助經費收回。第三十四條標準實施后,主編單位應成立標準管理組,協助國家糧食局做好標準的日常管理工作。主編單位應密切跟蹤標準的實施情況,并將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報告國家糧食局。第三十五條國家糧食局負責對實施的標準進行后評價。對于標準實施中出現的問題,責成主編單位做好解釋和處理工作。
糧食增產及產業工程視察匯報
2012年8月12日至14日,市政協主席唐方信率領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對我市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實施情況進行了視察。視察組實地察看了特區鎮、鎮、鄉和縣鄉的玉米示范基地和特區落別鄉水稻示范基地,先后聽取了市農業局、特區政府、縣政府和以上鄉鎮的匯報。視察組經過認真的討論,對兩項工程統一了以下看法和意見:
一、實施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具有重要意義,對我市連續六年糧食增產做出了積極貢獻
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具有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發展現代農業和社會穩定的重大意義,也是我市提出的“大種植”發展目標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市實施的糧食工程有省級糧食增產工程和市級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其中省級糧食增產工程從2004年開始實施,市級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從2005年開始實施。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兩項工程實施以來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成效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我市糧食增產貢獻率大。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采用雜交良種和先進的栽培、防治技術后,項目區平均畝產水稻可達670公斤以上,玉米可達600公斤以上,少數農業條件好的地區(如)每畝極值單產可達900公斤,項目區平均畝產比傳統種植的平均畝產增產200公斤以上,增幅比例達30%,單位產量較高,對我市糧食增產貢獻率大。根據統計,由于在占全市糧食種植面積20%的土地上實施了兩項工程,使全市糧食單產平均數由2003年的239公斤提高到了2011年的328公斤,糧食工程貢獻率達60%以上。二是經濟效益較高,實施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扣除成本后每畝土地可實現純收入300余元,單位土地面積上可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三是示范作用明顯。全市糧食增產及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示范基地規模大、規范化程度高,對推廣糧食種植新技術、改變傳統落后耕作方式和發展現代農業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
今年我市糧食增產工程項目計劃數為60萬畝,占現有糧食種植面積370萬畝的16.2%。其中涉及水稻15萬畝,玉米45萬畝。現已完成67.71萬畝,有效面積60.94萬畝,占計劃數的101.57%,興辦示范樣板111個,總示范面積8755.4畝,涉及全市33個鄉鎮,296個行政村,19.43萬戶農戶,71.78萬人。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計劃數為10萬畝,占現有糧食種植面積370萬畝的2.7%。其中涉及優質水稻2萬畝,優質玉米8萬畝。實際完成10.12萬畝,占計劃的101.12%,涉及17個鄉鎮,77個行政村,4.44萬戶農戶,16.83萬人。當前項目實施情況總體良好,種植任務超額完成,預計糧食產量超過2%的增產任務。
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農業部門做出了積極努力
市縣兩級政府和項目鄉鎮政府高度重視省級糧食增產工程和市級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的實施,多年來在組織領導上、政策扶持上、資金配套上、人員保障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農業部門不斷加強指導和技術保障,認真制定了實施方案,對技術培訓、技術指導、資金管理、督促檢查、測產驗收等環節都進行了精心安排。今年在全市開展技術培訓320期,培訓農民4.3萬人次,抽調493名農業技術人員長期下鄉駐村蹲點開展技術指導,不斷加強“合同管理、標牌管理、檔案管理”等科學管理方式,有力保障了項目的順利實施,為全市糧食工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糧食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實踐教學在高職教學環節中處于關鍵的地位,是大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職業道德的重要平臺。本文結合高職院校糧食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闡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完善校內外實訓基地等措施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實踐教學;糧食工程技術專業;綜合能力
糧食工程技術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旨在培養面向糧食加工、油脂制取與加工、糧油轉化及深加工、糧食收儲和購銷企業生產一線的從事加工、儲存、檢驗、營銷等生產技術與管理工作一線的掌握崗位技能與知識,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熟練專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但高職學生真正學習專業課程只有一年的時間,短時間內很難深入的掌握學科專業知識和加工技術,因此,高職院校亟需加強實踐教學活動。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基本技能實訓,認識實習,頂崗實習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等,不僅能鞏固和提高理論知識,還能直接接觸生產實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從而實現高職院校糧食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1糧食工程技術專業實現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糧食工程技術專業具有很強的工程性、技術性、實踐性,糧食生產企業要求畢業生具有社會適應性強、工作態度嚴謹、專業知識扎實、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強,能為企業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紤]到糧食企業到畢業生的要求,在培養糧食工程技術專業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時,不僅要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還應該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由于在實踐生產或實驗中,內容更具體,更吸引同學的學習興趣,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積累知識和實踐經驗,而且有成就感。加深理解和領會書本中的理論知識,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學生能夠真正胸有成竹的走向工作崗位。
2提升高職糧食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實踐的措施
糧食工程建設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糧食工程建設標準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管理程序和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和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糧食工程建設的特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糧食工程建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糧食工程建設標準包括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第三條對需要在全國統一的糧食工程建設通用技術要求應制定國家標準,其范圍為:
(一)《工程建設國家標準管理辦法》中規定的國家標準范圍;
(二)重要的糧食工程建設技術要求。
關于立項實施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請示
市計劃發展委員會:
我縣是川中丘陵地區的農業大縣,現有耕地68萬畝,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82萬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130萬畝,糧食總產量45萬噸,是全市、全省的糧食主產縣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丘陵地區示范縣。為了穩定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近年來,我們在積極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同時,先后實施了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建設項目、旱作農業項目、玉米制種基地建設項目和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測報網區域站建設項目,是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瘦肉型生豬發展基地和優質棉生產基地。糧食產業是我縣經濟發展的基礎,提高病蟲防控能力是保糧增收的重要措施。為此,根據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報送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緊急通知》,我縣申報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項目。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檢驗檢測室建設、實驗配套用房建設、標準觀測場建設和藥械庫建設等土建工程、田間工程、儀器設備配套以及其他應急機制。項目建設期限兩年,從2004年至2005年。項目投資496.2萬元,其中申請中央投資451.1萬元,地方配套45.1萬元。該項目的實施,既有利于提高我縣糧食生產能力,做大做強糧食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更有利于發揮我縣的區位優勢,提高對農作物病蟲害的預警能力、防控能力,為全市和川中丘陵地區提供有代表性的預測預報信息服務。該項目由縣植保植檢站負責實施??h植保植檢站具有基礎條件好、技術力量強、承擔中、省、市項目實施經驗豐富等優勢,多次受到部、省業務部門的表彰。我們認為,項目建設有較強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懇請市計委轉報省計委審批立項,并在項目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
2004年9月17日
糧食局四德工程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市黨代會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動全市糧食系統公民道德建設“四德”工程再上新水平,根據中共市委辦公室關于印發《市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四德”工程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結合全市糧食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以增強奉獻意識、誠信意識、責任意識為重點,以解決突出道德問題為突破口,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全面提高糧食干部職工道德素質,全面提升全市糧食系統文明程度,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推進富民強市、建設幸福,實現糧食事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撐。
二、任務目標
(一)加強以奉獻為核心的社會公德建設。突出“奉獻社會、關愛他人、遵紀守法”三個方面。以互愛互助為目標,以培育愛心為切入點,發展壯大志愿者服務隊伍,積極投身社會志愿服務。倡導文明禮儀,營造良好工作秩序,引導廣大糧食干部職工以真摯的愛心善待他人、善待社會、善待自然,在全市糧食系統內形成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的行業風尚。
(二)加強以誠信為核心的職業道德建設。突出“忠誠事業、誠實勞動、誠信待人”三個方面。廣泛開展共鑄誠信活動,增強誠信觀念和規則意識,完善糧食職業道德規范,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全市糧食干部職工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工作、對待職業,形成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操守。
糧食單產提高工程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穩定總產值,實現增收”的目標,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改善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大力推廣糧食作物高產高效重大實用技術,繼續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
二、任務目標
我村2016年糧食單產提高工程主要涉及2、3、8組三個村民小組,涉及面積300余畝。突出抓好玉米、豆類、薯類、蔬菜作物,到2016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畝,其中經濟作物畝;無公害農產品開發畝,落實無公害畝。
三、完成糧食單產提高工程的主要措施
(1)合理布局,科學規劃。結合各組的實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宜糧則糧,宜蔬則蔬;同時,要科學規劃,加大糧食生產的輪作和集中連片力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挖掘耕地資源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