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綠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4 08:51: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林業綠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林業苗木園林綠化思考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為了給人民提供舒適、富有美感、富有自然風光特色的生活環境,國家加大了對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而林業苗木則是園林綠化建設工程不可或缺的主要材料之一。本文就針對林業苗木成為園林綠化材料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林業苗木;園林綠化材料
1林業苗木成為園林綠化主導材料的根源
1.1城市生產綠地的面積降低。為了加快我國的城市化建設步伐,城市中大部分的土地被用來進行城區建設,而被用來生產苗木的土地則相應減少。由此,我國的城市園林綠化材料逐漸的走向林業。1.2用于園林綠化的苗木規格被超限度增大。用于園林綠化的苗木都需要符合一定的規格。由于一些生產商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無限度地增大苗木的規格,這是促成林業苗木成為園林綠化主導材料的原因之一。1.3綠化工程造價的不合理競爭。城市綠化市場招、投標具有不規范性,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單位低價中標、為了降低施工成本、獲得可觀的收益,施工方把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主導材料盯向了林業苗木。由于林業苗木大部分生長于山區,不管是生長地的土地成本,還是從栽種到成活的生長成本、管理成本都要低于城區綠地苗木的生長成本,這是促成林業苗木成為園林綠化主導材料的原因之一。
2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2.1樹冠。選擇苗木樹冠重在觀形。目前,作為園林綠化苗木的樹冠有圓錐形(龍柏、雪松等)、卵形(欒樹、懸鈴木等)、圓球形(黃刺玫、貼梗海棠、衛矛球等)、塔形(側柏、塔檜等)、傘形(龍爪槐、合歡等)、垂枝形(連翹、垂柳等)、有層次的冠形(油松、雪松)、倒鐘形(紫葉李、西府海棠等)。2.2樹干。園林綠化苗木的樹干分為婀娜多姿型(柳樹、桃樹、杏樹、山楂、碧桃等)、斑駁皺裂型(油松、白皮松)、筆直挺拔型(欒樹、楊樹、國槐、白蠟等)等。2.3葉片。葉片的形狀多種多樣,比如圓形、條形、針狀、心形等;從大小來劃分,有針葉和闊葉;根據顏色來劃分,有紅黃綠等五彩繽紛的顏色;從排列長序來劃分,可以分為規則和不規則、對稱與不對稱;還有些林業苗木可以通過變化顏色來達到豐富層次的效果,比如秋色葉片的五角楓、衛矛等,在園林綠化中可以帶來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視覺美艷。2.4枝干。林業苗木的枝干也可以帶給人們一種視覺美感。比如柳樹的枝條成垂枝狀,像一根根細細的發帶,雪松則呈現出展翅狀,玉蘭花在開花時則帶給人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2.5花朵。花色、花期、花香是直接能夠呈現給人們的觀賞部分。花色可以用五彩繽紛來形容,比如常見的紅色系可以劃分為深紅、粉紅、紫紅(合歡、紅葉碧桃、一品紅、榆葉梅、紫荊等);白色系列可以劃分為淡綠、淡黃、淡紫(如玉蘭、太平花、白丁香等);黃色系列(槐花、連翹、迎春、黃刺玫等);花期可以劃分為春夏秋,從中可以體現出季節的變化;花香可以劃分為芳香型、臭味型、無味型。2.6果實。人們對果實的欣賞主要體現在果實的形狀和色澤方面,獨特的果實形態可以更好地達到吸引人的效果。
造林綠化后期林業技術探討
摘要:伴隨著科學和技術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也在不斷加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本文通過調查研究,分析造林綠化工程在林業方面的應用,探究當前環境結構以及進行造林綠化的意義,找出在進行造林綠化工程時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污染;綠色發展;造林綠化工程
林業是我國的基礎性產業,不僅承擔著創造森林資源的重任,而且還能有效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現階段,隨著人口密集、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全球氣候變暖的不斷加深等因素,人們生活質量有所下降。為了加快生態環境的建設步伐,政府已相繼推出了一系列造林綠化工程。造林綠化作為林業工作的重點,在改善當前生態環境的同時,還可以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然而,在進行造林綠化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缺乏專業性人才、維護和保養的過程中分配不合理等,導致造林綠化工程無法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1造林綠化工程的優勢
社會的不斷發展給環境帶來了很多的壓力。因此,在工程中引入造林綠化,能夠更好地保護環境。通過調查發現,造林綠化工程前景較好,但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投入到其中,共同解決造林綠化中的技術問題。為了進一步落實可持續發展,國家加大對造林綠化的管理和投資力度,為了進一步保障資源的合理利用,對造林綠化工作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相關數據表明,大部分人并沒有意識到造林綠化的重要性,因此很少有人對造林綠化工程進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浪費了資源,提升了工程成本。造林綠化不僅可以保護環境,還能進一步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造林綠化的現狀
造林綠化林業技術要點分析
[摘要]造林綠化項目是發展我國林業資源的重要舉措,尤其是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的落實至關重要。綠化種植是優化環境、調節大氣和維護生態環境的基礎,近年來林業資源消耗較大,資源總量與利用率相對較低,因此加強造林綠化管理勢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對目前我國造林綠化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就如何加強林業技術管控提出建設性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造林綠化;林業技術;管理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林業規模平穩增長。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林業資源可滿足基本的供需匹配,且在改革生態環境方面取得了一定實效[1]。林業資源的不斷豐富,林業產業的穩定發展,有效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促使就業機會得以增加,有利于社會和諧發展。
1造林綠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林業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的部分區域,樹木產量超過了市場需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林業資源出現了一定的浪費,以致林區整體經濟效益降低。該種現象的出現,對后期全面開展林區管理工作產生了不利影響,很多先進技術手段和方法難以得到有效落實。在現代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部分投資商過分要求提升種植面積,卻未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強后期維護,以致該地區樹木種植出現了不均勻或者樹苗成活率相對較低等問題,受病蟲影響,木材品質將難以得到有效保障[2]。此外,目前林業工作強度不足問題突出,造林綠化與政府政策間存在密切的關聯性,我國部分地區造林綠化效果不明顯或者不均衡,以致出現了較大的地域性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生產實踐中未能準確把握政策要求,且相應措施和方法落實不到位。同時,造林工作集約化導致出現諸多問題,加之造林工程驗收體系不完善,以致部分林木出現質量不高或蓄意造假等問題。同時,目前造林工程建設過程中缺乏后續專項經費,即前期林業生產過程中投入了大量資金,而后續管護工作缺乏專項費用,從而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導致林業工程無法繼續進行。
2加強造林綠化后期技術管控的有效措施
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分析
目前,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就需要加強綠色植物的種植,不僅僅利于空氣的凈化,還能夠美化環境。所以,為了能夠有效加強環境綠化的效果,就需要注重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為人類的生存創造更加穩定持續的生態環境。基于此,在開展造林綠化工作之后,需要加強對林業技術的研究分析,促進當地生態環境與自然環境能夠更加的協調發展。
1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林地存在的問題。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林業的發展速度,在城市化建設的各個工程項目當中,都會廣泛的應用林業產品。而隨著政府加大耕地同林地的保護力度,使得當前社會中出現了大面積開荒的情況,一定程度上為林地保護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更大的困難。1.2林產質量存在的問題。林業發展與進步,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群眾就業難的問題,但是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林業資源生產環節的問題與不足逐漸凸顯出來,進而阻礙了我國林業整體的建設與發展,最終導致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所降低[1]。
2造林綠化后林業技術工作的開展
2.1充分保障苗木造林成活幾率與質量。一般情況下,造林綠化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樹種大部分都是用材林樹種,在成長之后都會成為家具或者器具等方面的原材料。但是,造林綠化工作的開展,卻不僅僅是為了在宜地林植樹,也不僅僅是供人們觀賞。所以,在開展造林綠化工作時,就需要提高對樹木質量的重視程度。為了能夠保障樹木在成長之后能夠成為原材料,就需要注重對生長質量效果并不好的殘次林進行科學合理的改造,在保障能夠充分滿足自然發展規律的過程中,嚴格的對林木進行管理。針對部分沒有出苗的林地,要進行有效的補種,對于那些已經出苗的苗木,需要對其進行細心的管理[2]。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樹木的各項數據指標進行測定,嚴格按照優勝劣汰的原則,充分保障樹木的質量,使得優質樹木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占據更多的土地與陽光,具有充足的水源,進而更好的成長。針對殘次的林苗木,不應該將其全部砍伐,不然會造成生態環境失衡,還會造成林木資源的浪費。在造林綠化之后,要對樹種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優化。在造林的過程中,如果選用的樹種品種相對較為單一,在受到病蟲害因素的影響之后,就會很大程度上加重受災面積,破壞森林的生態平衡,降低森林系統的穩定性。所以,需要對樹種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優化,充分保障森林系統中樹種的多樣化[3]。還需要充分保障苗木種植區域布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效增加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2對林木進行科學化的管理。在造林綠化之后,還需要重視林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要對已經死亡的樹木以及枯樹,進行定期的更換,使得苗木能夠正常健康的生長。從數目撫育角度來看,要對其定期開展松土施肥的工作,及時清理雜草等。保障林木間植的合理性與規范性,對樹木進行科學合理的修剪,有效防止樹木受到病蟲害的侵擾。林木生長發育的情況以及樹木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同成長的生態環境之間具有密切關聯。由于樹木的種類不同,生長發育規律也存在著較多的差異[4]。基于此,就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使得樹木能夠更加健康的生長,并且充分滿足人們對樹木的需求。通過林木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有效推動林業建設的穩定。從實際樹木的生長環境情況來看,也能夠對其生長的質量產生影響。通常而言,樹木成長的環境較為理想,且樹木管理具有一定規范性,那么樹木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在此過程中,土壤的質量能夠很大程度上對樹木的生長產生影響,因此要注意種植的深度要符合相關規定要求,保障樹木能夠獲得充足的水分以及陽光,對樹木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為其創建良好的生長條件,從而有效促進樹木的質量。在開展樹木管理工作時,要加強對病蟲害的重視,盡量降低氣候因素以及病蟲害等因素對樹木成長產生的不利影響。對生長因素進行全面系統的考慮分析,為林木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實現動態化管理的目標,促進森林生產力得到有效提升,進而促進生態效益同經濟效益共同提高。2.3科學選擇砍伐的時間。選擇科學合理的時間,對樹木進行砍伐,從而使林木能夠得到有效更新,維護森林系統的穩定,有效調整優化森林的養分結構,使林木能夠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5]。要充分結合林木的年齡,對采伐的指標以及范圍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定,然后采取小班作業的方法,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砍伐。實際林木砍伐的經驗,我國仍然處于摸索的階段,需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總結砍伐經驗以及教訓,充分保障砍伐工作能夠更加具有科學性以及合理性。2.4注重現代技術的應用。當前,林業市場競爭不僅僅局限于物質資源的競爭,逐漸發展成為高新技術的競爭。而在此過程中,林業管理相關的條例規定沒有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優化,因此,要堅持高新技術的發展,推動林業得到更加穩定持續的進步與發展。基于新時期的發展背景,尤其是推廣生物技術的過程中,要注重合理選擇樹木的形狀以及品種,從而使得林木抗蟲與抗病能力得到良好提升。所以,就需要加強林業技術推廣團隊的構建,全面系統的推廣林業技術,使得林業建設與發展具有充分保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與生長質量。提高對林業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將其融入到林業規劃發展過程中,并且構建綜合素質水平相對較高的林業技術團隊,促進科技成果適用性得到有效提升。注重科技含量的融入,將現代科學技術更好地融入到林業生產當中,提高苗木成活率與生長質量。
3結語
林業綠化安排指導意見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一年,是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市第五屆黨代會、人代會精神,全力實施“工業化、城鎮化、生態化”三大戰略的關鍵之年。為堅定不移地抓好我市林業生態建設各項工作,著力推進我市“生態化”戰略順利實施,各項工作有序扎實推進,現提出我市2012年林業綠化工作如下安排意見:
一、指導思想及總體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為主線,以“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為主基調,以“全市生態化”為主戰略,以“十路一區三園”為主戰場,以項目建設為主陣地,緊緊圍繞“增比進位”和“資源增長、農民增收、生態安全、林區和諧”發展目標,全力推進我市林業生態建設和林區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工作重點
(一)以營林為基礎,以項目建設為主陣地,全力確保資源增長。林業生態項目建設是推進我市生態化建設的根本,2012年,全市營林生產將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石漠化綜合治理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為重點,強化建設質量,提高建設水平,鞏固建設成果,確保森林資源增量增長。
1、堅定不移地抓好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為重點的營林建設項目。2012年3月份前完成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造林項目茶葉682畝、用材林173畝、經果林946畝、恢復經營4625畝;完成2011年度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生態植被保護建設造林28274畝。其中,封山育林12866畝,人工造林15408畝;完成天然林保護封山育林2000畝;完成縣級植被恢復費人工造林1100畝;完成森林撫育18000畝。其中,森林撫育補貼試點14000畝,天然林保護中幼林撫育4000畝;完成2012年度專項資金造林任務;完成造林育苗120萬株(袋)。
鐵路林業綠化研討
鐵路林業綠化是鐵路地區生態環境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是今后鐵路林業工作的重要內容。隨著鐵路跨越式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和出行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鐵路林業綠化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做好鐵路林業綠化植保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1當前鐵路林業綠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環境綠化和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路局對林業綠化在鐵路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也有了新的充分認識,林業綠化作為改善人居環境的配套設施,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是建設工程中的靚點。另外,隨著路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民心住宅工程戰略的實施、鐵路沿線綠色通道建設和打造流動的綠色走廊的實施,鐵路林業綠化迎來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無論是鐵路居住環境綠化和鐵路沿線綠化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時,相應的林業綠化的植物保護工作并沒有跟上,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
1.1綠化設計時忽視了樹種的合理栽培近幾年,幾乎所有的新建小區綠化都是下面鋪設草坪,上面零星點綴一些喬、灌木,造成植物品種單一,喬、灌、地被植物搭配不合理,出現了重視綠地數量忽視綠地質量,以草代木、以小灌木代替小喬木的現象,造成先天設計不足。
1.2只重視建成速度而忽視了質量施工中,為了趕工期和經濟效益,不嚴格按要求進行科學整地,樹穴不規范,樹木土球不標準,基肥很少施入,使用下房土和垃圾土,造成植物成活后營養供給較少,樹勢弱,生長不良。
1.3養護管理不當常言說的好,三分種七分養,栽是一時,養是長期。每種植物都需要根據其生長規律進行合理的施肥、澆水、修剪。現在很多地方只重視水分的供應,而忽視了澆水時間和施肥問題。
造林綠化和林業產業工作會致辭
同志們
市局決定召開這次會議,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國深入學習貫徹《決定》之際。主要任務是總結今年我市造林綠化和林業產業發展工作,學習貫徹全省造林綠化工作暨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精神,研究分析當前的形勢和任務,安排布置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造林綠化和產業發展工作。
大家觀賞了沿灘區九洪鄉九洪村花椒基地和衛坪鎮老房村義務植樹基地現場,剛才。沿灘區程區長代表區里介紹了沿灘區林業發展的相關情況。會議印發了全省造林綠化工作暨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的傳達提綱,請大家認真學習貫徹。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關于2008年林業主要工作的回顧
繼續緊扣“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主題,今年。堅持“惠民富民,改善民生”開展生態建設,狠抓產業發展,努力構建生態文明,取得了較好成績。9月底,全市完成的營造林總面積為7.98萬畝,實現林業產值7.9億元,農民人均從林業中獲得的收入215元。
國土綠化實現新突破。一是深化義務植樹基地建設。2007年建成市級義務植樹基地5600畝的基礎上,今春新增區縣級義務植樹基地1500畝,并計劃再完成2500畝栽植任務。市綠委辦進一步加大市級領導義務植樹林管護力度,下發了關于加強市級領導義務植樹林管護的通知》對義務植樹林的管護提出具體要求;制作并安裝了8個“市級領導義務植樹點”石碑,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駐軍領導參與義務植樹活動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同時啟動了100畝“市政協委員林”建設。二是開展了以“3.12義務植樹活動為主的春季造林綠化。今年“3.12植樹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軍分區等幾大班子領導、機關干部400余人在大安區大山鋪鎮江姐故居開展了義務植樹活動。各區縣也積極動員、組織各級領導班子、機關干部帶頭開展造林綠化,有力地推動了綠化工作,今年春季全市共有40.64萬余人次參加了義務植樹,栽植樹木225.2萬余株。三是部門綠化明顯加快。市政府與各區縣政府,水務、農業、交通、鐵路、環保等市級責任單位簽訂了年度山水園林生態鄉村建設目標責任書。市委、市政府還將2008年全市山水園林生態鄉村建設、義務植樹基地建設納入了市里綜合目標管理,由市目督辦和市綠委進行單項考核。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完成南北環路花卉產業基地470畝,水土治理36平方公里,河流綠化15.8公里,新建生態小區6個,公路綠化里程72公里,新增鄉村綠地130畝,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鐵路綠化3公里。四是積極開展各類綠化創建評選活動。各級綠化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充分發揮職能,加強對山水園林生態鄉村建設工作進行年度檢查和考核,積極開展各類評比懲辦工作,涌現了一大批造林綠化先進單位及個人,并得到懲處。今年以來,川西南礦區、四川理工學院、富順二中榮獲四川省綠化模范單位稱號,富順縣懷德鎮司灣村、榮縣東佳鎮高廟子村榮獲四川省綠化示范村稱號;自流井區農團鄉人民政府等10個單位被評為市綠化先進鄉鎮,市委辦公室等20個部門被評為市綠化先進單位,廖建偉等30名個人獲得市綠化獎章稱號。
造林綠化后期林業技術工作探討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也越來越重視,期望加強造林綠化,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林業技術水平,以便更好地為綠色生態系統的構建提供強大的基礎保障。本文圍繞造林綠化工作探究了目前我國林業資源管理的基本情況,分析了目前在造林綠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造林綠化后期林業技術工作進行了著重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造林綠化;林業技術;管理;生態
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國家提出了要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目標,要求全面統籌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推動技術革新,打造循環發展體系。林業管理是一項技術性的工程,需要結合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樹木種類等,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科學管理舉措,才能切實為林木生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最大限度地打造綠色生態系統,推動環境不斷改善與優化,為人類生產生活營造良好的氛圍。目前,加強造林綠化后期林業技術工作管理對提高林木整體管理質量意義重大。
1當前國家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分析
目前,我國整體林業規模處于穩定增長的態勢,林業資源發展基本可以滿足供需要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通過加強林業資源管理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也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有助于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在看到林業資源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時,也要認識到目前我國林業資源仍然存在嚴重的浪費現象,進而導致林區的經濟效益有所下降,難以實現持續性增長,這不僅不利于提高整體林業管理成效,對林區后期相關工作的開展也帶來很多的不利影響,不利于技術等工作的有效落實。此外,在林業資源開發過程中相關人員往往比較注重林木的種植面積,在管理方面依然比較粗放,導致在種植過程中出現均勻度偏低、成活率不高等問題,面對病蟲害等危害也難以提高整體的防護質量。另外,林業資源管理機構往往將目標放在維護良好的社會形象方面,對于出現的一些問題等沒有及時追根溯源并予以反饋,不利于提高林業種植戶的生產作業積極性和主動性。
2造林綠化現狀與問題分析
林業生態環境園林綠化研究
摘要: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保持了高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及居民居住條件均得到了明顯改善,這充分展現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寶貴成果。但與此同時,我國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日益突出,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逐漸下降,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林業建設與總體生態環境之間存在密切聯系,而如何改善林業生態環境也成為林業可持續發展關注的重點問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要求園林綠化工作必須做出有效轉變,為城市居民生活環境改善及生態環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改善;園林綠化;發展
林業產業在市場化經濟及全球化浪潮下保持了高速發展態勢,我國森林覆蓋率近年來保持了持續增長,這不僅帶來了充足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改善了自然環境。林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這既關系到經濟利益,同時也關系到生態效益,必須要圍繞林業建設展開深度研究。
1林業及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重要性分析
中國經濟在經過長達20多年的發展后,已經逐漸進入瓶頸期,必須要積極調整經濟發展模式,落實生態文明與經濟文明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在保障人民生活質量及生態環境平衡的條件下發展經濟,并逐漸改善和提高生態環境轉光。林業與園林綠化之間存在密切關聯性,林業環境的改善將有助于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改善,而園林綠化同樣可以作為林業產業的重要構成為整體生態環境提供有效支撐,同時也將人與自然更加緊密聯系起來,引導人們融入自然,感受自然帶給他們的身心享受,同時也鼓勵人們更加尊重自然、熱愛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及城市與生態的高度統一。
2林業生態環境與園林綠化的發展現狀
造林綠化后林業技術工作要點
[摘要]我國民眾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礎上,環境保護意識也得到了提高,同時對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態環境質量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及國家經濟發展都具有直接影響,生態系統可以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充足的資源,促進各行各業發展,進而推進社會經濟發展。如果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威脅。國家政府及社會各界都十分重視環境保護與改善工作,積極開展造林綠化工作。基于此,本文圍繞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要點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關鍵詞]造林綠化;科學管理;更新砍伐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環境保護工作,我國的生態系統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在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社會各界都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情況,同時加快了經濟發展模式的改革。造林工程的開展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植樹造林是增加綠地面積最直接的方式,不斷優化綠化造林后的林業技術,可以有效保障整體綠化效果,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保障社會和諧、穩定。
1我國林業發展現狀
林業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僅能調節溫度、濕度,還能防風固沙、降低噪聲等。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森林面積迅速減少,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我國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出臺了很多促進林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各種毀林開荒、亂砍濫伐行為進行了有效遏制。民眾對于森林資源的重要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參與森林資源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覆蓋率及森林總面積呈快速增長趨勢,其中人工林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目前我國人工林總面積處于世界第二,林業發展態勢令人感到滿意。但是林業科技水平較低,未充分利用各種樹種類型,難以將林業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資源浪費現象比較嚴重,這些都不利于現代林業發展,而且對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林業發展過程中,要重視林業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將林業資源的價值最大化發揮出來。
2造林綠化在生態建設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