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06:04:5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卵巢早衰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卵巢早衰病因分析論文
1遺傳性因素
有關家譜調查發現POF發病率在女性親屬中,有家族史的達100%,而散發性的僅為1%;由特定基因序列單元大量重復構成,長度在人類高度遺傳的端粒的缺失同衰老密切相關,且多出現POF,說明POF具有較高的家族遺傳傾向。
兩條結構正常的X染色體對維持卵泡正常的儲備至關重要,X染色體上的任何缺失都會引起卵巢功能衰竭[2]。目前研究發現,POF是一種由常染色體傳遞或X連鎖顯性限制性遺傳病,常伴有染色體重組、移位或單體性改變,X染色體和常染色體間的移位[3],以及X染色體和常染色體數量和結構異常等。由于X染色體上各區段載有不同的基因,因此缺失或重組的部位不同決定著產生不同的癥狀,如X染色體Xp11和Xq13末端缺失常表現為完全性卵巢功能衰竭;Xp21和Xq24末端缺失常可導致嚴重的卵巢功能紊亂,病人多表現為POF[4]。
Marozzi等[5]提出導致POF的特定基因區段可能位于Xq的末端,即限定Xq26~q28之間,它們對卵巢發育和卵泡生成具有重要意義。Schlessinger等[6]研究發現,POF患者X常染色體第3位點上一轉錄因子FOXL2的缺失,可導致單倍體缺失而引起卵泡數量的減少。
線粒體DNA的缺失可加速卵泡細胞凋亡,引起卵巢功能衰退。女性隨年齡增加,線粒體DNA缺失率逐漸上升,絕經婦女則高達86.4%。缺失部位多在8649~13447位和8482~13460位[3],直接影響線粒體呼吸鏈上主要酶的轉錄、合成,使胞內能量產生障礙,影響卵泡細胞的增殖和凋亡,終致卵巢功能衰竭。
在一些POF病例中,發現一種X連鎖基因FMR1與特發性POF有關,但其分子機能還不清楚[7]。此外,維持卵巢始基卵泡數量所必需的Atm/ckit基因變異及其基因產物可引起始基卵泡的凋亡和數量減少;調節女性生育力和性細胞發育的候選基因DAZ-LI突變,以及由基因所致的突變抑制素(INH)結構和功能異常均可導致POF的發生。
卵巢早衰病因研究進展論文
【關鍵詞】卵巢早衰;病因
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是指月經初潮后到40歲之前發生的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狀態,為婦科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近年發病率有逐年上升之趨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其發生率為1%[1]。目前研究認為POF的發生主要與遺傳、免疫、代謝和環境等因素有關。
1遺傳性因素
有關家譜調查發現POF發病率在女性親屬中,有家族史的達100%,而散發性的僅為1%;由特定基因序列單元大量重復構成,長度在人類高度遺傳的端粒的缺失同衰老密切相關,且多出現POF,說明POF具有較高的家族遺傳傾向。
兩條結構正常的X染色體對維持卵泡正常的儲備至關重要,X染色體上的任何缺失都會引起卵巢功能衰竭[2]。目前研究發現,POF是一種由常染色體傳遞或X連鎖顯性限制性遺傳病,常伴有染色體重組、移位或單體性改變,X染色體和常染色體間的移位[3],以及X染色體和常染色體數量和結構異常等。由于X染色體上各區段載有不同的基因,因此缺失或重組的部位不同決定著產生不同的癥狀,如X染色體Xp11和Xq13末端缺失常表現為完全性卵巢功能衰竭;Xp21和Xq24末端缺失常可導致嚴重的卵巢功能紊亂,病人多表現為POF[4]。
Marozzi等[5]提出導致POF的特定基因區段可能位于Xq的末端,即限定Xq26~q28之間,它們對卵巢發育和卵泡生成具有重要意義。Schlessinger等[6]研究發現,POF患者X常染色體第3位點上一轉錄因子FOXL2的缺失,可導致單倍體缺失而引起卵泡數量的減少。
卵巢早衰中西醫研究論文
【關鍵詞】卵巢早衰;病因
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是指月經初潮后到40歲之前發生的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狀態,為婦科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近年發病率有逐年上升之趨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其發生率為1%[1]。目前研究認為POF的發生主要與遺傳、免疫、代謝和環境等因素有關。
1遺傳性因素
有關家譜調查發現POF發病率在女性親屬中,有家族史的達100%,而散發性的僅為1%;由特定基因序列單元大量重復構成,長度在人類高度遺傳的端粒的缺失同衰老密切相關,且多出現POF,說明POF具有較高的家族遺傳傾向。
兩條結構正常的X染色體對維持卵泡正常的儲備至關重要,X染色體上的任何缺失都會引起卵巢功能衰竭[2]。目前研究發現,POF是一種由常染色體傳遞或X連鎖顯性限制性遺傳病,常伴有染色體重組、移位或單體性改變,X染色體和常染色體間的移位[3],以及X染色體和常染色體數量和結構異常等。由于X染色體上各區段載有不同的基因,因此缺失或重組的部位不同決定著產生不同的癥狀,如X染色體Xp11和Xq13末端缺失常表現為完全性卵巢功能衰竭;Xp21和Xq24末端缺失常可導致嚴重的卵巢功能紊亂,病人多表現為POF[4]。
Marozzi等[5]提出導致POF的特定基因區段可能位于Xq的末端,即限定Xq26~q28之間,它們對卵巢發育和卵泡生成具有重要意義。Schlessinger等[6]研究發現,POF患者X常染色體第3位點上一轉錄因子FOXL2的缺失,可導致單倍體缺失而引起卵泡數量的減少。
卵巢早衰中西醫病因研究論文
【關鍵詞】卵巢早衰;病因
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是指月經初潮后到40歲之前發生的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狀態,為婦科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近年發病率有逐年上升之趨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其發生率為1%[1]。目前研究認為POF的發生主要與遺傳、免疫、代謝和環境等因素有關。
1遺傳性因素
有關家譜調查發現POF發病率在女性親屬中,有家族史的達100%,而散發性的僅為1%;由特定基因序列單元大量重復構成,長度在人類高度遺傳的端粒的缺失同衰老密切相關,且多出現POF,說明POF具有較高的家族遺傳傾向。
兩條結構正常的X染色體對維持卵泡正常的儲備至關重要,X染色體上的任何缺失都會引起卵巢功能衰竭[2]。目前研究發現,POF是一種由常染色體傳遞或X連鎖顯性限制性遺傳病,常伴有染色體重組、移位或單體性改變,X染色體和常染色體間的移位[3],以及X染色體和常染色體數量和結構異常等。由于X染色體上各區段載有不同的基因,因此缺失或重組的部位不同決定著產生不同的癥狀,如X染色體Xp11和Xq13末端缺失常表現為完全性卵巢功能衰竭;Xp21和Xq24末端缺失常可導致嚴重的卵巢功能紊亂,病人多表現為POF[4]。
Marozzi等[5]提出導致POF的特定基因區段可能位于Xq的末端,即限定Xq26~q28之間,它們對卵巢發育和卵泡生成具有重要意義。Schlessinger等[6]研究發現,POF患者X常染色體第3位點上一轉錄因子FOXL2的缺失,可導致單倍體缺失而引起卵泡數量的減少。
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卵巢早衰的療效。方法對42例卵巢功能早衰(POF)病人進行臨床治療并進行追蹤觀察。結果34例患者癥狀明顯改善,31例月經基本正常,3例恢復正常月經并排卵妊娠,3例不滿意。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卵巢功能早衰
卵巢功能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是一種治療相對困難,療程長且影響正常生育,給患者及家庭造成痛苦的婦科內分泌疾病。其發病率在婦女中占1%~3%,占繼發性閉經原因的2%~10%[1]。特點為40歲以前的婦女出現持續閉經、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且由于體內低雌激素水平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如面部潮紅、陣熱多汗、骨質疏松等。近年來POF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門診患者多以閉經、不孕、更年期癥狀就診,現對200010~200610在我院婦科門診診斷為POF患者42例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2例患者中年齡最小18歲,最大39歲,平均36歲;其中25歲以下9例,26~30歲21例,30歲以上12例;月經初潮年齡范圍13~17歲,平均14歲;繼發閉經的婦女在停經以前平均行經8.4年,閉經期限平均為3.2年(最少為6個月,最長為10年);40例繼發閉經患者中,36例為月經稀少漸至閉經,4例為突發閉經。42例患者中未婚3例,已婚39例。其中9例有分娩史,30例為不孕癥占71.4%,大多以不孕來我院就診,診斷為POF。
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功能早衰研討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2例患者中年齡最小18歲,最大39歲,平均36歲;其中25歲以下9例,26~30歲21例,30歲以上12例;月經初潮年齡范圍13~17歲,平均14歲;繼發閉經的婦女在停經以前平均行經8.4年,閉經期限平均為3.2年(最少為6個月,最長為10年);40例繼發閉經患者中,36例為月經稀少漸至閉經,4例為突發閉經。42例患者中未婚3例,已婚39例。其中9例有分娩史,30例為不孕癥占71.4%,大多以不孕來我院就診,診斷為POF。
1.2癥狀與體征42例患者中18例(42.9%)有不同程度的低雌激素血癥表現,如出汗、心悸、陰道干燥和性欲下降等;24例(57.1%)有程度不等的生殖器及乳房萎縮;23例(54.8%)同時伴發老年性陰道炎。
1.3實驗室檢查42例患者均做血清促卵泡素(FSH)、黃體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和抗卵巢抗體(AOAB)測定,重復3次。檢查結果:①FSH,LH值升高,其中以FSH升高更為明顯,FSH48.1~171IU/L,LH35.5~162.3IU/L;②E2值明顯低于或等于卵泡期水平(2.8~36pmol/L);③PRL(血清泌乳素)值均正常(<20μg/L);④AOAB明顯增高為(6.81±1.91)ku/L。
1.4陰道B超檢查患者子宮、卵巢小于生育期婦女,25例(59.5%)無卵泡存在,6例(14.3%)雖有卵泡但數量極少,直徑小于8nm,連檢測未見卵泡發育。
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功能早衰探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卵巢早衰的療效。方法對42例卵巢功能早衰(POF)病人進行臨床治療并進行追蹤觀察。結果34例患者癥狀明顯改善,31例月經基本正常,3例恢復正常月經并排卵妊娠,3例不滿意。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早衰能取得較好的療效,可在臨床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卵巢功能早衰
卵巢功能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POF)是一種治療相對困難,療程長且影響正常生育,給患者及家庭造成痛苦的婦科內分泌疾病。其發病率在婦女中占1%~3%,占繼發性閉經原因的2%~10%[1]。特點為40歲以前的婦女出現持續閉經、雌激素水平低下、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且由于體內低雌激素水平而出現一系列癥狀,如面部潮紅、陣熱多汗、骨質疏松等。近年來POF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門診患者多以閉經、不孕、更年期癥狀就診,現對200010~200610在我院婦科門診診斷為POF患者42例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42例患者中年齡最小18歲,最大39歲,平均36歲;其中25歲以下9例,26~30歲21例,30歲以上12例;月經初潮年齡范圍13~17歲,平均14歲;繼發閉經的婦女在停經以前平均行經8.4年,閉經期限平均為3.2年(最少為6個月,最長為10年);40例繼發閉經患者中,36例為月經稀少漸至閉經,4例為突發閉經。42例患者中未婚3例,已婚39例。其中9例有分娩史,30例為不孕癥占71.4%,大多以不孕來我院就診,診斷為POF。
數據挖掘技術對中藥復方用藥的應用
摘要:目的基于數據挖掘技術分析治療卵巢早衰中藥用藥規律。方法檢索近10年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維普)、萬方數字化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等有關卵巢早衰的中醫文獻,篩選運用EndnoteX8軟件、SPSS22.0建立數據庫并進行統計分析及挖掘用藥規律。結果根據納入標準,共納入181篇文獻,其中使用藥物2628次,包括不同中藥148味。對使用頻次超過平均頻率以上的藥物進行分析,發現使用頻次前3位的單味藥物分別是熟地黃、當歸、菟絲子;中藥治療卵巢早衰多選用補虛藥,其次是活血化瘀藥。中藥多歸肝經、腎經、心經;聚類分析得到藥物組合42個。結論治療卵巢早衰多從肝、腎論治,用藥多以溫補為主,多從補虛及活血化瘀等方法進行組方治療。卵巢早衰主要指女子于月經初潮至40歲前,閉經持續時間至少4個月或以上,而在激素檢查上出現2次或2次以上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40U/L,促黃體生成激素(LH)>30U/L,同時雌二醇(E2)<20pg/mL[1]。臨床上多表現為閉經、不孕、絕經期癥狀(潮熱、多汗、情緒改變、失眠、記憶力減退、感覺異常、性交困難等)、第二性征及生殖器官的萎縮[2]。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壓力不斷增加,有研究表明患有卵巢早衰的女性有逐年上升趨勢,年齡也逐漸年輕化[3]。因此,卵巢早衰的早期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現代中醫治療卵巢早衰多以中藥人工周期、中西醫結合治療、心理疏導等方法,治療效果顯著。因此筆者通過閱讀探究近10年來關于中醫藥治療卵巢早衰的文獻,對治療本病的中醫用藥規律進行了整理,以期為臨床中醫治療卵巢早衰提供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數據來源
選用收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知識平臺(WanFang)、維普期刊全文數據庫(VIP)中2010年1月—2020年5月以中藥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研究文獻,檢索關鍵詞為“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早衰”,檢索日期為2010年1月—2020年5月。
1.2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1)明確診斷為卵巢早衰,有相應的診斷標準和療效評價標準;(2)治療組以中藥復方為主且病例數≥20例,有效率≥70%,均設有對照組。可合并其他西醫藥物、手術及中醫針灸等輔助治療手段。排除標準:(1)單純動物組織形態學實驗研究文獻。(2)診療評價、具體方劑或診斷標準不清晰者。(3)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及綜述研究。從中篩選出與治療卵巢早衰有關的文獻180篇、復方222首。
天癸功能異常分析論文
1天癸功能異常的理論基礎
1.1中醫學的“心腦-腎氣-天癸-沖任-胞宮”該作用機制的提出是從新的角度體現中醫學的“整體觀”。人體功能的調節不是某一臟器局部的作用,而是全身多臟器、多經絡相互作用的結果,并有天癸和氣血參與的協同反應。該軸是以腎為主導,天癸是促使生理功能產生的重要物質,沖任是在腎與天癸的作用下,把心、肝、脾、肺等臟腑之氣血津液輸注于胞宮,使之行使月經與孕育的功能。
1.2中西醫結合對兩個性腺軸的認識《靈樞·誨論》說:“腦為髓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腎生骨髓”。根據腎藏精、主骨生髓、髓聚為腦的理論,說明腎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活動有密切的關系,在某些生理病理產生的機理中腎具有下丘腦一級的調節功能。“天癸”是腎中精氣旺盛的產物,是始終對沖任、胞宮起作用的,從功能的吻合上看,天癸有相當于垂體前葉產生促性腺激素(FSH、LH)、生長素、泌乳素的作用。因此可以認為天癸具有垂體一級的調節功能。《景岳全書》中說:“經本陰血,何臟無之?惟臟腑之血,皆歸沖脈,而沖脈為五臟六腑之血海,故經言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由此可見沖脈為月經之本”。可見沖脈的生理作用似西醫學子宮內膜的分泌期,即月經前期。任脈為“陰脈之海”,“任主胞胎”,任脈氣血充盛,子宮藏、蓄、固的功能正常,月經、孕育亦正常,此階段似子宮內膜增殖期,即月經后期。[4]可見沖任是直接作用于胞宮的。西醫學認為卵巢分泌的性激素,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發生周期性變化。因此,沖任與胞宮、卵巢及子宮有明確的對應關系,可以認為沖任類似于卵巢的功能。
2天癸功能異常的病因病機
2.1中醫學病因病機
2.1.1六淫之邪,浸淫胞宮,擾亂沖任督帶六淫之邪雖然不是疾病發生的決定因素,但卻可促進疾病的發生發展。六淫之邪侵襲機體,尤其在經期人體抵抗力低下時可循胞脈下襲胞宮,損傷沖任致任脈之氣難通,沖脈精血難盛。因婦女以血為本,寒、熱、濕邪更易與血相搏,影響“心腦-腎氣-天癸-沖任-胞宮”軸正常的反饋調節功能,從而導致各種婦科疾病。
卵巢妊娠臨床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妊娠;異位;卵巢
【論文摘要】分析12例卵巢妊娠的臨床特征,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卵巢妊娠的發生因素及臨床特征進行分析,特征為卵巢妊娠比輸卵管妊娠更易出現腹痛、肛門墜脹、妊娠部位破裂、失血性休克等癥狀,無明顯停經史。結論卵巢妊娠的病因可能與盆腔炎、宮內置節育器有關,術前誤診率高,治療以手術為主。
卵巢妊娠(ovarianpregnancy,oP)是一種罕見的異位妊娠形式,自然受孕后的發生率約為1∶7000~1∶40000),占異位妊娠的0.5%~3.0%,近年來發病率逐年增高。因缺乏典型的臨床癥狀和特征,術前很難確診,早期易發生破裂大出血,難以診斷,故應引起關注。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卵巢妊娠12例,現結合文獻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年齡和生育史12例患者年齡為21~40歲,平均28.6歲。未產婦3例,經產婦9例,產次為1~5次,口服避孕藥2例,工具避孕1例,采用宮內避孕環者9例,放置時間為1~11年,類型不詳。有輸卵管妊娠病史者1例,剖宮產史者2例,人工流產史者8例。
1.2臨床表現12例均有腹痛史,有停經史者8例,停經天數33~35d,陰道出血5例,暈厥伴休克4例,盆內觸及包塊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