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發展規劃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23:37: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旅游發展規劃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大旅游發展規劃
為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指導全市大旅游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市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制定《**大旅游產業發展規劃》。
本規劃所稱的“大旅游產業”,是指以傳統旅游業為龍頭的,包括會展、休閑、商貿、文化及其他社會資源中能與旅游互動部分的產業集群。
一、我市大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現狀與態勢。
“十五”期間,我市利用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和良好的經濟環境,以旅游國際化為突破口,大力實施“旅游西進”戰略,觀光旅游迅速發展,會展商務業、休閑度假業及相關產業明顯提升,基本形成了國內游和入境游“兩輪驅動”,觀光、會展、休閑“三位一體”發展的產業格局。
———觀光游覽業不斷走強。**年以來,我市建成并開放了雷峰塔、楊公堤、大明山、**野生動物世界、垂云通天河等一批新景區;西湖、千島湖、宋城、雙溪竹海漂流、七里揚帆等景區的旅游促銷力度進一步加大;旅游國際化戰略全面啟動,成功推出包括學校、醫院、商場、社區在內的50余個較有特色的社會資源點,旅游環境不斷優化。**年,全市入境過夜旅游人數123.41萬人次,接待國內游客301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10.73億元。**年,全市星級飯店突破200家,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位;旅行社295家,其中國際社31家,旅游產業競爭力明顯增強。旅游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5.1%上升到**年的6.3%。
海洋旅游發展規劃
黨的**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年規劃的建議》擘畫了未來五年的宏偉發展藍圖,明確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發展指導思想,為我市制定群島型**海洋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指明了方向。
**時期,是舟山海洋旅游產業大發展的黃金期,是進一步奠定基礎、全面提升海洋旅游的戰略轉型期。本規劃的主要任務是堅持科學旅游發展觀,摒棄傳統的純觀光、純自然山水和古跡游的旅游產品開發模式,與時俱進,抓住長三角旅游經濟圈的迅速崛起、連島工程的順利推進、洋山國際大港的開港、舟山香港包機的開通、杭州灣大橋即將通車和世界佛教文化論壇在普陀山舉辦所帶來的新機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探索和打造獨具特色的群島型國際性海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爭取舟山成為海洋旅游特區奠定基礎。
實現這一戰略任務,在指導思想上,要有力整合具有當地特殊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旅游產品;以市場消費新需求為導向多元打造主題旅游產品和創造新市場;用科學發展觀作指導,實行統籌策劃、產業融合、循環經濟、有限開發和可持續發展的大旅游開發模式。舟山旅游產品開發要在原有特色旅游資源的基礎上加入“現代元素”和“生活元素”,使游人在旅游過程中對所接觸到的事物、事件、環境和所接受的服務都能直接得到綜合的新感受,達到一種新體驗和新經歷。
建設海洋旅游強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而作出的戰略決策,是進一步擴大開放、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充分就業、豐富文化生活、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
海洋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是在《舟山市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的基礎上,依據《旅游規劃通則》、《浙江省旅游業**發展規劃》、中共舟山市委、舟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海洋旅游產業的若干意見》等法規、文件編制的。
本規劃的期限為**年—2010年,是我市**規劃體系的重點專項規劃,是加快全市海洋大旅游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本規劃作用在于:
塞罕壩旅游發展規劃
旅游是一個復雜的、涉及多部門的、各個環節相對獨立的活動,規劃是確保旅游所涉及的各個要素均衡發展的需要。只有通過認真地、綜合性地規劃,旅游給經濟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利益才能夠達到最大化,否則不僅旅游應創造的經濟利益不能充分實現,而且會帶來一些經濟問題。塞罕壩作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要發展,要突破瓶頸,必須進行必要的規劃。
1塞罕壩旅游發展的基本情況
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地處河北承德圍場壩上地區。海拔1010~1940m,森林覆蓋率80%,森林資源資產總價值148.85億元,是中國面積最大的人工林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公園旅游發展的定位是“生態優先,適度發展,示范教育,持續利用”。截至2011年底,塞罕壩已累計接待中外游客184.76余萬人次,客源地涉及30個省、市及世界上1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園現有賓館、度假村、飯店、旅游商店等旅游服務設施共108家,擁有床位7000余張,餐位8500個。據不完全統計,到2011年公園已實現旅游門票收入1.12億。每年直接或間接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9000多個,并為周邊社區創造綜合效益1億多元。
2塞罕壩旅游資源的特點
塞罕壩的自然環境,即使用再多的形容詞都不過分。這樣一個優越的自然環境,是這里最值得珍惜的寶貴資源,也是其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當人們陶醉于這里的美麗自然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這里已經是阻擋沙漠南進,侵襲京津等城市的第一道生態屏障。
2.1輝煌的歷史與零星的遺存
旅游發展規劃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我國旅游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加強旅游規劃管理,提高旅游規劃水平,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編制和實施旅游發展規劃,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編制旅游開發建設規劃應當服從旅游發展規劃。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項目建設,應當符合旅游發展規劃的要求。
第四條旅游發展規劃應當堅持可持續發展和市場導向的原則,注重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點、合理利用,提高旅游業發展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第五條國家旅游局負責全國的旅游發展規劃管理工作;地方各級旅游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旅游發展規劃管理工作。
旅游業發展規劃
為指導和促進全市旅游業快速、穩定、健康發展,打造“東方休閑之都”,建設現代化國際風景旅游城市,根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市城市總體規劃(***-2020)》、《**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20)》等文件的總體要求,編制本規劃。
本規劃時間段為**年至2010年,范圍為**市行政區域。
一、**期間的發展狀況和**發展機遇
(一)取得的成就。
**期間,是我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期以及由國內旅游為主向國內國際旅游并重的轉折期。2001年7月提出的以“規劃共繪、交通共建、市場共拓、產業共興”為主要內容的“旅游西進”戰略成為當前我市五大發展戰略之一。**期間,以“旅游西進”戰略為統領,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旅游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
旅游管理體制創新。2001年市政府機構改革,成立了市旅委,建立了旅游商貿系統。市旅委的成立,在全國旅游管理體制上是首創。市旅委作為一個帶有協調管理職能的綜合性部門,在旅游商貿系統中起到領頭作用。新體制的建立,較好地解決了多年來**旅游業條塊分割、多頭管理的困擾,從體制上基本理順了工作關系,形成了發展大**、大旅游、大產業的合力。
旅游及發展規劃思考
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更加協調,打造全國知名的旅游縣和中國北方最佳旅游目的地,根據中央、省、市《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意見》,結合《*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發展現狀
一、旅游業現狀
1、資源現狀
*縣秦時置縣,地處豫西丘陵山區,位于河南省“三點一線”旅游開發重點區域。轄域面積116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開發面積達550平方公里。168平方公里的寬闊水域,山環水抱的世界地質公園,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秀美壯闊的自然山水,積淀深厚的歷史人文,為我縣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的旅游資源可分為兩大塊:一是以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代表的自然資源,包括黛眉山、168平方公里的萬山湖、道教圣地荊紫山、黃帝密都青要山、尋根問祖勝地始祖山、鬼谷子(王禪)演兵處鷹嘴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龍潭峽谷、郁山森林公園等8個景區;二是以千唐志齋為代表的人文資源。包括“石刻唐書”千唐志齋、道教圣地爛柯山(王喬仙洞)、黃河奇石山莊、中國澄泥硯之鄉、漢函谷關等五個景點。
2、開發現狀
海洋旅游發展規劃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期間,特別是20**年全市海洋旅游發展工作會議以來,我市旅游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已成為我市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當前,我市旅游業已進入了新一輪發展階段,2009年大陸連島工程的貫通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召開,將為加快我市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更為有利的時機。為適應形勢發展,抓住大好機遇,進一步推進海洋旅游強市建設,我市編制完成了《**市海洋旅游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總體規劃》起點高,依據充分,目標明確,市場定位準確,空間布局合理,對**旅游業發展有很強的指導性。為認真貫徹實施《總體規劃》,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緊緊圍繞《總體規劃》,突出“海”、“佛”兩個主題,抓住“建設”、“管理”、“營銷”三個重點,實施精品戰略,創新發展舉措,強化興旅合力,把**建設成為最宜人居的海洋休閑旅游目的地。今后五年,要著力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快旅游精品項目建設
旅游精品項目是旅游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要深入挖掘我市獨特而豐富的海洋和佛教文化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海洋旅游,鞏固提升佛教文化旅游,加快建設一批精品項目,從整體上提升**旅游實力。
(一)積極發展大眾海釣游項目。重點建設大眾化游客岸釣基地,完成泗礁島、白沙島、朱家尖島、桃花島、秀山島等區域一期釣場建設,啟動六橫東部島嶼、大長涂東部島嶼和嵊山島、枸杞島、廟子湖島等區域二期釣場建設。在雙轉漁民中,組織培訓一批導釣隊伍,建立釣訊信息系統,開發一批島礁景點,使海釣成為縮短旅游淡季、延長游客逗留時間的有效載體。通過舉辦國內外專業海釣賽事等活動,打響**海釣品牌。海洋漁業等部門要采取設置人工魚礁、擴大魚苗增殖放流、加強海釣海域管理等措施,建設海洋牧場,確保有魚可釣,促進海釣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二)打響做大海鮮美食游項目。充分發揮**海鮮的品牌效應,做大海鮮餐飲文章。培育海鮮餐飲品牌,研究編制**特色海鮮菜譜,開發保健養身的海鮮菜系和旅游食品。扶持餐飲企業做大做強,不斷提高海鮮烹飪技術和餐飲管理服務水平。挖掘**海鮮餐飲文化內涵,通過舉辦中國海鮮大餐爭霸賽、海鮮美食論壇等多種載體,進一步擴大**海鮮美食影響力。積極建設海邊、海上、漁村、漁港、漁家海鮮餐飲場所,選擇在合適的地方吃海鮮。進一步打響沈家門夜排擋品牌,改造提升定海、岱山高亭、嵊泗菜園等現有的海鮮夜排檔,加快推進魯家峙海鮮美食城等項目建設。在朱家尖島、岱山島、泗礁島等選擇一批漁文化濃郁的漁村,建造漁村海鮮品嘗點。
旅游發展規劃意見
《*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是一個比較成熟、全面、具體和有比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的規劃,在空間布局、市場分析、區位研究、交通配套建設和建議幾個方面尤其突出,說明編制組和有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且工作認真扎實和卓有成效的,也反映出編制組專家和*市、貴州省旅游局等對*旅游的認識水平高。本人完全同意通過專家評審。
現對規劃及*市的旅游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個人意見:
1、從規劃工作要為規劃對象的未來發展勾畫出一幅藍圖的基本要求看,評審稿提供的這幅圖還應該進一步簡潔、清晰。這幅圖不僅對從事旅游工作的人要易看好懂,也要力爭使一般讀者看得明白。建議在說明書的基礎上編制10000-20000字的文本,以規劃研究的結論和建議為主要內容。此外,說明書中的一般性理論知識介紹也可以精簡或刪除。
2、加強對旅游產業布局的分析研究并提出明確的對策建議,突出產業作為資源到市場和效益轉化的轉化器作用。要以發展大旅游、建設大產業為出發點,不僅要在產品項目上全面考慮觀光、休閑、娛樂、度假、會議等直接滿足旅游目的的內容,而且要考慮六要素的成龍配套,還要考慮為旅游產業提供支撐的產業的布局和發展。
3、進一步認真研究、討論、論證*旅游的主題形象、宣傳口號,設計、確定*旅游的直觀標識。在內容上,主題形象表達和宣傳口號既要準確概括旅游目的地的性質特點,使得人們覺得準確、貼切,又要有很強的市場針對性,能夠產生比較強的吸引力,使得旅游者看到、聽到后立即產生前往旅游的動機。在文字上,既不能太晦澀、深奧、抽象,又不能太俗氣和過于直白,要有文學、美學意味,能夠產生美好的聯想。在目標設定上,既不能過低和過于具體,又不能過高、過大。直觀標識要通過公開征集、專家設計、廣泛討論、比較論證和政府審定的方式來確定,不能等,但也不要太著急。基本要求是一看就懂,看完就忘不了,因此,要有特色,要能夠直觀表示出一地一區的旅游主題、性質、特色。
4、增強規劃的約束力,抓好規劃的培訓、研討和交流,為實施規劃奠定基礎、創造條件。規劃編制、評審、基本都是政府、主管部門和專家的工作,我國的旅游規劃已經度過了摸清資源家底、進行動員宣傳、統一和提高認識、確定旅游發展目標的階段,進入了發揮實際指導作用的階段。在前一階段,編制和規劃本身就可以基本實現目標,在當前階段,除了規劃要更具體、更科學和更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外,編制和規劃只是基礎和序幕,主要的目標和任務是規劃的實施。因此,必須使規劃具有很強的約束力,建議再次認真修訂后,將規劃報經市委審批和市人大討論通過,請市政協組織討論和提出意見,由市政府或市委、市政府聯合實施。同時,要加強規劃的宣傳、培訓、研討、交流等工作,讓盡可能多的人了解、熟悉、掌握規劃。本人認為,此次評審的規劃在質量方面沒有什么問題,建議將實施規劃作為明年市旅游工作會議的主題和旅游工作的主線。
旅游發展規劃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我國旅游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加強旅游規劃管理,提高旅游規劃水平,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編制和實施旅游發展規劃,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編制旅游開發建設規劃應當服從旅游發展規劃。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項目建設,應當符合旅游發展規劃的要求。
第四條旅游發展規劃應當堅持可持續發展和市場導向的原則,注重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點、合理利用,提高旅游業發展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第五條國家旅游局負責全國的旅游發展規劃管理工作;地方各級旅游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旅游發展規劃管理工作。
旅游發展規劃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我國旅游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加強旅游規劃管理,提高旅游規劃水平,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編制和實施旅游發展規劃,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編制旅游開發建設規劃應當服從旅游發展規劃。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項目建設,應當符合旅游發展規劃的要求。
第四條旅游發展規劃應當堅持可持續發展和市場導向的原則,注意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點、合理利用,提高旅游業發展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第五條國家旅游局負責全國的旅游發展規劃管理工作;地方各級旅游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旅游發展規劃管理工作。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旅游消費行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