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13:18: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蜜蜂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語文蜜蜂知識錯誤分析論文

蜜蜂在詩文、畫卷中不乏常見。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以下簡稱新《語文》)選編了一些有關蜜蜂的文章、資料,體現了讓學生開拓知識領域、貼近現實生活的特色。然而筆者通讀全套《語文》教科書后,竟發現其中涉及蜜蜂知識的課文、資料多處有錯,有的是知識性的,有的是表達方面的,還有一兩處引用的數據近于荒誕、離奇。驚詫之余,認為有必要指正,并建議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一室盡快修改教科書,以免貽誤后學。

一、《荔枝蜜》(第一冊一七課)

《荔枝蜜》是現代作家楊朔的散文名作。文中所涉的蜜蜂知識有六處知識性、表達上的錯誤和失妥。限于篇幅,此文無法表述,需另文小議。

二、《萬紫千紅的花》(第三冊二一課)

課文在說明昆蟲對花色的選擇時,舉有一例:"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歡黃色,而喜歡紅色和藍色。"(188頁1~2行)

此例欠科學根據,也與事實相悖。

查看全文

浙江省蜜蜂產業協會章程

浙江省蜜蜂產業協會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協會名稱為:浙江省蜜蜂產業協會,英文名稱為

,其縮寫為。

第二條

本協會是由全省從事蜜蜂養殖及蜂產品、蜂機具、蜂藥等加工、經營、科研、教育、推廣、蜂產品質量監測等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行業自律組織,是經省民政廳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業務主管理單位浙江省農業廳,接受登記管理機關浙江省民政廳管理和指導。

查看全文

小議蜜蜂螞蟻與家庭教育關系

人們喜愛蜜蜂,贊美蜜蜂的勤勤懇懇。畫家畫了不少采蜜圖,詩人寫了不少贊蜂詩,甚至剛學會說話的孩子也唱著:“我們的生活比蜜甜……”螞蟻很不服氣,心想:蜜蜂一早工作,我們也一早就工作;蜜蜂天黑回窩,我們也天黑回窩。我們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們為什么只夸獎蜜蜂,不稱贊我們呢?想來想去,螞蟻想不通。有一天,螞蟻爬到花枝上去覓食,見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飛來采蜜,就氣呼呼地問:“喂,小蜜蜂,你說我們螞蟻勤勞不勤勞?”“你們和我們一樣,整天忙個不停,當然勤勞啦!”“那人們為什么只夸獎你們,從來不稱贊我們呢?”小蜜蜂想了一會兒,笑著說:“這個問題嘛,我覺得不難回答。因為你們的勤勞有時候給人們帶來的是傷害,我們的勤勞卻能給人們甜蜜。”

1996年2月,一家青少年研究所進行了一項中學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誰’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分別是日本、美國和中國大陸的高中生。統計結果:日本學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親、母親、坂木龍馬(日本著名歷史人物);105名美國學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親、邁克爾、喬丹(球星)、母親;而12000名中國學生答‘最尊敬的人’中,父親列第十位,母親列第十一位,甚至不如一位電影明星。1996年4月17日河南《教育時報》刊登了一則消息,標題是《半數學生不喜歡家長》。文章寫道:“日前,常州市婦聯對有在讀學生的700戶家庭進行了家庭教育現狀抽樣調查。調查的結果發人深省:有54.5%的學生在‘最不喜歡的人’一欄中填的竟是‘家長’。”

蜜蜂和螞蟻,同樣是工作可給人們帶來的結果不同;同樣是父母,而且中國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心血、力氣、腦筋,可以稱得上是第一流的,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我們不妨來看看中國的家庭教育。

案例1:勞動課上,某初中老師分配甲學生打掃衛生,學生甲說:“老師我不會”“那為何不會?”“我在家里從來不做家務”。

案例2:學校辦公室一角:某教師在跟某學生談話,學生態度由原來的驕橫變得柔順,一會家長趕到,揮起拳頭就打。過不了幾天,某老師又在找該學生談話,如此反反復復。

案例3:某教師在抱怨,已經很多次通知某某家長來學校,可一次也沒有見到該家長的面。

查看全文

蜜蜂行為與人工智能探討

摘要:本文提供了一種人工智能養蜂系統,從養蜂業的智能化、標準化及蜂農的勞動強度著手,引入數字化管理,設計集北斗科技、大數據、5G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于一體的蜂箱,來幫助中國養蜂行業實現科學養蜂、蜂產品溯源、提高養蜂效率。本文基于蜜蜂行為的人工智能養蜂系統已經在浙江省大下姜莫島蜂業進行了連續養蜂探索,吸收養蜂業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并著力人工智能與蜜蜂行為的融合研究,總結幾年莫島蜂業在蜜蜂行為的人工智能方面所做的思考、實踐和應用,以期人工智能養蜂提供借鑒。

關鍵詞:蜜蜂行為;人工智能;神經網絡

通過觀察和利用自然界中蜜蜂總能以極高的效率找到優質蜜源,由此而產生了人工蜂群算法[1],可見蜜蜂行為與人工智能研究早已結合在一起。相比于發達國家的養蜂產業,中國養殖業規模小效率低,蜂農勞動強度大,加之摻假蜜和加工蜜擠占市場,使優質蜂蜜受到沖擊,影響到養蜂產業的發展。福建農林大學和阿里巴巴集團最先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并將其應用于養蜂業,試圖從理念上改變中國養蜂業重復、低效的勞動。中國養蜂行業暫無獲取數據的有效手段,且缺乏優質蜂蜜的篩選、認證和分級體系,因此莫島蜂業從養蜂業的智能化、標準化及蜂農的勞動強度著手,引入數字化管理,設計集北斗科技、大數據、5G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于一體的蜂箱[2],實現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的調控,以及對天敵威脅的預警、蜜蜂生長狀態監控、出勤情況監測、重量實時監控和蜂蜜可追溯等的功能。智能養蜂系統能有效監督蜂農生產行為,建立蜂農誠信生產檔案,預估蜂農的年產量,有助于蜂農準確了解蜂箱內的狀態,及時給出對策,以減少蜂群的損失。系統主要包括軟件和硬件兩方面。其中,軟件包括溯源系統、蜂群狀況查看系統、時事通知手機軟件、農場羅盤等,硬件包括溫濕度傳感器、蜂門進出紅外計數儀、精準稱重組件、蜂門聲音檢測儀、GPS和北斗定位、通信設備、蓄電池、太陽能充電板等。其優點是安裝簡易,經久耐用,可作為蜂箱底座,不改變蜂農使用的習慣,適用于方形蜂箱,在材料和操作上對蜜蜂友好,適宜山區或偏遠地區的低信號以及高溫高濕的環境。備選硬件有二氧化碳、有機揮發氣體等氣體檢測功能,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更改組裝。現對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探索人工智能養蜂情況加以總結。

1溫濕度數據采集與分析技術

人工智能養蜂系統的溫濕度監測涉及若干程序。首先,感知所處環境的溫濕度,給出判斷;若感測到溫濕度有異常,則判斷這個狀態時間持續是否超過預設時間,如果出現異常,超過預設時間,則向主控機輸出異常信號,隨后判斷異常處理是否完成,完成后報警將被取消。利用控制器與主控電腦可實現蜂箱溫濕度遠程控制,從而實現更有效及時的環境溫濕度管理。數據通信是要實現串口異常檢測及串口初始化。數據發送是與單片機發送信號進行通信握手,使整個數據傳輸過程同步。數據接收是對從單片機傳送到輸入緩沖區的數據進行讀取,數據轉換與計算就是對采集到的原始數據進行轉換、補償,并利用公式計算所需。數據檢測是對數據進行檢驗,判斷接收到的數據是否正確和完整,并進行處理。數據存儲、分析是要把采集到的數據存儲起來,建立相應的數據庫,并進行查詢、統計[3]。近端與遠端通信過程中,采用串行RS-232C,RS485標準,實現PC機與單片機間的數據傳輸[4]。蜜蜂社會以蜂王繁殖為中心,蜂箱最適溫度為25~30℃,最適濕度為75%~80%[5]。由于蜂巢是較封閉的空間,夏天氣溫高時,輻射溫度很容易達到40℃以上,溫度過高很有可能導致蜜蜂逃亡或者發生蜂病;冬天氣溫驟降,山區氣溫常在0℃以下,可能導致蜜蜂無法安全越冬。在傳統蜂箱模式下,溫度的控制一般是憑借養蜂人經驗,或者人工測定養蜂現場的溫度,從而確定輔助降溫措施,若不能及時發現和解決異常情況,可能會造成較大損失。下姜村莫島蜂業的蜂農在采用智能蜂箱后,利用內置的溫濕度傳感器,實時采集蜂箱內部的溫濕度,并通過物聯網技術將數據時事傳輸至統一管理平臺和養蜂人手機程序(APP),實現對蜂箱溫濕度的實時監控,同時系統根據季節的變換,設置不同的報警溫濕度。當溫濕度與設定的標準范圍有差異時,會以手機APP推送信息,并以手機短信的形式進行警示[5]。

2蜜蜂分蜂預警技術

查看全文

養蜂扶貧幾點建議

扶貧工作人員應該深入貧困村,根據地點設置扶貧措施,選準扶貧項目,貧困戶易接受,還要是較長穩定的致富項目,措施得力,精準見效。現對養蜂扶貧做出以下分析。

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

1.蜜粉源的具備。一般地區基本實現林區種植區,要對林區的樹木進行分析是否具備蜜粉源優勢,對有利于蜜蜂生產采集的蜜粉源要掌握習性,比如流蜜時間和粉源時間以及氣候溫度對資源的影響,這些條件對蜜蜂養殖有著重要關系。還要對當地農民的種植物進行咨詢,例如北方地區有好多種植蕎麥、葵花及經濟作物黃芪、枸杞,牧草有紫花苜宿、草木犀等等這些都有利于蜜蜂養殖,銜接性強,氣候適中,是蜜蜂養殖的先決條件。2.干凈的水源。北方許多地方是水資源缺乏,靠降雨收集,如果人為不創造蜜蜂飲用水,靠蜜蜂自身飛行數公里去采集,會加重蜜蜂的勞力,同時縮短蜜蜂壽命。無論哪種蜜源何時開花流蜜,只要在流蜜期前和結束前,蜂王所產的卵均成為該流蜜期的適齡采集蜂,期間培育需大量飲用水,才能使青壯年蜂出現的高峰與大流蜜期相吻合,充分發揮采集優勢,從而為豐產奠定基礎。3.蜜源植物的分布面積確定。整體估計有效蜜粉源的分布面積,同時要認定不同時期的蜜粉源銜接時段,從而確定這個貧困村適合選擇定地養殖還是小轉場養殖,這樣能使蜜蜂的生產效益最大化。一般按每群蜂占有蜜源作物200~300m2計算,合理部署貧困村蜜蜂養殖數量和規模發展,這是對貧困戶的精準扶貧思路確定,做到扶一戶保證富一戶,貧困戶見效后,會帶動周邊積極參與蜜蜂養殖。4.對象的選擇。目前農村人口很多是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面對這類群體的人進行蜜蜂養殖扶持,工作人員必須認真仔細地調查走訪村戶,掌握致貧原因,每戶人員結構組成:身體狀況、勞力、病殘、文化技術等進行填表梳理,對貧困戶既符合條件扶持,又有一定頭腦和勞力,勤于學習,更有養蜂積極性,認準一戶發展一戶,絕不求多。

二、配套的專業技術服務跟蹤

1.技術扶持得力有效。一方面尋求當地蜜蜂科研單位去指導,另一方面找本地區養蜂工齡久、經驗豐富的蜂農,兩個方面同時組織并協調實施。建議科研單位從知識技能方面入手,做些養蜂技術、疫病防治、培訓會議;免費檢測蜜蜂病敵害、養殖技術資料發放、外出參觀蜜蜂養殖;同時開通電話或微信服務熱線,配備人員在線解答,對蜜蜂文化宣傳、蜂產品營養價值保健功能的認識和接受以及市場營銷拓展,為養蜂業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方向。2.勵志教育實現人生價值觀。扶貧工作者應該做正能量的宣傳,只要我們有志氣,致富之路條條暢通,實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同時用案例去講解,使貧困戶走出萎靡不振精神狀態,遠離消極人生觀。3.物資援助政策傾斜。物資援助主要在蜂具、蜂藥、蜂種的支持,免費發放新型養蜂設備、蜂藥、蜂種,以標準化方式推廣應用。政策傾向主要表現在法律保護:蜜蜂對外界侵害的本能反應就是蜇刺,導致養蜂師傅為這些后果非常困擾,無法解決,還有轉場蜂農的亂收費問題,所以應該會同有關部門妥善解決治安、收費、農藥中毒、人蜂安全等問題,保護蜂農利益。

作者:田苗 張水艷 單位:1 綏德縣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 2 榆林市蜂業技術推廣站

查看全文

荔枝蜜小學語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熱愛社會主義新生活,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的構思技巧;通過對平常事物的體察,引發出富于哲理的思考,并以生動的畫面烘托跌宕的情思,從而表現出歌頌新生活及其創造者的中心思想。

3.理解文章標題的含義及作用。

二、難點、重點分析

1.作者是如何贊美蜜蜂的?又如何轉而歌頌勞動人民的?

查看全文

語文知識錯誤管理論文

蜜蜂在詩文、畫卷中不乏常見。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以下簡稱新《語文》)選編了一些有關蜜蜂的文章、資料,體現了讓學生開拓知識領域、貼近現實生活的特色。然而筆者通讀全套《語文》教科書后,竟發現其中涉及蜜蜂知識的課文、資料多處有錯,有的是知識性的,有的是表達方面的,還有一兩處引用的數據近于荒誕、離奇。驚詫之余,認為有必要指正,并建議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一室盡快修改教科書,以免貽誤后學。

一、《荔枝蜜》(第一冊一七課)

《荔枝蜜》是現代作家楊朔的散文名作。文中所涉的蜜蜂知識有六處知識性、表達上的錯誤和失妥。限于篇幅,此文無法表述,需另文小議。

二、《萬紫千紅的花》(第三冊二一課)

課文在說明昆蟲對花色的選擇時,舉有一例:"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歡黃色,而喜歡紅色和藍色。"(188頁1~2行)

此例欠科學根據,也與事實相悖。

查看全文

養蜂推進農業發展

近年來,我省蜂群飼養量急劇下降,1993年末,全省飼養蜂群只有84.897萬群,比上年108.4萬群下降21.61%,比歷史最高的1989年的131.27萬群下降54.49%。據94年6月底省養蜂生產座談會對13個重點縣(市)的統計:共有蜂群48.93萬群,比1993年末又減少3.03萬群,下降5.83%,其中下降幅度較大的蘭溪、平湖、義烏市,分別減少64.2%、37.55%和22.2%。蜂群數量的減少和國內外市場對蜂產品需求量的增加,促進了蜂產品價格的上漲,94年秋漿的商業調入價達170一18。/kg,比93年同期的8590元/kg的價格整整上漲了一倍,其它蜂產品,如蜂蜜、蜂花粉、蜂蠟等價格也分別上漲50%以上。蜂群飼養量的急劇減少,促使蜂產品價格的直線上漲,又影響了農業生產的健康發展。

一、蜜蜂授粉,促進農業生產

糧、棉、果、油等農作物大都需要通過授粉才能達到結果的目的,缺少授粉的媒介,農作物的產量就會大幅度地減少,而蜜蜂恰恰是最理想的授粉工具。從現代農業的角度來看,實行蜜蜂授粉可以解放人工授粉的勞動力,實驗證明,一群蜜蜂授粉的效力可頂2000個人工授粉的勞動力。蜜蜂周身絨毛,授粉輕盈,不傷果樹枝梢,授粉周全,絕無遺漏,是最理想的授粉昆蟲,大力推行蜜蜂授粉不但增產效果明顯,并能改善果實品質。為此,美國的農場主花錢顧用密蜂到其農場為果樹授粉,農場主負責蜜蜂的出場運輸,并按箱計付給蜂農授粉報酬。我國大連的國營農場從70年代起,每年到上海接運蜜蜂到大連為蘋果樹授粉,可提高蘋果畝產37%以上,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例如:蜜蜂為油菜授粉,可使油菜籽增產30%以上,如果全國五千多萬畝油菜全部實行蜜蜂授粉,就可以增產幾億公斤食用油,那就可摘掉我國貧油(指食用油)國的帽子。又如,向日葵,經蜜蜂授粉后也能增產30%以上,果園若實行蜜蜂授粉,水果產量可以增產近四成甚至一倍。

二、蜂產品制劑可促進農業增產

應用中蜂蠟可提取三十烷醇生長素,油菜花粉可提取植物生長激素等都已取得成功,它可以促進農作物增產。如省醫科院馮成漢同志的專利產品,油菜花制劑“906”,經北京農業大學努力,在北京、上海、山東、新疆等17個省市,48個試點,大面積(百萬畝)多層次的擴大應用試驗和19931994年國際水稻所對晚稻的試驗證實“906”制劑對糧食、油料、瓜果、蔬菜等農作物均有明顯增產效果,增產幅度為10一20%,有的高達20一40%,經濟效益十分顯著,這對我國擁有12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雜花粉作為畜牧飼料的添加劑,也倍受人們注目。上海同濟大學王開發教授和上海奶牛研究所楊存華等同志聯合研究表明,用雜花粉作飼料添加劑,在上海市第八牧場,對219頭泌乳母牛經過多批次的重復對比試驗,結果,牛奶產量提高10一14.5%。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用1寫的雜花粉作為蛋雞的飼料添加劑,結果蛋雞產蛋率提高8%,蛋產量提高13•7%。

三、養蜂經濟是農業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

查看全文

養蜂產業扶貧攻堅探討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森林覆蓋率高,蜜粉源植物豐富,發展養蜂產業基礎良好,為加快長陽縣養蜂產業發展,結合長陽縣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1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都市后花園•長陽夢”這個主題,堅持“穩中求快、競進提質”的總基調,大力實施“產業強縣、生態立縣、開放活縣、富民穩縣”戰略的要求,以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和精準扶貧為核心,以農業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為根本,精心培育優勢突出,吹糠見米的養蜂產業;通過政府引導,大力推進養蜂業標準化、規模化和產業化建設,不斷提高蜂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努力實現養蜂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2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引導,群眾自愿的原則。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宣傳引導和技術服務,對有養蜂意愿的貧困戶以鄉鎮為單位開展養蜂技術與電商培訓,切實解決蜂農的具體困難,創新生產多元高科技蜂產品,群眾根據實際自愿參與養蜂,形成上下互動、各方參與的良好局面,傾力打造“朝陽”產業,發展“甜蜜”事業。(2)堅持辦場示范,輻射帶動的原則。重點建設龍山溝,農家蜂屋、千花蜜、中堡、團凸嶺、長陽花釀、趙氏土蜂示范場,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農民發展養蜂生產,把發展養蜂業作為脫貧攻堅的富民產業。(3)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原則。根據各地蜜粉源植物特點,科學規劃養蜂區,強化對養蜂區蜜源性植物保護,禁止在植物花期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3發展目標

查看全文

養蜂業的低碳發展之路探討論文

低碳經濟、農業和養蜂業

最早正式提出“低碳經濟”一詞的是2003年英國政府發表的能源白皮書《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意為依靠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新型經濟發展方式。實質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

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與全球氣候變化相互聯系與相互影響,農業是溫室氣體的第二大重要來源,排放量介于電熱生產和尾氣之間。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是一個重要的溫室氣體來源。同時又受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可以說,“低碳農業”是‘低碳經濟”一個重要領域是在農業生產、經營中排放最少的溫室氣體,同時獲得整個社會最大效益的領域。

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實現由高碳向低碳的轉變。養蜂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養蜂業在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更顯重要,必須避免走入高碳發展的歧途,而要躋身發展現代生態農業和設施農業不可或缺的重要配套措施之列。

蜂業經濟及其現狀蜂業經濟,是養蜂業中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的總稱,養蜂業經濟活動的最基本的規律是養蜂業生產方式的運動規律。從微觀角度上看,蜂業經濟是由養蜂獲得的蜂產品產值、蜂產品經營貿易、加工增值和蜜蜂授粉經濟組成的。

我國是世界養蜂大國,從業人員約30萬,養蜂數量和蜂產品產量多年來一直穩居世界首位。養蜂業的穩定發展對于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作物產量和維護生態平衡作出了突出貢獻。2009年全國蜂群數量達到820萬群,蜂蜜產量上升到40萬噸,蜂產品總產值達40多億元。可以說,蜂產品產值、蜂產品經營貿易、加工增值成為了我國現階段蜂業經濟的主體,然而蜜蜂授粉農作物增產帶給人們的經濟效益微乎其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