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9 16:41: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乳腺增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分析論文

【摘要】從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機的認識、治療研究概況,以及動物實驗模型和藥效學研究等方面進行綜述,介紹了中醫藥治療乳腺增生病的研究進展,為臨床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

【關鍵詞】乳腺增生?。恢嗅t藥療法;實驗研究

乳腺增生(Hyperplasticdiseaseofbreast,HDB)以乳房部腫塊和疼痛為兩大主癥,屬乳腺結構不良(mammarydysplasia)病變。該病主要包括單純性乳腺增生癥(mazoplasia)和乳腺囊性增生癥(cysticdisease)兩種。乳腺增生病約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其發病的高峰年齡為30~35歲,在30歲以上的女性發病率達90%以上,其發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由于本病病程長,進展緩慢,易復發,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因此乳腺增生病,越來越受到眾多專家的重視。

1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的認識

乳腺增生病屬中醫“乳癖”范疇,又名“乳痞”“乳中結核”“奶積”等?!叭轳薄敝家娪谌A佗《中藏經》[1],至明清漸詳,《瘍醫大全》引陳實功言:“乳癖乃中結核,形如丸卵,或墜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消長……?!保?]《諸病源侯論》中稱為“乳中結核”[3],均描述了“乳癖”的臨床癥狀。

1.1病因病機的認識

查看全文

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論文

【摘要】從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病因病機的認識、治療研究概況,以及動物實驗模型和藥效學研究等方面進行綜述,介紹了中醫藥治療乳腺增生病的研究進展,為臨床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

【關鍵詞】乳腺增生病;中醫藥療法;實驗研究

乳腺增生(Hyperplasticdiseaseofbreast,HDB)以乳房部腫塊和疼痛為兩大主癥,屬乳腺結構不良(mammarydysplasia)病變。該病主要包括單純性乳腺增生癥(mazoplasia)和乳腺囊性增生癥(cysticdisease)兩種。乳腺增生病約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其發病的高峰年齡為30~35歲,在30歲以上的女性發病率達90%以上,其發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由于本病病程長,進展緩慢,易復發,嚴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因此乳腺增生病,越來越受到眾多專家的重視。

1中醫對乳腺增生病的認識

乳腺增生病屬中醫“乳癖”范疇,又名“乳痞”“乳中結核”“奶積”等?!叭轳薄敝家娪谌A佗《中藏經》[1],至明清漸詳,《瘍醫大全》引陳實功言:“乳癖乃中結核,形如丸卵,或墜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消長……。”[2]《諸病源侯論》中稱為“乳中結核”[3],均描述了“乳癖”的臨床癥狀。

1.1病因病機的認識

查看全文

乳腺增生西醫治療效果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乳癖消治療乳腺增生病的效果。方法將我院近年收治的乳腺增生病患者100例,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各50例患者,治療組用乳癖消,對照組用乳增寧。結果兩組總有效率為89.4%和84.1%。結論兩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乳癖消治療乳腺增生病療效與乳增寧相當。

【關鍵詞】乳癖消療效乳增寧療效

乳腺增生病是育齡婦女乳腺中最常見的疾病。其特點是病程長,易復發,并有癌變的危險性。近年來對其發病機制、治療方法等方面進行廣泛的研究和探討。臨床上缺乏特效藥物和理想手段,引起中西醫同道的重視。目前西醫仍以保守方法和手術為主要措施。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乳癖消及乳增寧治療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00例乳腺增生患者均來自我院2007年-2009年門診病人,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年齡22-52歲。其中22-30歲4例,31-40歲34例,41-52歲12例。月經正常30例,月經失調20例,雙側乳腺增生29例,單側乳腺增生21例。對照組50例,年齡22-52歲。其中20-30歲2例,31-40歲24例,41-52歲14例。月經正常27例,月經失調23例。雙側乳腺增生35例,單側乳腺增生15例,資料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查看全文

乳腺增生穴位貼壓治療論文

摘要:目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科門診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婦女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婦女健康的需求也隨之提升,關注和研究乳腺增生的診、治、防是廣大乳腺疾病工作者的重要課題之一。方法三年以來,在乳腺增生的治療上,在傳統治療基礎上用外用穴位敷貼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積累。結果總有效率達90%以上且半年后門診隨訪,復發率為0。結論穴位貼敷內病外治是治療乳腺增生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乳腺增生乳腺貼穴位敷貼

一、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78例年齡在20—52歲育齡婦女,經門診初診查體手診和乳腺B超、鉬靶檢查證實為單雙側單純性乳腺小葉增生,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38例)采用傳統治療(口服中藥)基礎上加貼乳腺貼穴位外用。對照組(140例)采用傳統治療(口服中藥)

1.2臨床癥狀

查看全文

李積敏治療乳腺增生病臨床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李積敏乳腺增生病臨床經驗

內容摘要:

本文初步闡述了李積敏(慎言)治療乳腺增生病臨床經驗.

論文內容:

乳腺增生病屬于祖國醫學的“乳癖”、“乳痞”等范疇。多由于郁怒傷肝,肝郁氣滯;思慮傷脾,脾失健運,痰濕內蘊,以致肝脾兩傷,痰氣互結,瘀滯而成塊。或因肝腎不足,沖任失調,陽虛痰濕內結所致。其特點是:乳房腫塊,經前腫痛加重,經后減輕。好發于30--40歲婦女,是較為常見的乳腺疾病。

李積敏、字慎言,號淡園主人。中醫疑難病學科創始人及中醫疑難病學理論奠基人,著名中醫婦科疑難病專家,清醫家李世泰第七世孫,清.光裕堂第七代傳人。臨床擅長治療子宮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外陰白色病變、不孕癥、乳腺增生病等各種婦科疑難病癥,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慎言先生長期從事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及臨床研究,提出“創建中醫疑難病學科理論體系”學術思想,提出中醫婦科疑難病“腎虛血瘀”病機理論,這些理論對中醫疑難病學科的建立、發展與進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現將李積敏博士治療本病的臨床經驗初步總結如下。以供同道臨床中參考學習。

查看全文

乳腺增生的內病外治方法論文

摘要:目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科門診的常見病多發病,[1]隨著婦女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婦女健康的需求也隨之提升,關注和研究乳腺增生的診、治、防是廣大乳腺疾病工作者的重要課題之一。方法三年以來,在乳腺增生的治療上,[2]在傳統治療基礎上用外用穴位敷貼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積累。結果總有效率達90%以上且半年后門診隨訪,復發率為0。結論穴位貼敷內病外治是治療乳腺增生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乳腺增生乳腺貼穴位敷貼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278例年齡在20—52歲育齡婦女,經門診初診查體手診和乳腺B超、鉬靶檢查證實為單雙側單純性乳腺小葉增生,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38例)采用傳統治療(口服中藥)基礎上加貼乳腺貼穴位外用。對照組(140例)采用傳統治療(口服中藥)

1.2臨床癥狀

查看全文

乳腺癌診治要點及認識

近年來,乳腺癌在大城市的發病率正呈逐漸上升趨勢,已成為女性首位或第2位常見的惡性腫瘤[1]。乳腺癌的5a生存率在原位癌為100%,I期為84%~100%,II期為76%~87%,III期為38%~77%,表明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重要因素[1]。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在于各種檢查手段的聯合或選擇應用,它是獲得早期診斷的關鍵。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7例,均為女性,年齡39~76歲。絕經前25例,絕經后2例。臨床表現:無痛性腫塊19例,有乳腺增生病史24例,乳頭溢液2例,臨床觸診陰性8例。

1.2檢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邊界不規則的低回聲結節25例,結節內或周圍可檢測到血流信號20例,結節超聲彈性評分在4~5分21例,乳腺增生2例。9例病人作鉬靶檢查;單純鈣化6例,局限性致密侵潤2例,乳腺增生1例。3例臨床觸診陰性的行穿刺活檢。

2結果

27例病例全部均經手術切除確診。

查看全文

乳腺癌診查要點及認識

近年來,乳腺癌在大城市的發病率正呈逐漸上升趨勢,已成為女性首位或第2位常見的惡性腫瘤[1]。乳腺癌的5a生存率在原位癌為100%,I期為84%~100%,II期為76%~87%,III期為38%~77%,表明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重要因素[1]。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在于各種檢查手段的聯合或選擇應用,它是獲得早期診斷的關鍵。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7例,均為女性,年齡39~76歲。絕經前25例,絕經后2例。臨床表現:無痛性腫塊19例,有乳腺增生病史24例,乳頭溢液2例,臨床觸診陰性8例。

1.2檢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出邊界不規則的低回聲結節25例,結節內或周圍可檢測到血流信號20例,結節超聲彈性評分在4~5分21例,乳腺增生2例。9例病人作鉬靶檢查;單純鈣化6例,局限性致密侵潤2例,乳腺增生1例。3例臨床觸診陰性的行穿刺活檢。

2結果

27例病例全部均經手術切除確診。

查看全文

男性乳腺發育護理論文

1討論

男性乳腺增生為乳腺管的增生和囊性擴張及纖維脂肪組織的增生,但絕大多數沒有像女性乳房那樣分泌乳汁的乳腺小葉存在[1]。男性乳腺增生多見于正常人,尤其青春期(14~30歲),性激素代謝障礙與男性乳腺發育癥關系密切,雌雄激素的比例失調和局部乳腺組織對激素的敏感性增強均可引起男性乳房的發育,下丘腦—垂體及其控制下的內分泌軸的功能或器質性的改變,在本病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男性乳腺發育癥雖不多見,且惡變幾率不多,但由于乳房增大,給身心及精神上造成極大負擔,治療及護理上應積極應對。

2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17歲,患者緣于4年前無意中發現雙側乳房內各有約紅棗大小腫物,以“男性乳腺發育癥”收入我科。查體:雙側乳房對稱,較同齡男性增大,乳房皮膚未見異常,無紅腫,無橘皮樣改變,乳頭擠壓無溢液,雙側乳暈下均可觸及約7×7cm大小質韌腫物,無壓痛,表面光滑,界限清,與周圍組織無粘連,活動良好。雙側腋窩未觸及腫大的淋巴結。手術方式為乳腺腺體下緣做長約10cm弧形切口,做乳腺切除,于切口皮下放置引流條,病理結果回報:“雙側乳腺”符合男性乳腺發育癥。

3護理

3.1傷口護理對患者傷口要進行評估,詳細了解病情和傷口情況,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密切觀察患者傷口的分泌物、滲出物、傷口滲液的氣味,觀察其性質并初步判斷細菌的種類,必要時做細菌培養。①控制傷口感染:密切觀察患者傷口局部紅、腫、熱、疼及氣味情況,傷口局部應徹底清創,保持傷口引流通暢,根據細菌培養結果,遵醫囑靜脈輸注抗生素,防止炎癥擴散。②清理傷口:根據傷口情況進行清理,充分清除傷口內異物和壞死組織,用大量鹽水沖洗,然后用清創性敷料至基底層變為肉芽組織,清創性敷料可活化自體溶解過程。③保持傷口濕潤:保持傷口濕潤可維持細胞活動所必需的、最適宜的濕潤環境。④更換敷料:更換時以滲液的多少而定,以下次換藥時傷口內無大量滲液滯留為標準。填充敷料要注意松緊度,過緊會影響引流和血供,過松則使敷料不能與基底很好地接觸,降低敷料效用[2]。

查看全文

企業女職工體檢情況工作匯報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認真做好體檢準備工作;體檢的實施階段;體檢結果匯總;體檢結果反饋;體檢結果分析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為了做好這次體檢工作,醫保局和保健院領導多次商議確定實施方案、體檢過程中由保健院保健科人員專門負責,掌握每日的進程,做好各項具體工作、根據體檢管理規定,疾病屬個人隱私范疇、本次體檢的疾病順位慢性宮頸炎、乳腺增生性疾病、陰道炎,附件包塊,盆腔積液,子宮肌瘤,宮頸癌前病變,外陰白斑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了切實做好企業女職工生殖保健工作,貫徹“預防為主、有病早治、無病早防”的工作方針,根據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長要求,由縣醫療保險局組織,縣婦幼保健院承辦的全縣女職工體檢項目歷時2個多月順利結束。本次活動組織科學、準備充分、服務到位、效果明顯,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做好體檢準備工作

為了做好這次體檢工作,醫保局和保健院領導多次商議確定實施方案,抽出具有豐富經驗的婦科專業人才組成體檢專班,科學地制定體檢流程,落實好設備器材,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體檢的實施階段

體檢過程中由保健院保健科人員專門負責,掌握每日的進程,做好各項具體工作。督查體檢質量,協調各科室工作,強調優質服務,得到體檢職工的好評。醫保局、保健院的領導,多次親臨現場指導工作,幫助解決問題,項目實施過程中沒有一例負面投訴發生。對18例宮頸疾病可疑人員全部召回復查確診,做到了不漏診、不誤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