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錄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2 05:29:4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攝錄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電視臺攝錄設備
1、記錄介質分析
記錄介質是攝錄設備記錄信息的基礎。對于信息載體的記錄介質,我們常從幾個方面衡量它的使用價值:是否可以方便的記錄信息、是否可以安全穩定的保存信息、是否可以便于信息的流通、是否具有高性能價格比。傳統的專業廣播電視信息記錄需要記錄介質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吞吐’量高、安全可靠的特點,長期以來磁帶成為這種應用需求的主流介質。無論是早期的模擬信號經調制后直接記錄,還是目前大量采用的不同壓縮方式的數字信號經調制后間接記錄。目前電視臺的節目制作仍然以磁帶作為主要記錄介質,貫穿采集、制作、播出以及存儲的各類廣播電視應用,不同的視頻設備生產商所生產的攝錄設備大多以磁帶為記錄介質。作為用戶的電視臺更多關注的是記錄格式的選擇。比如是選擇BetacamIMX格式,還是DVCPRO50格式。而隨著IT技術在專業廣播電視領域的滲透和發展,磁帶這種單一的、線性的流媒體記錄方式已經不是IT環境的最佳選擇。硬盤、光盤、半導體固態存儲器,這些與IT設備有天然親和性的記錄介質的使用,使得人們不再把焦點放在記錄格式上,而是針對光盤、硬盤和半導體固態存儲器的特性去開發非線性的制作、播出和媒體資產管理系統,更好的進行節目生產。在我們身邊光盤、U盤已經廣泛使用,而專業光盤和專業半導體固態存儲器就是根據廣播電視的生產要求,把藍光盤和SD卡進行專業化處理的產物。以下以SONY的專業光盤和松下公司的半導體固態存儲卡P2為例對新型記錄介質進行分析比較。
Sony公司生產的攝錄設備的記錄介質采用的是專業光盤,光盤直徑120毫米,盤盒尺寸129*131*9毫米,重量90克,記錄格式是相變記錄。它采用波長為405nm的藍紫激光和0.85相對孔徑的透鏡。可記錄85分鐘DVCAM或45分鐘(50Mb/s)、55分鐘(40Mb/s)和75分鐘(30Mb/s)的MPEGIMX視音頻素材,存儲時間30年,相關設備運行條件0~40℃,存儲條件-20~60℃。
作為全新專業記錄媒體,專業光盤具有以下的特點:
(1)IT型記錄媒體,素材記錄以文件方式存在(開放的國際通用標準),可以采用通用的FTP軟件(指令)訪問,在記錄內容從光盤上重放時,它在光盤上的物理位置與所需要的存取時間不會沖突。記錄的存取時間只相當于在磁帶上存取信息所需時間的很小一部分。無論是各種碼率的素材還是系統設計需要的附屬數據、元數據,均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多樣的應用。這一點意味著任何廠家、甚至是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適配不同的應用環境,進一步開發創造特有的應用模式。
(2)記錄容量大,目前為23.3GB,可以滿足高質量節目長時間的記錄(IMX50Mbps可以記錄45分鐘)。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民用領域的藍光盤已經推出了雙層存儲技術,記錄容量倍增,這也將逐漸使用在專業領域中。
電視臺攝錄設備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專業光盤和固態存儲卡這兩種應用于未來電視臺記錄介質的特性和相關攝錄設備的特性,并探討了由此帶來的電視臺工作流程的改變。
Abstract:Thisarticlehasmainlyanalyzedthespecializedcompactdiscandsolidstatememorystickthesetwokindsappliesinthefuturetelevisionstationrecordingmediumcharacteristicandthecorrelationabsorbsrecordsequipment’scharacteristic,andhasdiscussedthetelevisionstationworkflowchangewhichfromthisbrings.
keyword:Thetelevisionstationspecializedcompactdiscsolidstatememorystickabsorbsrecordstheequipment
前言
隨著IT和AV的不斷融合,新一代的專業攝錄設備已經躍入我們的視線,由此將在廣播電視制作領域產生根本性的變革。新的攝錄設備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線性磁帶記錄方式,將具有IT屬性的素材記錄在新的記錄介質上,可以直接在非線性節目制作網上使用。消除了原先素材進入非線性節目制作網時上載速度慢的瓶頸,使得在前端設備上即可實現AV與IT的相互融合。
新一代的攝錄設備剛剛問世,我們就它們的特點和適用性進行分析,探討改進電視臺的制作方式,以期達到更合理、更富效率的電視臺節目生產需要。
電視臺攝錄設備的發展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專業光盤和固態存儲卡這兩種應用于未來電視臺記錄介質的特性和相關攝錄設備的特性,并探討了由此帶來的電視臺工作流程的改變。
前言
隨著IT和AV的不斷融合,新一代的專業攝錄設備已經躍入我們的視線,由此將在廣播電視制作領域產生根本性的變革。新的攝錄設備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線性磁帶記錄方式,將具有IT屬性的素材記錄在新的記錄介質上,可以直接在非線性節目制作網上使用。消除了原先素材進入非線性節目制作網時上載速度慢的瓶頸,使得在前端設備上即可實現AV與IT的相互融合。
新一代的攝錄設備剛剛問世,我們就它們的特點和適用性進行分析,探討改進電視臺的制作方式,以期達到更合理、更富效率的電視臺節目生產需要。
未來電視臺攝錄設備分析
一、記錄介質分析
探究電視臺攝錄設備的發展趨向性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專業光盤和固態存儲卡這兩種應用于未來電視臺記錄介質的特性和相關攝錄設備的特性,并探討了由此帶來的電視臺工作流程的改變。
關鍵詞:專業光盤固態存儲卡
隨著IT和AV的不斷融合,新一代的專業攝錄設備已經躍入我們的視線,由此將在廣播電視制作領域產生根本性的變革。新的攝錄設備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線性磁帶記錄方式,將具有IT屬性的素材記錄在新的記錄介質上,可以直接在非線性節目制作網上使用。消除了原先素材進入非線性節目制作網時上載速度慢的瓶頸,使得在前端設備上即可實現AV與IT的相互融合。
新一代的攝錄設備剛剛問世,我們就它們的特點和適用性進行分析,探討改進電視臺的制作方式,以期達到更合理、更富效率的電視臺節目生產需要。
一、未來電視臺攝錄設備分析
1、記錄介質分析
電視臺攝錄設備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專業光盤和固態存儲卡這兩種應用于未來電視臺記錄介質的特性和相關攝錄設備的特性,并探討了由此帶來的電視臺工作流程的改變。
關鍵詞:電視臺專業光盤固態存儲卡攝錄設備
Abstract:Thisarticlehasmainlyanalyzedthespecializedcompactdiscandsolidstatememorystickthesetwokindsappliesinthefuturetelevisionstationrecordingmediumcharacteristicandthecorrelationabsorbsrecordsequipment’scharacteristic,andhasdiscussedthetelevisionstationworkflowchangewhichfromthisbrings.
keyword:Thetelevisionstationspecializedcompactdiscsolidstatememorystickabsorbsrecordstheequipment
前言
隨著IT和AV的不斷融合,新一代的專業攝錄設備已經躍入我們的視線,由此將在廣播電視制作領域產生根本性的變革。新的攝錄設備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線性磁帶記錄方式,將具有IT屬性的素材記錄在新的記錄介質上,可以直接在非線性節目制作網上使用。消除了原先素材進入非線性節目制作網時上載速度慢的瓶頸,使得在前端設備上即可實現AV與IT的相互融合。
電視臺攝錄設備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專業光盤和固態存儲卡這兩種應用于未來電視臺記錄介質的特性和相關攝錄設備的特性,并探討了由此帶來的電視臺工作流程的改變。
關鍵詞:專業光盤固態存儲卡
隨著IT和AV的不斷融合,新一代的專業攝錄設備已經躍入我們的視線,由此將在廣播電視制作領域產生根本性的變革。新的攝錄設備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線性磁帶記錄方式,將具有IT屬性的素材記錄在新的記錄介質上,可以直接在非線性節目制作網上使用。消除了原先素材進入非線性節目制作網時上載速度慢的瓶頸,使得在前端設備上即可實現AV與IT的相互融合。
新一代的攝錄設備剛剛問世,我們就它們的特點和適用性進行分析,探討改進電視臺的制作方式,以期達到更合理、更富效率的電視臺節目生產需要。
•未來電視臺攝錄設備分析
1、記錄介質分析
電視臺攝錄設備分析論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專業光盤和固態存儲卡這兩種應用于未來電視臺記錄介質的特性和相關攝錄設備的特性,并探討了由此帶來的電視臺工作流程的改變。
關鍵詞:專業光盤固態存儲卡
隨著IT和AV的不斷融合,新一代的專業攝錄設備已經躍入我們的視線,由此將在廣播電視制作領域產生根本性的變革。新的攝錄設備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線性磁帶記錄方式,將具有IT屬性的素材記錄在新的記錄介質上,可以直接在非線性節目制作網上使用。消除了原先素材進入非線性節目制作網時上載速度慢的瓶頸,使得在前端設備上即可實現AV與IT的相互融合。
新一代的攝錄設備剛剛問世,我們就它們的特點和適用性進行分析,探討改進電視臺的制作方式,以期達到更合理、更富效率的電視臺節目生產需要。
•未來電視臺攝錄設備分析
1、記錄介質分析
電視臺攝錄設備探究論文
1、記錄介質分析
記錄介質是攝錄設備記錄信息的基礎。對于信息載體的記錄介質,我們常從幾個方面衡量它的使用價值:是否可以方便的記錄信息、是否可以安全穩定的保存信息、是否可以便于信息的流通、是否具有高性能價格比。傳統的專業廣播電視信息記錄需要記錄介質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吞吐’量高、安全可靠的特點,長期以來磁帶成為這種應用需求的主流介質。無論是早期的模擬信號經調制后直接記錄,還是目前大量采用的不同壓縮方式的數字信號經調制后間接記錄。目前電視臺的節目制作仍然以磁帶作為主要記錄介質,貫穿采集、制作、播出以及存儲的各類廣播電視應用,不同的視頻設備生產商所生產的攝錄設備大多以磁帶為記錄介質。作為用戶的電視臺更多關注的是記錄格式的選擇。比如是選擇BetacamIMX格式,還是DVCPRO50格式。而隨著IT技術在專業廣播電視領域的滲透和發展,磁帶這種單一的、線性的流媒體記錄方式已經不是IT環境的最佳選擇。硬盤、光盤、半導體固態存儲器,這些與IT設備有天然親和性的記錄介質的使用,使得人們不再把焦點放在記錄格式上,而是針對光盤、硬盤和半導體固態存儲器的特性去開發非線性的制作、播出和媒體資產管理系統,更好的進行節目生產。在我們身邊光盤、U盤已經廣泛使用,而專業光盤和專業半導體固態存儲器就是根據廣播電視的生產要求,把藍光盤和SD卡進行專業化處理的產物。以下以SONY的專業光盤和松下公司的半導體固態存儲卡P2為例對新型記錄介質進行分析比較。
Sony公司生產的攝錄設備的記錄介質采用的是專業光盤,光盤直徑120毫米,盤盒尺寸129*131*9毫米,重量90克,記錄格式是相變記錄。它采用波長為405nm的藍紫激光和0.85相對孔徑的透鏡。可記錄85分鐘DVCAM或45分鐘(50Mb/s)、55分鐘(40Mb/s)和75分鐘(30Mb/s)的MPEGIMX視音頻素材,存儲時間30年,相關設備運行條件0~40℃,存儲條件-20~60℃。
作為全新專業記錄媒體,專業光盤具有以下的特點:
(1)IT型記錄媒體,素材記錄以文件方式存在(開放的國際通用標準),可以采用通用的FTP軟件(指令)訪問,在記錄內容從光盤上重放時,它在光盤上的物理位置與所需要的存取時間不會沖突。記錄的存取時間只相當于在磁帶上存取信息所需時間的很小一部分。無論是各種碼率的素材還是系統設計需要的附屬數據、元數據,均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多樣的應用。這一點意味著任何廠家、甚至是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適配不同的應用環境,進一步開發創造特有的應用模式。
(2)記錄容量大,目前為23.3GB,可以滿足高質量節目長時間的記錄(IMX50Mbps可以記錄45分鐘)。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民用領域的藍光盤已經推出了雙層存儲技術,記錄容量倍增,這也將逐漸使用在專業領域中。
民族音樂教學網絡資源庫建設研究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眾多信息化教學資源和方法的不斷涌現,客觀上要求建設相應的網絡資源庫予以支持。對于音樂教學更是如此。而筆者工作單位——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作為一所以招收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學生為特色的院校,其音樂教學開展方向和內容同學院的地理位置、環境之間存在一定隔閡,對音樂研究教改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有鑒于此,本文首先分析該學院建設音樂教學網絡資源庫的必要性;并以此為基礎,從“人員培訓”“采風攝錄”“剪輯并編目索引人類學片”“導航檢索架構設計”“討論組功能模塊”設置等幾個角度切入,來闡釋、構想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建構少數民族音樂教學網絡資源庫的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少數民族音樂教學網絡資源庫;建構;思路;方法
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坐落于河北省石家莊市紅旗大街,是河北省承接“教育援藏”任務的主要窗口單位。1985年,河北師范大學的前身河北師范學院承接“教育援藏”任務后,首先在其附屬中學開設了“河北師范學院附中西藏班”,此即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的最初源頭。此后,隨著援藏支教形勢的發展,“西藏班”經連年擴大招生,相繼擴充、改編成為“河北師范學院附屬西藏學校、河北師范學院附屬民族師范學校及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從而完成了從“援藏班”到二級學院的跨越式發展。
一、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建設音樂教學網絡資源庫的現實需求
如前文所述,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是河北省承接“教育援藏”任務的重點院校,所以該校以招收以藏族學生為主的少數民族學生為其辦學特色。據統計,至2019年少數民族學生占全體在校生之比達到了44%。因此,具體到音樂專業的教學方面,則必然要求強化少數民族音樂的教學支持體系建設。這是因為少數民族音樂教學十分需要得到文化環境的有力支持。然而,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地處華北平原,其自然環境和人文風貌與青藏高原等少數民族聚居區存在較大差別。這就為依托文化環境來支持音樂教學設置了天然的障礙。要克服上述天然障礙,最佳方法就是把青藏高原等地區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搬”到附屬民族學院的音樂教學課堂上來。而近年來日新月異的信息網絡技術則能為實現這一設想提供有力的支持。其具體途徑是攝錄反映少數民族音樂表演情景及文化生活場景的視頻,而后將這些視頻資源整理、編目,建構成為音樂教學網絡資源庫。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瀏覽此類資源庫,非常方便地檢索、獲取自己教學所需的少數民族音樂相關視頻資源,進而將其加工成為音樂微課課件,并基于微課展開順應信息科技發展趨勢的少數民族音樂教學創新改革探索。由此可見,建構音樂教學網絡資源庫,既順應了信息化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同時也體現了像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這樣的特殊院校開展少數民族音樂教學的內在要求。
二、河北師范大學附屬民族學院建設音樂教學網絡資源庫的思路和方法
聲像檔案集中統一管理論文
聲像檔案是指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在從事各種活動中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錄音帶、錄像帶等不同材料為載體,以影像、聲音為主,并輔以文字說明的歷史記錄。聲像檔案是一個單位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辦公條件的改善,在機關工作和各類活動中形成了大量的聲像檔案。為了更好地保護好、利用好這些生動、形象的特殊載體檔案,我們就房山區161個立檔單位的聲像檔案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聲像檔案普遍存在著歸檔不完整、保管條件差、管理混亂等問題,直接影響了檔案的完整和聲像檔案的保管及利用。聲像檔案管理嚴重滯后于檔案工作的整體發展水平,已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聲像檔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緩。
一、聲像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聲像設備存在著"一硬一軟"的現象
"一硬"是指聲像設備數量多。隨著社會的發展及工作需要,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聲像設備有了很大改善。在調查的161個單位中,僅有21個單位沒有聲像設備,占13%,87%的單位都有1臺以上的聲像設備,設備總數達671臺(架)。從總體講,聲像設備可算比較"硬"。"一軟"是指聲像設備管理之亂。有101個單位沒有制定聲像設備管理制度或相應的使用要求,占62%,致使有的設備閑置,沒人會用,難以充分發揮作用;有的設備存放在科室或個人手中,沒有合理利用;有的設備使用人員不明確或頻繁變動,設備不能有效地利用。從而形成了"硬件硬、軟件軟"的現狀,而且"軟"的方面直接影響了"硬"的方面作用的發揮,最終造成一些重要活動沒能及時攝錄,檔案沒能完整保存下來,給以后聲像檔案的產生及歸檔留下了隱患。
(二)攝錄人員中存在著"一強一弱"的現狀和兩種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