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9 02:05: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四川大學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院刊在醫院文化建設的作用
摘要:醫院文化在樹立醫院形象,提升醫院品牌建設,以及打造醫院軟實力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醫院文化,能讓醫院氛圍變得更加融洽,強化醫務人員的凝聚力。醫院院刊是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具有內凝人心,外塑醫院形象的作用,是醫院上通下達的重要平臺,也是醫院與外部往來無法替代的有效載體。
關鍵詞:醫院文化;院刊;文化;宣傳
醫院文化是醫院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穩定的文化傳統,是由醫院的歷史,員工的精神,以及在長期的醫療服務和管理中自覺形成的行為規范,健康向上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醫院文化是醫院發展的軟實力,能夠促進醫院更好地發展。[1]新時期,隨著互聯網科技的深入發展,人工智能、媒體載體的廣泛化、縱深化發展,加上醫院節奏的快速提升,院刊的發展已經不再拘泥于紙質上的文字,開始向著電子化的方向發展。面對鮮活的受眾,醫院的高知識分子,院刊如何更好地激勵醫院工作人員,更好地外塑自身形象,內凝人心,作為醫院外部形象提升的重要一環,院刊發揮著重要且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概述
《四川婦幼之家》是由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主辦,在四川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備案的雙月刊內部交流讀物。該期刊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因災后重建和再生育要求,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向四川新聞出版局申請出版的雙月刊的內部交流讀物,年度出版6期,每期刊印3000冊。《四川婦幼之家》成立至今,在四川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和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出刊正常,質量較高,得到了上級領導和醫院領導的肯定和醫護工作者以及患者的歡迎。期刊面對的是婦女、兒童和家庭;期刊倡導健康愉悅的家庭生活、關愛婦女兒童健康。期刊以版塊為模,形成醫院要聞、醫患專欄、封面人物、醫聯體新聞、健康論壇、支部風采、圖說婦幼、職工家園、科技前沿、醫護專欄、封二書法、封三兒童繪畫、封底攝影作品等為主的版塊內容。特殊時期,設立專刊,譬如:2016年第4期配合四川大學120周年校慶,設立專刊;2018年第3期配合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錦江院區開診,設立專刊;2020年第1期配合抗擊病毒疫情,設立專刊等。新時期,期刊將持續秉承創刊宗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政治方向,不斷創新、優化,努力成為醫務工作者和婦女兒童之間溝通的橋梁。
二、院刊發揮著內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作用
紀委書記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講話
一、20*年主要工作回顧
(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認真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能,促進學校改革發展各項任務落實
1.提高認識、強化監督、加強考核,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通過召開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和各種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不斷增強各單位黨政領導班子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意識。認真執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各項制度,切實抓好對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廉政談話等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全年開展各類領導干部廉政談話120余人次,誡勉談話30余人次,派出60余人次參與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專題民主生活會。完成了對我校中層領導班子和中層領導干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的檢查考核。根據測評結果統計,各受檢單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情況均達到“合格”要求,98.6%的領導干部個人測評合格率達90%以上。
2.圍繞學校領導干部和校、院機關作風建設,做好督導工作。20*年是學校“作風建設年”,根據學校黨委安排,紀檢監察部門牽頭負責領導干部和校、院機關作風建設督導工作,圍繞五項督導工作職責,細化督辦工作任務,采取多樣、靈活的工作方式,對全校69個處級單位領導干部和校、院機關作風建設活動進行了全程督促和指導,協助學校黨委成功召開了作風建設經驗交流會,完成了校內各單位作風建設年度考核與民主測評工作。
3.結合學校實際,穩步推進治理商業賄賂工作。對部分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的自查及整改情況進行了檢查;作為教育部治理商業賄賂自查自糾工作第四檢查組組長單位,成功組織開展了對我校及成渝其余五所部屬高校專項治理工作的交叉檢查;在校內一些單位召開了不正當交易行為自查自糾座談暨警示教育會;編印并下發“商業賄賂及其治理知識”、“教育系統職務犯罪案例”等學習材料兩輯共400冊,在全校開展新一輪的警示教育和法紀知識教育;對20*年5月以來開展不正當交易行為自查自糾工作進行總結,并撰寫書面報告上報教育部治理商業賄賂領導小組辦公室。自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以來,全校單位或個人上繳廉政賬戶資金達110余萬元。今年春節前后,還有四位處級干部主動向廉政賬戶上交現金近10萬元。
4.服務學校中心工作,進一步加大內部監察力度。通過多種途徑督促校內各單位貫徹民主集中制、落實“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大力推進校務、院務公開,保障教職工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開展了針對重點單位和關鍵崗位的相應制度規定、工作流程及其執行情況的調研;協調配合相關職能部處對全校30個學科型學院學生工作經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與調研,制定了《四川大學學院學生工作經費管理使用暫行辦法》,加強并規范了學院學生工作經費管理,此項工作獲得教育部肯定,并在20*年全國教育紀檢監察工作會議上作了大會發言;圍繞招生、工程建設、物資設備采購、畢業生選留、人事競聘、干部考核等工作,深入開展監察工作,全年共參與各類監察工作520余人次;按教育部要求,對冠有學校名稱和簡稱及學校出資企業的清產核資工作進行了過程監督。
高校校園韌性評價方法
摘要:為提升高校防災韌性水平,文章構建了高校校園韌性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全排列多邊形圖示法,對韌性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并以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為例,提出校園韌性優化重點及建議。結果如下:文化教育和組織制度是高校校園韌性水平提升的重要內容;全排列多邊形圖示法計算其韌性水平為良好等級,與現狀相符,可作為韌性評價的有效方法予以運用。
關鍵詞:高校校園;校園韌性評價;韌性校園;全排列多邊形法
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頻發,如何提升校園韌性,已經成為學校、家庭及社會等多方極為關注的社會話題。高等學校作為擁有大量開敞空間和醫療室等避難要素的公共場所,能夠彌補城市防災避難場所資源短缺,但高校人員密集、活動頻繁等對其韌性建設增加了難度。國內外學者對于校園防災減災研究主要集中于校園防災教育[1]、防災建設[2]及校園作為避難場所的作用[3],且韌性多指標評價常用的方法較多存在受主觀判斷影響的問題。文章結合韌性校園特點,構建了高校校園韌性評價指標體系,提升高校韌性水平和應災能力,能增強師生防災技能和促進應急避難場所建設,運用全排列多邊形圖示法評價研究高校校園韌性水平,并以四川大學江安校區為例分析和驗證,以期為建設韌性校園提供參考。
1高校校園韌性
1.1韌性視角下的高校特征
高校校園作為一種特色鮮明的專能社區,同樣具備了居住、教育、商業等城市功能,其研究可作為社區層面韌性評價的具體探究。其主要特征包括:第一,高校數量發展快。1978年以來,高等教育學校數增加近4倍,2018年在學人數總規模達到3695萬人[4],高校活動頻繁,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和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逐年凸顯。第二,高校人群密度大。高校師生密集,活動頻繁,教學區和生活區區域分化明顯,學生間難以相互認識,同時大學生防災意識和能力低于社會期望值[5]。第三,高校開敞空間足。高校占地面積較大,有大量開敞空間和基礎設施,空間具有豐富性和靈活性,是防災避難的首選場所。
學院工會委員上半年工作總結
2006年上半年,學院工會在院黨委的領導和院、所行政的支持下,圍繞校院中心任務,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1、為做好本科教學迎評創建工作,組織教職工會員參加了校工會等部門組織的有關活動
⑴3月7日,組織女職工會員代表(5人)參加了“慶三八巾幗建功立業事跡報告會”,萬昌秀教授在大會上作了先進事跡報告;
⑵3月10日,組織青年教職工會員代表(5人)參加了心理衛生講座,引導、幫助青年教職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⑶4月28日,組織青年教職工會員代表(6人)參加了“紀念五四青年教師教書育人報告會”;
⑷6月2日,組織青年教職工會員代表(5人)參加了“四川大學師德演講比賽”。
學院工會委員會上半年工作總結
2006年上半年,學院工會在院黨委的領導和院、所行政的支持下,圍繞校院中心任務,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1、為做好本科教學迎評創建工作,組織教職工會員參加了校工會等部門組織的有關活動
⑴3月7日,組織女職工會員代表(5人)參加了“慶三八巾幗建功立業事跡報告會”,萬昌秀教授在大會上作了先進事跡報告;
⑵3月10日,組織青年教職工會員代表(5人)參加了心理衛生講座,引導、幫助青年教職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⑶4月28日,原創:組織青年教職工會員代表(6人)參加了“紀念五四青年教師教書育人報告會”;
⑷6月2日,組織青年教職工會員代表(5人)參加了“四川大學師德演講比賽”。
高校圖書館服務品牌建設探究
摘要:論文結合品牌管理理論提出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品牌建設的內涵,并以“985工程”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為研究對象,從形象塑造和服務特色打造兩方面總結分析了微信服務品牌的建設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高校圖書館建設微信服務品牌的策略。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高校圖書館;品牌建設
自騰訊公司2011年1月推出微信公眾號以來,截至2016年,微信公眾號數量已超過1200萬個,預計在2017年增長到1415萬個,52.3%的網民使用微信公眾號獲取最新資訊,各行業微信公眾號不斷增多,網民已將公眾號內容作為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徑之一[1]。高校圖書館在這股新媒體浪潮中也不甘落后,開始將微信平臺作為圖書館服務的延伸,努力將其打造成新的服務品牌。筆者通過文獻調研發現,現有研究中少有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服務品牌建設方面的探討,基于此,本文擬結合品牌管理理論,對“985工程”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形象塑造、服務特色打造等進行研究和分析,提出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品牌建設的策略。
1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品牌建設內涵
品牌是21世紀服務營銷的基礎[2]。美國商場營銷協會(AMA)在其1960年出版的《營銷學詞典》中把品牌定義為:用以識別一個或一群產品的名稱、術語、象征、記號或設計及其組合,以和其他競爭者的產品和勞務相區別[3]。王建萍認為:“什么是圖書館品牌?從廣義上來說,品牌是代表某一種產品或服務的廣為人知的名稱。如果一個圖書館能夠通過自己的某種獨特性,或一定的信息產品、或某一特色服務,在同行業中形成一種差別優勢,那么這種優勢就是圖書館品牌”[4]。楊劍認為:“圖書館服務品牌是指圖書館在利用自己館藏資源及其所能獲取到的信息資源為讀者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并長久堅持的具有特色的服務規范”[5]。結合微信,筆者認為,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品牌是圖書館無形服務中重要的有形形式,通過微信公眾號的特色形象、功能及內容,使圖書館服務在高校深入人心,并使之同其他高校圖書館的微信服務區分開來。
2“985工程”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創建情況
綜合性大學人才培養特點論文
摘要:本文從綜合性大學的特點入手,提出了高校中主機人才培養的經緯式架構設計,并以四川大學為例,具體介紹了人才培養中多個環節的探索與實踐成效。
關鍵詞:綜合性大學;主機;創新;實踐
1綜合性大學人才培養特點
綜合性大學是指學科比較齊全的傳統型大學,辦學特點是多學科性、科學研究性和基礎性,其歷史任務是:充分利用學科門類齊全、人才眾多、學術氛圍濃厚的優勢,積極參與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和關鍵技術的研究,形成原創性成果,追求科學發現,推動科學發展。要鼓勵組織專家教授致力于重要的基礎性研究,通過具有長遠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奠定大學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基礎地位[1]。
基于這些特點,綜合性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應以“一優勢、兩建設、三課堂、四合作、五參與”為主線開展工作,即: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積極進行“學生社團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開展“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第三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推動“專業合作、院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為學生創造“參與科研、參與競賽、參與社團、參與社會、參與評價”的條件,在創新型、實踐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探索。
2主機人才培養背景介紹
行政管理專業學生成才強化措施
摘要:本文以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為例,淺談了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的成長強化措施的主要內容,以及成長強化措施對學生產生的作用進行了系統的分析。
關鍵詞:行政管理專業;學生;成才;措施
行政管理專業是傳統文科專業,本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勝任在各級國家機關、公共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中從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在高校及科研單位從事行政管理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素質人才。眾多高校在行政管理專業教學設置過程中,普遍重視政治學科及管理學科的理論傳授,
一、成才強化措施概述
成才強化措施是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針對學生所開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內容。其中包括:聽、做、讀、寫。
二、成才強化措施的主要內容
污水處理廠副廠長的競聘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xxx,今天,我站在大家的面前,是來競選污水處理廠技術副廠長這個工作崗位的。首先,我要感謝在座的各位領導給了我這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感謝領導和同志們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正因為有了你們的關心和幫助,我才有勇氣、才有信心、才有能力站在這里。
我于1991年從四川大學畢業分配到環保局。工作十余年來,我刻苦鉆研業務,精益求精;對工作盡職盡責,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從未出現過任何差錯。
十多年的工作鍛煉了我,讓我了解到污水處理廠關系岷江水系水質好壞,保證著成都市和川西平原人民群眾的用水安全,在全局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我自信,能勝任污水處理廠技術副廠長這一職務。因為:
一、我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顧全大局,服從分配,聽從指揮;吃苦耐勞,不計較個人得失;團結同志。平時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
血栓專業藥師培養思考
【摘要】血栓性疾病因其高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的特點,現已引起臨床和公眾的重視。抗栓藥物治療疾病過程中常需要平衡血栓和出血風險,所以對其合理應用的要求也相應提高。目前,在我國血栓方向藥師數量尚還存在巨大缺口,因此為了培養更多高質量血栓方向的藥師,現通過總結和分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栓性疾病教學團隊的工作經驗,分別從課程設置、多學科教學團隊、基于工作現場培養模式、加強人文關懷和重視臨床科研能力培養等五個方面初步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血栓臨床藥師的培養模式,同時對血栓藥師培養的難點進行了思考并對未來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臨床藥師;藥師培養;血栓性疾病;動脈血栓;靜脈血栓;血栓方向藥師
2019年年底,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做好醫療機構合理用藥考核工作的通知。文中提出,合理用藥是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目標,是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1]。現國家已對合理用藥提出更高要求且公立醫院已全面取消藥品加成,所以醫院藥師的轉型勢在必行。時至今日在我國,以合理用藥為中心的臨床藥學服務體系已經初現規模,醫院藥學服務內容從藥品供應保障轉移至臨床藥學服務為中心,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疾病防治和藥物治療需求[2]。隨著社會發展、人口的老齡化、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改變,血栓栓塞性疾病現已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問題,是導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3]。為了更好服務廣大血栓患者,組建有藥師參與臨床多學科團隊(MDT)是大勢所趨。所以培養血栓藥師已成為臨床藥師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四川大學華西臨床藥學在國內擁有悠久的歷史,1989年華西成為全國首家設立臨床藥學本科專業的院校,2006年華西醫院第一批藥師開始進入臨床工作,幾十年來,華西的臨床藥師培養一直位居國內先進水平。下面將結合華西醫院血栓方向藥師教學經驗,初步探索和思考國內血栓臨床藥師的培養模式和未來。
1血栓性疾病的危害性
血栓性疾病包括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和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具體疾病種類詳見(表1)。血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卒中和肺栓塞是導致死亡的前三位病因。其中,冠心病位居全球死因的首位。每年全球因冠心病死亡人數估計為892萬,2013年中國冠心病死亡總人數為139.4萬,較1990年冠心病死亡人數增加了90%。一項國際合作研究顯示2016年的中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發病人數已達400萬左右,據預計,2030年AMI發病數將高達到610萬[4]。在美國,靜脈血栓塞癥(VTE)發病率約為1.17/1000人/年,每年約新發35萬例VTE[5]。在我國,VTE近年來的確診例數也迅速增加,一項國內90家醫院2007—2016年的10年調查數據顯示,我國VTE住院率從3.2/10萬人增加到17.5/10萬人,增加5.5倍[6]。因此,血栓性疾病現已極大威脅到全球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2培養血栓專業藥師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