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監護儀范文10篇
時間:2024-03-31 14:59: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電監護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心電監護儀維修質量控制途徑
摘要:近年來,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先進科技設備也逐漸地在醫療中得到了應用,心電監護儀就是一種先進的科技設備,其對臨床病人生命特征的檢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醫生對病人的病情診斷和醫治提供了有效的參考數據,但是,心電監護儀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下面,文章就針對心電監護儀維修質量控制的途徑進行分析,希望為心電監護儀的正常使用提供幫助。
關鍵詞:心電監護儀;儀器維修;質量控制;途徑分析
前言
心電監護儀在醫療事業中的使用十分廣泛,其能夠有效的實現對患者身體特征的監測和診斷,其具有著諸多的使用特點,便于操作、畫面直觀、靈敏度高、實時性好等都是其應用的優勢。而經過長期的使用,心電監護儀也會存在性能影響,因此,這就需要做好對其有效的維修。而采取怎樣的途徑來做好對心電監護儀的質量控制,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重點內容。
1心電監護儀概述
心電監護儀是醫療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設備之一,其對醫療診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種儀器主要可以分為控制系統、顯示器、傳感器、信號的處理裝置以及報警系統等多個部分,心電監護儀是通過一定的電極貼片來實現和人體間的有效連接,進而通過產生的各種電位變化來對人體數據信息進行采集,以此來實現對人體相應病理特征的動態監測。同時利用其記錄裝置中所收集的動態參數,在經過綜合的分析之后能夠以一種心電圖形式通過顯示器件來進行展示,當其所監測的動態參數發生異常情況時,則設備報警系統就會迅速的發出相應的警報,給予醫護人員進行提示,便于他們立刻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來進行診治。
心電監護儀使用和維護思索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多功能心電監護儀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心電監護已成為醫院危重患者必需的監護手段,持續、動態監測患者的心電活動,可早期發現病情變化先兆,及時給予積極的搶救措施,大大提高了臨床搶救成功率”。同時,也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若使用不當,將會提供錯誤依據,導致錯誤判斷,影響病情的觀察和治療。故正確使用多功能心電監護儀很重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多功能心電監護儀導線管理
1.1避免因心電監護儀使用不當出現護理缺陷及差錯有學者報道心電監護致肘部壓瘡1例,此為患者昏迷束扎袖帶過緊、受壓時間過長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所致。還有學者報道心電監護儀袖帶致壓力性紫癜1例,與監護儀袖帶長時間捆綁有關,故袖帶的正確選擇和使用顯得尤為重要。注意每次測量時應將袖帶內殘余氣體排盡,以免影響測量結果。連續監測時做到每班放松1—2次,間隔6—8h更換監測部位1次。連續使用>3d的患者,注意對袖帶的更換、清潔、消毒。
1.2正確使用指脈氧探頭和導線指脈氧探頭靈敏度極高,指甲過長、有任何染色物、污垢或灰指甲、末稍血液循環差、探頭松動等都將影響監測數據的正確性。使用時要注意定時觀察,如使用時間長,患者手指會感到不適,應更換另一個手指進行監護,探頭放置位置應與測血壓手臂分開。盡可能專人專用,每班用75%乙醇棉球消毒1次;每1—2小時更換部位1次;注意愛護探頭,適當固定,以免碰撞、脫落、損壞。
1.3心電導聯的管理電極安放部位要避開除顫處、骨骼隆突處、皮膚發紅或破損炎癥處,電極片長期應用易脫落,影響準確性,一般48—72h更換1次;注意皮膚的清潔、消毒。
2注意皮膚保護、防止皮膚破損
心電監護儀保養維修論文
一、檢查
開啟主機后蓋,拆下NIBP血壓氣泵控制板,可見液晶顯示屏外圍電路是通過3個插排與主板相連,仔細查看3個插排的引線均無斷線和異常。用萬用表測量電源到主板的+15V正常。由于能顯示波形圖且面板按鈕均能起作用,所以認為主板的CPU控制電路和液晶屏的放大驅動電路正常,不用考慮AMP放大驅動14腳插座以前的電路。接下來查看另外2個液晶屏和主板相連的插排,其中一個采用傳導條插座,拉開此插座兩端的卡子,取下傳導條插排后,通電,設備不能正常開機且面板按鍵失靈。通過查看此傳導條進入液晶屏旁的按鍵位置,由于拆下液晶屏很困難,認為此傳導條插排是面板按鍵及電源開關引線的插排。隨后恢復通電,能正常開機,故障和檢修以前一樣。故認為故障與此電路無關。再查看另一個主板與液晶顯示屏相連的兩項插排,通電,分別用萬用表交流和直流最大檔、最小檔測量AE插頭均為oV,拔下AE插頭屏幕無變化。
所以認為此有可能是供給液晶顯示屏高壓產生電路的輸人電壓沒有所致,由于沒有電路圖,于是決定從此插座以前的電路查找。查到AE插座的2根引線,其中一根經過lOk電阻接地,另一根進入主板上的一個固定焊接的小印刷電路板的OUTl端,仔細查OUT1兩端的元件,發現跨接在OUT1兩端有一個高壓電容,其耐壓為2kV,由此可判定此為高壓輸出端,而不是產生高壓的低壓輸人電源。
二、判斷
在檢查過程中就存在著判斷一環,這一步驟是綜合所有判斷,得出正確結論。為了證明判斷的正確性,還要進一步查看小印刷電路板的標識,上面有“HIGHVOI:I''''AGE”以及“IDANGER”字樣,所以更加確定該印刷板為液晶屏的高壓產生電路。再根據小印刷電路板進行判斷。該電路板是通過4個引腳與主板焊接,其中一端是VIN和地2個引腳,另一端是OUT1和地2個引腳。用萬用表測量VIN和地之間有+5V電壓,而OUT1和地之間為OV。通過觀察,小印刷板電路是由2個D965三極管、電感L電容C以及變壓器組成的振蕩電路,并經跨接在OUT1和地之間的高壓電容輸出。沒有高壓輸出而有+5U的工作電壓,說明故障在振蕩電路。
三、修理
心電監護儀保養研究論文
一、檢查
開啟主機后蓋,拆下NIBP血壓氣泵控制板,可見液晶顯示屏外圍電路是通過3個插排與主板相連,仔細查看3個插排的引線均無斷線和異常。用萬用表測量電源到主板的+15V正常。由于能顯示波形圖且面板按鈕均能起作用,所以認為主板的CPU控制電路和液晶屏的放大驅動電路正常,不用考慮AMP放大驅動14腳插座以前的電路。接下來查看另外2個液晶屏和主板相連的插排,其中一個采用傳導條插座,拉開此插座兩端的卡子,取下傳導條插排后,通電,設備不能正常開機且面板按鍵失靈。通過查看此傳導條進入液晶屏旁的按鍵位置,由于拆下液晶屏很困難,認為此傳導條插排是面板按鍵及電源開關引線的插排。隨后恢復通電,能正常開機,故障和檢修以前一樣。故認為故障與此電路無關。再查看另一個主板與液晶顯示屏相連的兩項插排,通電,分別用萬用表交流和直流最大檔、最小檔測量AE插頭均為oV,拔下AE插頭屏幕無變化。
所以認為此有可能是供給液晶顯示屏高壓產生電路的輸人電壓沒有所致,由于沒有電路圖,于是決定從此插座以前的電路查找。查到AE插座的2根引線,其中一根經過lOk電阻接地,另一根進入主板上的一個固定焊接的小印刷電路板的OUTl端,仔細查OUT1兩端的元件,發現跨接在OUT1兩端有一個高壓電容,其耐壓為2kV,由此可判定此為高壓輸出端,而不是產生高壓的低壓輸人電源。
二、判斷
在檢查過程中就存在著判斷一環,這一步驟是綜合所有判斷,得出正確結論。為了證明判斷的正確性,還要進一步查看小印刷電路板的標識,上面有“HIGHVOI:I''''AGE”以及“IDANGER”字樣,所以更加確定該印刷板為液晶屏的高壓產生電路。再根據小印刷電路板進行判斷。該電路板是通過4個引腳與主板焊接,其中一端是VIN和地2個引腳,另一端是OUT1和地2個引腳。用萬用表測量VIN和地之間有+5V電壓,而OUT1和地之間為OV。通過觀察,小印刷板電路是由2個D965三極管、電感L電容C以及變壓器組成的振蕩電路,并經跨接在OUT1和地之間的高壓電容輸出。沒有高壓輸出而有+5U的工作電壓,說明故障在振蕩電路。
三、修理
產房醫療設備配置管理探討
[摘要]國家二孩政策全面放開后,累積生育需求集中釋放,高齡孕產婦比例增高。作為孕婦分娩的主要場所——產房就成為醫院更加關注的單元。本文從房間功能定位、設備類別方面描述了產房配置醫療設備情況,并從產婦的分娩階段介紹了產房醫療設備的功能,提出了產房醫療設備管理舉措。希望給同行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產房;醫療設備配置;醫療設備管理;二孩政策;高齡孕產婦
產房是孕婦分娩的主要場所[1],是醫院護理的一個特殊單元,在房間布局、人員配制、人員上崗資質、院感控制、醫療設備配置和管理等方面都有自己專科特色和需求[2]。分娩過程中可出現一些嚴重威脅母嬰生命安全的并發癥。2016年國家實行全面二孩政策[3],產房工作呈現出新的特點,面臨新的挑戰[4]。我院作為婦產專科醫院,年分娩量高達14000多例,占北京市總分娩量的十分之一。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累積生育需求集中釋放,出生人口數量增加,高齡孕產婦比例增高,婦幼健康服務的數量、質量和服務資源都將面臨新挑戰[5]。我院長期面臨病房緊張,患者長時間等待病床不能如愿接受治療的現狀,待產孕婦一床難求,現有產房條件不能滿足“暢通危重孕產婦搶救綠色通道,降低孕產婦死亡率”[6]的要求。產房自2004年開業以來至今已經15個年頭,房屋多處設施老化,存在安全隱患。為消除安全隱患,響應國家“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生育高峰,給產婦提供良好的就醫、治療康復環境和精準的診療服務,2018年我院開始對產房進行改造,并充分利用現有空間資源合理分配布局,配備了必要的為患者保駕護航的醫療設備。
1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產房特殊配置需求
作為婦產專科醫院受二孩政策影響很大,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產婦情況,見表1。由于高齡孕產婦增多,特別是全面二孩兒政策放開后的近兩年,高危孕產婦經陰道分娩例數增多后,我們在產房新增了1間搶救室,需增加一些必要的搶救設備來做保障,提升救治能力,提升醫院患者滿意度。增配了超聲影像診斷設備、遙測和中央監護設備、生理參數分析測量設備、麻醉器械、電解質及血氣分析設備等。對部分原有的使用年久,故障頻繁,沒有維修價值、不能滿足臨床使用的設備進行了更新。合理規劃產房布局,減少了生活用房,為增加的醫療用房比如待產室添置了必須的設備。1.1產房配置設備類別。依據醫療器械分類目錄2018版,新的產房配有幾大類別的設備,見表2。1.2根據房間功能定位配置設備。此次改造在空間資源不變的基礎上重新劃分了房間格局,擴大了醫療用房面積,將原滿負荷使用的2間待產室、8間分娩室改增為3間待產室、8間分娩室和1間搶救室。根據房間調整后的布局(圖1改造前布局圖,圖2改造后布局圖)、功能定位和醫療需求,來匹配了醫療設備。(1)分娩室配置情況。共設8個分娩室,其中7個單人間,1個雙人間。每個分娩單元配1個吊頂縫合燈,1張全自動分娩床,1臺心電監護儀(壁掛),1臺胎心監護(壁掛),1個嬰兒輻射保暖臺(需配備脈搏碳氧血氧測量模塊、T-組合嬰兒復蘇器、空氧混合器和低壓吸引裝置),1臺輸液泵,1臺電子嬰兒秤,如圖3所示。(2)待產間配置情況。共設待產間3間,每間配置普通待產床6張。每間待產間配4臺心電監護儀(壁掛,3床共用2臺,就近原則),6臺胎心監護儀(壁掛),6臺輸液泵,如圖4所示。(3)搶救室配置情況。設有1間搶救室,配有1個吊頂手術無影燈,1個可移動無影燈,1臺麻醉機,1張具有分娩功能的手術床,1套成人喉鏡,1套新生兒喉鏡,2臺醫用注射泵(藥物靶控泵),2臺心電監護儀,1個四聯看片燈,1個嬰兒輻射保暖臺(需配備脈搏碳氧血氧測量模塊、T-組合嬰兒復蘇器、空氧混合器和低壓吸引裝置),1臺輸液泵,如圖5所示。1.3根據設備類別配置設備。除了按照房間功能配置設備外,還根據臨床需要配有其它的設備,如表3所示。
2以產婦的分娩階段介紹產房設備的使用
醫療設備質控管理論文
〔摘要〕對急救類、生命支持類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管理是設備時刻保持待用狀態的有力保障。本研究主要闡述通過信息化手段對急救類、生命支持類醫療設備進行質控管理,以確保設備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或待機狀態。
〔關鍵詞〕急救;生命支持;醫療設備;質量控制;信息管理系統
急救類、生命支持類醫療設備是在緊急救治中所用到的醫療設備,包括多功能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除顫儀等[1]。三級兒童醫院評審標準(2011年版)中特別指出:對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統儀器設備要始終保持在待用狀態[2]。因此,加強對急救類、生命支持類醫療設備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全院臨床科室正常的醫療工作和危重患者的救治任務,有效降低醫療風險。然而目前我院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仍停留在固定資產或倉庫管理上,其他包括設備維護維修、質量控制管理、不良事件監測等工作還依賴于手工登記記錄,不利于查詢和統計,無法高效的在醫療設備使用周期中對設備進行實時監管和質量控制管理。因此需要設計一套質控管理系統,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強醫療設備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保障急救類、生命支持類醫療設備隨時處于待用狀態。
1工作需求
急救類、生命支持類醫療設備的采購、驗收、使用和報廢全過程必須有章可循,在使用過程中通常伴隨著質量控制、維護維修等環節。1.1質量控制我院設備質量控制采用內部自檢為主、外送外請為輔的檢測方式。現階段我院設備質控管理人員定期對心電監護儀、除顫儀以及嬰兒保暖箱等3類急救類、生命支持類設備的性能及參數進行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配合負責該科室的維修工程師進行設備的維修校正。按照不同設備類型的風險評分,測試周期分為半年或1年。1.2維護維修各維修工程師應督促所負責的科室定期檢查設備及其配套部件的完整性,對電池進行充電,開機試運行及調試,積極創造條件開展預防性維修保養,消除設備隱患,保障設備時刻處于完好、備用狀態。對臨床使用科室提出的設備維修申請,維修工程師及時予以響應和處理[3],并在維修完畢后,在維修單上詳細記錄維修內容,若由廠家或院外工程師進行維修,需記錄所用配件和總維修費用。對返修率高的醫療設備,維修工程師應及時匯報,以作為后期是否避免采購相同類型設備的參考依據。
2系統設計與實現
醫院急診科進修學習個人體會
時間真的過的很快,兩個月的外出學習就這樣結束了,我非常感謝醫院和科室給了我這么一次好的機會,能夠到杭州大醫院去學習,雖然兩個月的時間很短暫,上班很忙,很累,夜班上的也很多,但這短短的兩個月,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收獲很大。
市中醫院的急診主要分四塊區域,包括搶救室、輸液室、急診病房和監護室,我主要在搶救室和輸液室上班,就談一下這兩塊的工作流程和好的方面。
一、搶救室工作情況
1、先預檢分診給予掛號牌后掛號,對入院病人做到認真、細致的分診,對急、危、重癥患者能迅速及時處理。
2、進搶救室的病人,根據情況一般都進行心電監護、吸氧、測血糖、開通靜脈通路等措施。
3、搶救病人填寫急診重癥病人護理記錄單,保證搶救記錄的完整、及時、準確。
縣級先進醫院交流材料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導入,在人們醫療需求不斷增加的今天,要求得醫院健康可持續發展,惟有全面深化改革,擴大服務項目,充分發揮軟硬件作用,提高服務質量,加強科學管理,否則就很難立足日趨激烈的醫療市場。對此,我院去年在以往取得一定成功經驗和成就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探索,從科學管理入手,實施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積極擴大服務項目,充分發揮軟硬件作用,不斷提高醫院整體素質,獲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體做法如下:
1、拓展服務范圍,開辟新的業務領域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醫療保健需求也逐步提高。近年來,我院為了滿足廣大群眾不同層次的醫療保健需求,積極爭取各種項目工作,自97年與香港關懷行動委員會取得聯系以后,先后開展了對孤殘兒童實施肢殘康復治療和唇腭裂康復治療。此外,我們還配合縣民政局、衛生局、殘聯開展“視覺第一——光明行動”、“健康快車”等項目,開展白內障診治工作。這些項目工作的開展,大大提高了醫院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患者前來我院就診。
由于現行高考考生需全部體檢,醫院主動爭取xx鎮及近鄰鄉鎮中學考生的體檢工作,每年有近千名考生在本院進行體檢。我院由于對團隊體檢者在價格上給予適當優惠,醫務人員工作仔細認真,對體檢者提出的問題給予耐心的解釋和咨詢,并積極進行疾病預防知識宣傳,體檢者十分滿意,要求進行檢查的個人和團體也越來越多。
2、加強硬件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在發展軟件建設的過程中,我們不忘促進硬件建設,因為二者有著辯證的關系,只有二者的平衡發展,才能穩步提高醫院的整體醫療技術水平。我院在已擁有“百勝”彩色B超、“阿基米德12導”心電圖機、日本產“富士能”88型電子胃鏡、四人遙控多功能心電監護儀、多功能心電監護等較先進的診斷治療設備的基礎上,今年從市場新購進一批醫療器械,有牙科治療儀、多功能視力矯正儀、血細胞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血凝儀等;尤其通過省慈善總會的大力協助,醫院在只支付17%稅款的優惠條件下,2002年全年分兩次引進紅外線婦科治療儀、微波多功能治療儀、軟組織損傷治療儀、數碼電子陰道鏡、紅外電腦乳腺診斷儀、乳腺治療儀、前列腺治療儀、腦電地形圖、多功能心電監護儀等一批先進的醫療檢查治療儀器,丹麥產價值100多萬的新型高檔數字化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三探頭、全變頻)也于1月20日安裝完畢,并經省超聲協會專家驗收、試用,對其性能及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這些醫療器械先后投入使用后,已在臨床診療中發揮作用;醫院在財力極其緊張的條件下,于2002年4月果斷上馬微機網絡管理系統,使醫院在自動化、數字化管理方面邁上了更高的臺階。不僅為廣大醫務人員創造了醫療診斷、臨床研究的先進條件,更重要的是加強了管理力度,為“兩單”項目管理及住院病人一日清單制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就醫者提供了較高標準的醫療保健服務。
計算機輔助脊柱內固定手術探討論文
【關鍵詞】輔
計算機輔助手術(computer-assistedsurgery,CAS)是綜合當今先進的成像設備(如CT、MRI)、計算機技術、空間定位技術等進行圖像三維重建及融合,術前充分評估患者病情,規劃手術路徑、方案、模擬手術,術中追蹤手術器械,引導手術,確定手術范圍,從而使外科手術更精確、安全、微創的綜合性技術,計算機輔助手術在骨科的應用稱計算機輔助骨科手術(computer-assistedorthopaedicsurgery,CAOS)[1]。2004年4月~2005年6月,我院行計算機輔助下脊柱內固定術50例,積累了一定經驗,現將手術護理配合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男38例,女12例,年齡20~79歲,平均49歲。其中腰椎管狹窄及不穩癥34例,腰椎腫瘤9例,頸椎病4例,胸、腰椎骨折3例,手術時間1.5~2.5h,平均2h。
1.2手術方法全麻插管后,患者取俯臥位,以病變部位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依次分離筋膜、韌帶、肌肉,暴露病變椎體棘突,C型臂X線機透視確定手術部位,于手術節段上方或下方棘突安裝參考環,CT掃描完成3個椎體圖像輸入工作站,根據椎弓根矢狀和橫斷面導航圖像,用尖錐確定進釘點,換椎弓根開路器,按參考圖像擴開椎弓根,C型臂X線機透視檢驗位置無誤后,擰入螺釘。
2術前準備
內科護理見習小結匯報材料
內科,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疾病較常見,由于大多疾病起病急驟,癥狀也較復雜,病情變化快,所以掌握熟練的應對措施非常重要。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呼吸內科,一次對一位肺心病病人搶救的全過程。那位患者是因為自己下地上廁所而導致的暫時缺氧。聽到報警,老師和值班醫生還有我立刻跑向病房,老師快速讓病人平躺,給他帶上呼吸面罩,監護儀,并且關注他的血壓和氧飽和度。與此同時,又有幾個醫生也趕到病房開始會診。病情在不斷變化發展,搶救計劃也隨著病情而靈活多變,所有人的神經都繃緊著。我一會兒盯著心電監護儀的表情,一會兒看看病人的表情,為病人揪心。藥物進入病人體內,所有人都在觀察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此時注意力都高度集中。醫生們縝密判斷,護士們熟練操作,緊張而不慌張,病房里除了呼吸機的聲音,安靜極了。病人家屬把病人的生命交到了醫生和護士手中,把親人生的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醫生護士們的肩膀上此刻承載了多大的壓力,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呼吸,心跳,血氧飽和逐漸恢復正常,病人從死亡線被拉了回來,所有人都松了口氣。
由此,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精湛的護理操作技能,同時還必須有敏捷的思維冷靜的頭腦,熟練的與醫生默契配合。醫護配合至關重要,醫生和護士的職責是高度統一的,目標都是為了給病人緩解或解除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只有當醫生和護士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給病人帶來最大利益。
內科系的疾病的發生與病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密切相關,所以平時在與病人接觸的治療與護理中,我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鼓勵病人調解好心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并針對不同病癥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指導,贏得了病人及家屬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