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2 05:34: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jīng)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心肌梗塞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心肌梗塞

剖析心肌梗塞病患護理應對策略

【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并發(fā)低血壓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其中部分患者為可逆性因素所致低血壓,糾正可逆因素可逆轉(zhuǎn)低血壓狀態(tài),方法:本文觀察75例AMI患者,有23例出現(xiàn)低血壓。其中14例為為心源性休克所致低血壓;另9例為非心源性因素所致;結果:23例患者中7例死亡,16例存活。結論:患者AMI后低血壓病病死率高,及時診斷和處理誘因及適時的護理是爭取病情轉(zhuǎn)歸的重要因素,尤其持續(xù)性心電監(jiān)護,合理使用擴血管藥物及利尿劑以及糾正低血壓容量狀態(tài)的重要性。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塞;低血壓;護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并發(fā)低血壓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其中部分患者為可逆性因素所致低血壓,糾正可逆因素可逆轉(zhuǎn)低血壓狀態(tài),本文觀察75例AMI合并低血壓,其中14例為為心源性休克所致低血壓;另9例為非心源性因素所致;23例患者7例死亡,16例存活。因患者AMI后低血壓病死亡率高,故及時診斷和處理誘因及適時的護理是爭取病情轉(zhuǎn)歸的重要因素。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性別與年齡:23例AMI出現(xiàn)低血壓患者中,男16例,女7例,年齡47-89歲,其中男47-89歲,平均69歲;女52-81歲,平均71歲。

1.2血壓計:采用美國通用公司生產(chǎn)的床旁SOLAR8000床邊及中心臺監(jiān)護儀自動測血壓。袖帶長50cm,寬14.5cm。患者均平臥或者30度低坡位,袖帶置于肱動脈上1-2cm處,松緊以可以塞進2指為度。設置定時測量時間每5-30分鐘測一次。

查看全文

急性心肌梗塞治療論文

雙水平氣道正壓(BiPAP)通氣治療對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泵衰竭患者的治療價值尚不明確[1-2].本文探究面罩BiPAP輔助呼吸對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泵衰竭患者的治療效果并觀察治療前后血氨基末端腦鈉素前體(NTproBNP)、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的變化.

1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Killip分級2級到4級)患者29例,隨機分為BiPAP治療組(BiPAP組16例)和常規(guī)治療組(常規(guī)組,13例).常規(guī)治療組的治療辦法為抗血小板、硝酸酯類藥物、強心、利尿劑、急診PCI等.BiPAP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無創(chuàng)BiPAP治療72h.于入院即刻和入院后24h分別記錄生命體征和動脈血氣分析變化.于入院即刻、入院后24,72h分別抽靜脈血測定血氨基末端腦鈉素前體(NTproBNP)和高敏C反應蛋白(HsCRP)濃度.

統(tǒng)計學處理摘要:采用t檢驗、卡方檢驗及方差分析.P%26lt;0.05有統(tǒng)計學顯著性.

2結果

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性別構成、合并疾病、平均發(fā)病時間以及生命體征、Killip分級、動脈血氣結果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26gt;0.05).16例BiPAP治療患者中13例在治療后2h臨床癥狀明顯緩解,肺部音基本消失;常規(guī)治療組13例患者中6例在治療后2h癥狀明顯緩解.治療24h后,BiPAP組的收縮壓、心率、呼吸頻率等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心功能顯著改善,而動脈血氧分壓、氧飽和度等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舒張壓無顯著改變.在治療前兩組NTproBNP水平無顯著差異.治療24h后,BiPAP組的NTproBNP顯著低于常規(guī)組(P%26lt;0.05),在治療的第72小時差別更顯著(P%26lt;0.01).在治療前、治療24h后兩組HsCRP水平無顯著差異;治療72h后BiPAP組的HsCRP顯著低于常規(guī)治療組.

查看全文

急性心肌梗塞了解

1認識急性心梗

1.1冠心病概念: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管腔狹窄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

1.2急性心肌梗死的概念:因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心肌嚴重而持久地缺血而導致心肌壞死

1.3病例1:患者于1.5小時前晨起跑步過程中突然出現(xiàn)胸痛,呈壓迫樣劇痛,以左胸部為著,伴周身冷汗及明顯乏力,無發(fā)熱、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無頭暈、昏厥及抽搐等,經(jīng)休息無緩解。為求進一步系統(tǒng)診治,疾呼120來診。急診科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我科。患者自發(fā)病以來,未進飲食未睡眠,未排大小便,精神緊張。既往有高血壓病數(shù)年,最高達210/100mmHg,間斷自服降壓0號等藥物治療,未系統(tǒng)監(jiān)測血壓

1.4病例2:發(fā)作性胸悶、胸痛24年,再發(fā)并持續(xù)不緩解90分鐘。病人于24年前因“突發(fā)胸悶、胸痛12小時”來本院就診,診斷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住院治療40天,病情好轉(zhuǎn)后出院,之后一直未規(guī)律服藥,病情相對穩(wěn)定,一般活動可良好耐受。近2年來出現(xiàn)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胸悶發(fā)作,程度不重,持續(xù)數(shù)分鐘,經(jīng)休息或含化“速效救心丸”可有效緩解,仍未在意及規(guī)律服藥,90分鐘前患者蹬車時胸痛再發(fā),為胸骨后壓榨樣疼痛,伴胸悶、冷汗及周身乏力,無呼吸困難、放射痛、咳嗽、咳痰、咯血、頭暈、暈厥及抽搐等伴隨癥狀,自行含化“速效救心丸”十余粒無顯效,因癥狀持續(xù)不緩解,疾呼120來院,急診以“冠心病、急性心梗”收入我科,病人此次發(fā)病以來,未進飲食未睡眠,小便正常未解大便,精神緊張。患糖尿病史20余年,自服“二甲雙胍”治療,復查血糖水平偏高。

2認識健康教育

查看全文

透析鉀鎂硝極液治療冠心病成效

為探討基層醫(yī)院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我們于1986年~1996年應用鉀鎂硝極液治療冠心病312例,取得較好療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

由于基層醫(yī)院不能廣泛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術,只能靠臨床診斷,為確保診斷的正確性,我們剔除了其他類型的冠心病,只選擇心絞痛型和心肌梗塞型共312例。其中男性238例,女性74例,年齡44~84歲,平均年齡64.8歲。心絞痛患者12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8例,陳舊性心肌梗塞患者42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146例。以上病例重點觀察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合并心功能幾方面,將各部分病例隨機抽樣分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在年齡、病情、病程方面有可比性。兩組心絞痛各64例,急性心梗各34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各73例。

1.2治療方法

兩組病人根據(jù)病情給予抗凝、抗血小板、溶栓、利尿、強心、β受體阻滯劑治療。同時,治療組靜滴加鉀鎂硝極液(普通極化液250ml+25%硫酸鎂10ml+硝酸甘油5mg)10滴/分;對照組靜滴硝極液(普通極化液250ml+硝酸甘油5mg)10滴/分,兩組均為一療程。

查看全文

醫(yī)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先進事跡材料

濟世活人

畢生的追求

在與侯主任交談中,她給我們講了一件剛剛參加工作時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她單獨值班的第九天,一名病人突然病情惡化,雖經(jīng)積極搶救,但患者還是撒手歸天。就在撤出病房的時侯,一個小女孩跪在地上緊緊地抱住了她的腿,痛哭流涕地說:救救我奶奶,你是醫(yī)生,你一定能救活她。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聲時時在侯主任耳邊回響。

在侯主任的眼中,患者生命比天高,沒有比拯救患者生命更重要了。她常說:病人來到醫(yī)院就把生命托付給了我們,是對咱們這些作醫(yī)生的極大信任,要解除患者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診療技術。從醫(yī)三十余年來,她始終把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定格為自己畢生的追求。

現(xiàn)代科學和醫(yī)學發(fā)展日新月異,不學習就要落后,醫(yī)生沒有“老本”可吃。為此,多年來她習慣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犧牲難得的休息和娛樂時間,早起晚睡進行“充電”學習。堅持跟蹤學習國內(nèi)外心血管及呼吸專業(yè)十余種重點專著和核心期刊,及時掌握本專業(yè)醫(yī)學理論和診治技術的新進展,借鑒和指導臨床工作的實際。并結合臨床實踐進行研究,撰寫論文10余篇,發(fā)表在《中華內(nèi)科雜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國循環(huán)》等核心醫(yī)學期刊。

周健是××醫(yī)院的心血管中心的一名副主任醫(yī)生,1997年從地方特招到醫(yī)院,與侯主任主任一起工作了9年。他談起侯主任時說:“侯主任是個善于學習、敢于開拓的人,她常常教育我們,作為醫(yī)生的第一要務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診療技術,運用先進的技術去挽救病人的生命、解除患者的痛苦”。周醫(yī)生告訴我們,前幾年因為設備條件的限制,沒有大型c型臂x光機,沒有多導電生理記錄儀,心血管發(fā)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她從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進修回來后,就是在那樣的條件下,她利用當時的設備條件,不怕大劑量放射線照射的危險,不斷實踐,帶領我們一遍遍做動物實驗,取得可靠的技術參數(shù)。逐漸開展了心室造影,起搏器安置術,冠脈造影術,為更好開展心血管介入打下了基礎。近年在醫(yī)院的大力支持下,設備條件得到較大改善,逐步開展了目前所有的常規(guī)心血管介入治療項目,侯主任不但自己鉆研,更是帶動年輕醫(yī)生學,培養(yǎng)了一支技術精,作風良的介入治療隊伍,現(xiàn)在科室多人經(jīng)嚴格專業(yè)培訓,都已熟練掌握心血管介入技術,形成了技術學術梯隊。介入手術數(shù)量也成倍增加,技術更加熟練精湛。開展了如急診冠脈血運重建術、介入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射頻消融術治療陣發(fā)性心動過速等高技術治療手段,用我們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汗水為更多患者解除了病痛。

查看全文

小議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的效應

摘要:目的:觀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的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8年12月對57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的效果進行回顧分析。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血管再通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能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改善左室重構。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時間的早晚與冠脈再通率及患者病死率都有密切的關系,只有盡早實施靜脈溶栓才能獲得最佳療效[1],為了盡可能挽救更多的心肌,國外有資料表明,可將溶栓時間窗延遲至發(fā)病后至少12h,同時能降低死亡率[2]。為此,我院自2002年1月~2008年12月對57例患者資料進行了早期溶栓,現(xiàn)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自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7例,對其中符合早期溶栓指征的57例設為治療組進行溶栓,其中男性34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64歲;另57例符合條件的患者設為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其中男性3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67歲。溶栓指征:持續(xù)性胸痛≥30min,含服硝酸甘油癥狀不緩解,相鄰兩個或更多導聯(lián)ST段抬高在肢體導聯(lián)>0.1MV,胸導>0.2MV,溶栓距發(fā)病時間6h內(nèi)年齡≤70歲無溶栓禁忌癥。

查看全文

急性心肌梗死護理分析論文

1一般資料

患者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2歲。接診時,除3例意識障礙外,其余均神志清

楚,自訴心前區(qū)疼痛,呼吸困難;心電圖檢查均有不同程度的ST-T改變;急救地點為患者家中、賓館、飯店、辦公室及娛樂場所。

2急救體會

2.1AMI患者的急救準備

急救人員要有較強的急救意識,準備好急救藥品和醫(yī)療器具,隨時做好出診準備,在接到出診電話后,立即出車,并根據(jù)呼救者在電話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應的準備。

查看全文

急性心肌梗死護理分析論文

1一般資料

患者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齡45~73歲,平均年齡52歲。接診時,除3例意識障礙外,其余均神志清

楚,自訴心前區(qū)疼痛,呼吸困難;心電圖檢查均有不同程度的ST-T改變;急救地點為患者家中、賓館、飯店、辦公室及娛樂場所。

2急救體會

2.1AMI患者的急救準備

急救人員要有較強的急救意識,準備好急救藥品和醫(yī)療器具,隨時做好出診準備,在接到出診電話后,立即出車,并根據(jù)呼救者在電話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應的準備。

查看全文

小議老年人消化潰瘍特點及預防

近年來老年人發(fā)生消化潰瘍逐年增多,臨床表現(xiàn)多不典型,老年人消化潰瘍部位多位于胃體上部甚至胃底部,潰瘍常較大,復發(fā)率高,并發(fā)癥多,易誤診為胃癌。正確掌握老年人這一常見病的臨床特征及防治、診斷對治療效果和預后有重要影響,值得臨床醫(yī)師重視。現(xiàn)將我院老年人消化潰瘍的特征及防治體會分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30例病例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齡50-70歲(平均年齡60歲),男性多于女性(4:1)。老年人消化潰瘍患者上腹疼痛多不典型,其中誤診為食管癌、胃癌5例,誤診為心絞痛和心肌梗塞2例。嗜好煙酒占20例。以上30例病例均行胃鏡加活檢、B超、心電圖、血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隱血、肝腎功電解質(zhì)心肌酶生化等檢查。結合以上病史、體征、各項相關檢查,確診胃潰瘍20例,巨大潰瘍2例,十二指腸潰瘍8例。

1.2治療方法均給予保護胃黏膜藥物、枸櫞酸鉍鉀120mg,4次/天。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埃索美拉唑20mg,1次/天。抗幽門螺旋桿菌、克拉霉素0.5g,2次/天。阿莫西林1g,2次/天,(療程7-10天)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2結果

30例患者中十二指腸潰瘍4周愈合率為92%(7/8);胃潰瘍6周愈合率為84%(17/20);巨大潰瘍6周愈合率為45%(1/2),并適當延長治療療程,囑患者長期門診隨訪。結合胃鏡加活檢排除食管癌、胃癌5例。心電圖、心肌酶檢查排除心絞痛和心肌梗塞2例。

查看全文

解放軍醫(yī)院主任先進事跡材料

手中的生命高于天

走進解放軍第××醫(yī)院心血管病中心醫(yī)生辦公室,有一塊特殊的牌匾便會躍入眼簾,牌匾上有一棵開滿藍色花朵的奇樹。如果你問是什么對,心血管病中心的醫(yī)務人員便會驕傲地告訴你:這是一株藍梅,世間罕有,于大自然稱奇。牌匾是一名患者送給侯主任主任領導的心血管

病中心,寓意侯主任創(chuàng)造了醫(yī)療奇跡。送匾的患者叫劉立榮,因心肌梗塞心臟驟停入院,家人都以為救治無望,但侯主任帶領醫(yī)務人員硬是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這盛開著藍梅花的匾牌是患者對一個普通人民軍醫(yī)團隊高超醫(yī)技和醫(yī)德的贊賞。

侯××,女,1953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副主任醫(yī)師,現(xiàn)任解放軍第××醫(yī)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省醫(yī)學會內(nèi)科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先后治愈患者4萬余人次,實施各類介入手術3千余臺,做到了三十年無差錯、無事故。被××軍區(qū)空軍評為“三八”婦女精英、優(yōu)秀黨員、精神文明先進個人,榮立三等功一次。

濟世活人

畢生的追求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