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老年人消化潰瘍特點及預防
時間:2022-12-26 03:52:00
導語:小議老年人消化潰瘍特點及預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老年人發生消化潰瘍逐年增多,臨床表現多不典型,老年人消化潰瘍部位多位于胃體上部甚至胃底部,潰瘍常較大,復發率高,并發癥多,易誤診為胃癌。正確掌握老年人這一常見病的臨床特征及防治、診斷對治療效果和預后有重要影響,值得臨床醫師重視。現將我院老年人消化潰瘍的特征及防治體會分析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30例病例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齡50-70歲(平均年齡60歲),男性多于女性(4:1)。老年人消化潰瘍患者上腹疼痛多不典型,其中誤診為食管癌、胃癌5例,誤診為心絞痛和心肌梗塞2例。嗜好煙酒占20例。以上30例病例均行胃鏡加活檢、B超、心電圖、血常規、大便常規+隱血、肝腎功電解質心肌酶生化等檢查。結合以上病史、體征、各項相關檢查,確診胃潰瘍20例,巨大潰瘍2例,十二指腸潰瘍8例。
1.2治療方法均給予保護胃黏膜藥物、枸櫞酸鉍鉀120mg,4次/天。質子泵抑制劑(PPI)、埃索美拉唑20mg,1次/天。抗幽門螺旋桿菌、克拉霉素0.5g,2次/天。阿莫西林1g,2次/天,(療程7-10天)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2結果
30例患者中十二指腸潰瘍4周愈合率為92%(7/8);胃潰瘍6周愈合率為84%(17/20);巨大潰瘍6周愈合率為45%(1/2),并適當延長治療療程,囑患者長期門診隨訪。結合胃鏡加活檢排除食管癌、胃癌5例。心電圖、心肌酶檢查排除心絞痛和心肌梗塞2例。
3討論
3.1臨床表現老年人消化潰瘍患者上腹疼痛多不典型,表現多樣,輕重不一,30例病例中典型上腹疼痛僅占1/3左右。因老年人高位潰瘍較多,其疼痛常防射至背部和胸部劍突上方。鄰近門的小彎側高位潰瘍其疼痛防射至胸部外,還可有咽下困難和吞咽時疼痛的特點,易誤診為食管癌、胃癌。
胸骨后痛可酷似不典型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可行胃鏡加活檢,心電圖、心肌酶等檢查,明確診斷,故應注意鑒別。
老年人消化潰瘍出血的比例增加,且常嚴重,其原因可能與老年人胃體部大潰瘍較多或多半合并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有關,慢性失血在胃潰瘍較十二指腸潰瘍多見。
3.2潰瘍部位老年人中胃角部潰瘍發病率最高,而胃體部潰瘍較中青年明顯增多,胃體上部和中部潰瘍發病率有隨年齡增大而上升的傾向。
3.3潰瘍大小內鏡檢查發現老年人潰瘍的直經明顯增大,直徑在10~19mm,而中青年人潰瘍的直徑常在9mm以下,部分老年人潰瘍潰瘍的直徑甚至大于25mm,大于25mm的為巨大潰瘍,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差,愈合時間較長,易發生慢性穿透或穿孔,并發出血者多,與潰瘍型胃癌不易鑒別,故在進行胃鏡檢查時必須做活檢,以免誤診。老年人潰瘍大而深的主要原因可能與動脈硬化等導致黏膜血供不足,屏障防御功能減弱有關。同時,老年人常有胃黏膜退性病變和萎縮性胃炎,故易發生大潰瘍。
3.4復發老年人消化潰瘍治愈后易于復發,復發潰瘍位于原疤痕部位或其附近。觀察其復發原因與潰瘍大小有關;與老年人嗜好煙酒有關,因吸煙引起胃黏膜微循環障礙,血流量減少,黏膜抵抗力減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引起膽汁反流而損害胃黏膜。還有老年人基礎疾病較多,用藥也較多,如服非甾體抗炎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可導致潰瘍易復發。
3.5并發癥胃出血是老年人消化潰瘍常見并發癥;胃穿孔,老年人胃穿孔較青壯年高,且隨年齡增加而病死率增加,故必須給予足夠重視,早診斷,早治療;幽門梗阻,60歲以上消化潰瘍患者易并發幽門梗阻,表現為惡心、嘔吐、失水及低鉀低氯性堿中毒,體重減輕、營養不良等;癌變,因老年人年齡大,潰瘍頑固不愈者應提高警惕,定期隨訪復查。
3.6防治潰瘍活動期應減少體力活動和精神緊張,充分休息、保持身心安靜、戒除煙酒、注意飲食規律、禁辛、辣飲食、停用非甾體抗炎藥及損害胃黏膜藥物等。
3.7治療老年人消化潰瘍應給予足量、足療程的保護胃黏膜藥物、質子泵抑制劑(PPI)、抗幽門螺旋桿菌等對癥治療,防治并發癥發生。
結合以上分析,正確掌握老年人消化潰瘍這一常見病的臨床特征及防治、診斷對治療效果和預后有重要影響,值得臨床醫師重視。應加強對老年人消化潰瘍的認識,達到早期明確診斷,合理治療,防治并發癥發生,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 上一篇:學校歷史講師年度述職總結
- 下一篇:縣長就任表態演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