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3 08:37: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新型工業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新型工業

推進新型工業化思考

**作為一個山區貧困縣,如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早日實現富民強縣目標?筆者認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理念要更新、起點要更高、投入要更大、環境要更優。

一、要用更新的理念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工業,**已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一是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從總體上講,**工業經濟發展速度提升,總量擴張,效益提高,主導地位初步顯現,為加快工業化進程打下了一個較好的基礎。全縣發展工業的氛圍不斷增強,工業強縣、工業興縣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發展工業的思路逐步清晰,堅持走“資源型”的特色工業化之路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發展工業的重點突出,壯大骨干企業、構建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等取得新的突破。二是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我們始終堅持走縣域特色的工業化之路,做到了放眼全局,立足本地,發展“資源型”特色產業;始終堅持走“三化”協調發展的道路,以工業化為龍頭,用工業化推動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發展觀推進工業發展,注重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始終堅持企業以民營為主,把國企改革與扶持民營經濟緊密結合,實現做大做強;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把加快工業發展與推動就業再就業緊密結合。三是具備了許多有利條件。省市明確提出了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建立完善了一些發展工業經濟的制度,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指明了方向;**作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湘西地區開發縣,享有許多優惠政策,為我們加快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東部和沿海發達地區加速產業升級換代,為我們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創造了好的機遇;國家正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中部省市市場將持續擴大,為**工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同時,**以交通、能源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為加快工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臺。近幾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一大批工業項目,骨干工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開發有了一定基礎。另外,**具有較為豐富的水電、礦產、農林產品和土地等資源,這些都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創造了條件。

二、要用更高的起點推進新型工業化。工業園區是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基礎平臺。為此,**縣近年來進行了一些探索:一是科學規劃了工業園。按照已經編制的工業園總體建設規劃,進一步做好規劃論證和工業園小區建設詳規編制工作。二是明確了工業園定位和布局。根據省市區有關指示精神,結合**實際,將工業園定位為“農副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旅游產品、機電產品”綜合加工基地。圍繞這個定位,在產業發展方向上,抓好礦產、食品加工、建材、冶金化工、旅游等資源型項目的開發,進一步延長水電、礦產等產業鏈條,抓好產業衍生型項目的開發。三是加大了園區建設的投入力度。要采取“四個一點”的辦法,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加大工業園區建設的資金投入。即依托政策建園區、向上爭一點;滾動發展建園區,財政擠一點;借助外力建園區,企業投一點;聚集內力建園區,民間籌一點,從而很好的解決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搞好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企業項目建設土地儲備,使工業園區產業聚集的“洼地”效應盡快凸現。四是促進了園區產業聚集。按照打造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的要求,以產業為紐帶,以政策作引導,促使各類企業向工業園區集中,提高園區內資源整合共享效率和集約化經營水平。加大園區骨干企業培育力度,積極培育主導產業,對園區內現有的規模企業給予大力扶持,使其盡快做大做強。同時,要努力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加大服裝、鞋業等招商引資力度,促成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加快以柑橘、葛根、杜仲、石煤、鎳鉬等本地優勢資源為依托的資源加工利用型產業開發進程,盡快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產業集群。要增強園區的聚集力和輻射力,使工業園區真正成為政策優惠的投資洼地,設施配套的產業平臺,要素聚集的發展載體,經濟增長的輻射中心。

三、要用更大的投入推進新型工業化。要抓好園區建設,必須靠招商引資,特別要靠招大商、引大資。一是認真落實招商責任。要廣泛聯系客商,特別是要發揮各地**老鄉聯誼會的作用,關注外出務工人員投資意向,有針對性地招商信息,舉辦招商會,通過走訪、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吸引外資,激活民間投資熱潮。對引進的項目,要組成專門班子,落實責任,一抓到底。對投資規模大的重點骨干項目,要落實好縣級領導聯系制度,及時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二是切實突出招商重點。堅持大小項目一起抓,突出抓大項目;基礎設施與產業項目一起抓,突出抓產業項目。重點是把眼光瞄準戰略投資者,引進能夠給企業帶來豐厚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幫助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拓展國內外市場,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大項目、好項目。對一些戰略投資者,可以給予比園區其他企業更優惠的條件來引進。三是不斷改進招商方式。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新路子、新辦法,逐步實現由粗放式招商向專業招商、高層次招商轉變。堅持以誠招商,貼心服務,做到推介**要坦誠,結交客商要真誠,服務客商要誠心,兌現政策要誠信。

四、要用更優的環境推進新型工業化。要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大力發展園區工業,必須真心招商、貼心服務,切實抓好環境建設。一是進一步優化政務環境。健全政務服務中心,凡是與工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有關的政府職能部門都要進入政務中心集中辦公,真正做到“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結、一個窗口收費”。嚴格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凡是可以下放的權力一律下放,凡是規定取消的審批項目一律取消,凡是規定取消的收費一律不收,凡是可以精簡的程序一律精簡。要切實抓好政策和制度落實。要組織開展對縣直有關職能部門的“一把手”進行滿意度測評活動,對其進行打分,對綜合評分不及格的要給予相應處理,保障各項優惠政策和服務措施落實。二是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要樹立主動為客商服務理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事中服務為超前服務,變應付式服務為高效優質服務,想客商之所想,解客商之所難,努力營造一個安商、親商、富商的良好氛圍。著力制定讓利放權的政策,在投資、經營、利益等方面,給予客商最大限度的優惠。對好項目、大項目,要優先、優惠供地。三是進一步優化信用環境。堅持做到以誠待人、講究信譽、慎重承諾、有諾必踐,不斷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努力塑造誠信為民的良好政府形象。要努力弘揚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強化全民信用意識,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四是進一步優化法制環境。一方面,政法部門要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得以執法為借口,無故干擾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和隨便傳喚、扣押外地客商和企業負責人。另一方面要依法嚴厲打擊影響經濟發展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加大對企業的保護力度,加強對企業周邊治安環境、園區建設施工環境等重點部位的專項整治,對阻礙項目施工、強買強賣、強攬工程、斷水斷電、堵門堵路等破壞項目建設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的行為,加大教育和整治力度。通過營造公正嚴明的法制環境,讓客商在**安心生活、鐵心投資。

查看全文

工業新型推進意見

推進新型工業化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實現市五屆黨代會提出的“總量翻一番、財政爭雙百、建成特大市、實干奔小康”目標的迫切需要。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十五”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市工業已由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邁進。全市上下必須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工業發展規律,堅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階段特征和淮安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現就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思路

1、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總攬,優結構,轉方式,增實力;堅持以發展為主題,壯大工業經濟總量,進一步提高工業化水平;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增加有效投入,提高企業運行質量;堅持節約環保優先戰略,狠抓節能減排,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企業家團隊建設;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快推進我市新型工業化進程。

2、發展思路。我市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思路為,堅持一個主題,爭取兩個增加,發展三大產業,推進四個協調,實現五個突破。

一個主題:量質并舉,又好又快,跨越發展。

兩個增加:增加財政收入,增加職工就業。

查看全文

新型工業意見

推進新型工業化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我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實現市五屆黨代會提出的“總量翻一番、財政爭雙百、建成特大市、實干奔小康”目標的迫切需要。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市工業已由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邁進。全市上下必須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意義,準確把握工業發展規律,堅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階段特征和淮安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現就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思路

1、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總攬,優結構,轉方式,增實力;堅持以發展為主題,壯大工業經濟總量,進一步提高工業化水平;堅持以效益為中心,增加有效投入,提高企業運行質量;堅持節約環保優先戰略,狠抓節能減排,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加強企業家團隊建設;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快推進我市新型工業化進程。

2、發展思路。我市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思路為,堅持一個主題,爭取兩個增加,發展三大產業,推進四個協調,實現五個突破。

一個主題:量質并舉,又好又快,跨越發展。

兩個增加:增加財政收入,增加職工就業。

查看全文

新型工業服務業論文

一、文獻回顧

(一)國外研究Makun(1997)立足于生產服務業的增長,從競爭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生產性服務外部化問題。其主要思想是,面對不確定性,企業會通過外購或者分包方式分散風險、將資源集中在最有競爭優勢的環節,從而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FalkandKoebel(2002)認為,影響生產服務業增長的幾大要素有:①服務和產品的轉型;②產品周期的削短;③短期的顧客貨物的生產正在取代大批量生產經營方式。Juleff(1996)強調了生產服務業對于專業化生產的協調和控制功能,貿易則有助于市場擴張,進一步刺激了生產服務業的成長。GuerrieriandMeliciani(2005)從服務業與制造業的關系角度上強調,許多服務業部門的發展必須依靠制造業的發展,因為制造業是服務業產出的重要需求部門,沒有制造業,社會就幾乎沒有對這些服務的需求。Park(1994)從分工角度將生產服務業的功能同分工和貿易的作用結合起來,探討了生產服務業促進競爭力提升以及經濟增長的機理。Marrewijk(1997)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利用資源稟賦優勢比較理論以及Markusen的模型有機地結合起來,考察了生產服務業、規模經濟以及要素市場之間的一般均衡關系,重點分析了生產服務業的分工機制。20世紀90年代以來,部分學者開始運用投入產出法測度生產服務業的前后聯系,以便更好理解生產服務業在推動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國內研究隨著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及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學者對生產服務業的研究也不斷深入。顧乃華(2005)基于分工視角、高傳勝等(2005)從降低區域交易成本的視角研究了生產服務業與制造業互動在不同地區不同表現的原因。徐學軍等(2007)運用交易成本理論和共生理論,對制造業與生產服務業的共生模式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劉靚君(2008)具體分析了生產服務業發展的水平,利用1997-2006年全國31個省(市)的面板數據,測算了生產服務業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結果表明生產服務業對我國經濟增長有重要作用。周鵬余珊萍等(2010)從生產服務業與現代經濟增長關系來分析生產性服務是產品價值增值的主要源泉。豐志勇、何駿(2011)在對我國生產服務業迅速崛起的動因和發展空間分析的基礎上,對我國生產服務業的三種發展模式進行了研究。

二、文獻評價及啟示

無論是國外的學者還是國內學者,對生產服務業的研究更偏重于對整個經濟發展的影響,探究生產服務業發展的一般規律,缺乏結合本地特定經濟情況的相關研究。基于收集的文獻來看,學者們偏重于研究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而忽視研究現代服務業中的生產服務業。而事實上生產服務業作為現代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非常巨大。從理論上看,對生產服務業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細化區域內部服務業發展的特點,充實理論界對生產服務業發展的研究,進一步豐富生產性服務領域的理論研究。從生產服務業對新型工業發展的機理機制出發,分析中原經濟區生產服務業供給和需求能力,將規范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同時運用生產服務業發展研究的相關理論,滿足新型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研究生產服務業對新型工業發展的影響,有利于生產服務業理論地域特色的形成,同時也有利于生產服務業發展研究的擴展。

三、中原經濟區新型工業與生產服務業協調發展的路徑

查看全文

新型工業化推進工作意見

為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促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工業發展方式,提高工業運行質量與效益,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與目標任務

第一條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現富民強縣和推進“四化兩型”建設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兩化融合”為動力,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加速推進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逐步構建具有長遠競爭力的新型工業體系。

第二條發展目標。總量規模快速擴張。到2016年,全縣規模工業企業發展到120家。其中,產值過10億元企業1家以上,產值過5億元的10家以上,規模工業總產值過180億元,增加值過60億元。工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例達到40%以上。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達到50億元以上。園區工業規模不斷擴大,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達80%。規模工業企業節能減排全面達標,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8%。

二、加快新辦企業和新興產業發展

第三條大力發展新辦企業。縣人民政府設立工業發展創業獎。凡在投資興辦工業企業,經工商注冊并建成投產后,縣政府安排工業發展基金給予獎勵。在經濟開發區建廠,生產性設備投資在1000萬元至3000萬元的獎勵5萬元,3000萬元以上(不含3000萬元)的獎勵10萬元,在經濟開發區以外建廠的分別獎勵3萬元、6萬元。沿海產業轉移的搬遷設備按拆舊后的價值計算投資額。新辦企業情況納入鄉鎮新型工業化考核。

查看全文

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調研報告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工業經濟指標完成情況;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開展情況;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存在的困難;2010年工作安排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盡管我縣工業經濟受到金融危機和硅冶煉行業整合升級的雙重影響,但工業經濟仍然運行平穩、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大力推進工業項目建設、突出支柱,狠抓特色工業培育、注重調整,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強化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促進了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工業經濟總量較小、工業經濟產業結構不優、新型工業化程度很低、做強能源產業、積極推進工業項目建設、抓好產業的節能降耗、切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年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第四年,今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市委、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迎難而上,戰勝困難,加壓奮進。立足本地資源優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強宏觀調控,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一、工業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年,盡管我縣工業經濟受到金融危機和硅冶煉行業整合升級的雙重影響,但工業經濟仍然運行平穩。**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0.53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規模以上實現工業增加值2.3億元,同比增長18%;人均規模工業增加值140.2元,同比增長14.5%;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18.2%,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8%,同比提高8.5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同比增長96.9%;規模以上企業保持在20家,1億元以上骨干企業個數為1個。

二、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查看全文

新型工業化工作匯報

一、工業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2009年,盡管我縣工業經濟受到金融危機和硅冶煉行業整合升級的雙重影響,但工業經濟仍然運行平穩。2009年,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0.53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規模以上實現工業增加值2.3億元,同比增長18%;人均規模工業增加值140.2元,同比增長14.5%;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18.2%,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8%,同比提高8.5個百分點;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同比增長96.9%;規模以上企業保持在20家,1億元以上骨干企業個數為1個。

二、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2009年××縣委、政府把推進全縣新型工業化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來抓,明確了發展重點,分解了工作任務,落實了責任措施。把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保證領導力量到位、工作責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主管部門具體抓,不斷提高引導、支持和調控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工作水平。2009年,為加速推進我縣新型工業化,促進縣域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縣委、政府決定成立××縣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經濟局,統一管理全縣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同時出臺相關的考核辦法和措施,加大了對鄉(鎮)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的考核力度,推進全縣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的開展。

(二)大力推進工業項目建設

查看全文

新型工業化工作要點4篇

第一篇

一、全年工作主要目標

圍繞“大干新三年、沖刺百強縣”總目標,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做強、特色優勢產業升級做強、其他產業帶動做強,培育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構建企業梯次培育格局,夯實企業發展基礎,大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和智能制造。

規模效益——全部工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達245億元,增長14.5%以上。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6%,利稅、利潤分別增長12%左右。全市新型工業化考核保持各縣(市、區)前茅,力保全省一等獎。

園區發展——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申報國家級開發區。

產業結構——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

查看全文

新型工業化工作總結

年初以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州關于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及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負重奮進,扎實工作,強力推進以新能源工業為主的新型工業,全縣工業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一)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今年以來,我縣狠抓資金、電力、運輸等生產要素調度工作,確保重點骨干企業基本生產運行。全年來工業經濟各項指標完成較好,一是全縣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17.4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規模工業完成總產值11.67億元,同比增長9.78%;全縣工業增加值完成6.4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3.52億元,同比增長8.27%;全縣工業實現稅收2950萬元,同比增加22.5%;工業技改投資完成3.12億元,同比增長10.1%。二是骨干企業帶動作用逐步增強。占全縣規模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以上幾戶工業企業完成稅收達2000萬元,占全縣工業稅收67.80%。

(二)重點項目建設推進順利。2013年,我縣共實施工業技改項目18個,完成投資3.12億元,同比增長10.1%。一是新能源工業項目投資加快。生物質電廠項目全年完成投資757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3.01億元,占計劃總投資的100.2%,大件發電設備全部進場,廠房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附屬工程正在施工建設,電廠原料供應網點全面建成,鎮中立村及鄉村原料加工點已開始原材料收購加工工作。風電場開發項目完成了風電場立塔測風和風資源評估,確定了風電場采用超大葉輪直徑低風速型風電機組,完成了《羊峰山大青山風電場工程項目申請報告》編制。洞潭水電站整個樞紐工程地下廠房、隧洞調壓井、閘門井等工程進展迅速,部分工程接近尾聲,預計2014年投入運營。馬鞍山電站擴容改造一期工程完成并投入運行,二期擴容工程正在進行項目申報和籌措資金。頁巖氣勘探工作全面有條不紊推進。二是傳統工業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大洋化肥公司年產10萬噸農作物有機無機專用肥生產線、錦帛鈺紡織公司五萬錠棉紡生產線改擴建工程建成投產;本草制藥公司鳳丹牡丹籽油產業化項目牡丹標準化種植基地建設完成1024畝,現正在進行后續工程建設。

(三)園區平臺建設不斷完善。2013年,縣經開區在完成主干道路框架基礎上,逐步提高園區的項目承載能力和招商優勢。一是著力加快園區基本功能設施建設。今年來,園區內農副產品配送中心一、二期工程、景點圈保障性住房等續建項目及芙蓉大道安置區、猛洞河路亮化工程、綠化工程和芙蓉鎮供水工程等新開工項目全面竣工。秀華民族民間工藝品展銷中心、標準化廠房等8個新開工項目均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將啟動土建工程。二是扎實推進土地儲備。截止2013年底,我縣共儲備土地618畝、報批332.3畝(未征收)、報國土部門預審420畝(待報批)。工業園擬征地3.5萬畝,已完成控制性詳規編制。這些工作為實施土地開發、融資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全力推動園區招商引資。2013年,我縣人民政府通過對集團總部及旗下的和公司項目建設進行考察,投資有限公司來我縣經開區進行石材加工產業園投資考察,全力作好兩戶企業落戶我縣經開區相關工作,逐步做大我縣工業經濟總量。四是積極做好爭資融資。2013年下半年,我縣完成了省財政貼息資金申報工作,將1.5億元的基礎設施綜合配套項目列入第三輪省規劃產業項目范疇,繼續享受貼息優惠政策。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工程項目、芙蓉鎮影視文化產業基地項目分別列入省推進新型工業化專項引導資金和省州文化產業引導資金支持項目。加快園區土地儲備項目,全力爭取信合資金支持1200萬元、跟蹤省開行承諾的1.4億元貸款支持,為下一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打下資金基礎。

(四)電網改造加快推進。一是配網建設方面。10千伏以下農配網改造累計完成投資1.62億元,完成84個行政村(含原長官片區)、49個縣城臺區、20條254.73公里10千伏線路及變電站出線改造,64個行政村實現同網同價。目前,正在加緊實施提前啟動的2014年15個行政村農網改造工程。截至目前,總工程量完成近90%,預計年底可全面完工。二是主網建設方面。全縣主網建設累計完成投資7208.2萬元,完成城南110千伏、澤家、塔臥、芙蓉、萬坪4座35千伏變電站和楊澤線、城萬線35千伏35.7公里線路新建、改造,楊公橋變電站改造工程正在加緊實施掃尾工程,預計年底完工。三是項目籌備方面。我縣正在加快主網及配網項目籌備工作。2014年,我縣配網單項改造項目為97個行政村、16條10千伏線路和7個縣城公變臺區,計劃投資1.54億元。主網項目三灣35千伏輸變電站新建、石堤35千伏變電站增容改造及首車35千伏輸變電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籌備。烏龍坪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的前期征地拆遷工作已全面展開。

在充分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過來的推新工作仍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工業經濟總量太小,在縣域國民經濟三次產業中仍屬于短腿;產業結構不合理,粗放式和家族式管理仍在全縣工業經濟管理中占主導地位;工業園區建設嚴重滯后,工業招商引資工作推動乏力,嚴重影響工業經濟總量擴張;資金和電力生產要素的瓶頸制約仍未完全破解,存量工業企業無法滿負荷生產運行;企業個頭小,產品副加值低,在當前低迷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生存十分困難。對于這些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縣將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查看全文

新型工業化精神通知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有關委、辦、廳、局:

20****年7月31日—8月1日,省委、省政府在昆明召開了全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大會。會上,省委書記白恩培、省長秦光榮、副省長和段琪分別作了重要講話,肯定了近年來我省工業發展取得的明顯成效,明確提出了今后一段時期加快****新型工業化的目標、任務、措施和要求。會議印發了《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定》(云發〔20****〕15號,以下簡稱《決定》)、《****省人民政府關于****省工業發展萬億工程實施意見》(云政發〔20****〕137號)、《****省人民政府關于****省大企業發展萬億工程實施意見》(云政發〔20****〕138號)等重要文件。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各部門認真傳達學習這次大會精神,一部分州、市已經著手調查研究,組織籌備召開工作會議。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大會精神,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深刻領會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意義

各地、各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緊迫任務,不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就沒有堅實的基礎,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難以達到;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是全省科學發展的緊迫要求,沒有工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全省經濟的發展方式就不可能根本轉變,人與自然就不可能和諧,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就難以實現;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是我省工業自身發展的緊迫需要,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進一步推動科學發展,增強全省工業經濟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才能更好地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新時期、新階段,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加快推進我省新型工業化進程,力爭通過5至8年的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和百強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分別達到1萬億元,工業總量得到快速提升,重點企業發展壯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企業創新能力增強,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節能降耗確保達標。

二、抓緊制定《決定》的實施意見

《決定》對今后一段時期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出了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各地、各部門要根據會議精神,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認真研究具體實施方案和貫徹措施,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逐條逐項地抓落實,切實把省委、省政府的各項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各州、市要把工業發展擺在經濟發展的首位,認真調查研究,分析存在問題,抓緊調整和完善當地工業經濟發展思路、目標任務,制定切實有效的推進措施,研究制定州、市加快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確保各項工作目標清楚、任務責任明確、工作措施有力。省級有關部門要在學習貫徹中結合各自職責,梳理提出工作任務,研究制定出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實施意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