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7 17:57: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療廢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醫療廢物

醫療局醫療廢物實施意見

為了防止醫療廢物污染環境,阻斷各類傳染性疾病的末端傳播渠道,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擬對我市轄區內的醫療廢物實行集中處置。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集中處置的范圍

我市轄區內的醫療廢物。包括各醫療單位臨床廢物,生物培養、動物實驗殘余物,化驗檢驗殘余物,傳染性廢物(包括發熱門診、隔離病區產生的醫療、生活垃圾),醫療廢水處理污泥,醫用藥品生產制作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不含中藥類廢物),過期或報廢的藥品(物)等。

二、集中處置的實施時間

該項工作分階段實施,20*年*月*日起,先對“非典”防治定點醫院及發熱門診的醫療廢物進行集中處置。其他單位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實施時間由市環保局會同市衛生局分批公布。

三、集中處置的方法

查看全文

醫療廢物綜治指導方案

為加強全縣醫療廢物安全管理,規范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理,防止病原體擴散和疾病傳播,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國務院《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衛生部《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暫行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醫療廢物綜合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組織領導

縣上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環保、衛生、公安、物價、公用事業、工商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規劃、安排部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各項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加強溝通,相互協作,積極做好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工作,對因管理疏漏造成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等不良現象的,要嚴肅追究其責任。

二、明確職責分工

全縣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由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處置。各成員單位要嚴格按照處置中心的具體要求,履行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同時,要定期開展聯合檢查,確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工作順利開展。

1、縣環保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操作規程,組織全縣各醫療機構定期開展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培訓,全程監控全縣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等工作,確保醫療廢物安全處置。

查看全文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方案

根據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和我市正在申請全國醫療廢物綜合管理示范城市的要求,為使全市所有鄉鎮級醫療機構產生醫療廢物得到及時集中無害化處置,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實行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盡快達到全國醫療廢物綜合管理示范城市要求。

二、工作目標

年10月30日前,全市所有鄉鎮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得到及時集中無害化處置。

三、工作安排

查看全文

醫療廢物處置的實踐與思索

統一確定處置收費,規范醫療廢物處置費用收繳

統一確定打包收費數額。2011年濰坊市物價局、濰坊市衛生局、濰坊市市政局出臺的《關于醫療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費收費標準和計收辦法》規定:設有固定床位的醫療廢物產生單位,按“出院者實際占用床位數”,每床每天2元;門診患者轉為住院的固定床位醫療固體廢物處置費,從第二天計算;設有門診的醫療固體廢物產生單位,按就診患者數收取,每人(次)每天0.1元;醫藥研究所、疾病控制、醫藥生產經營等機構按日產醫療固體廢物量收取,每公斤0.5元。濰坊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按照上述標準向處置協議單位收取集中處置費用。所有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將處置費用轉嫁給患者。根據這一規定,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醫療衛生機構的承受能力,每年與濰坊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進行溝通協商,統一確定年度醫療廢物處置收費數額,實行打包收費,處置費用根據醫療衛生機構的規模、醫療廢物產生數量等合理分擔。各單位處置費收費數額由衛生局文件形式統一公布。2012年共繳納醫療廢物處置費60.9萬元。明確處置費用繳納方式。冠以醫院、衛生院的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合同約定繳納醫療廢物處置費用。社區衛生室、個體診所、企事業單位衛生室、門診部等醫療廢物處置費用在執業資質年檢時一次性繳給代收醫院,在各單位繳納完畢后一次性交給濰坊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

統一處置監管,規范醫療廢物處置考核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各級各類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廢物收集、運送、儲存、處置活動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統一監管醫療廢物處置是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職責。為此,我們強化對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監管職責,加強考核獎懲,建立起分工明確、運行順暢、監管有力的醫療廢物處置監管機制,保障了醫療廢物處置工作規范運行。成立領導小組。抓好醫療廢物處置是有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是預防疾病、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關乎醫療質量,體現了醫療衛生機構乃至衛生行政部門的管理水平。我們高度重視這項工作,成立了醫療廢物處置工作領導小組,一名副局長具體分管,每年召開專題會議具體研究部署,將工作任務明確到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衛生監督機構和各醫療衛生機構也成立領導組織或安排專人(兼職)具體負責。全市上下形成了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層層有人管、有人干的工作格局。健全監管隊伍。衛生監督機構、醫政科有專人負責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市疾控中心防疫科、醫療衛生機構感染控制科負責對醫療廢物實施指導管理,基本形成了橫到邊、豎到底的管理網絡。在實行委托處置后的監管工作中,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各管理機構的工作職責。衛生監督大隊具體負責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日常監管,監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有關醫療廢物處置工作規范做好醫療廢物收集、運送、儲存和日常管理,定期分析各單位醫療廢物處置情況,衛生監督大隊對不實行無害化處置,作為對醫療機構不予年度校驗的條件之一,并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予以查處。對新開辦的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辦理執業許可的同時,責成其按照相關規定向醫療廢物處置單位繳納醫療廢物。衛監大隊采取劃片包干的辦法,對轄區內的醫療機構每季度巡回監督檢查一次,發現問題,責成限期整改,對拒絕整改的,依法予以處罰。2011年先后對兩家未按規定進行醫療廢物處置的單位實施了行政處罰。市愛衛辦把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納入國家衛生城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生態市創建的重要內容和指標,積極進行督促協調。衛生局醫政科將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列入每半年一次的業務綜合考核,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督促檢查指導。對醫療廢物收集、保存到處置各個環節,實施全過程監管。諸城市人民醫院、舜王衛生院積極抓好代收繳協議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每季度向市愛衛辦和衛監大隊提報醫療廢物代收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醫療廢物處置工作正常運行。近年來各監管機構積極發揮作用,保證了醫療廢物處置工作規范有序的進行,全市未發生因醫療廢物處置不當而造成的事故。嚴格考核獎懲。一是完善各項處置管理制度。根據國家醫療廢物處置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出臺了處置情況月報制度、檢查制度、考核獎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相應建立了規范的運行和管理制度。每個產生醫療廢物的科室設立了收集日志,負責處置的科室有處置記錄,整個收集、運輸、處置實現了制度化和規范化。二是加強工作考核。衛生局將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納入全年綜合目標考核,半年一考核,全年總評,兌現獎懲。環保等部門按照法律法規規定職責,充分發揮監管作用,強化對醫療廢物處置工作的日常監管,依法查處違規違法單位,促進了醫療服務的規范化處置。總之,近年來通過推行以“三統一,三規范”為主要內容的醫療廢物處置監管模式,我市的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率達到了100%,有效杜絕了傳染病、院內感染和環保事件的發生,達到了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專家的肯定。

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按照有關規定,原則上每個地市設置一處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的,禁止醫療廢物跨地區運輸。諸城市距離濰坊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130千米,距離日照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不到40千米。委托濰坊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進行處置路途遠、運輸成本高,沿途經過的村居多,造成污染和疾病傳播的可能性大,同時增加了醫療衛生機構的處置成本,而委托日照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進行處置又不符合有關規定。又如,諸城市每年用于醫療廢物處置的總費用達60余萬元,全部由各醫療機構自己負擔,有的醫療衛生機構認為費用高,增加了運行成本,難免變相轉移費用壓力,加重患者經濟負擔。上述問題,有待于上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方案。

查看全文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制定、公布。

第三條本條例適用于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以及監督管理等活動。

醫療衛生機構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

查看全文

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

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共同制定、公布。

第三條本條例適用于醫療廢物的收集、運送、貯存、處置以及監督管理等活動。

查看全文

醫療廢物處置現狀與監管模式探討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區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的處置現狀,分析醫療廢物處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提出加強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安全的對策和建議。方法應用現場調查、文獻查閱和現場檢測的方法進行資料收集。采用EpiData3.0錄入數據庫,調查數據采用Excel2010等數據庫進行處理和分析,運用SPSS13.0對影響因素進行χ2分析。結果金山區醫療廢物管理人員年齡結構偏大,學歷較低;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為100.00%;醫療廢物交接登記頻次平均為2.51次/月;分類收集點的設置地點合格率為97.75%,交接登記合格率為98.88%。結論金山區醫療廢物總體管理情況良好,但需進一步加強小型醫療機構行業自律建設,加強對醫務人員管理意識的培養,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并及時督導落實。

關鍵詞: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監管

小型醫療機構是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診所、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2003年國務院出臺《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以來,各地也相繼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1]。相對于綜合性醫療機構等大中型醫療機構,小型醫療機構承載著基礎醫療服務的重任,醫療廢物管理非常重要,面臨的問題也很嚴峻[2]。于2016年對上海市金山區小型醫療機構設置概況、人員配備、收集點設置、暫存點管理以及交接登記等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提出監管對策。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金山區所屬的門診部、衛生服務站、個體診所全部納入調查,其余內設醫療機構抽樣比例為50.00%,村衛生室抽樣比例為30.00%。共發放調查表104份,有效調查問卷100份。1.2調查方法采用現場調查的方式,調查人員熟悉調查表內容,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并掌握調查方法。調查前對調查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嚴格要求采用規范的語言和程序完成調查工作。資料回收后,嚴格檢查核對,及時電話核對并現場予以修正。1.3調查內容自行設計“小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情況調研表”,調查內容包括:單位基本情況(單位性質、設置時間、醫護人員數、工勤人員數、行政人員數、建筑面積、門診量);醫療廢物人員配備、建章立制情況;醫療廢物分類收集、暫時貯存設施、交接與登記、收運和自行運送情況等。1.4統計分析采用EpiData3.0建立數據庫進行錄入。調查數據采用Excel2010等數據庫進行處理和分析,運用SPSS13.0進行χ2分析。

2結果

查看全文

醫療廢物管理調研報告

根據州衛生執法監督所的相關要求,我執法所對目前我縣轄區內的醫療廢物管理情況進行了分析,現就我縣醫療廢物處置、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情況作以下匯報:

一、現狀

(一)我縣醫療廢物處置方式

根據我執法所對醫療廢物的調查情況并結合我執法所的日常監督情況來看,我轄區內各醫療機構所產生的醫療廢物量較小,特別是人口總數較少的鄉鎮衛生院表現特別突出。因為醫療廢物量小,目前我縣無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點,各級醫療機構均采取填埋和焚燒的方式對醫療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二)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根據調查來看,我縣各級醫療機構均已建立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并上墻。所有醫療機構均建立有《一次性醫療用品驗收臺賬》、《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銷毀登記表》,要求醫療機構必須嚴格按要求做好一次性醫療用品使用、毀形、消毒、銷毀工作并記錄,處置醫療廢物人員實時簽字。

查看全文

醫療廢物規范處置管理對策探討

摘要:目的就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的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為制定政策提供參考。方法通過調查和文獻研究,結合漯河市醫療廢物處置工作開展情況,對醫療廢物收集轉運方式進行對比,就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規范處置管理提出建設性建議。結果主動收集方式較自行上送方式更適合于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收集轉運,兩種收集方式各存在優缺點,需要通過政策層面進行調整和扶持。結論政府部門需要綜合施策,為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工作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建立起更加符合基層實際的醫療廢物處置管理運行機制。

關鍵詞: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

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個體診所等最基層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基層醫療機構),除面向群眾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外,前兩者還承擔著傳染病防控、預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這些遍布城鄉、數量眾多的基層醫療機構,對于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其產生的醫療廢物能否得到規范安全的處置,對于環境保護和全民健康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1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物處置現狀

目前,一級及以上規模較大的醫療機構,因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管相對嚴格、交通便利和醫療廢物產生量較大,其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置工作均較為規范,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能夠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法規要求,做到1至2天收集轉運1次。但基層醫療機構,特別是遠離城市建成區的村衛生室、個體診所等,因其數量多、分布廣、交通相對不便、醫療廢物產生量少等原因,其醫療廢物收集轉運難度較大、成本高昂,醫療廢物處置機構主動收集運送的積極性和基層醫療機構上繳醫療廢物至就近暫存點的積極性均不高。而其自行采取焚燒、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置,也往往達不到《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所規定的衛生和環保要求。且無論是自行焚燒還是填埋處理,都不是醫療廢物最佳的處置方案,僅可作為權宜之計,交由專業機構集中規范處置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廢物集中規范處置的覆蓋率雖然在逐年提高,但無法得到規范處置的現象仍舊不同程度存在,在部分地區其比率甚至較高[1-4]。

2基層醫療機構醫療廢物收集方式的探索

查看全文

醫療局廢物貯存污染防治意見

一、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文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和相關污染控制技術規范、技術政策專一對醫療廢物貯存場所選址、設計、建設、使用、管理提出的基本技術要求。

醫療廢物是指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采供血以及醫學教育、科研機構內的病房、診療室、化驗室、手術室、試驗室、病理室等相關科室或部門在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各類廢物(放射性廢物除外)。

本意見內容如有違于相關標準時,按相關標準執行。

二、一般要求

1、醫療廢物的存放場所應建造專用的貯存設施,或利用已有建筑改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