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開業開幕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0 06:39: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醫院開業開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安全保衛工作總體方案
第會(含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大型活動,以下簡稱“博覽會”)將于200年10月在我區首府南寧市舉行。為確保第二屆博覽會安全順利舉行,根據第二屆博覽會的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工作原則、重點和任務目標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根據博覽會廣西領導小組的部署,堅持“安全第一,內緊外松,形式緩和,文明執勤”的指導思想,正確處理安全與便利的關系,安全與便利相結合,既確保博覽會的安全,也為參會客商、群眾提供便利。工作原則是:在中國-東盟博覽會廣西指揮中心的領導和指揮中心安全保衛部的指揮下,以首府為中心,以南寧市公安局為主體,突出重點,以面保點,全區保博覽會。把確保與會警衛對象及嘉賓、代表的人身財產安全作為安全保衛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防控措施。加大市場經濟安保工作力度,著力緩和安全保衛形式,避免警戒森嚴,堅持依法執勤和文明執勤,為與會代表和客商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
防范重點是:以防爆炸、防槍擊、防火災、防擁擠死傷事故、防交通事故、防“”分子滋事、防突發性群體性事件為工作的重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消除各種危及安全的隱患。要堅決防止發生嚴重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的重大案件,堅決防止發生重大惡性刑事案件,堅決防止發生嚴重暴力恐怖事件,堅決防止發生造成嚴重影響的重大群體性事件,堅決防止發生群死群傷的爆炸、火災、交通等重大治安災害事故。舉全警之力,因地因時因情制宜,及時調整警力部署,落實分層控制措施,精心組織,統一指揮,通力協作,周密部署。通過努力,實現以下工作目標:
(一)確保參加博覽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國政要等警衛對象、與會代表的安全。
(二)確保各項重要集會、重大活動安全、順利進行。
政府年終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一年。一年來,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區人民和各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和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區第八次黨代會的部署,抓住機遇,奮力拼搏,扎實工作,創新有為,全面完成區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城區奠定了扎實基礎。
(一)區域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區域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年預計實現生產總值650億元,增長12.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從年的75.7%提高到76.5%。完成財政總收入166億元,增長41.0%,其中區級財政收入64億元,增長32.5%。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565億元,增長25.5%,對全區稅收增長貢獻度達到55.6%。重點發展行業結構中信息服務業和科技研發服務業快速增長;金融服務業受證券市場的推動,實現了大幅增長。進一步落實政策、資金、載體和人才等要素聚焦,樓宇經濟取得新成果。全區共有10幢商務樓宇稅收超過億元,現代服務業的集聚效應逐步顯現。在開發區個別大型企業外遷情況下,通過再引入高新技術企業和鼓勵企業將技術創新成果產業化,保持工業生產穩中有增,工業總產值達到519億元,增長1.7%。商貿業繁榮活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7億元,增長10.3%。徐家匯商圈綜合消費能級進一步提升,成功舉辦購物節、時裝周閉幕式等大型商貿活動;社區商業進一步發展,田林、虹梅社區和浦北路商業街被評為市社區商業示范點,10家菜市場完成標準化改造。房地產業平穩發展,實現銷售額104億元。各街道、鎮積極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努力做好安商、興商工作,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注重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成立區節能降耗領導小組,全面落實并推進節能減排計劃。安排節能專項資金1800萬元,推進首批節能技改項目7項,申報節能項目57個;完成老建筑節能改造50萬平方米。建立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劣勢企業調整退出機制,實宏造紙有限公司正式關停;積極推動先進半導體等企業的節能工作,180家重點能耗企業和單位分別落實了節能措施。全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83噸,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指標。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
(二)區域聯動發展和創新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堅持“四入”、“五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化與大院、大所、大校、大廠等優勢資源的戰略聯盟,區域聯動邁出新步伐。繼續加強與開發區新一輪區區合作,全面推進開發區“創新、創業”工作和循環經濟、生態園區建設;W16地塊10萬平方米建筑基本建成,招商工作已經啟動。落實與中科院分院、復旦大學等簽定的發展戰略協議,國家醫藥臨床研究中心等項目積極推進。深化與中國普天集團、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戰略合作,普天科技園和質檢園兩個公共服務平臺啟動建設。主動爭取市發改委、市科委、市規劃局、市交通局等部門的指導和支持,進一步形成了市區聯動發展的良好局面;通過與市浦江辦、久事公司等建立合作機制,有效推動了濱江地區開發前期工作。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積極發揮科技政策的導向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全年安排科技投入3.76億元,占全區財政支出的5%。支持自主創新產業化項目27個,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創新能力,并積極推動巨人網絡、海隆軟件等各類科技型公司上市;頒布實施《區“科技小巨人”工程實施意見》,扶持市、區兩級“科技小巨人”企業40家,跟蹤培育科技型企業50家。完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設立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社會化融資扶持體系初步建立,有效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完善領軍人才培養選拔機制,選拔產生了首批70名區領軍人才“地方隊”、“后備隊”和240名-年區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高技能人才,為自主創新和區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產業園區建設加快,完成6個創意園和5個都市工業園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