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0 13:36: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油茶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油茶籽殼研究
摘要:研究油茶籽殼中總黃酮類物質的提取工藝,探討影響提取率的主要因素,通過正交試驗確定最佳提取工藝。通過DPPH法﹑FRAP法﹑·OH清除能力3個體系對不同溶劑提取物的體外抗氧化能力進行研究。試驗結果表明:在30倍樣重的60%乙醇中浸泡后,40℃下超聲波輔助萃取45min,油茶籽殼中的總黃酮提取率為1.71%。此外,不同溶劑提取物中黃酮提取率差異很大。在DPPH體系中,油茶籽殼60%乙醇提取物的IC50為781μg/mL,清除能力強于其它溶劑提取物與對照品竹葉提取物(IC50為1025μg/mL,主要成分為竹葉黃酮)(P<0.05);60%乙醇提取物的FRAP值為1.79mmol/L,顯示出與竹葉提取物相當的還原能力;在清除羥自由基(·OH)體系中,樣品質量濃度為500μg/mL時,乙醇提取物的清除效果與竹葉提取物相當;當樣品質量濃度為1000μg/mL時,乙醇提取物的清除效果稍弱于竹葉提取物。
關鍵詞:油茶籽殼;總黃酮;提取溶劑;抗氧化
油茶(camelliaoleifera)是我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1],其果實油茶籽生長周期長,從開花到采摘,歷經冬﹑春﹑夏﹑秋四季,民間素有“抱子懷胎”之稱。茶果中,茶蒲占60.0%~61.3%,茶籽占38.7%~40%,茶籽中殼占30.6%~34%,茶仁占66.0%~69.4%。我國油茶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全國有油茶36.67萬hm2(5500萬畝)[2],每年產油150萬t,這將帶來1000多萬t的油茶籽殼。如此龐大的數量的副產物,若能加以有效利用,將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國外曾有從油茶籽油不皂化物中分離三萜醇以及從茶籽餅中分離黃酮和黃酮醇苷[3]的報道。國內有油茶總皂苷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4]以及茶籽毛油中存在極性抗氧化物質[5]的報道,但從油茶籽殼中提取黃酮并對其進行抗氧化研究截至發稿前未見報道。黃酮類化合物是一類在植物界廣泛分布的多酚類天然產物。有研究表明,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心腦血管疾病、抗炎、抗病毒、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理功能及藥理作用,其提取物已用于食品、藥品、化妝品等中[6]。因此開發利用油茶殼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了利用油茶殼中的黃酮類物質,本文借助超聲波輔助萃取油茶籽殼總黃酮,通過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法﹑鐵離子還原法(FRAP)與羥自由基(·OH)清除能力3個反應體系來評價其抗氧化能力,為油茶籽殼中有效成分的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油茶籽,2006年11月份采購。將油茶籽敲碎,分離的油茶殼曬干,用粉碎機粉碎,過40目篩。
蘆丁標準品,中國醫藥上海化學試劑公司;竹葉提取物(黃酮含量:32%),浙江安吉圣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無水乙醇、氫氧化鈉、亞硝酸鈉、硝酸鋁等均為分析純試劑。
油茶產業發展計劃
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我縣農業產業化建設,盡快把油茶產業建設成為特色支柱產業,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把國建成全省聞名、全國有影響的油茶產品主要集散地。根據府字[]47號文件精神,現就油茶產業發展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產業規劃
1、目標規劃。從年起,每年新植高產優質油茶3萬畝,改造低產油茶林3萬畝,到2020年,全縣油茶林面積達到100萬畝,年產茶油5萬噸以上,實現油茶產業年綜合產值100億元人民幣。
2、區域規劃。按照相對集中、突出特色的原則,實行區域化布局,在全縣25個鄉鎮產業發展中,等鄉鎮以發展油茶為主,力爭形成一鄉一業的產業發展格局。
3、林地規劃。要堅持兩個結合:一是要結合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抓油茶開發。凡是海拔500米以下,坡度30度以下,土層60公分以上的火燒跡地、采伐跡地、宜林荒山、荒灘地(除縣政府土地開發交至工程處)要全部種植高產油茶林;二是要結合森林防火工作抓油茶工作。今后,全縣25個鄉鎮每年都要新建5公里以上的油茶為隔離帶的高標準防火帶;山區農村房屋后山、農田田坎和墓地周圍山一律用油茶樹營建寬度20米以上的生物防火帶,充分發揮油茶林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
4、作業規劃。要做到三個注重:一要注重生態保護,實行山頂戴帽,保持水土,蓄養水源;二要注重高標準建園,凡是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地都要高標準進行整帶,并與農村土地開發整理結合起來,建設反坡梯田;三要注重林區道路建設,不僅要建設油茶林區主干道,而且要重視抓好林區工作道建設,形成完善的路網。
油茶栽培技術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論文摘要從造林地選擇、品種改良、密度調控、水肥管理、整形修枝、墾復撫育、病蟲害防治和種子采收等方面介紹油茶豐產栽培技術,以期指導油茶的高產、高效和優質栽培。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也是我國主要的生態經濟樹種。油茶樹體根深葉茂,四季常青,是水土保持林,生物防火林帶和綠化、美化的理想樹種;油茶籽可榨油,茶枯是優質的肥料和化工原料。油茶耐酸耐瘠薄,生態適應性非常強。太湖縣油茶栽培歷史悠久,現有油茶林約3300hm2,經多年的栽培實踐,現將實現油茶高產、高效、優質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造林地選擇
油茶宜選山地紅壤、紅黃壤,pH值5.0~6.5,海拔100~500m,陽光充足的陽坡或半陽坡,坡度25°以下的中下坡地塊。
2選擇良種
油茶產業開發會講話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油茶產業開發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油茶會議工作精神,分析我縣油茶產業發展面臨的形勢,部署今后一段時期油茶產業發展的任務,推進全縣油茶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剛才鐵場鎮、黃石鎮、林業局等單位領導和企業代表作了很好的發言,欽強同志傳達了國家和全省油茶會議工作精神,并結合我縣實際情況,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我完全同意,請大家會后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如何做好我縣油茶產業開發工作強調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大力發展油茶產業
油茶是人們最為熟悉的經濟樹種之一,我縣的油茶種植歷史悠久,全縣各鎮均有廣泛分布,群眾有種植、管理、經營油茶的經驗和食用茶油的習慣。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尤其是自身健康和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消費者對食用油的選擇已從過去的動物油類逐漸向植物油類過渡。茶果油等高端食用木本植物油已日漸成為消費者追崇的食用植物油類,茶油市場供不應求,市場開發前景廣闊。近年來,中央和省、市黨委、政府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作出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林業發展,大力推進木本油料發展,確保國家糧食、油料安全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油茶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政策環境和重要保障。由此,我們可以明確清晰地得出這樣的判斷:大規模發展油茶產業已具備了天時、地利與人和。
(一)形勢喜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工作,胡總書記、溫總理、副總理、回副總理曾多次對此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今年月下旬,國務院正式批準了《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這是從國家層面針對單一樹種批復的專項規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油茶產業的高度重視,國家連續兩年就油茶單一樹種召開專題會議。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的發展,省政府常務會議還就油茶產業發展召開專題研究。省政府于月22-23日,在梅州市組織召開了全省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研究部署全省油茶產業發展工作。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為我們加快發展油茶產業指明了方向,確定了目標,明確了任務和要求。
(二)機遇難得。我縣油茶栽培歷史悠久,面積較大,高峰期全縣有油茶林面積近30萬畝。在長期的油茶生產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油茶栽培、經營、管護經驗。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油茶作為一項特色產業、富民產業來抓,在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全縣農村工作會議上我們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油茶產業,帶動農民增產增收,壯大縣域經濟,并制訂了《關于加快發展我縣油茶產業的意見》,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常務副縣長、分管農業、科技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的強有力的油茶產業發展工作領導機構。通過努力,我縣被國務院縣域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國家林業局列為國家級油茶示范縣,為我縣油茶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油茶栽培管理技術論文
摘要:茶油是優良的有機和綠色食用油,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特介紹油茶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包括立地選擇、整地、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內容,從而為油茶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茶;栽培;管理
油茶為常綠小喬木。葉厚革質,樹皮光滑,能起到防火作用;喜光但幼齡具有一定的耐蔭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壽命多在百年以上,盛果期一般60a左右。屬深根性樹種,主根發達,具有萌蘗性,再生能力強。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1立地選擇
油茶造林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紅壤、黃紅壤地或pH值在5~6.5、微酸性的砂質壤土。海拔500m以下陽光充足的陽坡和半陽坡,坡向以南向、東向或東南向為好,坡度在25°以下的中下坡為宜,在山區谷地寬度不足50m的兩側山坡不宜造林。為便于經營管理,造林地宜相對集中。凡土壤含石灰質的地區,油茶生長不良,忌選為油茶造林地。
2整地
剖析油茶培育管理技術特色
摘要:油茶是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和營造防火林帶的優良樹種。從種植地選擇與整地、種植、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九龍鄉油茶栽培管理技術,以供油茶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油茶;選地整地;種植;撫育管理;浙江景寧;九龍鄉
油茶是山茶科山茶屬中的常綠小喬木,耐酸耐瘠薄,生態適應性非常強,是景寧縣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九龍鄉位于灘坑庫區邊,在浙江省景寧縣城東北部,是該縣山林面積較大的鄉。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8℃,7月平均氣溫27.8℃,極端最高氣溫40.1℃,1月平均氣溫3~5℃,極端最低氣溫-9.1℃,年日照時數1848h,年平均降水量1510mm,年相對濕度79%,氣候溫暖濕潤,地形地勢復雜,自然條件良好,山地氣候特征明顯。九龍鄉具有油茶種植歷史悠久,自然條件適宜,土地資源充裕,目前已規劃油茶基地30hm2,油茶低產改造20hm2,鄉鎮府出臺扶持政策,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油茶產業發展。為了更好地發展油茶產業,筆者對九龍鄉油茶栽培管理技術進行了論述,供種植者參考。
一、種植地選擇與整地
油茶屬于半陰半陽樹種,幼苗喜陰,成林喜陽,選擇海拔高度100~500m、坡向南坡或東南坡、坡度25°以下、土層深厚的中下坡酸性、微酸性紅壤、黃壤。油茶是深根系樹種,根深1m以上,一般生長有杉木、茶樹、松樹、映山紅、鐵芒萁等植物的山地都適應油茶造林。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環節。一般在栽植前1個多月進行,通過翻松土壤,改良土壤結構,提高通氣狀況,改善微生物活動條件,使土壤充分熟化。根據造林地的不同情況,可進行全墾整地、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在平地采取全墾整地,陡坡上采取塊狀整地,緩坡上采取帶狀整地。整地后按種植密度挖好栽植穴,施足底肥。
二、種植
油茶產業扶貧攻堅工作探討
摘要:指出了油茶是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國內獨有的優質的鄉土樹種。結合實際,探討了永順縣發展油茶產業的對策,以助推山區脫貧致富的途徑,以期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茶;產業;扶貧攻堅
1引言
湖南省永順縣靈溪鎮吉鋒村為深度貧困村,在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貫徹實施中,在湘西州紀委各級領導干部的親自考察與現場指導中,打響了以油茶產業開發,發展成為油茶的脫貧攻堅戰。在調研組親臨靈溪鎮吉峰村委會召開的座談會上,縣紀委駐村工作隊、吉峰村、靈溪鎮政府及村民代表踴躍發言,對油茶產業資源開發與發展獻計獻策,一定要走出一條具有永順特色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2湖南永順的油茶產業開發優勢
油茶的栽培種植主要分布在全球的中亞熱帶,我國的油茶種植面積以湖南、江西、廣西3省(區)最大,其中湖南地處長江中游南岸,東、南、西三面環山,北面是低洼平原,無論在氣候特征上,還是在自然環境方面都具有油茶種植的顯著優勢。而對于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州北部的永順縣來說,不僅是森林覆蓋率達到74.74%的綠色生態大縣,而且油茶資源十分豐富,早在2009年就已經作為國家油茶示范基地,進行試點推廣。近幾年來,更是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將油茶產業的發展與壯大作為助推扶貧攻堅的利器,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不僅積極進行茶林新造,還實施低改墾復,共完成油茶新造低改11.9萬畝,目前全縣的油茶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9.66萬畝。在此過程中,縣政府還多方進行了先進技術引進開展油茶深加工,并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創新合作模式,積極帶動農戶開發油茶產業,不僅建成了以靈溪、石堤等為代表的萬畝油茶示范基地,還成功地實現了2368戶8926人的精準脫貧。其中,靈溪鎮的萬畝高標準油茶新造示范園是縣里的第5個萬畝油茶示范基地,在新合作模式帶動下,縣林業局深入到基層,針對吉鋒村這樣的深度貧困村實施精準扶貧,不僅幫助其進行油茶種植的現場技術指導,更積極組織技術交流與培訓,使其能夠不斷擴大油茶的產業化經營與發展。
油茶栽培技術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油茶;栽培;管理
論文摘要:茶油是優良的有機和綠色食用油,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特介紹油茶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包括立地選擇、整地、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內容,從而為油茶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油茶為常綠小喬木。葉厚革質,樹皮光滑,能起到防火作用;喜光但幼齡具有一定的耐蔭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壽命多在百年以上,盛果期一般60a左右。屬深根性樹種,主根發達,具有萌蘗性,再生能力強。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1立地選擇
油茶造林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紅壤、黃紅壤地或pH值在5~6.5、微酸性的砂質壤土。海拔500m以下陽光充足的陽坡和半陽坡,坡向以南向、東向或東南向為好,坡度在25°以下的中下坡為宜,在山區谷地寬度不足50m的兩側山坡不宜造林。為便于經營管理,造林地宜相對集中。凡土壤含石灰質的地區,油茶生長不良,忌選為油茶造林地。
2整地
油茶栽培管理技術論文
摘要:茶油是優良的有機和綠色食用油,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特介紹油茶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包括立地選擇、整地、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內容,從而為油茶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茶;栽培;管理
油茶為常綠小喬木。葉厚革質,樹皮光滑,能起到防火作用;喜光但幼齡具有一定的耐蔭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壽命多在百年以上,盛果期一般60a左右。屬深根性樹種,主根發達,具有萌蘗性,再生能力強。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1立地選擇
油茶造林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紅壤、黃紅壤地或pH值在5~6.5、微酸性的砂質壤土。海拔500m以下陽光充足的陽坡和半陽坡,坡向以南向、東向或東南向為好,坡度在25°以下的中下坡為宜,在山區谷地寬度不足50m的兩側山坡不宜造林。為便于經營管理,造林地宜相對集中。凡土壤含石灰質的地區,油茶生長不良,忌選為油茶造林地。
2整地
油茶栽培管理技術論文
摘要:茶油是優良的有機和綠色食用油,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特介紹油茶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包括立地選擇、整地、撫育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內容,從而為油茶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茶;栽培;管理
油茶為常綠小喬木。葉厚革質,樹皮光滑,能起到防火作用;喜光但幼齡具有一定的耐蔭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寒;壽命多在百年以上,盛果期一般60a左右。屬深根性樹種,主根發達,具有萌蘗性,再生能力強。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1立地選擇
油茶造林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紅壤、黃紅壤地或pH值在5~6.5、微酸性的砂質壤土。海拔500m以下陽光充足的陽坡和半陽坡,坡向以南向、東向或東南向為好,坡度在25°以下的中下坡為宜,在山區谷地寬度不足50m的兩側山坡不宜造林。為便于經營管理,造林地宜相對集中。凡土壤含石灰質的地區,油茶生長不良,忌選為油茶造林地。
2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