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除術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3 11:34:1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摘除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良性腫物摘除術護理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電子喉鏡下聲帶良性腫物摘除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對132例聲帶良性腫物的患者,在表麻電子喉鏡下行聲帶腫物摘除術,并對患者進行術前、術中心理護理、健康宣教、術后常規護理以及電子喉鏡的清潔、消毒,以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結果132例聲帶息肉及聲帶小結患者術后,分別隨訪5個月~1年,其中一次性手術成功128例,好轉3例,治愈率99.2%,1例因聲帶息肉較大,未能一次性切除病變而改行全麻支撐喉鏡下手術成功?;颊咝g前情緒穩定,初步了解手術的基本知識,能配合醫護人員完成手術,電子喉鏡消毒謹慎,嚴密,無感染病例發生。結論電子喉鏡下聲帶良性腫物摘除術創傷小、痛苦少、圖像清晰、準確性高,給予適當充分的護理,可提高手術的療效。

關鍵詞:電子喉鏡聲帶腫物護理

臨床上聲帶息肉、聲帶小結等良性增生性病變的治療方法較多,可采用直接喉鏡、間接喉鏡、顯微支撐喉鏡、纖維喉鏡、電子喉鏡等進行手術摘除,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使用電子喉鏡共對132例聲帶良性增生性病變患者實行了手術摘除,并對這些患者的術前、術中護理進行了總結,現將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使用的是日本FUJINONER—270T型電子喉鏡,連接JVC彩色監視器,配電腦圖文工作站,耳鼻喉科綜合治療臺。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間,我科共對132例聲帶良性增生性病變患者進行了表麻電子喉鏡下聲帶腫物摘除術,其中男性65例,女性67例,年齡11—78歲,平均年齡45.5歲,術后經病理證實聲帶息肉91例,聲帶小結41例。

查看全文

聲帶息肉摘除術監護

聲帶息肉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是聲嘶患者最常見的病因之一,主要是由于發聲不當、持久過度地用聲、噪聲環境下用聲等因素所引起,煙酒等因素可能具有促進作用[1-2]。聲帶息肉樣變,多因用聲不當及煙酒刺激引起的聲帶表面增生性病變,以聲音嘶啞為主要臨床表現。經電子喉鏡摘除聲帶息肉,是近年來治療聲帶息肉較理想的方法。文章中選取2011年1月~2011年6月需要摘除聲帶息肉進行治療的病患中選擇70例,均使用電子喉鏡,并對35例加強護理,以分析護理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科2011年1月~2011年6月需要摘除聲帶息肉進行治療的病患中選擇70例,均使用電子喉鏡。喉鏡檢查有贅生物,顏色多為灰白,部分為淡紅色。主要的癥狀表現為聲啞。手術證實診斷無誤。隨機選擇35例作為日常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齡44.3歲,其中24~55歲21例,56~74歲14例;有蒂11例,廣基14例,彌漫10例。其余35例為加強組,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齡43.8歲,其中24~55歲22例,56~74歲13例;有蒂12例,廣基12例,彌漫11例。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日常組給予日常護理,并禁聲;加強組給予加強護理,對手術進程進行適時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術前心理護理:術前護理需注重對病患情緒的控制,心理護理對整個手術的操作和效果都會起到影響。病患的主要負面情緒是焦慮和恐懼,質疑安全性,擔心術后恢復。護理人員對待病患應熱情,認真進行入院宣教,盡早的使病患了解手術細節和摘除意義,尋找榜樣病例以減輕病患的擔心。必要時進行儀器講解,使病患對治療中使用鏡管有初步了解,以解決病患害怕鏡管造成損傷的問題。術前選擇局部麻醉,以減少麻醉藥品產生對機體的影響[3]。給予地西泮和阿托品,以增加鎮靜效果,抑制咽喉的分泌作用,避免分泌物過多影響手術。通過溝通多給予病患安慰,以增加配合度,減少吞咽;②術中護理:備好急救藥品和用物,手術時患者仰臥位,用1%麻黃素收縮鼻腔黏膜2~3次,每次間隔3min,然后用舒泰進行鼻腔、鼻咽、口咽部的表麻3次,每次間隔3min,將1%丁卡因1ml經活檢孔滴入喉部,加強喉部表麻效果,囑患者手術時全身放松,平靜呼吸。配合醫生經鼻腔插入電子喉鏡至喉部,經活檢孔置入活檢鉗,并調整活檢鉗的位置和角度鉗取息肉修平聲帶邊緣;③術后護理:術后囑患者禁聲2周,勿用力咳嗽及大聲說話,以免刺激聲帶加重水腫。如有血痰盡量吐出,避免引起嗆咳和嘔吐。囑其按時服藥,消炎、止痛,以促進傷口愈合。術后當天進半流質飲食,術后1個月避免進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定時清潔口腔,增加深吸氣鍛煉,以避免術中的創面粘連。

查看全文

前列腺術后膀胱痙攣護理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冬眠合劑應用于前列腺摘除術后治療膀胱痙攣收縮痛的療效。方法將接受前列腺摘除術患者68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應用冬眠合劑緩慢靜滴,對照組38例應用硬膜外止痛泵(PCA)。結果觀察組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膀胱痙攣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冬眠合劑緩慢靜滴治療前列腺摘除術后膀胱痙攣療效顯著。

【關鍵詞】前列腺摘除術后;冬眠合劑;PCA泵;膀胱痙攣

前列腺摘除術后膀胱陣發性、痙攣性收縮痛是前列腺摘除術后最常見、最棘手的并發癥,一直是困擾患者順利康復的難題,一般鎮痛藥物效果不佳。近年來硬膜外止痛(PCA)泵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通過護理觀察,PCA泵對一般手術刀口疼痛有一定鎮痛效果,但對前列腺摘除術后膀胱痙攣痛則難以控制。我科試用冬眠合劑緩慢靜滴治療膀胱痙攣痛,收到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4年2~12月我們科共行前列腺摘除術68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摘除術,術后留置雙腔氣囊導尿管和膀胱造瘺管,外用鹽水持續膀胱沖洗。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年齡52~82歲,對照組為38例,年齡57~8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觀察組術后拔除硬膜外導管,患者感覺2級疼痛起應用冬眠合劑(氯丙嗪50mg,異丙嗪50mg,度冷丁50mg溶于5%GS500ml,合并糖尿病者改溶于生理鹽水500ml稀釋),連接輸液器與常規輸液通路應用三通管連接,調節滴速,緩慢靜滴維持鎮痛,使患者處于無痛狀態,應用時間為50h左右。對照組38例患者術后留置硬膜外導管,將嗎啡10mg、布比卡因60mg、氟哌啶10mg以生理鹽水稀釋至60ml注入止痛泵,將止痛泵與硬膜外導管連接固定,并保持通暢,以0.8ml/h速度均勻緩慢注入硬膜外腔鎮痛,時間一般為72h。

查看全文

腺術后膀胱痙攣護理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冬眠合劑應用于前列腺摘除術后治療膀胱痙攣收縮痛的療效。方法將接受前列腺摘除術患者68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應用冬眠合劑緩慢靜滴,對照組38例應用硬膜外止痛泵(PCA)。結果觀察組鎮痛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膀胱痙攣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1)。結論冬眠合劑緩慢靜滴治療前列腺摘除術后膀胱痙攣療效顯著。

【關鍵詞】前列腺摘除術后;冬眠合劑;PCA泵;膀胱痙攣

前列腺摘除術后膀胱陣發性、痙攣性收縮痛是前列腺摘除術后最常見、最棘手的并發癥,一直是困擾患者順利康復的難題,一般鎮痛藥物效果不佳。近年來硬膜外止痛(PCA)泵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通過護理觀察,PCA泵對一般手術刀口疼痛有一定鎮痛效果,但對前列腺摘除術后膀胱痙攣痛則難以控制。我科試用冬眠合劑緩慢靜滴治療膀胱痙攣痛,收到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04年2~12月我們科共行前列腺摘除術68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摘除術,術后留置雙腔氣囊導尿管和膀胱造瘺管,外用鹽水持續膀胱沖洗。隨機分為觀察組30例,年齡52~82歲,對照組為38例,年齡57~8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觀察組術后拔除硬膜外導管,患者感覺2級疼痛起應用冬眠合劑(氯丙嗪50mg,異丙嗪50mg,度冷丁50mg溶于5%GS500ml,合并糖尿病者改溶于生理鹽水500ml稀釋),連接輸液器與常規輸液通路應用三通管連接,調節滴速,緩慢靜滴維持鎮痛,使患者處于無痛狀態,應用時間為50h左右。對照組38例患者術后留置硬膜外導管,將嗎啡10mg、布比卡因60mg、氟哌啶10mg以生理鹽水稀釋至60ml注入止痛泵,將止痛泵與硬膜外導管連接固定,并保持通暢,以0.8ml/h速度均勻緩慢注入硬膜外腔鎮痛,時間一般為72h。

查看全文

超聲乳化和小切口治療白內障的療效

白內障是眼科常見疾病,常因外傷、局部晶狀體營養障礙、年齡等因素而使晶狀體代謝不良,從而損傷囊膜、改變其通透性,造成晶狀體蛋白質變性。小切口囊外摘除術和超聲乳化術是臨床治療硬核白內障的常用術式,本文對比分析兩者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硬核白內障患者100例。將其按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各50例。試驗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58~88歲、平均(73.4±3.5)歲,疾病分級:Ⅳ級42例、Ⅴ級8例;參照組:男25例、女25例,年齡57~89歲、平均(73.2±3.4)歲,疾病分級:Ⅳ級44例、Ⅴ級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采用超聲乳化術治療:常規麻醉、消毒鋪巾,于11點位置作透明角膜切口,側切口做好后,向前房注入粘彈劑,環形撕囊處理;待水分層、水分離后,將晶狀體核采用超聲乳化技術吸出,徹底清除殘余皮質,拋光處理晶狀體后囊膜,在囊袋、前房中注入粘彈劑,將人工晶狀體植入,切口無需縫合。試驗組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術治療:常規鋪巾消毒處理,麻醉藥物為0.4%奧布卡因;結膜瓣以穹隆為基底,之后鈍性分離至后方,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針頭在角膜緣后1mm處以一字型切口切開鞏膜板層,利用三角刀向角膜方向將鞏膜瓣潛行分離,形成隧道切口,并在角膜內利用三角刀在前房做一切口,對于無眼底紅光反射,晶狀體核較大硬度者,可采用吲哚青綠稀釋液對晶狀體前囊膜染色;將粘彈劑注入前房,撕囊時呈環形,待水分層、水分離后,將晶狀體鉤住,并旋轉、輕挑晶狀體,將晶體核從囊袋中娩出;適當擴大鞏膜隧道切口,采用晶體顳對隧道下唇輕輕按壓,從前房將晶狀體核鉤住后脫出,徹底清除殘余皮質,并在囊袋、前房中注入粘彈劑;將人工晶狀體植入,清除多余粘彈劑,檢查切口閉合情況。

查看全文

腰椎間盤手術失敗綜合征研究論文

【關鍵詞】腰椎間盤手術失敗綜合征

本院1991年2月至2003年8月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00例,其中再手術11例(12例次),現作一分析。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11例,其中男10例,女1例,年齡38~56歲(平均49歲)。2次手術間隔時間為20d~2年(平均1.6年)。首次手術方式:單側開窗髓核摘除術10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術1例。再次手術原因:第1次手術診斷錯誤3例,行腰椎間盤摘除術,術中凸出物不明顯,與臨床癥狀不符,術后癥狀仍存在,且有加重(1例發生癱瘓),后經椎管造影、MRI等檢查,再次手術證實2例為神經鞘膜瘤,1例為脊柱(L1)結核;術中定位錯誤1例,此例是L5~S1椎間盤突出癥,但術中誤入S1~2間隙,術后效果不佳,攝X線片后發現進錯椎間隙;術后椎間盤炎1例(男,49歲),為L4~5椎間盤突出癥,行開窗髓核摘除術,術后第9天出現椎間盤炎癥狀,第2周再次手術進入清創,術中見椎間盤為炎性組織,無膿性液;醫源性腰椎管狹窄癥1例,主要為第1次手術時行L3~5全椎板切除,摘除L3~4、L4~5、L5~S1椎間盤,手術范圍過大,術后椎管內大量瘢痕增生、纖維束帶壓迫硬膜囊與周圍神經組織粘連;術后復發6例次,其中1例2次復發,主要是首次手術時髓核取出不徹底,髓核殘留。

2討論

2.1誤診原因

查看全文

骨科手術病人心理反應分析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骨科手術病人心理反應等級,為做好心理護理提供依據。方法:應用手術病人心理反應等級評估量表,對36例骨科手術病人進行心理反應等級評估。結果:心理反應為2級25人(69.44%),女性病人心理反應總分高于男性(P<0.01);術前情緒狀態和進手術時前心理反應因性別不同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腰椎間盤髓核摘除術病人心理反應總分高于一般骨外傷手術病人,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骨科手術病人心理反應不可忽視,積極開展心理護理,指導病人做好術前心理準備由為重要。

關鍵詞骨科手術;心理反應;等級評估;對策

AbstractObject:Toknowthepsychicreactionassessmentofosseoussurgerypatient,andtogetthebasisofmentalnursingMethods:assessthepsychicreactionof36osseoussurgerypatientsbythesurgerypatientpsychicreactionmeasuringscaleResults:thereare25patientsofpsychicreactionassessmentlevel2(69.44%),andthescoreofwomanpatientsishigherthantheman;thereisdistinguisheddifferenceinpreoperativeemotionandpreoperativesychicreactionbetweenmananwoman(P<0.01);thepsychicreactionscoreofdiscectomypatientsishigherthanthenormalosseoussurgerypatients,andthedifferenceisdistinguished((P<0.05)Conclusion:metalnursingofosseoussurgerypatientisrequisite,andthepreoperativepsychologicalmomentisveryimportant.

Keywordsosseoussurgery;psychicreaction;reactionassessment;strategy

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了解手術病人的心理反應,作好心理護理,對穩定病人情緒,提高對手術的耐受性及術后康復均有重要作用。為此,筆者對36例骨科手術病人心理反應進行了調查?,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查看全文

鼻內鏡擴展運用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擴展鼻內鏡在基層醫院的應用范圍。方法回顧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期間鼻內鏡在耳科、咽喉科的診斷和治療應用。結果本組病例利用鼻內鏡的光源亮度高及特殊角度照明的特點可以在鼻科以外的咽喉科、耳科更充分地運用鼻內鏡開展診斷檢查及治療。結論(1)鼻內鏡可以部分代替鼻咽鏡、纖維喉鏡、支撐喉鏡及電耳鏡進行檢查。(2)經鼻內鏡可以行腺樣體刮除術、會厭囊腫摘除術、聲帶息肉摘除術及外耳小手術及門診治療。

關鍵詞:鼻內鏡;擴展應用;基層醫院

目前大多數縣級醫院都有鼻內鏡系統設備,極大地改善了鼻科的診斷及治療水平。1901年Hirshman首次用改良的膀胱鏡對鼻腔、鼻竇行內鏡檢查[1]。受此啟發,我們不僅將鼻內鏡應用于鼻科,還將其應用到其他學科中,現將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期間鼻內鏡在耳科、咽喉科的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情況報告如下,試對更大地發揮鼻內鏡作用進行探討。

一、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1)下咽異物97例,其中男38例,女59例,年齡17~68歲。(2)腺樣體肥大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齡3.5~10歲,均在全麻下經0°鼻內鏡直視下行腺樣體刮除或應用電動切割吸引器切除。(3)會厭囊腫6例,男4例,女2例,年齡36~56歲。(4)聲帶息肉18例,男8例,女10例,年齡26~53歲。(5)耵聹栓塞、外耳道膽脂瘤經鼻內鏡處理耵聹栓塞225例,外耳道膽脂瘤10例。男147例,女88例,年齡4.5~82歲。

1.2方法(1)對于下咽異物可以在表面麻醉下左手持30°鼻內鏡檢查舌根、會厭谷及梨狀窩,右手持喉鉗在直視下取出。(2)進行鼻咽檢查時先收縮鼻腔黏膜,用鼻內鏡從鼻底和下鼻道進鏡,從前向后逐步觀察,達鼻咽部進行檢查,多用30°或70°鏡[2];以山下眾一為代表的日本學者也從鼻咽部內鏡檢查入手,開始了鼻內鏡在臨床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的廣泛應用[1]。腺樣體刮除術時可以用0°鼻內鏡照明并在直視下刮除或用電動切割吸引器切除。由于能直接觀察到咽鼓管圓枕,可以避免誤傷。(3)可以在喉咽部表面麻醉下經30°鼻內鏡直視下摘除會厭囊腫。(4)在喉咽部表面麻醉下可以經70°鼻內鏡直視下用喉鉗摘除息肉。(5)門診常見的外耳道耵聹、外耳道膽脂瘤可以在0°鼻內鏡直視下取出或吸出。尤其是處理鼓膜表現時優勢更加明顯。

查看全文

透析糖尿病患者白內障不同手術方式的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探討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人工晶體植入術與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內障的臨床療效。方法觀察73例(81眼)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1組37例(42眼)行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術+人工晶體植入術,2組36例(39眼)行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人工晶體植入術。術后分別檢查1d和1w視力,術后1d分別統計手術并發癥眼數,包括角膜水腫、前房閃輝和黃斑水腫。結果術后1d視力1組<0.1、0.1~、>0.5的眼數分別為4眼、32眼、6眼,2組分別為6眼、30眼、3眼。術后1w視力1組<0.1、0.1~、>0.5的眼數分別為2眼、26眼、14眼,2組分別為4眼、23眼、12眼。術后并發癥:分別比較兩組發生角膜水腫、前房閃輝程度和黃斑水腫的眼數,術式1組三項并發癥的發生少于術式2組。結論糖尿病者白內障用超聲乳化治療是一種療效確切的手術,術后并發癥較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少,但其術后效果還與患者糖尿病病變程度與晶體核的分級有關。

[關鍵詞]白內障;糖尿病;超聲乳化吸出術

[Abstract]0bjectiveToevaluatethetherapeuticeffectsandsafetyofphacoemulsification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and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intreatmentofdiabetespatientcombinedwithcataract.MethodsSeventy-threecases(81eyes)diabetespatientcombinedwithcataractinourhospitalwerereviewedandthecasesdivededinto2groups.Group1wasthetechniquesincludedphacoemulsification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Group2wasthetechniquesof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Follow-upwasperformedupto1weekaftersurgerytopartstatistics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at1dand1w,andthecomplicationsincludecornealedema,anteriorchamberflare,macularedemaat1wpostoperatively.

ResultsTheeyesofvisualacuitywere<0.1、0.1~0.5、>0.5respectivelyat1dayaftersurgerywere4eyes,32eyes,6eyesingroup1and6eyes,30eyes,3eyesingroup2.Theeyesofvisualacuitywere<0.1、0.1~0.5、>0.5respectivelyat1weekaftersurgerywere2eyes,26eyes,14eyesingroup1and4eyes,23eyes,12eyesingroup2.

Comparedwiththecomplicationsofgroup1andgroup2aftersurgeryincludingcornealedema,anteriorchamberflare,macularedema.Thesecomplicationsofgroup1lessthangroup2.

Conclusionphacoemulsificationintraocularlensimplantationisasafeandeffectivesurgeryintreatmentofdiabetespatientcombinedwithcataract.Thecomplicationsaftersurgeryofitlessthanthatof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Butthepostoperativeeffectarerelatedtodiabetesprocessextentandthedegreeoflensnucleus.

查看全文

前列腺切除術后護理和醫治透析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及多發病,其治療措施多采取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和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摘除術,術后常見并發癥以膀胱痙攣較為多見。適時、適當的護理可大大減少患著的痛苦。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后和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摘除術,因手術創傷、導管留置及膀胱沖洗液刺激,氣囊牽引止血壓迫膀胱頸部前列腺窩及沖洗液引流不暢等因素,反復刺激膀胱三角區。

膀胱頸及后尿道,引起膀胱平滑肌無抑制性收縮,出現膀胱痙攣。膀胱痙攣不僅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而且易發生繼發性出血和引流管堵塞等并發癥,嚴重可導致應激性潰瘍、膀胱破裂及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等危及患者生命的嚴重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術后恢復。對15例恥骨上前列腺摘除術后患者和82例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后患者進行了嚴密觀察,對出現膀胱痙攣者進行了心理、藥物等處理,取得較好效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5例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術后患者,術后9例出現膀胱無抑制性收縮;82例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患者,術后23例出現膀胱無抑制性收縮。患者表現為明顯的膀胱憋脹感、急迫排尿感、膀胱痙攣性疼痛、里急后重,強烈便意感。具體可觀察到膀胱沖洗不暢、引流管堵塞,沖洗液血色加深、有小血凝塊,沖洗液反流及引流管周圍有溢液。上述癥狀及變現呈陣發性發作,嚴重程度輕重不一。

2.護理與治療

加強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緊張情緒、精神過度緊張或十分注意癥狀出現者,其膀胱痙攣發作明顯增多。護理中密切觀察膀胱痙攣的出現,一旦有尿意、便意感,立即進行心理疏導,囑咐患者深呼吸、全身放松,使其保持平靜,以轉移患者注意力。保持膀胱沖洗通暢:前列腺術后常規給膀胱沖洗3~7天,在護理中要確保膀胱沖洗的通暢,如管腔受壓、堵塞,膀胱造瘺管位子過低或過深,尿管位置不妥當時均可誘發膀胱痙攣,膀胱痙攣加重出血,出血后不能及時引流形成血塊堵塞管腔,又誘發或加重膀胱痙攣,二者互為因果。因此前列腺術后膀胱沖洗應遵守:①妥善固定引流管,確保膀胱沖洗及沖洗液引流通暢。②沖洗液速度與引流液速度相一致。③根據引流液顏色,調整沖洗液速度。④定時一邊沖洗一邊擠壓管腔,以及時引流出膀胱內小血塊,沖洗液溫度以接近體溫為適宜。嚴密觀察引流管,及時清除膀胱內血塊。減少不良刺激:從對病例的臨床觀察發現,各管道位置是否合適,氣囊注水量是否適宜,沖洗液的溫度,患者周圍環境及患者自身的心態等因素均與膀胱痙攣的發生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臨床護理中要注意消除上述不利的因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