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深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5 07:33: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政務深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統計局深化政務服務報告
按照《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的意見》、《中共州委辦公室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鄉鎮基層為人民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州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州深化政務公開推進政務服務工作視頻會議決定事項任務分解的通知》要求,深化統計工作政務公開,推進統計政務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現將工作自查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是領導重視、機構健全、職責明確。局黨組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成立了政務公開工作機構,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形成了“領導高度重視、辦公室牽頭,全員充分參與”的工作氛圍。一是積極發揮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定期召開例會,研究解決問題,深入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局政務公開工作。二是建立以辦公室負責、各科室全力配合的工作機制。三是積極開展宣傳,強化了全局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識。四是加強監督檢查,按季度通報政務公開完成情況,確保政務公開工作高效有序運轉。
二是制度完善、流程規范、工作扎實。我局在嚴格遵守《統計法》,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基礎上,結合統計局工作中實際情況,完善了信息公開的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推進信息公開工作的落實。由辦公室對各科室政府信息公開情況進行統計匯總后定期進行通報,并由科室分管領導、局辦公室適時進行督察。
三是規定公開形式。主要有4種,即:召開黨組會議、局長辦公會議、職工大會進行公布;在州政府政務網上、更新統計數據、統計資料、工作動態等網上公布;在辦公場所設置示意圖和辦公室標示牌,在辦公室放置崗位標示牌進行公布;經常性工作定期公布,階段性工作分段公布,臨時性工作隨時公布。
四是規范服務,按程序公開。我局政務公開工作做到了專人負責、專人管理。通過任務層層分解,并落實到具體科室、具體人員,切實保障政務公開工作的順利推進。由政務公開系統管理員根據信息填報、初審、復審的權限對擬公開的信息進行初審,通過初審并報經分管領導復審后,提交州政府信息化辦公室復審,再向社會公布。對公開的信息按照“誰生產、誰、誰審核、誰負責”的原則,對不涉密信息向社會主動公開。
五是繼續努力,不斷提高水平。我局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嚴格按照政務公開的有關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工作長效機制,把信息公開工作作為長期的動態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公開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為深化信息公開工作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一是繼續做好州統計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的更新和工作。進一步充實公開內容,突出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把人民群眾最關心、反應最強烈的事項作為信息公開的主要內容,切實發揮好信息公開平臺的橋梁作用。二是加強信息公開制度建設,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工作長效機制,把信息公開工作作為長期的動態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公開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為深化信息公開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三是加強與上級部門和州政府信息公開部門之間的聯系,加強溝通,尋求工作指導;嚴格按照省的部署要求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主動提交公開信息資料,為推進全州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上臺階、上檔次做出新貢獻。
政務公開深化年指導預案
全面推進我中心(局)政務公開工作,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辦事效率,促進我中心(局)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化、民主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根據區政府《關于開展全區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決定開展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現結合我中心(局)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以促進依法行政,構建和諧城管和文明征地拆遷為目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為契機,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推動政務公開內容由靜態的信息公開向動態的行政權利運行過程公開拓展,不斷提高政務公開工作實效,積累群眾滿意度,提升城管執法、市容管理和征地拆遷水平。
二、實施步驟
(一)成立領導機構
中心(局)成立由同志任組長,同志任副組長,、、、為成員的“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領導班子小組,領導班子小組下設辦公室,由薛小平人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對開展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的組織實施和日常監督檢查。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部門(項目部、中隊、站、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科技局政務深化年指導方案
為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根據《省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開展全省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的通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方案的通知》和《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區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陽光政府的要求,結合市經濟發展環境優化年活動,進一步拓寬公開領域,創新公開形式,深化公開內容,提升政務服務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為我區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基層政務公開。局機關要建立健全信息公開通報制度,總結推廣基層政務公開的成功做法,完善基層信息公開目錄,大力推進各股室及二級機構事業單位政務公開。局機關要加強對本系統、本行業政務公開工作的指導和檢查,促進工作不斷深化。
(二)深化辦事公開。拓展辦事公開領域,擴大基層辦事公開范圍,依法推進各股室及二級機構事業單位的信息公開。要建立健全辦事公開制度,規范辦事公開目錄和指南,重點公開辦事依據、崗位職責、服務承諾、工作規范、辦事紀律、辦事結果、監督渠道等內容。
氣象局政務深化年指導方案
根據省氣象局《關于開展全省氣象部門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的通知》(皖氣辦發〔2012〕51號)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亳政辦〔2012〕30號)的工作部署,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市氣象局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按照適應政府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氣象事業發展方式的要求,通過在全市氣象部門開展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不斷拓寬公開領域,創新公開形式,深化公開內容,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對氣象監測、預報、預警和科普信息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氣象工作的滿意度。
二、主要內容
(一)市局的基本情況,包括機構設置、管理權限、主要職責,辦事程序、條件、依據、結果、紀律及聯系方式,監督、舉報的途徑、方法及處理情況;
(二)干部選拔任用情況;
統計機關政務深化方案
一、總體目標
不斷拓寬公開領域,創新公開形式,深化公開內容,提升政務服務質量,進一步規范權力運行,讓人民群眾充分知情、理解、參與、監督,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
二、活動內容及職責落實
(一)升級市統計局信息公開網站。圍繞政務公開載體,不斷強化統計信息公開平臺功能,最大限度地貼近群眾對統計信息的需求。不斷加強統計信息公開的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監督力度,為政務公開工作提供堅實的載體平臺。(責任單位:數管中心)
(二)向社會公眾編印通俗易懂的信息公開宣傳資料。將統計信息公開的基本內容、公開方式、獲取途徑等相關常識,結合本地實際,以生動活潑、淺顯易懂的形式,編印成冊,在公共場所向公眾免費發放,促進公眾行使自己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責任單位:綜合科)
(三)開辟政務公開“深化年”宣傳專欄。在市政府信息公開網子站點建立政務公開“深化年”欄目,并根據工作開展情況充實內容,推進政務公開“深化年”取得實效。(責任單位:數管中心)
政務公開深化年辦法
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全面推進我中心(局)政務公開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辦事效率,促進我中心(局)政務公開工作制度化、民主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根據區政府《關于開展全區政務公開“深化年”活動的通知》郊政辦[2011]45號)文件精神,決定開展政務公開
“深化年”活動。現結合我中心(局)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以促進依法行政,構建和諧城管和文明征地拆遷為目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施行為契機,緊緊圍繞中心工作,推動政務公開內容由靜態的信息公開向動態的行政權利運行過程公開拓展,不斷提高政務公開工作實效,積累群眾滿意度,提升城管執法、市容管理和征地拆遷水平。
二、實施步驟
(一)成立領導機構
深化黨務政務公開實施提議
各黨(總)支部:
推行黨務政務公開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措施,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務水平,有利于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根據縣委有關全面深化政務公開制度的精神,為進一步加強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結合我鎮實際,鎮黨委決定在全鎮進一步深化黨務政務公開工作,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個本質,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依法行政,加強對權力運作的有效監督,進一步提高黨委、政府的工作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為開創柳山經濟社會新局面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當無正文公開要遵循依法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力求突出重點,常抓不懈;明確責任,強化監督。
二、黨務政務公開的范圍和內容
1、黨務政務公開的范圍:鎮黨委政府及各中心村。
深化政務公開交流
我國的政務公開已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當今,面對新世經濟大發展和加入WTO后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推進政務公開深入發展,必須分別對政務公開的理念、實體、技術狀態三個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
一、關于政務公開的理念問題
總結這十幾年推行政務公開的經驗,我們感到對政務公開的認識仍然需要加強理論研究,特別是需要深化對政務公開內涵、本質和重大社會意義的認識。
目前,我們不少干部對政務公開的認識還停留在前些年"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的低水平上,使政務公開缺少向前發展的動力,滿足于出一期公開欄就萬事大吉,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抓住政務公開的實質。政務公開的實質是權力行使公開,這是公共權力的基本屬性。我們的權力是人民授予的,自然權力行使應當向人民公開而不能搞神秘化。因此,政務公開應該成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能、職責的體現,應成為推行政令,管理社會的必經程序,應成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消除矛盾互相溝通的橋梁,是公權公用,公平公正的象征。只有提高對政務公開實質的認識,才能在實踐中推進政務公開的深入發展。
所謂政務公開的內涵是指政務公開的主體(誰公開)、客體(對誰公開)、內容(公開什么)、程序(如何操作)、法律制度等等應當明確的內容。應當看到,我們對政務公開內涵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的:一是不但要向服務對象公開而且要向內部職工公開發展;二是不但要公開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而且要向全面公開政務內容發展;三是由公開辦事結果向公開辦事程序、辦事過程發展。但是,目前還存在二個問題,一是公開主體的層次低。即目前只是政府所屬部門政務公開,而領導機關公開尚未提上日程。因為重大事項的決策權,重大款額的的調撥權并不在辦事機構。同時,辦事機構和派出機構的公開也勢必要求其領導機關重大事項決策、重大事項審批公開。因此,僅有部門的公開還不能算徹底的公開。二是公開尚未觸及到核心--權力的援予和行使。與政務公開的體制透明化程度還有待提高。目前,在如何方便群眾辦事方面搞得不錯。然而,政務公開最重要、最根本的是透視權力讓權力運行透明,讓權力體制透明。因此,由方便群眾辦事向權力運用權力體制的公開是深化政務公開內涵的重要方面。
政務公開的社會價值是什么?怎樣理解政務公開的意義。筆者認為:
政務公開深化問題思考
我國的政務公開已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當今,面對新世經濟大發展和加入WTO后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推進政務公開深入發展,必須分別對政務公開的理念、實體、技術狀態三個問題進行深入地研究。
一、關于政務公開的理念問題
總結這十幾年推行政務公開的經驗,我們感到對政務公開的認識仍然需要加強理論研究,特別是需要深化對政務公開內涵、本質和重大社會意義的認識。
目前,我們不少干部對政務公開的認識還停留在前些年"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的低水平上,使政務公開缺少向前發展的動力,滿足于出一期公開欄就萬事大吉,根本原因就在于沒有抓住政務公開的實質。政務公開的實質是權力行使公開,這是公共權力的基本屬性。我們的權力是人民授予的,自然權力行使應當向人民公開而不能搞神秘化。因此,政務公開應該成為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能、職責的體現,應成為推行政令,管理社會的必經程序,應成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消除矛盾互相溝通的橋梁,是公權公用,公平公正的象征。只有提高對政務公開實質的認識,才能在實踐中推進政務公開的深入發展。
所謂政務公開的內涵是指政務公開的主體(誰公開)、客體(對誰公開)、內容(公開什么)、程序(如何操作)、法律制度等等應當明確的內容。應當看到,我們對政務公開內涵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的:一是不但要向服務對象公開而且要向內部職工公開發展;二是不但要公開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而且要向全面公開政務內容發展;三是由公開辦事結果向公開辦事程序、辦事過程發展。但是,目前還存在二個問題,一是公開主體的層次低。即目前只是政府所屬部門政務公開,而領導機關公開尚未提上日程。因為重大事項的決策權,重大款額的的調撥權并不在辦事機構。同時,辦事機構和派出機構的公開也勢必要求其領導機關重大事項決策、重大事項審批公開。因此,僅有部門的公開還不能算徹底的公開。二是公開尚未觸及到核心--權力的援予和行使。與政務公開的體制透明化程度還有待提高。目前,在如何方便群眾辦事方面搞得不錯。然而,政務公開最重要、最根本的是透視權力讓權力運行透明,讓權力體制透明。因此,由方便群眾辦事向權力運用權力體制的公開是深化政務公開內涵的重要方面。
政務公開的社會價值是什么?怎樣理解政務公開的意義。筆者認為:
電子政務深化論文
所謂政府門戶網站,是指在各政府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基礎上,建立起跨部門的、綜合的業務應用系統,使公民、企業與政府工作人員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關政府部門的業務應用、組織內容與信息,并獲得個性化的服務,使合適的人能夠在恰當的時間獲得恰當的服務。
在認識“政府門戶網站”這個概念時,必須明確下列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政府門戶網站有賴于各政府部門已有的信息化基礎條件。但是,這種基礎條件并不一定要求各政府部門已經實現了網絡化辦公,政府部門只要具備完善的內部辦公與業務信息化管理應用系統即可。
第二,政府門戶網站不僅是政務信息平臺和業務處理平臺,而且也是知識加工平臺、知識決策平臺、知識獲取平臺的集成,它使政府各部門辦公人員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更加流暢,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加工而使零散的信息成為知識,使相關人員能夠在恰當的時間使用恰當的知識,為行政決策提供充分的信息和知識支持。
第三,后臺整合是政府門戶網站區別于其他網站的關鍵所在。
一、政府門戶網站的“前臺———后臺”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