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調劑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20:19: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藥調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中藥調劑研究論文
1中藥調劑與很多基礎學科及藥學專業知識密切相關
要做到準確調劑、對癥付藥,并能及時發現醫生處方上的筆誤和差錯(如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重開品種、藥癥不符及含毒藥物超量等),就必須認真學習并掌握中醫藥基礎知識,合格調劑人員,要求能鑒別四、五百種常用飲片或藥材性狀特征(尤其藥名相近、性狀相似的飲片藥材)的區別,學會掌握藥物的分類,如植物藥材中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和全草類,礦物類藥材,動物類藥材,同時要求掌握各種藥物性味、功效,用量用法及常用的配伍,懂得各種同名異物的藥材和別名等;了解中藥加工炮制對藥物性、味、功效的影響;掌握方劑學的知識,先煎、后下、包煎等的作用及煎藥知識;了解中成藥品制備方法及劑型等。由此可見,中藥調劑是一門多學科理論知識為基礎的學科,只有培訓合格的專業人員才能勝任[1]。
2中藥調劑工作具有特殊性
調劑人員除具有合格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飲片是一種特殊“商品”,要嚴格按照醫囑調配,不能配錯、配漏、配多、配少。有些人認為,配錯、配漏誠然不對,但對稱量以為無關緊要,因而出現了抓藥以手代秤。對調劑工作應提高到“法制”的觀念上認識,不按規定配方就是違反藥品管理法。藥物用量,在治療上有重要意義。每一種藥都有其規定的用量,尤其含有毒性的藥物更是如此[2]。同是一種藥,用量不同其療效不同,甚至相反。例如大黃9~12g有瀉下作用,若用量為1~3g則具有健胃止瀉作用。再如艾葉,其性味苦、辛、溫,以前的藥書較少記載其含小毒,《中國藥典》85年版一部就有記載艾葉的性味為苦、辛、溫、有小毒,其常用量為3~9g,有溫經止血、散瘀止痛等作用,用量過大,則可興奮大腦皮層及在皮層下中樞引起痙攣,甚至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發生中毒性黃疸及肝炎。由此可見,調劑人員只有嚴格按照處方調配的義務,而沒有違背處方調劑的權利,一切違背處方調劑的做法,都是違法的。
3確保中藥調劑質量
3.1制訂并執行各項規章制度
復核在中藥調劑中的作用綜述
摘要:中藥復核是中藥調劑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它是保證臨床用藥安全、有效、杜絕差錯事故的最后關卡。藥物是治療疾病的武器,而藥物皆有“毒”性,“藥”與“毒”的界限,因劑型、用藥部位及用藥對象的不同而各異,投放偶有疏忽,藥癥不符,輕則貽誤病情,重則危及生命。因此,調劑、復核工作的質量優劣,將對方藥的療效起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復核中藥調劑
1復核
應由專業知識全面,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人來擔任,避免復核工作采取“輪流執政”,更不應讓對調劑和服藥常規都不熟悉的人去復核,以免差錯事故的發生。
2仔細審核處方
如科別、姓名、性別、年齡、日期、醫生簽名、調劑簽名等是否齊全。尤其是患者實際年齡一定要準確,年齡不準,將無法判別劑量是否合理,嚴禁處方年齡項下出現“成年”字樣。
中藥調劑室工作制度
中藥調劑室工作制度
(一)調劑人員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廣大病員服務的思想和高尚的醫藥道德,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對工作認真負責,把好藥品質量關,確保病人用安全有效。
(二)調配人員根據處方調配發藥。非本字處方不予調配。
(三)收方時審查處方內容,醫師簽各無誤后方可調配。如發現不妥之處或因缺藥不能全部配發時,應與醫師聯系修改后再行調配。急癥處方先調配。
(四)配方時應細心準確,按照調配技術規程進行調配,中藥配方應按處方應付的統一標準調配,稱量要準確,嚴禁估量抓藥,毒性藥材要逐劑稱量,凡需先煎,后下,烊化,沖服,包煎的藥材應單包,并在包上注明煎服方法。
(五)要嚴格執行配方復核制度、計價、配方發藥人員均應在處方上簽字。
淺談中藥調劑技術課程教學設計
摘要:中藥調劑主要有審方、計價、調配、復核、包裝、發藥6個工作流程,傳統的中藥調劑技術課程大多是按照這6個工作流程設計教學內容,現結合姜大源教授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思路以及中藥傳統技能大賽要求進行課程設計,將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入專業教學,讓學生由淺入深,熟練掌握中藥調劑技能。
關鍵詞:中藥調劑技術;中藥學專業;教學設計
1依據工作過程系統化思路設計教學情境
姜大源教授就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曾指出,判斷一個課程的設計是不是遵循學習原則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有3條原則:第一,比較必須3個以上;第二,比較必須同一范疇;第三,比較中重復的是步驟而不是內容。依據這3條原則,筆者結合個人教學中的一些思考,認為中藥調劑技術可以做如下設計。
1.1以處方的類別作為載體
按照處方的難易和復雜程度設計學習情境。學習情境1:無特殊處理藥方調劑;學習情境2:含特殊處理藥方調劑;學習情境3:含毒麻藥方調劑。進行以上設計時,要通過重復調劑的步驟(審方、計價、調配、復核、包裝、發藥)來強化學生中藥調劑技能。優選無特殊處理藥方調劑,代表方如六味地黃丸,此方中藥只需按量調配,此類處方主要訓練學生對中藥調劑程序的熟練度。優選含特殊處理藥方調劑,代表方如大承氣湯,此方中大黃需后下、芒硝要溶服,這兩味藥在煎服時需特殊處理。此類處方調劑除加強學生對中藥調劑程序的熟練度之外,還要求學生進一步掌握藥物在應用時的特殊處理,否則會影響療效。優選含毒麻藥方調劑,代表方如十棗湯,此類處方調劑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調劑基礎,特別對毒麻類中藥要慎之又慎,這關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學生要有更深刻的認識才能處理好。通過設計以上3個學習情境,學生由易到難,反復進行6個操作步驟,最終熟練掌握中藥調劑技能。當然,在遴選各類典型方藥時,需結合實際,篩選不同類別處方品種,還可以通過增加處方中中藥的味數來增強調劑難度,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深究如何做好中藥調劑工作
摘要:中藥調劑是一項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的工作。“調劑”與“處方”一樣,具有法律上的責任,同時它的工作又牽涉到中醫中藥各個方面,因此必須把好中藥調劑關,確保質量與用藥安全,有效地為防病治病服務。作者通過工作實踐,有如下心得,現作一介紹。
關鍵詞:中藥調劑
1中藥調劑與很多基礎學科及藥學專業知識密切相關
要做到準確調劑、對癥付藥,并能及時發現醫生處方上的筆誤和差錯(如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重開品種、藥癥不符及含毒藥物超量等),就必須認真學習并掌握中醫藥基礎知識,合格調劑人員,要求能鑒別四、五百種常用飲片或藥材性狀特征(尤其藥名相近、性狀相似的飲片藥材)的區別,學會掌握藥物的分類,如植物藥材中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和全草類,礦物類藥材,動物類藥材,同時要求掌握各種藥物性味、功效,用量用法及常用的配伍,懂得各種同名異物的藥材和別名等;了解中藥加工炮制對藥物性、味、功效的影響;掌握方劑學的知識,先煎、后下、包煎等的作用及煎藥知識;了解中成藥品制備方法及劑型等。由此可見,中藥調劑是一門多學科理論知識為基礎的學科,只有培訓合格的專業人員才能勝任[1]。
2中藥調劑工作具有特殊性
調劑人員除具有合格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飲片是一種特殊“商品”,要嚴格按照醫囑調配,不能配錯、配漏、配多、配少。有些人認為,配錯、配漏誠然不對,但對稱量以為無關緊要,因而出現了抓藥以手代秤。對調劑工作應提高到“法制”的觀念上認識,不按規定配方就是違反藥品管理法。藥物用量,在治療上有重要意義。每一種藥都有其規定的用量,尤其含有毒性的藥物更是如此[2]。同是一種藥,用量不同其療效不同,甚至相反。例如大黃9~12g有瀉下作用,若用量為1~3g則具有健胃止瀉作用。再如艾葉,其性味苦、辛、溫,以前的藥書較少記載其含小毒,《中國藥典》85年版一部就有記載艾葉的性味為苦、辛、溫、有小毒,其常用量為3~9g,有溫經止血、散瘀止痛等作用,用量過大,則可興奮大腦皮層及在皮層下中樞引起痙攣,甚至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發生中毒性黃疸及肝炎。由此可見,調劑人員只有嚴格按照處方調配的義務,而沒有違背處方調劑的權利,一切違背處方調劑的做法,都是違法的。
透析中藥調劑過程中差錯及解決策略
摘要:中藥調劑系指按照中醫處方要求,正確的調配,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治療效果,醫院的調劑人員擔負著確保臨床療效的重要任務。它是一項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的工作。“調劑”與“處方”一樣,具有法律上的責任,同時它的工作又牽涉到中醫中藥各個方面,因此必須把好中藥調劑關,確保質量與用藥安全,有效地為防病治病服務,通常它有審方、計價、調配、復核、包裝、發藥等六個程序,由于我院每日調配的處方量比較大,而且它又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差錯事故時有發生。在這里筆者就在我院中藥調劑過程中常見的差錯加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藥調劑過程中差錯解決對策
1調配差錯原因
1.1醫生書寫處方不規范
醫生處方不規范,書寫潦草,調劑人員有時辨認不清,導致錯誤調配。
醫生的這種態度給藥房的調配人員帶來很大的麻煩,不僅影響了調配處方的速度,而且還很容易使一些藥物名稱相似的藥品看錯,發錯。如桂枝-桔梗,黃芪-黃芩等。還有,有的醫生書寫數字0和單位g連在一起,例如50g有時就辨認不清是五克還是五十克。這些都很容易造成錯誤的調配。
中藥調劑階段中差錯與處理策略
中藥調劑系指按照中醫處方要求,正確的調配,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治療效果,醫院的調劑人員擔負著確保臨床療效的重要任務。它是一項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的工作。“調劑”與“處方”一樣,具有法律上的責任,同時它的工作又牽涉到中醫中藥各個方面,因此必須把好中藥調劑關,確保質量與用藥安全,有效地為防病治病服務,通常它有審方、計價、調配、復核、包裝、發藥等六個程序,由于我院每日調配的處方量比較大,而且它又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差錯事故時有發生。在這里筆者就在我院中藥調劑過程中常見的差錯加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調配差錯原因
1.1醫生書寫處方不規范
醫生處方不規范,書寫潦草,調劑人員有時辨認不清,導致錯誤調配。醫生的這種態度給藥房的調配人員帶來很大的麻煩,不僅影響了調配處方的速度,而且還很容易使一些藥物名稱相似的藥品看錯,發錯。如桂枝-桔梗,黃芪-黃芩等。還有,有的醫生書寫數字0和單位g連在一起,例如50g有時就辨認不清是五克還是五十克。這些都很容易造成錯誤的調配。
1.2藥品名稱相似
中藥的種類有很多,且命名也多種多樣,有的中藥名稱僅一字之差的就有很多,如不仔細辨認在調劑過程中很容易調差。也有一些藥物一藥多名、一名多藥的現象存在,這些名稱相似的飲片調劑人員很容易混淆。也有一些藥物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別名,如不是很了解它們的來源和功效,在調劑過程中也很容易混淆,如補骨脂別名“破故紙”,為補陽藥,而木蝴蝶別名“云故紙”、“千層紙”,為化痰止咳平喘藥,調配時一定要仔細辨認,切勿將“破故紙”錯發為木蝴蝶。
調劑中藥的特殊性及策略分析論文
【關鍵詞】中藥調劑
【摘要】中藥調劑是一項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的工作。“調劑”與“處方”一樣,具有法律上的責任,同時它的工作又牽涉到中醫中藥各個方面,因此必須把好中藥調劑關,確保質量與用藥安全,有效地為防病治病服務。作者通過工作實踐,有如下心得,現作一介紹。
一、中藥調劑與很多基礎學科及藥學專業知識密切相關
要做到準確調劑、對癥付藥,并能及時發現醫生處方上的筆誤和差錯(如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重開品種、藥癥不符及含毒藥物超量等),就必須認真學習并掌握中醫藥基礎知識,合格調劑人員,要求能鑒別四、五百種常用飲片或藥材性狀特征(尤其藥名相近、性狀相似的飲片藥材)的區別,學會掌握藥物的分類,如植物藥材中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和全草類,礦物類藥材,動物類藥材,同時要求掌握各種藥物性味、功效,用量用法及常用的配伍,懂得各種同名異物的藥材和別名等;了解中藥加工炮制對藥物性、味、功效的影響;掌握方劑學的知識,先煎、后下、包煎等的作用及煎藥知識;了解中成藥品制備方法及劑型等。由此可見,中藥調劑是一門多學科理論知識為基礎的學科,只有培訓合格的專業人員才能勝任。
二、中藥調劑工作具有特殊性
調劑人員除具有合格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飲片是一種特殊“商品”,要嚴格按照醫囑調配,不能配錯、配漏、配多、配少。有些人認為,配錯、配漏誠然不對,但對稱量以為無關緊要,因而出現了抓藥以手代秤。對調劑工作應提高到“法制”的觀念上認識,不按規定配方就是違反藥品管理法。藥物用量,在治療上有重要意義。每一種藥都有其規定的用量,尤其含有毒性的藥物更是如此。同是一種藥,用量不同其療效不同,甚至相反。例如大黃9~12g有瀉下作用,若用量為1~3g則具有健胃止瀉作用。再如艾葉,其性味苦、辛、溫,以前的藥書較少記載其含小毒,《中國藥典》85年版一部就有記載艾葉的性味為苦、辛、溫、有小毒,其常用量為3~9g,有溫經止血、散瘀止痛等作用,用量過大,則可興奮大腦皮層及在皮層下中樞引起痙攣,甚至引起肝細胞代謝障礙,而發生中毒性黃疸及肝炎。由此可見,調劑人員只有嚴格按照處方調配的義務,而沒有違背處方調劑的權利,一切違背處方調劑的做法,都是違法的。
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靜安區25家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的使用管理現狀,提高上海市靜安區中藥藥事管理質量。方法通過年度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結果靜安區25家醫療機構在中藥飲片的醫院管理責任、采購驗收儲存、中藥調劑質量、中藥飲片委托外加工代煎和中藥處方的管理與點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結論上海市靜安區25家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中藥飲片質量管理現狀與國家制定的標準尚有一定差距,建議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整改落實。
關鍵詞:中藥飲片;中藥飲片;醫院管理;中藥藥事
為加強醫療機構中藥飲片質量管理,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有效,根據上海市衛計委《關于開展2017年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檢查的通知》,筆者受上海市靜安區衛計委委托,于2017年10月—2017年11月對區內25家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進行了中藥飲片管理的專項檢查,以期對中藥飲片管理工作進行梳理,建立健全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相關制度和長效工作機制,促進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續改進[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共對轄區內25家醫療機構(其中二級中醫醫院1家、二級中心醫院2家、二級綜合性醫院4家、社區衛生中心14家、民營醫療機構3家、中醫門診部1家)展開中藥飲片管理專項檢查。專家通過現場查閱相關文件資料、工作記錄、中藥處方,結合實地查看、訪談等形式,對各家醫院進行了現場督查(其中醫院設置中藥房的13家,外包委托的12家)。1.2研究方法。根據201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全國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專項檢查方案》,制定了《2017年上海市靜安區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專項檢查評分表》,對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的管理責任、采購驗收儲存、飲片調劑質量、飲片煎煮規范管理和中藥飲片的處方管理與點評等情況進行了督導檢查,檢查細則如下[2]。1.2.1明確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責任。(1)查閱醫院藥事管理與藥物治療學委員會會議原始記錄,2017年應有行風建設相關內容;2016年有2次以上的會議,討論關于中藥藥事管理的問題。如缺任何一項,均不得分;少一次會議相關記錄扣2分(共4分)。(2)查閱2016、2017年若干中藥飲片購入發票,飲片加價率應控制在25%以下。如出現理論零售價<實際零售價的情況,則不得分(共8分)。1.2.2嚴格中藥飲片采購驗收儲存管理。(1)查閱中藥飲片采購管理制度、采購計劃、供應商資質檔案、質量保證協議書、評估記錄等。如缺任何一項,均不得分;購入明令禁止購銷的產品或偽品,不得分;采購制度不完善,扣2分;供應商資質資料存檔不全,扣2分(共8分)。(2)查閱中藥飲片驗收管理制度、驗收負責人任職資質材料、2017年上半年度購貨質量驗收記錄或入庫清單。如無管理制度,無驗收記錄,均不得分;制度或記錄不完善,扣2分;驗收負責人資質不達標,扣2分(共8分)。(3)查閱中藥飲片保管養護管理制度、養護記錄和出庫清單;實地考察中藥飲片庫房,中藥飲片倉庫應當有與使用量相適應的儲存設施條件,庫存飲片質量合格。資料如缺任何一項,均不得分;制度或記錄不完善,扣2分;儲存設施條件不足,扣1分;發現藥庫藥品有質量變異,1個品種扣1分(共8分)。1.2.3不斷提高中藥飲片調劑質量和服務質量。(1)查閱中藥飲片調劑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實地考察中藥飲片調劑現場:隨機抽取10位患者的處方和藥物,現場復查和稱量;現場詢問考核調劑復核人員。無調劑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不得分;調劑管理制度不完善,扣2分;調劑校對復核率≤90%,扣2分,≤80%,不得分;調劑復核人員資質不符,每人扣1分;中藥飲片處方用名和調劑給付不符合有關規定,酌情扣分(共10分)。(2)實地考察中藥飲片調劑現場:中藥飲片調劑室應當有與調劑相適應儲存設施條件、藥斗標簽名稱規范、藥斗中飲片質量合格。如調劑設施條件不完備,扣2分;發現錯斗、串斗、標簽名稱不規范,每處扣1分;發現調劑藥品有質量變異,1個品種扣1分;發現計量器具未定期校驗,扣2分(共10分)。(3)查閱相關資料和現場查看:中藥飲片“配送”管理制度、關于與“配送”快遞企業的書面協議等文件、“配送”流程的登記記錄等;向有關人員詢問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如無“配送”管理制度、無書面協議,均不得分;登記記錄不完善、無法事后追溯而有用藥隱患的,扣2分(共4分)。1.2.4加強中藥飲片煎煮管理。(1)實地考察本單位煎藥現場:應當有與之相適應的場地及設備,衛生狀況良好,具有通風、調溫、冷藏等設施。布局不合理或設施不完善,酌情扣分(共4分)。(2)查閱相關的煎藥管理制度和相關設備的標準化操作規程。無煎藥質量管理制度或設備標準化操作規程,均不得分;制度不完善扣2分(共4分)。(3)查閱煎藥操作記錄和相關工作記錄;現場與煎藥人員交談。無煎藥操作記錄,不得分;煎藥操作記錄不完善或操作方法不符合要求,扣2分(共6分)。(4)查閱消毒記錄、清潔記錄、配制記錄等相關工作記錄;現場與煎藥人員交談。缺任何一項,均不得分;記錄不完善,每種扣1分(共6分)。1.2.5規范中藥飲片代加工(中藥煎煮)的服務。(1)查閱相關資料:相應的資料能證明接受委托方具有代加工煎藥的資質。中藥煎藥外加工單位(接受委托方)無相應資質、或不具備代加工煎藥的服務能力,不得分(共5分)。(2)查閱中藥煎藥外加工管理制度,委托中藥煎藥外加工的書面協議;向有關人員詢問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無管理制度或書面協議,均不得分;管理制度不完善,扣2分,管理措施落實欠缺,酌情扣1~3分(共5分)。(3)查閱相關資料和現場查看:查閱告知書或現場查看具有告知內容的告知通知牌等。不履行告知義務,不得分;不事先告知,扣2分;告知內容不完善,扣1分(共5分)。(4)查閱對委托單位的質量監管、評估的措施和記錄。無措施,不得分;措施或記錄不完善扣1~3分(共5分)。需要說明的是,1.2.4與1.2.5都是涉及中藥煎藥內容,1.2.4是醫療機構“自煎”,1.2.5是醫療機構委托。“外加工”代煎,2款分值相同,根據被檢單位實際情況得出相應的分值。1.2.6加強中藥飲片處方管理。(1)查閱中藥處方樣張:處方前記、正文、后記等內容格式符合要求。處方格式不符合要求,不得分(共1分)。(2)現場查閱飲片處方100張(由被檢方提供),評判處方的合理性,藥名書寫正確,調劑、煎煮的特殊要求表達明確,對存在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超劑量使用的應由處方醫師“雙簽字”。發現不合理處方,每張扣0.5分,扣完為止(共8分)。(3)查閱10張毒性中藥飲片處方(由被檢方提供)并實地查看醫療用毒性中藥飲片的使用管理情況。醫療機構不使用毒性中藥飲片,不得分;采購、儲存、使用不符合法規,不得分(共1分)。1.2.7落實中藥飲片處方專項點評制度。(1)查閱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工作制度,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工作小組人員名單。無工作制度,未成立工作小組,均不得分;工作制度不完善或工作小組人員不合理,扣1分(共2分)。(2)查閱2017年度上半年的中藥飲片處方點評記錄。無中藥飲片處方點評記錄,不得分;處方點評數量不足,每項扣0.5分(共4分)。(3)查閱2017年度上半年的中藥飲片處方點評小結,點評結果的公布與干預措施。無點評小結,不得分,每缺少1份點評小結,扣1分;點評結果未公布或無干預措施,扣1分(共4分)。
2結果
中藥調配質量對其臨床療效的影響論文
關鍵詞:中藥調配臨床療效影響因素
摘要:中藥調配工作直接關系到中藥臨床療效。調配質量的好壞,不僅影響到藥物療效的發揮,也影響到病人健康乃至生命安危。本文從中藥調配劑量、處方應付、藥物的炮制處理、藥物質量等方面,分析了調配質量對臨床療效的影響。其目的在于提高配方人員的認識,確保調配質量,從而提高中藥臨床療效。
中藥調配系指按照中醫處方要求,將中藥飲片調配成適宜臨床患者使用的過程,它具有臨時調配方劑的特點,是祖國醫學理、法、方、藥理論和實踐的辨證統一,也是醫院藥劑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中藥調劑工作量大,涉及專業知識面廣,技術性強,因此調配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臨床療效與安全用藥。現就中藥調配中影響臨床療效的幾大因素進行淺析。
一、中藥調配劑量對臨床療效的影響
中藥的“量”與療效有重要關系,醫界有“中醫不傳之秘在于量”之說。中藥方劑依“君臣佐使”配伍組方,各藥劑量變化會導致處方功能、主治發生變化。劑量的準確性直接影響著臨床療效。但在調劑中屢見主觀估量,“抓藥”代稱的現象,造成配方總量、單劑量不準確。中藥調配劑量對處方療效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同一味藥,劑量不同,作用亦異。以肉桂為例,小劑量有引火歸原的作用;大劑量則有補腎陰,散寒止痛之功能。有些藥物劑量不一,還可導致作用相反,如紅花少量養血,大量則破血;還有些藥物有雙向調節作用,如黃連、黃柏之類,小劑量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這些都說明了藥物“量”與“效”的關系。②有些方劑中單味藥劑量變化,會使整個方劑主輔換位,藥效屬性發生變化。如張仲景的小承氣湯和厚樸三物湯,因各藥用量不同,其所治病證方劑名稱都不相同。③某些毒性中藥,其治療量與中毒量非常接近,應嚴格掌握。如馬錢子等,用量不足則療效不顯,用量過大則極易中毒,故應慎選劑量,以防中毒發生。
二、處方應付對臨床療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