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銜接問題

時間:2022-06-05 07:23:00

導語: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銜接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銜接問題

一、前言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外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小學開始開設外語課,其中主要是英語。社會力量從事的低年齡英語教學也呈現迅速發展的趨勢。不少地區還進行了小學英語學的實驗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但是,由于眾多的原因,現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還不盡如人意,小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銜接問題也越來越明顯。

筆者近來有機會與北京、天津、長春、南京、上海、長沙、杭州等地從事低年齡英語教學的教師探討兒童英語教學問題。不少教師提出同樣的問題:為什么小學階段學過英語或業余學過英語的學生上初中以后,與沒有學過英語的學生相比,并沒有在英語方面顯示出優勢?看來,小學和社會力量從事的低年齡英語教學的效果確實存在問題。其實,有關專家早就指出,應該注意小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效果。有關研究資料也顯示,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生比起初中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生在總體英語能力方面并無明顯的優勢(束定芳,莊智象,1996)。

小學學過英語的學生上初中后沒有顯示出優勢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這些學生因為學過英語,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從而失去優勢。但是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以及小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存在問題。

二、小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問題

1.缺乏小學英語教學大綱

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和要求一直是國內外外語教育界及政府教育部門爭論不休的問題。小學生學習外語主要是具有年齡優勢,即如果從小開始學習外語,以后在外語方面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各方面人士似乎在這一點上已經達成共識。但小學英語教學的效果還取決于很多其他因素,如師資條件、教學條件、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程度、對母語發展的影響、其他課業的學習負擔等等。由于理論上尚未解決的問題以及現存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問題,我國教育部門的中小學外語教育的政策是:集中精力抓好中學外語教育,支持一部分城市重點小學進行外語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從事低年齡外語教育。我國教育部門對小學外語教育沒有提出統一的要求,也沒有制訂小學英語教學大綱,雖然有的地區已有地方性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但實際指導作用并不明顯。社會力量從事的低年齡英語教學更是放任自流。低年齡外語教育實際上成為整個外語教育領域的一塊“自留地”。

不容置疑,“自留地”外語教學的質量是沒有保證的。由于教育部門沒有統一的要求,各地區、各學校對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存在較大差異,是否開設英語課也基本上由各學校自己決定。有的學校為了爭“重點校”,為了吸引生源,在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也開設英語課。有的小學甚至沒有專職的英語教師,英語課由聘請的教師擔任。另外,教育部門對小學英語課的檢查和評估也不像其他科目那么嚴格。這種政策性的“曖昧”態度,是導致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

2.缺乏適用的小學英語教材

缺乏適用的教材也是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的重要原因。由于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都只能是教師自己說了算。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編寫教材也就缺乏可靠的依據。就筆者看到的幾種教材而言,它們的內容含量和難易程度都存在較大差異。內容太多或太少,太難或太易,都不會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另外,教材的編寫也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有的教材沒有注意吸收英語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沒有體現新的教學思想,更沒有體現兒童學習外語的特點。編排形式也過于陳舊,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多種教材“共存”并不是壞事,但必須是“一綱多本”。在相同的年齡階段、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學習環境中,外語學習的客觀規律是一致的。因此,即使教材在編排形式和教學手段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本質上應該是一致的。適用的教材是保證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

3.缺乏理論研究

在我國外語教學研究領域里,專門研究小學生外語學習心理及小學外語教學者鳳毛麟角,有關小學外語教學研究的文獻也不多見。現有的研究大多以總結實踐經驗為主,或者是介紹本地區小規模的實驗情況。教育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不多。理論研究的缺乏,不僅不利于指導小學外語教學實踐,也不利于小學外語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很多教師不善于把握小學生學習外語的規律和特點,也沒有成功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可供借鑒。這不僅不利于他們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也不利于他們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影響小學外語教學整體質量的提高。

三、小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

小學學過英語的學生上初中后沒有明顯優勢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小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嚴重,其中主要是重復學習。

根據我國現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英語是初級中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其主要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初中教學大綱的適用對象是零起點的學生,大綱的要求是打基礎。因此,我國目前幾種主要的初中英語教材都是零起點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主要是針對沒有學過英語的學生。這樣,在小學階段學過英語的學生與沒有學過英語的學生同班學習,肯定會造成重復學習。

重復學習不僅是人力、財力和時間的浪費,而且不利于英語學習的正常進展,甚至會產生消極影響。尤其是目前很多教材和教學思想仍然以傳授知識為主。零起點的教材都是介紹基本的英語詞匯、基本語法和語音知識等。有的教材也提倡培養聽說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又回到知識為本的模式。這種知識為本的重復學習的危害更大、少年兒童對新鮮事物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稍加引導,他們就會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但由于少年兒童缺乏毅力,自控能力差,遇到困難或枯燥無味的內容時容易失去興趣。如果初一的學生發現所學英語課的內容都是小學階段學過的,他們要么產生自滿心理,要么覺得枯燥無味,能夠踏踏實實繼續學習的學生恐怕不會太多。如果這樣的話,他們就不可能在英語學習方面表現出任何優勢。

根據教育學的原理,前一階段的學習要為后一階段的學習打基礎,后一階段的學習是對前一階段的學習的深化和提高。這樣,不同階段的學習就能較好地銜接起來,這是提高學習效果的前提條件。看來,現在的小學英語教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關系還不符合這一原理。我國中學英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已經引起了英語界和教育部門的重視,有關單位(如北京師范大學)還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專門的研究。那么現在是否該研究小學英語教學與初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了呢?1994年第三次全國小學英語教學研究工作研討會上,很多代表認為中小學的英語教學應該而且必須銜接。

四、建議

1.教育部門盡快制訂小學英語教學大綱

制訂小學英語教學大綱已經迫在眉睫。建議國家教育部有關單位組建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專家小組,全面考察我國各地區、各類小學開設英語課的現狀,對小學開設英語課時間較長、范圍較廣的地區,全面總結其經驗教訓;對還沒有開設英語課的地區,認真考察將來開設英語課的可行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現行的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制訂小學英語教學大綱。如果制訂全國通用的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條件還不成熟,是否可以制訂區域性的教學大綱,比如針對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及農村制訂不同的大綱;或者根據南北、東西不同地區的特點制訂不同的大綱。

不管制訂哪種教學大綱,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應該是:培養英語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利用兒童外語學習的年齡優勢,使他們在英語語音和聽說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現行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尚未修訂的情況下,盡量避免小學教學大綱與初中教學大綱的重復。教學大綱制定后應著手編寫適用的教材,并鼓勵“一綱多本”。

2.規范和整頓現有小學英語教學

在研究制訂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同時,教育部門應該規范和整頓現有小學英語教學。對不具備條件的學校,要求他們不要開設英語課。對已開設英語課的學校的教學效果要進行檢查和評估,使小學英語教學收到實效,并逐步走向正確的發展軌道。在尚未制訂全國統一的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情況下,制訂地區性的統一要求,使本地區的小學生畢業后,無論到哪所中學,都能與其他學生保持大致相同的水平,以便初中階段的統一教學。對社會力量從事的低年齡英語教學,主管部門要多加監督和指導。

3.廣泛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主要包括兒童英語學習心理的研究、學習方法的研究、教學方法的研究、教材的研究、評估標準和評估手段的研究等。要結合兒童學習英語的特點進行研究,比如語音的研究、認知學習的研究等。這些研究應該比小學英語教學的開展先行一步,但現在卻是落后一步。只有在充分的理論研究的指導下,小學英語教學才能真正收到實效,才能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

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研究的基礎上,加強小學英語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目前小學英語教師不僅數量少,而且教師的素質沒有保證。很多小學聘請兼職教師,有的甚至臨時招聘高中畢業生任教。小學英語教師除了應該具備一般教師的素質外,還應該在英語語音和聽說方面有較深的功底。

一方面要擴大小學英語教師的來源,鼓勵師專畢業生到小學任教。同時要重視和完善小學英語教學,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地位,從而吸引更多的英語教師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

4.除提高教學質量以外,現在的當務之急是研究小學英語教學與初中英語教學如何較好地銜接。現行初中英語教學大綱頒布不久,要在近期對這一大綱作大的修改是不可能的,關鍵是在小學英語教學自身挖掘潛力。如在小學階段著重培養能力也是解決重復學習的辦法之一。現在初中英語教學也提倡能力的培養,但由于中考、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培養能力收效甚微。如果小學英語教學把重點放在培養能力上,則正好彌補初中階段對能力培養的忽視,至少現在如此。另外,還可以采取一些具體措施,如初中生錄取以后,根據他們在小學階段是否學過英語進行分班,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根據他們學習英語的實際效果。這樣把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編在一個班,即便使用同樣的教材,教師也可以采取加快進度、增加內容、提高要求等手段,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覺得“吃不夠”、“還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