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方法和意義的化學教案
時間:2022-04-17 02:20:00
導語:燃燒方法和意義的化學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了解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二)能力目標
學習圖表表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方法,培養觀察分析實驗、閱讀圖表的能力。通過研究性課題學習調查研究的方法,培養實踐和創新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對家庭所用燃料問題進行專題調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和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教學難點::對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貯存”和“釋放”的理解。
教學方法:邊講邊實驗
教學過程:
[引言]在我們所學過的化學反應中,有的化學反應是為了制取某些物質的,比如:實驗室制取H2:Zn+H2SO4=ZnSO4+H2↑,而有的化學反應是為了利用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比如:炭的燃燒和氧炔焰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化學反應所放出的能量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熱量。
請同學看書P191-14,所以研究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板書]第三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一、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請同學們舉出見到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實例。
[實驗]四人一組做課本實驗1-3、1-4
請同學們歸納實驗現象。
[小結]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鋁片與鹽酸反應、燃料的燃燒都要放出熱量,這類反應叫做放熱反應;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要吸收熱量,這類反應叫做吸熱反應。
放熱反應:放出熱的化學反應
[板書]化學反應
吸熱反應:吸收熱的化學反應
[討論]為什么有的化學反應會放出熱量,而有的化學反應卻需要吸收熱量呢?
[小結]:
1、化學反應的特點是有新物質生成,新物質和反應物總能量不同。
2、反應中要遵循能量守恒。
3、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熱能形式表現即為放熱和吸熱。如果二者能量比較接近,則放熱和吸熱不明顯。
[板書]∑E(反應物)>∑E(生成物)——放熱反應(能量釋放)
∑E(反應物)<∑E(生成物)——吸熱反應(能量貯存)
反應熱=反應物的總能量—生成物的總能量
[板書]二燃料的充分燃燒
[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
思考下列問題
1、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是什么?
2、燃料不充分燃燒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3、為使燃料充分燃燒,要充入足夠多的空氣。是否空氣越多越好?
4、增大燃料與空氣接觸面積可采取哪些措施?
5、煤直接燃燒會對環境造成哪些污染?
6、高效、清潔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徑有哪些?
[師生活動]師生共同討論,得出結論。
[板書]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需要考慮兩點:
一是燃燒時要有足夠的空氣;二是燃料與空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
[討論]1、煤易自燃,如何防止煤自燃?
2、怎樣使煤燃燒更充分?
3、常用的滅火材料有哪些?
[講述]從環境保護方面考慮,發展潔凈煤技術、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煤炭利用率,已成為我國及國際上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
[練習]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B、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發生吸熱反應
C、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D、木炭在氧氣中的燃燒是吸熱反應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如果某一反應的反應物能量總和高于生成物能量總和,則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B、我國目前使用最多的燃料是酒精
C、煤炭直接燃燒不僅產生大量煙塵,而且生成SO2,導致酸雨的形成
D、煤經過處理后制得水煤氣、干餾煤氣等,可提高燃燒效率和減少環境污染
3、1998年出現的全球溫度大幅度升高,產生了顯著的“厄爾尼諾”現象,干旱和暴雨災難危害了許多地區。為了防止氣候變暖的進一步惡化,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于1998年通過大會要求各國減少工業排放量的氣體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氮的氧化物D、氟里昂
4、能源可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間接獲得的能源稱為二級能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電解是二級能源B、水力是二級能源
C、天然氣是一級能源D、煤氣是一級能源
[布置作業]P24習題二
- 上一篇:鈉的化合物用途物理教案
- 下一篇:離子反應化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