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良好的交往禮儀
時間:2022-06-10 11:44:00
導語:學生良好的交往禮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生具有良好的交往禮儀不僅有利于交往的暢通,也體現著自身的文化修養。日常生活中,需要使用別人物品應該征得主人允許,這是學生學習如何待人接物的重要環節,是發展學生社會技能的重要任務。通過一件件小事,應該善于發展良好的交往能力,培養自身禮貌的行為習慣。
記者調查不說就借損傷友誼
《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規定: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記。類似的條款在很多學校規章制度中較為常見,但一些學生對此并不重視,有時甚至認為朋友之間可以不分彼此。
初中學生黃寧表示:“現在學生中手機的普及率挺高的,我的新手機買了不到兩天就被同學拿走了,雖然他把他的手機留給我,說是換兩天使使就還,但從心里我并不愿意。”如果說中學生對這樣的基本禮儀還不了解的話,大學中卻也同樣存在著不打招呼就使用別人物品的問題。一位重點高校的學生崔佳告訴記者:“寢室中某位同學買了電腦,有時候就成了公用的,室友們有時問都不問就隨手把機器打開,走時又不關機。這種行為非常令人反感。我覺得使用這樣貴重的物品應該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更何況電腦中有很多貴重的資料或者一些隱秘的文件,同學間應該彼此尊重,不能隨意使用他人物品?!?/p>
專家觀點禮數在先體現尊重
使用他人物品要事先征求主人的意見,經過允許才能夠順理成章地使用,否則不僅丟失了基本的禮貌,也會損害彼此之間的關系??此坪唵?,但這個道理確是我們平時做事的一項基本規則,忽略掉這些規則,也等于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清代的《弟子規》明確地告訴世人“不商量就拿叫做偷”。雖然今天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但不打招呼就隨意使用他人物品卻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北京人講求“禮數”,進房間前要先敲門,即使是空屋子,我們也應該遵循這樣的程序,以免給人唐突的感覺,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這個“禮數”體現的就是一種做事為人的規則。
同學之間的友誼需要互相包容、細心經營。使用同學的物品,應該禮貌對待,征求了主人的意見,會讓對方有受到尊重的感受;相反莽撞行事,不僅導致誤會產生,也會令彼此的關系變得淡漠。因此,同學間應該提倡尊重他人,養成良好的交往習慣。注重禮儀文明培養,是保障彼此關系和諧健康發展的基礎。
禮儀樣板
使用他人物品應該征求主人的同意,同學間即使關系親密,也應該事先打好招呼,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關系好就隨意動用他人物品。
在學校應該愛護設施,對公共財產有責任保護。在未經得允許的條件下,不可使用校內設施,以免造成損壞。
同學間使用他人貴重物品,如手機、電腦等,要格外愛護。借用物品提前約定好時間,定期歸還。
- 上一篇:獨家原創:企業防范金融風險研究論文
- 下一篇:獨家原創:工商行政管理職能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