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保險工作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9-16 03:04:20

導語:農機保險工作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保險工作現狀與對策

一、“交強險”工作的現狀與問題

(一)現狀

截至2014年底,我縣擁有拖拉機2300多臺,僅有58臺“兼用型”拖拉機參保“交強險”。其中,56臺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承保。從這項工作起步開始,保險公司就擅自將“兼用型”拖拉機保費標準由60/90元提高到400/560元。幾年前,又提出所謂按使用性質收取費用,將保費標準提高到1850元、甚至是3070元。此外,還要“搭車”收取駕駛員意外傷害險或人身保險費用。即便這樣,保險公司還常以“無保單”為由拒保。這種做法使保險公司與農民機手的關系不斷惡化,摩擦不斷,形成機手被不斷拒保、保險公司被不斷投訴的局面。使我縣保險公司的拖拉機“交強險”業務變為被投訴后再勉強服務的被動狀態。

(二)問題

1、保費標準亂漲,使得機手們心理上無法承受,經濟上無力承擔,結果是一拍兩散。2014年上半年,保險公司不分機型大小,一律按560元收取保費,而到下半年,又突然上漲到1850元、3070元,還要“搭收”其它險種的費用。面對如此亂象,廣大拖拉機手只能拒保走人。

2、保險公司變相拒保。很多農機手反映,去保險公司辦理“交強險”,不是被以“沒有保單”為由拒絕辦理,就是因保費標準不統一而無法辦成。如:盧龍鎮的李建民在2010年3月購買了一臺黃海金馬-1000A型拖拉機,到保險公司辦“交強險”,被告知“沒有保單,現在不能辦,等等再來”。結果直到如今五年過去了,其拖拉機也沒有辦成“交強險”。劉田各莊鎮的楊國力購買了一臺東方紅280P型拖拉機,2013年8月先后五次到保險公司辦理“交強險”,前四次都被以“無保單”為由拒保。在一個月之后,撥打投訴電話后才得到受理,保險公司按560元標準收取保費。盧龍鎮的劉春和有一臺東方紅1104型拖拉機,打算投保“交強險”后去參加跨區作業,到保險公司申辦,先是被以“無保單”為由拒保,后經多方托人,被告知只能按1850元的保費標準辦理。

3、保險公司與投保群體之間的關系難以協調。一方面,農機手抱怨保費高、投保難。機手們只能選擇投訴或拒保。另一方面,保險公司高喊虧損而想方設法限制拖拉機投保。據保險公司負責人介紹,縣內拖拉機投保數量少,保費低、出事后賠付率高,承辦拖拉機“交強險”業務得不償失。公司找理由拒保,實則是考慮自身利益。如:一份560元的保單,最高賠付12萬元。盧龍縣參保拖拉機僅有58臺,保費總額不足以承擔一臺拖拉機的理賠金額。因此,保險公司上至公司經理,下至業務員都在找理由拒保。實在拒保不成的,就提高保費或“搭車收費”,以達到再次拒保的目的和減少拖拉機“交強險”帶來的損失。結果使“交強險”工作形成惡性循環。

4、中國保監會與國家農業部制定的“兼用型”拖拉機“交強險”保費標準,也確實有些偏低。并且,“運輸型”與“兼用型”,“兼用型”與“農田型”之間界限模糊,有時也難以界定。

5、“交強險”問題已對農機安全生產工作構成不良影響。一是將農機安全監理執法置于兩難境地。若依法不為未參保“交強險”的“運輸型”和“兼用型”拖拉機辦理注冊登記和檢驗手續,致使農業機械“上牌率”和“檢驗率”低,則可能被追究執法不到位甚至不作為的責任;若為這些拖拉機辦理注冊登記和檢驗手續,則將被追究違法行政的責任。二是“交強險”亂象不僅致使“運輸型”和“兼用型”拖拉機無法參加牌證管理,而且影響到整個農機安全執法的社會氛圍。廣大農民機手誤認為,“運輸型”和“兼用型”拖拉機都可以無證使用,“農田型”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就更不用辦證和參檢了。這是農業機械牌證管理“三率”低的一個主要成因。2014年,我縣擁有拖拉機、聯合收割機2485臺,注冊登記的僅有692臺,只有60多臺參加年檢。大量無牌無證、安全技術狀態不合格的農業機械和法制觀念、安全意識淡薄、駕駛操作技術不達標的駕駛人參加作業,構成重大安全隱患。三是“黑車”現象嚴重的局面影響農機事故處理工作。對于無牌照的肇事逃逸機車,很難追逃。四是“黑車”“非駕”也會影響到機車上道路行駛和跨區作業,影響農民機手創收。

二、建議

針對農機保險工作的現狀與問題,提出如下解難脫困建議:

(一)省農機主管部門制定切合實際、便于操作的“運輸型”、“兼用型”與“農田型”拖拉機界定標準,為規范保險公司的拖拉機“交強險”業務提供依據。

(二)省農機主管與保險監管部門制定兼顧農民機手與保險企業雙方利益、體現支農原則的拖拉機“交強險”保費標準,報中國保監會和國家農業部備案。

(三)積極爭取政府財政支持,使國家惠農政策惠及農機保險。由政府財政安排政策性補貼農業機械保險專項資金和免征農機監理費專項保障資金,分別撥付承保單位和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對參保的農業機械給予一定比例的保費補貼,并免征其注冊登記和檢驗費,為廣大農民機手排憂解難,引導他們積極參保,有效提高其抗御事故風險的能力,遵紀守法,安全使用農業機械,保障農機安全生產,促進農業又好又快發展,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平安致富。

作者:董江華 單位:盧龍縣農機安全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