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財產保險困境及對策研究

時間:2022-01-09 03:20:23

導語:家庭財產保險困境及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財產保險困境及對策研究

一、我國家庭財產保險發展現狀

從1980年開始,家財險保進入發展快車道,1980-1996年其保費收入年均增長率為82.15%,家財險保費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在各種保險中僅次于人身保險,居第二位。1980年家財險保費收入占整個保險業比重為0.02%,1996年上升至3.29%,家財險在當時國內的保險市場中已占有一定份額[2]。但是從1996年開始,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世界保險業受到較大影響,家財險業務大幅下滑,1996年家財險保費為12.98億元,至2008年保費仍為12.68億元(見圖1)。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我國經濟改革處于深入發展期,但是家財險保險業務卻徘徊不前,家庭財產保險占財產保險保費的比例在2008—2014年始終保持0.5%左右的低水平(見圖2)。在1996—2014年間,我國的財產保險保費卻呈現出一種逐年上漲的勢頭,保費從1996年的445億一躍到2014年的7546億元(見圖1)。由此可見,我國保險行業發展勢頭之迅猛,但家財險卻沒有跟上腳步。在發達國家,家財險投保人數一般占據家庭人數的70%以上,其中德國的家財險投保率已經達到了75%,為繼機動車第三責任險以后的第二大險種,美國家財險的投保率更是達到了95%,位居世界之首,但是家財險在我國的一線城市如上海、北京和廣州等僅占7%,而二三線城市的家財險投保率則更低[3]。

二、我國家庭財產保險現階段發展困境

導致我國家財險的問題的原因復雜多樣,但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家財險險種不受重視。對某保險公司業內人士進行定性訪談可知,普通居民對于家庭財產保險的認知程度不高,因而不愿意投家庭財產保險。大部分居民不懂得購買保險來轉移自身風險,少部分已投保的居民一般都是由企業統一為員工辦理的,或者是家里已發生過火災等災害才有意識投保家財險。可見,消費者薄弱的風險及保險意識是導致家財險的有效需求較小原因之一。(二)家財險產品單一。從產品的數量和種類上來看,我國家財險的產品豐富多樣,根據保險產品功能的不同,有保障型家財險、兩全型家財險、投資型家財險等。但家財險產品單一,且沒有跟上需求的變化。巨災風險是我國各個家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但是,在我國的家庭財產保險合同中,普遍將地震保險等巨災風險列為除外責任[4]。保險公司在開發產品時,應以需求為目標。(三)對家財險銷售不重視。保險公司保險種類眾多,而家財險與汽車保險、企業保險等這種大險種相比較,它只是一個小險種,分量還不足整個業務的1%[5]。家財險沒有富有特色的宣傳方式,銷售途徑和品種也比較單一。在以主動營銷為主的保險市場,每份保單的銷售成本都較高,家財險所獲利潤相對于車險、企業財險就要低得多,因此保險公司更愿意將精力放在短期內獲較高的險種上,而對家財險銷售則不太重視。(四)家財險配套服務不到位。投保家財險后,當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應盡力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減少損失。家庭保險理賠對時間要求嚴格,投保人在發生事故后要立即向公安和保險部門投訴,不能拖延,并且客戶的受損情況還要有相關評估機構出具的財產損失的鑒定書方可進行理賠,這就意味著被保險人最終獲得賠償要花費不小的代價。配套服務不到位、時間長、手續繁雜等使許多居民對投保望而卻步,客觀上抑制了家庭投保。

三、促進我國家庭財產保險的對策

(一)重視家財險發展,提高居民保險意識。中國現有4.05億家庭,假如有一半的家庭參加投保,那么我國將有2億多戶家庭參加投保,如果每戶以200元參加投保,那么家財險的投保費用就會達到400多億元,因此家財險市場具有很大的潛力,發展家財險會為保險公司帶來很大的收益。保險公司應該從長遠發展角度考慮,根據我國的家庭狀況規劃家財險的發展目標,圍繞發展目標制定擴展計劃,根據發展計劃展開工作。保險公司還需要大規模整合資源,開拓創新,用新的方式方法完成各項工作。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對家財險進行分析研究,制定適合家財險發展的計劃,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的方案并加以實施。優化推銷家財險發展的各種有利資源,確立系統的核算體系和獎勵措施。掃除阻礙家財險發展的根源,為家財險的健康發展創造有利條件[6]。(二)推進家財險產品創新,滿足市場需求。對家財險的產品推陳出新,要根據不同家庭所需保障也不相同,設計財險類產品。要擴大保險公司的責任范圍,對家財險的保障程度應有所提升,降低各種風險的發生,為每一個家庭提供更健全的安全保障。此外,保險公司可以對綜合險的附加險種中一部分單獨存在的保險責任險種加以創新開發,拓寬其銷售渠道,使其成為一種獨立存在的家財險種。這樣就增加了產品的針對性,使客戶選擇的范圍更為廣泛,以便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保險公司要增強產品的針對性,這對拓展產品銷路十分重要。那么什么是針對性?針對性就是面對消費者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種類的產品。家財險產品面向的是各種不同的家庭,而每一個家庭都有著不同的財產數量、知識水平和風險承受力。由于存在地區差異,就是同一地區也存在經濟實力和文化水平的差別,這些都決定保險市場的潛在保源的不同,家庭對家財險的需求更是千差萬別。基于此,對于產品的開發就要遵循差異化原則,對相應的家財險產品進行改進完善。要提高產品的針對性,首先就要對客戶進行劃分,根據客戶的經濟實力、需求情況,開發適銷對路的保險產品。(三)加強家財險宣傳,拓寬銷售渠道。推廣家庭財產保險的途徑有很多,例如可以到農村以及各社區開設家財險講座,到公園、商場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宣傳,利用新聞媒體對家財險的真實案例進行報道,在大眾喜歡觀看的節目中植入廣告,開設保險欄目,利用保險公司網站介紹產品,等等。通過這些宣傳,讓人們進一步了解家庭財產保險的知識,提高人們對參保重要性的認識。因此保險公司要通過以下幾個方式開拓銷售范圍。1.銀行和保險通過合作進行銷售。長期以來,銀行的可信度相對較高,而保險公司的信譽方面則有所欠缺,所以保險公司要提高其形象和可信度,就要借助銀行這個平臺[7]。假如銀行和保險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則會出現共贏的局面。一般情況下,家財險的保費不會太高,客戶在銀行辦理業務的同時也可以購買保險,這樣的購買方式簡單快捷,消費者更愿意接受。2.采用交叉銷售的方法。財產保險公司應該借助其他部門獨有推銷方式,利用已有的消費者信息,積極推銷庭財產保險,讓消費者相信并愿意購買。這樣,財險公司不但可以銷售出自己的保險,也可以讓購買者了解部分相關內容,同時也減少了銷售資金的投入。比如借助人保公司的銷售方式銷售庭財產保險,從兩年來的對比信息可以看出,人保公司采用這一方法之后,其經濟利潤明顯增加,消費者數量也明顯增多,而庭財產保險的銷路也打開了。(四)完善家財險配套服務,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售后服務主要是解答消費者的疑惑以及解決他們的真正訴求,這關系到消費者權利的保護。售后服務要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關注消費者的訴求,盡量消除消費者的不滿情緒。要不斷改善服務內容,比如,及時解決出現危急事件時所需資金的問題。另外,也要增加各種與其有關的社會服務,真正做到以消費者利益為重,真誠地幫助消費者。對任何一個公司或者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便是信譽,沒有信譽就談不上建立穩固的關系。而對保險這一行業更是如此,它是利用其相關組織的信譽度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并通過相互間的信任來開展業務的。消費者愿意為自己財產投保的關鍵在于對保險公司的信任。廣大消費者需要的是保險公司的真誠以及自己的財產能夠得到切實保障,不能給消費者這樣的信心,家財險的銷路是永遠打不開的。

參考文獻:

〔1〕黃英君.論我國產險公司分散性業務營銷模式的創新[J].保險研究,2008,(01):44-47.

〔2〕曾國安.論我國家庭財產保險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保險研究,1999,(04):8-11,25.

〔3〕孫素英.我國家庭財產保險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J].管理觀察,2014,(01):66-68.

〔4〕王和.我國家庭財產保險問題研究[J].保險研究,2008,(03):32-35.

〔5〕張宗軍.中國財產保險需求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險種結構的動態分析[J].保險研究,2012,(01):71-77.

〔6〕徐春紅,艾小蓮,路正南.我國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與發展[J].特區經濟,2008,(05):86-87.

〔7〕童元松.論我國家庭財產保險的創新[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5):26-29.

作者:陳征亮 王林萍 單位:福建農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