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國際保險論文
時間:2022-10-06 11:19:00
導語:高職院校國際保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國際保險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基本能力主要包括思維能力、自學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協調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公關協調能力、應用文寫作能力、職業道德、責任感、敬業精神等綜合素質。專業能力主要包括國際保險業務中的產品營銷能力、理財規劃能力、汽車駕駛與維修技能、保險理賠能力、會計記賬能力和財務分析能力等工作崗位所需的操作能力。語言能力即較強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在國外或國內、外資企業生活和工作中的口頭表達和書面達能力。
二、國際保險課程設置的基本原理
高職院校具有為社會培養適用人才和為個體發展服務的雙重目的。為此,在國際保險專業課程時,可以參考和運用學術界已有的課程設計理論,結合國際保險業務的發展狀況,其專業課程設置原理如下:
(一)課程設置體現國際特色
國際保險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國際意識,熟悉國際保險運營和保險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熟練掌握至少一門外語,具有良好的國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課程設置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才能運用外語了解學術研究前沿,用于指導工作實際,實現前瞻性發展。課程設置時,可以利用中外合作資源、保險行業協會的資源與優勢,與行業專家共同切磋課程設置的合理性,促成學生參加職業能力考試認證、甚至是國際認證,與國際標準課程相通,以核心課程建設為牽引,引入行業企業的新知識、新成果和國際通用的技能型人才職業資格標準,培養外向型的國際化人才,加速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和標準接軌。
(二)課程設置的系統性
課程主干論認為在縱橫交錯的課程體系中,存在著樹狀的主干與枝葉的關系。樹干代表主干課程,枝葉代表拓展課程,“樹干”與“枝葉”的有機結合,也即強調課程內容的科學性、系統性和連貫性,才形成合理的課程系統。注重課程之間的銜接。課程體系中,每門學科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實際上課程與課程之間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和邏輯關系,每門課程應該開設在第幾個學期和哪個階段,每門課程的前后應該設置什么課程才能有利于知識的銜接和學生的掌握程度,避免前后倒置或知識點的重復都是課程體系建設中應考慮的方面。平衡課程的深度和廣度。保險學是一門專業學科,所以保險專業課程是整個專業體系內的必備課程,使學生掌握具有一定深度的專業知識。同時,保險學的綜合性很強,它與其他金融領域的內容交叉很多,如營銷、管理、金融、會計等一系列廣泛的課程知識應在體系設置中得以體現。在課程設置時,除了開設專業課程加強學生的基礎深度外,還應該開設靈活多樣的選修課,為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需求和學生的個體成長需求,平衡課程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原則上講,必修課要少而精,選修課應該多而全,增設與學生就業方向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以及反映當前經濟發展趨勢和前沿問題的選修課程,豐富課程門類,改變專業課程為主體的選修課程格局,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選擇課程的機會與余地,增強課程設置的彈性和靈活性。
(三)課程設置加大實踐環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也就是說高職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依據保險從業人員資格標準和職業崗位的任職要求,高校可以組織專業教師、保險公司一線高管,制定用于課程教學資源開發、課程教學實施的職業崗位能力標準,并把該標準融入課程體系中建立相應的課程標準,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理論與實踐課程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在課堂中交錯出現,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解決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的部分學生崗位實操技能低等問題,造就應用型人才,促進畢業生與崗位的迅速對接和社會融合的速度。
三、國際保險的課程設置
結合以上對國際保險相關崗位群所需的能力和知識的分析,相應的課程可以從國際化、職業化、模塊化三個方向來進行設置。
(一)國際化的課程
國際化的工作崗位決定了國際保險專業課程的國際化特色,國際交流、國際市場、國際營銷、國際財務等國際特色鮮明的課程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國際競爭力。國際視野的課程教學可以使用國際先進的教材,課程教學可安排雙語教學或英文授課充分體現國際化特色。國際保險課程體系還可以在公共基礎課和素質修養課中開設國際教育課程,如商務英語交流、金融保險英語、國際貿易、宏觀經濟學等,同時在本專業、本學科的教學內容中及時補充國外最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科技成果。
(二)職業化的課程
本專業課程均應圍繞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而設置;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通過分析典型工作任務,確定行動領域,系統地設計課程模塊。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的課程應成為教學的一種“內置”行為,如“保險概論”課程涵蓋保險人資格證書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這些幫助學生獲得保險人、保險經紀人資格證的相關課程應是該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學生才能具備對接金融保險行業的國際業務相關崗位或外向型企業的技術與管理崗位的能力。“綜合實訓”課程要求學生綜合運用某門或多門專業課程的知識完成一定的實訓任務,此課程應是國際保險課程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實訓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其教學設計時應保障其足夠的課時數,注重實訓項目間相互關聯,按實際工作的業務流程設計實訓項目,確保其對接行業標準。
作者:譚詣單位:保險職業學院
- 上一篇: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營銷論文
- 下一篇:本土語境下的農業保險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