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指數保險發展現狀及趨勢
時間:2022-12-24 10:53:00
導語:農業指數保險發展現狀及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國家大力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生產、農業保險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農戶的參保意識也進一步增強,農戶的收入穩定性得以保障。農業指數保險彌補了傳統農業保險的缺陷,促進了農業保險創新性發展,保障農業經濟健康發展,也降低了農業種植的風險,激發了農戶生產種植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本文將重點分析農業指數保險現狀,展望農業指數保險的發展趨勢,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指數保險;現狀問題;發展趨勢
近年來,農業指數保險行業發展迅速,業務推廣效果佳、應用范圍廣,給農戶生產種植提供了保障。相比傳統“三高三低”的保險模式而言,農業指數保險更加科學合理,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但是,面對基礎數據采集難、政府補貼扶持力度有限等挑戰,嚴重影響了農業指數保險實踐效果,不利于農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因此,如何優化農業指數保險,如何保障農業生產健康發展,是本文探討的關鍵。
1農業指數保險的基本含義和優勢
1.1農業指數保險“是什么”。所謂農業指數保險,就是將自然災害或農產品價格變動的風險損害指數化,一旦實際風險指數高于預期設定指數,投保農戶就能獲得相應的保險賠償。通過采集各項基礎數據評估農業天氣指數、價格指數等狀況,設定合理的指數保險范圍,這樣的保險方式靈活性強,農戶可以根據農業生產需求,自主選擇保險類型。同時,農業指數保險繼承了傳統農業保險的優勢,但又創新了保險設計要求和標準,彌補了傳統農業保險“高成本、高風險、高賠付、低收費、低保障、低保額”的不足之處。目前,農業指數保險主要包含生產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生產和價格的綜合指數保險,不同指數保險類型的參考數據不同,保險風險率也存在差異。1.2農業指數保險“怎么樣”。1.2.1賠付參照指標客觀。農業指數保險理賠主要參照第三方客觀指標,如:國家政府對災害評估報告,不再單一依據投保農戶生產經營數據,這樣的理賠方式避免了偽造數據、騙保行為,既規范了農業保險市場環境,又保護了保險公司的利益。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如果發生指數保險內的災害風險,農戶可以根據規定風險區域災害評估,獲得相應的理賠金額,額外損失需農戶自行負擔,這也維護了農戶的權益,保障保險公司施救、賠付工作有效落實。1.2.2運營成本低、賠付效率高。。傳統農業保險存在賠付難度大、定損賠付流程復雜和賠付成本高等問題,這不僅影響了保險賠付效率,影響了保險實踐效果,還增加了保險公司賠付壓力,不利于多區域、大范圍推廣。相比傳統農業保險而言,指數保險賠付流程簡單、經營成本低,即便新區域不具備定損賠付人員,也能進行指數保險業務推廣,為指數保險業務區域推廣提供保障,也為農戶理賠提供了便利。1.3市場流通性強。農業指數保險內容和理賠要求標準透明,其市場接受度強、流動性強,所以保險業務推廣難度不大。同時,在農村區域推廣時,可以與農業金融服務業務進行合作,通過關聯業務綁定、合作銷售等方式,不僅提升投保農戶市場的接受度,保障指數保險推廣質量,還能實現保險風險轉移,優化保險規避和分散風險的渠道。
2農業指數保險的現狀問題分析
農業指數保險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農業部門、政府部門都非常重視指數保險實踐工作,也出臺了一些扶持激勵政策,幫助指數保險推廣實踐。目前,農業指數保險涉及領域包含水稻、蔬菜和水產等等,試點區域有大連、四川、福建等地區。由于地區環境、條件的差異,不同地區的實踐推廣效果也存在差異,尤其是指數數據復雜區域實踐效果不佳,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嚴重影響了農業指數保險的推廣價值。2.1賠付額與實際損失偏差大。根據調查顯示,農業指數保險雖然改善了傳統保險風險高、賠付低的問題,但是其基差風險仍然較大,一些農戶購買了指數保險,但是所獲取到的賠付額遠遠低于實際損失,無法有效緩解農戶經營壓力。同時,更有部分農戶投保農業指數保險,但是所在區域尚未達到賠付指標,無法觸發理賠機制,造成農業損失加劇、保險賠付失效等問題。2.2有效市場供需不足。農業指數保險的觸發機制、理賠機制具有統一標準,對農戶條件審核要求嚴格,導致農戶接受度降低,造成有效供需不足問題。同時,基差風險也是影響市場供需平衡的因素之一。再加之保險賠付額和農戶損失額差距較大,影響了指數保險有效需求,也加大了保險推廣的難度,不利于農業指數保險穩定發展。此外,當前農業指數保險類型較為局限,缺乏多種災害綜合性保險賠付、特殊氣候災害賠付等,阻礙了農業指數保險大范圍推廣實踐,也不利于提升市場供需。2.3災害風險缺乏轉移渠道。目前,農業指數保險賠付風險缺乏有效的轉移渠道,其系統性風險巨大。一旦出現大規模災害問題,由于農業指數保險多面臨的賠付農戶基數大,所以造成的賠付金額巨大,如果無法有效分散風險,嚴重增加了保險公司運營壓力。雖然政府部門、農業部門制定了一些幫扶政策,也給予農業保險產品一定的補貼,但是相關政策仍然偏向于傳統保險項目,相關指數保險政策比較欠缺,這不僅影響了農業指數保險推廣效果,還無法緩解保險項目的賠付風險,不利于農業指數保險項目健康發展。
3農業指數保險的發展策略
3.1優化保險指數數據采集工作。對于農業指數保險業務而言,做好前期數據采集工作,優化保險指數評估報告,確保指數預估數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保障農業指數保險推廣工作有序開展,也能控制指數保險賠付風險。但是,由于農產品種類繁多,且存在生產數據不足、價格變動難以掌控,即便是同一種產品、同一階段,其價格數據仍然存在差異,所以想要獲取正確的產品數據非常困難,進而增加了保險指數設計的難度。因此,根據農業指數保險理賠標準,設計人員應該落實指數數據采集工作,對投保區域的生產狀況、自然環境和災害頻率進行詳細調查,結合大數據分析對比結果,設計最合理、最科學的指數。例如,在數據采集調查過程中,注重核實數據是否真實、是否合理,可通過多次反復評估的方式,縮小指數設計的誤差,提升農業指數保險的精準性,也能保障投保農戶和保險公司各自的權益。同時,我國各地區農業生產特征存在差異,地區間指數數據也各不相同,所以構建“因地制宜”的保險制度,提升農業指數保險的個性化特征,對提升農業指數保險實踐效果非常有利。例如,基于農業指數保險大框架不變的前提,結合投保地區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觸發機制和理賠機制的標準,打造個性化、針對性農業指數保險,為農業生產種植提供保障。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指數數據采集質量,保障農業指數保險實踐效果,還能促進農業指數保險個性化發展,不斷完善農業指數保險業務。3.2加大宣傳和補貼力度。農業指數保險是傳統農業保險創新發展的成果,是農業保險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所以重視農業指數保險宣傳推廣工作,落實指數保險補貼扶持工作,讓農戶正確認識農業指數保險,提升保險市場的有效需求,是目前農業指數保險的重點任務之一。例如,在農業指數保險開發設計過程中,可以先進行試點推廣實踐,并且在實踐中優化險種設計、觸發標準等等,待試點實踐效果達標后,便可進行大規模、大范圍推廣。將試點區域作為推廣案例,讓農戶看到投保的風險利益,這樣既可以保障宣傳推廣效果,又能保障指數保險設計質量。同時,農業保險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項目,基層政府人員也應該參與到宣傳工作中,普及農業指數保險知識,耐心為農戶講解投保要求和理賠標準,維護農戶的合法權益,發揮基層政府的服務職能,為農村經濟建設發展提供保障。同時,為了保障農業指數保險推廣效果,激發農戶投保的積極性,國家應該優化農業保險補貼政策,加大對農業指數保險的財政傾斜和支持,發揮政府部門市場調節的作用,提升農業保險市場的有效需求。例如,國家政府可以鼓勵保險企業試點推廣,并在試點期間給予一定的補貼,緩解農業指數保險企業的前期投資壓力。同時,在農業指數保險實際推廣階段,政府部門可將指數保險納入政策性補貼范圍,提升農業指數保險的可信度,也能保障農業指數保險發展環境。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保障農業指數保險推廣效果,提升市場供需關系的有效性,還能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為農業經濟發展保駕護航。3.3農業指數保險的發展趨勢。在農業保險的發展中,農業指數保險具有個性化、創新性特征,是未來農業保險改革的重點方向,也是農業保險研究推廣的重點。目前,我國農業指數保險市場有效供需不足,但是卻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所以構建政府主導、農村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高效合作的模式,是農業指數保險推廣的有效途徑,也是保障推廣實踐效果的重要手段。我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農業市場潛力巨大,但是農業保險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保險市場占有率較低,農戶尚未形成良好的投保意識,所以我國亟需建立完善的農業生產保護網,穩定農戶經營者收入,保障農業生產穩定發展。同時,從農業指數保險業務優化的角度來看,優化采集數據、分析數據工作,建立智能化指數模型,模擬分析農戶經濟損失和保險賠付比例,提升理賠機制的科學性,也能優化農業指數保險產品的性能。總之,我國農業指數保險發展前景樂觀,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開發指數保險險種,重視宣傳力度和補貼力度,綜合各方力量助力農業保險發展。
4結語
總而言之,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重視農業指數保險建設推廣工作,有利于減小農業生產風險,保障農戶經濟收入穩定,也能促進農業保險健康發展。通過分析農業指數保險的現狀問題,總結出優化數據采集工作、加大宣傳和補貼力度等策略,融合了多方主體的力量,為農業指數保險未來發展打造健康的市場,有利于提升農業指數保險應用實踐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敏.我國農產品天氣指數保險研究--以湖南柑橘為例[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6.
[2]牛浩,陳盛偉.中國農業氣象指數保險產品的發展現狀、面臨難題及解決建議[J].中國科技論壇,2015(07).
[3]譚英平.中國農業天氣指數保險發展研究--基于印度的國際比較[J].農業展望,2015(08).
[4]馬改艷,徐學榮.我國農業指數保險試點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5(02).
作者:王惠琴 單位: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分公司
- 上一篇:農戶農業保險參與情況調查研究
- 下一篇:社會保險檔案管理工作對策建議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