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及建議
時間:2022-05-13 09:31:59
導語:特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及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河北省特色農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的重點支柱,對農民收入增長有較大貢獻率,是富民強縣的重要產業。河北省又是災害頻發的省份,由于特色農業保險險種比較少,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上存在多方面困難與問題,需要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為特色農業發展提供多方位的保險風險保障,推動特色農業發展,滿足人民對高質量特色農產品的需要。
關鍵詞:財政資金;特色農業;農業保險;農民收入
河北省是農業大省,特色農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富民強縣的重點產業,對農民收入增長有較大的貢獻率。特色農業保險是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的重要一環,不僅對特色農業災后補償、保障生產恢復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特色農業產業健康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此同時,河北省又是災害頻發的省份,商業性的農業保險難以保障特色農業發展需求。河北省財政在鼓勵引導保險公司為特色農業發展提供多方位保險保障、推動特色農業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河北省省級財政在支持特色農業保險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出臺了鼓勵引導保險公司創新產品獎勵辦法,制定了特色農業保險獎勵政策,引導市縣財政開展特色農業保險工作。
一、河北省支持特色農業保險的主要做法
一是省級財政制定政策鼓勵市縣開展工作。為引導支持市縣開展特色農業保險工作,河北省印發了《關于開展特色農業保險保費財政獎補試點實施辦法》,實施辦法規定,由各市縣根據本地實際,自行確定財政補貼品種和保險產品,省級財政對市縣財政采取“提前下達、當年結算”的方式進行獎補。對開展特色農業產業保險的市縣一般按不超過當地財政保費補貼的30%給予獎補,對貧困縣和民族自治縣一般按不超過40%給予獎補;對開展列入全國名優特色農業產品保險的市縣一般按不超過當地財政保費補貼的40%給予獎補,對貧困縣和民族自治縣一般按不超過50%給予獎補。省級財政特色農業獎勵政策的實施,進一步調動了市縣和農戶開展特色農業保險的積極性,設施農業(蔬菜大棚)投保面積從2016年的2.54萬畝,提高到2019年近40萬畝,投保率由2.9%提高到25%,河北省市縣開展其他特色農業保險品種也在逐年增加,財政補貼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二是省級財政引導保險機構創新產品。2016年河北省出臺了《河北省銀行保險業金融機構創新產品獎勵辦法》,鼓勵引導保險機構提供多層次需要的創新產品。獎勵辦法規定,對各保險公司支持企業(農戶)的創新保險產品,按不超過年度保費收入8%的標準給予直接獎勵。2016-2019年河北省省級財政已獎勵11家保險公司80個創新產品,獎勵金額達2300多萬元,撬動保險公司為河北省特色農業保險提供近3億元的風險保障。三是部分市縣財政支持特色農業保險。河北省部分縣市政府十分重視當地特色農業的發展,持續不斷加大對本地特色農業發展的財政資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激發農業實體經濟和農戶發展特色農業的積極性。肅寧縣出臺7個政府支持特色農業發展專件,每年都安排1000多萬元資金支持特色農業示范園和基地建設;晉州市政府每年投入財政資金300多萬元,支持扶植特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安國市政府印發了《安國中藥都建設實施方案》,將安國打造成為河北中藥產業發展核心區、華北最大的中藥生產基地和北方最大的以大宗中藥材交易為主的綜合性中藥市場、國家級中藥出口示范基地之一。
二、河北省特色農業保險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農戶對特色農業保險需求迫切。河北省是農業大省,同時也是自然災害頻發的省份,特色農業生產農戶對保險需求十分迫切,由于農戶生產產業化水平較低,成本投入大,風險高,農民自身承擔風險的能力有限,一旦遭受大面積災害損失,農民難以承受,短期內無法恢復生產,甚至會出現因災致貧現象,急需借助農業保險保障機制來解除后顧之憂,分散經營風險,緩解因災害影響降低收入的波動,以保障生產安全,生活穩定;特色農業生產企業對保險需求更迫切,特色農業生產企業經營品種多,面積大,災害和市場風險的幾率高、壓力更大,他們更加需要借助保險機制轉移和分散風險,保障企業生產穩定健康發展。二是特色農業保險產品供需矛盾突出。由于特色農業產品生產成本投入高、風險大,保險公司提供低保障、低費率特色農業保險產品,很難滿足農民對特色農業生產風險保障需求,而提供高保障高費率的特色農業保險產品,農戶又難以承擔。同時,受特色農業生產的分散性和農民的自主自愿投保的隨意性影響,特色農業保險業務很難形成一定規模,保險公司經營風險巨大,保險公司在產品創新開發上積極性不高,很難提供適銷對路的特色農業保險產品。因此,商業性的特色農業保險供需矛盾加大,迫切需要政府補貼加以解決。三是地方財政收支壓力大保障困難。河北省受經濟下行、民生保障、大氣污染治理和企業轉型升級等因素影響,尤其是2020年受肺炎疫情影響,地方財政收入面臨巨大壓力。因此,地方財政在支持特色農業保險的力度上顯得力不從心,希望納入中央財政保費補貼政策范圍,借助中央財政獎補資金,為特色農業生產農戶提供風險保障,增強防災減災和災后及時恢復生產能力,促進特色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河北省共有186個縣(市、區),除設施農業(蔬菜大棚)保險省級財政補貼外,只有11個縣(市、區)開展了其他特色品種農業保險財政補貼,占比僅占6.5%,這就說明了這一現象。
三、加快發展河北省特色農業保險的建議
一是要充分認識發展特色農業的重要性。河北省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發展特色農業重要性,發揮本地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和特色農業產品,給社會提供更好的農業產品,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物質保障。二是要充分認識特色農業保險的重要作用。特色農業保險是推動特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一環。河北省各級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圍繞特色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以7大類24個特色優勢農產品為重點,擴大省級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范圍。進一步鼓勵和引導市縣因地制宜開展特色農業保險,提高地方特色險種比重。要抓住本地的特色農業產業和特色農業品種,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培育并打造地方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和隆起帶。三是要充分認識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要實現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按照“鞏固、提高、拓展”的思路,必須把財政補貼政策和農業保險有機結合,增強地方特色農業產品保險金額,擴大保險覆蓋面,使農業保險惠及更多的農民;要增加特色農業保險品種,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風險保障需求;要提高保險保障水平,使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調動農民參加保險積極性,實現特色農業生產高質量發展。四是要積極擴大特色農業保險試點范圍。河北省作為全國蔬菜種植大省和京津兩大都市蔬菜、肉、蛋、奶的主要供應基地,與外省相比,不僅在生產規模上有明顯優勢,同時,更有保障京津兩大都市地域上的優勢。目前,河北省地方財政補貼特色農業品種較少,與特色農業生產農戶的需求還有差距。因此將河北省地方性保險保費補貼政策范圍擴展到肉牛、肉羊、雞、陸地蔬菜等主要特色品種,加大財政補貼力度,擴大生產規模,豐富京津冀人民的菜籃子。五是要提高特色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水平。目前,河北省特色農業保險保障金額遠遠低于物化成本,由于保障水平過低,使保險分散風險的能力不足,種植戶和養殖戶主動投保積極性不高。因此應提高特色農業物化成本金額,同時,應增加保險保障內容,滿足廣大農民日益提高的保險要求。提高各級財政保費補貼比例,降低農戶自繳比例,提高廣大農戶參保積極性。充分發揮農業保險對特色農業發展的風險保障作用,促進河北省特色農業快速、健康發展。六是要加大保險創新服務力度。保險公司要勇于擔當社會責任,主動作為,加大創新保險產品力度,積極與政府、部門單位對接,將特色農業保險產品及早落實見效。要提高高新技術的應用水平,健全科學精準高效的查勘定損機制,提高承保、理賠效率,提供方便快捷服務,確實保障特色農業生產農戶的利益。
作者:武沛 單位:國任財險河北分公司
- 上一篇:社會體育指導與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 下一篇:黃河流域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