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醫療保險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08-04 09:56:21
導語:大學生醫療保險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全民參保的背景下,本研究以大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選取常州高校進行問卷調研,從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大學生對現行醫療保險制度的認知、大學生醫保的參保及利用情況、大學生對醫保的滿意度、大學生對醫保的參與意愿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大學生醫療保險的現狀,并針對大學生醫保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大學生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醫療保險;現狀;對策;建議
一、引言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醫療保險是大學生應享有的一種特殊的準公共產品我國對于大學生醫療保險制度的研究是隨著我國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改革而逐漸推進的。2008年年底,國務院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2009年全面推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根據《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范圍。因此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探討這種產品的提供機制,探討政府、高校、社會及大學生應承擔的責任,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常州高校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現狀分析,由點及面,反映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共性問題,進而提出完善大學生醫療保險制度的建議。
二、數據來源
本文所用數據主要來自問卷調查,調查地點主要為常州市各大高校,于2015年7-8月進行了實地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基本認知、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參與情況與報銷情況、大學生醫療保險的評價與參與意愿以及調查者個人信息。實際發放問卷300份,收回問卷為277份,有效回收率為92.33%。在被調查對象中,33.6%的大學生為理科,66.4%的大學生為文科;女性占到64.3%,男性占到了35.7%;被調查者年級主要集中在大二及大三,兩者總和占調查總體的66.2%;而對于戶口所在地,農村戶口和城鎮戶口分別占到50.5%和49.5%;僅有12.6%的大學生家庭月收入為2000元以下,2000-4000元的占比28.5%,4000-8000元占到44.8%,14.1%的大學生家庭月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因此,本文的調查結果對分析大學生醫療保險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三、大學生對醫療保險的認知
當問及“您對大學生醫療保險制度了解嗎”問題時,在被調查者中只有21名大學生對醫療保險制度能夠充分了解,占到被調查總人數的7.6%,57%的學生對此制度完全不了解,缺乏應有的認知度,居于中間位置的有點了解的學生有98人,占總人數的35.4%。根據當前常州市大學生醫療保險制度,又設計了對具體政策內容的認知的相關問項。關于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在2015年有所調整,根據調查可以發現學生對于這一標準的掌握程度不是很透徹。只有35.4%的學生了解到醫療保險的繳費標準為100元/人。47.7%的大學生錯誤的認為個人繳費標準為120元。較為明顯的是有1.1%的學生覺得個人繳費標準是450元,這一標準遠遠超過了正確標準。醫療保險基金最高限額應為25萬,只有54人對這一數據具有較強的敏感度,占被調查總數的19.5%。45.8%的學生認為醫療保險基金的最高限額為20萬,低于真實限額5萬元。5.4%的調查對象認為30萬為最高限額。超出正確限額5萬元。
四、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參保現狀
在被調查的277名學生中有178名學生參與了醫療保險,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參保率為64.3%。但仍有35.7%的學生未參加醫療保險。其參保率低下的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與家長的參保意識淡薄
因許多家長及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了解程度不夠,一味的認為這些醫療保險只是交錢如果真的發生什么意外或有什么大的病,保險公司也只會給付一部分的賠償,但是這種出意外與生大病的機率在他們來看是非常小的。在他們看來,醫保只適用于在校期間,一旦畢業,尤其到了外省,大學期間的所有繳費就要全部清零,而且還要重新加入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或者居民醫療保險,這樣參保不值。根據新的大學生醫療改革的要求,全國大部分高校的在校生和2013年入學的新生都參加了新的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從本次對關于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問卷調查的數據來看,由于許多高校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宣傳力度不夠間接導致學生及家長參保意識淡薄,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不是很樂觀。
(二)認為無需重復投保
大學生醫療保險是一種全新的,專門針對大學生的醫療保障問題制定的政策,只有在大學生入學之后才能參加。部分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他們的家長在孩子上大學之前就已經購買了商業保險;而那些來自農村的學生,他們的父母在家里就已經參加了新農村醫療合作保險,他們認為有一份保險就已經夠了,沒必要再去重復保險而且他們的家庭收入本來就不是很多。
(三)對相關政策了解不夠
大學生醫療保險制度出臺時間并不是很久,而且許多高校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宣傳力度不夠到位。一般高校都是在學生報到的時候集中辦理學生的保險事宜,由于學生報到程序多,人數多,手續復雜,而且報到的時間又短,很多學生及家長都來不及詳細了解這項政策的意義和一定。大學生醫療保險政策規定了自愿參與原則,所以有很多甚至相當一大部分學生由于對這項政策缺乏詳細的了解,認為參加大學生醫療保險可有可無,因此導致參保率不高。
(四)身體素質良好,無需投保
諸多調查資料顯示,有超過9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正處于青少年時期,身體素質非常好,不會有生病的情況,況且進入大學之后每天還是會鍛煉身體,不需要購買保險。本次問卷調查表明45.1%的學生的身體素質很健康,不生病。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污染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同時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堅持鍛煉身體的時間漸漸被手機占據,現在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相比較而言有所降低,大學生生病或是在上學期間發生意外的幾率也并不是很低,例如天氣驟然變化,空氣污染食品飲食等引起的疾病以及因汽車不斷增加引起的交通事故等等都給大學生的人身安全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然而缺乏必要的風險意識和保險意識導致參保率低。
五、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利用情況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有51.6%的大學生在就醫時選擇主動詢問醫療保險報銷問題,具有一定的醫療保險意識。但也有較多的學生的主動詢問意識薄弱。占總人數的48.4%。同時,在需要就醫的大學生群體中,僅有44%的大學生有過相應的報銷,但是報銷比例不大。這在一方面說明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不是很完善,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學生對醫療保險報銷的意識不強。當大學生需要就診的情況時,有25%的大學生選擇了市區大醫院或社區醫院,20.9%的學生會選擇去校醫院,這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醫療保險在引導學生就診醫院選擇方面有一定的引導作用,讓學生注重了健康治愈疾病的同時也合理利用了醫療資源,避免了醫療資源使用時的分配不均,浪費以及過度使用的現象。
六、大學生對醫療保險的綜合評價及參保意愿
調查數據顯示,10.1%和28.2%的大學生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總體滿意度評價為非常滿意和滿意,59.2%的大學生評價為一般,2.5%的大學生評價為不滿意,總體而言,被調查者對目前的大學生醫療保險的綜合評價一般。究其原因,主要可以歸結為:第一,大學生醫療保險的金額在逐年遞增,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花了“冤枉錢”,平時生的都是感冒似的小病,根本用不上醫療保險。第二,有部分大學生反映自己不懂在醫院就診后如何去找醫療保險報銷,又去哪報銷。第三,由于封頂線的限制,大學生醫療保險只能解決基本的醫療費用,根本無力解決一些重病、大病的高額醫療費用。在調查的過程中有不少大學生提出了自己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的意見,如希望大學生醫療保險的覆蓋面可以廣一些,以及增加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報銷比例等。當問及“是否自愿參加醫療保險”時,有超過一半的同學回答是自愿參保,但同時也有43.7%的大學生表示非自愿參保。關于是否愿意繼續參保,在調查數據中可以發現169名愿意繼續參保,占總被調查總數的61%,但還有39%的大學生不愿意繼續參保,大學生自愿參保率以及繼續參保率低的原因與其對醫療保險的滿意度評價相一致,由于對醫療保險的不了解和醫療保險制度的現存問題,很多大學生對醫療保險并不滿意。部分大學生認為醫療保險存在報銷比例低、封頂線高、起付標準高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他們得不到自身想要的收益。認為投保是個不明智的選擇。而另外一些大學生在生病過后得到了醫療保險的補助,懂得醫療保險所帶來的好處,他們也就愿意去主動投保。因此大學生對醫療保險滿意度評價較低也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參保意愿。
七、完善醫療保險的政策建議
(一)加大大學生醫療保險宣傳力度
大學生醫療保險制度是國家為了保障在校大學生的身心健康而實施的重要舉措,將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決大學生突患大病的醫療費用問題。但由于大學生參與醫療保險的意識淡薄,對醫療保險的認知度不夠,導致目前的大學生醫療保險參與率低下。因此,迫切需要通過加大醫療保險的宣傳力度,從而加強大學生的醫療保險意識和報銷意識。學校可以利用自身的有利條件為大學生舉辦有關醫療保險方面的知識講座及討論,在思想上正確引導大學生;通過在學校張貼宣傳海報,大學生醫療保險宣傳單使大學生增加對大學生醫療保險知識和政策的了解,調動他們參加大學生醫療保險的積極性,從而加強大學生的自我保險意識,提高大學生的保險觀念。
(二)提升大學生對醫療保險的滿意程度
對大學生的醫療保障不僅是人力資本的投資,還具有相當大的社會效應。現階段大學生都沒有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家庭生活費用,國家應加大財政補貼,醫療保費可由國家、學校及學生共同繳納。對于沒有繳費能力的貧困大學生,學校應建立相關的減免政策,或者承擔部分繳費義務,以防貧困大學生由于家境原因無法加入醫保,無法享受相應的保障。另外對患有重病的大學生可以設立大學生醫療救助基金,來預防患大病的大學生得到治療的基本權利。因此政府應支付主要醫療保障費用,提高大病門診報銷比例,盡量減輕患有重病、大病的大學生的家庭負擔,解決部分大學生“看病難,費用高”的問題。
(三)提高大學生醫療服務水平
加強校醫院建設,從根本上保證大學生的就醫得到很好的滿足,首先,國家和學校要重視學校自身的衛生工作,加大對校醫院的財政投入,淘汰原先陳舊的醫療設施,引進相關技術及高新器材,提高校醫院的總體醫療水平。其次,學校要提高校醫院醫務人員的素質,促進衛生服務轉型。而且現在大學生醫療保險的報銷手續復雜,加上很多大學生完全對報銷流程沒有概念,過于繁瑣的報銷過程導致很多大學生沒有受到醫療保險帶來的利益。因此政府應該盡量簡化醫療保險報銷流程,減少不必要的手續和流程。或者也可以設立專門的報銷機構來全權負責。
(四)加快醫療保障制度的法制進程
當前,社會保障領域仍沒有完備的法規加以規范。拖繳保險、挪用保險基金等模糊問題暴露無遺,都嚴重阻礙了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因此應大力推進社會保障各項法律政策的出臺,制定統一的大學生醫療保障法規,以明確各級政府和高校在大學生醫療保險中的責任與義務,規范各項報銷義務的手續和大學生的基本權利等。實現大學生醫療保障事業健康有持續地發展。
作者:姜嬌 單位:常州工學院
- 上一篇:經濟法的私人實施及社會實施
- 下一篇:基本醫療保險逆向選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