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對醫療經濟負擔的影響

時間:2022-11-07 10:18:40

導語:醫療保險對醫療經濟負擔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療保險對醫療經濟負擔的影響

摘要:近年來,我國老齡化比重不斷增加,人口老年化問題日益加深,中老年對于醫療服務水平要求較高,是醫療保障重點關注群體。但受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醫療保險對我國中老年人的經濟水平造成一定負擔。

關鍵詞:醫療保險中老年人經濟負擔

一、我國中老年健康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醫療水平的進步,使得我國民眾的平均年齡呈上升趨勢,據相關部門統計,截止2017年,我國人均壽命為76.55歲,位居世界前列。以國際標準65歲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7%以上為老齡化,我國老齡化程度為7.75%,并呈遞增趨勢,使得我國勞動人口減少,國家經濟負擔加重。由于各類疾病的侵害,老年人患白內障患者高達70%,65%存在骨質疏松現象,心臟類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我國中老年身體狀況不容樂觀,給家庭、社會、國家都帶來不同程度的負擔。因此,要重視中老年人的生體健康狀況和醫療保險問題加大醫療支出,減輕中老年人醫療經濟負擔。

二、我國醫療保險現狀

醫療保險是全社會共同的安全網,與國民健康息息相關,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險制度,國民的醫療風險才能得到保障,補充醫療保險承擔超出基本醫療保險之外的費用,而商業保險則是根據不同的對象進行不同的定價,提升了整體醫保水平,與此同時,社會保險也為貧困人群提供醫療救助。三大醫療保險,城市人數高于農村人數,但覆蓋率都在穩步上升。我國自2012年進行城鄉醫保推廣,2016年進行城鄉居民醫保合并,都為醫保的公正性做出貢獻。

三、經濟負擔種類

(一)直接負擔。直接負擔是指在預防及治病期間所承擔的經濟支出,其中包含醫保支出和醫院治療所用的醫藥、醫療器材等,給家庭造成一定的負擔。(二)間接負擔。在民眾就醫期間,除了必要的醫療支出以外,由于患病缺少勞動能力造成的經濟損失等都屬于間接負擔,所以,間接負擔包括經濟收入的損失、社會生產能力的損失、家務勞動能力的損失等等,陪護人員損失的時間也視為間接損失,但難以進行計算。(三)無形負擔。無形負擔主要指患病或者病逝給整個家庭帶來的巨大精神創傷等負面影響,我國對于無形負擔研究較晚,目前尚無統一認定標準,對于數據的收集較難,比如對患者家屬的心里負擔尚無準確計算方式。

四、中老年人醫療經濟負擔的差異

隨著中老年人年齡的增長,健康狀況逐步變差,在評判醫療經濟負擔的同時也要將年齡問題考慮進去,分不同年齡段對比醫療負擔狀況。急性疾病往往在瞬間發生,很難進行預測,慢性病作潛伏性強,是造成就醫的原因之一,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有高血壓、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同時,較大,城市慢性疾病人數多于農村,與居住環境、生態環境、生活壓力、病史等因素都有關聯。因此,要多多關注中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根據城鄉之間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同時也要增加醫療服務需求,在65至75歲之間,醫療支出增長明顯,主要由于退休、喪失勞動力等情況的出現,在76歲以上占到17%,說明醫療支出成為中老年人群的主要支出,負擔較重。

五、針對中老年人醫療經濟負擔提

出的具體建議要加快醫療改革的步伐,改革支付方式,改革服務技術。與當前社保險報銷制度相結合,減少收費不合理現象,制約供方行為,與互聯網攜手,完善醫保網絡制度。整合城鄉醫保體系,減少差異,弱化地域限制。夯實社保基礎,增加醫保的公平性。大力推廣大病醫保落實與完善,降低貧困人群的自費比例,提高大病醫療保障水平。擴大醫保范圍,提高報銷額度。同時,對貧困人群有針對性的展開臨時醫療和大病救助,將貧困人群中的重癥患者納入理療范圍。優化治理模式,利用市場良性競爭。借鑒國際先進管理模式,引進多元保險體系,通過激發保險公司市場競爭力進而盤活市場,增加投入,發揮保險公司優勢,提高服務標準與運行效率。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醫療保險經濟負擔對于不同人群有著不同的影響,醫療保險制度要考慮群體差異和地域差異,使醫保制度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中老年人的醫療需求,減輕他們的醫療經濟負擔,緩解中老年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

參考文獻:

[1]王新軍,鄭超.醫療保險對老年人醫療支出與健康的影響[J].財經研究,2017.

[2]關志強,董朝暉.醫療保險制度下個人醫療負擔評價方法探討[J].中國衛生經濟,2017.

作者:馮霞 單位:揚中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