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監管分析
時間:2022-06-29 09:11:29
導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監管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不斷顯現,為保障老齡人口的基本福利,解決養老問題的后顧之憂,我國逐步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參保人數逐漸上升,城鄉居保基金收入總額也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基金管理問題就越顯艱巨。尤其對于基層基金監管而言,由于涉及人群復雜,資金管理鏈條較長,風險較多,且基層組織機構建設水平不高等原因,基層監管問題多發。本文首先闡述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現狀,進而分析當前基層基金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優化策略,以期促進我國養老基金保值增值,實現管理的有效優化。
關鍵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
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監管關系到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效果,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對于基層基金監管而言,只有確保基金監管到位,才能在保證基金安全不受風險侵害的同時實現保值增值,確保我國社會事業穩步發展。而實際情況是,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受多種因素影響,問題不斷顯現,亟需通過有效辦法加以解決,以構建科學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監管模式,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現狀
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合并而來,于2014年2月21起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1]。隨著近幾年的不斷發展,該制度的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累積的基金總額也在不斷增長。為實現該制度的安全有序實施,對基金的有效監管就顯得至關重要。就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而言,當前我國各地區基層普遍建立了基金監管機制,由監管部門負責基金收支監管,并在監管工作不斷推進中建立起監管優化方案,如通過督促基層財政、人社部門主動報告當地政府基金管理情況,鄉鎮問題抽查和大數據對比分析等,逐步實現基層基金監管的體系化和細節化,整體監管效果突出[2]。而部分地區尚存在監管機制不健全、監管法規實施不當和管理統籌效果不佳等問題,亟需進行針對性解決和優化。
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健全高效的基層監管機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存在的問題之一在于監管機制的不健全。一方面,基層監管部門之間的合作協調性不佳,實踐工作缺乏規劃與銜接,在監管方式和理念上不能有效共通,導致社會資源利用不足,基金監管工作效果欠佳。尤其在城鄉與職工養老保險互轉、地區參保統籌工作不斷推進,缺乏有效運行機制的監管體系在實際監管中的難度也就不斷增加[3];另一方面,基層監管人員專業素質待提升,尤其在涉及業務量巨大、數據繁雜、知識要求較廣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工作當中,基層監管人員普遍存在知識結構不健全、業務能力不扎實等問題;此外,在缺乏高效監管機制的情況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在手段上相對單一,實際監管效果存在不足;另外,我國社保地區間、部門間的信息化建設仍在推進當中,相應監管活動缺乏足夠的信息技術支持。2.2基層監管法律法規仍有待完善。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和實施仍在不斷推進和優化當中,也就容易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在基層監管法律法規建設方面就存在著不夠健全、亟待完善的問題。養老保險機構工作多關注于養老保險金的征繳,在基金核算和保值增值方面則相對忽略,相關法律體系建設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具體來說,養老保險經辦流程配套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多以行政法規予以規范,在內容和效力方面均有不足,實際運用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同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即便于2014年頒布的《社會保險法》為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供了具體的法規引導,但在基金的下撥和上繳方面的規范仍有待完善,造成基金的運營和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撐,監管工作缺乏明確依據,社保基金管理風險也同步增加[4]。2.3基金管理缺乏統籌過于碎片化。基金管理缺乏統籌且過于碎片化,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存在的又一大問題。當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基層管理與統籌以縣為單位,縣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對保險基金進行分散管理,并通過保值增值手段予以統籌,往往限定于定期存款和國債購買[5]。該統籌方式層次較低,管理方式也過于分散,導致基金規模較小,無法構成穩健且大規模的投資組合,基金的增值效果存在缺陷。同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多以上級監管部門作為監管主體,百姓監督作用未最大化發揮,監管范圍也未擴展到基金的運作過程,造成基金監督管理力度不足,監管效果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的優化策略
3.1健全完善基層基金監管機制,提高監管機制的工作效率。為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的優化,應當不斷健全完善基層基金監管機制,進一步提高監管機制的工作效率。第一,應當健全并完善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監管制度,基于我國國情打造養老保險基金風險評價與檢測機制,并針對相應風險構建完善的預警和防范機制,有效規避基金風險,確保基金的安全。科學制定養老保險基金監管標準,對基金的投資運用實施全過程監控,避免投資不當造成基金的巨大損失;第二,夯實部門之間的組織建設,提高部門之間協調、合作能力,在明確各部門職責范圍的基礎上,不斷明確監管部門的監管職責,由其實施基金的內部監管。通過部門之間的定期交流與協作,使得養老保險基金監管更具戰略性和科學性、有效性;此外,加強監管人員職業培訓,提升其職業能力和工作素養。一方面,組織定期的人員培訓,全面提升人員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強化與國際機構、企業之間的合作,進一步夯實監管人員的職業素養;最后,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基金監管效率和安全性的有效提升。3.2健全基層基金監管法律法規,提升基層基金管理規范性。健全基層基金監管法律法規,不斷提升基層基金管理的規范性。2014年頒布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為促進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的落地發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但隨著養老保險事業的不斷發展,法律法規的局限性愈見突顯。為此,立法部門應進一步強化立法工作,針對我國城鄉養老保險法律體系進行不斷擴充與完善,對相關細節問題予以解決,做好保險制度實施中各項環節的法律補充,使得當前城鄉養老保險政策制度實施中的效力低、不全面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要對既有的法律法規作全面梳理,對存在問題和漏洞的部分予以修訂,并對現有的城鄉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法律條文作有效補充。隨著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實施細則的進一步擴充與完善,對監管質量評估機制進行完善,才能夠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效率和質量的提升。3.3強化基層基金監管統籌規劃,拓展基層基金的監管廣度。強化基層基金監管統籌規劃,就需要深化各級政府各層級相關部門之間的有機協作,使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監管處于有戰略規劃、有統籌協作的模式當中。在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風險防范機制的防護下,實現穩健的規模化資金投資,使得養老保險基金能夠在保值的基礎上更好地實現增值,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更好實施提供資金保障。同時,應當進一步加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宣傳,讓民眾更深入地了解并更加積極地實現參保,使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規模進一步擴大,基金的實力得以夯實。此外,為拓展基層基金的監管廣度,應當在傳統的城鄉養老保險基金監管體系基礎上構建進一步的監管機制,讓社會監管更大地發揮作用,讓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擁有更多的監管主體,避免以權謀私和知法犯法等行為的出現危及基金的安全。還應當在養老保險基金運作關鍵環節監督的基礎上擴展到其運作全過程,實現基層基金監管廣度和深度的同步拓展,更好地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監管的強化,提升監管水平和監管效果。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層監管總體效果良好,但問題也同時存在。要落實基層基金監管問題,一方面依賴于政府在法制和政策上的不斷突破,另一方面則需要地方管理部門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建設,在提高基層基金管理規范性的同時,實現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不斷強化基層基金監管統籌規劃,拓展基層基金的監管廣度,使得基層養老保險基金獲得安全保障,為我國養老保險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岳公正,王俊停.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風險及新型補償制度改革[J].經濟學家,2016(12):30-36.
[2]邵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監管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0):228-229.
[3]劉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疲軟”態勢的原因與破解路徑[J].現代經濟探討,2017(04):21-25.
[4]楊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府財政責任和負擔的地區差異[J].西部論壇,2016,26(01):102-108.
[5]鐘玉英,司文晴.善治理念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策略[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28(01):14-19+24.
作者:章澤學 單位:池州市東至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上一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分析
- 下一篇:保險學課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