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探究

時間:2022-04-30 03:13:47

導語: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探究

摘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中關鍵組成部分,對于保障民生,推動我國經濟整體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農村地區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因此針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農村實施的問題及對策展開了研究。本文首先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農村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調查,進而分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最終對應性提出了相關解決措施,以期為未來養老保險制度在農村有效實施,農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做出理論基礎貢獻。

關鍵詞:養老保險;農村;對策

一、養老保險在農村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統籌程度不夠,農村養老保障呈現。“碎片化”在我國很多地區,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民養老保險開展不順利,群眾參與積極性不高,對于此類地區的統籌程度差。另外,各我國很多農村地區,政府相關部門在養老保險方面缺乏充分的資金支持,很多貧困農民在養老保險上無力參與,對于此類人群統籌力度差。養老保險政策在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采取“先試點,后規范”的開展模式,有利于結合各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差異執行政策內容,但因地制宜化的政策執行情況一定程度降低了統籌層次,實現了政策實施“碎片化”現象。在農村內部,參保人群也出現“碎片化”’現象,普通農民、失地農民等不同的屬性劃分使得村民獲取養老保障項目上來自不同上級管理部門的情況較多,最終待遇也各不相同。同時在各相關部門信息分享不通暢的狀態下,對于參保村民的繳費狀況及待遇發放上信息碎片化明顯,浪費了大量公共資源進行管理維護隨著社會市場化經濟的發展,大量農村青年外出務工,低層次統籌模式下,使得很多外出人口在養老保險信息核實,關系遷移等方面遇到了困難,造成很多農村外出青年斷保或是重復參保。同時,統籌不完善的情況使得很多地區對于外來人口在當地續保需要其擁有當地戶籍,在目前戶籍轉入煩瑣的情況下,很多農村外出人口難以參保。(二)待遇水平低,村民參保積極性存在欠缺。作為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的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低,根據對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基礎養老金調查發現,大部分農村地區的月度基礎養老金在一百元以下,甚至低于很多地區的農村低保金額,難以對農村居民形成真實的養老保障。目前基礎養老金過低的狀態使得其保障水平不足,使得村民對養老保險是否真正能夠確保其養老產生了懷疑,降低了農村居民的參保積極性,使得農村養老保險在農村內開展普及存在很大的障礙,難以在各農村形成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大,通過實際數據調查發現,農村內很多青年放棄參加養老保險的現象較為嚴重,對養老保險的效果持懷疑態度。很多地區在促進養老保險參保上行政任務屬性較強,很多時候工作人員并不是通過細心講解保險相關保障內容引導村民參保,而是通過行政化手段確保自身參保率任務的完成。(三)基層服務能力存在欠缺。隨著農村養老保險政策的不斷推進落實,相關業務開展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參保人員逐漸增多,但目前在相關業務的辦理上工作人員數量較少,難以全面高效地為參保人員做好細致服務。農村養老保險業務工作人員在很多地區都為兼職人員,在負責養老保險業務的同時負責著醫療等其他業務,專職人員匱乏,影響了工作開展的效率。農村相關工作人員負責養老保險工作的環節較多,除了前期費用的收取之外,還要負責相關保險金額的計算、申請以及后續的待遇發放,事務性工作較為煩瑣,缺乏專業化的業務分工,在處理業務時效率受到很大的影響。隨著農村青年人口的逐漸流失,目前養老保險業務工作人員年齡結構普遍偏大,隨著目前養老保險業務普遍采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很多業務人員對于信息化系統操作不熟練,在完成工作過程中處理時間較長且容易出現人為失誤,對村民利益造成傷害,引起不必要的糾紛。農村養老保險業務負責者與工作人員與村干部相重合,其所復雜工作范圍較多,難以保證在養老保險工作中投入充足精力。農村人口規模小,人與人之間關系較為簡單,容易出現工作人員與參保人員相互配合,違規獲取養老待遇的問題,影響了養老保險政策的公平執行。目前,農村老齡化問題嚴重,村民年齡普遍偏大,對于養老相關服務需求上漲,但目前村內服務水平不足,進一步造成了養老服務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

二、養老保險在農村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

(一)基金積累薄弱,政策穩定性差。目前,城市養老保險基金積累較為充足,但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等原因,農村養老保險基金不充足,使得在統籌管理中缺乏必要的資金基礎支撐。首先,我國農村地區眾多,受地理資源等條件的影響,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導致各地養老保險發展水平也不一致,因此為統籌工作帶來了巨大難度。其次,農村地區由于傳統思想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原因,不利于人員的流動,也為統籌管理帶來了難度。在目前有關養老保險的法律體系中,有關養老保險在農村地區的實施臨時性文件較多,缺乏上層根本性的完整養老保險體系。現階段很多農村養老保險的臨時性指導文件是由于臨時性的社會狀況改變而順應社會情況所頒布的,缺乏長久考慮,不具備在全國各農村地區長久執行的法律效力。這使得各地區各階級政府執行相關養老保險法律政策的過程中理解不一,整體法律制度統籌能力差,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調整過于頻繁,使得相關養老保險政策的執行缺乏一致性。(二)引導機制缺乏彈性,吸引力不夠。現階段農村養老保險體系中,隨著基礎養老金以及繳費補貼機制的推廣,我國各農村群眾的參保熱情普遍增長,參保率得以提高,但絕大部分村民選取了最低繳費標準參與投保。現行的養老保險引導機制尚且存留在促進村民參與養老保險的階段,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結合不夠,缺乏長久規劃,無法進一步激起農村群眾長久繳費、繳納高標準保險費用。繳費標準的制定上沒有考慮村民意愿,使得制度內容與現實狀況存有出入。在養老金發放標準以及繳費標準的制定上缺乏彈性,在繳費標準與養老基金收入的關聯關系上宣傳不到位,難以激發經濟水平較高的農村群眾高標準繳費,杠桿帶動作用不突出,而且很多農村養老金與繳費年限不直接掛鉤,影響了農村群眾連續繳費的主動性。(三)養老保險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村養老保險繳費、資格審查、費用發放等業務環節基本有農村政府公共機構所承擔,使得相關管理部門集決策者、執行者、監督者功能于一身,加重了自身工作壓力,難以為群眾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農村內部社會組織匱乏,整體工作缺乏活力,在農村整個養老保險體系中急需增強社會力量實現服務水平的提升。農村養老保險服務體系相較于城市明顯不健全,農村群眾接收到的相關基礎知識教育匱乏,對于養老保險的益處了解不足,制約了此其自農村地區的深入推廣。同時,農村地區養老基礎設施不完善,很多農村養老設施破舊,農村服務體系整體不健全。

三、養老保險在農村有效實施的對策研究

(一)加大基金投入,健全法律制度。鑒于目前很多農村地區養老保險基金不充足的問題,政府應當加大此類基金的財政投入,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扶持補貼力度,最大限度地幫助經濟劣勢地區農民能夠參與養老保險。在相關法律制度的制定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農村養老保險在轉接中問題的解決,明確不同地區農村人口養老保險的轉接途徑,通過上層法律體系統籌設計的方式解決農村流動人口的養老保險異地管理問題,最終實現全國范圍內異地參保及待遇領取。將農村各參保人的養老參保信息納入統一的社會信息管理系統之中,實現農村參保人在不同地區正常的參保業務開展。對于目前農村失地農民、村干部等不同類型群體納入統一的管理體系之中,合理確定保障內容分配比例,保障各類型農村群眾的養老權益。(二)完善參保機制,提高群眾參保積極性。在農村養老保險參保機制中,積極推行養老金待遇與連續繳費年限相掛鉤的模式,促進農村群眾不斷保,提高養老保險的延續性。根據各地區政府整體的財政補貼情況,合理制定出不同繳費標準下相對應的補貼規模,實現梯度化補貼模式,引導群眾根據自身經濟實力狀況繳納不同標準的參保費用,提高群眾參保積極性。對目前的基礎養老金加以調整提高,結合各農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相關養老金計算因素,制定合理的富有吸引力的基礎養老金,從而引導農民對養老保險產生信心,促進農民參與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村參保個人養老金使用制度的靈活性,對于同一家庭成員可以適當開通互濟功能。當家庭內某成員出現醫療資金需求時,允許其他成員使用自身養老保障金參與救濟,必要時候可以提前支取養老基金。這在保障農村群眾的合法生命權益的同時提高了保障金的保障功能,有助于群眾主動提高自身繳費標準,促進高標準養老保險參保比例的提高。(三)引進社會服務力量,提高服務管理水平。為解決目前農村養老保險服務數量增多提升與目前政府服務人員滿足不了現狀的矛盾,迎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應當加快促進借助購買服務實現養老保險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通過市場方式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農村養老保險業務辦理服務中。在繳費、參保人資格核實、待遇發放管理等基礎業務環節,應當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利用社會力量進行服務業務辦理,擴充了農村養老保險業務的服務力量。借助市場化手段實現了基金運營與日常服務的緊密結合,提高了業務開展效率。農村參保人可以對社會組織辦理業務中的不良工作行為態度、辦事方法進行投訴,由相關管理部門進行調查解決,極高了農村養老保險的基層辦事效率。同時,借助市場力量利用好農村的閑置土地、閑置房屋,促進了農村經濟價值的發揮利用,進而提高政府養老保險基金規模,反過來投入到農村養老保障領域,實現農村公共服務與市場經濟發展的雙重進步。

四、結語

在“新農保”制度下,城鄉一體化基本養老保險在農村實施過程中存在統籌程度不夠、基礎服務能力欠缺,相關引導機制效果不佳等問題,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借助社會力量提升基層服務水平,最終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在農村地區的全面高效實施。

參考文獻:

[1]官華平,林振怡.完善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芻議[J].金融經濟,2012.

[2]薛慧元.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農業經濟,2007(10).

作者:李永紅 單位:山西省臨縣農村( 城鎮) 居民養老保險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