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主任德育現狀與有效實施
時間:2022-10-30 03:13:17
導語:幼兒園班主任德育現狀與有效實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在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的意義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教育部門愈發綜合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因幼兒園的教育作為孩子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社會對此的關注度相對較高,只有打好基礎工作,才能為孩子的未來發展道路鋪設全新的道路。幼兒因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較強,教師應當緊緊抓住該優勢,給孩子做好榜樣工作,并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懷。同時國家若想繁榮富強少不了人才的支撐,因此需從娃娃抓起,使其能夠擁有扎實的基礎,在成長后能夠擔起國家發展的重任,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現狀分析
學前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幼兒園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理念。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對德育認知能力不足,不能夠很好地滲透和貫穿的教學,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了解認識德育的相關內容,教師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德育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幼兒德育教育的開展,傳統的被動式教學不利于學生吸收,教師應當處于引導的地位,站在幼兒的角度制定教學目標,從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來思考問題,用靈活有趣的方式來激發幼兒學習主動性,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應當認識到幼兒使其德育教學的重要性,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應當只流于表面,需從言行舉止及思想多方位展開教育,并給予幼兒一定的發展空間,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推動課程的進展,教師在旁起到引導輔助作用即可,在此教師應當加強需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消除幼兒的陌生感,拉近與幼兒之間的距離,從而才能為后期的德育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在制定教學方案時要根據幼兒的具體表現來進行,并且根據幼兒園的生活制度來進行引導,幼兒園的班主任與小朋友朝夕相處,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能力。處于大班階段的小朋友,需要進行溝通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習主動性,教師也要多鼓勵小朋友積極的幫助別人,從而樹立正確的道德品質觀念。由于幼兒處于年齡小,易受感染的階段,因此幼兒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能力品德的提升,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氣質,在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根據以往經驗所得,在開展德育教育時,僅僅依賴教師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可觀,還需家庭與社會共同承擔相應的教育責任,幼兒在家庭生活的時間相對較長,家庭對幼兒的也有著一定的影響,但是現階段,學校和家庭是分別開來的兩個個體,兩者未能達成一致的目標,且缺乏相應的溝通,教師無從得知幼兒在校園外的表現,家長也并不了解孩子在校內的表現,因此一直無法實現共同培養的目的。同時因部分家長未接受過系統的培訓,其教育方式相對較為欠妥,該形式并不利于幼兒德育素養的養成,因此學校不僅要承擔幼兒的教育,還要加強家長的再教育,讓家長具備合理且科學的教育方式,進而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水平。
三、有效實施措施
3.1教師要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新課改中強調“學生是完整的生命個體”,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多與幼兒進行溝通,拉近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了解幼兒的學習狀況,根據他們的不同水平因材施教,把幼兒放在主體地位,并且幼兒園大班的學生可以根據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引導,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讓幼兒在生活中了解德育知識。例如,早上來到學校要問好,別人幫助要說謝謝,做作業的時候要認真等。這樣在日常教學生活中自覺的提高德育水平,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3.2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德育教學。德育教育的開展是多元化的,在幼兒階段教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發展,例如這個階段的孩子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對深奧的內容難以理解。所以在教學上要營造一個寓教于樂、豐富愉快的德育活動氛圍,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配合性,從而達到配合幼兒園大班德育的開展。班主任可以通過視頻,圖片,動畫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并且開展討論;通過以大帶小,幫助小班的學生積極適應學校生活;通過戶外活動,在游戲玩樂中學會互相合作等等。這種快樂愉悅的環境中,不斷的提升自我,形成更有效的德育教育。同時教師還可通過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來培養幼兒的德育素養,例如可在特定的節日制定相符的活動,在端午節可講解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在國慶節的時候教師可播放開國大典的視頻,讓孩子感受到在新中國建立時我國群眾歡欣雀躍的景象,教師可與幼兒一起分享了解民族故事以及英雄事跡等,以此來觸動幼兒的內心,使其能夠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并積極向英雄學習其精神。因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以及性格特點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且自身都具備獨立的思想情感,教師如只以說教的形式開展德育工作,所起到的效果并不佳,因此若想從根本上提高德育教育的質量,使其能夠充分滲透,教師可采用情感體驗法,讓幼兒有著真切的感受,推動其主體意識的醒悟。3.3德育工作需要家長的配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影響是最大的,家長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的孩子的行為,所以幼兒德育工作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和參與。有些家長教育孩子不要亂扔垃圾,自己卻亂扔垃圾;教育孩子尊老愛幼,自己卻不能做到公交車上讓座;教育孩子不挑食,自己卻挑食,所以難以與學校教育達成一致。因此,家長首先應當注重提高自身修養。班主任要與家長進行密切聯系,對孩子在學校與家庭遇到的問題及時溝通解決方法,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長對孩子全面的了解,幫助引導幼兒養成好的行為習慣,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除此之外,幼兒園還可以舉辦一些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如親子活動、講座、寶寶課堂等來進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孩子與家長關系的融洽,了解幼兒的性格,培養感情;同時幼兒園與家長需加強聯系,利用家長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家長之間一起溝通教育經驗,家長可通過該活動汲取優質的經驗,適當調整教育方式,給予孩子提供優質的成長及學習環境。同時教師應當將科學的教育理念傳授給家長,并要求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提升家長的素質素養,在家庭需鼓勵幼兒自行解決力所能及的事物,并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確保孩子的身心能夠健康發展,該方式能夠使雙方達到更好且更全面的培養目標,有利于德育教育的長效穩步發展。
綜上所述,幼兒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幼兒進行德育培養是學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為幼兒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因幼兒年齡較小,其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與成人相比還有些許欠缺,因此若只單純依賴說教的形式無法達到預期的結果,因此教師需從行為、情感及生活中滲透德育,并將此作為德育工作的載體,讓幼兒在處處都能感受到德育。同時班主任參與著幼兒的點點滴滴,是幼兒成長的見證者,把德育落實到孩子的日常教學和生活中,給予孩子最優質的教育,并大膽探索不斷發現新的教育方法,豐富德育內容,并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幼兒良好的品德,從而才能為孩子的后期的生活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推動我國幼兒德育教育事業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潔.幼兒園德育工作的實施[J].寧夏教育,2004(11):35-36.
[2]蔡媛媛.淺論幼兒園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3):65-65.
作者:王粉 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文廟中心幼兒園
- 上一篇:高職班主任德育方法創新與策略
- 下一篇:高職音樂專業學生彈唱能力培養研究